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投資技巧 » 奪命金買的什麼股票
擴展閱讀
股票的非發型價格怎麼看 2025-08-26 19:28:56
振華化學股票行情 2025-08-26 19:15:51

奪命金買的什麼股票

發布時間: 2022-12-23 03:55:52

1. 奪命金裡面,凸眼龍為什麼會被宋先生扎。他們什麼關系。宋先生說凸眼龍改他計算機,什麼意思啊

是因為奪命金龍開投資公司賺錢,宋給了三千多萬龍投資,龍投資了二千八百多萬,結果股市一直跌,龍怕輸光,私自進入交易系統改金額,導致賬戶被凍結,所以宋扎死他。

2. 越來越不敢看懂絕世港劇

想不到,很多人有朝一日,能如此接近巴菲特。

因為股市。

他老人家活了89歲,才見過五次股市大熔斷(對上一次是98年全球金融風暴)。

而2020年3月里的10天,我們與他共同見證4次。



我們都知道,巴菲特被叫得最多的是「股神」。

但總有前赴後繼的人,都覺得自己可以成為神。

好像,他們都沒看過一部劇。

或者看過,卻總以為只是一部劇。

而它。

就在不遠處,帶著一種彷彿看穿前生今世的蒼涼——

《大時代》


豆瓣評分最高的港劇,9.3,至今無劇超過。

經典中的經典,巧合中的必然。

哪怕不炒股,非股民,也能被該劇強烈震盪。

丁蟹與股災,虛實捆綁的背後,實則說出一個無奈的事實——

有關慾望的智慧,來自於悲劇一次又一次的重復。

幸運的,只在於差別。

01

「呢個系咩時代?大時代!」是這部劇的台詞。

當時,也正是TVB的大時代。

陣容頂配。

幾乎雲集最傳奇、最能演的電視港星。

「秋官」鄭少秋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出演反派;

「靚絕五台山」的藍潔瑛,出演主演劉青雲的繼母(現實中她只比劉青雲大兩歲);

「玉女掌門人」周慧敏為數不多主演的電視劇;

日後著名的「師奶殺手」,陶大宇和林保怡,在1992年還不過是配角。

……




劇力巔峰。

今天我們所說的「名場面」都無法概括下面這場戲的「狂」勁。

第一集就敢拍,就能把你按在電視機前進行心理「揉搓」。

丁蟹(鄭少秋 飾)和四個兒子(合稱「五蟹」),在1994年「大奇跡日」輸掉了股市,身家從50億暴跌到負債過百億,跑上香港聯合交易所天台,相繼跳樓自殺。

剛剛取勝的對手方展博(劉青雲 飾),坐在辦公室里,喝著香檳,看見丁家五父子相繼墜下,心情復雜地數著:

「一隻,兩只,三隻,四隻,還差一隻。」



與之相對應的是,方展博的辦公桌上有父親、繼母和三個妹妹的遺像。

他成功了,斟酒,訴說。


還有一場戲。

電視劇里原本有。

丁家四兄弟為了幫父親丁蟹泄憤,將方展博和他兩個妹妹一個個從陽台上扔下去。

方僥幸掛住障礙物沒死,姐妹慘死。

與之對應,丁蟹跳樓時也被電線纏住腳,沒死成。

惡性循環,冤冤相報。

冰冷鋒利。

都拜他所賜。

誰?

韋家輝。

95年之後,韋家輝轉戰電影,和杜琪峰組成「銀河映像」,開始了在黑幫電影的領域開疆拓土,成就了無數經典——

《一個字頭的誕生》《暗花》《真心英雄》《再見阿郎》……


△ 《暗花》劇照,《大時代》是劉青雲出演的最後一部電視劇,2000年的《世紀之戰》實為續篇

可以說都從《大時代》里或多或少裁剪投影。

正邪交媾、暴力橫行、愛情幻滅、情義撕裂……

年輕人火氣大。

韋家輝在電視台戲劇組的外號是「韋小寶」,原因就在於不按牌理出牌。

事後回憶:

《大時代》雖然能出街,甚至變成經典,但當時絕對可能拍到一半,TVB內部審閱時叫停。如果有導演或演員投訴太殘暴,亦有可能拍不下去。

藝高人膽大。

韋家輝在構思這部片的時候,一開始不知道該怎麼拍股票行——幾個股票經紀,在交易所里高聲吶喊著股票價格、買進賣出,能怎麼拍得好看?

