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股票的歷史凈值怎麼看
長城證券軟體的F10資料可以查詢股票多年的凈值。
股票凈值代表了股東們共同擁有的自有資金和應享有的權益。股票凈值與股票真值、市值有密切關系。由於股票凈值表示的是公司過去年份的經營和財務狀況,因此可作為測算股票真值的主要依據。如某股票凈值高,表示該公司經營財務狀況好,股東享有的權益多,股票未來獲利能力強,該股票的真值一定較高,市值也會上升;反則反之。相對於股票真值、市值而言,股票凈值更為確切可靠,因為凈值是根據現有的財務報表計算的,所依據的數據相當具體、確切,可信度高;同時凈值又能明確反映出公司歷年經營的累積成果;凈值還相對固定,一般只有在年終盈餘入帳或公司增資時才變動。因此,股票凈值具有較高的真實性、准確性和穩定性,可作為公司發行股票時選擇發行方式和確定發行價格的重要依據,也是投資分析的主要參數。
簡單說:股票凈值總額(股東在發行時購買該股票後,市場經濟變化里所收獲的總額)是公司發行股票時選擇發行方式和確定發行價格的重要依據,也是投資分析的主要參數。
2. 怎麼看一隻股票的估值 高低
判斷股價估值高低不能是以絕對數字大小為標准,而是一個綜合考量的過程。首先,要看股票本身的市盈率、同行業平均市盈率及其在行業中的排名。
市盈率越低估值應該越高,越有潛力,行業盈利排名越靠前,增長空間越大。但此處重點是同行業相對市盈率。比如銀行一直是絕對市盈率最低的行業,但估值也不是很高,一方面是受市場大環境影響,另一方面也和總市值有關。
其次,要看股票本身是否處於熱點概念或政府扶持項目。比如國家當前一段時期受政策扶持的「一帶一路」「智能高科技」,以及當前大熱點雄安概念。一旦屬於此類股票,則會突破行業限制,跟隨概念炒作,估值將可能會有大幅提高。
最後,還要研究股票總市值和上市公司盈利持續性和性質。
總市值相對越小,理論上的估值就越高,上市公司盈利持續性越好估值高的可能性更大。上市公司盈利主要來源為主業,而非一次性補償或理財收入的股票,股價同比應該會越高。
本條內容來源於:中國法律出版社《新編金融法小全書(第五版)》
3. 買股票是看凈值高的時候還是低的時候買請忙忙
嚴格來說,買基金要看凈值,凈值高於現價越多越好。股票叫凈資產,一般一年內變化不大(再融資前後除外),股票漲跌於該數值關系不大(數值小於1的不要參與)。
4. 一支股票的估值怎麼看出高低呢
最直觀的就是看市盈率。
市盈率就是未來多少年之內按此預期年化收益率能取回本金的年數。以此來看,當然是越小越好。一般來說,市盈率越低在A股市場上,股性越不活躍,這樣的股票只適合長期投資。
市盈率多少合適?
一般來說,市盈率水平為:小於0指該公司盈利為負(因盈利為負,計算市盈率一般軟體顯示為「—」);0-13:即價值被低估;14-20:即正常水平;21-28:即價值被高估;大於28:反映股市出現投機性泡沫。
市盈率過高風險高嗎?
市盈率說得簡單一點就可以理解為幾年收回投資,假設每股10塊錢,每股盈利5塊錢,那麼市盈率是2,則意味著2年收回投資。非常快速地判斷公司股價是被高估還是低估,比如說30的市盈率,就可以得出這家公司的股價太貴。比如市盈率要是大於100倍,那麼就表示投資者要超過100年的時間才能回本,股票價值被高估,沒有股息派發。
5. 如何判斷股票每股凈值的高低
每股凈值不是判斷出來的,是上市公司的財務部門計算出來的。
6. 怎麼看股票的估值高低
股市有風險,入市需謹慎
股票估值的高低,實際上是很難具體判斷的,因為不同行業,不同板塊,它的估值是不同的,因此用什麼判斷估值也是很關鍵的,常用的,比如使用率,一般傳統行業,特別是以銀行,鋼鐵,煤炭,這些板塊,市盈率都比較低,而且高科技股相對來說,市盈率比較高的,
最近幾天連續跌停板的002647仁東控股,這支股票今年以來漲幅巨大,從年初到一周前,2020年11月20日當天最高價,漲幅最大,超過300%,但是把他的報表打開,可以看出今年無論是一季報半年報還是三季報都是虧損狀態,一隻虧損股可以炒到60多塊錢,憑什麼?僅僅是一些概念嗎?到年報的時候,如果還是虧損,這支股票如何能,保持60多塊錢的股價,因此最近開始連續的下跌,而且是暴跌,因此,年底的時候,年報是上市公司要真金白銀亮相的時候,作為投資者,盡量藉助一些,業績相對比較穩定,股價沒有大幅上漲的股票,能夠確定收益的股票是最好的
股票虧損,股價應該是多少合理呢?
估值的高低,的確不是那麼簡單,一目瞭然的
個人看法,僅供參考
7. 怎樣可以看出一隻股票的估值是高還是低
想用些閑錢玩股票,對於股票的估值有哪些看法?首先,各位看官要清楚,估值是一件很難的事:買股選股容易,估值分析卻難。行業性、成長性等不同,其盈利能力自然也不相同,股票估值當然也會不一樣。那麼,股票估值如何判斷高低呢?下面為大家介紹幾種方法。
最後需要說明一下,絕大多數時候,我們看到國內股票市場上做的估值是一種粗放型的操作方法(簡單粗暴的用平均乘數乘以利潤或其他參數),反而忽略了可比公司估值的使用前提是估值者應當意識到:除了企業規模的標准化需求外,還要考慮可比企業之間的很多非營運性的區別,其中包括財務杠桿、會計處理、臨時偏離(一次性項目)、租賃行為、商業產品周期等等對估值方式所帶來的影響。在實際操作中,估值時會根據不同案例選取不同的參考比率,或在財務報表分析時根據盡職調查的結果進行參數調整,可比公司估值的結果往往當作DCF估值的市場檢驗,對最終的估值結果產生一定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