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上證50有哪些股票
1、浦發銀行
上海浦東發展銀行(簡稱:浦發銀行或上海浦發銀行)是1992年8月28日經中國人民銀行批准設立、1993年1月9日開業、1999年在上海證券交易所成功掛牌上市(股票交易代碼:600000)的全國性股份制商業銀行,總行設在上海。
秉承「篤守誠信、創造卓越」的核心價值觀,浦發銀行積極探索金融創新,資產規模持續擴大,經營實力不斷增強。
2、寶鋼股份
寶山鋼鐵股份有限公司(簡稱「寶鋼股份」)是中國最大、最現代化的鋼鐵聯合企業。寶鋼股份以其誠信、人才、創新、管理、技術諸方面綜合優勢,奠定了在國際鋼鐵市場上世界級鋼鐵聯合企業的地位。
《世界鋼鐵業指南》評定寶鋼股份在世界鋼鐵行業的綜合競爭力為前三名,認為也是未來最具發展潛力的鋼鐵企業。
2015年8月,寶山鋼鐵榮登《中國製造企業協會》主辦的「2015年中國製造企業500強」榜單,排名第6位。2019年5月14日,榮獲第十屆中華環境獎。
3、華夏銀行
華夏銀行,於1992年10月在北京成立,是一家股份制銀行。1995年3月,實行股份制改造;2003年9月,首次公開發行股票並上市交易(股票600015),成為全國第五家上市銀行;
2005年10月,成功引進德意志銀行為國際戰略投資者;2008年10月、2011年4月,先後兩次順利完成非公開發行股票。
4、民生銀行
中國民生銀行(上交所:600016 港交所:01988)是中國大陸第一家由民間資本設立的全國性商業銀行,成立於1996年1月12日。主要大股東包括劉永好的新希望集團,張宏偉的東方集團,盧志強的中國泛海控股集團,王玉貴代表的中國船東互保協會,中國人壽保險股份公司,史玉柱等。
民生銀行A股於2000年12月19日在上海證券交易所公開上市,民生銀行的H股於2009年11月26日在香港證券交易所掛牌上市。2018年《財富》世界500強排行榜第251名。2019年6月26日,中國民生銀行等8家銀行首批上線運行企業信息聯網核查系統。
5、中國石化
中國石油化工集團有限公司(英文縮寫Sinopec Group)是1998年7月國家在原中國石油化工總公司基礎上重組成立的特大型石油石化企業集團,是國家獨資設立的國有公司、國家授權投資的機構和國家控股公司。公司注冊資本2316億元,董事長為法定代表人,總部設在北京。
公司對其全資企業、控股企業、參股企業的有關國有資產行使資產受益、重大決策和選擇管理者等出資人的權力,對國有資產依法進行經營、管理和監督,並相應承擔保值增值責任。
公司控股的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先後於2000年10月和2001年8月在境外、境內發行H股和A股,並分別在香港、紐約、倫敦和上海上市。
『貳』 600690這個股票怎樣
青島海爾(600690) 投資亮點: 1、公司具有700萬台電冰箱、700萬台空調和200萬台冷櫃年產能。公司在中國家電市場的整體份額已達21%,大大領先於競爭對手;海爾白色家電市場份額為34%,處於市場壟斷地位。據國際著名信息咨詢公司E uromonitor公布的白色家電最新市場報告顯示,海爾在全球白色家電市場佔有率排名中雄踞第四位,海爾冰箱以5.98%的市場份額名列全球冰箱品牌市場佔有率榜首,成為全球冰箱第一品牌。 2、自主研製開發的海爾"愛國者II號"數字電視信源解碼晶元,填補了我國在數字電視信源解碼產業化晶元領域的空白。 3、海爾集團成為北京2008年奧運會白電贊助商,使海爾成為奧運會贊助商歷史上出現的第一個中國白色家電製造商。4截止2006年1月底,海爾集團的國內專利申請累計達6189項,是國內申報專利最多的家電企業。