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為什麼有的股票市盈率很高但是卻沒人買,有的很低卻有人買
市盈率是衡量股價高低和企業盈利能力的一個重要指標。由於市盈率把股價和企業盈利能力結合起來,其水平高低更真實地反映了股票價格的高低。例如,股價同為50元的兩只股票,其每股收益分別為5元和一元,則其市盈率分別是10倍和50倍,也就是說其當前的實際價格水平相差5倍。若企業盈利能力不變,這說明投資者以同樣50元價格購買的兩種股票,要分別在10年和50年以後才能從企業盈利中收回投資。
一般來說,市盈率表示該公司需要累積多少年的盈利才能達到目前的市價水平,所以市盈率指標數值越低越小越好,越小說明投資回收期越短,風險越小,投資價值一般就越高;倍數大則意味著翻本期長,風險大。
股票如果都按市盈率來計算,那就沒法玩了,因為市盈率是固定的,股票價格是浮動的。對股票來說,現值是對未來預期價值的折現,所以股票不能簡單用市盈率計算,這是炒股的常識。
股票與什麼相關?增長率,企業增長越快,其預期價值越高,其股票的估值也就越高,所以在高增長股票里,市盈率七八十倍甚至一百多倍也不鮮見。還有一點,中國股市有炒小盤股和垃圾股的習慣,你如果太關注市盈率只會使你誤入歧途。
2. 股票單價越便宜越好嗎股票單價高好還是低好
很多投資者在購買股票時,都會糾結於股票價格的高低,表面上來看股票價格越越便宜買入成本就越低,那麼股票單價真的越便宜越好嗎?股票單價高好還是低好呢?下面就和一起來了解一下。股票價格的高低與股票風險的高低是沒有直接關系的,股票價格低不代表投資風險低,反之亦然。
例如投資者分別用1萬元購買了一隻股價為10元的股票和股價為50元的股票,當股價都下跌5%的時候,虧損金額都是500元。反之,當股票上漲10%時,賺的也都是100元。
所以股票風險與投資金額、股價下跌幅度等因素相關,但與股票單價高低沒有關系。
2、股票價格與上漲空間
股票價格的高低與上漲空間的高低也沒有直接關系。有些投資者認為單價低的股票後期上漲的空間會更大,其實不然。
例如某隻股票單價超1000元,另一隻股票單價不足2元,前者經營良好,後者則資不抵債。顯而易見,前者的上漲空間要相對更大些。
而且理論上來說,每隻股票的上漲空間都是無限的,單價高的股票同樣有更大的上漲空間。
3、股票價格與股票價值
對於股票價值而言,挑選便宜的股票是有一定道理的,某些單價便宜的股票可能是價值被低估的股票,即股票價格低於股票價值。
不過對於普通個人投資者來說,要想准確判斷一隻股票的價值是比較有難度的。
以上關於股票單價高好還是低好的內容,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溫馨提示,理財有風險,投資需謹慎。
3. 是不是越貴的股票越好便宜的都是垃圾股
不一定的。
前期機構抱團,在惡炒高市值股票,致使這類型股票連創新高。
最近這半個月以來,風向已經在悄然改變,這種高市值股票的風險越來越大。而低市值股票正在受到越來越多的資金關注。所以,在這個關鍵時刻,千萬要站好隊,操作盡量要小心謹慎。
4. 銀行股那麼便宜,而且分紅也多,為什麼散戶不願意買
主要還是因為銀行股漲得太慢甚至根本就不漲。對散戶來說,大多數還是比較喜歡做短線,而做短線想要賺錢,只有靠股價上漲。可銀行股除了在特定時間里,其他大多時候基本都是在震盪,做短線想要賺錢實在不易。而且就算是喜歡做長線的,顯然也不滿足於每年5%的收益率,因為投資股票面臨著較高的風險,自然也就希望有較高的回報。如果僅僅只想每年賺5%,那還不如去買一個穩健一點的理財產品。
所以銀行股的股價漲不動,是它被投資者嫌棄的最主要原因。那麼,為什麼這么便宜、業績又這么好的銀行股會漲不動呢?
銀行股漲不動的原因有哪些?
