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投資技巧 » 巴菲特買股票的時機
擴展閱讀
買股票從哪看 2025-08-27 12:13:32
看股票用多大平板 2025-08-27 12:08:28
買股票先開證券嗎 2025-08-27 12:07:24

巴菲特買股票的時機

發布時間: 2022-12-25 00:55:16

❶ 巴菲特多大開始投資股票

美國投資大師巴菲特在11歲便開始投資股票,他所擁有的一切都是從股票市場賺來的,他現在已經擁有400億美元的身價,依然在金融市場中享受著「錢生錢」的游戲。對於這些超級大富翁來說,錢已經不是他們想要去追求的東西,他們想要通過理財感受資金增長的快樂,當別人覺得賺錢難的時候,有些人卻在「偷著樂」,就好像巴菲特所說:「只要給我足夠的時間,沒有什麼是辦不到的!」

如果你說:「巴菲特他是神一樣的存在,我怎麼能與他相提並論,他可是一直贏過來的大師呀!」然而事實是11歲的巴菲特將自己和姐姐的零花錢投入股市,最終出現連續虧損的狀況;在他20歲的時候就讀大學,別的同學都在到處遊玩,而他卻每日去圖書館學習各種金融資料,正是這種理財的心態,讓他畢業後直接進入到了一家金融公司,最終成立了屬於自己的投資公司。騎牛看熊認為投資這條路上誰都不是一帆風順的,然而越早進行理財投資,那麼試錯成本越低,在將來有錢的時候能夠更加理性地應對各種情況。

❷ 巴菲特投資比亞迪的時間

2008年9月29日巴菲特以每股8港幣的價格認購了比亞迪公司2.25億股的股份,截至2020年這12年期間翻了近20倍,賺了334億港元!無疑續寫了股神的傳說。根據一些信息顯示,巴菲特在中國過去投資過一些股票,不過不是A股,投資了港股比亞迪和中國石油。

沃倫·巴菲特(Warren Buffett,1930年8月30日-),全球著名投資人,出生於美國內布拉斯加州,畢業於哥倫比亞大學,因其獨到又奇特的股票投資眼光而聞名世界,被眾多投資人尊為「股神」現任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董事長和CEO。其投資過的公司遍及全球,其中對可口可樂GEICO美國運通等公司的投資,已成為經典案例傳播。


2022年6月17日(當地時間),2022年巴菲特慈善午餐拍賣結束,中標價格達1900.01萬美元,再次創下歷史紀錄,這也是最後一屆,2000年以來,巴菲特慈善午餐共籌得善款超過5300萬美元。

❸ 巴菲特關於買賣股票時機的論述你是怎麼理解的

其實巴菲特在股票投資上是不太進行擇時的,他往往都是以合適的價格買入上市公司股票,但是並不一定是買入最低價附近。他曾經買入的股票套他50%,他也只是加倉而已。

❹ 巴菲特買入比亞迪的時間

巴菲特買入比亞迪的時間是在2008年,正是在其暴跌57%之後,他以8港元的價格,認購了比亞迪股份2.25億股股份。
拓展資料
沃倫·巴菲特(Warren E. Buffett) ,男,經濟學碩士。1930年8月30日生於美國內布拉斯加州的奧馬哈市。他是全球著名的投資家,主要投資品種有股票、電子現貨、基金行業。
2020年4月6日,沃倫·巴菲特以5900億元人民幣財富名列《胡潤全球百強企業家》第3位;4月7日,沃倫·巴菲特以675億美元財富位列《2020福布斯全球億萬富豪榜》第4位。
2021年3月2日,沃倫·巴菲特以5890億元人民幣財富名列《2021胡潤全球富豪榜》第6位;4月,沃倫·巴菲特以960億美元財富位列《2021福布斯全球富豪榜》第6位。
最新動態:
2018年8月15日,據國外媒體報道,2018年第二季度,「股神」沃倫·巴菲特(Warren Buffett)旗下的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Berkshire Hathaway Inc)繼續大筆購進蘋果公司股票。
根據周二提交給證券監管機構的一份最新申報文件,2018年第二季度,伯克希爾·哈撒韋增持1240萬股蘋果股票(價值約20多億美元),使該公司截至6月底共持有約2.52億股蘋果股票,比第一季度的2.396億股上升約5%。在納斯達克周二交易中,蘋果收盤於209.75美元,較上一交易日上漲了0.42%,按照這一收盤價,伯克希爾·哈撒韋持有的蘋果股票價值達528.57億美元。
2021年5月1日,在伯克希爾·哈撒韋股東大會上,對於Robinhood,巴菲特認為其已經成為賭場性質組織的一部分,取得的成就不值得驕傲。
2022年,股神巴菲特(Warren Buffett)旗下的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Berkshire Hathaway)對蘋果公司(Apple)的押注可能最終成為他最成功的投資之一,賬面收益超過1,200億美元。