時代氛圍有了,可似乎有些流俗,意料之中的場景。

突然有一天,韋家輝想到一個場景——

一個在股市中輸光錢的老爸,將自己的兒子一個一個扔下去。

他感到興奮,無比確定這就是第一場戲。

至於,這個老爸為何扔?扔之前發生什麼?等等問題,韋家輝當時的想法是。

再慢慢想。

可以說,丁蟹早於《大時代》誕生。

一個窮凶極惡的時代惡人。

「殺人放火金腰帶,修橋補路無屍骸」是他信奉的至理名言。後來,還被黃秋生用在了《無間道2》。


這個角色在整部作品的作用至關重要,表現在:

當極致概念化的反派人物樹立起來之後,就倒逼著編劇必須相匹配地創作更多高概念、個性形象突出的人物群像配合。

一個大魔王身邊就有了魑魅魍魎——丁蟹壞事干絕的兒子們,甚至方展博靈魂深處的另一部分自己。

惡到極致,就必然有人間極苦極悲極美的事物產生,形成強烈對比,完成平衡——藍潔瑛扮演的玲姐。

超越現實邏輯、高度集中的慾望生態,使得作品具備了部分寓言體質。

這就是,為何今天的觀眾重刷《大時代》,最重要的觀感依然是震撼、揪心,而很難去追問,假不假?

當然,演員當時的狀態也處在最佳狀態,他們都要反套路。

最初,丁蟹的角色屬於人高馬大的萬梓良,怎麼會想到楚留香鄭少秋。

而方展博之前,劉青雲給人的感覺就是呆傻呆傻,怎麼能演股壇奇才,復仇的「基督山伯爵」。

還有諸多TVB花瓶,也被發掘出美之外的質感,憂傷、悲苦、堅韌等。

化學效應的產生,都在於韋家輝把「不正常」的選角放在「不正常」的角色里。

再通過一連串、驚濤駭浪式的劇情去刺激觀眾,從而接受設定。

甚至可以說,《大時代》在拉攏觀眾共同創作:

要錢還是要命,人人自危。

02

必須重點說說丁蟹了。

方展博固然是偏執狂,痴迷股市,置身邊兩個紅顏知己不顧。

但在Sir看來,完成主角的復仇使命,這個角色還屬於「人間產物」。

而丁蟹呢?

能夠穿透劇情,在現實生活里影響股市。

那隻能說,鄭少秋與它互相成就,完成了一個非人間的「超體」。

或許很多人都聽過,角色忌諱扁平化,概念化。

簡單說,要寫人物的復雜性。

好人會有邪念,壞人會有惻隱之心。

但丁蟹就很不一樣。

他的偏執寫進每一根神經。

沒文化,粗鄙暴力蠻橫不必說。

嘴上說著「不是念著你是親戚,我肯定已經還擊」。

鏡頭一轉,得罪他的人已經頭破血流。




腦子里想的都是「我覺得」,而不會對別人產生共情。

比如,他對愛情的感覺。

老婆不回家,他以為是貪慕虛榮,不肯跟她過苦日子。


羅惠玲(藍潔瑛 飾)明明三番四次說過不喜歡他,要離開他。

他卻堅信:

你只不過是在撒嬌,要我娶你。



活在自己的幻想中,一直認為自己是對的,別人都是錯的。

這樣超綱的人物如果不介紹是鄭少秋飾演的丁蟹,你一定會認為:胡編、扯淡,神經病。

但我們卻不會罵編劇寫得過火。

為什麼?

因為他是為另一個更過火的環境所誕生,股市。

在劇中,什麼是股市?

一句話概括就是,六親不認的慾望屠場。

有丁蟹這樣的人,有什麼好奇怪的。

人本平庸。

膨脹的慾望,卻讓人惡得超凡脫俗。

丁蟹這樣單線條思維的惡人,真的能在股市裡大殺四方,一天賺過億嗎?

