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情史一言難盡,資產有點驚人,老實人李晨遠比你想得厲害,你對此有何看法
除了在影視劇和綜藝節目中的表現外,李晨比他的情感生活受到的影響最大。最早的李小璐與牛萌萌跟迪麗娜爾再到張馨予與冰冰,李晨和他的前女友們真的鬧得有夠大。從張馨予轉到冰冰時,繪畫風格突然改變了。李晨宣布了新的愛情而舊的愛情卻像怪物一樣出現了。李晨也立即進行了反擊並列出了舊愛的三大罪過。
李晨我個人承認這是北京的房地產。它是一個兩層的雙工。看起來很簡單而且非常逼真,但是仔細觀察仍然可以發現很多東西。鋼鐵俠是一個真實的人。這套西裝的版本原價是數百萬美元而且有大大小小的數字這似乎非常有價值。李晨是第一位賽車手。進入演藝界後他對汽車珍妮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他的許多百萬級跑車已經在互聯網上曝光。李晨也鍾愛手錶所有被挑選出來的手錶都是百萬。李晨除了在華誼投資外他還投資了網路技術,體育商業等許多領域我肯定賺了很多錢。拍攝空中狩獵時第一任導演的李晨甚至從口袋裡買了兩輛汽車直接爆炸這也非常霸氣。在深深的李晨之後無盡的愛情史和他的奢侈生活令人大開眼界。我想不出李晨原來是這樣真的令人印象深刻!
⑵ 范冰冰李晨分手,官宣前有過哪些蛛絲馬跡
太突然了,沒有任何的徵兆,這可能就是一種宣傳手段,就是要驚掉吃瓜群眾的下巴,所以保密工作做的非常的好。
其實在一開始他們倆個就不被觀眾看好,能有今天的結局也是在意料之中的事情。
范爺在逃稅之後,大黑牛也是一直力挺,但是由於有了污點,根本無法復出。前一段事件范爺也試著折騰了一下,沒多大效果。
這顆分手炸彈估計是在預示著什麼信息,太猛了,沒有徵兆,就像龍卷風,可能就是憋著這股勁,估計會熱一段時間,至於是不是純粹的宣布一下,我們將拭目以待。
⑶ 150億的鴨子飛走了,憋屈的華誼兄弟配叫影視老大哥嗎
「煮熟」的鴨子飛了
2016年12月6日晚,停牌74天的華誼兄弟兄弟發布公告稱,正式終止此前籌劃的收購英雄互娛部分股份的收購事項。公司股票將於12月7日起開始復牌。
「太讓人驚訝了」,這是不少行業人士聽到這一消息時的第一反應。而有專家認為此次交易失敗最大的原因就在於英雄互娛的高估值。根據停牌前的股價計算,英雄互娛的市值已經超過150億,比一年前華誼兄弟兄弟首次收購其股份時增長了近60億。而如果華誼兄弟兄弟參考新三板上的定價,華誼兄弟兄弟顯然將付出更高的對價。
其實,華誼兄弟與英雄互娛早有淵源。2015年11月,華誼兄弟兄弟便宣布以19億元入股英雄互娛,成為第二大股東,持股比例為20%。這也是華誼兄弟兄弟近年來最大的一筆投資。
當然投資英雄互娛也為華誼兄弟帶來了可觀的收益。數據顯示,英雄互娛2016年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3.77億元,實現凈利潤2.17億元,凈利率高達57.56%。相比華誼兄弟當期3.58億元的凈利潤,英雄互娛當期就為華誼兄弟貢獻了投資收益4129萬元,佔比11.5%,功不可沒。
不得不承認的是,財務上的收益也讓華誼兄弟有了繼續收購英雄互娛的野心。
但是這一收購行為並不被大家看好,華誼兄弟打的「影游聯動」牌也許看起來更像一個華而不實的抽象概念。因為在中國市場,游戲改變成電影,成功的案例屈指可數,而IP改編成游戲,失敗案例同樣不勝枚舉。
因此,即使收購成功,華誼兄弟取得效益也僅僅是財務上的,對其長遠發展和戰略互動影響一般。
「老大哥」被趕超
