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投資技巧 » 拿多少錢買基金和股票好
擴展閱讀
浙江聯宜電機股票代碼 2025-07-04 16:50:37
中科微至的股票代碼 2025-07-04 16:02:54

拿多少錢買基金和股票好

發布時間: 2022-09-13 03:17:48

『壹』 個人投資股票和基金的比例多少合適

個人喜好 目的 抗風險以及炒股能力程度不同 比例也不同
另外基金也分成很多類別 風險程度 投資方式 投資標的物等也不同
根據你的投資目標了 才可以定比例 品種

『貳』 拿多少錢買基金合適使用閑置資金是底線

基金這個投資產品,不管是從風險的角度,還是門檻的角度,或者是對知識要求的角度去看,都是非常適合大眾投資的一個目標品種,越來越火爆的基金市場讓越來越多的人躍躍欲試,真正要開始的時候問題來了,我們應該拿多少錢去投資基金呢?

首先有一點,基金投資也是投資,有閑錢才可以開始,如果連解決基本的生活需求都有問題,暫時還是不要考慮買基金了,開源節流,先考慮如何節流,維持生活更重要。開始有了閑錢了,我們可以認真的規劃起來。
面對投資的時候,大部分的普通投資者總是盲目跟風,有人股市行情好,一股腦把錢全部放進股市,然後就被割了韭菜,後悔都來不及。有人說基金投資好,也是一下把資金全部買了基金,就好像買基金一定能賺錢,所以必須抓住這個賺錢的機會。
可是,基金投資在短期內也是有很大風險的,如果把錢全部投進去,繼續用錢的時候,你原本的投資計劃就會被打亂,甚至在一個市場形勢很不好的情況下要進行贖回,那簡直就虧大了。為了避免這個情況,我們必須先考慮清楚用多少錢買基金是合適的。
有一種非常簡單的方法可以幫助你進行資產配置,叫做「三分之一法」,三分之一的錢買房地產等固定資產,三分之一做投資,剩下的三分之一儲蓄起來,這個方法是兩千多年前被提出來的一個原始的方法,令人驚訝的是,到今天它仍然適用。
還有一個方法叫「指頭演算法」,這需要根據你的年齡來算。用公式表示就是:
可用於各類投資的資產比例=100-你的年齡
如果你40歲,那麼你投資的資產佔比不應該超過60%,並且,我們投資的策略會隨著我們年齡的增長而變化。年齡越大,或者靠近我們投資的目標時間,比如孩子入讀大學,我們可以適當地地將股票基金轉換成穩健的債券基金。
無論是用哪個方法,都要謹記一點:不能把所有的錢都去投資基金。萬一遇上生病、失業等等意外事件。仍然有可操控的餘地。並且,你用來投資基金的這部分資金必須是閑置資金,哪怕是虧損也不至於動搖到基礎生活。
基金市場雖然有平均12%左右的年化收益,但是這是較長投資年限的一個平均值,絕對不是指每年必然有的回報。如果把全部資金投入進去,就會使自己陷入只許贏不許輸的壓力之下,最終的結果是一敗塗地。
合理分配資產有助於我們從容的面對市場,理性面對盈虧。才能掌握正確的投資方式。

『叄』 沒有炒股也沒有買過基金的人,有10萬元閑錢,是買基金好還是買股票

沒有炒股和投資基金經歷的人,有10萬閑錢是買基金還是買股票?我的建議是買基金。買基金和炒股,都是涉及資本市場的投資行為,兩者的門檻都很低,理財小白均可參與,但在盈利方面卻有很大的差別。對於炒股,80%的股民是虧錢的;而購買基金,賺錢的比例會高達60%以上。顯然,沒有資本市場投資經驗的人,購買基金會更穩妥。具體分析如下:

為什麼要強調「有賺錢」的這種良好體驗?因為有了賺錢的良好體驗,對投資基金就會有持續的興趣。如果第一次購買基金就虧損了,就會對基金產生不好的第一印象。這種印象會讓你終止了基金投資,從而也就失去了參與並分享中國資本市場長期增長的機會。這對於增加個人或是家庭的財產性收入來說,是十分不利的。

『肆』 手裡有10萬錢,買股票與買基金哪個利潤會更大一些

目前這個社會里,理財或者投資已經算是非常正常的事情了,要知道,普通人光靠工資的話,是無法完全讓自己過上幸福生活的。而只有通過不斷理財和投資,才能讓我們的財富實現增值。

不過,很多人雖然知道該如何投資,但卻忽視了風險,只一味的想要有所收獲。例如,近日某網友提問,自己有10萬塊錢,想要實現翻倍,究竟該買基金還是買股票?

那麼,有10萬塊錢,想要實現翻倍的話,該買基金還是股票呢?對於普通人來說,購買股票,又真的能夠翻倍嗎?普通人理財,又該如何讓自己財富增值呢?今天,我們就一起來聊一聊。

誰都想要自己的資產翻倍,甚至是想要一萬塊錢變成10萬,10萬塊錢變成100萬。但不得不說,如果賺錢真的那麼容易的話,怕是沒有誰真的願意辛辛苦苦打工了,不是嗎?

理財,應該是在自身有一定本金的基礎之上,選擇符合自身風險接受范圍內的產品進行投資。這樣一來,未來我們不求暴富,只求能夠跑贏通貨膨脹即可,這不是更好嗎?

