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真的有人會賣房炒股嗎
真的會有人賣房去炒股,只是這樣的情況還是比較少見的。當然這種情況也是非常極端的,確實有一些人把自己的房子賣掉,然後去炒股,這樣帶來的風險其實是非常大的。在投資理財中,我們一直說的一件事情是要拿閑錢去投資。畢竟我們不是專業的這種投資人,因此去投資的時候,並不能保證我們的收益一定是正的。
Ⅱ 存在資產通脹風險,是應該賣股票還是賣房子
通貨膨脹是大多數經濟體都存在的經濟現象,只要通貨膨脹率控制在一定的范圍裡面,它就不會給大家的日常生活造成太大的影響,甚至還能促進經濟發展。但從資產保值的角度出發,因為通貨膨脹的關系,如果資產給你帶來收益的速度跟不上通貨膨脹率,那也就意味著你的資產在不斷貶值。在目前的情況下,投資房子與投資股票,誰更能抵抗通貨膨脹呢?
穩定性房產大於股市,潛在的收益股市又強於房產,兩者各有利弊,但只想對抗通脹,它們兩個或許都不是最佳選擇。
Ⅲ 該買房子的時候買了股票,該買股票的時候買了房子,人生還有機會嗎
A股火了,簡一老師在某投資理財交流社區看到一條熱門評論:
房子已掛安居客,車子已掛瓜子網,子彈備好,滿倉干就完了!
但願這只是一個段子,如果是這真的,那隻能說一句祝他好運了。
歷史經驗表明,一切"賣房炒股"的行為,都會帶來災難性後果;而一切鼓吹"賣房炒股"的言論,都值得你再三警惕。
一、 股市和樓市,並不是絕對的互斥關系!首先,簡一老師想要糾正一個基本的認知偏差。
為什麼會有"賣房炒股"這樣的思路出現?因為很多人都有這樣一個認知誤區,即樓市和股市一定是此消彼長的,換言之,當其中一個市場大幅上漲之時,另一個市場一定會大幅下跌。
這個認知誤區的背後,有這樣一條聽起來還算合理的邏輯——
股市與樓市的蹺蹺板效應,是由資金量的分配比例決定的。資金,或者說財富的總量就這么多,要麼流進股市,要麼流進樓市。當錢大量湧入股市時,進入樓市的錢就少了,此時股市牛市,樓市熊市。反之則是截然不同的市場表現。
宏觀層面可以這樣理解,放到微觀的家庭或個人資產配置上則更加明顯——
我的財富總額是一個固定值,大A股這么牛,難道不應該舍掉其他資產滿倉干?
簡一老師只想說,這個想法很傻很天真。
二、 本輪股市上漲,實際上是利好樓市的。樓市與股市的關系,並不是單純的非此即彼這么簡單。
簡一老師也並不是將大家攔在股市的門外,恰恰相反,我本身很看好中長線的A股走勢。與此同時,A股近一周以來驚動新聞聯播的強勁表現也沒有人能夠忽視。
簡一老師不是什麼股市專家,但對整體的宏觀經濟也略有見解,此處並非妄言股市,提醒一句一兩周內股市有極大的回調風險絕不為過。
再聊回樓市與股市的關系。
三個基本認知:
第一,樓市和股市,確實有一定的相關性。
以最為典型的一段歷史經驗為例:
2015年開始的大牛市,5-6月到頂點,彼時上證指數從2000點的低位一路上揚,迅速跨越3000點的門檻,並於年中飛速攀上5178點的歷史次高位,拉出一條罕見而壯觀的大陽線。
在這半年多的時間里,樓市實際是處在寒冬期的。
房子庫存達到歷史最高點,降價、流拍、退房、裁員接連上演,以萬科為代表的主流房企高呼"樓市白銀時代到來"。
