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一般情況下,投資者花錢買了股票,買股票的錢會流入什麼地方
炒票已經成為了當代人的一種理財方式,越來越多的人選擇投資股票,但是在投資股票的時候,我們一定要了解股票的市場操作和運作,多學一些股票相關知識,才能讓自己在股市裡分一杯羹。投資者購買股票的錢有一部分流到了上市公司,之後就會在股民間流動,還有的被券商和國家以手續費和印花稅收取了。
在整個股市中有幾千隻股票,他們一同推動了股市的流動性,讓它一直處於一個生態循環,所以在股市中有人賺錢,也有人虧錢。所以我們在炒股的過程中,不僅要學習股票的相關知識,還要有獨特的眼光,對於股票的分析一定要透徹,這樣才能確保我們能夠在股市裡賺到錢。
⑵ 我們平常買股票買的錢、交的錢是交到哪裡去了錢是給誰手裡了
賣主手裡。
股票交易是股票的買賣。股票交易主要有兩種形式,一種是通過證券交易所買賣股票,稱為場內交易;另一種是不通過證券交易所買賣股票,稱為場外交易。
買賣股票成交後,買主付出現金取得股票,賣主交出股票取得現金。交割手續有的是成交後進行,有的則在一定時間內,如幾天至幾十天完成,通過清算公司辦理。
(2)股民買股票的錢是給了誰在用擴展閱讀:
印花稅由購買、粘貼印花稅票的納稅人按照規定的應納稅比例和限額繳納。證券交易印花稅是印花稅的一部分。它是根據買賣雙方簽訂的證券交易合同的金額向賣方徵收的。稅率是1。
經國務院批准,財政部決定自2008年9月19日起調整證券交易印花稅政策。現行的雙邊徵收改為單邊徵收。也就是說,證券交易印花稅只對賣方(或繼承、贈與A股、B股的轉讓人)徵收,對買方(受讓人)不徵收。稅率仍為千分之一。
⑶ 股票買入之後,資金流向何處了
1:首次發行的股票錢流向了上市公司,以後就是在股民之間流動,但有部分被券商和國家收了手續費和印花稅
2:部分被券商和國家收了手續費和印花稅這我能理解,但首次發行的股票錢流向了上市公司,以後就是只在股民之間流動.
3:上市公司以後再有關聯就是再融資
4:上市公司是其股票的擁有者,需要資金,增發就可以變現。
⑷ 普通股民購買股票花的錢,到了哪裡去
1交易成本:印花稅收。
股票交易印花稅是從普通印花稅發展而來的,是專門針對股票交易額徵收的一種稅,目前採用的是徵收1‰的單邊印花稅。
2007年5月30日,財政部突然宣布將兩市證券交易印花稅由千分之一上調至千分之三,引發市場著名的530大跌,不到10個交易日內滬指由29日收盤的4334點跌至3404點。2008年4月24日,財政部又出手「救市」,將印花稅下調至千分之一,當日滬指暴漲9.29%(即著名的424行情)。同年9月19日,財政部又將印花稅改為單邊徵收,當日兩市A股全線漲停報收(即918大救市)。
券商收益。也就是傭金,每家券商針對不同投資者給的傭金費率都可能不同,最高3‰。 此外,還有支付給證券登記清算機構的過戶費,支付給基金的管理費等。
2、上市公司以及公司的「大小非」們:
上市公司股票上市後,上市公司就成為投資大眾的投資對象,就能向大眾籌資。我們先忽略投機的行為,用一個簡單的例子分析。公司必須給持股人定期分紅,即把公司的利潤分一部分給持股人。如果公司很好,分紅的收入可能會遠超過認購股票的支出。
3、「投資高手」、游資、熱錢
經濟學常識告訴我們,證券市場上的資本交易是一種「零和博弈」,一方賺錢,也有一方輸錢。我們繼續以本文開頭的例子接下去解釋這個問題。實際上,該例子提到的總市值減少的這400元並未「蒸發」,而是被別人賺走了。
⑸ 股票上市後,二級市場買股票的這些錢是到哪裡去了,是原始股東拿走了嗎如果不是,原始股東不是白賣了嗎
傻瓜,股票進入二級市場就好比豬肉上了交易市場,豬肉是你的,你賣給我,豬肉就是我的了,你得錢走人,我又可以賣掉手裡面的豬肉,就看這樣的買賣能不能賺出差價。股票市場和豬肉市場不同之處就是,買賣的不是豬肉了,是股票!
