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都說基金重倉股不能買,為什麼
重倉股的的原因可能有二:
一是好的上市公司太少,各個基金公司只好矬子里拔將軍,就會上百隻基金都購買比如招行 萬科之類的股票。
二是研究能力太差,只好人雲亦雲,別人買什麼我也買什麼。 證券公司不可能准確找出哪些基金買了哪些股票: 因為基金公司所公布的報表全是前一個季度的,而此時此刻是否調倉根本無法了解。也正是這個原因,很多網站的基金凈值估算(在基金公司公布前)會有很大差距。
技術了解
1、技術分析
在K線圖里,有個指標就生命線,質地好的企業股價能夠在60日均線上,機構就應該沒有大幅度的撤離。因為國內公募基金是三個月為一個公布持倉的周期,每個月有20天,60天基本上是基金持倉正常的一個時段。
2、波段操作
不是拿了股票就長期持有。A股市場,是一個情緒化的市場。譬如,當大家都在討論高鐵、水利等板塊的時候,這就到了調整的時刻。而當大家放棄的時候,卻是進入的好時間。譬如,高鐵板塊,在經過充分調整後,一些個股仍會有投資機會。
把板塊和機構行為做一些結合,通過分析股價、技術面的特點會發覺到一些比較好的投資標的,這樣就可以幫你跨越周期。
❷ 基金扎堆的股票好不好
基金扎堆,一般而言不算太好,行情好還可以,行情不好往往跌的比較慘。
因為一旦一隻股票中有太多主力,很難形成合力,沒人願意做出頭鳥,主動拉升。
❸ 如何看待現在基金抱團的情況
現在基金抱團的情況,有點跑偏。如果走到極端的話,市場也一定會做出修正。
❹ 給大家的基金風險提醒
這兩年由於基金收益特別給勁,基金一下子破全城的全民話題,我理解大家的對基金的熱情,畢竟這年頭社會對人價值的評判過於單一,標准都趨向了錢。
大家都很缺錢,希望跟現實的落差會衍生出焦慮。這種社會群體交流和社交壓力的逼迫下,大量年輕人不得不提前做出選擇,不得不瘋狂的想辦法賺點錢。在經歷了先花錢才能賺錢的消費主義、職場小白月入五萬不是夢的智商付費之後,年輕人理性了很多。
我覺得買基金算是一件好事,年輕人願意老老實實買基金而不再是相信那些見鬼的財務自由和成功學課程,已經算是變得比較務實了。
買什麼基金,怎麼買基金,已經快被人說爛了。這里我想說點與風險有關的東西,也不一定對,歡迎大家討論。
第一、誰告訴你基金的風險一定比股票低了?基金的類型有很多,貨幣型、股票型、債券型、收入型、主動型、平衡型等,不同的基金類型對應的是不同的風險和收益,目前各類網紅基金看齊倉位,絕大部分是主動型和股票型包括指數基金,講白了你的錢,最終也還是進入了股市。
買股票有什麼風險,買這種基金面臨的風險是一樣的。無非是這些基金經理經驗比較豐富,手中的資金也比較多,通過組合的方式來盡可能地趨利避害。資金多是一種優勢,但有時候也是一種劣勢,因為基金並不是盤子越大越好的,盤子越大的基金實際上面臨的壓力也越大,因為優秀的標的並不足夠多,另外看當前的那些熱門基金以及他們重倉的股票,現在基本上屬於一個大資金抱團的情況。
大家思考一個問題,這么多基金抱團把股價弄起來的時候,必然要面臨的就是怎麼共富貴的問題,或者說怎麼分蛋糕,總有賺得多的想要拚命出貨,然後就有可能形成踩踏。
而且誰也不知道央媽會釋放主動性還是收迴流動性,年前這段時間,央媽只要一放水,基金就會起飛;央媽只要一收回,基金就下墜。
除了央媽,還有證監會爸爸,誰也不知道他們會不會打擊抱團,反正歷史上他們干出過這事兒,所以,基金的風險並不是絕對比股票低的,你得看基金的類型,收益越高,對應的風險就越高,這是天字第一條規則。而且現在這個狀況,大家都知道抱團有可能會炸,但都不知道什麼時候會炸,提醒大家不要盲目梭哈。
第二、基金的收益你得算清楚,很多人對於自己買基金真的能賺多少錢,其實是沒有概念的。就拿定投來說,定投當然分散風險,但同時定投也分散了收益,這世界是公平,獲得什麼就會失去什麼,讓你獲得金錢自然就會失去煩惱。
假如你買了10萬基金,這個基金1年漲了80%,那你不一定最終收獲18萬,你得在今年第一個交易日買進去10萬,注意是一筆買進去10w,然後放一整年不動彈,這10w才會到年底變成18萬。如果你是定投的,假如是按月定投,一個月投幾千塊平均進去,那麼你最終的收益不一定能有這么高,甚至可能少到你懷疑人生,為什麼?
