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國際上知名的銀行有哪些
國際知名銀行介紹
歡迎訪問 最全 最新 最快的信用卡博客:
http://blog.sina.com.cn/u/1236715103
荷蘭銀行
荷蘭銀行的歷史可追溯至1824年。現在按一級資本排名在歐洲第11位,世界第23位。在全球60多個國家擁有3,000多分支機構,105,000名正式職員。截止2003年6月,總資產達6,140億歐元。
美國花旗集團
美國花旗集團
欲進一步了解美國花旗集團,請登錄該集團網站www.citigroup.com
德意志銀行
1870 德意志銀行成立於柏林——它的目的是:處理銀行的各種業務,尤其是促進和發展德國與其他歐洲國家及海外市場之間的貿易關系。
1871/2 在Bremen和漢堡建立了第一批分行,隨後在Frankfurt am Main,慕尼黑,萊比錫和德累斯頓也建立了更多的分行。
1873 在倫敦開設了第一個歐洲外國分行。
1876 柏林人民銀行協會和德意志聯合銀行收購;通過對其他的地方公共機構的收購,銀行擴展了它在德國的職業領域,這一直持續到20世紀20年代。
1929 德意志銀行和Disconto-Gesellschaft合並,那時的合並是德國銀行史上最大一次合並。
1938 隨著德意志銀行的衰敗,在國民社會運動下的Aryanisations達到了他們的頂峰。
1945 柏林總行和在蘇聯統治區域內的分行都關閉了。德意志銀行是按照漢堡的管理模式來經營管理的。在西方的統治區域內,德意志銀行被分裂成若干獨立的銀行。
1957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由同盟國首次分為10個機構而後又分為3個機構的銀行協會終止了。三個繼承銀行的重新合並形成了德意志農業銀行,它是與在Frankfurt am Main注冊的營業處聯合的股份制企業。
1959 隨著一些小規模的私人貸款的引入,德意志銀行開始了零售業務。
1970 為處在盧森堡公國沙烏地阿拉伯的今天的德意志銀行奠定了基礎;在接下來的10年,銀行推動了國際化的業務;在莫斯科,倫敦,東京,巴黎和紐約這些新地點的營業處開張。
1986 首次在另一個歐洲國家獲得了一個相當大的分支網路。
1989 隨著這一步,德意志銀行加強了它的國際抵押/證券業務,同時也擴張了它在重要的倫敦資本市場的席位。
1990 隨著Deutsche Bank-Kreditbank AG的建立德意志銀行開始了在新的聯邦州的業務。
1999 德意志銀行在西班牙和義大利成為最大的外國銀行。
2001 德意志銀行股票首次在紐約股票交易所上市交易。
想要進一步了解德意志銀行,請登錄www.db.com
匯豐控股(英)
欲進一步了解匯豐控股(英),請登錄該集團網站www.hsbc.com
農業信貸銀行(法)
農業信貸銀行(法)法國資本實力最雄厚的一家合作銀行。它於1894年8月成立,總行設在巴黎。一級資本為156.06億美元,在本國銀行排名列居首位。2003年3月收購里昂信貸銀行案獲批。
欲進一步了解農業信貸銀行(法),請登錄該行網站www.paris.credit-agricole.fr
三菱東京集團(日)
三菱東京集團2001年4月2日成立,是東京三菱銀行、The Mitsubishi Trust and Banking Corporation(MTB)及其下屬機構的控股公司。
欲進一步了解三菱東京集團,請登錄該集團網站www.btm.co.jp
UFJ控股(曰)
UFJ控股三和銀行、東海銀行和東洋信託銀行合並而成。
欲進一步了解UFJ控股,請登錄該集團網站www.ufjbank.co.jp
蘇格蘭皇家銀行
蘇格蘭皇家銀行1727年在愛丁堡成立,是英國歷史最悠久的銀行。2000年接管 National Westminster Bank,現成為歐洲第二大銀行。
欲進一步了解蘇格蘭皇家銀行,請登錄該行網站www.royalbankscot.co.uk
BNP巴黎巴(法)
BNP巴黎巴法國巴黎國民銀行與Paribas銀行合並而成。
欲進一步了解BNP巴黎巴,請登錄該行網站www.bnpparibas.com
美國運通公司
美國運通公司創建於1850年,現已成為多元化的全球旅遊、財務及網路服務公司,提供簽帳卡及信用卡、旅行支票、旅遊、財務策劃、投資產品、保險及國際銀行服務等。
美國運通公司總部設於紐約市。
主要通過其三大分支機構營運:美國運通旅遊有關服務,美國運通財務顧問及美國運通銀行。
美國運通旅遊有關服務(American Express Travel Related Services),是世界最大的旅行社之一,在全球設有1,700多個旅遊辦事處。美國運通旅遊有關服務向個人客戶提供簽帳卡,信用卡以及旅行支票,同時也向公司客戶提供公司卡和開銷管理工具,幫助這些公司在管理公幹旅行、酬酢以及采購方面的開支,公司同時還向世界各地的個人和公司提供旅遊及相關咨詢服務。
美國運通財務顧問(American Express Financial Advisors),以財務計劃和咨詢為業務核心,與零售客戶建立緊密的關系和長期財務戰略。為了滿足其零售客戶的需求,美國運通財務顧問亦同時開發和提供財務產品和服務,包括保險、養老金和多種投資產品。
