❶ 怎樣看出股票有沒有主力資金進入
K線形態走收斂三角形或者一個區間盤整形態,同時看季報的股東人數是逐步減少的,這代表有特定主力或者公司派從散戶手裡吸收了籌碼,這時候在K線形態末端開始有超過二十日均量2倍以上成交量突破形態,可以視為建倉進入尾聲開始拉升段。
指數(價格)處於上升狀態時產生的每筆大於100萬的成交額是推動指數(價格)上漲的中堅力量,這部分成交額被定義為主力資金流入,反之定義為主力資金流出;當天兩者的差額即是當天兩種力量相抵之後剩下的推動指數上升的凈力量,這就是該板塊或個股當天的主力資金凈流入。
(1)怎麼看股票主力持籌擴展閱讀
1、當天的主力資金凈流入與指數漲跌相反。比如該板塊或個股全天總體來看指數是下跌的,但主力資金凈流入為正,一般說明主力在打壓洗盤,借勢吸籌,拉升在即,可跟庄做多。
2、當天的主力資金流向與指數漲跌幅在幅度上存在較大背離。比如全天指數漲幅較高,但實際資金凈流入量很小,一般說明主力在明拉暗出,要小心為妙。
❷ 怎麼看股票的主力籌碼
籌碼分布圖,是對籌碼分布的一個比較直觀的展示。我們可以通過觀察成交密集區籌碼分布的變化找到當前股市性質和行情趨勢的重要支撐位和壓力位,並且識別出莊家建倉、拉升和派發的過程。
(一)籌碼高位集中,主力離場
首先,籌碼分布圖的觀察期間,至少應該一個月以上,觀察的籌碼分布圖必須是上個月兩市的籌碼分布圖,只有這樣才能發現底部籌碼集中的股票。如果想要最大化的規避風險,獲取更多利潤,那就需要做更多的分析。有些股票價位非常高,但在拉高的過程中有放量或長時間盤整的現象,籌碼出現了高位集中的現象,這就暗示風險已經來臨,主力已經陸續離場。
(二)股價跌而籌碼不動,主力被套
按照散戶心理,上漲等更高價位,下跌不願意止損,這些都是正常心理狀態。一隻股票如果已經下跌了三分之一左右,但是高位和低位的籌碼基本沒動,並且沒有放量,此時我們需要提高警惕。因為下跌過程中一定有很多人止損出局,這時籌碼沒動,說明主力已經被套。主力考慮到止損的成本太高,一般不會出局,寧願大跌也不願放量,這對散戶擒庄來說,是一個好機會。
(三)莊家等待股價上漲,投資者肯定遇到過這樣的情況:
股票價格已經上漲25%到30%,但是卻沒有多少投資者獲利出局,反而耐心觀望,這種寧靜,不像是散戶行為。這種情況下,我們應該考慮到主力,只有主力願意花費大量的財力物力,以便獲取更大的利益。這時,就是散戶跟庄的好時機,我們小散戶就可以多等一等,仍有上漲空間。
(四)籌碼低位密集,主力進駐個股
最後一個部分,籌碼分布圖低位密集與主力動作之間的關系;市場上的大型投資機構,像券商、基金等,這些人手中掌控著大量資金,一般情況下,他們是不會虧損退出的,因此此時割肉離場的只是一些散戶。
(1)當籌碼分布圖上發生低位密集的時候,散戶肯定是第一個認賠離場的。低位密集區的個股對於散戶來說是不具有吸引力的,他們認為這些毫無生氣的個股沒有上漲的跡象。散戶會認為個股長時間在低位盤旋,不值得花時間精力去研判。(2)主力吸籌的時機是個股出現在低位密集的時刻,主力進駐的股票是出現在低位密集的個股。
這些可以慢慢去領悟,炒股最重要是掌握好一定的經驗與技巧,這樣才能作出准確的判斷,新手在把握不準的情況下不防用個牛股寶手機炒股去跟著裡面的牛人去操作,他們都是經過多次選拔賽出來的高手,這樣相對來說要穩妥得多,希望可以幫助到您,祝投資愉快!