一個原因,就是銀行股的盤子太大,股價很難拉得動。股價的上漲需要資金來推動,而流通盤較大的股票,推動股價上漲所需的資金也就更大。僅一個 工商銀行,流動市值就超過了1萬億,想要去推動這樣一隻股票,需要的資金量是巨大的,更何況這樣的銀行股還不止一隻。市場中有幾家能有這樣的資金實力?就算有這樣的資金實力,又有誰願意去花這么大力氣去推動銀行股上漲?除非是在需要護盤的時候。
另一個原因,可能就是銀行股的業績很難再有所突破。銀行雖然很賺錢,但想要再賺更多的錢卻很不容易,所以它們的業績可以說是一馬平川,一眼就能看到頭。可股票投資投的是上市公司的未來,未來越有希望成長,股價就越容易上漲。可銀行股恰好是那種未來成長性不高的股票,沒有多少讓投資者期待的東西,股價也就難漲得起來。
所以別看銀行股很便宜且分紅多,但銀行股的賺錢效應卻比較弱。買銀行股的最大好處並不是它能賺錢,而是比較抗跌,在熊市的時候,買銀行股作為防守還是不錯的。不過話說回來,如果是處在熊市中,不買股票才是最好的防守策略吧?
5. 書上說,市盈率較低的股票幾乎不會得到公眾的追捧,為什麼
炒股就是炒預期的,市盈率低的,沒有預期了。
市盈率高的,比如上年收益0.01元,今年上半年收益0.02元。動態市盈率就降了4倍,業績增長了300%,
6. 股票新手,有些股票價格很低,為什麼沒什麼人買呢
你是新手就對了,如果你是老手,就不會提這樣的問題了。
老手買過低價股,照樣跌照樣套,所以後來就不敢買了。
比如說現在,「600839四川長虹」價格是:2.22元,凈資產2.89元。股價比凈資產還低。
那麼咱們現場分析一下現在買入「600839四川長虹」是否劃算。
如果你現在2.22元買入了,也存在它跌破2元,跌到1.20元,要有這個准備,要有這個想像力。
那麼,它現在的凈資產是2.89元,將來能不能虧損導致凈資產變成了0.89元呢?這就需要你的想像力了。(什麼叫想像力,不是你想了就叫想像力,彪子傻子也想了,你能說他有想像力嗎?只有遵循客觀規律的人才存在有想像力的可能。)。
這個時候用到初中數學的反證法了:當你不能從正面證明它的時候,你就從反面證明它,先假設它是正確的、成立的。
假設「600839四川長虹」將來能虧損,將來的凈資產能下降到0.89元,那麼其他的家電公司的股票的凈資產更能下降到0.08元。因為,四川長虹是中國家電業的老大,是國家重點的企業,它都虧損到面目全非了,還有誰能不破產?......即使將來四川長虹真的虧損了,真的要破產倒閉了,肯定也是最後一個倒閉的家電企業。
所以,四川長虹,現在值得冒險。最次也值這個錢,也值2.22元。
我的看法而已,如果根據我的觀點買了賠了,自己負責。
7. 為什麼散戶總是愛買「低價股」「低價股」有什麼優缺點
股市是一個非常神奇的地方,因為有很多人通過炒股讓自己變得非常的有錢,還有很多人通過炒股讓自己一無所有,甚至跳樓,所以說炒股其實對人們是有一些影響的,有些人會發家致富,而有一些人會變得一無所有,在股市會有一個非常有意思的現象,就是在股市有的時候會有一些大量的股民,而且這些股民購買的股票數量非常少,一般來說把這樣的股民稱為散戶,據調查顯示很多散戶總是比較喜歡買低價股,但是有很多網友非常的疑惑,為什麼散戶總是比較喜歡買低價股呢?下面就和小編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總的來說,很多散戶在股市買股票的時候都會選擇一些低價股,主要是因為自己對於股市並不是非常的了解,而且一些低價股的風險承受能力比較小,再加上低價股的銷量非常的人們的從眾心理,會讓很多人想要選擇低價股。
8. 股票為什麼越跌越賣越漲越有人買
跌的時候買進,叫左側交易者。
漲的時候買進,叫右側交易者。