這樣的情景只持續了不到一年,隨後就迎來了哀鴻遍野的大股災,股市一片狼藉。
最後的最後,與其說應該選擇樓市或是股市,倒不如說應該選擇優質資產。
在股市裡,茅台屬於優質資產;在樓市裡,一二線核心地段的好房子就是優質資產。
領跑大盤的,永遠是最優質的資產,而資產配置,永遠是一門需要大智慧的學問。
Ⅳ 馬斯克為什麼賣房子現金為王
比起任性,任何科技圈大佬在馬斯克面前都是「弟弟」。
新冠肺炎導致的停工停產讓馬斯克罕見地沉寂了一段時間,但最近,大佬顯然又坐不住了。
前不久,馬斯克突然發 Twitter 稱,要把自己手裡所有的有形資產都賣掉,尤其是房子,統統賣掉,一棟都不留。
馬斯克為什麼拚命賣房,看完這個你就知道了
就在全世界都沒把推特當回事兒,以為這又是他嗑葯後的「推特行為藝術」時,誰也沒想到馬斯克言出必行。最近兩周,他陸陸續續在房產中介網站上掛出了 3 套位於加州的豪宅,總報價 9750 萬美元(約合近 7 億人民幣),同時他在洛杉磯的 4 棟房子,也將於近期出售。
馬斯克為什麼拚命賣房,看完這個你就知道了
百億身家大佬重新過上「硅漂」的生活,對於這個令人匪夷所思的決定,上周,馬斯克在作客《喬·羅根秀》時做出回應,他稱自己遭遇了隱私問題,總有一些人想翻牆到他家院子,為此他不得不加強安保,之所以賣掉房子就是為了「自由」。
而至於以後住哪兒,馬斯克在寫給《華爾街日報》的郵件中說,大概率會帶著女友和 6 個娃「租個小房子住」,盡管這樣的決定冒著「惹惱女友 Grimes」的風險。
馬斯克為什麼拚命賣房,看完這個你就知道了
不過,外界對於馬斯克為了「財富自由」賣掉房子的解釋顯然並不太買賬,最近也有越來越多的報道顯示出,盡管財富數字高達 363 億美元,但小馬哥的手頭可能真的不富裕。
「不掙錢」的百億富豪
小馬哥的「窮」,要從他與特斯拉的特殊薪酬方案說起。
馬斯克在特斯拉沒有固定工資,只有期權獎勵。他能不能拿到報酬,全要看他領導下的公司業績。董事會給馬斯克設立了十幾個「小目標」,從市值 1000 億美元開始,特斯拉的市值每增加 500 億,馬斯克才能以股票期權的形式拿到一部分「薪酬」,否則,馬斯克就一無所獲。
盡管進入 2020 年美股接連熔斷,但特斯拉股價卻一直表現強勢,從年初到上周五,股價已經上漲了 96%。5 月 5 日收盤那天,馬斯克首次「解鎖」了第一筆獎勵——169 萬股股票的期權。
馬斯克為什麼拚命賣房,看完這個你就知道了
但行權需要資金,馬斯克要想拿到這筆期權,就需要拿出 5.92 億美元現金。
不過,問題在於,馬斯克手頭可用現金確實不多。過去幾年,馬斯克在很多場合「喊過窮」。
早在和第一任妻子離婚時,馬斯克就告知法官,他沒有任何現金,也沒有可以快速變賣的財產,連養家糊口的錢都是從朋友那兒借來的。2016 年,馬斯克的弟弟向他借錢也被拒絕了,他對法官說自己還得靠借錢活著。去年,馬斯克還在一份律師文件中,說自己的「財產缺乏流動性」。
按照福布斯實時榜單,馬斯克目前資產共計 363 億元,這位全球排名第 31 位的富豪,真的有這么窮嗎?
Ⅳ 聽說,又有人想賣房炒股了
近期深圳、東莞、杭州、成都等少數城市房地產市場好像很火,「小陽夏」很誘人,不少朋友都在糾結,要不要殺入樓市?