作為第一批上市的影視股,華誼兄弟兄弟當之無愧的獲得了「創業板影視第一股」的美譽。縱觀華誼兄弟兄弟的發展歷程,這個靠廣告業務起家,靠電影上位的公司,在民營發行行業的地位無人可撼。
憑借在業界摸爬滾打20年的經驗,華誼兄弟兄弟先後捧紅了李晨、范冰冰等圈內一哥一姐,加之手握葛優、馮小剛等一線大牌明星和導演,其在業界不僅呼風喚雨,更出盡了風頭。
然而,這一切在2014年開始戛然而止。當時,資本對於行業的介入開始讓各路明星開始蠢蠢欲動,紛紛成立自己的工作室,而這也是華誼兄弟始料未及的。此外,電影圈還殺出了萬達院線和光線傳媒,這些後起之秀讓其如坐針氈。
毫無疑問,在星源積累和影視發行等發面,華誼兄弟正在被競爭對手趕超。而這一切在最近的馮小剛與萬達因為《我不是潘金蓮》的排片罵戰中可見一斑。
自從萬達35億美金並購傳奇影業,並打通了電影製作和發行院線的全部產業鏈,就註定了其成為全球最大的電影企業。截止2016年5月,萬達已經成功穩坐中國電影院線老大的地位。其在國內擁有影院311家,2700塊屏幕。2015年,萬達院線占據全國總票房份額的13.5%,高於第二名和第三名之和。
然而不巧的是,本就在發行院線方面不佔優勢的華誼兄弟卻偏偏得罪了萬達這棵「搖錢樹」。華誼兄弟被指挖萬達牆角,使萬達主要負責影視業務的前副總裁葉寧跳槽至華誼兄弟擔任CEO,這一事件也讓兩家結下了「梁子」。
7月15日,萬達出品的《快槍手》和由華誼兄弟出品的《陸垚》同日上映。數據卻顯示,首日《快槍手》在萬達的排片高達32.57%,而《陸垚》僅有5.25%。同樣,11月份《我不是潘金蓮》的排片再次「遇冷」。這不僅印證了萬達和華誼兄弟的關系,更表明了華誼兄弟在電影發行渠道方面的劣勢。
而在電影製作方面,華誼兄弟又迎來了以光線傳媒為代表的主要競爭對手。2015年以來,光線傳媒將主要精力都集中在了電影製作方面。這家公司投資過《美人魚》、《泰囧》等多部成功的電影,其創始人王長田也曾多次在采訪中表示公司在未來堅持做電影發行的決心。據相關數據顯示,2016年上半年,光線傳媒以5部電影5.6億元的成績位列民營發行公司的第三名。2016年中報顯示,當期光線傳媒實現營業收入7.22億元,同比增長74.27%;凈利潤實現5.81億元,同比增長216%。
顯然,以萬達影院和光線傳媒為主的後起之秀開始對華誼兄弟形成了夾擊之勢。那麼,面對「後起之秀」的圍追堵截,華誼兄弟的策略又是什麼呢?
大手筆收購擴張
華誼兄弟在面對危機時,選擇的方向是並購。根據相關資料顯示,目前華誼兄弟擁有三大造血業務板塊,分別為影視娛樂、品牌授權及實景娛樂和互聯網娛樂。為了給這三大業務提供持續的支持,華誼兄弟建立了自己的投資平台和投資團隊,為下一步發展進行積極的布局。
公開資料顯示,2015-2016年期間華誼兄弟做了很多周邊行業的投資,除了對英雄互娛的收購,還以10.5億元收購了馮小剛的美拉傳媒。2016年更加快了發展步伐,先後成立華誼兄弟點睛動畫有限公司和增持華誼兄弟創星股份。
同時,華誼兄弟還積極布局海外市場,比如公司通過全資子公司華誼兄弟國際購買香港上市公司中國 9 號健康產業有限公司,布局線上線下的醫療保健和健康產業的運營,以及影視節目的投資業務。通過控股子公司華誼兄弟樂恆,以受讓老股及認購新股的方式獲得韓國SIM 公司26.50%的股份。
不言而喻,一系列的收購讓華誼兄弟確實嘗到了不少甜頭。2014年年末華誼兄弟的總資產僅為98.19億元,凈資產僅為56.8億元。而今年公布的2016年三季報顯示,上市公司總資產為196.55億元,凈資產為101.47億元,比起兩年前翻了一倍還多。
未來到底在哪?
