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如何看業績是否超預期業績公告怎麼才算超預期
一般來說,機構看上的股票都是會在財報出來後給業績預期目標,比如說:營收、利潤增速等等,那麼如何看業績是否超預期?業績公告怎麼才算超預期?為大家准備了相關內容,感興趣的小夥伴快來看看吧!在看業績是否超預期的時候,首先是要找兩份可以對比的數據,比如說:同一家券商給出的前後預期,之前覺得利潤2億,現在利潤億,那麼這就是超預期。
但是要注意的是不同券商之間的看法都是會有些差異的的,有的覺得是超預期,也有的覺得符合預期,所以在進行對比的時候,可以選擇多看幾家券商給上一個報告的預期,然後再對比當前報告,然後再取個平均值自己來計算。
另外也可以通達信來進行查看,首先是登入通達信,然後在找到菜單欄並點擊進入,其次再找到財報數據,並點擊進入,然後再找到業務大幅上升/業績預增,按F10看價值分析就可以看到。
舉個例子:假設某上市公司業績預告是預計公司2021年01-12月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420000萬元-440000萬元,與上年同期相比增長而機構預測值百萬,但業務預告的下限值4200百萬,大於百萬,那麼就是超預期了。
希望以上內容能幫到大家~
Ⅱ 股票怎麼看業績好壞
股票可以通過業績指標、定期的財務報表等來觀察股票上市公司業績的好壞。
股票業績的指標主要是市盈率、市凈率、每股收益、每股凈資產、營業收入、凈利潤。這些在一些股票交易軟體上都會有顯示,並且實時進行更新,投資者可以通過這些指標進行分析觀察股票的業績。例如:股票凈利潤處於負數,就表示上市公司屬於虧損狀態。反之,股票凈利潤較高,高於同行業其他上市公司,那麼就表示上市公司業績較好。
而定期的財務報表包括:資產負債表,利潤表,現金流量表,所有者權益變動表。投資者可以通過財務報表數據與之前的數據進行對比,或者與同行業的上市公司財務報表數據進行對比,來觀察股票上市公司的業績。例如:資產負債表中的負債同比上期減少很多,而所有者權益增加了,那麼就表示該公司的業績有所提升。反之,如果上市公司資產負債表中的負債同比上期增加很多,而所有者權益減少了,那麼就表示該公司的業績處於下降。
Ⅲ 股票中的財務報表怎麼看有什麼作用
如果想要看股票的財務報表,那麼我們可以打開交易軟體之後搜索個股,然後按下F10就可以看到它的財務報表了。財務報表它主要就是顯示這個公司的經營情況,賺了多少錢或者虧了多少錢。財務報表代表的是過去這個公司的經營情況,但如果你想要做股票賺錢,你需要對他的未來做出正確預期。
一.怎麼看財報
絕大部分的炒股軟體裡面基本上都會有財務報表,可以給你看。我們拿同花順來舉例子的話,我們打開軟體之後,首先找到你要看財務報表的個股。找到個股之後,我們按下F10就可以看到有一個財務報表的選項。點擊財務報表,就能夠看到他每一個季度的經營情況。
大家看完,記得點贊+加關注+收藏哦。
Ⅳ 股票年報怎麼看如何快速看懂年報
上市公司每年都會發布年報、季報、半年報,年報是上市公司一年的經營狀況,可以作為一個參考的目標,但很多人都不知道怎麼看年報,那麼股票年報怎麼看?如何快速看懂年報?為大家准備了相關內容,以供參考。一般來說,股票年報是可以在股票交易軟體中查看,年報會對公司營業收入、凈利潤進行披露,可以從年報裡面了解到公司的各項成本費用構成、最新凈資產收益率、負債率、現金流量、市銷率等等指標,可以了解到公司的財務狀況是怎麼樣的,對於財務狀況不好的公司,或者有問題的公司,要避而遠之。
