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在賠錢的狀態下我把股票賣了,但在當天我又以更低的價買回來了,能降低成本嗎
您好,如果您的股票沒有賣的情況下是屬於拉均價降低成本
降低成本應該是補倉而不是新建倉,所以在控制風險的情況下,在低價進行補倉是一個降低成本的最佳方式。
如果您是比賣出股票的時的價格更低時買入,這只股漲到賠錢股票的持倉價格,也算變相的降低成本。
如有幫助望採納,謝謝
2. 股票買入之後拉低了成本價,再以高於成本價的價格賣出一部分,還能再拉低成本價嗎
國內股票是T+1 ,當天買的股票要第二天才能賣。所以炒股要保留一定的底倉,才可以高拋低吸,每天都可以操作,變相實行T+0.
3. 問一個股票用語。 就是高價買去進的,等價格降下來再買一些拉低平均價格。這個行為叫什麼
這種是高手做法,確定後市定會大漲,價格跌點就加倉,是進早了票。這種前提是投資者確信將有不小的盈利。然而確信是不夠的,真正的盈利是不確信的部分。
4. 買股票後下跌,第二次補倉為什麼能降低成本
你原來買拉100股10元的股價下跌5元你又買入100股現在的成本就是1000+500/100+100=7.5元成本由原來的10元下降到現在的7.5元就是降低成本。很多投資者都有過虧損,也有過為了降低虧損進行補倉的行為,但是補倉時機適當嗎,什麼時候補倉才對呢,怎麼計算補倉後的成本呢,下面的時間就跟大夥詳細說說。開始之前,不妨先領一波福利--機構精選的牛股榜單新鮮出爐,走過路過可別錯過:【絕密】機構推薦的牛股名單泄露,限時速領!!!
一、補倉與加倉
補倉說的意思是買入的股票價格有下跌的情況發生從而導致對套牢,為了攤低該股票的成本,因此發生買進股票的行為。補倉能在套牢的情況下攤薄成本,然而萬一股票還在下跌的話,那麼損失將擴大。補倉作為一種被套牢之後使用的被動應變策略,從這個策略本身來說,它並不屬於一種非常理想的解套方法,不過在特定的狀況下是最相符的方法。
除此之外,補倉與加倉是有區別的,加倉意思是說認為某隻股票一直以來的表現都很好,並且在該股票上漲時還在追加買入的行為,兩者所處的環境是不一樣的,補倉是下跌時進行買入操作的,在上漲的時候進行買入被稱為加倉。
二、補倉成本
以下股票補倉後成本價計算方法(依據補倉1次為例):
補倉後成本價=(第一次買入數量*買入價+第二次買入數量*買入價+交易費用)/(第一次買入數量+第二次買入數量)
補倉後成本均價=(前期每股均價*前期所購股票數量+補倉每股均價*補倉股票數量)/(前期股票數量+補倉股票數量)
不過上面的兩種方法都要通過手動計算,當今最為尋常的炒股軟體、交易系統裡面都會有補倉成本計算器的,是算好的我們打開就可以看了。不知道手裡的股票好不好?直接點擊下方鏈接測一測:【免費】測一測你的股票當前估值位置?
三、補倉時機
補倉不是什麼時候都可以補的,還要看好時機,爭取一次成功。值得留意的是對於手裡一路下跌的弱勢股是不可以輕易補倉的。市面上對弱勢股的定義是指成交量較小、換手率偏低。這種股票的價格特別容易一路下跌,補倉的話可能會加大虧損。假如被定為弱勢股,那麼應謹慎考慮補倉。補倉的目的是解放資金,不是為了進一步套牢資金,也可以說,在不能確認補倉之後股市會走強的前提下在所謂的低位補倉,有很大的危險性。只能在,確認了手中持股為強勢股時,敢於不斷對強勢股補倉才是資金增多、收益增強成功的保證。有以下值得重視的幾點:
1、大盤未企穩不補。大盤在下跌趨勢中或還沒有任何企穩跡象中都不建議補倉,大盤指的就是個股的晴雨表,大盤下跌會導致大部分個股下跌,選擇這個時候補倉是很危險的。自然在熊市轉折期明顯底部就看得出使補倉利潤實現最大化完全是可以的。
2、上漲趨勢中可以補倉。在漲高過程中你在階段頂部中買入股票但呈現虧本,出現回調後可以進行補倉。
3、暴漲過的黑馬股不補。前期已經暴漲過一次的,通常來說回調幅度大,下跌周期長,也不知道底部在哪。
4、弱勢股不補。補倉的目的是什麼呢?是用後來補倉的盈利彌補前面被套的損失,不要為了補倉而補倉,要補就補強勢股。
5、把握補倉時機,力求一次成功。可別分段補倉、逐級補倉。首先,我們手裡本來就沒什麼資金,沒有辦法做到多次補倉。在補倉之後是會增加持倉資金的,如果股價繼續下跌了就會虧損更多:然後,補倉對前一次錯誤買入行為進行了彌補,它本身就不應該再變成第二次錯誤的交易,爭取一次性做對,不要再犯錯誤了。無論如何,股票買賣的時機非常重要!有的朋友買股票,經常碰到一買就跌、一賣就漲的情況,還以為是自己運氣不好…………其實只是缺少這個買賣時機捕捉神器,能讓你提前知道買賣時機,不錯過上漲機會:【AI輔助決策】買賣時機捕捉神器
應答時間:2021-09-25,最新業務變化以文中鏈接內展示的數據為准,請點擊查看
5. 今天賣了股票又買回來,可是看成本價時怎麼比我下單時的價格低了一塊多,這是怎麼回事
今天賣出的股票你是有賺的才賣的,比如你賣出1000股,每股賺了1元,當天又買回1000股,就會把賣出的每股賺的錢折算進買入的成本。所以看成本價就會比你的買入價低一元。如果你今天全部賣光,當天不買回來,過幾天買回來,就不會出現這樣的情況。還有一種是你沒全部賣出,留了一部分,那麼會把今天賣出部分的利潤算到留下的那些股票裡面。這種情況,你就是今天不買回來,過幾天買回來,也會把剩下的股票的成本價和買入的價格平均處理,看到的成本價也會低於你的買入價。
6. 請問我股票 加倉多少錢才能拉低成本價
如果說你成本價12.15元的股票只是買入了1000股,而當前股價為9元,你則需要加倉:2150/(10-9)*9=19350元
如果是想降到9.5元的話,則需要:2150/(10-9.5)*9=38700,
如果當前股價是5元的話,你則需要加倉:2150/(10-9~9.5)*5=10750~21500元!