海爾銷售平台在全國各地農村建立了2000家海爾專賣店、1萬個鄉鎮網路和近20萬個村星級服務站銷售平台。 負面因素: 1、家電行業惡性競爭不斷加劇、主要原材料價格大幅上漲,給公司成本控制帶來了較大的困難。 2、根據國家有關出口退稅率下調這將對公司經營成果有一定影響。 綜合評述:公司是我國排名世界第四的白色家電巨頭海爾集團下屬研發、生產和銷售白色家電業務的上市旗艦。自2002年以來,海爾品牌價值連續四年蟬聯中國最有價值品牌榜首,並被國際傳媒評為"中國十大世界級品牌"之首,其影響力正隨著全球市場的擴張而快速上升。中線值得關注。
『叄』 中國的世界500強企業裡面有沒有外國控股的
應該有,1.中國工商銀行:2006年,美國高盛集團、德國安聯集團及美國運通公司出資37.8億美元(摺合人民幣約295億)入股工商銀行,收購工行10%的股份,收購價格1.16元。上市後,按照2007年1月4日盤中價格6.77元計算,市值最高達到2755億元,三家外資公司凈賺2460億元人民幣,不到一年時間投資收益9.3倍,世界罕見。x0dx0ax0dx0a2.中國銀行:蘇格蘭皇家銀行、新加坡淡馬錫控股、瑞銀集團和亞洲開發銀行投資中國銀行共51.75億美元(合人民幣約403億),收購價格1.22元。上市後,按照2007年5月10日盤中價格6.26元計算,市值最高達到2822億元,四家外資公司凈賺2419億元人民幣,不到一年時間投資收益6.6倍。x0dx0ax0dx0a3.興業銀行:2006年,香港恆生銀行、新加坡新政泰達和國際金融公司共出資27億,以每股2.7元的價格購入興業銀行10億股,上市後,股價達到37元多,三家外資公司凈賺370億。根據2007年2月12日《參考消息》報道,以後每年都有300%以上回報。該銀行上市募集資金共159.95億,等於全部送給了三家外資公司。該銀行國內發行價格每股15.98(元),吸引的網上網下申購資金高達11610億。x0dx0ax0dx0a4.深圳發展銀行:美國新橋投資集團以每股3.5元購買深圳發展銀行3.48億股,目前股價已達35.8元,投資增殖10倍,按照深發展20億多股計算,新橋用12.18億獲得了700多億。根據新橋目前的做法,很快將達到1000億元。而新橋集團本身就是莊家,根本不是銀行,如何能改善我國銀行治理結構?況且整個銀行都被美國人拿走了,即便改善對我國又有什麼意義?x0dx0ax0dx0a5.華夏銀行:德意志銀行和薩爾?奧彭海姆銀行聯合組成的財團將出資26億元人民幣,購入華夏銀行約5.872億股份,占華夏銀行總股數的14%。每股價格4.5元,現在近14元,凈賺56億多人民幣。目前已被德國銀行控股,500億落入對方手中。目前德國人對華夏已形成了聯合控股,該銀行名義上還是中國(的)銀行,實際已成為外資控股銀行。x0dx0ax0dx0a6.中國交通銀行:匯豐銀行(匯豐)持股交行19.9%的股權,出資144.61億元購買91.15億股,每股為1.86元。交行2006年5月在香港上市,現在市價超過10港元,凈賺近800多億,07年國內A股發行上市又賺取500多億,合計將近1400億,10倍回報。x0dx0ax0dx0a7.中國建設銀行:上市前,美國銀行和淡馬錫公司分別斥資25億美元和14.6億美元購買建行9%和5.1%的股權,每股定價0.94元港幣。發行價格2.35元港幣,最高市價5.35元港幣。按照目前建行共有2247億股計算,2家凈賺1300多億港幣。x0dx0ax0dx0a8.浦東發展銀行:花旗集團出資6700萬美元收購浦發行4.62%的股份,超過1.8億股,每股約2.96元,並且協議規定日後花旗集團有權收購19.9%的股份,目前浦發行股價超過38元,花旗凈賺62億元。目前花旗尚未行權,一旦行權將賺取62億的數倍。