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投資技巧 » 買股票是買公司的還是個人的
擴展閱讀
騰訊的股票散戶能買嗎 2025-07-15 16:21:41
股票今日買的今日賣 2025-07-15 15:59:07

買股票是買公司的還是個人的

發布時間: 2022-08-07 00:19:37

⑴ 實際當中,買股票都是向證券公司買嗎

我也查了很多,關於這個問題,比較靠譜的答案是:
經紀人制度/習俗導致了證券公司的存在,其實,現在通訊技術如此發達,經紀人/中間商存在的價值已經不大了,尤其是證券/股票的交易,完全是電子化的交易,完全沒有必要通過證券公司才能購買股票,這只是增加了投資者的成本,增加了交易環節的復雜程度。現代網路技術已經讓很多傳統行業的銷售渠道變得非常扁平,甚至是直銷。


3、我國的股票不是託管在券商的,而是中登公司。

⑵ 買股票等於買股份嗎

你好,對的,買股票就是買上市公司股份,不管買多少,只要買了就是股東,就有權按比例參與公司分紅。

⑶ 可以用公司名義買股票嗎

可以以公司名稱購買股票,將公司炒股所得計為投資所得,交易時應繳納印花稅,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法》第四款規定,並入企業當期損益繳納企業所得稅25%。稅收即根據國家各種稅法的規定,集體或個人收入按一定比例向國家支付部分收入收入。

公司炒股賺的錢,一般要繳納25%的企業所得稅,假如當年炒股賺了1000萬元,凈利潤只有750萬元。當然,如果分配給股東,需要繳納20%的個人所得稅,750*20%= 150萬元,而實際繳納的個人所得稅只有600萬元。當然,如果投機損失了,公司可以拿這個損失,來抵消其他業務的利潤,有稅收抵扣的效果。個人炒股的話,炒股價格差這個,不管賺了賠了,都不用繳納個人所得稅。持有股利,公司收到持有股利後,是不繳納企業所得稅的,當然如果個人股東的收入,還是要繳納20%的個人所得稅。個人直接持有股票並領取上市股息的個人將按持有期限按不同稅率繳納個人所得稅。持有股份超過一年的,免徵個人所得稅;持有股份超過一個月至一年(含一年)的,繳納10%的個人所得稅;持有股份不足一個月(含一個月)的,繳納20%的個人所得稅。

⑷ 公司帳戶買賣股票和用個人帳戶買賣股票有何不同

炒股的費用基本一樣,但是以企業名義炒股一般來說是劃不來的,起碼你的利潤每季要交二十到二十五的企業所得稅。
問題補充:
如果我只買進股票進行長期投資的話,那就沒有買賣利差了,那是不是就不用交稅了?
在成本法核算的情況下,投資收益是從被投資企業實際分回的稅後利潤。採用權益法核算,企業對外投資則按被投資企業凈資產增減而增減。投資收益作為企業利潤總額的一個構成部分,投資收益的增加,相應增加企業利潤總額。如企業所得稅率高於被投資企業稅率,則按規定補交所得稅,但在權益法下,企業實際並沒有收到這部分投資收益。按照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財稅字[1994]009號《企業所得稅若干政策問題的規定》,企業投資收益需要補繳所得稅是指企業投資分回的稅後利潤、股息及紅利收入,在權益法下,企業按被投資企業凈資產增加而增加的投資收益,並不是企業分回的利潤或股息、紅利收入,因此,不應計入企業的應納稅所得額,即進行納稅調整。如果收到分回利潤,雖然不再增加投資
收益,但應計算補交所得稅 。

⑸ 為什麼說買股票就是買公司,這裡面有什麼門道

買股票是現代很多人的一種投資方式,大部分的人是希望用自有的資金去賺取更多的錢,基本沒人希望自己買的股票賠錢。因此,“買股票就是買公司”這句話很有道理,理由如下:

03、無論是“買股票”還是“買公司”,最終的目的都是為了賺錢。

這兩者的最終目的是一樣的,投資者想要賺取收益,因此這兩者沒有本質上的區別。無論是買公司還是買股票,都需要對該公司的財務狀況,償債能力,盈利能力,發展能力等進行分析。只有這樣,投資者才不會竹籃打水一場空。

⑹ 公司買股票和個人買股票的區別

公司賬戶買股票,和個人炒股的費用基本上是一致的。
但如果是以企業名義炒股的話,一般是劃不來的,因為每季利潤要交20-25的企業所得稅。
在成本核算的情況下,投資收益是從被投資企業實際收回的稅後利潤。權益法核算,企業對外投資將根據被投資企業凈資產的增減而增減。
投資收益是企業利潤總額的組成部分,投資收益的增加會相應地增加企業的利潤總額。如果企業所得稅稅率高於被投資企業的稅率,將按規定繳納所得稅,
但在權益法下,企業實際上並未收到這部分投資收益。