就在此時,3個月以來,已經大漲了400點的滬指, 超200隻個股漲停,放量大漲沖上3300點。 情況異常火爆、全線普漲,7月6日簡直是瘋狂。甚至驚動了新聞聯播,報道時間長達72秒。
大牛市的呼喚聲,響徹神州大地。
有些人又在呼喊該「賣房炒股」了。
看到這個情況,我......
其實,如果你信息渠道多一點,了解國內外的一些情況,就知道, 這幾個月的股市行情,是必然的。
所以要不要「賣房炒股」,答案從來不變——更早掌握全局信息,構建有更綜合判斷能力的人,賣不賣房,都更容易賺錢。
01
「賣房炒股」就是個笑話
當媒體在喧囂「賣房炒股」時,有一定資產和判斷能力的人,早就在動用一切手段、資產、杠桿建倉。
很多人說,股市風險大,信息不對稱,所以不要「賣房炒股」。
我不太認同這句話,或者說只認同前半句,對結論不敢苟同——我的看法是,這個論述的出發點90%就是錯的。
第一,因為多數窮人,或者說普通人,首先沒多太多房子可賣,其次本身也不敢賣房子去投資股票。
真正的窮人,根本都沒膽量和能力賣房子,賣了住哪兒?這是個非常理性的選擇,不說99%,90%的普通人都不會賣房炒股,所以還有什麼為他們擔心的呢?
媒體「賣房炒股」的探討和分析,在我看來,就是 富人的泡沫溢出給大眾看 。大家樂一樂也挺好。
第二,真正敢於或者有資格賣房炒股的人,不管他投資房子,還是投資股票,往往都是贏家。
賣房炒股——炒股買房——買房炒樓,對於他們來說,從來就是閉環。而這個 游戲 ,不屬於窮人或者普通人。
這里我要特別強調,我毫無鄙視窮人的意思,我自己也是資產總額上非常窮的人,我只是想用一個通俗的表述,告訴朋友們一個淺顯的道理。
所以具備一定資產能力和投資能力的人,房子也好、股票也好,對於他們來說,都只是一個財富手段。
你可以把它們簡稱「錢」就可以了。
有錢的人才能生錢,有更多錢的人,才能生更多錢。
第三,投資是一種能力。上文的論述,其實就是為了引出這一點。
當媒體沒有探討「賣房炒股」時,能不能自己想到盤活自己的資產?本身就是對投資能力的一個檢驗。
如果你根本想不到,至少這一波,我覺得你也別再想了。
聰明的人,早就在動用一切手段、資產、杠桿建倉。用一句通俗的話說:窮人既沒錢、房也少,牛市之前更怕築巢。
那麼,牛市和你半毛錢關系沒有。
02
熊市不滿倉,牛市白心慌
」熊市不滿倉,牛市白心慌」,我想把這句話,贈送給所有朋友。
類似的表達還有很多,比如:
「別人懼怕之時,就是投資最好的時候」;
「跌得越多,越要買」;
「要在別人貪婪的時候恐懼,而在別人恐懼的時候貪婪」
……
任何絕對的表達,我一直都說,都是要懷疑的。就像炒樓樂觀派,我非常討厭極端的看多。但我也從來不是悲觀派。
在我看來,無論橫盤還是陰跌,無論大漲還是小漲,杠桿可控,買好房子、好地段、好戶型都是更容易賺錢的。
很多人會說,這是廢話,這是裝「理中客」。
但是作為剛需階段的窮人,買上車房時,多數人能考慮這么多嗎?就算考慮了,包里的錢也未必允許。
所以,起步就輸了一大截。這就是窮的根源。
△圖表來源|中國結算)
窮就意味著,往往被人割韭菜。
在每一輪樓市大周期中,窮人往往是入場最晚的,成為接盤的韭菜;運氣稍好的,也僅僅買到了一套價格還算適中的剛需房;只有極少數人,靠投資2套以上房子,完成階級跨越。
貪婪的人才能發財,這句話一般不會錯,但普通人又沒這個理解和操作能力。
保守投資,是普通人風險最低的方案。回報不一定高,戰勝物價起碼可以。
就像「熊市不滿倉,牛市白心慌」,這句實際很對、但也高風險的話,普通人可能會認同,但沒有操作可能。在熊市周期,哪裡敢於大筆殺入?
