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投資技巧 » 收購買股票
擴展閱讀
股票的現金怎麼看 2025-08-01 01:16:57
高通股票行情實時 2025-07-31 23:43:49

收購買股票

發布時間: 2022-07-25 23:10:21

買股票可以採用什麼方式收購

投資者可以收購上市公司的方式:投資者可以採取要約收購、協議收購及其他合法方式收購上市公司。法律規定,以要約方式收購上市公司股份的,收購人應當編制要約收購報告書,聘請財務顧問,通知被收購公司,同時對要約收購報告書摘要作出提示性公告。
法律規定:
《上市公司收購管理辦法》第十二條
以協議收購方式進行上市公司收購的,收購人應當在達成收購協議的次日向中國證監會報送上市公司收購報告書,同時抄報上市公司所在地的中國證監會派出機構,抄送證券交易所,通知被收購公司,並對上市公司收購報告書摘要做出提示性公告。
中國證監會在收到上市公司收購報告書後十五日內未提出異議的,收購人可以公告上市公司收購報告書,履行收購協議。
【法律依據】
《上市公司收購管理辦法》第十二條
以協議收購方式進行上市公司收購的,收購人應當在達成收購協議的次日向中國證監會報送上市公司收購報告書,同時抄報上市公司所在地的中國證監會派出機構,抄送證券交易所,通知被收購公司,並對上市公司收購報告書摘要做出提示性公告。
中國證監會在收到上市公司收購報告書後十五日內未提出異議的,收購人可以公告上市公司收購報告書,履行收購協議。

② 如果有大量的錢,是不是只要買上市公司的股票,就能實現收購》

要買夠全部流通股的90%以上才可要約收購。可以參考馬克思收購推特案,看看後續結局。或者京東收購德邦股份

③ 如果上市公司被收購,那手裡的股票怎麼辦

你好,如果收購的目的是100%控股並私有化,那麼收購方要提出要約收購;如果僅是上市公司股份被部分收購,其他投資者依舊可以繼續持股。
風險揭示:本信息部分根據網路整理,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投資者不應以該等信息取代其獨立判斷或僅根據該等信息作出決策,不構成任何買賣操作,不保證任何收益。如自行操作,請注意倉位控制和風險控制。

