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股票均線怎麼看
均線八大法則
1、均線從下降逐漸走平且略向上方抬頭,而股價從均線下方向上方突破,為買進信號。
2、股價位於均線之上運行,回檔時未跌破均線後又再度上升時為買進時機。
3、股價位於均線之上運行,回檔時跌破均線,但短期均線繼續呈上升趨勢,此時為買進時機。
4、股價位於均線以下運行,突然暴跌,距離均線太遠,極有可能向均線靠近(物極必反,下跌反彈),此時為買進時機。
5、股價位於均線之上運行,連續數日大漲,離均線愈來愈遠,說明近期內購買股票者獲利豐厚,隨時都會產生獲利回吐的賣壓,應暫時賣出持股。
6、均線從上升逐漸走平,而股價從均線上方向下跌破均線時說明賣壓漸重,應賣出所持股票。
7、股價位於均線下方運行,反彈時未突破均線,且均線跌勢減緩,趨於水平後又出現下跌趨勢,此時為賣出時機。
8、股價反彈後在均線上方徘徊,而均線卻繼續下跌,宜賣出所持股票。
❷ 個股的價值應該如何分析成長曲線該怎麼看
白色曲線是分時成交價格。黃色曲線是平均價格。黃色線是分鍾成交量,根據個人經驗來分析這三組就是成長曲線。
股票的價值許多人都講得非常好。大多數都是從基本面分析的。但是為什麼基本面好,許多股票卻不漲。有些股票業績差,卻漲得很好呢?這是不是違背了價值理論呢?不是,價值必須通過價格的形式來體現,而價格必須通過主力籌碼的控盤率來展現。
③優質白馬的價值在於永不跌破特定的長期價值線,只要破就是買點,個股不同,特定價值線就不同,比如茅台,格力等等。它的價值就由這條線的拐頭方向決定。不說了,股市的邏輯決定市場的價值,這是永遠都不會錯的。
❸ 股票的那幾條線怎麼看
股票K線圖上的幾條線是移動平均線,如5日、10日、20日、30日甚至半年線、年線等,均線一般有三種走勢:一種是向上多頭排列,後市看漲;一種是向下空頭排列,後市看跌;一種是均線粘合,表示股票在選擇方向,高位粘合可能會下跌,低位粘合可能會選擇上漲。
在K線圖上均線左上角都會有標注,不同階段的均線有不同的顏色表示,均線後面的數字就是均價。
(3)如何看股票價值線擴展閱讀:
怎樣分析K線:
股票的K線又叫做陰陽性,是非常重要的技術分析工具。以下就是分析K線的方法:
1、K線組合中,月線的可信度要大於周線,最後才是日線。
2、不同階段K線代表的含義也不同,分析K線要結合整個趨勢來看。
3、分析K線必須搭配成交量來看,否則分析的效果將會減半。
4、日K線有紅色和綠色兩種不同的柱形,紅色是陽線代表上漲,綠色是陰線代表下跌。
5、周K線是用全周最高價和全周最低價來畫的。
6、月K線是用一個月第一個交易日的開盤價到最後一個交易日的收盤價之間,全月最高價和全月最低價來畫的。
K線圖是由一段時間內開盤價、收盤價、最高價和最低價得出來的K線圖,日K線反映的是一個交易日內股票價格的漲跌情況,周K線反映的是一周內股票價格的漲跌情況,月K線反映的是一個月內股票價格的漲跌情況。
k線最早起源於日本,又叫做蠟燭圖,陽線一般用紅色表示,陰線一般用綠色或藍色表示,歐美國家蠟燭圖顏色一般是反過來的;
陽線主體低點為開盤價,高點為收盤價,下影線末端為最低價,上影線末端為最高價;陰線主體高點為開盤價,低點為收盤價,上影線末端為最高價,下影線末端為最低價,蠟燭圖相同的形態在不同的位置表達的行情趨勢也不一樣。
股票短線常見的K線買入圖形有:出水芙蓉、紅三兵、早晨之星、多方炮等。常見的K先賣出圖形有:黃昏之星、墓碑線、三隻烏鴉、廣大光腳大陰線等。
除k線圖外,股票短線還有KDJ、MACD、均線等指標,當這些指標出現金叉時,投資者就可以適當買入,當這些指標出現死叉或者背離時,那麼就可以將其賣出。
❹ 如何看股票的均價線
均價線,是在分時界面圖中,黃色較平滑曲線的那一段線。形成原理類同與平均線,反映了當天的市場參與平均成本,和一定的壓力支撐作用。
均價線的原理與移動平均線的原理是一樣的,只是均價線反映的是當天投資者的平均持股成本,只有一條線,而移動平均線有任意多條,反映的是一段時間內投資者的平均持股成本。均價線的主要功能有:
1、根據均價線能夠判斷當天多空力量的對比,例如K線雖然收陽,而股價卻不能企穩於當天的均價線之上,說明市場拋壓較重,上行行情難以持續;
2、可以有效識破主力的騙線行為,主力能夠在尾市大幅拉高或是刻意打壓股價,通過改變收盤價來改變原來的K線形態或技術指標,但一般難以使當天均價線出現大幅變化。收盤時的均價客觀地反映了全天的股價重心,尾市的波動對其影響較小。
一般來說,若股價一直在均價線之下運行,說明市場拋壓沉重,後市看跌。有時日K線雖然收陽,但均價線卻以平緩的角度向下傾斜,說明當天重心下移,短期上行阻力重。若股價始終在均價線之上運行,說明當天投資者願以更高的價格買入該股,處於強勢,可重點關注。