❺ 巴菲特為什麼不做短線

巴菲特為什麼不做短線?絕大部分股市投資者都希望快速成為短線高手,在股市波動中收獲短期暴利,快速實現財富增值。但要在投資市場上成為一個短線高手,是很多股民一輩子的夢想。但做短線高手的要求極高的,問題的是你次次做到准確嗎?如果你能做到,自然能一夜暴富了,並能賺到很多很多的錢!那麼這個股市就是你的銀行了!

但,現實中那些想靠短線賺錢的人,最後輸得只剩下底褲的人多得是!最後揮淚離去!其實炒股門檻低,但實現炒股致富是最難賺錢的行業了!

投資上不要投機取巧,總以為自己很聰明,很了不起,哪怕你是短線狙擊之王,但這個市場是專治不服的。

你比投機之王哪一個厲害?傑西•利弗莫爾一生極具傳奇色彩,被公認為世界股票投機史上最偉大的投機者之一。《投機之王回憶錄》以其生平為藍本,借一名化名為拉里•利文斯頓的人物,再現了其跌宕起伏的人生和投機經歷。利弗莫爾14歲時初涉股市,從一名華爾街的無名小卒,憑借自身的天賦與對市場的仔細研判,在股市幾經沉浮,最終參透投機之道,在1929年做空股市賺到一億多美元(那時的美元值錢多了),終成一代投機大王。不過,他以為他能戰勝市場,不懂敬畏市場,在大肆做空中虧空資產,最後自殺結束了自己投資生涯!

每個人的能力有天花板,不可能面面俱到,所以你需要在自己擅長的地方發力。巴菲特的長處是超級耐心。就好比說你去問一個奧運會馬拉松冠軍,你怎麼不去參加100米飛人大戰?短線操作者必須具有敏銳的市場嗅覺,出手快准狠,才能在市場中賺取利潤。手腳稍慢一些就給鱷魚咬掉了一條腿,你只能斷掉一條腿了。但是,短線操作很難做到次次准確,保證長期穩定的盈利。如果巴菲特專做短線,那麼投資世界上就少了一個真正意義上的世界股神。如果,巴菲特在A股做短線,他和我們這些菜鳥沒有什麼區別,一樣的虧錢,大虧。

短線走勢千變萬化,難以把握,影響短線走勢的因素很多,趨勢走得好好地,好股也會突然暴跌了,控盤主力很可能就會改拉升為打壓,股價怎麼走由莊家來操控。

作為一個技術交易者,學會看圖來判斷股票的走勢。一定要尊重市場的K線圖形,市場出現什麼樣子的圖形,就會形成什麼樣的圖形,但能否通過K線圖形中,判斷出第二天的漲或者是跌呢。回答是肯定的,如果無法判斷出漲跌,還用K線圖形干什麼。

可能有人會說,誰也無法明確的判斷市場的漲跌,所有的預測都只是一個概率問題。我個人也比較同意這種看法,但如果在實戰交易中,你永遠去追求確定性的100%判斷,那麼你就永遠無法做出操作,因為股市的變化是多端的,100%正確的判斷在股市中就是沒有的。股市的唯一不變的就是「變化」。這就是股市的魅力所在!