因為基金每個交易日有漲有跌,而每天的漲跌基數是前一個交易日的最終凈值。簡單算一個數學題,數字我隨便編的,假如你買了10w基金,今天漲了50%,那就是10萬乘以1.5到了15萬,明天跌了40%,就是15w乘以0.6等於9萬,兩天下來明明第一天漲50%,第二天只跌了40%,結果最終的結果是本金還少了1w;同理你買了15w基金,今天跌了40%,那就是15w乘0.6等於9w,明天漲了50%,那就是9w乘以1.5等於13w5。
因為基數不同會導致漲跌幅的結果不同,所以當你在定投的情況下,由於你會分在不同的節點購買,所以有可能剛好你這個月或者這個禮拜或者這天投的時候在高點,也有可能你投的時候在低點,最終的收益跟基金的收益大概率是不一樣的。這就是為什麼很多基金看起來長得厲害,但是大部分買的人都沒有怎麼吃到肉的原因,數字不會說謊,但數字跟現實往往不太一樣。
第三,明星基金經理確實是優秀,但千萬不要迷信。現在大家追捧的這些明星基金經理,嚴格來說,只能算是新一代的明星基金經理。我是為了告訴大家,明星基金經理不是不能追,而是不要迷信,因為有太多昨日鳳凰今日野雞的案例。金融行業裡面,過去不代表未來,這句話不是廢話,而是血的教訓。就算你要追明星,你也要像一個海王一樣,多追幾個不同的分散一下風險。
第四,你要知道基金公司的利益在哪裡,警惕一些莫名其妙的宣傳,更不要迷信所謂的大V。很多人以為,基金公司賺錢是靠著幫大家賺錢而實現的,其實並不完全是,基金公司靠管理費賺錢,規模越大,管理費收得越多,不管你最終賺不賺,不管是漲是跌,你買進來的時候基金公司就穩賺了,所以可以簡單地理解為基金公司靠管理規模賺錢。
如何實現管理規模呢?正常的思路是,我幫已有的客戶賺錢,有口皆碑,一傳十,十傳百,人傳人,大家都願意過來買。過去大部分基金就是這樣的,現在最流行的思路就是營銷出一堆明星基金經理,靠著他們的號召力來發新基金,然後讓大家往裡沖。
要麼靠炒作基金經理,要麼確實幫廣大用戶賺錢,但是拉數據出來看,多年來一直牛叉的基金經理,就那麼10來個,明星基金,就那麼點兒。
基於以上幾點,所以大家跟風買的時候,也還是希望可以雞賊一點、警惕一點,把錢包捂得緊一點,不要把基金當股票炒,做好長期被虐的心理准備。既然是選擇了基金,那就長期持有或者定投,盡可能少去追漲殺跌,胡亂操作。為啥買基金?不就是圖個省心嗎?定投不就是為了可以控制風險嗎?
如果我要花里胡哨,買基金幹嘛?找刺激,我直接上杠桿去搞比特幣,不要那麼刺激也可以直接炒股。基金的費率你自己查一下,這要比股票交易高太多了,這不是白給別人送錢嗎?
要是實在管不住自己的手,那就乾脆別買基金,反正基金的持倉和組合都是透明的。你就按照你喜歡的基金的持倉內容直接去買那些股票就好了,省多少手續費對吧?
除了不要瞎操作之外還要做好長期的心理准備,一隻資金如果你沒有做好准備連續三年不論漲跌都定投的話,那你就算了吧。不然你天天看著數字上躥下跳,自己心情也上躥下跳日子都過不好了。你買它幹嘛?買基金是為了賺錢,賺錢是為了活得更好,你天天除了看那個數字,其他啥時候都無精打採的,這多尷尬呀。別說你控制不住,我也控制不住。
最後,寫不寫在我,看不看得進在你,能為自己的選擇承擔後果就好了,感謝大家的閱讀!
❺ 社保基金重倉股好嗎能不能買
社保基金的持股動向頗受市場關注,所謂社保基金重倉股就是指社保基金持有某股票市值占基金總量很高的股票。那麼大家肯定都有一個疑問,社保基金重倉股好嗎?能不能買?
一、社保基金重倉股好嗎?能不能買?
