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外資對股票市場的影響
入世後各項開放政策的制定及實施正逐步推動國內證券市場開放格局的形成,2003年國內股市對外開放的程度將進一步提高。在證券經營機構向外資開放、外資並購國內上市公司、外資企業的發行上市以及外資以QFII的身份介入二級市場等方面開放的力度將會加大。外資對國內證券市場的全方位介入將給國內證券市場帶來深刻的變革。市場結構不斷完善,價值投資理念不斷強化,投資者將以國際化的角度來審視國內股市的發展,市場價值體系的結構性調整將繼續深化。此種結構性調整主要表現為股票市場價格分布的調整以及理順個股市值與上市公司基本面的匹配關系等。同時由於中國股市自身的特殊性,決定了國內證券市場與國際慣例接軌將會經歷比較復雜和較長期的過程。開放的市場格局也給各個市場主體提出了許多新的課題,如何適應開放的市場格局構建新的盈利模式是投資者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
② 2020年6月份被外資買爆的股票有哪些
隨著外資持續流入中國市場,5月26日,深交所對美的集團(000333.SZ)、華測檢測(300012.SZ)、索菲亞(002572.SZ)3股同時發出外資持股預警,這也是該所歷史上首次出現3家公司股票被同時預警的情況。
滬深股通持股佔A股比例超10%公司:
③ 買入市盈率特別高的股票會有什麼不好的影響
市盈率=股價/每股收益。 市盈率有靜態、動態之分,靜態市盈率是以年報收益來計算的,動態市盈率是以通過季報收益估算年報收益計算的。 市盈率通常越低越好,因為越低就代表股價越便宜。但又不能一概而論,因為通常不同行業有不同的平均市盈率水平,人們認為鋼鐵、石化等平均市盈率應當低一下,而科技等平均市盈率高些。
④ 買到停牌的股票好不好
買到停牌股的股票,關鍵是要看因為什麼停牌,如果公布利好消息的話,那就是好事兒。
⑤ 外資到底買了哪些股票
外資是非常聰明的資金,這些外資都是去布局一些A股市場的優質股票,最典型的就是A股市場的白馬股,外資在股票市場具有很高的影響力度。
外資出現天量搶籌碼,買入金額最多的股票是比如有以下股票,具體名單如下:貴州茅台、東方雨虹、北方稀土、陽關電源、隆基股份等,這以上五隻個股是在過去5月份,被外資金買入最大金額的股票名單。
總之我們作為個人投資者,不要去關心外資在哪裡,外資買了什麼股票,這些都是沒用的,他們是神出鬼沒的,等散戶都已經知道他們進來了,也許他們就開始出貨了,根本沒有必要去跟外資炒股,不然虧得一塌糊塗。
其實A股市場很多外資都是帶馬甲的,也就是從內陸資金兜一彎就是成了外資。不然這些外資又怎麼可能會非常精準的操作,每次都能精準的逃頂,同時每次也能精準的抄底,難道外資真能神不知鬼不覺嗎?其實不然,這些外資當中很多是內陸資金,才會對咱們A股有深入了解。
風險提示:以上個股僅回答問題所用,不構成個股買賣建議,自行買賣盈虧自負。
⑥ 最近被外資買爆的股票
工薪買股票是危險的。
⑦ QFII持股的股票到底好不好
QFII持倉的標的還是不錯的。
QFII為合格境外投資者,也就是說境外機構投資A股。能夠投資A股的QFII投研能力還是受認可的,所投標的蠻符合價值投資的理念(這一點可以從它持倉體現)。最重要的是QFII多是滿載而歸,而QDII基金虧損居多,業績表現也最能說明問題。
⑧ 外資持倉量高的股票後行情好不好
股票價格的漲跌,長期來說是由上市公司為股東創造的利潤決定的,而短期是由供求關系決定的,而影響供求關系的因素則包括人們對該公司的盈利預期、大戶的人為炒作、市場資金的多少、政策性因素等。價值投資取決於投資者認為一隻股票是被低估或高估,或者整個市場是被低估或高估。
溫馨提示:
1、以上解釋僅供參考,不作任何建議。相關產品由對應平台或公司發行與管理,我行不承擔產品的投資、兌付和風險管理等責任;
2、入市有風險,投資需謹慎。您在做任何投資之前,應確保自己完全明白該產品的投資性質和所涉及的風險,詳細了解和謹慎評估產品後,再自身判斷是否參與交易。
應答時間:2021-10-28,最新業務變化請以平安銀行官網公布為准。
⑨ 外資抄底A股到底是好還是不好啊對我們中國人來說
近日來,不斷的有人散布QFII抄了中國的底,並因此罵聲四起!其實,何必那,幹嘛那麼在意別人抄你的底呀?有人抄你的底是好事嗎?想要抄你的底,就必須投入新的資金進場,才能抄到你的底,有新資金進場不是好事嗎?既然有人想抄你的底,就說明這個市場,目前已經進入了相對的低位,相對的安全區了!有人想當我們套牢一族的解放軍,來解放我們,我們應該歡欣鼓舞,應該興高采烈,夾道歡迎才是!
