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華大基因不是新股為什麼今天漲幅超過十幾點
華大基因不是新股,但是符合創業板漲停改革規則,能漲停二十個點的。
2. 華大基因股票還能長多少
經查證核實,華大基因300676前期漲幅已經到達20倍,繼續上漲的概率不會很大,至少後市很難再超過261.99元的高點,這類股如果有,建議見好就收吧,如果沒有,那就只看不進了,不要追高買進為他人站崗放哨。
3. 華大基因算是炒股嗎
華大基因算是炒股。對於現在的華大基因而言,是剛上市的一個爆炒結果,被推上了一個所謂的風口浪尖,就好比當初的樂視網一樣,在牛市裡獲得了幾十倍的股價上漲。
4. 華大基因一周宣布三度增持有何意義
國內基因測序上市公司深圳華大基因股份有限公司最近1個多月因頻頻爆出負面消息股價持續下跌。7月23日晚間,公司宣布再度增持,這次出手的是公司實際控制人汪建。
華大基因高管紛紛增持背後是股價的持續下跌。6月14日,「獨孤九劍王德明」在天涯論壇發布文章,實名向江蘇省人民政府舉報華大基因偽高科技忽悠欺詐涉嫌賄賂官員,大規模套騙國有資產。
7月13日,虎嗅刊發頭條文章《華大癌變》,報道了去年在湖南省長沙市望城區婦幼保健院誕生了一名「13號染色體長臂缺失綜合症」男嬰,認為該男嬰的不幸降臨和當時負責產檢的醫院和提供無創DNA檢查的華大基因有關。
另外,7月16日也是華大基因巨額限售股解禁日,解禁數量為2.06億股,占公司股本總額的51.6%。按解禁前一天收盤價計算,華大基因解禁股市值約為211億元。
「舉報門」至今,華大基因股價已下跌逾37%。7月16日解禁日之後曾連續兩日跌停,7月23日跌幅為3.63%,報收76元。華大基因總市值已由最高時的突破1000億元縮水至304.08億元。
來源:澎湃新聞網
5. 如何購買華大基因股票
買股票首先要開立證券賬戶,然後轉錢進去,華大基因代碼:300676,目前股價202.31元,最低100股起步。
6. 華大基因股票漲多少了
經查證核實,300676華大基因股票最高價260元,已經上漲10多倍了,建議出局觀察、等待調下來再低吸進場操作方為上策。
7. 華大基因市值破千億到底是高還是低
華大基因昨日盤中市值突破1000億元,躋身到A股市值前列,關於華大基因估值的問題再次引起爭論。是高是低,問題在於你是什麼樣的投資者。
當然還有一種情況,那就是有更牛的一家公司橫空出世,或者有比現在更高明的技術出現,誕生新的行業巨頭。但是大多數投資者都沒有辦法猜測到這一點,總不能因為將來可能會出現新公司,而放棄布局一個有潛力的行業。
華大基因是個現象級企業,這家公司的熱度從沒退卻,一直在輿論前沿,即使還沒有什麼營業收入,即使在靠論文賺錢的階段,也總能吸引到公眾關注。一方面是因為這家公司從事的基因行業,在普通人眼中屬於高科技,另一方面是領導人意興盎然的作風。
還未上市時,華大基因就吸引了不少PE入資,估值一點都不低。從2012年年底開始,有超過50家投資人入股華大基因(包含原華大醫學與原華大科技),共計投資高達72.15億元。華大基因現在的市值證明了這些投資人的眼光,普遍有超過4倍的收益。
華大基因主要營業收入來自生育健康類服務、基礎科研類服務、復雜疾病類服務和葯物研發類服務四大業務板塊,營收的大部分來自前兩者,其中基礎科
研類服務是華大基因的發家之本,但是近年來和競爭對手相比營收優勢已不明顯。眾人最看好的是生育健康類服務,增長迅速,也是華大基因能有如此高估值的最重
要原因。但華大基因認為他們在科研方面積累的優勢,持續的高科研投入,可以幫他們完成和競爭對手非一個維度的優勢。
作為對比,內地資本市場上和華大基因業務最為相似的貝瑞基因,在華大基因最近一波上漲同時,基本按兵不動。可以理解為市場給予龍頭高估值,也可以理解為市場對一個高研發投入的公司的認可。但如果是謹慎的投資者,也可以理解為,華大基因已偏離基本面。
肯定是高了。
8. 疫情過後華大基因的發展看什麼
去年華大基因的業績受疫情刺激,收入和凈利潤都暴漲數倍,股價從60多元漲到近200元。但從去年7月開始一路下跌,從最高點到現在下跌幅度超過40%,接近腰斬。下跌的主要原因是市場認為疫情逐步得到控制,核酸檢測的需求不可持續,業績高增長缺乏持續推動力。其次,股票市場整體熱度有所下降,抱團股炒作風格轉換,帶動市場整體回落。
那麼,疫情過後華大基因的業務會如何發展?是回到疫情以前的狀態?還是更上一層樓?