在股市,不管是辛苦存的錢,還是賣房子的錢,具備合格的金融投資能力、判斷能力、 健康 的投資心態,才是關鍵。
牛不牛、熊不熊,賣不賣房炒股,窮人的真正風險都在這里。有些人就是一聽到牛市,大筆殺人,然後人性貪婪暴露無遺,必須韭菜。
熊也好,牛也罷,都成了別人下酒菜。
03
牛市是否成立?如何不做韭菜?
先判斷,牛市來了嗎?我知道,很多人都想知道答案。大家都喜歡簡單粗暴。
首先,做個數字計算,從年內最低點算起,漲了六七百點,階段性漲幅25%左右。如果把握住了機會,房地產這2年的回報,累計不如1、2個月的股市。
7月6日,滬市成交7241.54億元,深市成交8419.46億元,兩市合計成交15661億元,較上一交易日的11715.83億元明顯放量。
類似行情,增量這幾個月不是第一次,且逐步爬坡。
所以, 大牛市未必有,小牛市,則一定確立。
其次,從築底開始看,我國股市已經打基礎2年了。回顧過去幾輪大牛市,這樣的築底之後,摩天大廈該開始修建了。
近幾個月,上證指數從年內低2600來點,到3300來點。已經開始顯現。
因此從技術層面說,我認為,牛市周期是可能的。
最後,從外部環境說,牛市也是需要的。這一點過於敏感,我不太敢分析。至於牛多久,外部影響可能比每一輪都要大。
接著說第二個問題,如何不做韭菜?或者說如何實現保守,但有跑贏多數人收益?我看法多年不變,老朋友都知道。
如果啥都不懂,生活也沒有多餘的錢,不要碰股票,這是極端保守,保護自己的唯一辦法。
如果懂一點,錢也有一點。 有如下幾個建議:
第一,不要在乎盤面,而在乎投資標的,是否是好公司。比如是否長期賺錢、分紅,是否看得懂,不要碰過於高 科技 、講故事的公司。
第二,不在乎暫時漲跌,在好公司階段性低點價格買入。這樣的好處是,就算股價回報不夠,好公司的股息起碼也不很差。
第三,建立剛性財務紀律。達到一定回報,不要追高買入。至於目標值怎麼設定,看自己。
第四, 健康 的投資心態,是最需要的。怎樣才叫 健康 ?就是克制貪婪,並能正確認識好公司的下跌。
祝小夥伴們財源廣進,如果不想玩股票,趁著別人都去玩股票,買點好房子也不錯!
Ⅵ 韓國人都開始賣房炒股了,這種行為存在哪些風險和隱患
股市的風險是非常大的,在進入股市之前,一定要想好自己的後路。股市中永恆不變的定理就是風險越大,收益越大。如果自己沒有承擔風險的能力,投資這么多錢進去,很有可能會讓自己一下回到解放前。像賣房子投資投資的行為,已經算是孤注一擲,關於股票的走勢不好,直接結果就是傾家盪產。
把炒股視為實現財富自由的唯一途徑,對於現在很多散戶來說,是近乎瘋狂的行動。韓國現在受經濟危機和通貨膨脹的影響是非常嚴重的,一旦出現任何不可喻亢的風險,對於任何一個韓國家庭都是致命的打擊。所以如果在理財方面沒有合理的分配,只是盲目的追求高回報。很有可能會拖垮自己的整體經濟,並且讓自己陷入更加困難的局面,而且也會影響到整個國家的經濟水平。
Ⅶ 想把多餘的一套房子賣掉,然後長期投資股市,你覺得可行嗎
有人表示,自己想要把多餘的一套房子賣掉,然後長期的投資股市,小編本人覺得是不太可行的,其實大家可以很明確的發現,現在的股市起伏都是比較大的。如果說我們選擇把房子賣掉,去投資股市的話,那麼,如果自己虧本了,就將血本無歸,而且像現在的房子價格,一天一個價,一直都在進行上漲。我們把注意力放在自己多餘的這套房子上面,難道不比投資股市要更加的好一些嗎?
