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軟體代碼 » 雲南大益茶業股票代碼
擴展閱讀
移動合約套餐解除方法 2025-05-15 02:49:43
浙江巨化股份有限公司 2025-05-15 02:45:20

雲南大益茶業股票代碼

發布時間: 2025-05-14 23:18:04

㈠ 吳遠之的離世對大益經營有什麼影響

雲南大益茶業集團有限公司發布了一則訃告:雲南大益茶業集團董事長、總裁,雲南大益愛心基金會理事長吳遠之先生,在旅居加拿大期間,因突發腦溢血,經搶救無效,享年55歲。

大益集團已成立特別委員會,全面擔任公司運營管理工作,公司消費、運營、決策等各項工作均正常停止、穩定展開。從一位金融業人士到雲南「茶王」,外界對吳遠之的見地存在宏大爭議。支持者以為,吳遠之率領大益集團勝利崛起,在雲南打造了一家龍頭茶企,帶動了當地普洱茶產業與當地經濟的開展。


吳遠之先生終身都在探究與創新,率領大益集團斗爭拼搏,創始了一種新的商業形式,推進了茶行業的進步與開展,更惠及了成千上萬的茶農家庭。我們為茶行業失去了一位深受愛戴的企業家、茶人而悲慟難舍。斯人已逝,肉體不朽,吳遠之先生對茶事業孜孜以求的創新拼搏肉體和勇立潮頭的擔當。

㈡ CBA籃球各個籃球隊靠什麼掙錢打贏了或者總冠軍都是誰給球隊錢

大局部CBA球隊都處於虧損狀態,但近年來,隨著CBA品牌價值的提升,大局部CBA球隊都在扭虧為盈。比方像吉林隊這樣的小范圍球隊,一個賽季也能有虧損。我來說說CBA俱樂部的收入來源;畫

是依據競賽結果,享用籃球協會的分層

我覺得只要錢少的球隊才會在乎門票收入。比方遼寧男籃,主場回到沈陽後,球場大了,但是門票漲了。你不思索地域經濟形勢嗎?相反,假如我們看看廣東、深圳、北京等經濟興旺的地域,基本不把門票交其他俱樂部當回事。我們真正需求的是人氣。希望遼籃也要思索門票的問題和區域收入的比例。

