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投資技巧 » 股票是看當日盈虧還是看持倉盈虧
擴展閱讀
買股票的第一步是做什麼 2025-07-17 21:54:11
股票焦點科技價格 2025-07-17 21:14:12

股票是看當日盈虧還是看持倉盈虧

發布時間: 2022-08-05 02:04:41

Ⅰ 股市的盈虧是怎麼計算的

1、股票的盈虧是不需要計算的,直接到股票交易系統中,登陸個人炒股賬戶即可查看。炒股賬戶會自動把所買的股票價錢加上手續費 =成本價,只要買賣同一支股 (中間的差價)賬戶就回自動計算成本價 ,賺多少錢,虧多少錢,都會顯示的。盈虧就按賬戶就對了,紅的就是賺了,藍的就是虧了。
2、股票盈虧計算:賣時還要交傭金等費用,這筆費用沒有計算在保本價裡面。應該是:盈虧=(現價-保本價-傭金等費用)×股數。

Ⅱ 持倉盈虧和當日盈虧有什麼區別

持倉盈虧是指所持有股票當前市值與購買時市值的價差,當日盈虧則指的是以當前股價和昨日收盤價計算的盈利和虧損。
簡單來說,持倉盈虧是一個累積量,是同等持倉狀態下的累計盈虧,而當日盈虧只是投資者當日的盈虧狀況,如果二字比較是同一天的話,持倉盈虧會等於當日盈虧。 也就是說,只要這只股票沒有全部賣出,那麼持倉盈虧就是持有期間當日盈虧的累計之和,如果全部賣掉再買,那麼持倉盈虧要從零開始計算。
舉個例子來說,投資者在周一買了1000元股票,當天股票上漲2%,那麼當日盈虧就是20元,持倉盈虧也是20元。等到周二股票又上漲1%,那麼周二的當日盈虧是10元,持倉盈虧變成20+10=30元,如果下跌也是同理。
持倉盈虧與平倉盈虧有什麼區別?
持倉盈虧,與平倉盈虧相對,亦稱賬面盈虧或浮動盈虧。交易者在交易閉市時所持有合約按當日結算價計算的持倉值與原持倉值的價差。持倉盈虧是一種未實現損益,根據會計科目收入實現原則,通常不確認為投資收益。但是,由於期貨投資風險較大,為了向財務報表的使用者提供決策相關的信息,有必要對此加以揭示。因此可在期貨投資收益賬戶中反映,也可以在期貨下設置二級科目持倉盈虧加以反映,以區別於已實現的期貨投資損益平倉盈虧。
目前,持倉盈虧和當日盈虧還是有明顯區別的,二者主要的不同點在於持倉盈虧是指交易者在交易閉市時所持有的合約按當時結算價的持倉值與原持倉值的價格差距。當日盈虧是期貨合約以當日結算價計算的盈利和虧損,當日盈利劃入會員結算準備金,當日虧損從會員結算準備金中扣劃。

Ⅲ 當日盈虧和持倉盈虧什麼意思

當日盈虧是期貨合約以當日結算價計算的盈利和虧損,當日盈利劃入會員結算準備金,當日虧損從會員結算準備金中扣劃。

持倉盈虧也被叫做賬面盈虧或浮動盈虧。交易者在交易閉市時所持有合約按當日結算價計算的持倉值與原持倉值的價差。浮動盈虧分為累計浮動盈虧、當日浮動盈虧。在每日無負債結算制度下,交易所使用的是當日浮動盈虧概念。簡單來說也就是賬面的盈虧浮動。

持倉盈虧是一種未實現損益,根據會計科目收入實現原則,通常不確認為投資收益。但是由於期貨投資風險較大,為了向財務報表的使用者提供決策相關的信息,有必要對此加以揭示。因此可在期貨投資收益賬戶中反映,也可以在期貨下設置二級科目持倉盈虧加以反映,以區別於已實現的期貨投資損益平倉盈虧。