美國運通銀行(American Express Bank),在以美國為基地的銀行中,美國運通銀行擁有其中一個最大的國際分支機構網路,通過40個國家的77家辦事處,提供私人銀行服務、個人理財服務、同業銀行以及外匯交易。
欲進一步了解美國運通公司,請登錄該公司網站www24.americanexpress.com
住友三井銀行(日)
住友三井銀行2001年3月31日本住友銀行與三井集團旗下的櫻花銀行合並而成。
欲進一步了解住友三井銀行,請登錄該行網站www.smbc.co.jp
JP摩根大通(美)
摩根大通(JP Morgan Chase& Co)為全球歷史最長、規模最大的金融服務集團之一,由大通銀行、J.P.摩根及富林明集團在2000年完成合並。
大通曼哈頓公司於1799年由為紐約市供水的曼哈頓公司成立,至1922年成為全國商業和工業貸款的領先者,並在六年之中成為全美最大的銀行。
J.P.摩根早先作為一家英國的商人銀行由JohnPierpontMorgan的父親在倫敦建立,在19世紀末20世紀初期,公司對包括美國鋼材、通用電器以及美國電話電報等一些知名企業最初的建立構造及融資起了重大作用。
富林明集團是一家以倫敦為基地的全球性投資銀行集團,其亞洲業務均以怡富名義運作,而怡富證券則是於1970年由富林明及怡和公司共同在香港建立的該地區首家投資銀行集團。
合並後的摩根大通主要在兩大領域內運作:一是在摩根大通的名義下為企業、機構及富裕的個人提供全球金融批發業務;二是在美國以「大通銀行」的品牌為3千萬客戶提供零售銀行服務。其金融服務內容包括股票發行、並購咨詢、債券、私人銀行、資產管理、風險管理、私募、資金管理等。
摩根大通是全球盈利最佳的銀行之一,擁有超過7牞000億美元的資產,管理的資金超過6牞300億美元。公司在全球擁有772名銷售人員,覆蓋近5牞000家機構投資者客戶;股票研究覆蓋5238家上市公司,其中包括3175家亞洲公司。自1998年以來,由摩根大通擔任主承銷的股票在上市後股價走勢表現突出,一周後股價平均上漲17%,一個月內平均上漲27%,三個月內平均上漲37%。公司在全球擁有9萬多名員工,在各主要金融中心提供服務。摩根大通亞太總部位於香港,在亞太地區15個國家的23座城市,擁有8500名員工。摩根大通名列1993年以來亞洲股票和股票相關發行的第一名,自1993年以來,公司為亞洲公司主承銷了88次股票交易,共募得超過150億美元的資金。
摩根大通在香港有30年歷史,多次被評為香港最優秀、最具影響力的投資銀行,在執行香港復雜上市發行方面具有廣泛的經驗。1999年11月,摩根大通擔任聯席全球協調人,成功發行香港盈富基金。摩根大通在此次金額為43億美元的交易中作用舉足輕重,接獲機構需求量為承銷團之首,占機構投資者訂單總量的32%,零售訂單的6.4%。摩根大通自1987年起即開始在中國投資及開展投資銀行業務,主承銷過許多國企發行項目,包括多起H股重組上市項目:華能國際電力、安徽海螺、成渝高速等,B股有內蒙古伊泰煤礦等,以及N股:華能國際電力。今年5月,摩根大通在中國財政部10億美元的10年期債券發行中擔任聯席牽頭行及薄記行。此前,還為財政部1億美元世紀債券和5億美元7年期全球債券擔任過主承銷。摩根大通於2000年為華能國際收購山東華能擔任財務顧問。
2004年6月14日,美聯儲發表聲明,批准美國摩根大通銀行與美國第一銀行的兼並方案。合並後的新摩根大通銀行資產總額達1.12萬億美元,一舉超過美洲銀行,與1.19萬億美元資產的第一大銀行花旗僅一步之遙,而且業務也將從紐約擴展到整個中西部,成為了繼花旗之後第二家真正跨地區的銀行。
欲進一步了解JP摩根大通(美),請登錄該集團網站www.jpmorgan.com
瑞穗集團(日)
瑞穗集團(日)由第一勸業銀行、富士銀行和日本興業銀行合並而成
欲進一步了解瑞穗集團(日),請登錄該集團網站www.mizuhocbk.co.jp
美洲銀行
美洲銀行加利福尼亞財團控制的一家單一銀行持股公司。全稱是美洲國民信託儲蓄銀行,其前身是1904年由義大利移民創立的義大利銀行。創建於1968年10月7日,總部設在舊金山。1969年4月1日,美洲銀行成為該公司的附屬機構,全部股權為該公司所控制
欲進一步了解美洲銀行,請登錄該行網站www.bankofamerica.com
❷ 蘇州豐茂科技有限公司
所在城市: 蘇州市
聯 系 人: 謝天賦
電 話: 65653068
電子郵箱:
地 址: 吳中經濟開發區
公司性質:外商獨資企業
員工人數:超過4000人
公司介紹
台灣良得電子股份有限公司,是台灣股票上市公司之一.設立於1978年7月,主要從事電器電腦系統電源傳輸線組。通訊系統高效連接線組.資訊周邊產品連接線,各類環保能電子安定器、電子式電源開關研發製造輿銷售。
良得公司自設立以來,不斷擴建廠房,增添設備、精進技術,生產規模不斷擴大,先後投資設立了台灣桃園龍潭電線廠,香港怡富萬電業有限公司。1992年5月投資大陸深圳成立怡富萬電業廠,1998年5月投資大陸東莞成立石碣怡富萬電業廠,2003年也在大陸蘇州成立豐茂廠。迄2006年7月已擁有職工總人數超過4000人,佔地面積約46000平方米。
良得公司堅持貫徹執行「全面品管,顧客滿意」之品質政策,不斷地完善企業之管理使之制度化、合理化。良得公司及其所屬工廠所建立輿貫徹實施之品質保證體系均通過ISO9001之認證,所生產之產品已取得包括日本、美國、加拿大、南非、澳洲、中國、印度、俄羅斯、歐洲共同體市場等20多個國家的安規認證。