持續不斷的收購讓華誼兄弟有了亮眼的財報,但是並購帶來的不利方面也開始逐漸顯現出來。金融資產佔比的不斷升高,伴隨的卻是不斷下滑的業績。截至2016年三季度,華誼兄弟兄弟的收入為21.52億元,凈利潤為7.38億元;而競爭對手萬達院線的收入規模卻高達84.37億元,凈利潤為11.48億元。
不斷的收購,僅僅增加了資產規模卻沒有加強公司的核心競爭力,這是華誼兄弟當下不得不面對的事實。據中國經營網記者報道,公司上半年盈利50389.66萬元,凈利潤預計為25194.83萬元~37792.25萬元。根據公司2015年財報,2015年上半年其歸屬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超5億元人民幣,因此2016年同期預計下降25%~50%。在業界看來,這也將成為華誼兄弟自2009年公開上市以來,跌幅最大的半年。
整體來說,華誼兄弟一系列大手筆的收購並沒有給公司帶來明顯的效益,協同效應更是微不足道。
也許,作為吃瓜群眾,我們不知道日後的華誼兄弟是否會因為今天的戰略布局實現爆發式的增長。但IT時代網認為,這家在業界叱吒風雲二十餘年的公司,相比注重短期財務上的收益,未來在方向性改如何選擇也許才是其更應該思考的問題。
⑷ 華誼兄弟在國內娛樂圈地位無需多說,只需要用幾個旗下藝人來證明一下
現在的華誼兄弟已經過了巔峰時期,因為涉及到范冰冰偷稅漏稅時間被推上風口浪尖,股票大跌,價值也大幅縮水。如今只能依靠幾部電影盈利。以前的華誼兄弟,巔峰時期擁有李冰冰和范冰冰,周迅,葛優,黃曉明,舒淇,林心如,還有大導演馮小剛。每年的馮小剛賀歲電影就足以讓華誼兄弟在業內大賺一筆。而且依靠馮小剛出品的電影,相繼讓李冰冰,范冰冰事業步入當紅階段!
只是現在地位重新洗牌,華誼兄弟已不是內地龍頭大哥,已被博納影業全面超越。現在博納出品的電影,基本沒有虧損一說。今年的《中國機長》更是邁入了票房前十,反觀華誼兄弟這幾年並沒有大爆電影。在雙冰和葛優周迅離去之後,華誼兄弟確實沒有足夠分量的明星!
⑸ 華誼兄弟惹了誰
華誼兄弟並沒有特定的招惹了誰,因為資本的蛋糕就那麼大,自然會有爭奪。
一方面在過去的時間,華誼兄弟電影業務表現不佳,另一方面,其押注收購的明星公司也未能帶來預期的效益,更關鍵的是,此前華誼兄弟曾靠投資獲得的大量收益,已接近清倉。
華誼兄弟給出的解釋是:「影視娛樂行業經歷震盪,增速低於市場期望,公司影視娛樂板塊及互聯網娛樂板塊收益不及預期,業績較上年同期相比有所下降。」「今年無論是單片票房還是市場佔有率都有明顯退步。」
華誼兄弟副董事長、CEO王中磊亦曾在2016年年底給員工的公開信中表示。這一年華誼兄弟參與製作發行的諸如《我不是潘金蓮》、《羅曼蒂克消亡史》等共10部影片,只獲得了約31億的國內票房,同比下降了28%。
「華誼兄弟電影業務上都缺乏亮眼表現。」一位業內人士告訴新金融觀察記者,從上映的《搖滾藏獒》,再到馮小剛的《我不是潘金蓮》,華誼兄弟都曾寄予厚望的多檔電影,最終票房都不理想。
不僅如此,與萬達就《我不是潘金蓮》排片發生恩怨,更是將華誼兄弟自身在院線和發行能力上的弱勢暴露。這個事情的特殊意義在於,《我不是潘金蓮》是華誼兄弟深度捆綁馮小剛後的第一仗,但依舊打得並不漂亮。
要知道,馮小剛剛成立不久的東陽美拉傳媒有限公司,在所有者權益為負5500萬元的情況下,被華誼兄弟以10.5億元買下了70%的股權,彼時就已經受到市場質疑。
此外,2016年被寄予厚望的華誼浩瀚和浙江常升影視都未完成對賭協議。前者背後站著是李晨、Angelababy、馮紹峰、杜淳、鄭愷、陳赫6位明星股東,成立於2015年10月21日。該公司成立第二天,就被華誼兄弟以7.56億元天價收購。
後者的實際控制人則是張國立,在2013年9月,成立僅3個月,便被華誼兄弟通過全資子公司以人民幣2.52億元收購70%的股權。華誼兄弟多次嘗試「明星資本化」的運作,先用一大筆錢買明星股東手中的股份,然後簽訂對賭協議。