持倉盈虧是指所持有股票當前市值與購買時市值的價差,當日盈虧則指的是以當前股價和昨日收盤價計算的盈利和虧損。

Ⅳ 股票個人賬戶的總盈虧是當日的總盈虧嗎

是操作股票以來未賣出股票的總盈虧。

Ⅳ 什麼是股市裡的當日盈虧和持倉盈虧,最好通俗點,最好舉例說明一下,謝謝。

當日盈虧就是你今日的盈利或虧損,持倉盈虧就是你所持股票買入到現在的盈利或虧損。舉個例子來說,投資者在周一買了1000元股票,當天股票上漲2%,那麼當日盈虧就是20元,持倉盈虧也是20元。等到周二股票又上漲1%,那麼周二的當日盈虧是10元,持倉盈虧變成20+10=30元,如果下跌也是同理。
只要這只股票沒有全部賣出,那麼持倉盈虧就是持有期間當日盈虧的累計之和。如果全部賣掉再買,那麼持倉盈虧要從零開始計算。
拓展資料:
一.浮動盈虧是什麼意思?
浮動盈虧,又稱持倉盈虧,指按持倉合約的初始成交價與當日結算價計算的潛在盈虧。
其公式為:浮動盈虧=(當天結算價-開倉價格)*持倉量*合約單位。浮動盈虧是一種還沒有實現的盈利或虧損,浮動盈虧會根據盤中股價的變化而不斷變化,它不算是實際意義上的盈虧。
浮動盈虧分為兩種,分別是累積浮動盈虧和當日浮動盈虧。
1、累積浮動盈虧指的是期貨合約從開倉到結算日所累積產生的盈利或虧損;
2、當日浮動盈虧指的是某個交易日所產生的盈利或虧損。在當天沒有負債結算的情況下,一般使用的都是當日浮動盈虧。浮動盈虧是一種反映風險的指標,是一種尚未實現的盈利或虧損,所反映出來的是我們在交易當天所存在的錢在的盈利機會和虧損風險;而平倉盈虧則是已經出現的盈利或虧損,所反映出來的是我們累計的平倉盈虧。
二.浮動盈虧分類及計算
1、浮動盈虧的分類:浮動盈虧分為當日浮動盈虧、累計浮動盈虧。在每日無負債結算制度下,交易所使用的是當日浮動盈虧概念。
2、累計浮動盈虧∶是指期貨合約自開倉至本結算日累計產生的盈虧;當日浮動盈虧是指持倉期內某個交易日產生的盈虧。
3、計算公式
當日浮動盈虧=(當日結算價-上一交易日結算價)×持倉量開倉當日的浮動盈虧應根據當日結算價與當日開倉價的差額計算。
累計浮動盈虧=(賣出成交價-當日結算價)×賣出量或=(當日結算價-買入成交價)×買入量
上式計算的結果,正數為浮動盈利,負數為浮動虧損。

Ⅵ 股票怎麼看自己賺了還是虧了的

看當日的盈虧,可以直接在股票持倉重看到。如果現價高於買入的價格,就表示虧損了。如果現價低於買入的價格,則說明賺了。另外,投資者還可以去證券公司列印交易明細,明細上會有盈虧記錄。

(6)股票是看當日盈虧還是看持倉盈虧擴展閱讀:
止損是指當某一投資出現的虧損達到預定數額時,及時斬倉出局,以避免形成更大的虧損。其目的就在於投資失誤時把損失限定在較小的范圍內。股票投資與賭博的一個重要區別就在於前者可通過止損把損失限制在一定的范圍之內,同時又能夠最大限度地獲取成功的報酬,換言之,止損使得以較小代價博取較大利益成為可能。股市中無數血的事實表明,一次意外的投資錯誤足以致命,但止損能幫助投資者化險為夷。
止損既是一種理念,也是一個計劃,更是一項操作。止損理念是指投資者必須從戰略高度認識止損在股市投資中的重要意義,因為在高風險的股市中,首先是要生存下去,才談得上進一步的發展,止損的關鍵作用就在於能讓投資者更好的生存下來。可以說,止損是股市投資中最關鍵的理念之一。止損計劃是指在一項重要的投資決策實施之前,必須相應地制定如何止損的計劃,止損計劃中最重要的一步是根據各種因素(如重要的技術位,或資金狀況等)來決定具體的止損位。
從大的方面來說,止損有兩類方法。第一類是正規止損,就是當買入或持有的理由和條件消失了,這時即使處於虧損狀態,也要立即賣出。正規止損方法完全根據當初買入的理由和條件而定,由於每個人每次買入的理由和條件千差萬差,因此正規止損方法也不能一概而論。
例如,假設原來的買入並持有條件是5日、10日、30日均線呈上升排列,那麼如果發生有一條均線下穿了另一條均線,上升排列受到破壞,就應立即賣出了。
再如,假設原來的買入理由是預期上市公司將發生有利的資產重組,那麼如果證實重組失敗,就應立即賣出。第二類是輔助性止損。這里的方法就五花八門了,也是很多人經常愛說的話題,下面就用一定的篇幅盡量全面地介紹一下各種常見的輔助性止損方法。