應用均價線時,需注意與日線指標以及中線指標相對照,若日線指標和中線指標同時向多,均價線亦處於強勢,即產生共振現象,此時買入風險較低,從日線圖上看剛剛脫離底部的個股,中線買入安全性較高。
❺ 怎麼看股票估值
可以採取「絕對估值模型」,這種方法主要基於公司歷史的財務信息,以及對未來預測的財務信息,對公司股票進行估值。比較常見的有股息貼現模型、現金流貼現模型和資產估值模型。
其次可以採取「相對估值模型」,相對估值模型也叫市場估值模型。其估值方法包括基於市盈率進行估值、基於市凈率進行估值、基於EV/EBITDA進行估值等。
總的來說,影響股票估值的因素比較多,股票的估值問題就是未來該企業的凈利潤能否增長的問題,股票估值現在還沒有一個統一的標准。投資者看股票估值可以看股票每股收益、行業市盈率、流通股本、每股凈資產、每股凈資產增長率等指標。
通常情況下,股票的市盈率越高代表市場中有很多投資者看好這只股票去買它。這種股票因為股價連續的上漲使估值也在上升,那麼風險就會加大。在理論上股票的市盈率:小於15價值被低估,15-25正常,25-40價值被高估。大於40有投機泡沫,實際要考慮行業和市場。
例如:銀行、鋼鐵等行業大型企業通常市盈率是較低的,而新興產業、互聯網等產業市盈率同比較高。但新興產業市場潛力更大,發展速度也較快。所以不同行業的上市公司市盈率平均值是不一樣的,只要上市公司有持續較快的發展速度、企業潛力較大,使上市公司的每股收益的增長速度加快,那麼市盈率較高問題就不大。
投資者在利用市盈率來判斷個股時,需要注意的是,市盈率不是越低越好,低估至正常水平比較好;不同行業的市盈率一般都是不一樣的,有些行業的市盈率普遍就比較高,不能單純的從這個看去判斷股票好壞;不同發展階段,其市盈率也有所不同,比如個股當前市盈率比較低,但是它正處於衰退階段,則投資者也不會看好它。
❻ 如何看股票的成本均線
股票均線
當天累計的股票平均成交價格的線圖。
由於從均線可以動態分析股價的走勢,所以,常有人以均線來設置止損點及止賺點(高拋點),其實就是起到一種通過技術分析而確定的活動標尺的作用。都只有相對的參考價值。
股票均線的作用:
1)揭示股價的趨勢
股票均線[1]的最主要功能是揭示股價波動的方向,是人們判斷大盤和個股處於上升趨勢還是下降趨勢最好的工具。判斷的方法是:均線向下,則趨勢向淡;均線向上,則趨勢向好。短期均線反映的是短期趨勢的好壞,中期均線反映的是中期趨勢的好壞,長期均線反映的是長期趨勢的好壞。
2)揭示當前市場的平均成本
當股價跌破30日均線時,則說明在這一個月內買進股票的投資者全部被套,如果股價跌破年線時,就說明這一年買進股票的投資者也全部被套。
3)均線有助漲助跌的作用
在多頭、空頭市場中,均線朝上或朝下移動,通常將持續幾個星期或幾個月之後才會發生反轉,改朝另一方向移動。因此,在股價的上升趨勢中,可以將均線看作是多頭的防線,具有助漲的作用。而在股價下跌趨勢中,可以將均線看作是空頭的防線,具有助跌的作用。
當股價走出盤整上升時,它就會發揮很強的助漲作用,即使股價偶爾回檔,也會受到均線的支撐、止跌向上。當股價走出盤整下跌時,它就會發揮很強的助跌作用,即使股價反彈,也會受到均線的壓制而在創新低。
❼ 股票均線怎麼看
股票均線可以這樣看:
1、均線由上升轉為下降,可能說明股價要開始回調;
2、均線由下而上穿越,可能說明股價將開始反轉;
3、均線錯綜在一起,並且看不出未來運行趨勢,可能說明股價正在橫盤整理期,未來選擇方向不明確。
4、股價在均線的上方運行,這均線是支撐位;
5、股價在均線下方運行,則均線是壓力位。由於均線具有滯後性,如果單單依靠移動平均線的買入信號和賣出信號過於片面,需要結合基本面分析。
拓展資料:
一、均線
1、均線又叫移動平均線,主要是根據價格變化而變化的指標,常用移動平均線有短期均線(5、10、20、30日)和中長期均線(60、120、240日),反映的就是這個時間段的股票價格的一個平均成本,比如5日就是最近5日的均價,以此類推。
二、根據周期參數的長短分為短期,中期和長期均線
1.短期均線
短期均線中最常用的是以5日均線和10日均線,分別代表一周或兩周的平均價。短期均線揭示了市場的短期震盪,投資者可以以此做出短線買賣的依據。
2.中期均線
中期均線中最常用的是以20日、30日和60日為計算周期,20日均線代表一個月(4周)的平均股價,在中短線操作時常會被用到;30日均線和60日均線(季線)的波動更具穩定性,能指出了市場的中期波動方向,是投資者中線操作的重要依據。
3.長期均線
長期均線中最常用到是120日均線和250日均線。250日與股市的一年的開市時間相差不多,因而常被稱為年線;而120日一般代表了半年的周期,因而常被稱為半年線。長期均線指明了行情的長期趨勢,具有相當高的穩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