❸ 如何看主力控籌情況
怎樣看主力控籌情況
◆判斷主力吸籌
主力調動巨額資金做莊一隻個股,不可避免對這只個股的走勢產生影響,主力建倉吸籌必須實實在在打進買單,吃進籌碼,主力派貨套現必須實實在在打出賣單,拋出籌碼,主力巨額資金進出一隻個股要想不在盤面留下痕跡是十分困難的。
牛長熊短
主力進場吸籌使一隻個股的多空力量發生變化,股價會在主力的積極性買盤的推動下,不知不覺慢慢走高。但是,主力建倉一般是有計劃地控制在一個價格區域內,當股價經過一段慢牛走高之後,主力通常會以少量籌碼迅速將股價打壓下來,這段快速打壓我們通常稱為快熊,以便重新以較低的價格繼續建倉,如此反復,在K線圖上就形成了一波或幾波牛長熊短的N形K線形態。
紅肥綠瘦
主力吸籌階段為了在一天的交易中獲得盡量多的低位籌碼,通常採取控制開盤價的方式,使該股低開,而當天主力的主動性買盤必然會推高股價,這樣收盤時K線圖上常常留下一根紅色的陽線,在整個吸籌階段,K線圖上基本上以陽線為主,夾雜少量的綠色的陰線,這樣的K線形態我們通常稱之為紅肥綠瘦。
窄幅橫盤
一隻個股底部區域表現出來的窄幅橫盤的箱體,可以認為是主力吸籌留下的形態,通常個股的跌勢只有在主力資金進場的情況下才能真正得到扼制。下跌趨勢轉為橫盤趨勢,而橫盤的范圍又控制在一個很窄的范圍(幅度15%以內),基本上可能認為主力資金已經進場吸籌,股價已被主力有效地控制在主力計劃內的建倉價格區間之內。
關於主力吸籌的K線形態研究是技術分析的一個重要方面,以上只是簡單地介紹了三種常見的K線形態,就算是拋磚引玉吧!
◆別人的經驗
Δ牛長熊短是莊家進貨的形態,其道理在於當主力吸籌時會造成股價的逐步升高,如果莊家要控制進貨成本常會迅速將股價打下去,然後再吸一輪貨,這樣,就走出一個N形的鋸齒波。
ΔCYF在20至40之間是適合製造主升段的最佳區間,太小則過冷,太大則過熱。
Δ我們常常在大盤不好的時候檢驗莊家持倉狀況和實力。
Δ低位溫和吸籌常常在中級形態上表現為:
牛長熊短或陽多陰少,以前講過的多頭N形常常作為判斷莊家低位溫和吸籌的依據。低位吸籌會在低位形成一個底部箱。注意這個箱在價格上不能太寬,就是說不能構成莊家高拋低吸的條件,理論上越窄越好,試想如果莊家熱衷於玩高拋低吸,其下一步的計劃及倉位就難於估計了。
Δ這里說的底部箱大約是一個幅度約20% ,持續2個月以上的箱體。此時CYQ已經低位密集。此後如果出現股價在該箱體上沿或上沿上方一點點的位置窄幅橫盤5-13天,其震盪幅度在5%左右,就是我們說的底部箱上沿橫盤吸貨。判斷這種吸籌還要看看CYS,這5到13天內的CYS一般維持在2%到5%之間。說通俗一點,這種吸籌庄在大量吃進低位獲利了結盤,就是說庄發給大家2-5%而拿走散戶的籌碼。
Δ快速建倉常常伴隨快速拉抬和出貨。如果某股快速拉抬又快速拉抬,其行情大致也就十天左右。對付這類股票切記它常常是短線行情。
Δ逃頂時使用CYQ和CYF會比CYW超前一些。中線選股流程的決策過程是這樣的:
3. 指標綜合分析,選擇各項指標都好的股票
4. 周期分析,躲開周期性高點。
5. 壓力分析,躲開現價位上方不遠處有CYQ明顯壓力的股票。
6. 大勢分析, 不做大熊市。
Δ賣出信號:
1. CYQ高位密集 (變紅);
2. CYW變藍;
3. CYF高位掉頭或二摸天價背離;
4. CYS下穿零線; 並規定,以上四個信號只要有一個成立就賣出。
