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稅號是什麼作用
稅號也稱納稅識別號,其作用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首先,建立統一的納稅人識別號制度,有利於推進依法治稅。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作出了加強法制建設,推進依法治國的決定。依法治稅是依法治國的重要組成部分,由稅收的性質決定,政府征稅必須實行法定主義。建立統一的納稅人識別號制度,有利於強化稅務登記,規范稅收征管,加強納稅檔案管理和稅源管理,促進依法治稅。
其次,建立納稅人識別號制度,有利於與國際稅收慣例接軌。建立納稅人識別號制度,是許多國家特別是歐美等發達國家行之有效的做法,我國建立這一制度,有利於與國際稅收慣例接軌,加強與有關國家在稅收征管上的交流與合作。
第三,建立納稅人識別號制度,有利於加強信用體系建設。通過納稅人識別號,登記納稅人在納稅、從事公益事業、房屋買賣和租賃、炒股票,以及過失或犯罪等行為,建立納稅人誠信度檔案,有利於加強社會信用體系建設。
第四,建立納稅人識別號制度,有利於加強社會保障體系建設。在西方國家納稅人識別號和社會保障號是統一的,這既有利於納稅人把納稅與社會保障聯系起來,增強納稅意識,提高稅法遵從度,也有利於加強社會保障管理,完善社會保障制度。
第五,建立納稅人識別號制度,也有利於加強對納稅人收入狀況的監督管理,減少貪污腐敗行為,促進廉政建設。
納稅人識別號,通常簡稱為「稅號」。納稅人識別號就是稅務登記證上的號,每個企業的識別號都是唯一的。2015年1月12日,根據國家稅務總局本周公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徵收管理法修訂草案(徵求意見稿)》,未來每個公民可能都將擁有一個由稅務部門編制的唯一且終身不變、用來確認其身份的數字代碼標識。這個屬於每個人自己且終身不變的數字代碼很可能成為我們的第二張「身份證」。
㈡ 在國內怎麼買國外的股票
目前可以在香港的證券公司買美股。國泰君安的香港分公司可以開戶,具體流程請咨詢公司。另外你的理解完全正確,我覺得投資美股可能有幾個原因
1.投資人的資金來路就不正,放在國內提心吊膽的,最怕別人追問資金來源。轉到國外去比較安全,比如炒股
2.雖然國家不允許個人投資境外股市,有的技術高明的投資者想證明自己的實力,另外國外金融比較寬松。比如不設漲跌停板,可以融資融券等。這些特點滿足了一夜暴富的心理
3.這一輪大熊市美股跌的很慘,絕不亞於中國股市,甚至有過之無不及。按照價值理論,許多公司實力很強,但是股票估值偏低,大家想去炒底
你說的風險在這些眼睛裡都不算什麼的,比如美元貶值,如果股票天天猛漲,誰還在乎貶值那麼一點點。由於入市之前,無視風險,所以據我所知,投資美股港股的,真正賺錢的很少
㈢ 買股票要交稅嗎
買股票要交稅,買賣的過程中交的是印花稅,虧贏都一律要交的。
印花稅是對經濟活動和經濟交往中書立、領受具有法律效力的憑證的行為所徵收的一種稅。因採用在應稅憑證上粘貼印花稅票作為完稅的標志而得名。
賺十二萬元以上需申報交個人所得稅,按要求是要申報交納的。(按要求即使是存款利息也得申報)。
㈣ 炒股票賺的錢要交稅嗎
你好 目前我國炒股票 期貨等投資贏利是免稅的,前段時間財政部還專門解釋過 但是,你在進行股票買賣時需要交證券公司手續費,印花稅,上海市場還要交1元每筆的過戶費,就是這些都是必須交的,你的贏利不需要交其他稅
㈤ 納稅人識別號是不是統一社會信用代碼
國家將為每個人編制一個具有唯一性的稅號,這個稅號終身只有一個。個人稅號,很有可能就是身份證號,或是在身份證號基礎上編制的,而根據我國的社會保險法,身份證號與社會保障號是一樣的。
2015年2月3日,《稅收徵收管理法修訂草案(徵求意見稿)》在國務院法制辦徵求意見截止。這份內容豐富的意見稿一個突出特點就是明確了納稅人識別號制度的法律地位。
“國家施行統一的納稅人識別號制度”。意見稿中明確,今後,稅務部門將按照國家標准為企業、公民等納稅人編制唯一且終身不變的確認其身份的數字代碼標識。
2013年,我國企業、事業單位和社會組織都擁有稅務登記代碼,主要由區域碼和組織機構代碼組成,個體工商戶稅務登記代碼為其居民身份證號碼。對於自然人,稅務代碼制度卻沒有實現全覆蓋。
對於自然人的納稅人識別號,這份意見稿明確:“自然人納稅人或者其扣繳義務人應當自首次納稅義務發生之日起,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納稅申報期限屆滿前,向稅務機關申報,稅務機關登錄其納稅人識別號。”
事實上,在2005年,國家稅務總局在談及個人所得稅改革時已經提出,依託個人身份證件號碼,編制納稅人識別號,以此為基礎,按照“一戶式”儲存的要求,建立完整、准確的納稅人檔案,對納稅人的收入和與其納稅事項有關的各種信息進行歸集和整理,並實施動態管理。
全程參與《稅收徵收管理法修訂草案(徵求意見稿)》修訂與討論的北京大學法學院教授劉劍文說,納稅人識別號制度的建立,有助於夯實納稅人誠信體系,用納稅人識別號串聯起各方面的信息,從而實現“信息管稅”,也能為未來房地稅法制定、個人所得稅法的完善打下堅實的基礎。