在華誼兄弟看來,這樣既能保證上市公司業績,又能達到綁定明星的效果。「想的很好,但很明顯沒那麼容易實現。」上述業內人士表示道。
最近華誼兄弟這家娛樂行業內的龍頭公司最近頻頻爆出負面新聞,從這些負面新聞中就能看出華誼公司今年開始走下坡路,面臨資金緊張的問題了。
華誼兄弟就被爆出法院強制執行23萬的合同款,經過了解觀眾才知道華誼兄弟是因為和某人之間的工程分包合同導致,當時因為涉及到的金額不大,這家公司很快就出來回復了這件事,表示會好好處理這個事情。
華誼被法院強制執行3個億。這次金額非常大,看來華誼兄弟並不像大家看到的那樣財大氣粗,並且從華誼公司的財報也能看出華誼如今的賬面情況非常難看,一直處於虧損狀態。
在公布被執行3個億之後,華誼兄弟的創始人王中軍兩兄弟也被限制了高消費,這對於華誼公司來說是一個不小的打擊。
有人說,華誼背後有很多互聯網資本,找他們幫忙就行,但是大家可能不了解的是資本市場從來都是殘酷的。華誼爆出這么多負面新聞,不僅影響股市,而且投資者也並不看好,資本只會持觀望態度。
業務范圍
華誼兄弟是國內最早布局互聯網娛樂領域的綜合性娛樂集團。2010年華誼兄弟入股掌趣科技成為其第二大股東,2012年掌趣科技上市後為華誼帶來高額回報;2013年華誼兄弟合並手游領域內市場佔有率僅次於騰訊的銀漢科技,並結合自身優勢娛樂資源助推其手游新作上市推廣,
以銀漢科技為代表的手游業務已成為華誼兄弟新的業績增長點。2016年,華誼兄弟入股電競市場英雄互娛並成為其第二大股東。至此,華誼兄弟已在游戲行業打通「研發-發行-電競」的完整鏈條。
2015年,華誼兄弟旗下控股子公司華誼創星獲批掛牌新三板。華誼創星致力於構建以粉絲用戶為核心,內容IP為基礎的「娛樂+」生態系統,提供連通多屏終端的內容產品及相關服務,
以及線上線下全方位的粉絲經濟娛樂服務。其與騰訊手機QQ合作推出的星粉互動產品「星影聯盟」,用戶已超過1.5億,並已與400位合作藝人、150部影視作品和150家國內外知名影視娛樂機構達成合作。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華誼兄弟
⑹ 華誼是個什麼公司
上海華誼(集團)公司是由上海市政府國有資產管理委員會授權,通過資產重組建立的大型企業集團公司。
公司所屬全資和控股企業有上海天原(集團)有限公司、上海輪胎橡膠(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焦化有限公司、上海吳涇化工有限公司等20多個子公司、公司擁有11家設計、研究院所、2家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和8家市級企業技術中心,並設有博士後科研工作站。
公司生產的產品涉及基礎化工原料、橡膠製品、化學制劑、生物化學品、化工設備等十幾大類約近萬種。
(6)李晨買華誼兄弟股票擴展閱讀
截止至2019年12月12日,華誼集團擁有員工近 4 萬名,主營業務有 「 煤基多聯產及清潔能源產品製造 」「 輪胎橡塑產品及高分子材料製造 」「精細化學品製造 」「 化工品物流及化工工程服務 」「 生物醫葯及生物化學品製造 」 ,
產品涉及基礎化學品、清潔能源、橡膠製品、塑料、塗料、染料和顏料、氟化工、試劑、助劑、醫葯中間體、生物化學品、化工設備等十幾大類近萬種。 2007 年 , 華誼集團工業總產值已突破 420 億元,資產規模超過 360 億元,實現銷售收入 320 億元,出口創匯 9.2 億美元。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華誼
⑺ 華誼兄弟持有的上市公司名單
華誼兄弟300027
11月19日晚, 華誼兄弟發布公告稱,公司擬向北京英雄互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
下簡稱"英雄互娛")投資19億元認購後者新增股份2772萬股, 投資完成後,公司持有英
雄互娛20%股份,成為其第二大股東.