ΔCYF二摸天價背離是指股價遇阻回落,形成一個近期高點後的十餘天內第二次有漲到這個位置,但CYF卻明顯低於前期高點,此時股價將再次受阻回落。
Δ股票近期大多再走小陰線或十字星,這是個逃庄信號。請大家記住幾個最簡單的關於K線組合的逃庄信號: 熊長牛短、綠肥紅瘦(大量比例的陰線)、上影成林,高開低走,遇阻橫盤。
ΔCYQ的低位密集說明的是一種中線特徵,短線上要隨時謹防逃庄。
Δ在一摸天價的9-15交易日後再摸天價的CYF背離是個短線見頂信號。短一些或長一些該定律就不管用了。
Δ中國股市常被人們稱做消息市,其實消息是最典型的股市迷葯。這主要是因為消息到了中小投資者手裡已是秋日黃花了,就機構們對利多消息的處置無外呼借機拉抬或借機出貨。
Δ如果行情的發展依賴於某一板塊,那就把它們揪出來看看,如果主力板塊變壞,則大勢必壞。
ΔCYQ ---- 籌碼分布指標
股市中最重要的是知己知比。CYQ揭示了股票的持有者的建倉成本的價格分布狀況。CYQ有兩種狀態,一種是發散狀態,一種是密集狀態。一旦CYQ在低價位密集,說明主力在此大量建倉,軟體則自動發紫色的買入信號。而一旦CYQ在高價位上密集,說明主力出貨,軟體則發出紅色的賣出信號。 CYQ的另一功效在於判斷支撐壓力。一旦股價上行至CYQ提示的上行壓力位置,股價幾乎不可避免地進入整理或回調。在底部,CYQ可以計算出前期套牢盤是否已割肉平倉,其上行空間是否打開,為中線選股提供重要依據。
Δ主力控盤條件是它必須有一定倉位,因而CYW也表示了主力的倉位狀況。
Δ而在低位, 如果中級底部已經確立的話,CYW的由蘭翻紅就成為了短線的最佳進入點。CYS還可以做為牛市和熊市的判斷標准,牛市時CYS為正,市場進行的是博傻比賽,要想獲利必須買下別人的獲利盤,並且還可能獲利,熊市時CYS為負,市場進行的是割肉比賽,抄底盤常常面臨是否再次割肉的選擇。用CYS可確定莊家的進貨風格,由此可以為預測該股未來的走勢提供重要依據。
Δ我們對待股市無非有如下辦法:
1. 持幣觀望, 2. 進貨,3. 持股觀望, 4.出貨。之所以觀望,就是因為等待市場給出決策依據。
Δ射擊之星在幾乎所有的股市教科書上都作為見頂信號,它的長長的上影線反映了股價遇到了強大的阻力。如果在高位,這個阻力常會造成短線行情的終結。如果射擊之星帶有較大的成交量,那麼其作為見頂信號的可靠性會大大提高。大家還要注意位置,只有在高位的射擊之星才可怕,低位的長上影線有時是莊家試盤,股市中同樣的東西出現在不同的位置會有不同的結果。總結一下,就是一旦K線圖上出現高位放量射擊之星,就要提防短線見頂。
Δ我們首先回顧一下關於CYQ的一些基礎知識:
1. 這個指標叫籌碼分布指標。表示某時刻的某股的全體流通股的股東的建倉成本。CYQ的所有橫線加在一起正好是100%的流通盤。
2. 它有兩種狀態,發散和密集。當CYQ在某價位聚集成一個明顯的主峰,便稱之為密集,反之,變稱之為發散。
3. 如果CYQ在低價位區密集,被稱之為低位密集,CYQ變為紫色說明有庄入場,CYQ高價位密集,則可能有庄離場,CYQ則變紅。發散的CYQ是黃色。
4.CYQ變紫之後,一般情況下股價所在位置為中線底部,這個底部區有約20%的震盪空間,中線操作可以在這個區間內逢低吸納,短線則要等待其真正向上有效突破在考慮介入。另外,如能結合K線形態所提示的莊家入場跡象則可選擇出絕好的黑馬股。CYQ變紫至股價真正向上,有時會有多達三四個月的時間,這就是中線跟庄的特點。莊家為等待時機會很有耐心。
