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請問 股票的 買1 買2 買3 買4 買5 是什麼意思
股票里 買1買2買3買4買5 賣1賣2賣3賣4賣5 是:
即:買一、買二、買三、買四、買五;賣一、賣二、賣三、賣四、賣五。
同一時間可以看到5個買盤價格和5個賣盤價格。未成交的最低賣價就是賣一,未成交的最高買價就是買一,其餘類推。
例如某股票的最新報價:
賣五10.05 買五9.96元
賣四10.04 買四9.97元
賣三10.03元 買三9.98元
賣二10.02元 買二9.99元
賣一10.01元 買一10.00元
若你想買入股票,當你報價高於賣一,即高於10.01元的任何價位,就可即時成交,成交價是10.01元。如果你的報價是9.99元,那麼你就跟其他報價9.99元買入的投資者一起排隊等候。等到即市價格跌至9.99元,你才有機會成交。
委比是衡量一段時間內場內買、賣盤強弱的技術指標。
它的計算公式為:委比=(委買手數-委賣手數)/(委買手數+委賣手數)×100%。
(1)股票中的總買總買是啥意思擴展閱讀:
交易費用
股票買進和賣出都要收傭金(手續費),買進和賣出的傭金由各證券商自定(最高為成交金額的千分之三,最低沒有限制,越低越好。),一般為:成交金額的0.05%,傭金不足5元按5元收。
賣出股票時收印花稅:成交金額的千分之一 (以前為3‰,2008年印花稅下調,單邊收取千分之一)。
2015年8月1日起,深市,滬市股票的買進和賣出都要照成交金額0.02‰收取過戶費
以上費用,小於1分錢的部分,按四捨五入收取。
『貳』 怎樣理解股票中買的總量,賣的總量與股價
股票的成交量,買量=賣量,這是肯定的,因為只有賣才能買。但是,平時所說的買賣盤並不是指這個而言。比如我們說買盤大於賣盤,其實指的是主動買盤和主動賣盤,也就是外盤和內盤,這個並不相同。
主動買賣盤就是對於某筆成交而言,是主動買入還是主動賣出,主動買入的就記入買盤,也就是外盤(紅色),主動賣出的就記入賣盤,也就是內盤(綠色)。比如當前股票成交均價是9.00,那麼如果某人委託8.99賣出,那麼他這筆就是主動賣出,就是賣盤(內盤)。如果某人委託9.01買入,那麼這筆成交就是主動買入,就是買盤(外盤)。
『叄』 股票中主買主賣是什麼含義
1、 主買主賣就是主動買盤和主動賣盤,即外盤和內盤
2. 機構買入賣出那都是能看數據的軟體通過席位統計出來的,盤面看不出來 3.大單就是500手以上的買賣 買盤和賣盤機構都可以人為做的,比如他想賣1000手,就先掛賣999,然後在買1手,最後可以顯示成買了1000手。作假成分太大。 小散戶分析這個沒什麼意義,因為有了數據你也看不出來,說白了就是經驗不夠。還是順應趨勢為上。
拓展資料:「買盤」表示主動買進成交,代表外盤;「賣盤」表示主動賣出,代表內盤;「主動成交」:以賣一價向上成交為外盤;以買一價向下成交為內盤。即:場外資金進場接盤為「外」;場內資金外逃為「內」;注意:跌停版價成交一律計入外盤;漲停版價成交計入內盤。 中性盤應該是同時掛出的同一價格的買賣單。
就工作性質而言,買方研究員和賣方研究員的工作沒有實質性區別。但是,就工作目的而言,有很大的區別。證券公司研究員是做好研究,服務基金公司,並獲得傭金和排名。基金研究人員做好研究是為了服務於投資經理和基金的投資運作。目的是獲得投資經理的認可,增加基金凈值和基金在市場上的相對排名。由於工作目的的不同,證券公司研究人員可以更加多元化,不需要過多關注報告對投資的影響及其與市場的關系。因為這個原因,有的人可能是學院派,有的人很有歷史感,有的人很文藝,有的人很大膽,有的人很婉約。但買方研究員的研究需要為投資經理提供明確的投資建議,必須對報告中的投資建議負責。為此,大部分報告都是八股文,包括行業現狀、公司現狀、業務發展和利潤分析,最後是投資建議。
