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投資技巧 » 國泰航空股票被中國航空買
擴展閱讀
看多信號股票 2025-07-02 08:07:27
抓狂的圖片崩潰 2025-07-02 07:56:52
股票在哪買簽 2025-07-02 07:56:10

國泰航空股票被中國航空買

發布時間: 2022-08-26 15:17:57

㈠ 國泰航空歷史是怎樣的

國泰航空於1946年9月成立。最初,他們均以澳華出入口公司的名義在上海發展,後來才因保護主義問題遷往香港,並注冊為國泰航空公司。初時以兩架改裝自C-47運輸機的DC-3營運航班,開辦往返馬尼拉、曼谷、新加坡及上海的客運及貨運包機航班。國泰航空公司是香港第一所提供民航服務的航空公司。1948年收購了當時國泰的四成半股權。港英政府後來把香港以南的航線分予國泰經營,以北的則交予國泰唯一本地對手香港航空經營。直至1958年,國泰收購香港航空,正式雄霸本地航空業及進軍東北亞市場。

1994年3月,國泰航空以2億港元,收購以香港為基地,主要從事空運業務的華民航空75%股權。華民航空曾由信德集團經營。同年,國泰航空全面更換企業形象,並把機身原本的綠白間條設計改變成展翅標志。1998年7月,啟德機場關閉,航空運作搬遷至位於赤鱲角的香港國際機場,國泰亦同時把總部搬遷至位於東涌,新機場側的國泰城,計劃斥資6.25億美元。

2001年9月,美國發生911事件,曾對國泰造成影響。2003年初,國泰曾經因香港及鄰近地區爆發的非典型肺炎(SARS)疫潮所影響,乘客銳減,曾有超過一半航班需要取消,幸好在SARS疫情受控後不久便全面恢復。

2006年6月9日,國泰航空發表聲明,指有關在收購港龍航空一事上已與其它相關公司達成協議。國泰航空將以82億2千萬港元及發行新股(股份佔九成),向港龍航空其它股東全面收購港龍。另動用40億7千萬,增持中國國際航空股權,由10%增至20%。另國航則以53億9千萬,購入國泰10.16%的股權,使國航與國泰形成互控關系及需要遵守以下四點:

除非獲太古事先書面同意,中資股東不得持有國泰四成股權或多於太古持股量。

2006年9月28日國泰航空正式完成收購港龍航空,並因此而正式取代日本航空,成為亞洲最大的航空公司。並於2006年12月1日起,就往北京及上海與港龍航空實施代碼共享。

國泰航空於2003年,2005年,2009年皆獲得Skytrax評估的全球最佳航空公司,旗下的子公司包括港龍航空及華民航空。

㈡ 國泰航空十大股東

1、東方航空

2012年8月9日,中國東方航空公司企業文化的宣傳會議概念和品牌價值體系,並正式發布了新版本的企業文化理念和品牌價值體系的中國東方航空公司,這標志著中國東方航空公司企業文化建設和品牌建設的重要成果。東方航空的文化基因來源於每一位員工的日常工作實踐。東方航空的文化精髓蘊含著全體員工共同的智慧結晶。

2、南方航空

中國南方航空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堅持「安全第一」的核心價值觀;多家國內航空公司聯合改制、控股共享,大陸航空公司加入國際航空聯盟,與中國國際航空股份有限公司、中國東方航空股份有限公司合稱中國三大航空集團。

3、海南航空

海南航空奉行「熱情、誠信、業績、創新」的企業管理理念,以「內修中華傳統文化精華,外融西方先進科技」的企業文化,打造中西結合的新銳航空公司。海南航空堅持「東方待客之道」,倡導「以客戶為中心」的服務理念。

滿足客戶深層需求,創造全新的飛行體驗,改變乘客期望,立志成為世界級航空企業和中華民族世界級航空品牌。

4、深圳航空

深圳航空股份有限公司成立於1992年10月,是由廣東廣港(集團)有限公司、中國國際航空公司等五家公司共同出資組建的航空公司。它於1993年9月17日正式啟動。它是一家總部位於廣東省深圳市的航空公司。2011年5月,全流程物流收購深圳匯潤24%的股權,將深圳市政府持有的全流程物流持股比例提升至49%。

5、川航

四川航空公司總部位於四川省成都市雙流國際機場,是中國最大的全空客機隊航空公司。同時,在重慶、昆明設有分支機構,在杭州、三亞、北京、西安、哈爾濱、南寧等地設有運營基地,形成了覆蓋全國80多個大中城市的航線網路。