④ 股票收購的股票收購的程序

1)預先收購(Preliminary Bid)。
這是指收購要約人(Takeover bidder)在披露其收購意圖前,先大量購買被收購公司(目標公司Target company)股票的行為。美國法規定這一收購比例為5%,也就是說當收購要約人持有目標公司的股票達到5%時,他就獲得了受益所有權(Beneficial ownership),同時也有義務向外界披露其大量持股的信息。之所以法律要有如此的規定,主要是為了讓投資者對被收購公司控股權的變動保持警惕,提醒他們對公司股票的投資價值進行重新判斷,防止大股東以逐步收購的方式,形成對股價的操縱。在預先收購過程中,還需要注意一致行動的問題。一致行動是指2個或2個以上的人在收購過程中,相互配合以取得對某家公司控股權的行為。美國法規定只要採取一致行動的各方所持有的股份總和超過了5%,就必須予以披露。
2)報告(filing of statement)。
《威廉姆斯法》第13條規定,凡持有某一上市公司股權達到5%的股東,都必須在其後10天內向聯邦證券交易委員會、證券交易所和目標公司提交13D表,對其持股信息進行披露。披露的內容包括:①收購股票的名稱及其發行人的身份;②提交報告人的身份及其背景;③收購所用資金的來源,如果有貸款人的話,該貸款人的名稱;④收購的目的以及未來的經營計劃和重組計劃,與股票發行人達成的任何實質性安排;⑤持有該股票的總額。收購方在提交了 13D表後,每買入或賣出被收購公司股票達到1%,就必須在1天內提交補正書。我國證券法規定的披露比例與美國相同,也是當收購達到5%後必須向證監會、證交所提交持股變動報告書,通知被收購公司,並向社會公告。但不同的是我國的披露期限只有3天,也就是說在收購的股票達到被收購公司發行股票總額的5%後 3天內就必須報告,而且在這3天內不得再繼續買賣該上市公司股票,而美國規定報告期為10天,而且在這10天期間內仍可繼續買賣股票。相比這下,中國的法律更注重了保護小股東的利益,只有在小股東得到了充分的信息後收購方才能繼續收購股票;而美國法則更注重降低收購成本,收購方可以在這10天期限內通過掃盤的方式大量收購股票,甚至可能一次性完成收購。但中國法律顯然也考慮到了收購成本問題,規定收購方在提交報告書後,其持股比例每增加或減少5%才需要報告,這樣有利於收購方在小股東還沒有完全反應過來以前,大量收購股票。而美國法規定收購方在報告後股權每變動1%就要報告一次,這勢必會增加其收購成本。
3)強制要約收購(Tender offers)。
強制要約收購是指當收購方所持有的股票達到一定比例後,法律會強迫他向被收購公司的全體股東發出公開的收購要約,收購他們手中的股票。例如我國證券法81條規定當收購人擁有一個上市公司股份達到30%,而且有意繼續增持股份的,應當向該上市公司的所有股東發出收購其所持有的全部股份的要約。我國法律之所以規定強制性要約收購制度,還是為了保護小股東的利益。因為在一個股權分散的上市公司中,當一個大股東持有上市公司30%的股票時,他就基本上取得了對上市公司的控制,可以自由任命上市公司的高級管理人員,有權對公司的日常經營和管理做出決策,而該上市公司的小股東卻被剝奪了對收購發表意見的權利,因此從公平的角度來講,他們至少應當有權把手中的股票以合理的價格出售給大股東。美國法並沒有規定強制性的要約收購義務,但美國證券交易法對收購要約這種方式還是做出了規定。中國法與美國法除以上一點不同外,其他方面幾乎完全相同。下面咱們以中國剛發布的《上市公司收購管理辦法》為主,介紹收購要約的主要內容:
①收購要約的報告。凡收購人以要約收購方式對上市公司進行收購的,應向證監會、交易所和被收購公司報送要約收購說明書,並應向社會公告其收購說明書的摘要;
②收購要約的內容。收購要約中應包括以下內容:收購人的名稱、住所;收購人關於收購的決定;被收購的上市公司名稱;收購目的;收購股份的詳細名稱和預定收購的股份數額;收購的期限、收購的價格;收購所需的資金額及資金保證;收購人已經持有的被收購公司的股份數額;收購完成後的後續計劃等。
③收購要約的期限。我國法律規定收購要約的有效期不得少於30天,不得多於60天。美國法只對收購要約的最短期限作出了規定,即不得少於20天,但對要約期限的延長沒有限制。美國法和中國法都規定在要約有效期內,收購人不得撤回其收購要約。
④收購要約的更改。收購人在收購要約有效期內要更改其收購條件的,例如提高或降低股票收購價格、增加或減少股票收購數量,都應進行公告。但在收購要約期滿前15天,收購人不得更改收購要約條件。美國法規定收購人如更改了收購條件,就必須將收購要約的有效期延長10個工作日,但中國法沒有延長的規定。
⑤預受。所謂預受,也就是預先接受,是指被收購公司的股東(受要約人)同意接受收購要約條件的初步意思表示,也就是說被收購公司的股東初步同意把手中的股票賣給收購方。預受在收購要約期滿前不構成承諾,預受人可以在要約期滿前撤回其預受。這樣規定的目的是為了保護被收購公司股東的利益,使他們在要約價格提高後能夠接受更高價格的要約。
⑥被收購公司的反應。在收購人的收購要約發出後10天內,被收購人的董事會應表明自己的意見,對股東是否應當接受要約提出建議。另外,被收購公司的董事會除非得到了股東大會的授權,否則不得提議採取發行股票、發行可轉換債券或回購本公司股份等措施。法律這樣規定的目的,是為了防止被收購公司的管理層出於個人的考慮,採取反收購措施。例如被收購公司的高級管理人員因為害怕收購成功後自己可能失去職位,或害怕自己掠奪公司財產或製造假賬的行為被發現,都可能不顧廣大股東的利益而採取反收購措施。
⑦強制購買剩餘股票。當收購要約期滿後,收購人持有的股票已達到被收購公司所發行股票總數的90%以上時,被收購公司的其餘股東有權向收購人以收購要約中的條件強制出售其股票。這樣規定的目的還是在於給予中小股東以最後選擇的權利。