❸ 誰能給我一下摩根大通的詳細資料嗎
摩根大通的總部位於紐約,它為3000多萬名消費者以及企業、機構和政府客戶提供服務。該公司擁有7930億美元資產,業務遍及50多個國家,是投資銀行業務、金融服務、金融事務處理、投資管理、私人銀行業務和私募股權投資方面的領導者。
摩根大通(JP Morgan Chase& Co)為全球歷史最長、規模最大的金融服務集團之一,由大通銀行、J.P.摩根公司及富林明集團在2000年完成合並。
*大通曼哈頓公司於1799年由為紐約市供水的曼哈頓公司成立,至1922年成為全國商業和工業貸款的領先者,並在六年之中成為全美最大的銀行。
*J.P.摩根公司早先作為一家英國的商人銀行由John Pierpont Morgan的父親在倫敦建立,在19世紀末20世紀初期,公司對包括美國鋼材、通用電器以及美國電話電報等一些知名企業最初的建立構造及融資起了重大作用。
*富林明集團是一家以倫敦為基地的全球性投資銀行集團,其亞洲業務均以怡富名義運作,而怡富證券則是於1970年由富林明及怡和公司共同在香港建立的該地區首家投資銀行集團。
合並後的摩根大通主要在兩大領域內運作:一是在摩根大通的名義下為企業、機構及富裕的個人提供全球金融批發業務;二是在美國以「大通銀行」的品牌為3千萬客戶提供零售銀行服務。其金融服務內容包括股票發行、並購咨詢、債券、私人銀行、資產管理、風險管理、私募、資金管理等。
摩根大通是全球盈利最佳的銀行之一,擁有超過7000億美元的資產,管理的資金超過6300億美元。公司在全球擁有772名銷售人員,覆蓋近 5000家機構投資者客戶;股票研究覆蓋5238家上市公司,其中包括3175家亞洲公司。自1998年以來,由摩根大通擔任主承銷的股票在上市後股價走勢表現突出,一周後股價平均上漲17%,一個月內平均上漲27%,三個月內平均上漲37%。公司在全球擁有9萬多名員工,在各主要金融中心提供服務。摩根大通亞太總部位於香港,在亞太地區15個國家的23座城市,擁有8500名員工。摩根大通名列1993年以來亞洲股票和股票相關發行的第一名,自 1993年以來,公司為亞洲公司主承銷了88次股票交易,共募得超過150億美元的資金。
摩根大通 (NYSE:JPM,TYO: 8634) 是一間1968年在Delaware法律之下成立的金融控股公司,總部設於美國紐約市,是一間跨國金融服務機構,及美國最大的銀行之一,業務遍及50個國家。
摩根大通是2000年由美國大通銀行及JP摩根合並而成,業務包括投資銀行,個人及商業金融服務,金融交易處理,投資管理,個人銀行等。旗下有超過9000萬名客戶,包括多間大型批發客戶。
2004年,摩根大通收購芝加哥第一銀行,把芝加哥第一銀行的行政總裁Jamie Dimon委任為營運總裁,成為現行政總裁的接班人。
辦事處
摩根大通的總部設於曼克頓區的第一大通曼哈頓廣場(One Chase Manhattan Plaza),部份銀行業務則轉移到德克薩斯州休斯頓的摩根大通大廈(JPMorgan Chase Tower)。
合並後的摩根大通主要在兩大領域內運作:一是在摩根大通的名義下為企業、機構及富裕的個人提供全球金融批發業務;二是在美國以「大通銀行」的品牌為3千萬客戶提供零售銀行服務。其金融服務內容包括股票發行、並購咨詢、債券、私人銀行、資產管理、風險管理、私募、資金管理等。
該企業品牌在世界品牌實驗室(World Brand Lab)編制的2006年度《世界品牌500強》排行榜中名列第七十二,在《巴倫周刊》公布的2006年度全球100家大公司受尊重度排行榜中名列第三十八。該企業在2007年度《財富》全球最大五百家公司排名中名列第三十一。
摩根大通公司發展歷程
J·P·摩根公司是1968年12月20日建立的持有摩根銀行全部股權的銀行持股公司。
摩根銀行原名紐約摩根擔保信託公司,是1959年4月20日由兩家商業銀行合並而成的,一家也稱為J·P·摩根公司,一家是紐約擔保信託公司。
組成紐約摩根擔保信託公司的J·P·摩根公司建於1860年,以J·皮爾龐特·摩根名字命名。創建之初,該公司只是一家個人經營的辦事處,專門買賣外匯。爾後業務不斷發展。1864年更名達布尼·摩根公司,1871年改稱德雷克塞爾·摩根公司,1895年改為J·P·摩根公司。該公司從早期開始,就同美國金融界發生的歷史事件有著密切關系。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該公司包攬美國對西歐的金融業務,大發其財。根據1933年銀行法,摩根公司改為商業銀行,把原來經營的投資銀行業務交付給摩根斯坦利。1940年以後,摩根公司由合夥公司改為股份有限公司,並開始經營信託業務。
紐約擔保信託公司建於1864年,1896年改名為紐約擔保信託公司。1910年合並莫頓信託公司和第五大道信託公司,1912年合並標准信託公司,1929年合並商業銀行。
二戰以後,美國銀行界的競爭日趨劇烈。摩根公司同紐約擔保信託公司合並為紐約摩根擔保信託公司就加強了實力,能夠更有效地進行競爭。60年代末期,作為紐約摩根擔保信託公司即摩根銀行的持股公司――J·P·摩根公司建立之後,經營范圍進一步擴大。為了適應國內外金融市場的變化,該公司先後建立了一些新的附屬機構,其中包括1971年建立的23――六公司(1976年更名為摩根社會發展公司)1981年建立的摩根期貨公司,1986年建立的J·P·摩根證券公司等。
