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如何確認火山岩
岩漿岩分為噴出岩(即火山岩)和侵入岩
基性的噴出岩為玄武岩,中性的噴出岩為安山岩,酸性的噴出岩為流紋岩,半鹼性和鹼性噴出岩為粗面岩和響岩。噴出岩多具氣孔、杏仁和流紋等構造。多呈玻璃質、隱晶質或斑狀結構。玻璃質的黑曜岩、珍珠岩、松脂岩、浮岩等噴出岩稱為火山玻璃岩。一般比較硬
各類岩石的特點?
這個問題有點大
如果是按大類分的話,岩石主要有岩漿岩,沉積岩,變質岩.
沉積岩:是地面即成岩石在外力作用下,經過風化、搬運、沉積固結等沉積而成,其主要特徵是:①層理構造顯著;②沉積岩中常含古代生物遺跡,經石化作用即成化石;③有的具有乾裂、孔隙、結核等。常見的沉積岩有:直徑大於3毫米的礫和磨圓的卵石及被其它物質膠結而形成的礫岩,由2毫米到0.05毫米直徑的砂粒膠結而成的砂岩,由顆粒細小的粘土礦物組成的頁岩,由方解石為其主要成分,硬度不大的石灰岩等。
已經形成的岩石露出地表後,由於風化作用而遭到破壞,,變成碎屑等,經過流水、風、冰川及其它外力搬運,最後在海洋、低地或海陸之間的過渡地帶沉積下來,在經受億萬年的壓縮、變化之後,膠結在一起,又變成一層一層的堅硬的岩石。這樣形成的岩石叫做沉積岩。
還會形成水波痕跡,雨紋。
變質岩是在高溫高壓和礦物質的混合作用下由一種石頭自然變質成的另一種石頭。質變可能是重結晶、紋理改變或顏色改變。如普通石灰石由於重結晶變成大理石。
主要變質岩及鑒定特徵:
糜棱岩:動力變質岩,淺灰、灰綠或灰色,糜棱結構,碎裂構造,主要礦物為石英、長石、綠泥石。
大理岩:接觸熱變質岩,白、灰綠、黃或淺藍色,等粒或變晶結構,塊狀構造,主要礦物為方解石、白雲石;次要礦物為透閃石、透輝石。
矽卡岩:接觸交代變質岩,顏色不定,結構為粒狀微晶,塊狀構造,主要礦物為石榴子石、綠簾石、透輝石;次要礦物為鐵、鎂、鈣硅酸鹽。
蛇紋岩:接觸交代變質岩,灰綠-黃綠色,隱晶質變晶結構,塊狀構造,主要礦物為蛇紋石;次要礦物為磁鐵礦、鈦鐵礦。
板岩:區域變質岩,灰至黑色,隱晶質變晶結構,板狀構造,主要礦物為石英、粘土、絹雲母。
片岩:區域變質岩,黑、灰綠或綠色,變晶結構,片狀構造,主要礦物為雲母、綠泥石、角閃石;次要礦物為長石、綠簾石。
千枚岩:區域變質岩,黃、綠或藍灰色,隱晶質變晶結構,千枚狀構造,主要礦物為石英、綠泥石、絹雲母。
石英岩:區域變質岩,白或灰白色,粒狀變晶結構,塊狀構造,主要礦物為石英,次要礦物為白雲母、硅線石。
片麻岩:區域變質岩,灰或淺灰色,粒狀變晶結構,片麻狀構造,主演礦物為石英、長石,次要礦物為雲母、角閃石、硅線石。
Ⅱ 怎樣區分沉積岩、火山岩、變質岩
如果不要求非常專業的岩石定名。只是一般的區分可參照下面標識:
一、岩漿岩(火成岩)
其主要識別標志有:
(一)、岩漿岩中噴出岩附近保存有明顯的火山活動痕跡,如,火山錐、熔岩流等;侵入岩常被其它岩石所包圍。
(二)、侵入岩中的各種礦物結晶良好,屬全晶質結構,如花崗岩等;噴出岩是隱晶質或玻璃質,用肉眼分不出其中的礦物成分。
(三)、有熔岩流動的痕跡,例如,不同顏色的條紋和拉長的氣孔。;有由揮發成分逸散後留下的孔洞。這種構造往往為噴出岩所具有。
(四)、除火山碎屑外,岩漿岩不具備層理構造,不含化石。
二、沉積岩
主要識別標志如下。
(一)、層理構造是沉積岩最重要的構造特徵之一,不同的岩層疊置在一起好像一部巨厚的「書」,是其區別於岩漿岩和變質岩的最重要的標志。
(二)層面上經常保留有自然作用產生的一些痕跡:
1、波痕:是由風、流水和波浪作用在層面上留下的一種波狀起伏痕跡。
2、泥裂:又叫龜裂,指在粘土質或砂質沉積岩表面,由於乾燥收縮而形成的不規則的多邊形裂紋。
(三)、岩層中含有古代動物和植物的遺跡,即化石,這是沉積岩的重要特徵。但不是所有的沉積岩都具有的特徵。
三、變質岩
(一)、變質岩的結構
1、變晶結構。在變質過程中礦物重新結晶所形成的結構。最常見的變晶結構有:①等粒變晶結構:礦物晶粒大小大致相等,多呈它形,互相鑲嵌很緊,不具定向排列。如大理岩、石英岩等。 ②斑狀變晶結構:與岩漿岩的斑狀結構相似,在細粒的基質上分布著一些大的晶體——變斑晶。如某些片麻岩和片岩常具有這種結構。③鱗片狀變晶結構:片狀礦物(雲母、綠泥石等)定向排列,如各種片岩。
2、變余結構。由於重結晶作用不徹底,原岩的礦物成分和結構特徵可以被保留下來,也稱殘余結構。
(二)、變質岩的構造
變質岩中最常見的片理構造也是鑒別某些變質岩的重要根據。岩石中片狀、板狀和柱狀礦物,在壓力作用下呈平行排列的現象叫片理構造。具體可分為如下幾類:
1、 板狀構造:岩石易剝成板狀,破裂面光滑平整,肉眼難以分辨礦物顆粒。
2、 千枚狀構造:在岩石的破裂面上可看到強烈的絲絹光澤和皺紋。
3、 片狀構造:岩石中大量片狀礦物和粒狀礦物都呈平行排列,構成較薄而清晰的片理。
Ⅲ 如何辨別火山岩質量
成品飾面石材質量鑒別:
1、石材的表面結構。
均勻的細料結構的石材具有細膩的質感,為石材之佳品;不等粒結構的石材其外觀效果較差,機械力學性能也不均勻,質量稍差。另外,天然石材由於地質作用的影響常在其中產生一些細脈、微裂隙,石材最易沿這些部位發生破裂,應注意剔除。至於缺棱少角更是影響美觀,選擇時尤應注意。
2、石材的尺寸規格。
這方面一定要測量准確,以免影響拼接,或造成拼接後的圖案、花紋、線條變形,影響裝飾效果。
3、聽石材的敲擊聲音。
質量好的,內部緻密均勻且無顯微裂隙的石材,其敲擊聲清脆悅耳;相反,若石材內部存在顯微裂隙或細脈或因風化導致顆粒間接觸變松,則敲擊聲粗啞。
4、用簡單的試驗方法來檢驗石材質量好壞。
通常在石材的背面滴上一小滴墨水,如墨水很快四處分散浸出,即表示石材內部顆粒較松或存在顯微裂隙,石材質量不好;反之,若墨水滴在原處不動,則說明石材緻密質地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