5. 當股價自下向上遇到CYQ的其他大小高峰的位置,會受阻橫盤或回落。這就是CYQ對阻力位的預測作用。
6. 當股價站在CYQ的密集峰之上時,其向上空間隨之打開,是短線可選擇的介入點,但是否跟進還要做綜合分析。
7. CYQ變紅之後,絕大部分股票就進入中級頂部區域,此時絕對不宜買入,少數股票會再創新高,但介入風險相當大。事實上,CYQ的最核心作用是知道別人的建倉成本,知己知彼。
Δ再次定義一下CYF的高位調頭: 高位是指股價連創新高且CYF已進入高位區, 調頭是指CYF由上升轉為下降。那麼什麼是CYF的高位呢?我們這樣劃分CYF的區間: 小於10是低位區,對應於股票過冷。20-40是活躍區,股票也相應活躍。大於50便是高位區了,此時股票過熱。CYF的高低大致以30為界。
Δ注意高位調頭必須在股價連創新高之後,橫盤區的股價因未連創新高,其間的CYF調頭就不能套用CYF高位調頭的定式了。
Δ這里請大家記住,強勁上揚後的窄
關於吸籌期間媒體輿論的應用:
主力在吸籌期間,總會有意無意地留下痕跡來,引起一些輿論媒體的關注。如在吸籌末期,可趁勢拉抬股價,突破上檔阻力位;如果在吸籌初期,在跟風盤不太旺盛時可反向操作,向下打壓股價,促使股價下跌,嚇退欲跟進者,如果吸籌不多,而散戶又跟風旺盛,主力可暫放棄操作,讓股價短期內自生自滅。待媒體輿論的影響力逐步消退後,可利用手中籌碼再行打壓股價,造成主力出貨跡象,誘使散戶割肉出局。
九.總述:
總的來說,在主力吸籌期間,主力無論是從技術指標或技術形態、K線組合或股價走勢,一般多採用反向操作,堅決拒絕與投資者和技術人士對話,促使他們進也錯,出也錯,不斷追高踏低,左一耳光,右一巴掌,打擊其跟進的信心。也可通過技術指標、技術形態、股價走勢,利用媒體輿論等工具向投資者撒謊,影響投資者正確的判斷能力,最終導致投資者錯誤的決策,從而達到低位建倉的目的。
六.拉高建倉:
這是一種利用散戶慣性思維逆向操作的一種典範。由於市場人士大多會認為主力為了降低成本會採取打壓股價進行建倉或主力建倉往往在低位的習慣性思維而採取的逆反手段,把股價推升至相對高位建倉的一種方法。
但這種方法的使用必須依照幾條先決條件:1.股票絕對價位不高;2.必須確定大盤處於牛市初期或中期;3.公司後市有重大利好或大題材做後盾;4.有大比例分配方案;5.有足夠的資金控盤,具備中長線運作思路。以上條件缺一不可。
這種建倉方法的好處是能夠加快吸取籌碼的速度,縮短建倉時間,爭取拉升戰機。這種方法往往容易誤導投資者,促使其發生方向性的錯誤判斷。市場人士往往把主力推高建倉誤解為主力拔高,推高後的建倉行為理解為主力派發,這樣主力就很容易買進大量籌碼。雖然主力成本相對較高,但由於大盤處於大牛市的初中級階段,個股背後有重大題材和利好,在推高建倉的背後,個股就會存在更大的漲幅。比如0425徐工科技(原名徐工股份),從19995月份起,主力開始推高建倉,埋頭苦吃籌碼,把股價從
9塊多錢一路推高到13元附近,然後又向下緩慢盤跌到12元附近,很多市場人士認為主力在出貨,竟相逃走,主力順利接走大批籌碼。筆者認識的一位投資者,在該股沒有主力的時候持有該股長達兩年時間,苦苦等待拉升機會。可惜在主力推高建倉的過程中,看錯方向,誤以為主力出貨,在12元的時候逃走了。後來該股經過一年時間運作,股價從主力建倉成本的12元附近一直上漲到最高49元(復權後),漲幅達到300%!