㈢ 回顧普洱茶歷史,2007年普洱茶發生了什麼事

下跌,下跌!普洱茶瘋了一樣下跌,就像之前它瘋了一樣上漲那樣。
2007年,進入5月後,以廣東芳村茶葉市場為代表的南方茶市的普洱茶價格開始大幅跳水,成交量迅速萎縮,從而帶動了北方市場包括一直興旺的北京馬連道茶業市場普洱茶價格下滑,並迅速波及全國。很多地方的跌幅都在30%至50%之間,廣東市場普洱茶的跳水幅度幾近50%。以2006年下關甲級沱茶為例,最高成交價格曾經每公斤近400元,目前最新報價200元左右。已往備受追捧的「大益」茶,如今也「很少有接盤的了」!普洱茶市場風雨飄搖。
即使是在6月3日普洱茶原產地普洱(原思茅)發生6.4級地震、春茶必然減產的背景下,全國普洱茶市仍然沒有回暖。至筆者發稿前,廣東市場普洱茶價格仍處在下行階段,不知何時是底。
記者之所以用了諸多的股市詞彙,是因為——普洱茶,這個原本普通的商品,在兩三年時間里偏離了它正常的價值軌道,概念炒作替代了真實的品質需求,整個市場魚龍混雜。
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全國各地參與到「炒茶大軍」中的莊家、散戶多達數百萬人,加上在這個熱潮之中被忽悠進來的普洱茶消費人群,與整個產業相關的人多達三千萬。這是一個幾年之中呈幾何級增長的、極為可觀的數字。炒茶者為的是逐利,喝茶者或為「健康概念」或為「風雅追求」,大致都可以歸入中國富人之列。芳村茶市外,兩年前停放著眾多的自行車、摩托車,到這兩年卻能看到眾多的賓士、寶馬。
但是,處於炒茶金字塔下端的散戶守著「少有接盤」的存茶,並不知道誰把自己套牢;喝著被哄炒起來的高價普洱的茶客也並不清楚,到底是誰在調戲自己。
證券化普洱
當前普洱茶市場的一個奇怪現象是,按理說,在消費品市場批發應該比零售便宜,而普洱茶市場批發價格卻可以比零售價格高出數倍。普洱茶的買賣方式越來越呈現出脫離實際價值的證券化炒作模式。
普洱茶價格的飆升,和這一波中國金融增長的浪潮密切相關。低利率帶來的不安全感,民間投資渠道的匱乏,使得具有耐保存特點的普洱茶幾乎一夜之間被作為投資保值品種成為追逐的對象。據觀察,普洱茶的價格飆升和中國股市產生了聯動效應。
2005年,普洱茶的營銷剛開始火爆的時候,雲南思茅創立了全國首家「普洱茶收藏拍賣(銀)行」,幫助個人和企業收藏、保管、回收、買賣、封存、寄存茶葉。該「茶銀行」引入現代銀行管理與發展理念,有採集精品、收藏保管、科學存儲、公開掛牌上市、公開拍賣等10個環節。
普洱茶投資者,可以把私家珍藏的普洱茶由全國權威機構鑒定後以付費形式存入「茶銀行」,由普洱茶專家負責打理收藏。
收藏交易行依照條件存放著客戶「儲蓄」的大量普洱茶磚、茶餅、沱茶、散茶和工藝茶。茶銀行表示,專門存放普洱茶的貯藏室,溫度保持在25攝氏度左右,濕度控制在75%左右,室內通風,不與有異味物品一起擺放,每隔3個月工作人員就會翻動一次茶葉,並用紫外線燈對貯藏室消毒。每年的存儲費約為茶葉價值的3%。
雲南昌泰茶業集團曾計劃在福建市場逐漸走向成熟後,藉助普洱茶獨有的收藏價值在福建省內也創建「普洱茶銀行」。雲南昌泰茶業集團董事長陳世懷對媒體表示:「(投資者)同時可以跟『銀行』簽訂一個投資協議,包括具體收益分配情況。目前,協議一般都有15%的收益率,高出部分則由投資者和『銀行』按一定比例分配。」
2007年初,「龍潤普洱」的售貨員還會向購買者介紹可以採用茶銀行的方式進行投資。即個人可以出資購買指定的茶品,然後將該茶品繼續存放在倉庫中,直到該客戶將其賣出。但是記者近期去「龍潤普洱」了解時,該活動已經沒有了。據售貨員介紹,這是因為普洱茶之前升值速度太快,銀行方面對於這種形式不能接受,擔心其會吸收太多的資金,因此買茶儲值投資的方式就全面停止了。
但是普洱茶的買賣方式卻越來越呈現出脫離實際價值的證券化炒作模式。一些比較有名氣的茶廠,今年初產品尚未生產出來,就開始向經銷商收錢,有的高達幾百萬,一如過去炒賣樓花。
當前普洱茶市場的一個奇怪現象是,按理說,在消費品市場批發應該比零售便宜,而普洱茶市場批發價格卻可以比零售價格高出數倍。