因為財務不好的公司或者財務有問題的公司,就有可能存在負面的消息,從而引起股價的下跌,如果覺得這個公司財務有問題,那麼是可以考慮賣出其股票的。
另外可以從股票年報中了解到重要股東持股情況,通過跟蹤大股東的情況,可以從側面了解大資金的公司未來的預期,其次就是要關注公司是否盈利了,如果年報裡面顯示公司是盈利的情況,那麼在年報公布以後股票的價格是有可能出現上漲的情況。
如果年報中顯示公司經營不好,財務出現問題等等情況,那麼股票的價格是有可能會下跌的,一般在股票年報正式披露之前會有預披露的,一般上市公司的年報是不可以晚於每年的4月30號的。
Ⅳ 怎樣在電腦上同花順里查看公司業績超預期
你在電腦上打開同花順股票軟體以後摁一下f10。再點擊一下公司的財務狀況就能夠很明了的看清公司今年的財務,今年的利潤是不是超預期或者是虧損或者是與去年持平都會有數據。
Ⅵ 怎麼看股票的財務報表
財報中要看和可看的東西很多了,但是如果濃縮起來的話,主要就是看兩種資料,
其一:是看開篇的董事長致詞或致股東,還有就是看董事會報告里的管理層討論與分析,看這兩個可以了解企業未來業務發展的前景如何,管理層有何應對措施;其二:是看三個財務報表,資產負債表,利潤表,現金流量表,看這三個表是考察公司過去一年的經營情況,資產狀況是如何的.
資產負債表,顧名思義,了解的是企業的資產和負債的狀況,在資產一欄中,企業的資產分為流動資產和非流動資產,流動資產包括貨幣資金,預付帳款,應收帳款,存貨等,其中的貨幣資金是衡量企業手頭現金是否充裕的關鍵數據;非流動資產包括固定資產,持有的交易性金融資產,長期的股權投資等.企業的負債分為流動負債和非流動負債,流動負債包括短期借款,應付帳款,預收帳款,一年內到期的非流動負債等.而一年內到期的非流動負債就是從非流動負債中的長期借款轉過來的負債;非流動負債包括長期借款,應付債券等.
看財報時,要結合財報附帶的備注資料一起看,比如房地產企業財報中的預收帳款是指預售的房款,只要預售的房子一竣工結算,馬上就可從負債轉為營業收入,這種負債與我們常人理念中的負債是兩回事,要區別對待.
總資產減去總負債後就是股東權益(凈資產),而股東權益是通過股本(注冊資本),資本公積,盈餘公積,未分配利潤等幾項來表述的,也可以說是由這幾項組成的.
看利潤表是了解企業當期經營狀況的最好方法,毛利率,凈利潤率都可經過簡單的計算得出;另外經營成本中的三費(銷售,管理,財務)增減也一目瞭然,資產減值損失也需重點關注,這是了解企業存貨價值,未來產品的銷售前景,企業是否奉行保守財務策略的途徑之一.
現金流量表觀察的是企業經營時現金進出的情況,但不能一葉障目,要靈活看待這個財務指標,結合實際情況和資產負債表來看.比如,有些公司正處於快速擴張階段,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是負的,但如果它的資產負債表中的貨幣資金充裕(最少要與未來一年需要償還的短期債務相當),那就不需過分擔心,因為公司的資金鏈不存在問題,但如果貨幣資金很少,存貨很多,這就比較危險了,一旦產品滯銷,存貨跌價導致價值減少,貨款迴流不暢或出現壞帳,短期債權人一追債,那公司就會出大問題.
不要低估財報中管理層所說的一些話和財務報表中的一些數字,裡面往往所代表了豐富的含義,反復看可獲益良多.