2018年9月4日,中華全國總工會正式批復,為四川航空3U8633航班機長柳傳建和機組人員頒發全國五一勞動獎章、全國工人先鋒獎章。

㈢ 中國最大的航空公司到底是中國國際航空公司還是中國南方航空公司呢

中國國際航空公司是中國最大的航空公司
中國國際航空股份有限公司簡稱「國航」,英文名稱為「Air China Limited」,簡稱「Air China」,其前身中國國際航空公司成立於1988年。根據國務院批准通過的《民航體制改革方案》,2002年10月,中國國際航空公司聯合中國航空總公司和中國西南航空公司,成立了中國航空集團公司,並以聯合三方的航空運輸資源為基礎,組建新的中國國際航空公司。2004年9月30日,經國務院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批准,作為中國航空集團控股的航空運輸主業公司,中國國際航空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國航)在北京正式成立,員工23000人,注冊資本為人民幣65億元、實收資本94.33億元。2004年12月15日,中國國際航空股份有限公司在香港(股票代碼0753)和倫敦(交易代碼AIRC)成功上市。
國航的企業標識由一隻藝術化的鳳凰和鄧小平先生書寫的「中國國際航空公司」以及英文「AIR CHINA」構成。鳳凰是中華民族古代傳說中的神鳥,也是中華民族自古以來所崇拜的吉祥鳥。據《山海經》中記述:鳳凰出於東方君子國,飛躍巍峨的昆侖山,翱翔於四海之外,飛到哪裡就給哪裡帶來吉祥和安寧。國航標志是鳳凰,同時又是英文「VIP」(尊貴客人)的藝術變形,顏色為中國傳統的大紅,具有吉祥、圓滿、祥和、幸福的寓意,寄寓著國航人服務社會的真摯情懷和對安全事業的永恆追求。國航2005年底新推出的企業文化以服務為主線,全面闡述了國航新時期的價值觀。國航遠景和定位是「具有國際知名度的航空公司」,其內涵是實現「主流旅客認可、中國最具價值、中國盈利能力最強、具世界競爭力」的四大戰略目標;企業精神強調「愛心服務世界、創新導航未來」,企業使命是「滿足顧客需求,創造共有價值」;企業價值觀是「服務至高境界、公眾普遍認同」;服務理念是「放心、順心、舒心、動心」。國航的企業文化表達了向世界傳播愛心、追求卓越服務品質的理念。
國航是中國唯一載國旗飛行的航空公司,具有國內航空公司第一的品牌價值(世界品牌實驗室2006年評測為188.96億元),在航空客運、貨運及相關服務諸方面,均處於國內領先地位。眾所周知,國航承擔著中國國家領導人出國訪問的專機任務,也承擔許多外國元首和政府首腦在國內的專包機任務,這是國航獨有的國家載旗航的尊貴地位。國航總部設在北京,轄有西南、浙江、重慶、內蒙古、天津、貴州、西藏分公司和上海基地、華南基地,以及工程技術分公司、公務機分公司,控股北京飛機維修工程有限公司(Ameco)、中國國際貨運航空有限公司、北京航空食品公司。國航還參股深圳航空、國泰航空等企業,是山東航空集團有限公司的最大股東,控股澳門航空有限公司。截至2005年12月底,國航擁有以波音和空中巴士系列為主的各型飛機176架,通航22個國家和地區,其中國際城市36個,國內城市70個,每周定期航班4,160班。