通常,為了運輸方便,普洱茶每30公斤由竹編編成一簍,行話叫做「一件」。以中茶公司為代表的一些茶廠的產品,顧客只能買整件,不能拆開驗貨,一拆封就不能賣了。其實並非不能賣,只是單餅買賣成交價格反而要低很多。
記者以開玩笑的口吻詢問現場商人:是不是哪怕竹簍里裝上磚頭,也一樣能賣出好價錢?他們的回答是——現在理論上確實如此。
一個茶商向記者感慨:「過去從沒見過這樣的生意。這『一件茶』就像股票一樣倒來倒去,不斷升值。有人說,普洱茶現在是不用交印花稅的股票。」
很大一部分普洱茶已經不是用來喝的了。
莊家炒作,散戶接盤
這是一種如同「全民炒股」般的熱情。記者在雲南拜訪的幾個朋友,家裡都專門騰出一間房用來存放普洱茶,多的估計已經投資了幾十萬,這些都算中小散戶。
一位茶葉界資深人士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出非常為難的神情。他願意接受采訪,因為他覺得,普洱茶的狀況繼續惡化下去,會把一個產業毀掉,同時他又反復表示,希望記者能在8月以後再把文章發表出來。
一個非常簡單而現實的理由是:他的朋友們都存了大量的普洱茶,現在都已經被套牢,紛紛在努力出貨。「如果你現在把文章發出來,我這些朋友都慘了!」他反復嘮叨。
記者在北京、廣東、成都各個茶葉市場了解到,一些資深的大茶商今年年初以來一直非常謹慎,由於初春普洱茶價格暴漲,他們和往年同期相比進貨量收縮了2/3以上。盡管如此,特別是在四月以前,茶葉市場依然火爆。
這主要是炒作的結果。自己賣自己買用以抬價的手法非常常見,交易顯得異常活躍。廣東芳村市場一個不透露姓名的茶商跟記者開玩笑說,現在芳村茶葉市場「開茶鋪不如當搬運工賺錢。」因為這些貨被炒家倒來倒去,搬運工的生意是最紅火的。
而在莊家悄然出貨的同時,被忽悠起來的普通老百姓成了主要的接盤者。在普洱(原思茅)街談巷議的一個話頭,就是誰家裡存了多少茶葉。這是一種如同「全民炒股」般的熱情。記者在雲南拜訪的幾個朋友,家裡都專門騰出一間房用來存放普洱茶,多的估計已經投資了幾十萬,這些都算中小散戶。
如果說為了自己消費,這些茶不知要幾輩子才能喝完;如果說作為投資,到現在想要以較低的止損額出貨已經比較難了。
更可怕的是,這些茶中很多根本就是假貨。記者在西雙版納親眼目睹了一個小作坊——茶葉原料是從廣東運來的,壓成餅,貼上標簽,再銷往廣東。不知道這些茶將成為誰的收藏,或者誰的「壺中清品」。它們就像股市牛市中的垃圾股,常常漲得最凶,卻沒有業績支撐。
在普洱茶的這一輪熱潮中,因為暴利的誘惑,越是這樣的垃圾茶越好銷。原因很簡單,因為垃圾,所以包裝後利潤更高,經銷商會更努力地推銷。
近日,普洱茶專家鄒家駒先生警告消費者:「盲目的普洱茶經銷商和茶葉收藏家聽信了所謂『專家』的箴言,將混進『生茶』里但陳化或發酵後會劣變的烘炒青綠茶恭恭敬敬請進了各地各家的珍藏室……茶葉歷史上將出現最大規模和最激動人心的低價值物高價利用的範例。人們在花費巨額資金亂搶亂購,贖買他們對雲南普洱茶的無知。」
商人和政府:各自的角色
新華社昆明4月27日電訊稿中發出了「普洱茶產業健康發展需要政府炒作嗎?」這樣的疑惑。事實上,一個個精心策劃的炒作方案,都是普洱茶價格奇跡中不可或缺的元素。
十年前,雲南大葉茶價格曾低到茶農都懶得從樹上摘,誰都沒想到,兩三年間價格能漲到如此之高。
記者在雲南采訪時,聽到一個故事:當年勐海茶廠因為效益不好,2004年前後在「深化企業改革」的名義下被賣給一家公司時,這家上市公司以承債式兼並的方式只不過花了一千多萬。今天年初「大益」牌價格猛漲,已經有人開價十幾億了,這家公司都捨不得賣。
2000年前後,普洱茶市場開始逐步啟動。最初是一些港台商人開始介入,他們市場營銷意識強,帶動了廣東、福建、浙江商人也逐步參與經營。從2005年起普洱茶價格開始了加速度上漲。
但是普洱茶價格刷新的速度還是超越了很多茶商的想像。一位黃姓茶商感慨,2005年時出廠價僅13.5元一公斤的下關甲級沱茶,今年已經漲到了150元一公斤,流通到市面上價格就更沒譜了。而市面上動輒叫價數萬元一片的普洱,也不是聳人聽聞。