Ⅶ 股票財務報表怎麼看
對於股票投資者來說,之所以要查看一家上市公司的財報,就是為了了解這家公司的經營狀況和發展前景。所以我們要在看財報的時候,提出這家公司需要多少資金來開展業務,又是從哪裡籌集資金,每年能獲得多少收入,又能有多少凈利潤,業務的未來前景怎樣等問題。學習之前先來做一個小測試吧點擊測試我合不合適學會計其實,最直觀的股票分析就是分析財務報表。不同的人,都可以從財務報表中獲得有用的信息。比如經營者,可以通過財務報表分析,將財務報表數據轉換成有用的信息,幫助經營者使用財務報表改善決策;而投資者,也就是我們這些股民,則可以通過財務報表分析,獲得公司內部最真實的情況,確定是否購買股票。
我們應看一張報表去確定要交易的個股可以通過表裡面比較重要的指標來判斷:一般一套完整的財務報表包括四表一註:資產負債表,利潤表,現金流量表,所有者權益變動表,附註。
學會計、看報表,會分析,可以到恆企教育學習,恆企教育有效融合直播課,錄播課,雙師課堂,情景課堂等教學模式,讓學員們能夠隨時隨地享受個性化、高清高質的教學內容,能夠自由地選擇和規劃自己的學習方案,能夠突破時間和空間的限制,最大程度地享用優質的會計教學資源。
Ⅷ 如何從基本面尋找個股的超預期利好
首先,考察公司的長期成長空間與核心競爭優勢。有關這方面的論述其實已經汗牛充棟,無須我贅言。如果一個公司正處於未來擁有巨大成長空間的行業,同時,其自身又擁有穩定而積極進取的管理團隊,並能夠在技術、成本、銷售、渠道等任何一個方面具備別人難以復制的核心競爭優勢,從而伴隨著行業的高速成長,公司在行業中的市場份額也能夠穩步擴大,那麼其利潤就有可能在未來呈現非線性甚至幾何級數的增長。這種長期成長性的超預期需要投資者對行業和公司有超出市場大眾的深刻理解。然而容易出現的誤區是,過分誇大潛在市場容量,而不考量其現實可行性。我們經常會看到一些研究報告對某些行業成長空間的描述,喜歡拿國內和其他國家作簡單對比,事實上這種差距背後的原因非常復雜,或許我們永遠也無法看到某些方面的趨同。
其次,注重短期細節。對於長期因素的考量當然重要,然而作為追求絕對回報的專戶投資,對於短期細節因素的跟蹤考察幾乎同等重要。這其中包括:短期報表業績、管理層動機、公司高管或大小非以及重要機構投資者的持倉變化和解禁時間表、政策風險,還有市場博弈。我們的機構在短期排名壓力下經常出現持倉高度一致的現象,而一旦原有的預期遭遇某種外力沖擊被打破,納什均衡的條件改變,同盟便迅速崩塌並向相反的極端運行,先前趨之若鶩的,而今棄如敝屣,反之亦然。毋庸置疑,這種現象已成為股價暴漲暴跌的重要原因。如何看待這個問題,我認為對錯並不重要,重要的是如何應對。
再次,重視草根調研。單純依靠上市公司管理層的調研我認為是不夠的,利益是否一致將決定他們會向資本市場傳遞什麼樣的信息。做好草根調研,往往可以提前發現超預期的投資機會,反過來也能夠有效防範從公司方面無法證偽的信息不對稱風險。一方面,從上下游入手,原材料供應商、下遊客戶、渠道經銷商,都是很好的草根調研對象;另一方面,從同行入手,雖然難免“同行相輕”的嫌疑,但是兼聽則明、偏信則暗,重要的是自己去思考判斷。
最後,給股票進行適當的分類並組合投資也是非常重要的。彼得 林奇的股票分類方法值得借鑒,他把股票分為快速增長型、穩定緩慢增長型、大笨象型、資產富餘型、周期型、轉型困境型。個人認為值得重點關注的,是其中的快速增長型、大笨象型、周期型和轉型困境型。不同類型的公司股票表現出不同的運行規律,相應的投資方法或許需要區別對待。周期型和轉型困境型公司關鍵在於把握景氣周期節奏;快速增長型公司短期收益大,風險也大,在高增長刺激下容易出現泡沫,適當做波段才能確保絕對收益;大笨象型公司只要等待合適的買入時機,剩下的就是耐心持有。一個組合中必須具備這幾種類型的均衡配比,才能熨平凈值波動,降低整體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