⑹ 那麼股民買了股份公司的股票,是不是股民買股票的錢直接就打到公司賬戶了
不是的,股票交易後,股東買進賣出,交易金錢是通過銀行在股東之間流通,不直接成為公司的資本。
股價,與公司經營效益相關,公司發展好,股票買多賣少,股票供給小於需求,股價升高。股東在買賣中獲差價得利。公司只有在一級市場賣出股票,金錢才成為公司的資本(股本)。一級市場的交易有兩種方式,可以首次發行,可以增資。
公司希望股價升高的動力在於:公司增資的方式是增發股票數,則每股代表的價值越高,融資越多。或者換句話說,公司希望融資達一定金額時,每股代表的價值越高,需要新發的股票數量越少。公司為什麼想在增資時發行盡可能少的股票?因為新增股票,例如原來股票數總額100股,股東a有50股,其持股比例50%。現在增加100股,股東a此時持有50股,持股比例只有25%。新增股票時原有股票持股比例會被稀釋。
股票本質上是公司所有權憑證,公司設立的時候,投資人們一起將資產或者資金放到公司賬戶,並按照出資比例各自獲得一定數量的股票,除此之外,增發新股也會把資金計入公司的凈資產。
在這之外,我們平常接觸的到的股票交易,都是公司原有的股東把自己持有的股票全部或者一部分賣給其他投資者,買的人獲得股票,賣的人得到資金,只是兩個新舊投資者之間的交易,和公司無關,公司自身的資產和股票總數都不會發生變化。
(6)股民買股票的錢是給了誰在用擴展閱讀:
二級市場交易者的資金流向:一部分作為發行股票的募集資金進入了上市公司(其中一部分還是券商的費用);一部分給了減持的原始股東變現;一部分給了國家交印花稅;一部分給了交易所交過戶費;一部分給了證券公司交傭金;如果沒記錯應該還有一部分通過交易所給了中登公司交結算費。然後就是一部分作為「賺了錢取出來的二級市場交易者」的利潤。
所以從轉入賬戶的時候你的錢就在第三方存管,是不經過證券公司的,買賣的股票也是存在券商在中登的窗口,券商相當於是中介,不會也沒有許可權主動去干預你的股票,公司也是一樣的,一旦上市,股票就在交易所自由交易流通,和他沒有往來的關系。
⑺ 股民購買股票的這些錢最後用到那裡去了
是零和游戲啊,錢都在股市裡啊。變成增加的市值和各項稅金俑金了。
⑻ 請問購買股票後,錢會劃哪裡去了,是證券公司賬戶,還是上市公司賬戶還是哪裡
你好:
1、買賣股票的資金,都是通過交易所的結算中心的劃轉的
2、當你買入了股票,你的資金是通過結算中心轉到賣出股票一方的券商的賣出股東股票的賬戶上
3、並非是上市公司,或者券商的賬戶,就如你賣出了股票,錢會回來到你賬戶中一樣
祝:好!
⑼ 股民出錢買股票的錢落到誰口袋
炒股是在證券二級市場進行交易,證券市場是給有價證券提供流動性的場所.因此這個市場是相對封閉的,資金的流向主要是作為股民的資本利得,交易商的傭金,以及政府的稅收.你賺錢,那麼就相當於你從別人口袋裡掏錢
⑽ 炒股歸根到底轉的是誰的錢
作為散戶的咱們,賺的就是那個莊家做股票的那麼一個差價,低賣高賣罷了,賺的是其他散戶的錢。主力資金是有人操作的,就是莊家,他們把K線做得好看,做得有漲的趨勢,咱們散戶就進去了,莊家看價格被散戶抬起來了,他就會用拉升洗牌拉升的方式把價格拉上去,然後散戶高興的看到自己的股票漲拉,但是這個時候莊家覺得股票已經夠高了,人家就走啦,大量的出貨,一些不明真相的散戶以為還能再繼續漲,就在高位把貨接了,這樣就站崗了,莊家拿著錢走人,留下散戶被套。總的來說,散戶賺錢就是在拉升的過程中賺點就行,知足常樂,你永遠不會摸清楚莊家到底想干什麼。 至於你說的把錢投資給上市公司那紅利,這個事做投資的,就是一般式長線的,但是炒股炒股嘛,炒得就是個投機,差價買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