而韋家輝的老辣正在於此——

他告訴我們。

正是這樣的人,才能在股市大殺四方。

注意看韋家輝借股市大鱷陳萬賢對丁蟹的「教路」——










這是一個魔幻的市場,越不懂,越能賺。

不懂,所以產生曲解。

而曲解,才是股市的王道——人棄我取,背道而馳,永遠不講邏輯。

丁蟹的「五蟹集團」上市,沒業績沒資產,卻想趁機在股市中撈一筆錢走人。

丁蟹央求陳萬賢再指點他幾句。

陳萬賢敷衍了他,並且罵了他兩段話。

一句是,「咁多人死,唔見你死」(這么多人死,怎麼不見你死)。

另一句是,「趁地淋」(趁土壤還軟,趕緊挖個坑把自己埋了,免得丟人)。



兩句擺明是侮辱的話,被丁蟹誤解成陳萬賢教他的「股市聖經」。

他的理解是:在股市瘋狂上漲的時候,寧願低價拋售自己的股票,撈一筆以後,等待股市大跌。

這樣的打法,明顯是瘋子所為——股市連創新高,根本看不到任何下跌跡象。

但他還是一如既往,盲目相信自己——

陳萬賢第一句話告訴他,哪怕所有人都死了,你也死不了;

第二句話,要挖個坑,不過不是給自己,而是給別人。

結果第一次,遇上了87年全球股災,股市瞬間從3992點,急泄400點,萬眾跳樓,唯獨「五蟹集團」大賺4億;

第二次,他將自己公司股票從1.8元大手拋空至收市的1毫,趁低吸納,結果一日狂賺20億。

股壇老手陳萬賢一聽他兩次股災都賺大錢,真是憋出了嚴重內傷。


「丁蟹效應」,也從此打出名堂——

凡有鄭少秋主演的電視劇一出,香港股市必然大跌。

瘋狂戰勝科學、慾望扼殺道德。

在丁蟹面前,所有關於發財的經驗都宣布無解。

因為,韋家輝故事裡的股市,其實是人心的折射,是一個扭曲無理的煉獄。

這里,只有輪回。

兩次狙擊都輸給丁蟹的陳滔滔(陳萬賢私生子),美國名校畢業,用盡各種數學、統計學手段計算股市。

最後不得不跟自己的小夥伴講了一個故事——



寓意很明顯——

狗的「語言天賦」在叫,而不是總結歸納。

你會統計學,你會計算,有個屁用。

你讓一條狗來炒股,分分鍾炒贏你。

所謂美國名校畢業,炒股還不如一個目不識丁的丁蟹。

丁蟹是為股市而生的。

他完全充分地理解後者的運行規則:

唯利是圖、泯滅人性。

唯一的「道理」有且只有一個:存在即合理。

而股市又是時代的縮影。

韋家輝的扣題來了,所謂大時代也是慾望生態推向極致的景象。

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

03

如果《大時代》僅僅只在展示魔鬼的行徑,如何碾壓觀眾的常識甚至價值觀,也只能算是,很狠的爽劇。

它之所以經典,不僅在於它直白而赤裸地向你展示,股市如何吞噬人性。

更在於它迂迴曲折地給你希望——

觀眾看完該劇,是能夠感受到地獄的可怖,也能覺察到它的虛妄。

最終是走一趟黑暗,重回人間的感覺。

魔鬼因地獄而生,而地獄則因人心而生。

股市也有雙面性,是把殺人刀,但同時,也是活人劍。

就像樓市,雖然瘋狂,但房屋買賣的原意,只不過是希望居者有其屋。

股市誕生的初衷本來幫助那些真正需要錢的好公司,能夠籌到更多錢。

韋家輝沒有忘掉這個起點。






方進新(方展博父親)和陳萬賢原本是合作夥伴,但兩人性格完全不同——陳萬賢將股市推向炒賣邊緣,不斷批准垃圾股票上市,眼看股市泡沫越鬧越大。

再趁機拋售,讓大量散戶破產。

方進新怎麼破?

他設法找了當時的三大巨頭——韋嘉城,賀新和郭英中(諧音李嘉誠,何鴻燊和霍英東),接住陳萬賢拋售的所有股票。

穩住股市,令陳萬賢損手爛腳,被迫辭去交易所主席之職。



這段情節,到底有什麼用意呢?

其實,它間接表達了韋家輝對瘋狂股民的「勸諭」——

股市需要服務於實體經濟。

股市泡沫無論吹得有多大,最終都是要靠實體經濟來支撐。

如果妄想一招發財,那你們根本不知道真正的贏家到底是誰。

這一層用意,韋家輝反復闡釋。

這一招,方展博也用了。

大結局的最後一戰。

92年波斯灣戰爭,丁蟹打算重施故技,大舉拋售股票,做空股市。

股市無情,從來沒有人有運氣一直贏。

做跌能給丁蟹帶來財富,也能將他推向深淵。

方展博的做法,同父親一毛一樣——

看在方進新的面子上,韋嘉城、賀新和郭英中三巨頭大舉買入股票,再加上波斯灣戰爭只打了幾個小時,香港股市逆勢反彈,創造了新高。


這才有了開頭第一集,丁蟹因此輸掉50億身家,反倒欠債過百億,被迫帶著兒子跳樓。

這一次,不再是「咁多人死,唔見你死」。

而是真的「趁地淋,崛好墳」。

股市有雙面性,地獄里本藏著希望。

那人呢?