這種方法採用逆向思維,但必須遵照一定的先決條件。比如在熊市時,或股價絕對價位較高或個股基本面無重大變化時忌用。如果有很寬裕的建倉時間的話,一般也不提倡用此方法,畢竟會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主力運作成本。
拉升前的准備工作
一般說來,標准主力一般將資金劃分為兩大用途。用資金比重的70%左右做為戰略建倉部分,剩餘30%左右低吸高拋做為滾動拉抬股價之用。
經過我們前期種種努力的運做,基本上已經完成戰略建倉的過程。下一步就是要選擇適當的時機,進行拉抬股價,促使股價脫離成本區域。
在兩軍作戰之前,為了做到知己知彼,百戰不殆,軍隊一般都要派出一股先遣的小組,進行交戰前的偵察工作,以探明敵我雙方的力量懸殊,現在部隊上稱做「偵察兵」,古時候所謂「探子」。
在股市上也一樣。作為主力,在准備大幅拉抬股價之前,也應該了解和掌握多空力量的懸殊,以及市場對該股股價的認同程度和其他投資者的持籌意願。這時候,就要選擇在合適的時機,用小部分資金拉抬和打壓股價,以探明市場對該股的反應和其他投資者對該股的持籌意願。根據市場和其他投資者不同的表現,再採取相對應的策略,進一步運做股價。這個過程,就叫作「試盤」。我們看「試盤」和用兵打仗上的「偵察兵」的功能是不是很相近呢?
當然,不是運作每隻股票都要試盤的。這就象在用兵打仗上一樣,在敵我力量懸殊極大的情況下,比如敵方只有一個班,而我軍有一個團或者一個師,那就不用大費周折,對方肯定不堪一擊。在股市上,如果主力掌握流通盤絕大多數籌碼,市場上只存在一定意義上的流通籌碼的話,則試盤就失去了其真正的意義。試盤的主要目的也就是為了更好地掌握主動,利用技巧造市,盡可能有效地降低主力運作成本,從而起到火借風威的良好效果
◆券基持倉統計 觀測陽光主力吸籌拉升全過程
隨著市場規模的快速壯大,市場已經從以前單純的機構與散戶對立狀態發展為以公募證券投資基金為主、券商、受託理財私募基金、社保資金、QFII、中小投資者等多種資金共存的組成結構。於是在機構博弈時代中需要關注的是主流機構們的共識,真正應該理解的是主流資金背後的運動過程及其趨勢。
什麼是主流資金呢?就目前市場而言,主流資金就是能夠影響到股市的趨勢方向和板塊的市場主要資金,就個股而言,主流資金就是能夠影響股價變動的主力資金。2007年上半年公募基金總數為347隻,凈資產總額約為1.8萬億元,比2006年年底翻了一倍多,而基金持股市值已佔整個A股市場總流通市值的1/4以上。數量和規模上分析,這輪始於2006年的行情基金無疑是最重要的機構參與者。所以我們關注的主流資金無疑是目前市場最強勢的公募基金。因為基金更容易形成「合力」,個人投資者更多時候表現出的是「一盤散沙」。基金們一旦達成共識對某隻股票扎堆持有,無一例外地都導致這些股票從根本趨勢上走牛。
下面我們以南方航空為例來展示該功能的應用:
從k線圖中我們可以看到該股在起始日2007年5月8日之前連拉8個漲停板,在高位放量回落,此種形態一般投資者通常會認為是拉高後放量出貨,但是我們從贏富數據專家版中看到的卻是另一番景象,在所謂的「高位平台出貨區」(圖中藍色區域)我們發現以基金為首的主流資金非但沒有出貨反而從5月8日至7月17日大幅加倉16%,並且截止至7月17日時持倉比例已經高達流通盤的53%。
我們用贏富數據專家版給我們提供的「券基持倉統計」功能看清了主流資金中長期運作的真相,所以我們在這個高位平台時不但不應減持手中持股,反而應該跟隨主流資金們加大建倉力度,這樣才能最大限度分享後市高達300%的漲幅。