進入90年代以來,伴隨著信息的浪潮,公司的業務范圍進一步擴大,如推出網上銀行、為用戶提供更加方便的信用卡服務等等。銀行的業務已遍布全球,公司的規模也進一步擴大,但公司仍始終本著真誠、公正與公平的原則,為全球千千萬萬個客戶提供優質的服務。
摩根大通在香港有30年歷史,多次被評為香港最優秀、最具影響力的投資銀行,在執行香港復雜上市發行方面具有廣泛的經驗。1999年11月,摩根大通擔任聯席全球協調人,成功發行香港盈富基金。摩根大通在此次金額為43億美元的交易中作用舉足輕重,接獲機構需求量為承銷團之首,占機構投資者訂單總量的32%,零售訂單的6.4%。摩根大通自1987年起即開始在中國投資及開展投資銀行業務,主承銷過許多國企發行項目,包括多起H股重組上市項目:華能國際電力、安徽海螺、成渝高速等,B股有內蒙古伊泰煤礦等,以及N股:華能國際電力。今年5月,摩根大通在中國財政部10億美元的10年期債券發行中擔任聯席牽頭行及薄記行。此前,還為財政部1億美元世紀債券和5億美元7年期全球債券擔任過主承銷。摩根大通於2000年為華能國際收購山東華能擔任財務顧問。
2004年6月14日,美聯儲發表聲明,批准美國摩根大通銀行與美國第一銀行的兼並方案。合並後的新摩根大通銀行資產總額達1.12萬億美元,一舉超過美洲銀行,與1.19萬億美元資產的第一大銀行花旗僅一步之遙,而且業務也將從紐約擴展到整個中西部,成為了繼花旗之後第二家真正跨地區的銀行。
摩根大通中國戰略
[編輯本段]
進軍中國
摩根大通在中國市場的悠久歷史可追溯至20世紀初。1909年,JP摩根擔任湖廣鐵路債券的承銷商。1920年代,大通銀行在上海和天津開設了辦事處,為當地及外國機構提供金融服務。
摩根大通與新中國的關系始於1973年,當時擔任大通銀行主席的大衛·洛克菲勒帶領第一個美國商業代表團訪問了中國。大通銀行當年就成為中國銀行首家美國代理銀行,並於1982年成為首家在北京開設辦事處的美資銀行之一。
2003年10月,摩根大通得到中國證監會批准,取得了QFII資格。這是摩根大通進軍中國金融市場的又一重要步驟。
摩根大通旗下的基金公司摩根富林明與上海國投簽署協議,合資成立基金公司。摩根大通作為商業銀行取得了經營人民幣業務和外匯兌換牌照,這為其在中國境內開展包括投資銀行業務在內的各項業務提供了很好的基礎。
摩根大通董事長哈里森指出,摩根大通這樣的國際性金融機構能夠利用其寶貴經驗,幫助中國建立一個充滿活力、積極創新的金融服務行業。他們掌握這個過程所必需的種種工具,例如風險管理方面的豐富知識和經驗,對全球范圍資本市場的廣泛接觸,創造分散風險及促進競爭的新型金融市場的第一手資料等。哈里森表示將與中國分享這些財富並將這些工具中國化。
投行業務進入亞太三甲
一段時間以來,摩根大通在中國並不很受關注,無論是商業銀行業務還是投資銀行業務,盡管它是美國第二大金融機構,綜合性金融服務集團的典範。原因何在?
摩根大通的商業銀行業務主要是批發銀行業務,很少做零售銀行業務。因為在其經營哲學中,做批發業務更有利於管理。摩根大通在中國也秉承這個原則,因此並沒有受到公眾的重視。從投資銀行業務來說,2000年9月合並以前的JP摩根和大通曼哈頓都是商業銀行,盡管JP摩根已經得到美國證監會的特批,可以從事證券業務。合並後的摩根大通的投資銀行業務幾乎是從零起步,在中國更是如此。
經過3年的努力,摩根大通的投行業務已經取得了不俗的業績,在全球投資銀行中,股權融資和債券融資交易量都取得了前五名的成績,在亞太地區更是進入三甲,在韓國和中國台灣地區已經拔得頭籌。
僅僅在10月份,摩根大通就在中國內地市場做成了六項業務:
在中國政府海外發行的合計15億美元的國債中,摩根大通是全球聯席賬簿管理人之一;
中國電信在以近800億人民幣從母公司收購六省市網路資產的項目中,摩根大通是獨立財務顧問;
中海油簽署了收購澳大利亞的Gorgon項目,估計金額3億美元。摩根大通是財務顧問之一;
中信國際金融發行的1.8億美元可轉債項目,摩根大通是獨立賬簿管理人及全球聯席協調人;
中旅國際投資發行的1.5億美元可轉債項目,摩根大通是獨立賬簿管理人及獨立全球協調人;
在摩托羅拉對中興通信晶元廠的收購中,摩根大通擔任摩托羅拉的財務顧問。
招攬高級人才
摩根大通以中國市場為戰略性發展重點,有超過1/3的亞洲員工派駐在大中華地區。摩根大通加大了中國區的力量,從其他機構挖來了幾位在業內頗有影響的投行人才。
摩根大通秉承著全球一盤棋的策略,利用綜合性金融控股的優勢,在全球每一個地方都全方位地開展業務。
❹ 大家對基金了解嗎
不知道你的投資經額及方式及標的
大致跟你解說一下
************************************************
依投資標的區分:
依投資於不同投資標的,可以區分為不同種類基金,如股票基金、貨幣市場基金、債券基金、黃金基金、認股權證基金、小型企業基金、指數基金等。
股票型基金
主要投資於股票的基金,依投資標的有可分為高科技型、店頭型、中小型等。由於股票市場的波動較大,基金操作困難度提高,因此股票型基金的管理費及手續費比債券型基金高。
債券型基金
主要投資於公司債或公債等債券的基金,通常投資這類型基金將以固定收益為首要考慮,其次才是買賣之間的價差。
平衡型基金