市場和茶商的炒作,對普洱茶價格的飆升起到了一定作用,地方政府的大力配合則是更重要因素。新華社昆明4月27日電訊稿中發出了「普洱茶產業健康發展需要政府炒作嗎?」這樣的疑惑。事實上,一個個精心策劃的炒作方案,都是普洱茶價格奇跡中不可或缺的元素。
4月8日,記者專程到雲南采訪時恰逢思茅改名普洱市,一片鶯歌燕舞。不過在當地卻傳播著一條搞笑簡訊,「天津將改名為狗不理市;西安將改名為羊肉泡饃市……」。一些茶商私下告訴記者,現在以各種理由舉辦的普洱茶文化節一類活動多得參加不過來。
調戲與被調戲的
「炒」茶之——重走茶馬古道
2005年的「馬幫茶道·瑞貢京城」活動,是普洱茶第一次在全國范圍的大規模營銷活動。5月1日,一支120匹騾馬、數十位穿著傳統服飾的趕馬人組成的雲南馬幫,從雲南思茅市普洱哈尼族彝族自治縣出發,穿越雲南、四川、陝西、山西、河北、北京六省市的近百個縣市,於2005年10月14日到達北京。與百年前的馬幫進京不同,這次走的雖是古道,但整個馬幫配備了8輛汽車用於運送糧草、住宿、探路,加上廚師與保衛人員等,共計68人之多。
馬幫八千里運茶還略顯單薄,策劃者又設計了9個噱頭——沿途義賣,在人民大會堂舉辦「盛世福壇馬幫普洱」新聞發布會和拍賣會等等。沿途拍賣過程中,成交價格一路上升。當馬幫到達終點北京後,在北京老舍茶館舉行的雲南普洱茶慈善專場拍賣會上,相聲藝術家姜昆主槌,演員張國立捐贈的一款普洱茶拍出160萬元天價。
這樣一個精心策劃的、噱頭十足的活動,成功地掀起了「普洱熱」,普洱茶的價格在全國范圍內開始瘋漲。「馬幫茶道·瑞貢京城」活動中所運載的普洱茶,拍賣和收藏後,剩下的被命名為「八千里馬背馱茶」公開出售。其中,一桶2.5公斤的茶,有標價2.8萬元的,更有標價12萬的。
繼「馬幫茶道·瑞貢京城」後,出現了「滇茶大益天下·馬幫西藏行」,只是這次活動的影響力已經大不如前了。另一次「馬幫貢茶萬里行」活動之所以被人提起,更多是因為很多人將這次活動作為炒作失敗的範本。在活動中途,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人民政府退出組委會,而贊助商和組委會之間也因為資金問題鬧出糾紛。馬幫賣馬賣茶黯然回滇,活動半途而廢。
再之後,就鮮有大規模的馬幫馱茶出現了。
「炒」茶之——周遊世界
馬幫類型的活動式微後,今年中國外運總公司和國風古韻軒等機構推出了一個更新穎的促銷活動——普洱茶環球航海旅行。
這個活動名為「2007環球海倉普洱」。據主辦方稱,「2007環球海倉普洱」將在今年十月首航,150萬餅共計600噸普洱茶搭乘中國外運集團遠洋船作環球航海旅行。參與者可以選擇購買指定的4款可送船票的紀念茶餅,也可以為自己手裡的其他茶餅單獨買一張船票。
航行將從中國廣東鹽田港出發,航經三大洋,跨越六個氣候帶,歷時8個月,在2008年北京奧運會開幕前夕回到中國。所有參加活動的普洱茶會得到一份普洱茶收藏年限的證明。宣傳海報上說,2008年12月20日,還將舉行環球海倉普洱拍賣會。又是拍賣!
主辦方稱,環球航行就是利用天然的海洋綜合環境,用環球航行的方式提升普洱茶的品質,使普洱茶處於天然環境的自然速變狀態中,從而帶來豐富、獨特的口感。活動主辦方將這樣的茶直接定義為普洱生茶和熟茶之外的一個新品種——海倉茶,力推這款產品的投資價值為「普洱茶收藏全新平台的原始股」。
「炒」茶之——開光賣茶
最近,在一些網上開始宣傳「中國第一款功德茶」。
「中國第一款功德普洱茶」號稱由海內外108位高僧主禮開光,全球發行9999套,接受全球預訂。它由常州天寧禪寺、江蘇大隆匯商貿有限公司聯合推出,雲南海鑫堂茶葉集團公司製作。據說這樣「飲茶可得道,茶中有道,佛與茶緊密連結,把飲茶從技藝提高到了精神的高度。」
在雲南很多場所最近還可以看到一批以「重走長征路」為賣點的茶。據說品此茶,可以緬懷革命精神。
記者在雲南見到過一批標注產於上世紀60年代末的所謂「皇家供茶」。在文革年代,中國的「皇家」在哪裡?
2014年,我只想說,茶,終究是飲品,它有它本來理性的價值,不要盲目跟從,雖說普洱茶可以保存,沒有良好的條件存放,茶葉也不能越變越好!。茶農朋友也一樣,應該考慮長遠一些,把眼光放長一些,價格上升之時能享受到一時的收益。但長此以往,「茶將不茶,古樹不古」。