❹ 怎樣查看一支股票的主力持倉情況
就是看大單流入哪個版塊的,和整個大盤是流入還是流出。但是一般知道流入哪個版塊沒用,因為買的是個股而不是版塊。要知道流入哪個個股才有實際價值。一隻股票查看是否有主力介入一般有以下幾點:
放很小的量就能拉出長陽或封死漲停。相中新股的莊家進場吸貨,經過一段時間收集,如果莊家用很少的資金就能輕松地拉出漲停,那就說明莊家籌碼收集工作已近尾聲,具備了控盤能力,可以隨心所欲地控制盤面。 其二,
K線走勢我行我素,不理會大盤而走出獨立行情。有的股票,大盤漲它不漲,大盤跌它不跌。K線走勢起伏不定,而分時走勢圖劇烈震盪,成交量極度萎縮。莊家到了收集末期,為了洗掉短線獲利盤,消磨散戶持股信心,便用少量籌碼做圖。
從日K線上看,股價起伏不定,一會兒到了浪尖,一會兒到了谷底,但股價總是沖不破箱頂也跌不破箱底。而當日分時走勢圖上更是大幅震盪。
遇利空打擊股價不跌反漲,或當天雖有小幅無量回調但第二天便收出大陽,股價迅速恢復到原來的價位。
❺ 怎麼看股票的主力成本區
在K線圖中,最長最密集的區間是成交堆積最多的價位區,就是主力成本區。
低位籌碼主峰是長期形成的,是主力投資者的重要持倉成本區,主力持倉成本那麼股價不僅可以獲得支撐,還可以頻繁獲得支撐。
如果行情不佳,主力持倉成本使得股價從高位回調至籌碼峰上限.我們可以看到股價出現反彈的情況很多。主力持倉成本價格多次反彈以後.低點不斷抬高。
股價回升後首次見頂回落:股價脫離籌碼主峰以後大幅上漲,主力持倉成本價格漲幅較大,主力持倉成本使得投資者的盈利空間快速增加。
(5)怎麼看股票主力持籌擴展閱讀:
投資者析應用上注意:
1、動態化的成交密集區只在短時期內對股指或股價起到一定作用。而隨著時間的推移,換手率的增大,它的作用會越來越小。真正的作用可能只是心理上的。
2、在大盤或個股沖關或下跌遇阻之時,會有「成交密集區」的提法出來解釋現象。但最終在市場中起決定作用的當然不是什麼「密集區」。
中小投資者應得到的重要啟示是,在操作上,如你所持有的股票向上運行遇到前一個密集區時,不要被輕易「嚇住」,尤其是股價正好在前一個密集區駐足不前時。
如果此時你的個股經過調整,有了充分的換手(一般要達100%以上),上攻時成交量又持續放大,那麼這個阻力位過定了,而且突破時不會顯得很沉重。
❻ 一隻股票如何查看有主力介入
主力介入個股方法有這15種
(1)股價大幅下跌後,進入橫向整理的同時,間斷性地出現寬幅振盪。最重要的是開價幾乎是收價,有時開價就是收價。
(2)當股價處於低位區域時,如果多次出現大手筆買單,而股價並未出現明顯上漲。有故意壓價吸籌之跡象明顯。(獨家證券參考,全新角度看股市
(3)雖然近階段股價既沖不過箱頂,又跌不破箱底,但是在分時走勢圖上經常出現忽上忽下的寬幅震盪,委買、委賣價格差距非常大,給人一種飄忽不定的感覺。
(4)委託賣出筆數大於成交筆數,大於委託買進筆數,且價格在上漲。
(5)近期每筆成交數已經達到或超過市場平均每筆成交股數的1倍以上。如:目前市場上個股平均每筆成交為600股左右,而該股近期每筆成交股數超過了1200股。
(6)小盤股中,經常出現100手(1手=100股)以上買盤;中盤股中,經常出現300手以上買盤;大盤股中,經常出現500手以上買盤;超大盤股中,經常出現1000手以上買盤。
(7)近期的「換手率」高於前一階段換手率80%以上,且這種「換手率」呈增加趨勢。
(8)在原先成交極度萎縮的情況下,從某天起,成交量出現「量中平」或「量大平」的現象。