x0dx0ax0dx0a9.民生銀行:2004年,淡馬錫控股旗下的亞洲金融公司以1.1(約8億人民幣)億美元的價格收購民生銀行2.36億股股份,占民生銀行總股份的4.55%,約3.72元,目前該股已達12元多,加上兩年送配,市值已達50億元,凈賺約40億。x0dx0ax0dx0a(上述交易低價轉讓外資凈賺約9200多億,加上廣發行,損失超過1萬億人民幣,其中絕大部分是2006年一年轉讓的損失,再加上已經全部完成合資的等待上市的幾十家地方銀行,未來損失將越來越驚人)x0dx0ax0dx0a10.廣東發展銀行:2006年美國花旗銀行以聯合收購的名義,自己出資不過60億,就控制了擁有3558億元總資產、27家分行、502家網點,與世界83個國家和地區917家銀行具有代理行關系,連續多年位列全球銀行500強的廣東發展銀行。並且中國移動、國家電網和中國信託還各搭進去60億,共180億。把銀行白白送人還要再搭進去180億,已經完全超越了市場交換的范疇。x0dx0ax0dx0a11.渤海銀行及地方銀行:另外,2005年掛牌成立的我國第一家股份制銀行——渤海銀行宣布,渣打銀行以1.23億美元購入即將成立的渤海銀行19.9%的股份,成為其第二大股東。除了參股渤海銀行之外,渣打銀行參股光大銀行有望在今年年底前完成。目前,外資銀行在華進入了加速發展期,中國全部銀行無一例外地已被18家外資銀行參股或控制。x0dx0ax0dx0a12.中國平安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平安是中國第一家股份制保險公司,也是第一家引進外資的保險公司,匯豐集團是平安最大外資股東,匯豐是2002年投資6億美元,50億人民幣投資平安;平安集團04年6月24日在香港成功上市,發行價11.88港元,目前已上升到40元港幣。今年2月又募集A股資金388億。截至2006年6月30日,集團總資產為人民幣3,587.18億元,權益總額為人民幣381.04億元。目前,公司市值近2000億港幣,A股5500億人民幣。x0dx0ax0dx0a13.新華人壽:新華人壽即將上市,現在蘇黎世保險持有新華人壽22800萬股,每股5.25元,持股比例為19%,已成為新華人壽的最大單一股東。但實際上,目前新華人壽的實際控制者是東方集團,由於東方實業和東方集團分別持有新華人壽5%和8.02%的股權,再加上東方集團持有新華人壽其他股東的股權,東方集團直接或間接持有新華人壽的股權肯定超過20%。(據說,蘇黎世通過中國公司暗中控股已超過56%,投資34億,一旦上市,市值至少600億)
『肆』 有什麼好的股票 推薦下!
600377 寧滬高速 股息率是兩市最高的,超過6%,遠高於一年期定存,而且最近幾個交易日嚴重超跌,有強烈的反彈要求。
600019 寶鋼股份 作為中國最優質的鋼鐵企業,已經跌破凈資產,市盈率和市凈率罕見的雙低企業,ZG為數不多的承諾將每年40%的收益拿出來現金分紅的企業。
600015 華夏銀行 股價已經跌破戰略投資者增發價,德意志銀行剛剛以高於現價的價格定增10億股,老外自然不是傻子,完成增發後凈資產約為10.4元,作為一家小盤,高成長性,外資控股,市凈率只有可憐的1.05倍,真是佩服機構的砸盤能力,這樣的價格真是可以賣房子賣地去買了。
『伍』 怎麼看QFII持倉股票
隨著2014年三季報的出爐,境外機構投資者QFII在中國股市的投資動態基本明晰。我們知道,A股在三季度已經走出一波上漲行情,滬港通也將在今日上線,在這期間,QFII持倉情況如何,QFII有著什麼樣的投資策略,也是很多投資者關心的課題。在此,我根據金融界提供的數據,對QFII的持倉進行歸納總結,以了解其在第三季度的投資動態。
