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公司讓部分員工購買自己的股票 最低也要幾十萬 是好事嗎
開證券賬戶在二級市場買,還是公司定向增發?
如果是二級市場買,只有兩個目的,第一,公司內部有人做,需要鎖倉;第二,幫忙接盤;
但,兩種可能都不大!
定向增發,這個就需要對公司的財務進行分析,以及增發之後的投資方向,投資方向的前景進行分析,以及未來三年整個經濟環境,以及股票市場走勢的分析;這些很繁瑣,一般都是專業機構才會投資定向增發,並且是折價增發的!
如果公司要求你們所有的員工參與增發,那麼你們公司並未找到有實力的機構來接手定向增發;如果這樣,那麼投資價值有待考察了!
以上廢話了這么多,都是推測加推測,呵呵,你同樣需要在你的位置,多維度的去考慮,然後選擇一個最優結果了!
Ⅱ 為什麼要購買股票
是投資理財的一種方式,溫總理已經說過要增大民眾的資產性收入,要以時間來論證的,幾年後再看,就會知道總理不是隨隨便便會這么說的。
Ⅲ 公司要上市,員工買原始股好嗎
一般來說,大部分公司原始股相比上市後的股價來說是非常便宜的,很多上市公司的原始股東一上市,就會套現不少,而最終給他們買單的都是高位接盤的散戶投資者。所以有老闆給予員工買原始股的機會,這真的堪比發年終獎,如果該老闆是一味有擔當、有格局的好老闆,而且公司的確是准備上市A股,招股說明書也已經發布了,上市公司也通過了發審委的審核,那麼可以毫不猶豫的去買,最終公司上市之後,獲利將會非常豐厚。
如果老闆平時並沒有這樣的擔當和格局,而且公司上市只是一個噱頭,或者不是在A股上市,只是在新三板進行上市,那麼個人建議不要輕易的去購買,可能這僅僅是老闆融資出現了問題,給員工畫的一個餅,套路員工,畢竟如果是在新三板上市的話,考慮到新三板流動性並不理想,最終就會形成有價無市的局面。
另外還需要確定就是公司是否真的離上市不遠了,有些公司只是在IPO的排隊路上,什麼時候才輪到自己,或者說最終能否通過發審委的審核,成功過會都是不得而知的,所以在上市不夠明朗的時候貿然去買的話,會存在一定的風險。
如果公司頒布相應的合同,不是對賭的協議,不能上市可以退款,那麼也是可以考慮買的,如果沒有這樣的補充條款,那麼個人建議只能少買一點。
原始股是公司在上市之前發行的股票。在中國股市初期,在股票一級市場上以發行價向社會公開發行的企業股票。
社會上出售的所謂「原始股」通常是指股份有限公司設立時向社會公開募集的股份。通過上市獲取幾倍甚至百倍的高額回報。通過分紅取得比銀行利息高得多的回報。
Ⅳ 認籌股是什麼意思,上市公司為何不讓自家員工買自己公司股票
上市公司沒有規定不讓自家員工買自己公司股票!普通員工沒問題,隨便買賣!
但是高管有特別規定!有例外。
Ⅳ 員工持股是怎麼一回事,是強制要求員工購買公司的股票嗎
不是。
員工持股計劃是一種新型股權形式。企業內部員工出資認購本公司部分或全部股權,委託員工持股會(或委託第三者,一般為金融機構)作為社團法人託管運作,集中管理,員工持股管理委員會(或理事會)作為社團法人進入董事會參與表決和分紅。
包括兩種類型:
(1)企業員工通過購買企業部分股票而擁有企業部分產權,並獲得相應的管理權;
(2)員工購買企業全部股權而擁有企業全部產權,使其職工對本企業具有完全的管理權和表決權。
(5)長安新生為啥要員工買股票擴展閱讀
實施步驟
1、 設立員工持股會,統一管理員工股東的出資
2、 界定員工持股會的職權,規范員工持股會的組織和行為
3、 員工持股計劃的設計
內容包括:
(1) 收益人的范圍與數量,主要是確定持股員工的資格。
(2) 員工持股總量控制和員工股票的分配。
(3) 員工股票的託管。
(4) 員工股票的出售。
Ⅵ 公司員工為什麼不可以買本公司的股票
對於普通員工,他們可以在二級市場購買公司的股票。 如果員工知道內幕信息,就不能在二級市場購買公司股票。 個人從事內幕交易的,沒收違法所得,並處以一定的罰款。
根據證券法。
一.第七十三條
證券交易內幕信息知情人和非法獲取內幕信息的,禁止利用內幕信息從事證券交易活動。
二.第七十四條
證券交易內幕信息知情人包括: (一)發行人的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 (二)持有公司5%以上股份的股東及其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公司實際控制人及其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 (三)發行人控制的公司及其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 (四)因在公司任職而能夠獲取公司相關內幕信息的人員; (五)證券監管機構工作人員和其他因法定職責管理證券發行和交易的人員; (六)保薦機構、承銷證券公司、證券交易所、證券登記結算機構、證券服務機構的有關人員; (七)國務院證券監督管理機構規定的其他人員。三.第七十五條