我們只能根據自己的判斷,大概率的選擇方向,然後冒著風險進行交易操作,我們不應該過分的擔心判斷對錯,只要明白一點:對了怎麼做,錯了怎麼辦,然後採取相應的對策適應市場的變化,做到順勢而為。

有人會拿徐翔舉例子,說明短線這條路是可以走通的。徐翔的發跡史,到底是不是從3萬做到幾億私募大佬嗎。不過,徐翔被人們是游資的鼻祖,寧波敢死隊三個創始人之一,並成為領軍人物。但是從媒體披露的一些信息看,徐翔的私募基金確實是做短線的高手,但是他是做莊的高手,他的操作思路是聯合上市公司做莊,他在收集籌碼要上市公司出黑幕消息,虛報自己虧損,於是,大量散戶紛紛割肉離場,以收割散戶為目的的,在賣出時出利好消息吸引大量散戶的跟風。他研究的應該是怎麼搞內幕交易、操縱股價呀!對一些道術研究透了,只有達到這樣程度才能賺錢啊!應該說,徐翔在股票投資方面是具有天賦的。即這樣的老莊股擁有多種優勢,散戶永遠不知他的底牌,而他卻知道散戶的持倉數量,他需要通過聯合做莊等違規違法操作來賺錢,走的是歪門邪道。否則,他就不會坐牢了!

四個人打麻將,三分技術七分手氣,穩賺不賠就只有技高一籌的坐莊,精於此道的他能看出其他三人底牌,甚至出千了。散戶是沒有這個能力,也看不出其中的道道, 此其他人也無可奈何;而在股市裡,普通散戶認為的短線,是買進去等著大資金往上拉漲,拉到幾個點就賣出,實現快速盈利,這是兩個概念完全不同,請大家一定要搞清楚。

熊市和平衡市中,因波動太小,標的不好找,所以一般短線客基本沒有什麼操作機會,聰明的人都遠離股市,空倉,自己放假休息了。

實際上,價值投資能持續戰勝市場的關鍵在於股市波動,合理利用價值規律。

巴菲特從師格雷厄姆學到了價值投資的理論和方法,使得巴菲特的眼光、格局更上一層樓,成就他的特殊人生。

巴菲特回憶在為格雷厄姆-紐曼公司工作時,他問他的老闆:「低估時它最終將升值呢?」格雷厄姆只是聳聳肩,格雷厄姆回答:「一位投資者如何才能確定,當一家股票的價值被市場市場最終總是會這么做的……短期來看,市場是一台投票機;但從長期來看,它是一台稱重機。」

格雷厄姆曾將股票市場的波動歸為一種神奇的現象。

1929年格雷厄姆參加了一次由美國國會舉行的聽證會。參議院銀行業委員會主席威廉·富布萊特問格雷厄姆:「最後一個問題,當您發現了某個特殊的情形並且您僅憑個人思考判斷您可以用10美元買入一隻股票,而它的價值是30美元於是您買進一些股票。但只有當許許多多其他的人們認為它確實值30美元的時候您才能實現您的利潤。這個過程是如何產生的是做宣傳呢?還是什麼別的方式?是什麼原因促使一種廉價的股票發現自己的價值呢?」

格雷厄姆回答道:「這正是我們這一行業的一個神秘之處,對我和對其他任何人而言,它一樣神奇。但我們從經驗上知道最終市場會使股價達到它的價值。」

作為價值投資的先行者,格雷厄姆認為投資者應當尋找一個合理的價位來買賣股票。他甚至認為投資者應當力爭在股票價格最低的時候再買入。巴菲特雖然也認為投資者應當耐心等待買入時機但不應當奢求能夠在最低點買入。

巴菲特和格雷厄姆都主張價值投資者應認識到企業財務報告的重要性,但巴菲特同時也看重企業其他許多無形的東西,如管理者的素質產品有無大眾化的市場企業有無特許權與定價權等。巴菲特強調只有財務報告與企業的其他因素都滿足自己的條件時他才可能會考慮買。否則不管企業有多強的盈利能力而它的產品與市場如果不能被理解的話,他還是不會對它感興趣。一旦巴菲特選擇了某隻股票而且認為他當前的價格正是非常不錯的買入時機,他便不會過多考慮股價是否到了最低點。

他說:「我現在要比20年前更願意為好的行業和好的管理多支付一些錢。」

事實上,一般投資者做出正確決策的依據並非建立在它是否看懂了企業的財務報表而是取決於它對商業的理解能力。在巴菲特看來,投資股票和證券與其他商業活動沒有太多的區別,衡量企業的一些基本量尺在這里依然有用。