⑤ 收購股份的操作步驟有哪些

"有限責任公司收購股份步驟:
1、內部股份轉讓只需要簽訂轉讓協議,依法辦理工商登記變更即可;
2、股東股份對外轉讓的,需要經過原股東同意,原股東享有優先購買權。
股份有限公司收購股份步驟:
1、記名股票由股東轉讓,然後由公司將受讓人的具體信息記載於股東名冊。
2、不記名的由股東將股票交付給受讓人即可。"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第七十一條
有限責任公司的股東之間可以相互轉讓其全部或者部分股權。
股東向股東以外的人轉讓股權,應當經其他股東過半數同意。股東應就其股權轉讓事項書面通知其他股東徵求同意,其他股東自接到書面通知之日起滿三十日未答復的,視為同意轉讓。其他股東半數以上不同意轉讓的,不同意的股東應當購買該轉讓的股權;不購買的,視為同意轉讓。
經股東同意轉讓的股權,在同等條件下,其他股東有優先購買權。
兩個以上股東主張行使優先購買權的,協商確定各自的購買比例;協商不成的,按照轉讓時各自的出資比例行使優先購買權。公司章程對股權轉讓另有規定的,從其規定。

⑥ 公司收購方式有什麼

收購,指一家企業用現金或者有價證券購買另一家企業的股權、股票或者資產,以獲得對該企業的全部資產或者某項資產的所有權,或對該企業的控制權。
公司收購常用的收購方式主要有股權收購和資產收購。
(一)收購資產。收購資產指管理層收購目標公司大部分或全部的資產。實現對目標公司的所有權管理層收購和業務經營控制權。
收購資產的操作方式適用於收購對象為上市公司、大集團分離出來的子公司或分支機構、公營部門或公司。
(二)收購股票。收購股票是指管理層從目標公司的股東那裡直接購買控股權益或全部股票。
如果目標公司有為數不多的股東或其本身就是一個子公司,購買目標公司股票的談判過程就比較簡單,直接與目標公司的大股東進行並購談判,商議買賣條件即可。
法律依據
《公司法》第七十一條,有限責任公司的股東之間可以相互轉讓其全部或者部分股權。
股東向股東以外的人轉讓股權,應當經其他股東過半數同意。股東應就其股權轉讓事項書面通知其他股東徵求同意,其他股東自接到書面通知之日起滿三十日未答復的,視為同意轉讓。
其他股東半數以上不同意轉讓的,不同意的股東應當購買該轉讓的股權;不購買的,視為同意轉讓。
經股東同意轉讓的股權,在同等條件下,其他股東有優先購買權。
兩個以上股東主張行使優先購買權的,協商確定各自的購買比例;協商不成的,按照轉讓時各自的出資比例行使優先購買權。
公司章程對股權轉讓另有規定的,從其規定。