有人想抄我們的底就讓他抄好了,抄了底如果不做行情,難道是為了進來套自己嗎?如果是閑來無事進來套自己,覺得這樣很有趣,很過癮,很好玩,就讓他過癮去吧,讓他自娛自樂去吧!這有關我們什麼事哪?如果不是,而是為了做一波行情,或大行情,我們坐享其成又何樂不為哪?總比無休止的套在裡面,難以脫身要好吧!
沒人進場解救我們,我們怨天怨地怨政府,有人進場了我們又去查人家的出身,何必那?我們把握住自己不就行了,在相對的低位我們不賣,基金要賣,要砸盤,只能怨他笨,我們自己不賣不就行了?他進場早晚都要做一波行情吧!做行情之後總得出貨吧,只要我們把握住一個原則:低了不賣,高了不買,憋死他。出貨,我們不買他賣給誰去?當然,這個市場總會有頭腦發熱,總會有不理性的時候,因為這個市場的主要參與者本身就太容易激動,太容易失去理性!所以,我們管不住別人,但是,我們管住自己,總會相對容易些吧?這才是我們應該勤加修煉的基本功!
近來很少對股市發表意見的經濟學家吳敬璉,日前語出驚人。他認為,現在股市出現問題,政府救市是應該的。中國股市的「政策市」頑疾並未根除,一些人因此發財,而普通股民卻利益受損。
一向有「吳市場」之稱的吳敬璉,突然「背叛」自己的立場,轉而旗幟鮮明地高調支持政府救市,這起碼表明,在他看來,當前股市出現的問題不是小問題,這些問題僅靠市場自己的力量是無法解決的,而且這些問題若不採取救市方式予以解決,後果將非常嚴重。無獨有偶。就在吳敬璉發表「救市論」的前一天,一向代表著股市市場派最高理想的美國,也突然發布緊急命令,採取對房利美和房地美等主要大型金融公司某些類型的沽空行為進行限制的極端救市舉措。
在救市和不救市上,無論是「吳市場」,還是「美市場」,都以自己的態度或行動給出了明確答案。其實,環顧全球資本市場,無論是新興市場,還是成熟市場,政府救市早已蔚然成風。代表成熟市場的美國自不必說,即便是新興市場,當巴基斯坦股市出現18年來最長跌勢,以至引發股民圍攻交易所的騷亂後,政府不僅頒布法令,規定股市跌停板最高限幅從5%改為1%,漲停板則從5%改為10%,而且還讓各大經紀商緊急聯手救市。越南政府在股市出現暴跌後,不僅讓《人民報》發表社論,更讓央行平準基金分批逐步進入救市,直到市場進入穩定發展軌道。
事態發展的越來越微妙了,隨著市場問題理應交由市場自己去解決的,一面鮮紅鮮紅大旗的轟然倒下,說明了什麼?說明了這個市場確實已經是慘不忍睹了,也許是慘不忍睹的事實,打動了我們這位一向旗幟鮮明的老人,動了惻隱之心,還是市場自身存在的問題真的已經嚴重到,非政府出手難以扭轉的的危局,才導致我們這位可愛的老人,不得不重新審視自己一向堅持的觀點,是繼續堅持,還是到了真正該放棄的時候了!很榮幸,我們這位可愛的老人,理性的選擇了後者,勇於正視現實,正視自己的失誤,絲毫無損於他老人家,經濟學界泰斗的地位!反而讓我們覺得,這樣的老人才更值得我們去尊敬,才更可愛!
必須充分認識到的是,處於全球金融動盪背景和錯綜復雜利益格局下的中國股市,正在經歷著股市建立18年來最為困難的時期。因此,此輪暴跌決不同於以往,因而也就不能簡單與此前18年中股市的大起大落簡單類比,更不能認為這是常態漲跌而對當前股市的不正常下跌採取反對救市、熟視無睹、聽任自由落體的態度,這種態度事實上是對金融市場穩定的極不負責。美國財長保爾森在就房利美和房地美一攬子救援計劃發表講話時明確表示,救助「兩房」,對穩定美國金融市場非常重要。若不拯救「兩房」,不僅美國金融市場穩定將大受影響,美國的經濟也將深受其害。保爾森對金融市場的洞察與吳敬璉先生張揚「救市論」的遠見異曲同工,因為處於非常時期的中國股市,若不在關鍵時刻施以援手,危害同樣不可小視。
中國的股市需要理性,需要成熟,但是,任何理性成熟的股市,都有失控與被操縱的可能,當市場出現失控與被操縱之時,任何政府都有責任與義務,進行干預。政府幹預市場的行為,不能簡單的理解為救市,而更主要的為了是避免危機的蔓延,由一個市場波及到多個市場,由虛擬經濟波及到實體經濟,並由此誘發系統性的,全面危機的爆發!從而導致企業大面積的破產倒閉,大批量因企業破產倒閉的失業大軍,生存的基本保障難以維系之時,勢必誘發社會的動盪,國之本亦可能因此而發生動搖,這是任何政府都極力迴避,極不願意看到的!危言聳聽嗎?看看東南亞金融危機,給東南亞個國帶來的災難,就不能不使我們對金融市場的危機,給予高度的重視與警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