投資者習慣了「旅鼠式」的行動。如果讓他們脫離原有的群體,獨立獨行是非常不容易做到的。就像巴菲特所指出的那樣:「在我進入投資領域30多年的親身經歷中還沒有發現應用價值投資原則的趨勢。看來人性中總是有某種不良成分,它喜歡將簡單的事情復雜化。」

對投資者來說,重要的不是理解別人的投資理念,而是在實踐中如何正確地應用它。

作為普通投資者,在買入價格上留有足夠的安全邊際,不僅能降低因為預測失誤引起的投資風險,而且在預測基本正確的情況下,可以降低買入成本,在保證本金安全的前提下獲取穩定的投資回報,隨著企業的不斷發展壯大,它為你生兒育女,使得股票數量不斷增加,其中投資者能從中得到豐厚的回報。

而真正有實力的長期投資者,像巴菲特這種超重級的大大佬,他們在股市中做的都是做長線,從而釣上大魚。那些團隊也像巴菲特與芒格聯手,他們都有自己的團隊,內部有各自的分工,他們的主要工作不是整天盯著大盤,盯著指數和個股。

而是選擇一些上市公司進行實地調研,並寫出投資分析報告,為投資決策提供正確的依據,同時進行相應市場研判,確定投資標的和介入時機。

價值投資的投資者做長線交易,才是股市的真正贏家。巴菲特靠價值投資成為世界股神!

股市如武林各門各派,各派有各派的優勢。巴菲特的炒股風格一直都是堅持價值投資,既然巴菲特走的是價值投資之路,說明他對價值投資是很有研究的,結合他自己擅長的地方,使得在投資上有適合自己的殺手鐧。

沒有最好的投資方法,只有最適合的投資方法。

在中國股市上,只做價值投資縱使不斷分紅送轉股,也許難賺到大錢,就要適當增加一些投機,在高概率之下做投機,要做到「七分投資,三分投機」。任何投資風格做到極致,都能夠取得優異的投資成績。關鍵點就是堅持自己的投資理念,在自己的能力圈上投資,就是說讓自己的投資方法適應於股市的狀況和當時的市場,你就能戰勝市場,賺到屬於你那份的錢了。

巴菲特不做短線太正常了,不僅巴菲特不做短線,就連我身邊認識的靠股票投資這行實現改變命運,階層躍遷的人,沒有一個是以做短線做起來的。我從事這個行業13年,投資者也見過一些,但是迄今為止還沒有見到一個靠做短線交易發家致富,光耀門楣的人,所有的短線高手都是停留在傳說當中,不知道這里有多少訛傳的成分,中國人向來喜歡造神。

有人會拿徐翔舉例子,說明短線是可以走通的,徐翔的發跡史,到底是不是從3萬做到幾億,無從考證。但是從媒體披露的一些信息看,徐翔的私募基金確實是做短線的高手,但是他是做盤的高手,他的短線是以收割散戶為目的的,而普通散戶認為的短線,是買進去等著大資金拉漲,實現快速躺贏,這是兩個概念完全不同,請大家一定要搞清楚。

因為有等不了的快速致富思維加持,很多人認為擁有「小錢」的散戶和機構以及主力的操作應該不一樣,大多數人認為:「資金少就應該搏一搏,要不然什麼時候能做大?」正是因為這樣的投資觀念,僅僅會用對待小錢的態度來對待投資盈利這件事,也許買賣買賣了十年後,這錢還是小錢,甚至會越來越少,但是如果逐漸學會用對待大錢的態度,來對待暫時的小錢,那小錢就可能有大概率機會變成大錢。

做短線只不過是和概率較勁,整天拿不起放不下,整天盯在盤上,每天都在忙著止損止盈,常常止損,利潤卻總不見奔跑。

短線做的時間長了,人也神經了,所謂的短線操作,可能能讓你短期內出現盈利,但是拉長周期來看這種玩法是不可持續的。短線操作對於人的精神,體力和精力都是巨大的消耗,沒有人能夠常年累月維持這樣的狀態。短線操作對於投資者的心態和 健康 都早造成嚴重的傷害,整天處於緊張兮兮的狀態,交易時間連個廁所都不敢去,這樣的狀態時間長了,身體不出問題才怪。