同時投資於債券及股票的基金,可以依股市狀況隨時調整持股比率,大致可分為積極平衡型以及穩健平衡型,積極平衡型基金主要採取高持股,以追求股票高報酬為訴求,投資風險相對較大;穩健平衡型基金則以風險控管為訴求,採取低持股策略,適合保守穩健的定存族投資。
*************************************************
基金購買方式
單筆申購:
單筆申購為投資人最常採取的方式,這種投資方式顧名思義就是依據市場行情波動,選擇適當進場時點,類似股票投資方式。一般來說,若投資於多頭市場,單筆購入的投資報酬往往超越定期定額,但如果不經仔細分析研判,貿然採取單筆投資,反而容易陷入高風險中。
定期定額申購:
定期定額申購就是投資人於固定時間以固定金額,以當日的凈值投資於固定基金的投資方式。定期定額投資的好處是不需要擔心市場價格的起伏,因為以這種方式購買基金,當基金凈值隨股市行情上漲而上揚時,固定的投資金額所能買到單位數較少,反之,基金凈值下跌時,可以買到較多的單位數,因此長期投資下來,具有平均成本優勢。
********************************************
選擇共同基金比起選擇個別股票要簡單多了。
影響一支股票經營績效的主要因素,是產業環境,而產業環境瞬息萬變,股票未來的績效表現幾乎是無法預測。因此,選股的難度很高。
然而,影響一支共同基金長期投資績效的主要因素,是投資哲學,股市投資環境雖然瞬息萬變,但共同基金的投資哲學通常是不變的,有時即使是更換基金經理人,該基金的投資哲學仍舊會維持不變。因此,選擇共同基金的首要考量是投資哲學,選基金的難度也較低。
問題是,我們怎麼知道,那一支基金的投資哲學是經得起考驗的?這個問題專家學者已為我們提供答案。判斷的標准,是由基金過去長期的表現,來觀察基金的報酬與風險。如果我們不知如何判斷,專家學者都會幫我們做研究調查,並將結果公布在大眾媒體上,他們評比的結果通常以幾顆星來表示,五顆星者表現最佳,四顆星者其次。
因此,選擇基金便變得很簡單。就是選擇過去三年內,績效評比皆在四、五顆星的基金。這些資料可以從基金相關的報章雜志或網路上都可以查得到。記住,要選擇三年以上連續表現很好的基金。
投資人常犯的一項錯誤是,專挑過去一個月、三個月或半年表現特優的基金來投資,這種投資舉動是相當危險的。短期績效表現特優的基金,長期下來通常表現不佳,因為這種基金採取高風險的投資手法。而且以短期投資績效作為選擇標准,常常在高點被套牢。因為,日本股市表現特優時,買進日本基金;網路股表現特優時,買入網路基金,往往因而在高檔買進。
現在股市低迷,股價相當便宜,正是投資股票型共同基金的好時機。
一位頗資深的基金投資人告訴我,國內基金業時不時就會推出新基金展開募集,以前他也會去買一些新基金,結果有些賺了錢,有些賠得很慘。他的困惑是,該投資這些新募集的基金嗎?同時也不明白,為何美國的基金也不斷增多,但好像並沒有新基金募集這回事?
我們先來看第二個問題。美國的確沒有新基金募集這回事,原因是一個基金要成立,只須向證券管理委員會(SEC,相當於我們的證期會)登記就可以,條件是有一百人以上的投資人,資產總值在美金一千元以上。(這是我十幾年前考基金經紀人執照時的規定)
當然,沒有基金公司會以這么少的基金投資人和資產總值去登記,通常總有數十萬、上百萬元以上的資金和數以千計的投資人。基金透過文宣和經紀人、通路,很容易就可從現有的客戶中湊足起碼的數字。
等到基金登記完成,接著就是努力將績效做出來,再利用績效大張旗鼓的推銷給社會大眾,但多數仍屬經常性的促銷,而不會出現國內這種短期性的募集活動。
比較起來,美國式的作法我覺得比較實際,直接讓數字(績效)說話,供投資人取捨,也就是讓客戶有績效可以驗證,不會出現國內這種任憑基金公司吹噓新基金將來表現可以有多好,以凈值十元買進後,績效卻往往不如預期,結果時不時就可看到凈值不足十元的基金,讓投資人對基金投資失去信心,這其實是對基金市場和基金投資的傷害。
尤其是國內的基金募集還有一個怪現象,那就是股市行情好時比較好募集,行情差時募集基金就相對困難,因為國人投資還是有追高殺低的習性。於是就出現一種其實誰都不樂見的情形:一大堆抱著凈值不足十元基金的哀怨投資人,這些都是行情好時搶購十元基金的人。相對的,在行情不好時,政府為提振股市,往往會鼓勵基金業者募基金,但由於募集實在不容易,基金公司通常是求助於法人和大戶,勉強讓資產額度跨過申報成立的最低門檻。
結果就造成,這些法人和大戶往往是賺錢的投資人,因為基金是在行情差時募集,下檔空間有限,行情一反轉,基金凈值就跟著水漲船高。於是吊詭的情形就是:本該是大眾化的投資工具卻是法人、大戶容易賺錢的工具,散戶卻容易遭到套牢。
要去除這種怪現象,主管機關其實可以考量基金成立改采登記制,讓基金成立回歸市場機制,一方面不會造成基金公司一窩蜂搶在行情好時募集基金,讓投資人眼花撩亂不知所從,一方面也不會因募集而耗費大量社會資源。
了解上述的情況後,再來談第一個問題,目前正是募集不易的行情,其實就是買基金的好時機(新基金、舊基金皆可),不妨選信譽良好的基金公司的基金投資。
回顧過去10年,全球股市從1993年開始由美股帶頭,連續走了七年的大多頭行情,讓許多搭上順風車的投資人瞬間累積兩倍左右的資產;但接踵而至的空頭市場,卻讓更多人的資產大幅縮水近腰斬。不少基金投資人開始納悶,為什麼持續投資還是面臨虧損的命運?專家舉出基金投資八大常見錯誤,你犯了哪一種?