此前, 華誼兄弟曾投資同屬游戲產業的掌趣科技,幾年時間獲利便超過10倍.截至
今年三季度末, 其仍是掌趣科技的第二大股東
公司擬以人民幣10.5億元的股權轉讓價款收購浙江東陽美拉傳媒有限公
司(以下簡稱「目標公司」)的股東馮小剛和陸國強合計持有的目標公司70%的
股權,本次股權轉讓完成後,公司持有目標公司70%的股權。
公司擬以人民幣7.56億元的股權轉讓價款收購浙江東陽浩瀚影視娛樂有
限公司(以下簡稱「目標公司」)的股東藝人或藝人經紀管理人(藝人包括李晨、
馮紹峰、Angelababy、鄭愷、杜淳、陳赫,以下統稱為「明星股東」)合計持有
的目標公司70%的股權,收購完成後,公司持有目標公司70%的股權
⑻ 《八佰》這部劇對華誼兄弟有什麼特殊的意義
最近,電影院開了,大家都去看電影了嗎?中國的電影院自從疫情穩定以後正式開放,到目前為止一直都在穩定地運營,而同時最近也有很多電影紛紛宣布定檔,助力中國影院的復工復產。近日,華誼兄弟影業公司宣布,由該公司出品的戰爭電影《八佰》正式定檔於8月21日在全國上映。
其實《八佰》對華誼兄弟來說,有著特殊意義。這是華誼兄弟目前最重要的電影項目,由於近兩年來股價連續下挫,《八佰》的上映,華誼兄弟還是寄予厚望的,無論是從公司經營狀況還是資本估值,這無疑都將給華誼兄弟帶來好處。
⑼ 華誼兄弟影視傳媒公司
華誼兄弟傳媒股份有限公司(英文:Huayi Brothers Media Group,簡稱華誼兄弟傳媒集團),是中國大陸一家知名綜合性民營娛樂集團,由王中軍、王中磊兄弟在1994年創立,1998年投資著名導演馮小剛的影片《沒完沒了》、姜文導演的影片《鬼子來了》正式進入電影行業,尤其是每年投資馮小剛的賀歲片而聲名鵲起,隨後全面投入傳媒產業,投資及運營電影、電視劇、藝人經紀、唱片、娛樂營銷等領域,在這些領域都取得了不錯的成績,並且在2005年成立華誼兄弟傳媒集團。是知名的綜合性娛樂集團。2009年9月27日,證監會創業板發行審核委員會公告,華誼兄弟傳媒股份有限公司(首發)獲得通過,這意味著華誼兄弟成為了首家獲准公開發行股票的娛樂公司,也邁出了其境內上市至關重要的一步。
華誼兄弟傳媒是中國最知名的綜合性娛樂軍團之一,由王中軍、王中磊[1]兄弟(漢族)創立
於1994年,1998年投資著名導演馮小剛的影片《沒完沒了》[2]、姜文導演的影片《鬼子來了》正式進入電影行業,隨後華誼兄弟全面投入傳媒領域,投資及運營領域涉及電影、電視劇、藝人經紀、唱片、娛樂營銷、時尚產業,在這些領域都取得了驕人成績。
華誼兄弟傳媒集團旗下有華誼兄弟時代文化經紀有限公司、華誼兄弟影業投資有限公司、華誼兄弟電視節目事業有限公司、華誼兄弟音樂有限公司、環球熱力兄弟影音文化傳播有限公司、華誼兄弟廣告有限公司、華誼兄弟國際發行有限公司等。
華誼兄弟傳媒集團旗下及戰略合作微特爾投資集團,華誼兄弟時代文化經紀有限公司、華誼兄弟影業投資有限公司、華誼兄弟電視節目事業有限公司、華誼兄弟音樂有限公司、華誼兄弟廣告有限公司、華誼兄弟國際發行有限公司、華誼兄弟時尚文化傳媒有限公司,華誼兄弟友好戰略合作夥伴:微特爾南方金點子廣告傳媒有限公司,湖南榮耀文化傳媒有限公司,湖南啟力文化傳媒有限公司,湖南微特爾影視廣告傳媒有限公司、以上公司共同培養了諸多童星,例如:張子楓,劉思源等。
2007年微特爾投資集團與華誼兄弟集團友好協商將:湖南中意信息經紀有限公司轉讓過戶給微特爾投資集團