參與短線交易的人,自然是無法研究大勢,也無法研究長周期的市場演進規律,這樣下去,是很難找到真正的出路的。

短線走勢千變萬化,難以把握,影響短線走勢的因素很多,趨勢走得好好地,美股突然暴跌了,主力很可能就會改拉升為打壓,調整一到兩周,此時做多的你,到底是該買還是該賣?一個重大利好消息出現,主力可以直接一字板漲停,也可能高開低走收出大陰線,逼著散戶離場,也可能高開,盤中回落,下午封漲停,這樣復雜的走勢,做短線的朋友你能把握的了嗎?
不僅巴菲特先生在做長線投資,我們市場里的主力也都是做長周期投資的,為什麼他們在資金,消息和與上市公司關系都比散戶強得多的情況下,依然在堅持長期投資,而作為只有幾萬幾十萬的散戶卻堅定的認為自己可以靠一些廣為人知的技巧就能實現在市場中的快速致富呢?這是不是有些荒唐。

什麼是價值投資?
短線說明你的預判錯誤,在投資之前沒有做好調研,實際觀察。而在買入之後急於脫手,是因為自己的選擇發生了錯誤。在格雷厄姆的《證券分析》這本書,格雷厄姆就強調了,價值投資實際上就是分析師投資,其主要策略是在投資前做事前調查,獲取充分的信息,信息包括行業,也包括企業,有財務報表,也有私人走訪,你要對企業人財物,供銷存過程全面把握。再進行投資。這種做法對於初期的投資人非常辛苦,一度有人蹲點工廠,數工廠貨車數量。也有人去飯店,點算就餐時間就餐人數。最終形成一個體系的價值判斷。這個判斷不會在大方向上出現錯誤。比如這個行業的需求一般是清晰的。比如食品行業,金融行業。而這個企業在這個行業中一般不會跑偏。

這就是價值投資。從宏觀到行業,再到企業。你都了解了。然後再去股市,像買白菜一樣,你要和小商小販討價還價。只是股市裡面沒有小商小販,股市裡面有兩種商販,一種是中間商,賺差價的做市商,或者坐莊,但是如果你要收購一家企業,做市商可以讓你便宜的買到,另一個就是除你意外的其他投資人構成的市場先生。市場先生會犯錯誤,有時候貴,有時候便宜。你當然要和他討價還價,你希望買進來的時候足夠便宜。如果你買貴了,也就意味著你花了未來的錢,為今天的公司買單。
為什麼巴菲特不做短線?
實際上巴菲特也做短線,如果你的短線是上午買下午賣,巴菲特沒有這樣的投資。但是如果你買進來,幾個月後發現自己看錯了公司,出現了重大誤解。那麼做法是馬上脫手。對於巴菲特,其真正投資技巧在投資之前。你到之後亡羊補牢,大多數是為時已晚。深思熟慮,才是投資的主要方式。想明白了,不要管市場波動,用批發價揀選低估的股票。

❻ 案例:當年三個理由促使巴菲特投資中石油,僅半年就狂賺28億

作為有史以來最成功的投資大師,巴菲特在2003年的投資表現出對投資時機極強的把握能力。2003年4月,巴菲特成功投資中石油的戰役就是經典之戰。到10月份,中石油以83%的漲幅雄踞香港股市漲幅榜第一名,巴菲特在短短的半年時間內,狂賺了28億港元。

巴菲特之所以能夠取得這次成功,是因為他對中石油的內部和外部環境做了詳盡的分析,並選擇了適當的投資時機。

第一,當時中石油的股價很低,上升空間很大,是最好的購買時機。

第二,巴菲特對在中國長期投資有信心。他在出手中石油時事先就已經有了周密的部署和詳盡的考察,其中包括和中石油有關人員接觸及研讀中石油的財務報告。

中石油主要控股錦州石化、吉林化工、三星石化等多家中國A股和H股公司。作為中國最大的油氣生產商,中石油主要從事石油及天然氣的勘探、開發、生產及銷售,原油及石油產品的煉制、運輸、儲存及銷售,其他相關石化產品的生產及銷售,以及天然氣的輸送及銷售。天然氣與管道業務為集團重點發展的業務,並預期成為集團未來盈利增長的動力。近年來,中石油通過一系列收購,穩步拓展海外業務:2002年收購戴文能源公司於印尼的油氣業務;2003年4月24日以6.4億元增持印尼加邦區油田15%的股權。中石油表現出強勁的發展勢頭。對於習慣價值投資的巴菲特來說,自然是非常有吸引力的。

