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投資技巧 » 買股票看凈利潤和凈資產收益率計算公式
擴展閱讀

買股票看凈利潤和凈資產收益率計算公式

發布時間: 2021-12-20 10:22:30

❶ 凈資產收益率計算公式

凈資產收益率計算公式:凈資產收益率=稅後利潤/所有者權益

假定某公司年度稅後利潤為2億元,年度平均凈資產為15億元,則其本年度之凈資產收益率就是13.33%(即(2億元/15億元)*100%)。

凈資產收益率也叫凈值報酬率或權益報酬率,該指標有兩種計算方法:一種是全面攤薄凈資產收益率;另一種是加權平均凈資產收益率。不同的計算方法得出不同凈資產收益率指標結果,那麼如何選擇計算凈資產收益率的方法就顯得尤為重要。

對從兩種計算方法得出的凈資產收益率指標的性質、含義及計算選擇。

凈資產收益率計算公式的意義:

凈資產收益率可衡量公司對股東投入資本的利用效率。它彌補了每股稅後利潤指標的不足。例如。在公司對原有股東送紅股後,每股盈利將會下降,從而在投資者中造成錯覺,以為公司的獲利能力下降了,而事實上,公司的獲利能力並沒有發生變化,用凈資產收益率來分析公司獲利能力就比較適宜。

如果說凈資產收益率的年度目標值是2.8%,至4月末,凈資產收益率為1.6%合理;凈資產收益率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增長(假定各月凈利潤均為正數)。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凈資產收益率

❷ 凈資產收益率的公式

凈資產收益率又稱股東權益收益率,是凈利潤與平均股東權益的百分比,是公司稅後利潤除以凈資產得到的百分比率,該指標反映股東權益的收益水平,用以衡量公司運用自有資本的效率。指標值越高,說明投資帶來的收益越高。

根據中國證監會發布的《公開發行證券公司信息披露編報規則》第9號的通知的規定:加權平均凈資產收益率(ROE)的計算公式如下:ROE= P/(E0 + NP÷2 + Ei×Mi÷M0 - Ej×Mj÷M0) . 其中:P為報告期利潤;NP為報告期凈利潤;E0為期初凈資產;Ei為報告期發行新股或債轉股等新增凈資產;Ej為報告期回購或現金分紅等減少凈資產;M0為報告期月份數;Mi為新增凈資產下一月份起至報告期期末的月份數;Mj為減少凈資產下一月份起至報告期期末的月份數。

凈資產收益率計算公式,凈資產收益率公式,凈資產收益率也叫凈值報酬率或權益報酬率,該指標有兩種計算方法:一種是全面攤薄凈資產收益率; 另一種是加權平均凈資產收益率。

簡單地說
凈資產收益率=稅後凈利潤/凈資產 *100%

❸ 如何計算每股凈資產和凈資產收益率

全面攤薄法和加權平均法計算的凈資產收益率及每股收益。 計算公式為:全面攤薄凈資產收益率=報告期利潤/期末凈資產; 全面攤薄每股收益=報告期利潤/期末股份總數。 加權平均凈資產收益率及每股收益計算公式較為復雜, 前者涉及報告期利潤、凈利潤,期初凈資產, 報告期發行新股或債轉股等新增凈資產、 回購或現金分紅等減少凈資產,以及報告期月份數、 新增凈資產下一月份起至報告期期末的月份數、 減少凈資產下一月份起至報告期期末的月份數等; 後者涉及報告期利潤、期初股份總數, 報告期因公積金轉增股本或股票股利分配等增加股份數、 因發行新股或債轉股等增加股份數、因回購或縮股等減少股份數, 以及報告期月份數、增加股份下一月份起至報告期期末的月份數、 減少股份下一月份起至報告期期末的月份數。

❹ 凈資產收益率是怎麼算的

凈資產收益率定義公式如下:

凈資產收益率=凈利潤*2/(本年期初凈資產+本年期末凈資產)。

當企業實行舉債經營,凈資產收益率高於資產收益率時,說明該企業的財務杠桿運用良好。凈資產報酬率的缺點是沒有考慮實收資本的現值,因為財務報表主要是基於歷史成本編制的。

從公式中可以看出,當每股凈資產大、凈資產收益率高時,每股收益才大,而每股收益關系投資者的獲利水平,因而投資者都希望凈資產收益率越高越好。

(4)買股票看凈利潤和凈資產收益率計算公式擴展閱讀

凈資產收益率ROE(Rate of Return on Common Stockholders』 Equity),凈資產收益率又稱股東權益報酬率/凈值報酬率/權益報酬率/權益利潤率/凈資產利潤率,是凈利潤與平均股東權益的百分比,是公司稅後利潤除以凈資產得到的百分比率。

該指標反映股東權益的收益水平,用以衡量公司運用自有資本的效率。指標值越高,說明投資帶來的收益越高。該指標體現了自有資本獲得凈收益的能力。

一般來說,負債增加會導致凈資產收益率的上升。

❺ 凈資產收益率與股票收益率

凈資產收益率=公司每股收益/每股凈資產*100%

股票收益率是每股收益率嗎?
每股收益是指當期凈利潤除以當期發行在外普通股的加權平均數,即每股普通股所獲得的凈利潤

一般情況下,若某公司的每股收益較高,那麼其凈資產收益率也較高。但是,當對不同公司進行比較時,每股收益高的公司其凈資產收益率不一定也高。下面舉例說明。

例1:公司A和公司B的股本均為5 000萬元,流通在外的普通股均為5000萬股,且當年實現的凈利潤均為2 600萬元,但兩個公司的股東權益不同,公司A的股東權益為17 000萬元,公司B的股東權益為19000萬元。這樣,盡管兩個公司的每股收益均為0.52元/股(2 600÷5000),凈資產收益率卻是不同的,公司B的凈資產收益率為13.68%(2 600÷19 000),要比公司A的凈資產收益率15.29%(2600÷17 000)低,這從每股收益上是看不出來的。換句話說,公司B比公司A使用更多的權益資本才能獲得相同的凈利潤2600萬元,因此,公司B的資本獲利能力要比公司A低。