大家有不同的操作方式,左側交易者能獲得較大的利潤,但風險較高。右側交易者在上漲趨勢中操作,風險較低,但收入也比較低。
9. 大跌後的股票很便宜,為什麼大多數人不敢買呢
因為很多人會覺得這樣的股票會繼續下跌,所以不敢買進。
從某種程度上來說,低買高賣雖然是投資的最終奧義,這個道理雖然看起來非常簡單,但很多人根本就做不到這一點。當大家看到股票上漲以後,很多人會繼續跟風買入。當大家看到股票暴跌之後,很多人也會選擇立刻拋售。投資本身就是一件非常考驗人性的事情,正是因為投資會有很多反人性的規律,這就導致很多人出現了追漲殺跌的情況,很多人在大跌以後也不敢買入股票。
一、這是因為知易行難。
這個道理其實非常簡單,雖然每一個人都知道在股票大跌的時候可以買入,在股票暴漲的時候可以賣出,但並沒有多少人能夠真正做到這一點。對於多數投資人來說,很多人非常容易受到情緒面的影響。當市場上的股票暴跌以後,很多人會想到立刻止損,反而沒有想到購入股票。
10. 許多港股特別便宜,為什麼很少有人買
中芯國際A股和H股每一股都代表公司很微小的一部分,且是完全相同的一部分,但價格卻相差69.59%。
也就是說,同樣是獲得公司1/770000的所有權,你可以選擇在A股市場花55.02萬元購買,或者在H股市場花19.86萬港元(摺合16.75萬元)獲得。
如果是作為真正投資公司的股票投資者,在港股市場買入才是合理的行為。
中芯國際的例子很生動,但並不完全。我們再從另一個角度觀察一下,認識會更加深刻一些。
這里拿中信銀行舉例子。
中信銀行A股5.11元,H股摺合2.76元,也就是H股差不多隻有54%。簡直是正兒八經地半價拋售。
歷數上述優勢,同股同權不同價,實在是太有誘惑力了。
動輒打5-7折,股息率隨隨便便都翻倍,真是打著燈籠都找不著的好事兒。
不過,在有優勢的另一面,港股的劣勢同樣顯而易見。
首先是匯率上的弊端。
港股以港幣計價,而港幣同美元掛鉤。美元貶值,港幣也會折價。
即便港股便宜50%,如果極端情況下每年都因匯率因素跌價10%,這誰扛得住。
其次是股息並沒有看上去那麼多。
港股分紅的股息會被收稅,稅率20%。名義上8%的股息率,實際到手只有6.4%。
如果持有A股股息率是4%的話,那麼持有H股的實際股息率是6.4%,差價只有2.4%。在匯率風險面前,很多人都會犯踟躕。更何況,持有港股的風險,並不止於匯率波動。
最後是市場的區別。
如果一個人付出自己的勞動,在不同的國家都可以掙3000元/月。
那麼在美國是3000美元,在中國是3000元人民幣。從實質上來講,在美國工作,在中國生活,應該是最完美的安排。然而很遺憾,中間有個太平洋,空間上的距離能把一切溢價抹殺。
空間的壁壘所帶來的時間和交通成本一目瞭然,但有時候近在咫尺的市場壁壘卻不太容易看清。
港股市場和A股市場,只隔了一條深圳河,空間距離並不大,但兩個市場間同樣有著壁壘。
同樣的東西,在兩個市場間極大的溢價差,看似不正常,實則很合理。
港股市場面向全球,是一個展示的窗口,更是一個開放的口岸。
A股市場則更貼近於實際的消費場景,很多上市公司的商品或者鋪面與咱們的日常生活都緊密相連。單就市場而言,公司的上市和退市也會更加流暢,乃至以後大概率會像菜市場一樣隨意。
櫥窗的東西,更多用於展示,售賣時自然更易打折。同時,流通方面也會受到更大的制約。這帶來的影響可能會是,你買的時候是低價入手,賣的時候同樣是低價拋售,這是對外市場的天然缺陷。用一個專業的詞彙來總結,就是流動性缺陷。
當然,這些說法僅僅針對市場特性,並不止說港股就不適合投資。
我想,我是會買港股的,但更多可能會因為稀缺,而不是單單著眼於便宜,畢竟,便宜從來都有便宜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