過去10年掀起一股共同基金的投資熱潮,共同基金成了理財族最熟悉的投資工具之一,也確實為沒時間理財的投資人,帶來致富的機會,這樣的投資熱潮,可以從最能代表散戶及小額投資人的定期定額扣款人數一窺端倪。
以美國為首的全球股市,從1993年來開始一波大多頭,定期定額扣款人數也一路往上攀升。根據投信投顧公會的統計,這樣的熱潮在2000年9月燒到最高點,國內定期定額人數共達65萬2000人,正是美國NASDAQ指數創下2000點紀錄後不久。
但隨著網路科技的泡沫化,定期定額扣款人數就像溜滑梯一樣,從2000年9月的65萬人次,一路萎縮至今年2月分的35萬人次,才兩年多的時間就少了30萬、幾近一半的扣款人數。顯示在股市熱潮退卻下,小額投資人對基金理財的熱情漸漸失去信心。
面對近三年的投資卻還虧損,基金投資人不免要問,這究竟是誰的錯?怡富投顧經理黃時彥及普羅財經網執行長羅立群不約而同的指出,過去10年全球景氣走的是多頭行情,期間雖不免上下波動,但走勢是長期向上的,因此「隨時買、逢低買」「長期定期定額獲利25%」等投資模式,在那個時空背景下,共同基金確實曾有相當風光的表現。
■基金投資常見8大錯誤
黃時彥則是認為隨著大環境的改變,基金投資人該拋開舊日思維、改變投資方式,最重要的是要有好的投資紀律,畢竟投資能持之以恆者少,多數是隨波逐流。以下列出基金投資常見的八大錯誤,基金投資新手可以引以為鑒,套牢者可以趁機調整投資策略。
◆錯誤1:市場大漲後才跳進去買
經常注意市場的人都知道,當某一年某個股市表現好時,投資該市場的基金往往擠到排行榜前幾名。像是1999年的日本店頭型基金,曾經幫投資人賺了670%的超高額報酬率;2000年的網路通訊科技基金,也有超過100%的報酬。投資人往往受不了這種高報酬的誘惑,紛紛進場買基金。
對策:小陳就是這樣的投資人,由於都在相對高點時進場,套牢的機率也高。黃時彥指出,依過去的經驗看,股市由多轉空時,通常多以大漲做收,因此大漲後的股市相對風險也高,通常下一年的表現就不會太好。所以,如果某一個市場當年表現優異,下一年就要注意市場反轉的風險。
◆錯誤2:賺大錢不出場,從大賺變小賺
你是否有一檔基金曾經獲利可觀,但卻後悔沒有即時落袋為安?小盈手中的歐洲基金曾幫他獲利好幾成,但只知道上車的他,卻不知道何時該下車出場,眼見歐股一路走低,又不甘心從大賺變小賺。
對策:富蘭克林投顧指出,這樣的投資人普遍沒有停利的觀念。每當達到獲利點時,就需進行獲利了結的動作,以確保戰果。例如當基金到達原先設定的停利點時,若看好後勢卻還有些疑慮時,可以先贖回三至二分之一,將獲利部分先落袋為安。
◆錯誤3:虧小錢不出場,虧大錢才出場
進場投資後,卻發現基金錶現不如預期,原先小虧時還不以為意,但過一段時間才發現已經大跌三成以上,此時才急著將基金賣出。
對策:投資後若發現基金錶現不如預期,一定要做進一步檢視,是投資市場反轉由多頭轉向空頭,還是該基金錶現相對不佳,認清本質再行動。但更重要還是要設定自己的停損點,然後嚴格執行。
◆錯誤4:單戀一枝花,沒有分散投資
買不同基金公司的基金就算是分散風險嗎?當然不是!基金投資人阿泰認為自己明明做到分散投資,為什麼還是慘賠?攤開他的基金投資組合才知道,手中四檔基金雖然分屬不同基金公司,但全都是科技基金。
對策:黃時彥指出,這樣的投資組合反而像是一種賭博,如果買的基金都是同類型的基金,例如單一科技產業的通訊基金、生化產業基金,其實與整體科技股的聯動性都偏高,風險是過度集中的。投資人應謹記,投資組合應分散於不同區域、不同產業、不同的金融商品(如股票及債券),如此才算是有效分散風險。
以下表一的1993~2002年全球股市與債市的投資比較,可以發現在2000~2002年股市空頭階段,若100%投資全球股市,報酬率是-44.82%,由此可知全部重押在某一工具,當然風險最高。對於較為忙碌、無暇研究景氣榮枯變化的投資人,簡單的投資組合配置,例如:股債各半,可能是比較方便省力的理財方式。
至於希望在風險控製得宜的情況下,進一步提高投資收益的投資人,就不能太偷懶,除了應積極培養本身的專業知識之外,還需多搜集市場資訊,或尋求專業投資顧問的建議。
◆錯誤5:去年的第一名,往往不是今年第一名
國內基金有近千檔,投資人要怎麼挑?許多投資人乾脆只買第一名的基金,方便又省力。只是「過去的績效並不代表未來的表現」,根據統計,去年第一名的基金或類股,往往不是今年的第一名,甚至還會敬陪末座。
對策:投資人不必鍾情報酬第一名的基金,買基金不只是考慮報酬高低,同時也要注意風險。能長期持續打敗大盤,同時超越同類基金的,才是值得選擇的對象。此外,買基金前要先確認自己的需求與個性,不要忘記伴隨高報酬而來的是高風險。
