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怎麼看股票多少個點 怎麼計算點假如說7塊變8是多少個點
股票如果跌了,損失就是已買的,即使跌光了也無需從個人帳戶裡面繼續扣錢。道理很簡單:我拿10000元買來的股票,漲了是我賺,跌了我就貼,最多我什麼都不要了,事實上現階段是不可能發生的,除非連續虧損三年以上的st股。祝你好運!
② 股票經常說上漲多少個點了,這一點是怎麼算的怎麼看的
點是股票指數。為度量和反映股票市場總體價格水平及其變動趨勢而編制的股價統計相對數。通常是報告期的股票平均價格或股票市值與選定的基期股票平均價格或股票市值相比,並將兩者的比值乘以基期的指數值,即為該報告期的股票價格指數。
當股票價格指數上升時,表明股票的平均價格水平上漲;當股票價格指數下跌時,表明股票的平均價格水平下降;是靈敏反映市場所在國(或地區)社會、政治、經濟變化狀況的晴雨表。
(2)實際買股票怎麼看幾個點擴展閱讀
大多數股票的交易時間為以下
交易時間4小時,分兩個時段,為:周一至周五上午9:30至11:30和下午13:00至15:00。
上午9:15開始,投資人就可以下單,委託價格限於前一個營業日收盤價的加減百分之十,即在當日的漲跌停板之間。9:25前委託的單子,在上午9:25時撮合,得出的價格便是所謂「開盤價」。9:25到9:30之間委託的單子,在9:30才開始處理。
如果你委託的價格無法在當個交易日成交的話,隔一個交易日則必須重新掛單。
休息日:周六、周日和上證所公告的休市日不交易。(一般為五一國際勞動節、十一國慶節、春節、元旦、清明節、端午節、中秋節等國家法定節假日)
③ 一隻股票漲跌幾個點是從哪裡看的
是當前價與上一交易日收盤價的比值。
比如上一交易日的收盤價為10元,現在價格為10.3元,那麼就是上漲3%
④ 怎麼看股票漲跌幾個點如何識別盤中個股的起漲信號
怎樣看股票漲跌幾個點?怎樣辨認盤中個股的起漲信號?股價在改動之前,在盤中都是有一些預兆的,沒有一會兒就能改動形勢的存在。股票在起漲前,在K線圖還有一些技能目標上能夠有一些顯著的特徵,所以許多的追漲技巧都是離不開技能剖析的。
K線圖以及技能目標的起漲信號
1、當股價接連跌落,KD的值在20以下,J的值長期在0鄰近
; 2、成交量小於5日均量的二分之一;
3、5日RSI值在20以下,10日RSI在20鄰近;
4、日K線的下影線較長,10日均線由跌落轉為走平,在走平一段時刻後開始上攻20日均線;
5、布林線的上下軌開口逐步擴展,中線開始上行;
6、SAR目標開始由綠色變為赤色;
7、假如成交量和擴大,咱們就能夠看作是底部發動前的信號。
個股走勢及盤面上的起漲信號
1、當股價在呈現接連小陽線後放量並且伴隨著最高價收盤,表明晰是主力在拉高建倉,咱們能夠看作是起漲的信號;
2、當股價在底位,在下方呈現大買單,而上方僅有少數的拋盤,並且還伴隨著不時呈現的大手筆掉下方買盤後,又掃光上方的拋盤,這就表明晰主力在震倉吸貨,咱們在這個時分能夠適量的跟進買入;
3、在低價位呈現漲停板,卻沒有封死漲停板,漲停板在開-閉合-開之間循環,並且當日的成交量極大,這是主力在使用漲停不堅的假象進行震動建倉,這種狀況往往是有某種突發利好的合作;
4、當股價低開高走,盤中不時的往下砸盤,跟風的投資者不多,上方的拋盤依然是少數的,每逢一有大拋單就被一筆吞掉,底部在緩慢的舉高,頂部緩慢的上移,尾盤卻低收。以上幾種狀況就說明晰主力在成心鎮壓 ,對於這種狀況咱們是能夠在尾盤鎮壓時進行買入操作;
5、當股價閱歷了長期的底部盤整後,向上打破頸線壓力,成交量擴大,並且接連多日站在頸線上方,這時的打破為真打破,咱們投資者能夠跟進買入。
以上幾種狀況,是將個股走勢與盤面特色結合技能目標歸納剖析,一旦發現兩者都契合,很有可能是該股中期的底部,之後的漲幅或許非常可觀。結合現在的市場狀況剖析,個股股價大多已脫離底部,並且通過數天的調整之後,技能目標等已呈現調整行將到位的痕跡。
⑤ 怎麼看好一隻股票的買賣點
推薦一本書《最佳買入點》,這是一本純理論的書,如果能把理論應用於實際,效果會很好,但在現實不會達到最理想狀態。
⑥ 股票中的幾個點幾個點是怎麼算的
上漲了幾個點就是指上漲了百分之幾,比如買了一隻20元的股票100股,那麼上漲了3個點就是每股上漲了0.6元(20X3%=0.6元),股價變成了20.6元,下跌同理。就是指下跌百分之幾。
股票點數,即股票價格指數,是運用統計學中的指數方法編制而成的,反映股市中總體價格或某類股價變動和走勢的指標。
股票指數,也就是表明股票行市變動情況的價格平均數。編制股票指數,通常以某年某月為基礎,以這個基期的股票價格作為100, 用以後各時期的股票價格和基期價格比較,計算出升除的百分比,就是該時期的股票指數。投資者根據指數的升降,可以判斷出股票價格的變動趨勢。並且為了能實時的向投資者反映股市的動向,所有的股市幾乎都是在股價變化的同時即時公布股票價格指數
⑦ 怎麼看股票漲跌了幾個點如何識別盤中個股的起漲信號
進入股票的詳情K線圖就能看到股票漲跌了多少。盤中個股的起漲信號,下面我詳細說說。
起漲點的應用在於交易系統的決策上,不同的交易系統會出現不同位置的買賣點,其實學習技術分析這塊多了,起漲點基本上都可以歸納在一個區域內,大同小異。那麼今天我們就來說說關於起漲點的幾個重要的特徵形態吧!