Ⅶ 今日盈虧和持倉盈虧是怎麼算的

持倉盈虧是指所持有股票當前市值與購買時市值的價差,當日盈虧則指的是以當前股價和昨日收盤價計算的盈利和虧損。
舉個例子來說,投資者在周一買了1000元股票,當天股票上漲2%,那麼當日盈虧就是20元,持倉盈虧也是20元。等到周二股票又上漲1%,那麼周二的當日盈虧是10元,持倉盈虧變成20+10=30元,如果下跌也是同理。
只要這只股票沒有全部賣出,那麼持倉盈虧就是持有期間當日盈虧的累計之和。如果全部賣掉再買,那麼持倉盈虧要從零開始計算。
拓展資料:
持倉盈虧,與平倉盈虧相對。亦稱賬面盈虧或浮動盈虧。交易者在交易閉市時所持有合約按當日結算價計算的持倉值與原持倉值的價差。持倉盈虧是一種未實現損益,根據會計科目收入實現原則,通常不確認為投資收益。
但是,由於期貨投資風險較大,為了向財務報表的使用者提供決策相關的信息,有必要對此加以揭示。因此可在期貨投資收益賬戶中反映,也可以在期貨下設置二級科目持倉盈虧加以反映,以區別於已實現的期貨投資損益平倉盈虧。
計算公式
持倉盈虧
持倉盈虧=歷史持倉盈虧+當日開倉持倉盈虧
歷史持倉盈虧
歷史持倉盈虧=∑[(當日結算價-上一日結算價)*買入持倉量]+∑[(上一交易日結算價-當日結算價)*賣出持倉量]
前面是買入開倉,當日結算價相當於賣出價;後面是賣出開倉,當日結算價相當於買入價。
當日開倉持倉盈虧
當日開倉持倉盈虧=∑[(賣出開倉價-當日結算價)*賣出開倉量]+∑[(當日結算價-買入開倉價)*買入開倉量]
會計處理
在財政部《商品期貨交易財務管理暫行規定》財商字[1997]44號文中,明確提出:「浮動盈虧,又稱持倉盈虧,是指按合約的初始成交價與結算日的結算價計算的潛在盈虧。
」對浮動盈虧有如下規定:
交易所「對會員的浮動盈虧,不得作為開新倉所需的保證金計算」;期貨經紀機構「對客戶的浮動盈虧,應當按日調整客戶的保證金存款賬戶金額。
對客戶的浮動盈利,不得作為開新倉所需的保證金計算」;
而期貨投資企業「對尚未進行反向交易的已買入或賣出的期貨合約,因期貨市場價格波動形成的浮動盈虧,企業應根據期貨經紀機構或期貨交易所出具的浮動盈虧清單和資金結算賬單調整保證金賬戶金額,相應地作為一種待處理財產損溢設專戶核算,不計入本期損益,但在年度財務報告中應予說明」,「不能將浮動虧損提前計入本期損益」。