『伍』 手中有六萬現金,是應該選擇購買基金還是股票呢

我覺得既然你問這個問題了,說明你對理財的知識沒有那麼精通,基金可能是更適合你的選擇。

對於很多剛參加投資的小夥伴來說,很多人連基金和股票的風險以及交易規則都不清楚,這個時候選擇投資股票是一件非常危險的事,因為股票的風險波動比較大,很可能會導致你出現巨額虧損。我個人比較推薦投資新手優先選擇投資基金,因為基金會相對比較穩定,你可以通過投資基金來進一步學習投資。

一、我建議新手購買基金。

你可以把基金理解為裝有很多股票的股票籃子,目前市面上的基金基本上都是公募基金,公募基金的形式不僅僅只有股票,同時也會有債券和存款。對於新手來說,我個人比較推薦購買貨幣型基金或債券型基金,甚至可以購買指數型基金這樣的被動型基金。

綜上所述,我個人比較推薦你購買基金,你可以購買相對比較穩健的基金產品。

『陸』 手上有6萬現金,買股票還是買基金好

基金和股票都是大家非常喜歡的兩種理財方式,我認為如果手上只有6萬元現金的話,選擇基金要更好一些,畢竟基金的門檻比較低,風險也要相對更小一些,如果你對股票了解更多的話,那麼完全可以選擇股票,總之是按照自己的喜好來選擇的,也沒有一個固定的答案。

三、風險

股票和基金相比還是基金更加穩定,風險也要更小一些,至於哪一個究竟更賺錢,這個真的說不準,比方說炒股的時候遇到了牛股,那賺錢真是蹭蹭的,但是也有可能一夜之間就血本無歸。基金相對來說風險小,但也並不是說完全沒有風險的,這個主要還是和管理人有關。所以在這之前我們得先考慮清楚自己的風險承擔能力,如果你覺得自己能夠承擔更高的風險,並且對於股票更熟悉一些的話,那麼就可以選擇股票,如果你覺得自己承擔風險的能力比較低,那還是選擇基金更靠譜一些。這個原本就沒有什麼固定的答案,還是得根據自己的個人情況來選擇。

『柒』 想要每個月定投基金花多少錢比較合適

說了如何規劃手裡的資金之後,那麼該如何計算閑錢有多少,又該用多少錢來買基金呢?主要有三種方式,適合月收入以及年齡不同的人群。
第一種「三分之一法」
也就是每個月拿出收入的「三分之一」買基金,剩下的作為日常開支和備用金。
不過這個方法比較適合收入比較高的人和單身人士。畢竟月入5000,拿出1500元買基金還是有點壓力的。
第二種「10%/50%法」
這種方法比較適合手頭錢不多卻有年終獎的人。
假如你每個月拿不出工資的三分之一來買基金,那麼可以考慮拿工資收入的10%來買基金。
收入的10%看起來不起眼,但日積月累也是一筆可觀的財富。
而且用工資的10%來買基金,壓力也不會很大,打理基金的心態也會更好,更有助於讓基金有個好收益。
50%指的是獎金的50%,比如發了一大筆獎金,可以考慮將一半的錢拿來投資基金,或者把年終獎扣除必要開支之後的錢分拆成12份每個月定投。
第三種「指頭演算法」
以上兩種方法都是通過自己的收入直接計算的,但是投資這件事年輕的時候可以考慮相對激進的投資策略,但等年紀大了可能就不敢那麼激進了。
所以我們最後一種計算方法就是「指頭演算法」。
實際上就是根據你的年齡來確定投資比例。比如你現在30歲,可以拿70%的錢買基金;假如你現在40歲,可以拿60%的錢買基金;假如現在已經60歲退休了,建議拿40%的錢買基金。
這個方法的計算公式為:「100-你的年齡=投資比例」。
也就是說年齡越大越保守,分配到基金投資中的錢越少。
總結來看,20歲左右的青年人,沒什麼太大的負擔,可以考慮拿閑錢的70%-80%來定投;但如果是30-40歲的中年人,面臨著房貸、職業素養提升、父母贍養、子女教育等等,肯定不敢拿太多錢去投資偏股型基金這種風險高的產品,拿閑錢的60%左右定投就差不多了。
不過對於剛畢業參加工作不久、薪水不太多的職場新人和基金小白來說,前期不建議拿太多錢定投,不妨先小額定投試試水,同時多學點理財知識,後面對股市、基金有一定了解了再慢慢追加定投金額。
其實,做基金定投跟存錢是一樣的,若現在工作穩定,收入比較高,可以先多投一些,等到緊張了就少投一些,等有錢了再加倉。但大前提一定得是:不能增加你的生活負擔,不影響生活質量,做到快樂投基。並且,基金定期投資是一項長期的理財方式,需要不斷堅持。

『捌』 如果我有100萬元買基金好還是買股票好

你去押大小更好

『玖』 每個月有2000元用來投資,買股票好還是基金好

如果你奔著賺錢去,那拿兩千塊錢去炒股沒啥意義,一個漲停板才漲10%,兩千才賺兩百。不要以為不少了,你要想,多久才能遇到一個漲停,或者說多久才能漲幅達到10%。更多的情況是股票漲漲跌跌,能不跌已經算是不錯的股票了。

如果你奔著學習去,那前期就是應該用少量的錢,防止因為不熟悉如何操作而損失過多的錢。

雖然是學習,但也要掌握方法,不能買入之後就不管了,或者關注很少,這樣本來就寥寥的學習意義也就沒有了。即便投資兩千元進股市,至少也要在投資之前了解兩方面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