㈣ 為什麼茶葉店要選擇最終消費者

中國普洱茶網訊:大益從今年5月下旬開始實施「鳳凰計劃」,這也是大益為貫徹「尋找真正的消費者」這一年度營銷主題邁出的一大步。

何為「鳳凰計劃」?「鳳凰計劃」一詞最初是用於引進海外高層次人才的計劃。而根據大益官方的說法此次的「鳳凰計劃」是提升大益茶全國專營店盈利能力的重要工作之一,旨在通過對終端門店全方位的升級優化,為消費者提供更優質的茶飲消費與體驗服務。計劃將從商圈營銷、專營店軟硬體系統優化以及店長店員職業化隊伍建設等多方面進行系統而持續地實施。其中,「商圈營銷」作為鳳凰計劃之店面運營能力提升的核心計劃。我們不妨將大益的「鳳凰計劃」也當做是一次「引進」,而這一次大益要「引進」的則是真正的消費者。

普洱茶必須尋找真正的消費者

普洱茶不能只有收藏,更不能只有炒作,普洱茶必須尋找真正的消費者。由於普洱茶「愈陳愈香」的特點,使得它具有了獨特的金融投資屬性,普洱茶通過存放陳化,它的品質變好了,則會增加它的價值。於是越來越多的投資人看重了普洱茶「愈陳愈香」的屬性,大量囤積普洱茶用資本運作的方式來經營普洱茶。

東莞被譽為「普洱茶存茶之都」,號稱有30萬噸藏茶量,東莞每年的普洱茶收藏占據了雲南總產量的四分之一。如此巨大的存茶量僅靠本土消費恐怕是「幾輩子也喝不完」了。

而作為全國最大的茶葉市場——廣州芳村茶葉市場,普洱茶的流通也大多是作為收藏品而非消耗品的存在,投機、炒作等商業運作手段更是比比皆是。一大批「茶葉經紀人」每天都會猶如炒股票一樣的關注著市場上各款茶的價格波動,然後提供買賣雙方信息,完成交易從中獲利。所以,普洱茶的金融屬性註定了它避免不了炒作。但普洱茶終究還是茶,即使賦予了它「愈陳愈香」的金融投資屬性,其最終價值的回歸終究離不開品飲。好茶只有被喝掉才能實現它的價值,否則就只能當一件不能喝的「古董」了。

普洱茶不能只有一個東莞市

普洱茶界一直流傳著一句話:「得東莞者得天下」,東莞作為國內目前最大的普洱茶收藏市場,也是普洱茶行業的風向標。一款新品如果得不到東莞藏家的認可,想要走出去絕非易事。

東莞之所以能成為普洱茶的聖地有以下三個原因:一是民間藏茶、品茶氛圍濃郁,二是藏茶資金雄厚,三是擁有良好的倉儲條件。但是僅僅有一個東莞對於普洱茶的終端消費是遠遠不夠的,普洱茶在廣州和東莞的囤集已趨於飽和,而在全國范圍內的市場還處在萌芽起步階段,「南茶北調」刻不容緩。學習東莞的成功經驗,將普洱茶市場推向產茶量極少甚至是不產茶的北方市場乃至全國才是各大茶企未來的長足發展之勢。