(9)股價在低位整理時出現「逐漸放量」
(10)股價尾盤跳水,但第二天出現低開高走。
(11)股價在低位盤整時,經常出現小「十字線」或類似小十字線的K線。
(12)在5分鍾走勢圖下經常出現一連串小陽線。
(13)雖遇利空打擊,但股價不跌反漲,或雖有小幅無量回調,但第二天便收出大陽線。
(14)在大盤反彈時,該股的反彈力度明顯超過大盤,且它的成交量出現明顯增加。
(15)大盤二、三次探底,一個底比一個底低,該股卻一個底比一個底高。 一但發現主力進駐個股後,一定要抓住時機.最好選擇第一上漲帶量的時間及時和主力共進退。
❼ 怎麼看股票里的主力資金流向啊
資金流向
流進、流出數據
結合這些數據,預測該股漲幅跌幅,如果實際股價和預測有較大出入,往往隱藏著主力的陰謀。
數據,也就是成交量要比K線圖明確如何從掛單中判斷主力動向散戶投資者如何把握個股股價運行時中買一、買二、買三、買四和賣一、賣二、賣三、賣四。判斷主力的動向。一、當某隻股票在某日正常平穩的運行之中,股價突然被盤中出現的上千手的大拋單砸至跌停板或停板附近,隨後又被快速拉起。或者股價被盤中突然出現的上千手的大買單拉升然後又快速歸位,出現這些情況則表明有主力在其中試盤,主力向下砸盤,是在試探基礎的牢固程度,然後決定是否拉升。該股如果在一段時期內總收下影線,則主力向上拉升的可能性大;反之,該股如果在一段時期內總收上影線的話,主力出逃的可能性大。二、當某隻股票長期在低迷狀況中運行,某日股價有所異動,而在賣盤上掛出巨大拋單(每筆經常上百、上千手),但買單比較少,此時如果有資金進場將掛在賣一、賣二、賣三、賣四檔的壓單吃掉,可視為是主力建倉動作。因為此時的壓單並不一定是有人在拋空,有可能是主力自己的籌碼,主力在造量,在吸引投資者注意。此時,如果持續出現賣單掛出便被吃掉的情況,那便可反映出主力的實力。但是投資者要注意,如果想介入,千萬不要跟風追買賣盤,待到大拋單不見了,股價在盤中回調時再介入,避免當日追高被套。主力有時賣單掛出大單,也是為了嚇走那些持股者。無論如何,在低位出現上述情況,介入一般風險不大,主力向上拉升意圖明顯,短線雖有被淺套可能,但終能有所收益。 相反,如果在個股被炒高之後,盤中常見巨大拋單,賣盤一、二、三、四檔總有成百、上千手壓單,而買盤不濟,此時便要注意風險了,一般此時退出,可有效地避險。三、某隻個股經過連續下跌,出現了經常性的護盤動作,在其買一、二、三、四檔常見大手筆買單掛出,這是絕對的護盤動作。但這不意味著該股後市止跌了。因為在市場中,股價護是護不住的,"最好的防守是進攻",主力護盤,證明其實力欠缺,否則可以推升股價。此時,該股股價往往還有下降空間。但投資者可留意該股,如果股價處於低位,一旦市場轉強,這種股票往往也會突然暴發,一鳴驚人。
散戶投資者之所以虧損,最根本原因在於獲取信息的不確定性雖然技術分析的指標多達上百種,但歸根結底,最基本的就是價格與成交量,其他指標無非就是這兩個指標的變異或延伸。量價關系的基本原理,是「量是因,價是果;量在先,價在後」,也就是說成交量是股價變動的內在動力。由此,人們導出了多種量價關系的規則,用於指明具體的投資。在實際中,人們會發現根據量價關系來進行具體買賣股票時,常常會出現失誤,尤其是在根據成交量判斷主力出貨與洗盤方面,失誤率更高,不是錯把洗盤當出貨,過早賣出,就是誤將出貨當洗盤,該出不出,結果痛失出貨良機。那麼,在實際投資中該如何根據成交量的變化,正確判斷出主力的進出方向。或者說,如何根據成交量的變化,准確判斷出主力是在出貨還是洗盤呢?