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股票分成虧錢報警能立案嗎
股票分成虧錢如果涉嫌詐騙的,報警能立案。如果公司或個人以股票分成的名義,作出虛假陳述,吸引投資者投資的行為,實質上可能會涉嫌詐騙,因此這是一種違法行為。股票分成如果公司打著股票分成的名義,吸引他人投資的,會被工商局予以行政處罰,構成詐騙罪的,還會追究刑事責任。詐騙罪往客觀上表現為使用欺詐方法騙取數額較大的公私財物。欺詐行為從形式上說包括兩類,一是虛構事實,二是隱瞞真相;從實質上說是使被害人陷入錯誤認識的行為。欺詐行為的內容是,在具體情況下,便被害人產生錯誤認識,並作出行為人所希望的財產處分,因此,不管是虛構、隱瞞過去的事實,還是現在的事實與將來的事實,只要具有上述內容的,就是一種欺詐行為。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第二百六十六條 詐騙公私財物,數額較大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並處或者單處罰金;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數額特別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並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本法另有規定的,依照規定。
股票分成屬於詐騙嗎
股票分成是否屬於詐騙,需要根據情況判斷。如果股票分成是虛假的,騙取了股東財產的,則構成詐騙罪。詐騙罪構成要件:
1、客體要件。詐騙罪侵犯的客體是公私財物所有權。有些犯罪活動,雖然也使用某些欺騙手段,甚至也追求某些非法經濟利益,但因其侵犯的客體不是或者不限於公私財產所有權。所以,不構成詐騙罪。例如:拐賣婦女、兒童的,屬於侵犯人身權利罪;
2、客觀要件。詐騙罪往客觀上表現為使用欺詐方法騙取數額較大的公私財物;
3、主體要件。詐騙罪主體是一般主體,凡達到法定刑事責任年齡、具有刑事責任能力的自然人均能構成詐騙罪;
4、主觀要件。詐騙罪在主觀方面表現為直接故意,並且具有非法佔有公私財物的目的。
2. 股票投資被騙報警有用嗎
股票投資被騙報警有用。被騙錢了報警有用,詐騙金額在三千元以上的涉嫌詐騙罪,公安機關應當立案偵查,追究行為人的法律責任。
網上投資股票被騙首先進行報警,若是涉及金額較大,能達到公安機關立案標准,公安機關會立案調查,其次投資者收集好被騙證據。一般金融類詐騙資金追回的概率較小,若公安機關追回詐騙資產,投資者可以得到部分資金,若公安機關沒有追回詐騙資產,那麼資產將全部損失。
股票投資有風險
1、經營風險。企業因外部環境或自身因素造成的業務不能持續經營,從而導致收入下滑,業績的不確定性甚至虧損的風險,經營風險是公司長期問題積累產生的,一旦形成將很難扭轉,市場趨勢將會一落千丈,這對投資者來說是比較大的打擊。
2、市場風險。一般指股票市場股價波動的風險,價格波動即是機會,也是風險,要看大家對波動的嫻熟應對能力,好比大海裡面的風浪,小船是經不起大風浪的,一不小心就可能被吞沒了。相反,如果早有準備,駕馭的是一艘航母,大風只會助推你一把,讓你走得更快。
3、系統風險。這個是指無法預測的外部因素導致的系統性風險,例如戰爭。但不管是什麼風險,只要你不把雞蛋放一個籃子裡面,總會躲避一些風險的,在個股配置時,可以選擇不同的行業進行風險分散或對沖,不要把所有資產投到股市中來。
3. 炒股被騙了要去哪個部門報案
法律分析:可以去公安機關,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進行報案。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
第一百零九條公安機關或者人民檢察院發現犯罪事實或者犯罪嫌疑人,應當按照管轄范圍,立案偵查。
第一百一十二條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或者公安機關對於報案、控告、舉報和自首的材料,應當按照管轄范圍,迅速進行審查,認為有犯罪事實需要追究刑事責任的時候,應當立案;認為沒有犯罪事實,或者犯罪事實顯著輕微,不需要追究刑事責任的時候,不予立案,並且將不立案的原因通知控告人。控告人如果不服,可以申請復議。
4. 我的朋友用我的賬號和錢買股票虧了能報警嗎
請問,你和朋友有約定嗎?即使是口頭的,要據實說。
如果你請朋友操作或者朋友主動幫你操作,你接受了,虧損還是由你們約定的方式分別承擔各自部分。
如果你的朋友在你不知情的情況下,操作你的賬戶,你可以先私下於他協商賠償,對方不能接受你的方案,你可以報警。你需要使警方相信你的朋友盜用了你的賬號和密碼。
5. 網上認識一個人,對我進行股票買賣方面的指導,給了他錢,現在我出現巨額虧損可以報警嗎
當然可以報警了。這擺明了就是股票詐騙呢。不過以後自己也要知道,天下不會有掉餡餅的事。以此為戒吧。
6. 股票案件怎麼報案
撥打110。
股票案件及時撥打110 報警電話報警! 也可以直接可以向案發地、詐騙行為實施地、詐騙結果發生地、嫌疑人住所地報案,就是你可以選擇在你的所在地報案,如若你清楚犯罪嫌疑人在哪,也可以去其所在地報案,兩地警方任何一方接到報案後均應受理(受理並非立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