要回答這個問題,先看看華大基因疫情以前的業務發展現狀是什麼。
華大基因是華大集團在A股的第一家上市公司,在疫情前,主要業務有 生育 健康 、腫瘤防控、精準醫學綜合解決方案、感染防控業務、多組學大數據和合成業務 ,其中生育 健康 是核心業務,目前主要是做新生兒產前檢測的,占總收入比例接近一半,這塊業務發展還行,還在全國推廣中,滲透率逐漸提高,但是現在年輕人不愛生孩子是個壞事,不過短期看影響不大,這塊業務短期的增長還不錯,長期看還需持續的技術創新推動。
腫瘤防控就是做腫瘤的「防」和「控」,這塊業務市場前景很大,是兵家必爭之地,單就腫瘤早篩這塊現在就已經成就了幾家獨角獸公司。華大基因目前在這塊的投入在增加,目前收入佔比較小,未來有望成為下一個增長點。
精準醫學綜合解決方案是給大型科研、醫療機構做解決方案的,簡單說就是賣設備和耗材的。這塊挺重要,疫情以前收入佔比能佔到兩成,增長也挺快,主要是To B的業務。
感染防控業務是直接受益去年疫情的一塊業務,本來不是華大基因的主力軍,去年一下子成為絕對主力,貢獻了絕大多數的收入和利潤,收入來源主要是國外的核酸檢測試劑需求,今年這塊業務增長率肯定會下降,但是這塊業務的地位隨著國家的重視,已經不能同日而語了。去年華大基因在中國和國外大建火眼實驗室,為全球抗疫做出了很大貢獻,同時,也把華大基因的設備和技術帶到了世界各地,很好的展現了中國的實力和擔當。疫情過後,這些實驗室怎麼繼續發揮作用?是否能成為海外業務的重要抓手?是華大基因未來幾年的重要看點。
多組學大數據和合成業務是做科研外包的,各大科研機構、葯廠、醫院都科研的需求,基本上現在做生命科學領域的研究都會從基因層面做一些分析,也就是需要做基因測序,而做測序發論文是華大基因的強項,所以自然就發展成一門生意。但是這塊業務現在競爭比較激烈,基因測序的設備和技術在業內已經比較普及了,不是個特別神秘的東西,賺錢能力一般。這塊業務的比重最近幾年在下降。
應該來說,經過去年的洗禮,華大基因既發展了業務,鍛煉了隊伍,又收獲了 社會 的贊譽和信任,公司的士氣和信心都空前高漲,但也存在一些不足,傳統生育 健康 業務受疫情影響收入有一定程度下降,腫瘤業務的推進沒有想像中那麼順利。未來三年,是華大基因非常重要的三年,我個人會關注以下三點:
一看華大基因如何轉化抗疫紅利,重點是海外市場
二看華大基因腫瘤防控業務進展,是否有明星產品落地
三看華大基因生育 健康 業務發展,技術創新和市場推廣兩條腿怎麼走
備註:華大基因是我非常尊敬的一家公司,從華大的發展 歷史 看,技術創新是最大推動力,發展過程和基因突變有點相似,存在不可預測性,有過好幾次跨越式發展,也踩過一些坑,但總的趨勢是積極向上的。生命科學是未來改變世界最重要的幾個領域之一,也是國家高度重視和支持的領域,行業的前景不用贅述,但面臨的挑戰也不少,各國都在爭著搶占技術制高點,中國作為大國必須擁有自己的核心技術和有競爭力的產業,不能受制於人。華大基因作為行業領軍企業,其發展對整個行業都有帶動作用,期待華大基因未來給 社會 創造更大的價值,基因 科技 造福人類。
本文為作者個人觀點,不作為投資理財建議
9. 華大基因、艾德生物、金域醫學這種新股如何買入
剛上市一般沒人賣的,一般最少會有幾次漲停後才開始有人賣掉
10. 華大基因股票上市了嗎
華大基因近期即將上市。
根據華大基因首次公開發行股票並在創業板上市提示公告顯示:投資者可以在2017年7月5日(T日)進行網上申購和網下申購。
資料來源:巨潮資訊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