第三,巴菲特的投資思想受到了成長型投資家菲利浦·費雪的極大影響。費雪在其代表作《普通的股票和不普通的利潤》一書中,指出了投資時機的重要性,以及如何看待和選擇投資時機。他說:「選擇好的時機,買入正確的股票,並長期持有,它們就會創造可觀的利潤。」這個觀點對巴菲特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2003年以來,困擾全球經濟發展的不確定因素很多。美伊戰爭結束之後,亞洲地區又有「非典」肆虐。巴菲特正是趁市場投資者對此猶疑不定之機,實現了增持中石油的戰略意圖。在表面上最危險的時候「出手」,充分展示了巴菲特把握投資時機的技巧。

而且巴菲特認為,亞洲是全球經濟最活躍的地區,而中國又是這個地區的經濟引擎。隨著中國經濟的快速增長,石化、鋼鐵、電力等基礎性行業將直接受益。而起步較晚的金融服務、 汽車 等行業也將快速發展。從這個角度上看,只要投資中國就能從中國經濟的長期增長趨勢中獲得豐厚的利潤回報。

正是從以上幾個方面做出了正確的分析,巴菲特才把握了大好的投資機會,賺得了巨額的財富。

❼ 如何正確把握股票的買入時機什麼時候是買入的最佳時機

關於買入時機,價值投資與趨勢投資還是有所不同的,價值投資偏向於左側買入,越跌越買,而趨勢投資者更樂於右側介入,越漲越加,那麼影響買入時機的因素到底有哪些?最好的買入時機又是什麼時候?

大盤點位
1.歷史走勢
所謂歷史走勢,就是根據指數走勢和技術指標來判斷大盤所處的位置,以及未來將要面對的可能趨勢,一般用均線指標就可以大致看出大盤的高低,比如大盤月線圖中的60日月線往往是大盤的支撐位,指數的規律性要強於個股,原因在於不容易被操控,波動偏差不會太離譜。
2.指數估值
指數估值,也可以說是市場估值,就是將指數所有標的的平均估值指標拿出來做為大盤點位高低的參考,比如上證指數的市盈率,就是上證指數所有標的所對應的市盈率的平均水平,以及在歷史上所處的位置,假設10倍為最低,而現在是11倍,那麼毫無疑問現在的位置已經接近底部位置了,買入時機也就快到了。
3.市場熱度
巴菲特指標是關於市場熱度的參考指標,股票總市值與GDP的比值,比如現在A股總體市值為72萬億,而去年中國GDP為100萬億,這個指標就是72%,而在巴菲特看來這算合理的,當超過100%時市場偏熱,達到120%時就要特別小心了。
個股價格
1.壓力支撐
壓力支撐位其實也是根據歷史股價來的,技術人士會用畫線、均線、技術指標等各種工具來勾兌歷史價格之間的關系,從而試圖找出未來股價的運行區間和趨勢。以支撐壓力最為重要,因為這是變盤的節點,是買賣高低的關鍵,是每個投資者夢寐以求的位置。
2.交投情況
交易投資情況,也是市場數據,在底部的股票往往交投清淡,換手極低,極端情況可能沒有交易,當然這在A股不多見,在港股卻稀鬆平常。當一個股票長期在低位盤整,則意味著底部的可能性很大,同樣高位大幅換手,則頂部無疑。
3.機構持倉
機構增發,大股東增持,基金加倉等機構行為是可以說明一些問題的,因為他們往往對公司的基本面最為了解。
基本信息
1.財務數據
當季收入大幅增長,這是基本面發生改變的重要參考。
2.新的運作
成立新公司、擴展新業務、新的管理層或開發出新的產品上市等等。
3.供求關系
一是股票籌碼的供求關系,當市場流通的很少,而投資者預期很高的時候往往會大幅上漲,二是公司產品的供求關系,產品漲價或需求爆發都會刺激股價上漲。
而最好的買入時機往往是極度恐慌,賣家不計成本地拋售的時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