三、總結。
我們可以選擇去把自己的注意力放在其他的上面,平時去買一買彩票或者是投資一些小的東西都是可以的,即使是賠了,也會對自己沒有太大的影響。但如果說我們投資大的東西,小編就不太建議,因為很有可能會導致自己妻離子散。
Ⅷ 預言別人百試百靈,預言家凱西究竟是怎麼做到的
其實關於這個問題,我認為的話,按照我們如今的發展,我們是無法了解到百分百的研究成果的,關於他的預測有多准確,我這里有一個非常簡單的例子。大概在1929年的時候,有人問凱西,美國經濟未來將如何發展,當時,那時候的背景是歐洲的第一次世界大戰,一切都必須恢復。然而,美國正享受著成為世界強國的喜悅,大型企業不斷涌現,各種高新技術不斷發明。
他的父母說,小凱西經常可以看到一個幻影,也可以和幻影交談,這其實給他講了很多故事,包括美國、埃及、波斯等方面的內戰,然而,凱西的父母對這些故事中的事情知之甚少,其中許多甚至都不清楚,從這里可以看出,他在通靈方面有心理天賦。
關於預言別人百試百靈預言家凱西究竟是怎麼做到的的問題,今天就解釋到這里。
Ⅸ 預言家莫小棋神預言驚呆觀眾,眾人覺得她嘴開過光,她都預言了什麼
預言過很多娛樂圈當中的事情,比如說曾經預言過戚薇會未婚先孕,奉子成婚,而這件事情也是應驗了。也預言過趙麗穎的離婚事件,而這個事件同樣也是應驗了。最著名的應該就是預言了,黃曉明在18年會發現財務危機,而黃曉明也確實捲入到了一場股票案件當中。
Ⅹ 楊百萬在干什麼
楊百萬:我會一直炒下去! "最初,我是一個投機商;後來,我轉變為一個專業投資者;而今,炒股於我而言,是事業不是職業。"日前,在上海閘北區一座環境優美的小區內,找到了楊百萬炒股工作室,見到了有"中國股市第一人"之稱的楊懷定。作為第一批投身證券市場的代表,幾經起伏,巋然不到,他的每一步,都刻著中國經濟發展的烙印。 第一階段 數錢數到手抽筋 楊百萬的第一桶金掘自國債買賣。 "我是1988年3月28日從工廠辭職的。"在楊百萬回憶中,1988年4月21日,中國將開放國庫券交易。"我看過子夜,只要有證券交易,就有高低價。"楊百萬稱,當時他就"傻"想,或許能從差價中賺上一筆。 在首個交易日,楊懷定,拿著兩萬元錢到了交易所,他把所有的錢都買了國庫券。 "買是買了,害怕跌。下午就迫不及待地跑去交易所看行情,發現漲到112元了,我趕緊賣了,賺了800元。"一年的工資到手了,楊懷定又突發奇想:如果我能把104元的國庫券買回來,再以112元的價格賣出去,不就可以賺錢了嗎?由於當時全國有7個城市都開放了國庫券交易,楊懷定跑到了上海圖書館,翻看全國各地的報,終於查到,安徽合肥當日國庫券開盤價94元,收盤價98元。 連夜去合肥!一個來回,20000元的本錢一下子變成了22000多元。跑了幾次以後,決定借錢,在把所有親朋好友的錢都借了之後,他手頭有了14萬元現金,開始背著更多的錢往返於合肥和上海之間。"那時候只有10元面值的人民幣,那時候沒有點鈔機,我合老婆嘩啦嘩啦地數錢,真得數到手抽筋。"一年之間,楊懷定變成了楊百萬。 