1.我們以右側突破法來看,起漲點這根K線是以什麼樣的形式來突破的呢?一般來說如果當天K線直接跳空高開脫離籌碼密集區域(壓力位)這種形式就能夠算作是有效突破,或則以大陽線放量突破,這里的最好是籌碼密集區於平均量能的1.5倍以上,這樣的突破也能算是有效突破,對於突破法而言,有效突破就是一個很好的起漲點!
基本上完成這三點,可以確認一個波段的起漲點了,然後就是買入持有的問題了,以上只是舉例提供一個尋找起漲點的思路,交易的方法千萬種,用你擅長並且熟悉的去做就好,只要你多去想幾個方面,多考慮幾個因素,結果一定不會太差!
⑧ 買一個股票一般看哪幾點東西
投資者小劉昨天問,這兩天大家都在講「60日均線」,說大盤在60日均線會站穩反彈,而他自己也觀察到,大盤確實在6月5日、6月26日兩天,跌到一條綠線就開始反彈了,這個就是均線嗎?還有經常提到的5日均線、10日均線、60日均線等,它們到底有什麼作用?如何運用它們指導操作?
均線也叫移動平均線,是技術分析中較為常見的一種分析工具。我們通常使用的一般是普通均線,它是一段時間內股價的收盤價或收盤點位的算術平均值,連續均值的連線便形成了均線。也就是說,均線就是一段時間的股價平均成交價格(或稱作籌碼成本)。普通均線還可以衍生出加權均線、成交量均線等等。
另外,製作均線時,參照的時間坐標是不同的,均線參照的時間長短與否,反映的平均成本性質不同。5日、10日為短期均線,反映股價的短期成本;20日、30日、60日中期均線則反映中期成本;120日、250日則是長期均線,反映長期成本。
目前,技術分析軟體中往往給出5日、10日、20日、30日、60日、120日、250日均線。120日均線和250日均線通常被稱為半年線、年線(其中考慮到節假日的因素)。
均線的支撐和阻力作用
一般情況下,投資者在使用均線的時候,還要與K線相結合,從而對股價趨勢和技術形態進行判斷。而均線和K線結合使用,便產生了支撐和阻力的說法。
技術派分析人士認為,如果K線觸及短期均線(5日、10日均線為短期均線)並在上方收陽線(收盤價高於開盤價),預示著股價受到短期支撐,後市仍將走高;若K線與短期均線距離過大,則說明短期獲利籌碼增大,股價上漲有壓力;如果K線觸及短期均線並在下方收陰,說明受到短期阻力,後市下跌的可能性較大;若K線拉大和短期均線的距離,則會有反彈出現。
同樣,K線在上漲或下跌的時候,觸及中期(30日、60日均線為中期均線)或長期均線(半年線或年線)時,均線都會產生支撐或阻力的作用。這在近期的市場中表現尤其明顯。
比如說,大盤從5月30日至6月4日連續暴跌900點後,6月5日,在60日均線附近站穩,並於當日展開強有力反彈,當日大漲近100點。6月26日,大盤在經過連續下跌後,也是在60日均線展開反彈。(見圖)
均線也有失效的時候
值得投資者警惕的是,不管是均線還是K線,這些圖形描述的,都是過去股價的運行軌跡。盡管它能一定程度為我們預測股價未來走勢提供依據,但圖形本身並不能決定未來股價走勢。投資者在運用這些技術指標時,不可過於教條。在使用時,投資者還需要結合基本面因素活學活用。
換句話說,如果K線跌破支撐均線,或突破阻力位均線,並不斷延續這一趨勢,就證明短期的支撐和阻力位失效。在實際應用中,投資者也可以結合K線自己設置時間參數,找到適合
股票的參數。
另外,上市公司因重大實質性利好連續出現暴漲,均線系統即便極度發散,但也未必會立刻出現回落,這時候,均線理論也告失效。
總之,單個技術指標不是絕對真理,投資者在作分析時需要結合政策面、市場面等多方面因素,才能作出合理的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