普洱觀察:普洱茶必須尋找真正的消費者

東莞分布著大小茶葉市場十多個、門店7000多家

重視芳村以外的市場

被芳村「綁架」是當下絕大多數普洱茶企業面臨的危機,越來越多的廠家想要「逃離」芳村,把目光投向芳村以外更大的市場。

大益不想被芳村綁架,曾經有人豪言「大益離開了芳村什麼也不是」,而大益最近幾年在全國發展專營店體系成效顯著,如今又推出「鳳凰計劃」進一步升級專營店軟硬體系統,職業化隊伍建設,大益想要擺脫芳村的決心可見一斑。瀾滄苦茶原來的大部分銷售還是靠芳村等批發市場,如今在也著力在全國布局,開設了許多專營店,基本擺脫了芳村的控制。陳升號也高調在全國范圍內開展專營店建設。潤元昌針對北方市場中處於普洱茶初始甚至空白階段的區域,設立低門檻,不要求押金加盟費,也不強制每年銷售任務,反而取得了良好的招商效果。

越來越多的茶企開始重視芳村以外的市場,這是一個非常好的信號,推動普洱茶良性發展的應該是普洱茶文化和深度的消費者,而不應該是流通操盤手法。擺脫芳村的「綁架」,著眼全國市場才能推進普洱茶的健康發展。

面對消費者,電商不能不重視

有人說電商帶給普洱茶新生,也有人說電商帶給普洱茶毀滅。但有一點可以確認,電商大大增加了普洱茶的流動性。對於普洱茶收藏來說,電商的產品真實性難以保證和價格的透明化是普洱茶投資者難以接受普洱茶電商化的根本原因。各種以次充好,9塊9包郵大班章在某寶上可謂大行其道。價格透明化對於普洱茶投資者來說更是難以想像的,本來趣味橫生的交易過程一下子變得了無生趣。但是面對消費者,普洱茶電商化勢在必行。

大益集團算是走在普洱茶電商化的前列,早在幾年前就已經推出了如醇品普洱、怡品普洱等多款普洱茶電商標桿茶,去年一年大益在電商這一塊的銷售就過億。其他企業也看到了普洱茶電商化的必然趨勢,紛紛有所動作。如潤元昌推出的60克千山醉系列、一號珍藏等專門為電商製作的產品,與全國最大的普洱茶天貓電商思普合作等都足以證明電商在普洱茶未來發展道路上舉足輕重的地位。

大益集團董事長吳遠之提出的:茶業電商精耕細作。以「全產業鏈整合+垂直電商平台+茶社會化傳播」的創新商業模式是值得借鑒的,也符合「鳳凰計劃」的初衷——尋找真正的消費者。充分利用電商平台覆蓋性廣、交易便利的特性是推行普洱茶消費,尋找正真的消費者的不二途徑。

普洱觀察:普洱茶必須尋找真正的消費者

普洱茶的電商化勢在必行

培育消費者,要從年輕人抓起

在大眾的印象中,喝茶一直被當做是中老年人的專利。年輕人更傾向的則是碳酸飲料、咖啡這些時尚飲料,但這種習慣正在被逐漸打破,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加入喝茶的行列。普洱茶想要尋找真正的消費者,年輕市場是一塊肥肉,就看各大茶企能不能夾得住了。

目前,全球茶飲市場有900億美元的商機,僅熱茶市場就佔了其中的四成,已有成熟飲料零售經驗的星巴克看到了潛在的機會。星巴克在早前已經推出了TeavanaFineTeas+TeaBar的茶飲店,Teavana模式強調個性化體驗,不同於傳統茶吧。這里除了提供多種熱茶和冰茶,抹茶拿鐵,以及起泡茶飲外,所有散茶或配製茶都可以從Teavana「茶牆」上選擇,由Teavana的伙(partners,星巴克對其店員的稱呼)現場沏制,或者被消費者帶走飲用。向來作為普洱茶行業先驅的大益集團也在近期推出了大益二代茶庭,將要加大淘汰傳統專賣店的力度,進一步踐行體驗式營銷的模式。

無論是星巴克涉足茶行業還是大益的二代茶庭都說明一個問題,滿足年輕一代消費者的體驗需求和抓住他們的消費心理才能將年輕市場這塊肥肉緊緊銜在嘴裡。作為世界三大飲料之一的茶,想要與咖啡、可樂這些時尚飲料競爭其關鍵就在於誰更能掌控年輕一代消費者的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