Ⅷ 持倉盈虧和當日盈虧什麼區別

持倉盈虧是指所持有股票當前市值與購買時市值的價差,當日盈虧則指的是以當前股價和昨日收盤價計算的盈利和虧損
拓展資料
一、配股是什麼意思?
配股是上市公司為滿足自己發展所需,把新的股票進一步發行給原來的股東,從而進行資金籌集的行為。換種表達方式就是,公司的錢有些不夠,想要把自己人的錢湊在一起。原股東可以全權決定是進行認購,還是不進行認購。
比如,10股配3股,這個的具體意思就是每10股有權依照配股價申購3股該股票。
二、股票配股是好事還是壞事?
配股究竟是否是利大於弊的呢?這就要按照不同的情況來看了。
通常來講,配股的價格會作一定的折價處理來確定,即配股價低於市價。因為新增加了股票數,則需要去除權,所以說,股價會依照一定比例產生下降。
於沒有參與配股的股東的這些人來說,由於股價降低會面臨一些損失。
參與配股的股東覺得,股價雖然是在下跌,但股票的數量在增多,總權益基本是沒有改變的。
除此外,就是在配股除權以後,特別是在牛市,可能會出現填權的情況,就好比說股票恢復的時候可能會恢復原價,更有可能恢復到高於原價,這樣還是獲得一定收益的。
拿一個例子說,某一隻股票在收盤的時候,前一天的收盤價格為十元,配股比例為10∶2,配股價為8元,那麼除權價為(10×10+8×2)/(10+2)=14元。除權後接著第二天,假如股價上漲了,而且上漲到16元,那麼在參與配股的股東就可以或得市場上每支股的差價(16-14=2)元。單憑這一點上看,是比較好的。
有時配股可能會被當做企業在經營管理方面不足或者企業可能存在破產倒閉危險的的前兆,搞不好會面臨非常大的投資風險,所以一旦遇到配股,最好先看清楚這個股票是好是壞,這個公司是以什麼趨勢在發展。

Ⅸ 當日盈虧和持倉盈虧的區別

持倉盈虧是指所持有股票當前市值與購買時市值的價差,當日盈虧則指的是以當前股價和昨日收盤價計算的盈利和虧損。
舉個例子來說,投資者在周一買了1000元股票,當天股票上漲2%,那麼當日盈虧就是20元,持倉盈虧也是20元。等到周二股票又上漲1%,那麼周二的當日盈虧是10元,持倉盈虧變成20+10=30元,如果下跌也是同理。
只要這只股票沒有全部賣出,那麼持倉盈虧就是持有期間當日盈虧的累計之和。如果全部賣掉再買,那麼持倉盈虧要從零開始計算。
值得注意的是持倉盈虧與平倉盈虧相對,它也稱為賬面盈虧或浮動盈虧。
拓展資料:
持倉盈虧,與平倉盈虧相對。亦稱賬面盈虧或浮動盈虧。交易者在交易閉市時所持有合約按當日結算價計算的持倉值與原持倉值的價差。持倉盈虧是一種未實現損益,根據會計科目收入實現原則,通常不確認為投資收益。但是,由於期貨投資風險較大,為了向財務報表的使用者提供決策相關的信息,有必要對此加以揭示。因此可在期貨投資收益賬戶中反映,也可以在期貨下設置二級科目持倉盈虧加以反映,以區別於已實現的期貨投資損益平倉盈虧。
會計處理:
在財政部《商品期貨交易財務管理暫行規定》財商字[1997]44號文中,明確提出:「浮動盈虧,又稱持倉盈虧,是指按合約的初始成交價與結算日的結算價計算的潛在盈虧。」對浮動盈虧有如下規定:交易所「對會員的浮動盈虧,不得作為開新倉所需的保證金計算」;期貨經紀機構「對客戶的浮動盈虧,應當按日調整客戶的保證金存款賬戶金額。對客戶的浮動盈利,不得作為開新倉所需的保證金計算」;而期貨投資企業「對尚未進行反向交易的已買入或賣出的期貨合約,因期貨市場價格波動形成的浮動盈虧,企業應根據期貨經紀機構或期貨交易所出具的浮動盈虧清單和資金結算賬單調整保證金賬戶金額,相應地作為一種待處理財產損溢設專戶核算,不計入本期損益,但在年度財務報告中應予說明」,「不能將浮動虧損提前計入本期損益」。
在具體操作中,就出現以下兩個問題:
第一個問題
不論「持倉盈利不能開新倉」的規定是否與期貨條例及期貨交易所管理辦法中實行每日結算制度的精神實質保持一致,就其會計處理規定而言,由於期貨投資者的保證金余額隨期貨價格的變化及浮動盈虧的不斷變化進行調整,其最初投入保證金與調整後的保證金就會出現差額,按上述規定需要「作為一種待處理財產損溢設專戶核算,不計入本期損益」。但根據新企業會計制度,資產負債表的格式中已經沒有待處理財產損溢項目。那麼會計期末,待處理財產損溢應進行處理,該項目期末應無余額,否則會計報表無法填列。對最終結果在期末時尚未確定的持倉盈虧進行處理,顯然是不合適的,因此持倉盈虧應如何核算就成為一個新問題。
第二個問題
會計操作實務中,投資者的浮動盈虧有兩種操作方式。一種是與每日結算制度相一致,把浮動盈虧視同平倉盈虧處理,據此調整客戶的保證金科目余額;另一種是投資者的浮動盈虧數據僅作為風險指標列示於結算單據中,會計上不予反映,只按實際追加的保證金記賬。前一種方式,業務處理簡單,適用於自然人客戶,因其無需對外界提供會計報表,也無需遵守相關會計制度的規定(持倉盈虧不得計入當年損益)。但對於法人投資者來說,由於企業需要嚴格核算平倉盈虧(已實現的損益)和持倉盈虧(未實現的損益),就不能如此簡單地進行賬務處理,一般採用第二種核算方式,即會計上只對平倉盈虧和交納的保證金進行核算,而對持倉盈虧未反映。這樣在會計期末,投資者的會計核算與結算部門每日結算的結果往往存在一個結算差異,其實就是持倉盈虧,使其會計核算不能如實反映企業現時的財務狀況。這也就是說,對於法人投資者而言,其實對持倉盈虧在會計實務中並未進行核算。
這樣,僅從期貨投資者的會計報表中就無法真實顯示其期貨投資的情況。且由於期貨投資風險較大,潛在的盈虧也很大,一來會對報表使用者造成一定的影響;二來在期貨交易未了結之前,如果投資者已形成巨大的潛虧,因不能計入當年損益,也不能抵稅,使投資者的成本和稅收負擔加大。