在交易軟體中,我們可以看到右側的報價欄有買1~買5和賣1~賣5,其中,買1~買5之間的是當前掛的等待買入的買單,賣1~賣5掛的是當前等待賣出的賣單,這些正在等待的都叫被動交易單,就是等待別人買走或賣出。此時如果有人想立即買入成交,而不想等待買入,那麼他填寫的買入價就必須是大於或等於賣1價的,也就是常說的對著賣單的價格填寫買單,這種交易是立即就成交的,這就屬於主動買入。同樣的道理,此時如果有人想立即賣出成交,而不想等待賣出,那麼他填寫的賣出價就必須是低於或等於買1價的,也就是常說的對著下面買單的價格填寫賣單,這種交易也是立即就成交的,這就屬於主動賣出。
個人建議:從工作目的來看,賣家分析師有點像各種菜系的廚師,比如川菜、粵菜、淮揚菜。廚師的任務是把菜做好,但有些人喜歡,有些人不喜歡。喜歡你的人越多,你得到的傭金就越多,排名就越高。即使是只會做一道菜的廚師(例如,專注於一種股票),如果做得很好,也可以成為「廚師王」。買方分析師就像一個臨時保姆,任務是給家裡做飯,基本滿足大家,需要照顧不同的口味。
『肆』 購買股票時,股票總量與總額的具體關系是什麼
其實有關於股票的專業術語是非常多的,大家也都知道股票市場是非常復雜的,所以大家見不到股票市場之前,必須要了解相應的知識,否則的話就可能會產生很大的虧損。購買股票的時候,股票總量和股票總額的具體關系是什麼呢?
三、結語
大家也都知道行情是非常復雜的,因此小編建議大家在股票市場購買股票的時候,一定要小心,必須要提前了解好自己想要購買的這只股票的具體情況。
『伍』 股市大盤中的總手,現手,叫賣,叫買,買量,都是什麼意思呀
總手
股市最小交易量是1手.為100股,對於一隻股票最近的一筆成交量叫現手,從開盤到即時的成交量叫總手.
現手數是說明電腦剛剛自動成交的那次成交量的大小。一天內現手累計起來就是總手數, 即成交量。
賣家出價為叫賣
買家出價為叫買
一般叫賣價高於叫買價
買入量為買量 行情右下角有顯示可以看到大單買入大單賣出小單買入小單賣出
『陸』 股票都買一買二買三買四買五都是什麼意思
在股票交易軟體中,顯示在右上角的委託買入和賣出都按委託價高低按序排列來定的。
通常情況下,在股票行情軟體上分別顯示買賣各五個價格。
即:買一、買二、買三、買四、買五;賣一、賣二、賣三、賣四、賣五;也 就是同一時間可以看到5個買盤價格和5個賣盤價格。未成交的最低賣價就是賣一,未成交的最高買價就是買一,其餘類推。價格右邊的藍黃條,代表該價格上的總委託數量,也有些軟體直接顯示委託數量(單位有的用手數,有的用萬股,不一而足)。
委買委賣的差值(即委差),是投資者意願的體現,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價格的發展方向。委差為正,價格上升的可能性就大,反之,下降的可能性大。之所以加上"某種程度上",是因為還有人為干擾的因素,比如主力製造的假象等。
量比是衡量相對成交量的指標。它是開市後每分鍾的平均成交量與過去5個交易日每分鍾平均成交量之比。 其計算公式為:量比=現成交總手/〖(過去5個交易日平均每分鍾成交量)×當日累計開市時間(分)〗 當量比大於1時,說明當日每分鍾的平均成交量大於過去5日的平均值,交易比過去5日火爆;當量比小於1時,說明當日成交量小於過去5日的平均水平。
『柒』 股票K線中的總買、總賣
全部買盤之和為總買;
全部賣盤之和為總賣。
單位是手。。
『捌』 股票的均賣價總賣量均買價總買量是什麼意思
股票的軍賣店兒,他的總量和賣價的總量是它的生產資質,還有他的股票的均價都是可以的。
『玖』 為什麼股票市場的總賣量和總買量會不一樣
這里是有主動性買賣區別的,當有人以賣一價主動買入時,此成交量視為買量,掛單被動賣出的一方不能算為賣出量;反之,以買一價主動賣出的,視為賣出量。
主動買盤會造成股價上升,主動賣盤會造成股價下跌,雖然買賣雙方總成交量是相等的,但形成的效果是不同的,資金的流入流出轉化為股價的上升或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