例2:公司E以面值1元平價發行500萬元的普通股,無資本公積、盈餘公積、公益金和未分配利潤,當年實現凈利潤為200萬元,則每股收益為0.4元/股(200÷500),凈資產收益率為40%(200÷500)。公司F以5元/股的價格發行面值為1元的普通股500萬股,則全部資本為2 500萬元(500×5),從而資本公積為2 000萬元(2500-500)。假設無盈餘公積、公益金和未分配利潤,無負債資本,當年實現凈利潤為400萬元,則每股收益為0.8元/股(400÷500),凈資產收益率為16%(400÷2500)。可見,盡管公司E的盈利能力(凈利潤200萬元)低於公司F(凈利潤400萬元),從而公司E的每股收益低於公司F,但公司E的凈資產收益率卻大大高於公司F.造成這一現象的原因就是:公司F使用了投資者投入的除股本以外的資本公積2000萬元,這部分資金同樣為實現400萬元的凈利潤做出了貢獻,而在計算每股收益時卻掩蓋了這部分資金所創造的收益,並且把這部分資金所創造的收益全部看成了股本創造的收益。這顯然是不合理的。

由於每年的股東權益是變化的,而普通股股本可以幾年保持不變,因此,凈資產收益率比每股收益更加准確地反映了股東權益資本所創造的收益。因此,建議採用以下兩種方法對每股收益進行修正:

第一種方法是把除普通股股本以外的其他股東權益資本(資本公積、盈餘公積、公益金和未分配利潤等)按普通股的面值折算成普通股股本,計算當量普六合彩通股總股本,然後再計算當量每股收益。如例1中,假設普通股面值為1元/股,則公司A的當量普通股股本為17000萬股,當量每股收益為0.152 9元/股(2 600÷17 000);公司B的當量普通股股本為19 000萬股,當量每股收益為0.1368元/股(2 600÷19 000)。兩公司的當量每股收益與其凈資產收益率相一致。

第二種方法是將全部資本創造的凈利潤按資本進行分攤,計算出普通股股本所創造的當量凈利潤,然後再計算當量每股收益。如例1中,公司A的普通股股本創造的當量凈利潤為764.705 9萬元(5 000÷17 000×2 600),當量每股收益為0.1529元/股(764.705 9÷5 000);公司B的普通股股本創造的當量凈利潤為684.210 5萬元(5 000÷19 000×2600),當量每股收益為0.136 8元/股(684.210 5÷5 000)。

❻ 凈資產收益率的計算公式是什麼

凈資產收益率的計算公式為:凈資產收益率=稅後利潤÷凈資產。凈資產收益率是指公司稅後利潤除以凈資產的百分比,他其實是用於衡量公司自有資本的使用效率,同時也可以衡量公司對股東投入資本的使用效率,彌補每股稅後利潤的不足,凈資產收益率的相關計算公式為:完全攤薄後的凈資產收益率=報告期凈利潤÷期末凈資產。

因為他完全攤薄凈資產收益率是一個靜態指標,主要用於確定股票價格,加權平均凈資產收益率=報告期凈利潤÷平均凈資產,加權平均凈資產收益率是一個動態指標,強調凈經營期資產盈利的結果,反映了公司凈資產創造利潤的能力,投資者買入公司股票後能否盈利,一方面取決於買入的價格水平,另一個重要因素是公司的盈利能力。

以上的內容,今天就分析到這里,有不同看法的小夥伴可以在下方談論。

❼ 怎麼看股票凈資產收益率指標

主要有以下四種方法
1、到發行該股票的上市公司的官網上查找。在上市公司公示的財務報表中,根據其財務報表的相關信息,提取出其中關於股票凈資產收益率的詳細信息;
2、到證券交易所官網上查找。在發行該股票的上市公司所進行上市的證券交易所的官網上,就能夠根據具體相關信息查找到該股票的凈資產收益率情況;
3、到股票交易軟體上去查找。一般情況下,股票交易軟體中,對於各股票的各種信息都會有所收錄,在此類股票交易軟體中,對於股票凈資產收益率能夠進行相關信息的查閱;
4、到金融門戶網站上查找。在網路中,有不少的金融門戶網站都會存在有上市公司財務報表的收集,並且具有簡單的情況分析,投資者可根據金融門戶網站來進行股票凈資產收益率的觀看。
拓展資料:
股票凈資產收益率怎麼選股?
真正的去尋找、判斷一家公司的好壞目前主要從兩方面入手,一是市場,二是財務,這里的市場是公司所在的市場。
市場方面,從公司所在的行業景氣度、市場空間、公司所在行業地位、盈利模式、市場需求、議價能力、滲透率。 比如茅台、五糧液等,從市場上投資者看的就是高端酒的議價能力以及集中度的提升。珀萊雅看的就是國產化妝品的滲透率提升,海天、涪陵榨菜就是看的極強的需求端掌控下的議價能力。
財務方面,目前最看重的不是股票市盈率,而是ROE(凈資產收益率),也就是公司的盈利能力。其實大家都知道,企業的經營無非就是投入資金,生產產品帶來收入,最後收入轉化為利潤,利潤轉化為現金流使得企業能夠進行下一步的擴張與生產。所以,盈利能力大小是支撐企業發展的關鍵。大家不要小看這個ROE,因為它涉及的東西眾多。其實ROE只是結果,我們需要把它拆解,進而尋找企業背後盈利能力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