◆錯誤6:單筆買進長期套牢,定期定額半年就出場
每個市場都有不同的景氣循環周期,而定期定額既然是長期投資,就可能面臨幾次的空頭與多頭市場。許多投資人往往定期定額半年後,發現虧錢就停止扣款,其實定時定額投資的目的,就是為了分散風險。所以它必須完整的投資整個景氣循環期,才能夠達到分散投資、降低風險的目的。
對策:單筆投資與定期定額兩者在功能上有些區隔,日盛投信指出,前者以投資為主,後者則兼具儲蓄與投資的雙重功能。因此單筆投資較適合投資經驗豐富的投資人,必須能掌握低買高賣的時點,設立停損點相當重要;而定期定額在於預期未來資產的增值,但必須經過一段長時間才能看出功效。
◆錯誤7:投資屬性常隨市場更動
黃時彥發現,投資人的投資屬性常會隨著市場變化而變動,也因此常跟著市場進進出出,到頭來不但沒賺到錢,還花了不少手續費及轉換費。
對策:因此買基金前,要弄清楚自己的需求與目標,不要人雲亦雲。
◆錯誤8:申購後置之不理
長期投資是正確的心態,但不意味著在扣款後即可置之不理,更不是選定一檔基金後,定期定額10、20年就一定獲利。
對策:隨時檢視投資組合、觀察市場及景氣動態也是必要的。如果景氣出現明顯的反轉向下訊號,或者市場可能會出現持續一段長時間的跌勢,或是基金本身績效長期不如同類型基金與大盤,投資人便應該考慮轉換至其他表現較佳的市場或基金。
投資沒有絕對!沒有穩賺不賠!專注~~~~才是王道啦!
❺ 誰知道一些著名的國際金融控股公司有這些公司的資料嗎
摩根大通公司簡介
摩根大通的總部位於紐約,它為3000多萬名消費者以及企業、機構和政府客戶提供服務。該公司擁有7930億美元資產,業務遍及50多個國家,是投資銀行業務、金融服務、金融事務處理、投資管理、私人銀行業務和私募股權投資方面的領導者。
摩根大通(JP Morgan Chase& Co)為全球歷史最長、規模最大的金融服務集團之一,由大通銀行、J.P.摩根公司及富林明集團在2000年完成合並。
*大通曼哈頓公司於1799年由為紐約市供水的曼哈頓公司成立,至1922年成為全國商業和工業貸款的領先者,並在六年之中成為全美最大的銀行。
*J.P.摩根公司早先作為一家英國的商人銀行由John Pierpont Morgan的父親在倫敦建立,在19世紀末20世紀初期,公司對包括美國鋼材、通用電器以及美國電話電報等一些知名企業最初的建立構造及融資起了重大作用。
*富林明集團是一家以倫敦為基地的全球性投資銀行集團,其亞洲業務均以怡富名義運作,而怡富證券則是於1970年由富林明及怡和公司共同在香港建立的該地區首家投資銀行集團。
合並後的摩根大通主要在兩大領域內運作:一是在摩根大通的名義下為企業、機構及富裕的個人提供全球金融批發業務;二是在美國以「大通銀行」的品牌為3千萬客戶提供零售銀行服務。其金融服務內容包括股票發行、並購咨詢、債券、私人銀行、資產管理、風險管理、私募、資金管理等。
摩根大通是全球盈利最佳的銀行之一,擁有超過7000億美元的資產,管理的資金超過6300億美元。公司在全球擁有772名銷售人員,覆蓋近 5000家機構投資者客戶;股票研究覆蓋5238家上市公司,其中包括3175家亞洲公司。自1998年以來,由摩根大通擔任主承銷的股票在上市後股價走勢表現突出,一周後股價平均上漲17%,一個月內平均上漲27%,三個月內平均上漲37%。公司在全球擁有9萬多名員工,在各主要金融中心提供服務。摩根大通亞太總部位於香港,在亞太地區15個國家的23座城市,擁有8500名員工。摩根大通名列1993年以來亞洲股票和股票相關發行的第一名,自 1993年以來,公司為亞洲公司主承銷了88次股票交易,共募得超過150億美元的資金。
加拿大永明金融集團簡介
加拿大永明金融於1865年注冊成立。永明金融集團人壽保險公司,是當今世界最大的保險和資產管理公司之一。公司歷史悠久,成立於1871年,加拿大永明金融集團在金融服務領域一直處於領先地位。自1998年以來,永明人壽連續三年榮登美國《財富》雜志全球500強。加拿大永明在世界各地為個人和公司客戶提供廣泛的儲蓄、退休、養老金、人壽和健康等保險產品和服務,主要業務遍及加拿大、美國、英國和亞太地區,在世界二十多個重要市場設有辦事機構,積極開展業務。
加拿大永明金融是主要的國際金融服務機構,為個人及企業客戶提供各類理財及保障的產品和服務。現時與其合作夥伴在全球多個重要市場發展業務,當中包括加拿大、美國、英國、香港、菲律賓、日本、印尼、印度、中國及百慕達。至2005年12月31日,永明金融集團管理的總資產為3,870億加元(即約25,740億港元)。