這個也不是絕對的,主要還是要看市場處於什麼位置,應該按下面規律進行。
1、如果是市場處在下跌通道中,那麼基金重倉股是一定要迴避的。因為,一般基金重倉股是下跌的最大受害者,另外,如果是在下跌中,基民會選擇贖回,這樣就會迫使基金不得不減倉,這樣造成進一步下跌。這並不是基金公司願意這樣做,而是為了支付基民的贖回潮而被迫的。
2、如果市場處於上漲通道中,那麼我們可以重配基金重倉股。因為,第一個原因同上,另外,由於這時基金的資金都比較寬裕,而且會伴有儲蓄搬家等現象,有很多人進入基民行列,造成基金的主動與被動加倉,這時重倉股就是上漲的源頭。
3、在猴市中,為了擴大預期年化預期收益,最好選擇那些波幅大的股票做波段,不要去做基金重倉股,因為,這時基金不會有好的表現機會,只有少數看準市場的基金可以跟隨。當然,無論在什麼情況下,全封閉操作的明星基金的重倉股還是可以借鑒的。
二、如何選擇社保基金重倉股?
1、總股本不應大於50億股的個股,社保基金在流通股中佔一定份額。
2、重點關注在下跌趨勢中大幅加倉的個股
3、重點關注有同一基金公司幾只基金進駐的個股
4、重點關注有資產重組預期且基本面良好的個股
5、重點關注有大金額參與定向增發的個股
6、重點關注有幾大社保基金同時進駐的個股
7、迴避在一個季度中漲幅巨大(>60%)的個股
❻ 醫葯股票現在還能買嗎
能買。長期來看,醫葯行業的賺錢趨勢依舊存在。
據相關數據報道:當前我國人均醫療支出僅420美元,而美國高達9403美元,日本是3703美元。中國人口結構、發展趨勢和日本很像,對比來看,人均醫療支出存在9倍增長空間。長期來看,隨著人口老齡化趨勢的到來,醫葯行業將是投資者不可忽視的金礦。短中期再加上2020年新冠疫情爆發,更加速了醫葯行業利潤、業績、資金關注度的爆發。截止2021年12月底,A股總市值約80萬億,醫葯行業佔比約9%。十年前,這個數字還只有3%。隨著醫療消費升級、人口老齡化來襲、新冠遲遲不滅……醫葯行業前景巨大。有以下兩點原因:
一、人口老齡化的加劇,對醫療保健需求爆發增長。大家肯定都能感受到:我國人口老齡化的趨勢逐漸顯著。這個趨勢我們可以用一些數據來說明:截至2017年底,我國65周歲以上的人口有1.58億,占總人口的11.39%,且65歲以上的人口增長率始終保持在10%左右。而人類患病概率會隨著年齡的增長逐漸上升,據中國衛生統計年鑒預測:中國老年人口的慢性病患病人數正逐加大。
二、醫葯行業的防禦屬性,深受機構喜愛。醫葯行業是典型的弱周期性行業,需求剛性大、彈性小,受宏觀經濟的影響較小。因而醫葯行業具有防禦性強的特徵。即使整個國家的宏觀經濟不景氣,醫葯行業指數也很有可能漲得不錯。以日本股市為例。從1992年到2012年,日本經濟陷入「失落的二十年」。日經指數下跌25.6%,而醫葯行業指數上漲了92%,有14年醫葯行業指數都跑贏了日經指數。反觀A股,素有「喝酒吃葯」的傳統。行情不好時,機構資金就會抱團白酒股和醫葯股。無他,白酒和醫葯有業績支撐罷了。白酒和醫葯也一直是機構的心頭好。現在霧霾、地溝油等等問題,未來的國人的身體會有怎樣的疾病,還不好說,但是可以肯定的一件事,以後葯品的需求會很大。行業需求旺盛,市場認可度強。這才是早就醫葯行業賺錢神話的核心原因。總的來說,醫葯行業是一個值得我們長期關注的賽道。
❼ 2021開年這幾天,基金漲了這么多,還能繼續買嗎
基金和股票的操作還是有很大差異的,首先要選好基金,然後不要看眼前的漲跌,要中長期持有,不能單純的以現在的漲跌判斷這只基金是否要繼續購買。
所以 你現在首要考慮的是你持有的這只基金是否還有繼續持有的價值 ,你要從過往的業績、基金經理、基金公司的多方面進行考察,選出最優秀的那隻基金。其次, 將你選好的這只基金長期持有 ,如果你不好判斷買入日期和金額,建議你直接基金定投吧,雖然可能不如精心研究後購買的收益高,但這是最省事最便捷的投資方式,並且這樣長期持有之後一定會帶來非常可觀的收益。
股市震盪了這么久,終於有一些突破,但細心的你會發現,大盤漲了不代表大部分股票上漲喲,基金沒上車的現在可以上一下了。
基金能不能買,不在於最近漲了多少,而在於一下幾個方面:
