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日本人不喜歡買股票嗎為什麼
依據日本現在的經濟狀況,日本人現在不喜歡買股票,20世紀90年代以來日本經濟不景氣,日本政府大規模發行債券,導致債券雪球越滾越大,造成日本經濟長期發展的包袱……搜索網頁_歷史教訓日本地產金融泡沫簡史
2. 日本央行購買日本國債是什麼意思為什麼會令到日元貶值呢
說白了,日本央行購買國債就是向市場注入流動性。就跟美聯儲量化寬松一樣。對了,量化寬松就是日本最早發明出來的。
日本購債是這樣的。首先,日本財務省發行國債,然後由日本央行去購買,日本央行購買就需要花錢,錢那裡來,印鈔唄。那麼,錢就到了日本政府手裡,日本政府再注入經濟、金融體系,進而刺激通脹。相對日本財務省而言,國債就是負債。
那麼,日本央行發行國債為什麼日元會貶值呢?道理很簡單,貨幣超發導致的結果就是貨幣貶值。日本當局的目標是兩年內將通脹率達到2%,通脹上升,日元自然貶值。這也是知名經濟學泰斗弗里德曼說的:通脹是一種貨幣現象。
日本央行在4月貨幣政策決議中宣布將提前啟動無限量購債計劃、將債券購買目標每月擴大至1.5萬億日元,同時將此前的短期債券換成長期債券。這是一項超級量化寬松政策,導致市場加速拋售日元,進而令日元貶值近四年新低,直逼1美元兌100日元。
希望以上能幫助到你理解你的疑惑。
3. "炒股達人"美聯儲即將上線也要學日本央行買股票了嗎
美聯儲真的會買股票嗎?
由於上述兩大趨勢,美聯儲可能將加入日本央行和瑞士央行的隊伍,開始購買股票。像量化寬松和其他最近幾年實驗的貨幣政策一樣,購股可能也會被主流經濟學家視為一件好事。
據智通財經了解,事實上,去年9月底,美聯儲主席耶倫也曾表示,如果可以,且若美國經濟再度陷入危機,美聯儲將會考慮通過購買股票與公司債來提振美國經濟。不過,耶倫當時表示仍未到緊迫的時候,且目前法律依然禁止美聯儲購買公司債。
路透社不止一次刊文稱「歐洲央行的任何購買股票計劃的總額都可能達到2000億歐元」,這一次又一次地強化著這樣一個觀點,即央行購買股票只是時間問題。如此看來,耶倫的「未來某個時候」展望並不遙遠。
4. 日本股市是幾點開盤的(北京時間)
日本股市開市時間如下:
1、北京時間每周一到周五,早晨8點至10點早盤,然後休息1個半小時,中午11點30開盤下午14點收市。
2、東京時間每周一到周五,早晨9點至11點早盤,然後休息1個半小時,中午12點30開盤下午15點收市。
目前日本有8家證券交易所,分別位於東京、大阪、名古屋、京都、廣島、福岡、新瀉、札幌。其中東京和大阪的交易額合計佔全國交易所的90%以上。日本的股價指數主要有兩個,一個是日經股價平均數,另一個是東證股價指數。
(4)日本央行為什麼買股票擴展閱讀:
交易規則:
1、日本市場交易時間:上午:8:00-10:00;下午:11:30-2:00。交易員需提前半小時到公司做盤前准備。
2、公司所有交易員(包括學生),都不允許通過擺大單造勢來建倉或者出倉,否則將受到停止交易的處罰;也不允許無意義擺單,擺的單必須是你想成交的價格,盡量多掃單。
3、收費:¥0.00007x股票價格,日本市場只有這一項收費,擺盤和砌盤一樣收費,且沒有回扣機制。擺盤、徹盤不收費,成交了才收取上述費用。例如:買入或賣出1000股500日圓的股票,這一個trade收費為:0.00007x1000x500=¥35。
4、日本股票的價格的最小單位為1日圓¥1。
5、股票交易的最小單位:每隻股票都有設定最低的交易單位,此單位由每間上市公司決定。目前大多數日本本土的上市公司的最小交易單位為1000股。
6、漲停板、跌停板:每隻股票都設有日價格變動范圍,當有order價格超出此范圍時,order將會被拒絕。如:某股票前一天收市價為500,那麼當天允許的成交價波動范圍是400-600。當股價升至600時,股票出現漲停,跌至400時為跌停。
參考資料來源:
網路-日經指數
5. 怎麼開戶買日本股票,請問高手
開戶買日本股票的流程如下:
1、到證券公司開戶,辦理上證或深證股東帳戶卡、資金賬戶、網上交易業務、電話交易業務等有關手續。然後,下載證券公司指定的網上交易軟體。
2、到銀行開活期帳戶,並且通過銀證轉賬業務,把錢存入銀行。
3、通過網上交易系統或電話交易系統等系統把錢從銀行轉入證券公司資金賬戶。
4、在網上交易系統里或電話交易系統買賣股票。
5、手續費在100元左右(每家證券公司是不同的)。股市低迷時,一般免費開戶。
6、買股票必須委託證券公司代理交易,所以,必須找一家證券公司開戶。 買股票的人是不可以直接到上海證券交易所買賣的。
(5)日本央行為什麼買股票擴展閱讀:
開戶買日本股票的注意事項:
1、務必本人辦理開戶手續。首先,要開立上海、深圳證券賬戶;其次,開立資金賬戶,即可獲得一張證券交易卡。然後,根據上海證券交易所的規定,應辦理指定交易,辦理指定交易後方可在營業部進行上海證券市場的股票買賣。
2、開立證券賬戶須持本人身份證原件及復印件,開立資金賬戶還須攜帶證券賬戶卡原件及復印件。如需委託他人操作,需與代理人一起前來辦理委託手續。