根據統計,第三季度度QFII的持倉數據大致如下:有40家QFII機構出現在189家上市公司的十大流同股股東數據中,總計持股達216.2億股,無論是持股數量和參與的公司數量,都遠遠大於上半年QFII的持倉數據。持股數量排名靠前的QFII機構是:香港上海匯豐銀行(139.3億股),恆生銀行(20.7億股)、荷蘭安智銀行(14.4億股)、德意志銀行(9.03億股)、瑞士銀行(5.97億股)、法國巴黎銀行(4.8億股)、新加坡華僑銀行(4.42億股)、摩根史丹利(2.45億股)、美林國際(2.27億股)、梅林達蓋茨基金(2.04億股)、淡馬錫福敦投資(1.87億股)、挪威中央銀行(1.37億股)、馬來西亞國家銀行(1.35億股)、高盛公司(1.30億股)、瑞士信貸(1.28億股)、耶魯大學(1.25億股)等等,其他的QFII持股合計都在1億股以下。
從表面上看,QFII持股總量216.2億股比上半年報的77.9億股大了很多,實際上,由於滬港通的緣故,香港港匯豐銀行持有的138.86億股交通銀行港股也算到了這里,刨去這個數據,QFII三季度的持倉數據為78.91億股,與上半年總持倉數據大致相當,只略有增加。和上半年的數據一樣,排在前列的依然是外資銀行,其中有六家QFII都在A股持有巨量的銀行股,總持銀行股達52.92億股,而且大都持股超過一年以上。其中恆生銀行持有興業銀行20.7億股,荷蘭安智銀行持有北京銀行14.42億股,德意志銀行持有華夏銀行7.31億股,法國巴黎銀行持有南京銀行4.8億股,另外還有,華僑銀行持有寧波銀行4.42億股,德意志銀行盧森堡公司持有華夏銀行1.57億股,QFII實際持有銀行股竟然佔到其在A股投資總數的三分之二!QFII偏愛中國的銀行股,原因是它們是興業銀行、北京銀行、華夏銀行、南京銀行的戰略投資者,短期之內不會退出,隨著這一輪行情的發展,QFII的投資獲利頗豐。
雖然總持倉量增幅很小,但是調倉換股的動靜不小。與上季度相比,最顯著的加倉是荷蘭安智銀行增持北京銀行2.4億股;摩根斯丹利退出了伊利股份、美的集團、中國鐵建、中國中鐵、中國神華等藍籌股的十大流通股股東,新進入了更多的中小盤股的十大流通股股東,但總持倉有所減少;瑞士銀行的調倉幅度比較大,大量減持了中國鐵建、海螺水泥和中國神華等股票,大量買進入了萬科A,排到其十大流通股股東;馬來西亞銀行大量減持了中國北車、中國南車和上汽集團的股票。淡馬錫大量增持了中國平安和三一重工的股票。從效果看,QFII的操作並不都很成功,除了一些股票是獲利出貨外,有些股票是剛剛賣出股票反而大漲,例如高鐵概念的股票,顯然,有些QFII有點水土不服,對概念題材的把握並不到位。
由數據上看,QFII持股分布更為廣泛,除了偏愛的藍籌股外,在一些中小盤股票里也出現了他們的身影,不過,在創業板里還是很難找到QFII的身影。QFII基金管理人總體上還是喜歡估值低、業績穩定的藍籌股,他們大都堅持價值投資理念,不願意承擔投資風險,投資風格和交易策略較為保守。
不過,他們的價值投資理念還是獲得了很好的回報,例如,他們在低位建倉的銀行、機場、港口、路橋類的股票,已在目前的行情中獲得了豐厚回報。
『陸』 QFII持股是什麼意思,這種股票有什麼特點
QFII(Qualified Foreign Institutional Investors)合格的境外機構投資者的英文簡稱,QFII機制是指外國專業投資機構到境內投資的資格認定製度。
特點:
1、雖然QFII持股以非周期性股票為主,但並不表示其完全排斥周期性行業股票,尤其是具有國際影響力的行業龍頭公司。
2、大量持有消費、資源、物流業股票,還大量持有紡織業和帶有鮮明中國特色的上市公司。