國航具有很強的國內國際聯程運輸能力和銷售網路。在國內,國航在繼續經略北京樞紐的同時,近幾年又著力強化成都為中心的西南、上海為中心的華東、廣州為中心的華南等區域樞紐。同時,為加強國際聯運能力,國航十分重視與外航的協作,與漢莎航空、奧地利航空、北歐航空、芬蘭航空、土耳其航空、美國聯合航空、全日本航空、港龍航空、澳門航空、山東航空及上海航空等11家國內外航空公司訂立了代碼共享協議,代碼共享航班每周約為1,210班2005年5月國航簽署加入最大的航空聯盟星空聯盟諒解備忘錄。國航所具有的豐富的國內航線、最多的國際航線以及與各國內外各航空公司的代碼共享合作,形成了國內支撐國際、國際輻射國內、均衡而廣泛的航線網路布局,可以為中外旅客提供方便的直飛及轉機服務。到2005年底,國航在國內外設有102個營業部、10,000個獨立銷售代理人,在國內有3,000個獨立銷售代理人,還發展了2105家直銷客戶、115家銷售網點,構成強大的銷售網路。為加強市場營銷力度、使銷售渠道更加多元化,國航目前已在國內多個城市開通了電子客票及網上銷售業務,可以為顧客提供方便快捷的購票服務。
國航擁有廣泛的高品質客戶群體。搭乘本公司航班的71%的客人為公務、商務旅客,國航已經成為眾多中國政府機構及公司商務客戶首選的航空公司。國航的常旅客俱樂部有活躍而忠誠的會員,到2005年底已發展常旅客會員301萬人。2004年8月,國航成為2008年北京奧運會唯一正式的航空客運合作夥伴。為滿足高端客戶需求,國航先後投巨資對B747-400全客、B747-400COMB1和空客A340-300等15架寬體遠程飛機頭等艙、公務艙座椅等硬體和軟體服務設施陸續進行改造,改造後的新頭等艙、公務艙包廂式、可放平的座椅以及娛樂服務,獲得廣大追求高品質服務的公務、商務人士的喜愛。
國航擁有一支業務技術精湛、作風嚴謹、服務良好的飛行員和乘務員隊伍。在2600多名飛行員中,安全飛行20000小時以上的功勛飛行員131人,安全飛行16000小時以上獲金質獎章的飛行員542人,國航飛行總隊獲得了「國際民航組織榮譽獎章」、「全國安全生產先進集體」、「安全飛行標兵單位」等諸多榮譽,國航一直以很好的安全記錄著稱。從事客艙服務的3200名空中乘務員,包括服務於本公司的日本籍、韓國籍、德國籍乘務員,多數擁有大學專科以上學歷,具有良好的職業素質和敬業精神,是旅客在藍天上最好的朋友。她們持續推進讓旅客「放心、順心、舒心、動心」的「四心服務」工程,服務品質一直受到廣大旅客的贊賞。
國航的飛機擁有專業化、規范化的技術保障。國航下設工程技術分公司,該分公司由6個基地、3個合資企業、3個中心、113個航站、8000多名工程師和技術人員組成。這支技術精湛、作風過硬的維修工程人員隊伍,在為國航的飛行安全運營提供了性能優良、安全可靠的飛機和保證每天大量航班維護任務的同時,還向全球80多家航空公司提供了優質的維修服務。從80年代末至今共取得了近20項國內維修項目的突破,獲得了國家及省部委授予的50多項科技進步獎項。國航與德國漢莎航空公司合資經營的北京飛機維修工程有限公司(Ameco),是中國規模最大的民用飛機綜合維修企業,也是國內第一家通過民航總局(CAAC)、美國聯邦航空局(FAA)及歐洲航空安全局(EASA)認證以及其它12個國家頒發的維修執照的飛機維修公司,可以為國內外客戶提供波音和空客系列飛機的航線維護、大修,多種型號發動機大修服務。
運行控制中心是國航航班運行的指揮中樞,指揮著國航遍布全球的航班。運行控制中心運用計算機飛行計劃系統,從飛機性能資料庫、全球導航資料庫、全球機場資料庫和高空氣象資料庫中提取信息,優選航路,制定飛行計劃,把握飛機性能,確認飛行資格,嚴格把關放行。國航自行研製開發了運行管理系統,集成了衛星電話系統、空地數據通訊系統和短波無線電系統,使國航成為國內第一傢具有超遠程監控能力的航空公司,尤其是2004年短波通信系統的投入使用,形成了以北京、拉薩兩點為圓心,全方位、全時空、全天候覆蓋亞洲大陸、印度洋和太平洋,並延伸到北極區域的監控網路。