3、一張身份證可以開立多個證券賬戶。
4、作為一個股民是不能直接進入證券交易所買賣股票的,而只能通過證券交易所的會員買賣股票,而所謂證交所的會員就是通常的證券經營機構,即券商。可以向券商下達買進或賣出股票的指令。
6. 中國人怎麼購買日本股票
中國人怎麼購買日本股票的方式如下:
1、在香港或者日本的證券公司開戶。
2、在國內購買投資日本股市的QDII基金。
日本股市開盤時間是東京時間9:00-11:00,中途休息一個半小時,12:30-15:00。
按照北京時間是上午8:00至上午10:00為早盤,中午11:30至下午14:00為午盤。
(6)日本央行為什麼買股票擴展閱讀
QDII,是「Qualified Domestic Institutional Investor」的首字縮寫,合格境內機構投資者,是指在人民幣資本項目不可兌換、資本市場未開放條件下,在一國境內設立,經該國有關部門批准,有控制地,允許境內機構投資境外資本市場的股票、債券等有價證券投資業務的一項制度安排。
投資風險
1、市場風險
境外投資受到所投資國家或地區的宏觀經濟狀況、財政貨幣及稅收政策、社會法律法規等多種因素影響,而使得境外投資收益面臨不確定性。
2、行業風險
各國的經濟周期、產業政策、財政貨幣政策等因素對行業發展存在著重要影響,而且,在世界經濟發展的大環境下,各個不同時期,不同行業的發展機遇和風險都不同,行業的盛衰變化對QDII業績有重要影響。
3、利率風險
投資受到各國金融市場利率波動而導致的收益率的影響,利率是各國中央銀行調控的重要手段之一,其變化會影響多個方面。
4、匯率風險
投資者在全球范圍投資時,最後取得的收益率不僅取決於按照當地貨幣計算的收益率,還受到外幣與本幣匯率變化的影響,在當前世界主要地區均實行浮動匯率的條件下,這種風險更大。
5、政治風險
國外政府對大量湧入的中國QDII非常警惕,擔心這些資金對該國企業構成威脅,可能會出一些政策限制投資行為。
7. 為什麼日本大地震後,還有這么多的投資者去買日本的股票和債券
日本地震海嘯災難過後,政府會降低利率以鼓勵重建,或者直接讓銀行低利率去放貸。而低利率意味著債券價格將會上揚。以日本的整體經濟實力和海外資本,地震造成的短期恐慌對宏觀經濟的影響不大。而日本國內的大型企業和公司將會抽回海外投資,彌補國內工廠的損失和支撐股票。
8. 為什麼日本銀行可以持有公司股份中國不可以
因為體系不一樣。
中國銀行公司性質:國有獨資商業銀行
日本銀行公司性質:股份制中央銀行
中國銀行主營商業銀行業務,包括公司、個人金融、資金業務、資金國際業務和金融機構業務等業務。
日本銀行根據日本銀行法執行以下職能:
發行紙幣現鈔並對其進行管理
執行金融政策
作為政府銀行的同時,擔任「最後的貸款者」這個銀行的銀行角色
執行與各國中央銀行和公共機關之間的國際關系業務(包括介入外匯市場)
9. 為什麼日本經濟下行,股市暴跌,銀行負利率,仍然無法
這有六大原因:
一是貨幣持有成本並不完全和銀行利率關聯,周小川就曾經談過這個問題,現在人們完全可以不把現金存在銀行,二是囤積在家中保險櫃里,這樣銀行負利率就沒有意義了;
二是與流動性陷阱的邏輯類似,當市場風險偏好顯著降低,尤其是經濟下行和股災期間,市場投資者大都是風險厭惡型,覺得投資的風險太大,寧願錢損失也不願意投資;
三是當經濟下行的時候,人們對投資的盈利預期非常低,投資者普遍認為找不到足以盈利的項目,大部分項目預期收益甚至是負的,甚至比負利率還低,寧願享受負利率;
四是時常出現流動性黑洞,這個在日本身上沒想到恰當的例子,舉中國的例子吧,比如中國的房地產,通過各種手段(包括降低利率)發掘出的市場資金都流入了房地產市場,這個行業就像黑洞一樣吸收流動性,對其他產業來說,並沒有得到資金流入,銀行負利率就沒有意義了。
五是考慮日本的外匯管制比較弱,銀行負利率時,企業完全可以換美元等外幣,負利率產生的能量大部分耗費在了使日元貶值上,增加的資金走了,沒有資金流入國內產業,自然負利率沒有效果。
六是負利率的反作用,一方面,日本央行使出負利率大招,恰恰反映了央行已經沒有其他招數可用了,市場反而更加恐慌,更加失望;另一方面,負利率引發日元貶值,劇烈貶值,進一步引發市場恐慌,形成惡性循環。
10. 看看日本人德國人,你會明白中國人為什麼要炒股
這也許可以解釋為何中國人瘋狂入市。比美國人更不濟的是,中國人本身的收入就不高,退休金也少得可憐。遇到現在這樣的牛市,自然想賺一筆。更何況中國人的投機性更強。
不過,你也許會反問,中國人的儲蓄率不是全世界第一嗎?是的,而這也是因為在工作收入低,福利保障系統不完善的情況下,中國人還沒有多少投資門路,只好把錢放在銀行里忍受低息率。而一旦有機會的時候,便蜂擁搏殺股市,全然不知道或不顧股票市場的高風險。完全沒有德國和日本人對股票市場的那種淡然。
也許正是個人財富和投資渠道上的匱乏,才使得中國股市一牛起來,就是一頭瘋牛。不少中國人本來就習慣哄搶,搶板藍根、搶鹽、搶口罩……現在大家搶股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