QFII是一國在貨幣沒有實現完全可自由兌換、資本項目尚未開放的情況下,有限度地引進外資、開放資本市場的一項過渡性的制度。這種制度要求外國投資者若要進入一國證券市場,必須符合一定的條件,得到該國有關部門的審批通過後匯入一定額度的外匯資金,並轉換為當地貨幣,通過嚴格監管的專門賬戶投資當地證券市場。
『柒』 德意志銀行的在中國
德意志銀行早在1872年就在上海建立了分行,當時的業務集中在給德國和中國之間的進出口業務融資。1952年,德意志銀行恢復它和新建立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的聯系,與中國銀行建立了代理行關系。1981年,德意志銀行作為第一家德國銀行在北京建立了代表處。1993年,其廣州代表處成立,不久又升格為分行。1995年開設了上海代表處。2010年3月德意志銀行天津分行開業。德意志銀行在中國設有北京、上海、廣州、天津、重慶、青島六家分行。
德意志銀行北京和上海代表處在德意志銀行及其客戶與中國的銀行、非銀行金融機構、公司和機構客戶及政府部門之間建立並保持著緊密的聯系。其廣州分行能夠為中國及國際客戶提供德意志銀行一系列的金融產品及服務。
德意志銀行在中國參與了不少大項目融資計劃。如:為寶山鋼鐵廠提供長期出口信貸;作為牽頭行,為中國銀行在國際資本市場發行首次債券1.5億馬克;牽頭為中國國際信託投資公司在歐洲融資1.5億美元;作為牽頭行,為中國銀行安排1.5億美元海外融資;作為安排人、代理和借款人,為中國石油化工總公司提供1.5億美元銀團貸款;使用杠桿租賃為中國民航提供價值3億美元的5架飛機;為北京燕莎中心提供規模為2.4億美元的融資,擔任牽頭行;德意志摩根建富牽頭為上海海星造船公司發行H股股票,籌資2.08億馬克。
該企業品牌在世界品牌實驗室(World Brand Lab)編制的2006年度《世界品牌500強》排行榜中名列第二百四十三,在《巴倫周刊》公布的2006年度全球100家大公司受尊重度排行榜中名列第六十八。該企業在2007年度《財富》全球最大五百家公司排名中名列第三十五。
1995年又開設了上海代表處。
2005年,德意志銀行與中國華夏銀行組建戰略聯盟,10月31日晚,雙方在北京中國大飯店舉行股權轉讓與技術合作儀式,德意志銀行聯合德意志銀行盧森堡公司、薩爾·奧彭海姆銀行共同出資26.424億元人民幣收購華夏銀行5.872億股份,收購價格每股4.5元人民幣。11月10日,德意志銀行董事長約瑟夫·阿克曼(Josef Ackermann)與華夏銀行董事長劉海燕在德國柏林簽署《全面長期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建立全面長期戰略合作關系,將在資產負債管理、風險管理、中小企業金融服務、資金管理及資金產品研發、零售銀行業務、基金業務、流程再造和科技管理等領域進行深入合作。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與德國總統霍斯特·克勒(Horst Koehler)共同出席簽字儀式。
2009年12月8日,德意志銀行(中國)有限公司宣布,德銀中國天津分行正式成立。在現有北京、上海和廣州三地分行的基礎上,德意志銀行在中國的業務覆蓋通過天津分行將進一步擴大。據悉,德意志銀行於2009年7月獲中國銀監會批准籌建天津分行。天津分行的業務重點為金融交易和企業銀行業務,主要產品和服務包括企業司庫及現金管理產品、外匯和利率風險套期保值、貿易融資、進出口結算,以及為金融機構提供本地的銷售及客戶支持服務。德銀集團中國董事長、環球銀行業務亞太區總裁張紅力表示,德意志銀行天津分行成立,是德銀中國華北業務覆蓋網路的重大延展;也是德銀中國分行網路戰略發展的重要一步。德意志銀行中國總經理鄧寧表示:在天津的分行將致力於為天津市以及環渤海地區的客戶提供德意志銀行的優異服務。