2008年華誼兄弟並購經紀公司中乾龍德和影視公司金澤太和後,實力進一步大增。
2009年9月27日晚,證監會宣布華誼兄弟傳媒股份有限公司通過第七批創業板擬上市企業審核,擬發行4200萬股A股,發行後總股本約為16800萬股;發行前每股凈資產為2.22元。
華誼兄弟·主要藝人
男藝人
▪ 艾力江 ▪ 馮遠征 ▪ 高鑫 ▪ 黃曉明
▪ 李晨 ▪ 李海濤 ▪ 李乃文 ▪ 李宗翰
▪ 劉科 ▪ 劉曉虎 ▪ 馬可 ▪ 任泉
▪ 蘇有朋 ▪ 王寶強 ▪ 王凱 ▪ 楊立新
▪ 袁文康 ▪ 張涵予
女藝人
▪ 範文芳 ▪ 何佳怡 ▪ 何琢言 ▪ 霍思燕
▪ 胡可 ▪ 李冰冰 ▪ 李琳 ▪ 李玲
▪ 林心如 ▪ 劉孜 ▪ 劉芸 ▪ 羅海瓊
▪ 任斯璐 ▪ 湯嬿 ▪ 王岩 ▪ 徐若瑄
▪ 徐帆 ▪ 許還幻 ▪ 周迅
團體
▪ BOBO
以上信息來自網路 望採納。參考資料:http://ke..com/view/1406122.htm
⑽ 華誼兄弟發文澄清什麼問題
崔永元又發微博, 華誼兄弟緊急澄清:沒偷稅、沒套現。
禍不單行,風口浪尖的華誼兄弟又遇「幺蛾子」。
「陰陽合同」事件最終結果尚未出來,華誼兄弟過去高價收購明星殼公司一再引發市場不滿,如今華誼兄弟因上周的一則股權質押公告,又在今日發酵成了「實控人兄弟質押套現跑路」事件。
雖然午間有公司回應的消息出來,然後午後繼續下跌,今日收盤大跌3.25%,報收6.85元。今日收盤後市值190億元,較20天前的5月22日已經縮水了57.71億元。
今日晚間,華誼兄弟再次澄清,股權質押融資是常見現象,不代表不看好公司未來。實控人王忠軍、王忠磊兄弟2014年以來未減持過公司股票,還增持了約6.4億元。
雖然華誼兄弟一再澄清旗下藝人合法納稅、收購項目業績完成率極高、實控人股權質押不代表不看好公司也不影響經營,然而股價卻跌跌不休,屢創5年來新低。
晚間,王忠軍(公告名)更是親自發《王中軍致全體股東的一封信》(附文末),對依法納稅、股權質押、投資並購、商譽等問題進行一一回應。
同樣在2015年,華誼兄弟以人民幣現金7.56億元收購浙江東陽浩瀚影視娛樂有限公司70%的股權,該公司注冊資本1000萬元,股東包括李晨、馮紹峰、Angelababy、鄭愷、杜淳、陳赫等明星。
為什麼市場一再吐槽。一個殼公司,馮小剛以個人IP為該公司承諾5年的凈利潤,馮小剛承諾2016年不低於1個億的凈利潤,2017年到2020年每年比上一年凈利潤增長不低於15%。
華誼兄弟10.5億元收購的70%的股權2016年-2020年對應的凈利潤就是不低於7000萬元、8050萬元、9257.5萬元、10646.13萬元以及12243.04萬元。五年合計權益不低於4.72億元不到5億元。
理論上,華誼兄弟在2015年以10.5個億,賣了未來五年不低於4.72億元的一個凈利潤的資產。但5年過後,馮小剛是否繼續為東陽美拉創造收益並不確定。
甚至極端情況,馮小剛啥事不幹,從拿走的10個億中,五年內拿出部分錢變成東陽美拉的收入和利潤,然後就可以凈賺好幾億,並且自己還是東陽美拉的股東,還能分享收益。
從過去兩年業績來看,勉強完成,今年的業績及後面業績如何尚未可知。近期紛紛揚揚的《手機2》的票房,關乎未來的對賭業績。
不過,今晚王忠軍也發了封信,大概意思是文化行業輕資產重人才,所以要花錢綁定人才,並且東陽美拉的公司價值大幅增長。
來源:新浪財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