關鍵看你持倉的量和當前股價不同而不同!如果當前股價在10.元上方,則你無論用多少資金也拉不下!
7. 拉低價格買入法的運用技巧
如果想正確地和理智地運用拉低價格的方法,小股民要掌握兩個要點。第一,即前面說過的,必須要花時間搞清楚價格下跌的原因。如果沒有時間和精力,或者沒有辦法搞清楚的話,那就不要輕易行動。第二點,如買進後的股票下跌,不要見跌就再買,因為價格可能還會繼續下跌,要等到有反彈跡象時再買才有賺。
幾年前,有人曾在45元價位上買進一隻股票。經過一段時間後,股價跌至30元。此時,該公司決定在30元的價位上再發行新股票。這家公司的生意當時挺好,但公司本身和負責其上市的公司都沒有積極去宣傳其公司的經營成果,而且,公司的高層管理人員已經將手中的股票拋出,公司的股票大多在一般股民手中。鑒於這些情況,一小股民認為價格還會再跌的,所以在30元價位上沒有跟進。股價後來果然陣到15元,而正在這個價位上徘徊了三周。此時,這個小股民決定買進同樣數量的股票。三個月後,股價上漲了10 元,這個小股民及時地將後買的股票賣出。這樣就使原先買進的股票的價格平均到了35元。後來,股價又跌到12元,此時這個小股民又跟過期後在16元價位上賣出。如此之下,原先買進的股票的價格就平均到了31元。幾個月後,股票漲到38元,這個小股民決定全部拋出。這是使用拉低價格買進比較戰功的一個例子,但前前後後時間共歷時三年。在多數情況下,拉低價格買進的方法不適合投資小股民,而較適合一些能夠了解到上市公司底細的共同基金和投資財團。
這個例子之所以成功,有兩個重要點。第一,沒有在股價剛剛下跌時就立即採用拉低價格的方法來彌補損失,使得資金沒有被套住,可以在價格更低時使用。因為買者長期跟蹤該股票,認為盡管價格在降,但公司的經營和前景都看好。第二點我們知道股價漲得過高時,自然會下來的,因為一定會有人在高處賣出以圖回報和獲利。此外,一些內行的老手熟知該股票的潛力,他們有心在高價位處賣空並散布謠言來將股價壓得很低,以便他們在低價位處再買進。上述例子就是由這兩個因素共同造成的。
過早的買進是使用拉低價格買進的方法時最常見的錯誤。見跌就買,而不是等到下跌一段時間後,有反彈的跡象時再買。股價下跌的幅度是很難估計的,如見跌就買可能就達不到拉低價格的目的。小股民要防止入市初期的見好就收和岸邊觀望的錯誤。
8. 我第一次買進的股票第二次買進是不是跟第一次的股價一樣
不一樣的,第一次買的股價股票市場價格在上漲趨勢的位置股價的價格就會高一點,第二次買進的時候有可能會在下跌趨勢的情況下,你的委託價格肯定就會低,你委託的價格不能代表最終成交的價格,最終還是看你是否成交。
9. 買股票後下跌,第二次補倉為什麼能降低成本
成本價是害人的,而且是害人不淺的,舉個例子,有人高位5.68套牢,然後在5.11補了倉,然後還在4.90元又補了倉,然後反彈至5.47,他一看比成本價只高出兩分錢,於是他就不動,結果又跌到5元左右,弱市中的珍貴反彈就這樣被浪費了,哎可惜啊,如果不去考慮成本價,只考慮每筆一進一出保持賺錢,那就不一樣了,4.90元和5.11元補的完全可以在反彈時賣出,那反彈就不會被浪費,而且繼續上漲也不怕,上面套牢不還有嘛,不至於踏空啊,所以建議不要考慮成本價是多少,那會誤導你的操作。
10. 股票逢低加倉拉低成本的價公示怎麼算
很簡單。在不算手續費的前提下。原來成本價是12.33,你買了1000.現價是11.80,你又補了一千
。那麼一共買了2000,花了12.33*1000+11.80*1000=24130 所以均價就是24130/2000=12.0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