拓展資料:
股票名詞
散戶:就是買賣股票數量較少的小額投資者。
作手:在股市中炒作哄抬,用不正當方法把股票炒高後賣掉,然後再設法壓低行情,低價補回;或趁低價買進,炒作哄抬後,高價賣出。這種人被稱為作手。
吃貨:作手在低價時暗中買進股票,叫做吃貨。股票
出貨:作手在高價時,不動聲色地賣出股票,稱為出貨。
慣壓:用不正當手段壓低股價的行為叫慣壓。
坐轎子:目光銳利或事先得到信息的投資人,在大戶暗中買進或賣出時,或在利多或利空消息公布前,先期買進或賣出股票,待散戶大量跟進或跟出,造成股價大幅度上漲或下跌時,再賣出或買回,坐享厚利,這就叫「坐轎子」
抬轎子:利多或利空消息公布後,認為股價將大幅度變動,跟著搶進搶出,獲利有限,甚至常被套牢的人,就是給別人抬轎子。
熱門股:是指交易量大、流通性強、價格變動幅度大的股票。
冷門股:是指交易量小,流通性差甚至沒有交易,價格變動小的股票。
領導股:是指對股票市場整個行情變化趨勢具有領導作用的股票。領導股必為熱門股。
投資股:指發行公司經營穩定,獲利能力強,股息高的股票。
投機股:指股價因人為因素造成漲跌幅度很大的股票。
高息股:指發行公司派發較多股息的股票。
無息股:指發行公司多年未派發股息的股票。
成長股:指新添的有前途的產業中,利潤增長率較高的企業股票。成長股的股價呈不斷上漲趨勢。
浮動股:指在市場上不斷流通的股票。
穩定股:指長期被股東持有的股票。
行情牌:一些大銀行和經紀公司,證券交易所設置的大型電子屏幕,可隨時向客戶提供股票
行情。

⑺ 個人可以用公司名義買股票嗎

很多人在炒股的時候都會選擇多種購買方式,比如說如果用公司的名義購買股票會有一些優惠政策。那個人可以用公司的名義購買股票嗎?

三、總結

總體來說,個人是可以用公司的名義購買股票的,但這種購買股票的方式有好也有壞,具體情況還需要根據你當時的收益情況來權衡。

⑻ 個人炒股和公司炒股的區別

從原本上個人配資和股票融資公司都是給股民提供資金來源,但是找個人股票配資的資金總沒有安全感,總是因為需要先把自己的資金打到其他人的賬戶里。找個實體的公司,使操盤手們能更加安心。
個人股票配資與股票融資公司有一個最明顯的區別。簡單來說,股票融資公司會需要操盤手的資金量達到一定程度,也就是有起配基線。而個人股票配資對資金要求的門檻比較低,由於他們的運作成本幾乎為零,所以收取的費用也相對股票融資公司低些。
自然,股票融資公司都有比較完善的管理措施,有專門的風控人員來對融資炒股的合作帳戶進行風險控制,有的股票融資公司還能夠提供股票操作的指導,而個人配資相對而言是比較隨意的,他們不會有專業的團隊。
找個人做股票融資卷錢跑路的事情時有發生,雖然現在一般的股票融資公司也是依個人名義簽署的合同,但這個人一般都是公司法人或是公司負責人,相對而言會讓人更加的放心,卷錢的概率要低的多。

⑼ 買國有企業的股票和私人企業的區別

國有企業的股票容易事先從國家政策變動預測股票跌漲。私人股的浮動比國有股大,回報率高。
國有企業和私人企業的區別:
一】管理體制不同。
國企是以國有資產為主體,包括獨資、控股的國有企業。國企是地方政府獨資或控股,由當地國資委管理。國企中的巨無霸企業,由中央直接管理和控股的,叫做「央企」。國資委管理90多家(這個數字每年都在變化),還有財政部代管的幾十家金融央企(比如五大銀行),另外還有少量其他部門管理的央企(比如鐵路、郵政、煙草、黃金、出版等集團)。私企,就是私人企業。國企(包括央企),就是國家的產業。以前叫做全民所有制企業,字面意思是屬於全國人民的企業。國企是稅收和財政的主要來源,取之於民,用之於民。
【二】政治屬性不同。私企姓私。國企姓黨。國企特別是央企,是黨執政的物質基礎。和平時期,國企也要經營也要盈利。關鍵時期,當黨需要的時候,國企央企的經濟利益必須服從政治責任,必須不惜一切代價,甚至是徹底放棄經濟利益。比如,這次疫情中,國企央企不計成本轉產防疫物資。比如,對抗金融攻擊時,國企央企必須團結一心、合力抗擊。比如,國家出現危機,國企央企必須挺身而出,不顧一切,保衛安全。私企,以盈利與發展為根本目的。當然了,一些優秀的私企,也會在國家需要的時候,讓出部分經濟利益。但不太可能願意徹底放棄經濟利益,不太可能做到無條件付出。
【三】肩負責任不同。
國企,尤其是央企,企業責任主要是:政治責任、經濟責任、社會責任。經濟責任,私企與國企都是一樣的,企業的核心是盈利和發展。社會責任,私企,主要責任是:經濟責任,兼顧社會責任,兼顧社會責任的目的,還是為了經濟責任。歸根到底就是盈利,這是天經地義的。比如,私企也會搞慈善,搞捐助,搞綠水青山,目的是贏得當地民眾好感,獲取更有利的營商環境。

⑽ 個人購買原始股好還是個人公司購買原始股好

沒區別,都是騙人的
原始股對應的是上市公司的股票
如果一個公司要上市,沒人會傻乎乎的賣自己上市公司的原始股
同樣,沒上市的公司的股票,也不能稱為原始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