Ⅹ 股票的盈虧晚上看和第二天早上看不同,為什麼

不一樣的持倉盈虧是指所持有股票當前市值與購買時市值的價差,當日盈虧則指的是以當前股價和昨日收盤價計算的盈利和虧損。舉個例子來說,投資者在周一買了1000元股票,當天股票上漲2%,那麼當日盈虧就是20元,持倉盈虧也是20元。 事實上,收盤價是市場參與者們所共同認可的價格,是一天中大家所接受的價格。而最高價是大多數人認為好的賣出價格,最低價是大多數人認為好的買進價格,而收盤價是不再進行交易的價格。
拓展資料:
普通股
普通股是指在公司的經營管理和盈利及財產的分配上享有普通權利的股份,代表滿足所有債權償付要求及優先股東的收益權與求償權要求後對企業盈利和剩餘財產的索取權。普通股構成公司資本的基礎,是股票的一種基本形式。現上海和深圳證券交易所上進行交易的股票都是普通股。
普通股股東按其所持有股份比例享有以下基本權利:
(1)公司決策參與權。普通股股東有權參與股東大會,並有建議權、表決權和選舉權,也可以委託他人代表其行使其股東權利。
(2)利潤分配權。普通股股東有權從公司利潤分配中得到股息。普通股的股息是不固定的,由公司贏利狀況及其分配政策決定。普通股股東必須在優先股股東取得固定股息之後才有權享受股息分配權。
(3)優先認股權。如果公司需要擴張而增發普通股股票時,現有普通股股東有權按其持股比例,以低於市價的某一特定價格優先購買一定數量的新發行股票,從而保持其對企業所有權的原有比例。
(4)剩餘資產分配權。當公司破產或清算時,若公司的資產在償還欠債後還有剩餘,其剩餘部分按先優先股股東、後普通股股東的順序進行分配。
優先股
優先股相對於普通股。優先股在利潤分紅及剩餘財產分配的權利方面優先於普通股。
(1)優先分配權。在公司分配利潤時,擁有優先股票的股東比持有普通股票的股東,分配在先,但是享受固定金額的股利,即優先股的股利是相對固定的。
(2)優先求償權。若公司清算,分配剩餘財產時,優先股在普通股之前分配。註:當公司決定連續幾年不分配股利時,優先股股東可以進入股東大會來表達他們的意見,保護他們自己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