國航在首都機場為23家外國航空公司,4家國內航空集團和航空公司提供了優質的地面服務,占首都機場地面服務業務份額的65%。地面服務業務包括旅客進、出港服務,特殊旅客服務,要客、「兩艙」旅客服務,旅客行李服務,航班載重平衡服務,航班離港系統服務,站坪裝卸服務,客艙清潔服務等,共有3大類13個服務項目。承擔這項任務的國航地面服務部現有員工2900餘人,青年員工佔55%以上,有大專以上學歷的員工近40%,擁有的500餘台地面設備和特種車輛,資產約2億元人民幣,是中國民航規模最大、保障能力最強的航空地面服務機構。
國航對飛行人員實施嚴格的培訓是確保飛行安全和高品質服務的保證。國航培訓部下設的飛行訓練中心是國內最早使用全任務飛行模擬機和計算機基礎訓練器開展飛行員培訓的教學訓練機構,已經具備了圍繞波音系列主要機型,開展飛行員轉機型訓練、定期復訓和飛行檢查的綜合培訓能力;基地設在天津濱海國際機場的飛行訓練大隊擁有兩架波音737-300飛機,專門用於飛行員本場訓練。下設的乘務訓練中心是中國首家培訓空中乘務員的大型多功能訓練基地,中心教員具備高級乘務員職稱,具有國際航協教學資格,以及國際航協CRM訓練認可的教員資格,除了負責國航乘務員的系統培訓外,已為國內外近40家航空公司培訓學員8萬多人次,還為慕名而來的郵政、飯店、鐵路、公路運輸、銀行、醫院、保險、電訊等行業提供了培訓服務。
國航的安全管理在新形勢下有新的發展。國航在繼承「四嚴一保證」(嚴密的組織,嚴格的訓練,嚴明的紀律,嚴謹的作風;充分發揮思想政治工作的保證作用)等安全管理精髓的基礎上,堅持以訓練為基礎,以監察為保證,以信息化為手段,變事後處理為事前管理,變經驗管理為科學管理,建立和完善安全工作的長效機制,確保飛行安全、空防安全和航空地面安全。國航進一步突出《運行手冊》的權威作用,努力營造「法制安全」的環境氛圍;著力抓好飛行、機務、運控三支隊伍的建設,設立運行執行官、建立檢查員隊伍,加強計算機安全信息系統建設,為安全打下堅實基礎。51年來,國航飛機的航跡遍及100多個國家和地區,共安全飛行500多萬小時,運送旅客超過4億多人次,執行黨和國家領導人專機飛行5000多架次,精湛的飛行技藝博得廣泛贊譽。國航不僅創造了堪稱世界一流的安全飛行紀錄,而且在飛行難度舉世公認、曾經被國際民航界視為「空中禁區」的成都—拉薩航線上創造了安全飛行40年的奇跡。
國航管理水平明顯提升,品牌價值進一步擴大。國航積極推進「四心」服務工程和落實「主流旅客認可、中國最具價值、中國盈利能力最強、具有世界競爭力」四大戰略,堅持走內涵式發展道路,開展組織轉型、企業文化兩項工程,使國航的管理水平上了新台階,2003年以來盈利水平連續三年居中國民航業第一,國航的品牌價值進一步凸現。2004、2005連續兩年在「旅客話民航」活動中獲得承運1500萬人次以上旅客航空公司「用戶滿意優質獎;2006年6月,國航被世界品牌實驗室評為中國500最具價值品牌第32名,品牌價值為188.96億元,位列國內航空服務業第一名,是國內29個具有「世界影響力」的品牌中唯一的運輸服務企業;美國著名評級機構標准普爾評出的中國上市公司百強中國航位列第十六位,居中國民航之首;國航品牌被英國《金融時報》和美國麥肯錫管理咨詢公司聯合評定為中國十大國際品牌之一;2005年9月,國航榮獲「中國最受公眾喜愛的十大民族品牌」獎;12月19日,國航榮獲「世界品牌實驗室2005中國品牌年度大獎評選活動評選的「中國品牌年度大獎NO.1」。品牌影響力的急速提升,反映了國航企業管理水平的提高,綜合實力的進一步增強。
國航將秉承「安全第一,旅客至上,誠信為本」的經營理念,以「滿足顧客需求,創造共有價值」為使命,追求「服務至高境界,公眾普遍認同」的企業價值觀,竭誠為顧客提供「放心、順心、舒心、動心」服務,向著「主流旅客認可、中國最具價值、中國盈利能力最強、具有世界競爭力」的航空公司的目標不斷邁進,到2010年實現盈利能力保持中國第一、經營規模躋身世界15強、跨入歐亞大航空公司行列的目標。