在證券交易活動中,未公開的涉及公司經營、財務或者對公司證券市場價格有重大影響的信息,屬於內幕信息。
下列信息為內幕信息: (一)本法第六十七條第二款所列重大事件; (二)公司分配股利或者增資的計劃; (三)公司股權結構發生重大變化; (四)公司債務擔保的重大變化; (五)抵押、出售或者報廢公司主營業務資產一次超過資產的30%; (六)公司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可能依法承擔重大損害賠償責任; (七)收購上市公司的相關計劃; (八)國務院證券監督管理機構認定的其他對證券交易價格有重大影響的重要信息。第七十六條 證券交易內幕信息知情人和非法獲取內幕信息的人,在內幕信息公開前,不得買賣公司證券、披露該信息或者建議他人買賣該證券。
Ⅶ 公司馬上就要上市,現在為內部員工分發股票,必須出錢買,是好事還是不好
原始股賣給員工??這么好的事情??樓主好好想想吧
Ⅷ 公司要員工持股怎麼回事求大神幫助
企業的任何內部管理是有規律的,千萬要在員工持股的問題上謹慎行事,不要搞中國特色,管理層次上我們應該遵循企業成長的規律,在經營上大家大膽創新沒問題,但在管理上有些東西還是有內在規律的。 員工持股問題,在國外確實發展很快,快到「靜靜悄悄的革命」已經引起了企業內部進行管理上的一場革命,這個革命的普遍性和影響范圍,實際上已經非常大了,那麼從1998年左右,國內已經對員工持股計劃起了一些興趣,企業也在探索,在這裡面,企業也作出了一些特色,特色的東西太多了,這種特色是不按員工持股計劃的一般規律來做的,是很危險的。 實際上,我們講知識經濟,使個人致富的方式和企業創造財富的方式發生了根本變化。人才也出現了三個特徵:第一是流動性,第二是追求回報,第三是人才市場對於企業來講,永遠短缺的就是人才。因此在這個基礎上,美國企業大規模採用員工持股計劃,實際上是有歷史背景的,特別是矽谷,矽谷的成功,有人評價有兩個成功的動力,第一個動力是員工持股計劃,第二個是風險資本,實際上都是面向人才。 股票期權也是員工持股的一個組成部分。從國外來看,員工持股形式有這幾種:第一種是員工持股計劃,狹義的員工持股計劃;第二種是員工股票購買計劃;第三種是股票認購權,我們講的股票期權;第四種是受限股;第五種是隨意股;第六種是獎勵股。員工持股計劃是個體系,針對不同的對象可以設計不同的持股形式,以達到目的,所以股票期權和員工持股計劃本身就是一回事,僅僅是員工持股計劃的組成部分。 股票購買計劃最大的一個特點就是普惠,什麼是普惠?既面向全體員工。有國外調查資料顯示,員工持股計劃的作用與員工持股比例成正比。員工持股的問題,不是講人人平均分配,可以持的面盡量大,但內部差距一定要拉大,國外最高工資與最低工資收入差47倍,如果加上員工持股整個差距是143倍,所以在設計計劃時一定要拉大差距,但持股面要大。 員工股票購買計劃是根據工資走的,按照工資的10%來處理,這在國內企業又有問題,我們工資不合理,我們工資部分是結構工資,和國外績效工資差距很大,國內許多企業不適應。 在國內還有一個問題,沒上市的企業怎麼解決?給員工一定的猶豫期,這個期限內可買可不買。這是回報非常高的投資,關鍵在於我們設計,員工權利形式沒有時間限制,什麼時間都可以,在這種情況下員工不會不買到股票就拋的,為什麼?未來的升值空間更大。 股票期權的第一對象是少數人,第一是核心層,第二是骨幹層,第三是中間層。第二個股份行使的價格是確定的。國外員工持股量在5%—25%左右,一般來說董事長大概佔12%,財務總監3%—7%,市場總裁工2%—5%,銷售總裁工2%—3%,主管,0.1%—0.5%。我要提醒一點,員工持股計劃一定要有預留股。預留股起以下作用:第一,告訴員工好好乾,干好了還有股份可分;第二,告訴新員工我們公司有預留的,千萬不要一次分凈。預留部分在國外佔30%左右,預留量一定要大 第二個問題,大家對新的管理理念感興趣,但是在推行過程中存在一個問題,最好把理念搞清楚再推進。因為持有的股份一旦發出去便拿不回來,我們把員工持股理解為一種激勵,這種激勵是有約束的。一定不要走老路,一旦這樣,企業效益提高不了,員工效率提高不了,機制建立不起來,我們是白花錢來調動積極性。國外有句話值得深思,「一定要把股票放在高高的山上,要員工通過自己的勞動,取得他應該得到的股份,千萬不要把員工持股放在他們的手裡,他們的腋下。」 第一點,我們員工持股的回報一定要通過我們的業績、效率、企業的成長和發展取得,持股計劃絕不是我們把它瓜分了。因此,國內的員工持股計劃在理念上確實有些問題。 第二點,實際上也有欠考慮的地方,員工持股也是有內在規律的,資本家早已想透了,不要悶著頭搞所謂的創新,因為員工持股代價是很大的,一旦放出去是不可控的,因此理念比方法更重要。 關於員工持股我有三個問題,第一個是理念問題,第二個談一些國外企業的做法,第三談一談國內員工持股計劃的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