2010年5月6日,德意志銀行再次斥資55.95億元收購華夏銀行5.15億股份,從而直接和間接持有華夏銀行19.99%股份 。
2011年4月28日,全球500強、德國最大的銀行———德意志銀行(中國)有限公司在中國西部的首家分行重慶分行正式開業,這也是德意志銀行在中國開設的第5家分行。隨著重慶市建設長江金融中心的加快推進,金融業快速發展,重慶金融業增加值佔GDP比重達到6.2%,成為名副其實的支柱性產業。同時,重慶也是中國金融生態環境最好的地區,銀行業盈利水平最高的地區之一。「希望德意志銀行能盡快融入重慶,紮根重慶。」
2013年9月4日,德意志銀行(中國)有限公司(德銀中國)青島分行正式開業。青島分行由中國銀行業監督管理委員會於2013年6月25日批准開業,是繼北京、上海、廣州、天津、重慶之後,德銀中國開設的第6家分行,也是德銀中國首次進駐大陸地區二線城市。新成立的德意志銀行青島分行將為企業和金融機構客戶提供全方位的現金管理、貿易融資和貸款服務,滿足企業和金融機構客戶的各類需求,具體服務項目包括賬戶服務、應付和應收賬款、流動性管理、貸款、外匯和供應鏈財務解決方案。
『捌』 德意志銀行中國總部上市了嗎
中國總部沒有上市
德意志銀行(Deutsche Bank)德意志銀行全稱德意志銀行股份公司,是一家私人擁有的股份公司,是德國最大的銀行和世界上最主要的金融機構之一,總部設在美因河畔的法蘭克福。其股份在德國所有交易所進行買賣,並在巴黎、維也納、日內瓦、巴斯萊、阿姆斯特丹、倫敦、盧森堡、安特衛普和布魯塞爾等地掛牌上市
『玖』 被外國控股的中國銀行有幾家
除了中國農業銀行,無一例外已被外資銀行參股或控制。
1. 中國工商銀行
2006年,美國高盛集團、德國安聯集團及美國運通公司出資37.8億美元入股工商銀行,收購工行10%的股份,收購價格1.16元。上市後,按照2007年1月4日盤中價格6.77元計算,市值最高達到2755億元,三家外資公司凈賺2460億元人民幣,不到一年時間投資收益9.3倍,世界罕見。
2. 中國銀行
蘇格蘭皇家銀行、新加坡淡馬錫控股、瑞銀集團和亞洲開發銀行投資中國銀行共51.75億美元,收購價格1.22元。上市後,按照2007年5月10日盤中價格6.26元計算,市值最高達到2822億元,四家外資公司凈賺2419億元人民幣,不到一年時間投資收益6.6倍。
3. 深圳發展銀行
美國新橋投資集團以每股3.5元購買深圳發展銀行3.48億股,目前股價已達35.8元,投資增殖10倍,按照深發展20億多股計算,新橋用12.18億獲得了700多億。根據新橋目前的做法,很快將達到1000億元。
4. 華夏銀行
德意志銀行和薩爾?奧彭海姆銀行聯合組成的財團將出資26億元人民幣,購入華夏銀行約5.872億股份,占華夏銀行總股數的14%。每股價格4.5元,現在近14元,凈賺56億多人民幣。目前已被德國銀行控股,500億落入對方手中。
5. 中國交通銀行
匯豐銀行持股交行19.9%的股權,出資144.61億元購買91.15億股,每股為1.86元。交行2006年5月在香港上市,現在市價超過10港元,凈賺近800多億,07年國內A股發行上市又賺取500多億,合計將近1400億,10倍回報。
6. 中國建設銀行
上市前,美國銀行和淡馬錫公司分別斥資25億美元和14.6億美元購買建行9%和5.1%的股權,每股定價0.94元港幣。發行價格2.35元港幣,最高市價5.35元港幣。按照目前建行共有2247億股計算,2家凈賺1300多億港幣。
參考資料
網路-中國工商銀行
網路-中國銀行
網路-深圳發展銀行
網路-華夏銀行
網路-中國交通銀行
網路-中國建設銀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