㈣ 國泰航空和國內哪個航空公司是一起的

都不是,國泰航空隸屬於英國太古集團,只是和國航交叉控股

㈤ 港龍航空

港龍航空有限公司(Dragonair,全稱Hong Kong Dragon Airlines Limited)是香港第二大航空公司,以香港國際機場作為樞紐。港龍航空每星期提供約四百班航班,客運航點包括亞洲各地,以中國大陸為主要市場;貨運路線則更涵蓋歐洲、中東及北美地區。
中文名稱:港龍航空有限公司 英文名稱:Hong Kong Dragon Airlines Limited 總部:香港大嶼山香港國際機場東輝路11號港龍大廈 港龍航空
樞紐:香港國際機場。 IATA代碼:KA ICAO代碼:HDA 呼號:Dragon 港龍航空是國泰航空公司的全資附屬公司,總辦事處位於香港大嶼山香港國際機場東輝路11號於2000年6月26日落成的港龍大廈,另而有一個設備完善的飛行訓練中心。港龍同時擁有五間附屬公司的控股權,營運各領域的航空業務;港龍航空是「亞洲萬里通」和「日航飛行儲蓄計劃」(JMB,Japan Airlines Mileage Bank)的會員。排除已結束經營的香港航空,港龍航空是香港第二所提供民航服務的航空公司公司發展
創辦初期 港龍航空於1985年5月由商人曹光彪、包玉剛、霍英東及中資機構華潤、招商局等組成的「港澳國際投資有限公司」成立,並於同年7月開始營運,以一架波音737客機服務來往香港和馬來西亞沙巴的亞庇。 1986年,港龍航空將英文名稱由Hong Kong Dragon Airlines改為Dragonair,中文名稱維持不變。1987年,港龍成為首家以香港為基地的航空公司加入國際航空運輸協會(IATA)。1989年11月,包玉剛向曹光彪出售所持有的38%港龍股權。 國泰成為股東 1990年1月,國泰航空和太古集團從曹氏收購了港龍航空的35%,而中信泰富則收購了38%。1991年,港龍購入德國漢莎膳食服務(香港)有限公司的航空膳食配餐廚房40%的股份;1992年,購入國際航空服務(香港)公司(IAS)30%的股份,並於1994年1月購入餘下的 70%股份,並更名為「香港國際機場服務有限公司」(HIAS)。 1995年,港龍航空和國泰航空的合資成立「香港新機場地勤服務有限公司」(HAS),負責營運所有於停機坪的運輸及裝卸等工作。1996年,國泰航空為拓展中國市場把部份的股份售與中航集團,收購了35.86%股權的中航集團成為港龍航空最大股東,其次是中信泰富保持28.5%的股份,太古/國泰佔百分之25.5%,曹氏家族佔5.02%。同年,港龍航空和大昌成立「大昌:港龍機場地勤設備服務有限公司」,提供地勤設備的維修和保養服務。 1997年,港龍成立貨運服務部,不再使用國泰航空總代理的航空貨運服務。另外,中航集團的子公司中航興業在香港上市,獲母公司轉讓其全部港龍股份,加上由曹氏家族及另一股東轉讓的7.43%股份,中航興業共擁有43.29%港龍股份。後期,雖然國泰航空是港龍航空的股東之一,但是港龍亦開辦與國泰直接競爭的航線,如香港來往台北、東京和曼谷的航線,而國泰亦開辦與港龍直接競爭的香港來往北京和廈門的航線。 國泰收購港龍 2006年6月9日,國泰航空發表聲明,指有關在收購港龍航空一事上已與其它相關公司達成協議。國泰航空將以82億2千萬港元及發行新股(股份佔九成),向港龍航空其它股東全面收購港龍。另動用40億7千萬,增持中國國際航空股權,由10%增至20%。另國航則以53億9千萬,購入國泰10.16%的股權,使國航與國泰形成互控關系。 同年9月28日,港龍航空正式成為國泰航空全資附屬公司,並宣布裁減191名員工。
航線與機隊
自1985年成立以來,港龍航空的航線從東南亞單一城市擴展至覆蓋大部份亞洲主要城市。首航馬來西亞亞庇後,港龍於1986年開辦來往泰國普吉的航線,並增加往返中國內地六個城市的包機服務,解決了因當時香港政府奉行每條航線,一間公司政策,使港龍航空在主要地點「插翼難飛」的情況。1990年代,由於當時只有港龍提供台灣經香港轉至中國內地的兩岸航機服務,因此主要發展其內地航線業務。 1998年7月,在赤鱲角新香港國際機場啟用前,港龍航空客機成為最後一班降落啟德機場的定期航班;而1999年5月,港龍由上海到港的航班,則成為首班降落香港國際機場第二條跑道的定期航班。2000年3月,港龍航空所有航線均轉為定期航班服務;同年7月,港龍航空擴展其業務,開辦貨運航班,來往中東及歐洲。2000年代,港龍繼續開辦往亞洲各地的客運航班,2004年4月2日,開辦每星期七班客運航班往來日本東京;和往歐美的貨運航班,2005年4月2日,開辦每周三班貨機服務前往美國紐約肯尼迪國際機場。 與國泰進行合並後,港龍航空重組航線,取消往來曼谷的航班,並重新營運往普吉即開辦前往釜山的航線。現時,港龍與中國國際航空、中國南方航空、馬來西亞航空及汶萊皇家航空實施代碼共享。2006年12月1日起,與國泰航空就往來北京、上海、廈門、東京、普吉、釜山及亞庇的航班實施代碼共享。 港龍首航時,只擁有一架波音737-200客機。擴展業務後,開始增加飛機數量和引入不同機種,1993年3月,港龍機隊加入了空中客車A320,而A330則於1995年7月加入。2000年,租借波音747-200貨機運行貨運航班,2001年購買兩架波音747-300型貨機。2004年,客機機隊增至二十六架飛機,並在2005年5月5日接收的空中客車A330-300機身漆上特別圖案,慶祝其二十周年志慶。 飛機維修方面,港龍目前把工作交予台灣中華航空公司負責。。港龍航空2007年加入寰宇一家。