一般說來,當主力尚未准備拉抬股價時,股價的表現往往很沉悶,成交量的變化也很小。此時研究成交量沒有實際意義,也不好斷定主力的意圖。但是,一旦主力放量拉升股價時,其行蹤就會暴露。我們把這種股票稱為強勢股,此時研究成交量的變化,就具有非常重要的實際意義了。此時,如果能夠准確地捕捉到主力的洗盤跡象,並果斷介入,往往能在較短的時間內獲取理想的收益。實踐證明,根據成交量變化的特徵,可以對強勢股的主力是不是在洗盤,作出一個較為准確的判斷。1、由於主力的積極介入,原本沉悶的股票在成交量的明顯放大推動下變得活躍起來,出現了價升量增的態勢。然後,主力為了給以後的大幅拉升掃平障礙,不得不將短線獲利盤強行洗去,這一洗盤行為,在K線圖上往往表現為陰陽相間的震盪。同時,由於主力的目的是要一般投資者出局,因此,股價的K線形態往往成明顯的「頭部形態」。2、在主力洗盤階段,K線組合往往是大陰不斷,並且收陰的次數多,且每次收陰時都伴有巨大的成交量,好像主力正在大肆出貨。其實,仔細觀察一下就會發現,當出現以上巨量大陰時,股價很少跌破10日移動平均線,短期移動平均線對股價構成強大支撐,主力低位回補的跡象一目瞭然。3、在主力洗盤時,作為研判成交量變化的主要指標OBV、均量線,也會出現一些明顯的特徵,主要表現為:當出現以上大陰巨量時,股價的5日、10日均量線始終保持向上運行,說明主力一直在增倉,股票交投活躍,後市看好。另外,成交量的量化指標OBV在股價高位震盪期間,始終保持向上,即使瞬間回落,也會迅速拉起,並能夠創出近期的新高。這說明單從量能的角度看,股價已具備上漲的條件。
❽ 怎麼看股票主力持倉多少
交易所系統會登記每一筆交易,不過屬於保密文件。
其他的所謂公式,都是自娛自樂。
你只要看,成交量突然放大,就可以認為有大資金入駐
❾ 怎麼看某隻股票主力的控盤程度
研判主力控盤程度,可以從盤口當中來發現,特別是異常的盤口波動,盤中籌碼穩固與否,可以從盤口信息變動中判斷。
在拉升的時候出現大賣盤。一隻股票不漲不跌時,掛出的賣盤比較正常,而一旦拉升時,立即出現較大的賣盤,有時甚至是先掛出大賣盤,再才出現上漲,這時如果賣盤不能被吃掉,說明主力吸籌不足,或者不想發動行情。
如果賣盤被逐漸吃掉,且上攻的速度不是很快,大多說明主力已經相對控盤,既想上攻,又不想再吃進更多的籌碼,所以拉升的速度會慢一些,希望散戶吃掉一部分。
因此從一些盤口信息中是可以研判出個股的控盤程度的,平時可以從個股走勢的流暢程度分辨出來,對於盤口的掛單要仔細分析。
(9)怎麼看股票主力持籌擴展閱讀:
注意事項:
1、在大盤分析平台中,短線上攻快速的回落,表明市場創新高個股數量開始減少,同時也意味著追漲的風險越來越大。所以在市場從新入主力到控盤主力的轉換中,也應該改變前期的思路,而不要慣性的認為一招吃遍天下。
2、中線上攻快速上移,表明中線啟動個股機會增加,同時高控盤個股機會也開始呈現。當市場進入控盤主力時,則注意關注板塊的控盤程度。
3、即時走勢的自然波動程度。主力介入程度不高的股票,上漲時顯得十分滯重,市場拋壓較大,而被主力相對控盤的股票,其走勢比較自然流暢,成交也較活躍,盤口信息顯示,多方起著主導作用。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控盤度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主力控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