⑦ 上市公司被收購後股票怎麼辦

一、被並購的上市公司股票怎麼辦
依據我國證券法的規定,被收購的公司不符合上市條件的,持有被收購公司股票的股東可以向收購人以收購要約的同等條件出售其股票。
《中華人民共和國證券法》
第九十七條 ;收購期限屆滿,被收購公司股權分布不符合上市條件的,該上市公司的股票應當由證券交易所依法終止上市交易;其餘仍持有被收購公司股票的股東,有權向收購人以收購要約的同等條件出售其股票,收購人應當收購。
收購行為完成後,被收購公司不再具備股份有限公司條件的,應當依法變更企業形式。
第九十八條 ;在上市公司收購中,收購人持有的被收購的上市公司的股票,在收購行為完成後的十二個月內不得轉讓。
二、公司股票和公司債券的區別
1、經濟關系不同
因為股票和債券的收益是不同的,所以其在市場中所處的經濟關系也是不一樣的,依據其基本的概念可以知道,債券所表示的是對公司的一種債權,而股票表示的是對公司的所有權,股票持有者是有直接或者間接的參與公司的經營管理許可權的,債券持有者卻沒有。
2、本金償還不同
在進入市場投資,都是攜帶有本金進行操作的,債券是到期償付本金的,所以連本帶利都能夠得到償還;而股票的本金一旦交給公司,就不能再收回,只要公司存在,就永遠由公司進行支配,但是公司破產之後,就需要查看公司剩餘資產清盤狀況,本金是無法進行回收的。
股票是股份有限公司在籌集資本的時候向出資人出具的股份憑證,是股權的象徵代表,也可以理解為是一種股權表示的有價證券,可以進行買賣和轉讓。而債券則是一種債務證書,指的是籌資者給投資者的債務證據,承諾在一定時期內支付約定利息並到期償還本金,是一種債務的象徵的有價證券。那麼這兩者之間有什麼樣的區別與聯系呢?
股票的投資對象是金融市場中的主要投資者,其交易的周轉率比較高,市場價格的變動也比較大,可以暴漲暴跌,風險性比較大,但同時也具有很高的預期收入,所以能夠吸引很多的投資者進行股票投資,這就要求我們要作用實戰中的交易計劃和風險控制策略。
從股票和債券的基本定義中,我們可以總結出其相同聯系之處包含有三點內容:一是兩者都是有價證券;二是都是一種集資的手段;三是都是能夠獲得一定收益的金融資產;福佳金融網是經國家認證的交易平台
在一個典型的案例中,抵押品包括舉債公司自身的債券以及其下屬公司的債券或股票。於是,這些抵押品的可實現價值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整個企業經營成功與否。但是就近年來出現的投資公司的抵押——信託債券而言,持有人可以被認為擁有被抵押證券市值的第一權益,所以有可能根據債務契約中的保護性條款,使債券持有人在股東血本無歸的情況下仍能獲得清償。這種抵押——信託債券可以被認為與設備債券一樣,是我們的理論——即債券投資者的安全性決定於企業的成功經營而不是抵押的資產的一個例外。

⑧ 如果一隻股票被收購之後,可能會退市,那麼買了這只股票的錢怎麼樣了,會消失嗎

這個不用擔心的,朋友
如果退市,收購方會提供一段時間為你按一定的價格賣出股票或者現金行權,這樣的話多半是溢價的。

⑨ 公司被收購股票是利好還是利空

公司被收購在一定程度上為上市公司注入了優質資產,引進了戰略投資者,優化股權結構,擴大公司規模和提高市場地位,是一種利好,會吸引市場上的投資者大量的買入,從而推動股價上漲。
除此之外,由於大部分上市公司在收購之前,股票一般都是虧損的,股價很低,收購之後由於公司基本面的變化,投資者預期公司將大幅扭虧,具有很好的投資價值,公司股價也因此會大漲,同時,會吸引市場上的投資者炒它們的預期,大量的買入,推動股價上漲。
但是,在上市公司收購時,一些主力可能會藉助上市公司收購的消息進行出貨操作,從而導致股價下跌,即市場上的主力利用上市公司收購利好的消息影響,在上方拋出手中的持有的股票,把籌碼全部轉移到市場上的散戶手中,散戶接盤,導致股價的下跌。
【拓展資料】
收購:
收購」意思是指一個公司通過產權交易取得其他公司一定程度的控制權,以實現一定經濟目標的經濟行為。收購是企業資本經營的一種形式,既有經濟意義,又有法律意義。收購的經濟意義是指一家企業的經營控制權易手,原來的投資者喪失了對該企業的經營控制權,實質是取得控制權。造句:一,當掉的淺色寂語,你開了一家收購店,等來了遺忘的海角天光。二、此後也有多家企業表達了參與收購的意向,但究竟「鹿死誰手」,尚待審批通過並正式簽約。三、這八個不同凡響的大宗收購交易的加權平均市盈率是24倍,遠高於股市現在交易的水平。四、對於某些投資者和華爾街分析師而言,雅虎拒絕微軟的收購看上去有勇無謀。五、今年糧食豐收,糧庫收購數量已經飽和,到了無以復加的地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