第二階段 投機者變為投資者 如果說成為楊百萬有一定的偶然,但在股市的一路起伏中巋然不動,確實是要智慧的。 在1993年股票的第一個熊市到來之前的最高點,他賣了很大一部分股票買房子,在2005年6月的大牛市到來之前,他又賣了房子殺入股市;2007年5月,楊百萬高調宣布,自己已經全部空倉,幾天之後,股市遭遇印花稅調高之後的盤整,一度跌破3700點;2008年1月21日、1月28日連續兩個"黑色星期一",兩周10個交易日,幾度出現千餘只股票齊跌行情,上證綜指直落千餘點,而就在此前的1月8日,楊百萬就清倉了。 而對於被股民們稱為"神來之筆"地准確預言"5�1�730"大跌,楊百萬說,道理說穿了也很簡單,把最後的利潤留給別人,同時把風險也留給別人。"人擠得水泄不通,就要出事了,因為貪婪的人進來了,就要離下跌不遠了。" 在當年上海的第一代股民中,曾經有8位"大哥級"的人物,如今,只有楊百萬碩果僅存。"我信奉'落袋為安',贏了錢就從股市抽出來,而不是全投進去,這需要抑制自己的貪欲。" 第三階段 我會一直炒下去 在楊百萬工作時內的兩室一廳內坐著10幾個跟他炒股的"學生",他們眼睛盯著各自屏幕上的股票信息,時不時交流幾句。 楊百萬坐在自己的座位上,他的面前有3台電腦,一台顯示股票大盤走勢,兩台監控他所關注的股票的行情。在接受記者采訪的過程中,他的電腦不斷發出"叮叮當當"的聲音,據說是"楊百萬炒股軟體"根據個股走勢發出的警報。 問到何時"退休",楊百萬稱自己沒有考慮過,"會一直炒下去,老年炒股可是對付老年痴呆症的最好的良葯。" 此外,楊百萬提醒廣大股民,股票不是人人能炒的。證券市場是放大人性的弱點的。歷經幾撥熊市和牛市,太多的人因為貪婪、急躁而起伏,對於那些有專職工作的老百姓,他建議將錢去買基金,規避風險。據新聞晚報 新聞鏈接 "中國股市第一人"輸贏18年 在炒股大軍中,楊懷定算是資格最老的一位,也是眾多股民中最堅定的一位。作為中國最早的股民之一,楊懷定進入證券市場已有18年。與他的真名相比,更多人願意把他叫作"楊百萬""炒股大王""中國股市第一人"。 楊百萬的家也是他的股票工作室,這里同時擺放著三台筆記本電腦,一台記錄著股市大盤的走勢,兩台監控著他所關注的股票行情。在家裡,他讓學計算機的兒子研製作炒股軟體,和他一起炒股票;而他給孫子起的名字也和股票有關,大名叫"楊線",小名則叫"漲停板"。 在楊百萬炒股的18年間,中國股市經歷了四次牛市和四次熊市。其間,與楊百萬同時入市的第一代股民中,很多人早就在震盪的行情淘汰出局。楊百萬見證了中國股市沉浮十幾年,有人一夜暴富,有人傾家盪產,經過一輪一輪的大浪淘沙,同時代的最早那批最活躍的股民當中,現在幾乎只剩下楊百萬一人。 楊懷定:"我經常講,炒股是六分心態,三分技巧,一分運氣。做短線,急於暴富,抓**,結果抓到的**都變成了黑驢,不想抓的隨便放在那裡的都翻百分之百,這就是心態使然,新股民沒技巧,他就是膽大,沒經過震盪,沒經過熊市,心態比較放得下,新股民都要經過熊市以後,他要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