股市大鱷與救市才俊真的是完全清晰的兩級對立嗎?

沒死成的丁蟹最終入獄,跟方展博講了一個自己的夢——



乍一看,似乎覺得丁蟹是死不悔改。

細細琢磨,不禁要為韋家輝拍案叫絕。

丁蟹和方展博實際上構成鏡像關系。

第一次,方展博被扔下樓,沒死,妹妹們慘死。

這一次輪到丁蟹死絕兒子,自己苟活。

富豪與奴隸的故事,就是丁蟹對方展博的諷刺:

你、我是一類人。

其實這同樣是對方展博的諷刺。

方展博的師傅葉天,臨終前傳授了方展博一套「炒股密碼」,翻譯過來是這樣:

「股市原意,乃讓集資投資有其地, 社會 向榮,人皆有賺,惜人性貪婪,耗盡心思,巧取豪奪,樂土成煉獄,血雨腥風,殺戮不息,無數人盪產傾家輸性命,勝者則喪良知人格,余於股壇數十載,未嘗見一真正贏者。」

「未有真正贏者」。

是的,哪怕是方展博。

他最心愛的兩個女人,阮梅和龍紀文。

阮梅心臟病發,龍紀文(郭藹明 飾)因為父親在股市買錯方向虧了數億,心臟病發而亡,最終和方展博反目。




一入賭局,人人都不過是丁蟹。

急風巨浪,控制不得。

一個只論輸贏的時代,Sir敢說,才讓人覺得希望殆盡,難以承受。

現在的股市過山車,讓網友開始挖出這段台詞——


主演還是劉青雲。

2011年,《奪命金》。

背景又是大股災。

24小時內,黑道小混混、劫匪和銀行基層職員,圍繞一千萬的「橫財」展開角力。

一千萬,能救命,也能殺人。

電影中有關股市、股票有這樣的「金句」:

股票是什麼?以小博大,杠桿杠桿再杠桿。

誰真的見過股票啊,可人人都想買。


不難看出,與看不見的股票而已。

這一千萬摸得著、看得見的鈔票倒顯得溫情脈脈——盡管它也燙手,也可能惹出無窮麻煩。

但就因為它實,有價,反而讓幾路人馬在困頓、絕望中昂起頭,鬥智斗勇,呈現出某種人的生命力,

而「奪命金」實際上指的就是看不見摸不著,虛無縹緲的股票。

它只有算計、只有陷阱,也只有絕望。

裡面有個細節很諷刺。

股災來臨,全民喊慘。

連黑 社會 的日子都很不好過。退位的大佬以前光景好的時候,壽宴是六十桌加上舞龍舞獅,現在是六桌還有吃齋。

大佬進了警察局,保釋金都要靠到處化緣,東拼西湊。

小弟看不下去,辭職不幹。

這才引發了要「黑吃黑」的連鎖追逐。

戲劇性的黑 社會 尚且如此,更何況普通的職員、家庭主婦還有老人。

股災的無差別碾壓,由此可見一斑。

於人,管理慾望是畢生的修行。

貪戀閃出,地獄天堂就是一線之隔。


人性在大時代里上演的,有可能是「眼看他起高樓,宴賓客,樓塌了」的摺子戲。

也有可能只是「小橋流水人家」的日常煙火。

葉天在「炒股密碼」的最後一句,相信大家還記得:

智者應知此乃一處永無贏家之戰場,取勝唯一法……

『及早離去』四字而矣!


離開,不代表失敗。

只是為一段瘋狂時代,做一個了斷。

在那裡,上演著現代 社會 里,最驚心動魄、卻不見刀光劍影的殺戮。

錢,要人的命。

但既然是命,誰又真的能抽身離開呢?