《稅收徵收管理法修訂草案(徵求意見稿)》頒布於1992年,歷經1995年的一次小修和2001年的一次大修。本次修訂啟動於2008年,也是一次大修,修改條款比原條款還多,意見稿也將會根據徵求意見情況,提交全國人大完成修法程序。
納稅人識別號解讀
個人稅號可能就是身份證號
繳社保、買房子、炒股票……請先提供您的稅號,家庭計征個稅、開征房產稅、破題遺產稅……先要人人有稅號。3日在國務院法制辦徵求意見結束的《稅收徵收管理法修訂草案(徵求意見稿)》告訴我們,個人稅號時代漸行漸近。
1、每人一個“三合一”號
國家將為每個人編制一個具有唯一性的稅號,這個稅號終身只有一個。個人稅號,很有可能就是身份證號,或是在身份證號基礎上編制的,而根據我國的社會保險法,身份證號與社會保障號是一樣的,今年,社會保障制度並軌後,每個人都會有一個社會保障號,也就是說每個人都將有一個“三合一”的號。
稅號和社會保障號合一是世界通行的做法,也許很多人會覺得這是出於好記的原因,但還有很深刻的一層含義,這象徵著因為你向政府納稅,所以政府向你提供社會保障的邏輯關系。
2、“請提供你的稅號”
“請提供你的稅號”,這句話我們將會經常聽到,比如每個月繳納社保費、退休後領取社保費的時候,如果是單位代扣代繳,單位就會代為提供;再比如向政府部門登記自己的土地、房屋等不動產的時候。
今後的日常生活中,只要涉及合同、協議都會要求提供個人稅號,買賣、租賃房屋中需要提供;炒股票、買保險時需要提供;銀行也會在每筆大額轉賬時,向稅務部門提供賬戶人的個人稅號。
3、實現家庭計征個稅
我國提出建立個人稅號至少可以追溯到10年前。2005年,國家稅務總局在談及個稅改革時提出,依託個人身份證件號碼,編制納稅人識別號,按照“一戶式”儲存的要求,建立完整、准確的納稅人檔案。
個人稅號與個稅改革常被同時提及。2015年,在提出建立個人稅號制度的同時,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在2015年的改革清單中列出,要抓緊推進個稅改革,提出改革方案。
個稅改革的目標是“綜合計征”,即把所有的收入放到“一個筐”里,用統一的稅率計征個稅,低收入者少繳稅,高收入者多繳稅。個人稅號實際就是那個大筐。在收入多元化的今天,有了這個稅號,每個人的納稅信息才能歸集到一塊,最終實現家庭計征個稅。
4、個稅改革今年有動作
從種種跡象預見,2015年,沉寂多年的個稅改革將會有動作,而個人稅號是實現這一改革必需的技術條件,這二者必須同步推進。
事實上,不僅個稅改革,包括房地產稅改革,包括開征遺產稅,這些與我們切身利益緊密相關的直接稅改革,都需要個人稅號制度的建立作為基礎,只有能夠掌握個人稅號中的個人交易、收入、財產信息等,才能消除征稅漏洞,實現公平征稅。
個人稅號,實際就是為每個人一生的納稅行為建立一個檔案,將個人的各種納稅行為集結在稅號之下。
在全程參與《稅收徵收管理法修訂草案(徵求意見稿)》修訂與討論的北京大學法學院教授劉劍文看來,個人稅號,表面只是一個小小的號碼,其背後是捆綁在上面的納稅信息,再背後其實就是社會徵信體系。
身份證號、個人稅號、社會保障號是否三號合一並非核心問題,真正重要的是其背後的制度和信息是否深度共通。
納稅信息能否與每個人的身份信息、銀行信息、不動產信息等實現共享,能否打通部門的壁壘,實現各個部門信息的互聯互通,消滅信息“孤島”,這是建立個人稅號制度的核心,也是建立全社會徵信系統的核心。
㈥ 中國人在外國買股票的納稅識別號
咨詢記錄 · 回答於2021-10-22
㈦ 個人買股票要交個人所得稅嗎
法律分析:不需要交個人所得稅,股票交易屬於財產轉讓所得,不需要交個人所得稅,個人轉讓上市公司股票取得的所得暫免徵收個人所得稅。按照成交額的1‰繳納印花稅,並且是賣方交,買方不用交。如果成交額100000元,就要繳納100元的印花稅。無論是盈利還是虧損都要交印花稅。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 第二條 下列各項個人所得,應當繳納個人所得稅:(一)工資、薪金所得;(二)勞務報酬所得;(三)稿酬所得;(四)特許權使用費所得;(五)經營所得;(六)利息、股息、紅利所得;(七)財產租賃所得;(八)財產轉讓所得;(九)偶然所得。居民個人取得前款第一項至第四項所得(以下稱綜合所得),按納稅年度合並計算個人所得稅;非居民個人取得前款第一項至第四項所得,按月或者按次分項計算個人所得稅。納稅人取得前款第五項至第九項所得,依照本法規定分別計算個人所得稅。
㈧ 現在買股票還要交稅嗎 買賣都有
現在股票交易收取單邊印花稅,即買入免收,賣出收取成交金額的千分之一。
㈨ 納稅人識別號是什麼 個人稅號是身份證號么
一、納稅人識別號是稅務登記證上的號碼,通常簡稱為「稅號」,每個企業的納稅人識別號都是唯一的。
納稅人識別號,一律由15位、18或者20位碼(字元型)組成。
根據國家稅務總局公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徵收管理法修訂草案(徵求意見稿)》,未來每個公民可能都將擁有一個由稅務部門編制的唯一且終身不變、用來確認其身份的數字代碼標識。
二、個人稅號,可能就是身份證號。
或是在身份證號基礎上編制的,而根據我國的社會保險法,身份證號與社會保障號是一樣的。
個人稅號和社會保障號合一是世界通行的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