1.買漲不買跌。也就是說越是跌的時候,越不能買,漲的時候到是入手的好時機。買基金不像是買白菜蘿卜,價位越低越好,跌了降價了就撿到便宜了。實際上,基金的價位對於基金投資來說,沒有任何意義。因為,投資是爭的基金的漲幅,而不是基金本身的價值。漲得好的基金才值得購買,反之漲得不好或者在跌的基金,買了就是在虧錢。
2.何時買要看中長期趨勢,而不是眼前的漲跌。買基金不像是炒股,把一時的漲跌看得太重。而是要去判斷未來的趨勢。如果未來的股市整體看漲,那麼任何時候入手都沒有問題。如果,趨勢不好,未來一段時間幾個月,半年,一年都是下降趨勢,那麼就不能買。
3.買基金選基是第一位的,股市的漲跌反而並不是太重要。一個優秀的基金經理,在熊市也是可以為你賺到錢的,反正差的經理,哪怕是牛市也讓你陪本。一些優秀的基金,放長了看,不管是牛市熊市,年收益都非常可觀,基本上一二年可以讓你的本金翻一番。
所以,買基金永遠不要去糾結現在是漲了多少了,接下來會不會跌幾天了,而是要看大趨勢,要深入研究選准真正優秀的基金。能把這兩條悟透,不管股市漲跌,你都可以通過優秀的基金幫你賺錢。
沒有隻漲不跌的股票,也就沒有隻漲不跌的基金,2021年A股走出了一個極度分化的結構性行情,那就是機構重倉的白酒、新能源、部分醫葯生物和 科技 股大漲,新高不斷,可是絕大部分股票是下跌的。新年大漲的基金主要 是抱團持股度很高的基金。
目前白酒市盈率超過60倍,新能源的寧德時代市盈率超過200倍,金龍魚市盈率超過100倍,估值高不高有沒有泡沫,投資者自行體會,作為投資者,我是堅定的認為抱團股具有太大的投資風險,股價調整隨時來臨。
或許投資者的觀點不值得重視,但專家也會有清醒者,最良心的基金經理也對機構抱團的新能源板塊個股表示憂慮,寫了一篇千字短文,核心觀點就是「大多數被爆炒的新能源股票,恐怕未來只能以股價大幅下跌來消化估值了」
從 歷史 看,這位基金經理還是具有前瞻性的,2007年6000點勸基民贖回,2015年4500點喊風險,
不僅僅新能源有風險,二三線白酒股風險更大,二三線白酒競爭激烈,雖然有漲價的利好,但漲價可能意味著市場份額的喪失,未必就能增加利潤,一旦預期打破,股價馬上跌給你看。食品飲料也是如此,都是充分競爭行業,不少個股業績增速低迷,股價泡沫已經破裂,剩下的強勢股,泡沫也會破裂。
追高總是存在風險,而且是巨大風險。以上只是個人觀點,不構成投資建議。
❽ 公募基金里公布出來的股票能買嗎
❾ 股市震盪現在可以買基金嗎
股市震盪可以適量買入,基金一般是長期持有會比較好的,如果十分看好一隻基金的前景,就可以考慮購買的,如果覺得風險有點大,可以選擇債券基金或者貨幣基金,因為這類基金的風險是沒有股票基金那麼大的,但是收益也沒有股票那麼大。
(9)基金抱團股票現在能不能買擴展閱讀:
股市震盪基金怎麼操作?
我們可以選擇「固收+」的投資策略,是指在配置優質債券獲得穩定的基礎性收益的條件下,尋求多種策略中確定性較強的機會,比如說增加一些權益類資產,來提高產品的整體收益。
「固收+」最大的特點就是以追求絕對收益為目標,在震盪的市場環境中,進可攻,退可守,更具安全性和穩定性,所以,比較適合既追求要跑贏通貨膨脹,資產增值,又要做到不冒太大的風險,減小投資波動的穩健型的投資者。
❿ 抱團股大跌,股民該怎麼辦
我和幾個大型基金平台談過了,確實有非常高比例的投資者根據基金排名選擇基金,這種選擇法有一定的合理性,但最不科學。 我們認為科學的選擇方法應該遵循以下步驟,就是一定要充分認識自己,比如你的風險承受能力大小,投資期限長短,根據自己的風險偏好和投資期限,確定各類資產(幾乎所有類型資產都能找到代表性基金) )的配置比例。
從投資體系及其穩定性、長期投資績效等方面選擇能夠代表各類資產的優秀基金,形成自己的投資組合,每季度檢查自己的基金組合,實現動態平衡,各項資產對自己的風險偏好和投資期限所以,投資基金不是有押寶的明星基金和爆款基金,而是根據自身情況,在大規模資產配置理念的指導下展開科學化的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