這,也是命。


3. 奪命金劉青雲最後賺了多少五百萬在跌的時候買,到升那麼高的時候賣。貌似是百分二三十左右而已

《奪命金》裡面劉青雲買的不是股票,是香港恆生指數,也就是股指期貨。劉青雲最後賺了大概三百多萬。
片中的情況:
情況1、指數是回升了2000點
一開始是22000點上下,阿豹買的時候是跌9.0%左右,20000點差點破,買了之後還跌了一段時間,最後紅轉綠的時候 是升0.1%左右。然後還剩餘15分鍾收市。
情況2、經理向阿豹報喜的時候說「現在300%了,還買不買?」,阿豹「買下去「。這里國語版本說300w了。

4. 建議大家看一部片子:奪命金,看完你就明白什麼叫股票

電影《奪命金》有這樣的台詞;「你們知道股票是什麼?股票,是人對未來的預測,測對了就是贏家,測錯的就輸家。輸家,想贏回輸去的,贏家就想贏更多。人的本性就是貪婪的,股票世界,弱肉強食,物競天擇,這是生態平衡的定律,是規律,再貪婪也不能改變規律

5. 劉青雲07年前演的一個電影關於香港股票的電影

《奪命金》是由杜琪峰導演,由任賢齊、劉青雲及何韻詩主演的一部犯罪題材電影。該片講述了3名身份地位各不相同的人物,他們的生活原本沒有交集,但出於各自原因3人都需要大筆資金,一筆失竊巨款的出現讓3人不得不進行艱難抉擇。

  • 出品時間

  • 2011年

  • 上映時間

  • 2012年2月3日

6. 有一部香港電影是關於股票的,請問叫什麼名字

電影名稱:《股瘋》。

《股瘋》是香港藝能電影有限公司、瀟湘電影製片廠合作拍攝的劇情片,由李國立執導,潘虹、劉青雲、王汝剛主演,1994年5月13日上映。該片用輕喜劇的形式充滿善意地描繪了1990年代全民炒股的瘋狂熱潮。

主要內容:股市興起的90年代,公共汽車售票員范莉決心靠股市改變自己平淡的生活。她結識了來上海追尋女友的港客阿倫,兩人聯手炒股,取得一些成績後,里弄的居民和單位的領導都拿出自己的積蓄讓范莉幫大家炒股。

隨著炒股事業的大發展,范莉的家庭也發生了一些變化,丈夫因為心裡的落差也投身股市,甚至將老同學交給他的20萬元裝修款也私自用於購買股票。但沒想到,錢全賠了進去,走投無路下生出跳樓自殺的念頭。范莉和阿倫及時趕到,在大家的勸阻和幫助下,許昂放棄了輕生的念頭,並與范莉復合,而阿倫也在上海找回了自己的戀人

(6)奪命金買的什麼股票擴展閱讀

作為中國經濟新現象的股票,在《股瘋》中成為真正的主角。影片用輕喜劇的形式充滿善意地描繪了1990年代全民炒股的瘋狂熱潮。在輕松平緩的敘事語氣之中,透露出商業大潮和經濟利益對普通民眾的沖擊。通過對股票市場的漲落起伏和人們生活的戲劇變化,從側面流露出中國民眾對於經濟觀念的轉化。

獲獎記錄:

1、1993年第四屆上海影評人獎最佳女演員獎 ——潘虹。

2、1993年中國廣播電影電視部優秀影片獎最佳女演員——潘虹。

3、1993年中國廣播電影電視部優秀影片獎最佳合拍片。

4、1994年第十四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女主角——潘虹。

5、1994年第十七屆大眾電影百花獎最佳女主角——潘虹。

6、1994年第二屆長春電影節最佳女主角——潘虹。

7. 奪命金裡面阿豹買股票買跌是什麼意思是不是高買低拋買跌和買升具體什麼意思

問了一句:你都這樣了確定要吃火鍋嗎?他胃的漢子。你要用錢,哪兒

8. 奪命金裡面阿豹買股票買跌是什麼意思是不是高買低拋買跌和買升具體什麼意思謝謝了,大神幫忙啊

實際中看看期貨的操作就是和他說的是一個概念啊

9. 電影《奪命金》里宋先生說:改我的電腦,是什麼意思呀看不懂,姓龍的是怎麼炒股票的

我說的簡單點
宋先生是極度有權勢的代表,龍哥炒股票,玩期貨,都是在金菠蘿金融交易系統里操作的,這個交易平台是私人平台,屬於宋先生所有,屬於地下黑系統
龍哥賠了,所以他妄想通過修改賬戶金額,讓自己賠的少點
這就違反了宋先生的規矩,即錢可以輸,大不了再賺,但是你不能改我的電腦,因為人人都這么做的話,這個系統就會崩潰

10. 電影《奪命金》中股票基金和股票投資的區別

股票基金屬於基金,股票投資則是直接的股市投資。
一般而言,前者風險因有組合投資所以較後者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