㈥ 香港國泰航空是一家什麼航空公司

香港國泰航空有限公司是美國籍Roy C Farrell與澳大利亞籍Sydney H de Kantzow創辦於1946年9月24日,是香港第一所提供民航服務的航空公司

國泰航空有限公司是太古集團成員,寰宇一家創始成員之一,以香港國際機場作為其樞紐。旗下的子公司包括港龍航空及華民航空。2016年1月22日,國泰航空首架採用新塗裝的747-400ERF亮相。

2015年11月,國泰在777-300ER上啟動了新塗裝:換上線條更流暢的新「翹首振翅」標志;簡化國泰色譜為綠、灰、白三色;突顯國泰名字和「翹首振翅」圖案。其中以機首、機身及尾翼部分的改動最為顯著。

2019年3月27日,國泰航空發布公告稱,國泰花費四十九億港幣購得香港快運航空100%股權,香港快運將成為國泰航空的全資附屬公司。

(6)國泰航空股票被中國航空買擴展閱讀

香港國泰航空上半年虧近99億港元:

香港國泰航空公司8月12日發表2020年中期業績報告,上半年國泰航空錄得應占虧損98.65億元(港元,下同),國泰航空主席賀以禮形容今年首六個月是集團成立以來最具挑戰性的一段時間。

國泰航空於今年上半年錄得應占虧損98.65億元,去年同期錄得盈利13.47億元。每股虧損250.8港仙,不派息。國泰航空及國泰港龍航空於今年上半年錄得除稅後虧損73.61億元,去年同期錄得盈利6.75億元。

上半年虧損已計及所收各地就新冠肺炎疫情給予的政府支援10.6億元,並包括減值及相關支出24.65億元,涉及16架預料未能在退役或交還出租人前,重新投入實質經濟服務的飛機等。

㈦ 國泰航空和港龍航空有什麼區別

國泰航空:
於1946年9月24日由美國籍的 Roy及澳大利亞籍的成立,是香港第一所提供民航服務的航空公司,為太古集團成員,也是寰宇一家創始成員之一,以香港國際機場作為樞紐。旗下的子公司包括港龍航空及華民航空。

港龍航空:
港龍航空有限公司是香港第二大航空公司,也是國泰航空的全資附屬公司,以香港國際機場作為樞紐。港龍航空每星期提供約400班航班,客運,航點包括亞洲各地,以中國大陸為主要市場。

國泰收購港龍:
2006年6月9日,國泰航空將以82億2千萬港元及發行新股(股份佔九成),向港龍航空其它股東全面收購港龍。另動用40億7千萬,增持中國國際航空股權,由10%增至20%。另國航則以53億9千萬,購入國泰10.16%的股權,使國航與國泰形成互控關系。同年9月28日,港龍航空正式成為國泰航空全資附屬公司,並宣布裁減191名員工。

㈧ 為什麼國泰要與國航交叉持股呢

1、國航和與國泰的交叉持股,一方面由於國泰一直保持良好業績,持股國泰能夠獲得財務上的收益;另外,引入國泰也有助於提升國航的管理水平。國航董事長李家祥昨日在香港表示,國航計劃與國泰通過深度合作以及管理層的互換,來實現國航的進一步發展。
2、交叉持股的主要特徵是,甲持有乙的股權;乙持有丙的股權;丙又持有甲的股權……在牛市行情中,甲乙丙公司的資產都實現了增值,意味著它們所持有的別的公司股權也在升值,進而又刺激自身股價上漲,從而形成互動性上漲關系,也形成了泡沫性牛市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