永明金融公司於多倫多(TSX)、紐約(NYSE)及菲律賓(PSE)等地的聯合交易所上市,其交易代號為「SLF」。
永明金融在香港的顧問和分銷夥伴超過2,300人,客戶人數則約42萬。
加拿大永明金融是當今世界最大的保險和資產管理公司之一,在金融服務領域一直處於領先地位。中國光大集團是中央管理的固有重要骨幹企業。2003年兩強聯合成立了光大永明人壽公司。公司以誠信正直以客為尊追求卓越創造價值為公司訓導,堅持以人為本為原則,大力發展公司業務
日本瑞穗金融集團簡介
日本瑞穗金融集團是2000年9月29日由第一勸業銀行、富士銀行和日本興業銀行組成,於2003年1月成立,資本金1兆5409億日元,為世界金融集團之首。在三菱東京金融集團和UFJ金融集團(三菱UFJ金融集團)合並前曾是日本資產規模最大的金融集團。集團公司擁有1200名職工,在人員規模上也是日本金融控股公司中最大的。
該集團下轄4大金融機構,其中有瑞穗銀行、瑞穗法人銀行和瑞穗信託銀行等三家銀行,還有瑞穗證券公司。
瑞穗銀行主要是個人銀行業務,但由於日本已經可以混業經營,所以也代理個人投資信託、金融債和個人保險業務。瑞穗法人銀行則經營企業年金、法人業務和銀團貸款業務。瑞穗信託銀行過去只可以經營長期金融業務,現在也可以經營個人銀行業務和房地產業務,如土地信託、不動產買賣中介、不動產評估、住宅銷售服務等。
瑞穗證券公司除傳統證券業務外,還開拓新型業務,如下屬有日本投資環境研究所、投資基金管理公司、不良資產處理公司、能源服務公司等。
蘇黎世金融服務集團簡介
蘇黎世金融服務集團((Zurich Financial Services,蘇黎世)創建於1872年,總部位於瑞士蘇黎世,是瑞士第一家跨國性的保險公司。
蘇黎世金融服務集團是以保險為核心業務的金融服務機構,其全球網路的分支機構和辦事處遍布北美、歐洲、亞太、拉丁美洲和其它市場。蘇黎世金融服務集團是財富雜志(Fortune)全球500強企業中排名前100位的企業。在2006年最新公布的榜單中排名第63位。蘇黎世金融服務集團的財務實力建基於穩健及專注的業務發展策略,獲得標准普爾「A+」評級。
1998年蘇黎世集團與英美煙草金融服務公司合並,組成蘇黎世金融服務集團,並先後成功地合並了British American Financial Services(旗下包括有產險的Eagle Star、壽險的Allied Dunbar), 以及美國的Farmers等國際知名的金融服務機構,使本集團更加壯大,成為世界最著名十大金融保險集團之一。
蘇黎世金融服務集團擁有下述知名品牌與公司:聯合鄧巴、鷹星集團、農夫保險集團、蘇黎士集團,特萊尼德等,總資產4240億美元,保費收入490億,客戶3500萬,雇員70000人。蘇黎世金融是一家居世界領先地位、獲國際公認從事金融保險服務的全球性集團,核心業務為非壽險、壽險、再保險和資產管理,業務遍及50多個國家和地區,由於具有全球化的實力和技術及對當地市場的了解,使該集團成為世界上屈指可數的幾家真正立足於全球的金融服務集團之一。
❻ 怡富萬電業(東莞)有限公司怎麼樣
簡介:本公司是大型的生產電器、計算機電源傳輸線和通訊系統、信息產品連接線的專業廠家,產品主要銷往日本、美國與東南亞等地。 母公司台灣良得電子股份有限公司,是台灣股票上市公司之一,自1978年設立已來,不斷擴建廠房、增添設備、精進技術、生產規模不斷擴大,先後投資設立台灣桃園龍潭電線廠、香港怡富萬、深圳怡富萬、東莞石碣怡富萬、泰國怡富萬、蘇州豐茂科技有限公司、人員已增至8000多人。 公司秉持「全面品管、顧客滿意」之質量政策,不斷完善企業管理使之制度化、合理化。良得公司及其所屬工廠建立與實施之質量保證體系均通過ISO9001:2000和ISO14001之認證,所生產之產品已取得包括日本、美國、加拿大、南非、澳洲、中國、歐洲共同體市場20多個國家的安規認證。員工進廠後均有生日禮物發放,(價值30元),廠內設有小型超市、醫務室、圖書室、卡拉OK歌舞廳、檯球桌、乒乓球桌、籃球場等娛樂設施。
法定代表人:謝國雄
成立日期:2011-06-29
注冊資本:300萬美元
所屬地區:廣東省
統一社會信用代碼:91441900576478736X
經營狀態:在營(開業)企業
所屬行業:製造業
公司類型:有限責任公司(台港澳法人獨資)
英文名:Everfull Electronic (Dongguan) Co.,Ltd.
人員規模:1000-4999人
企業地址:東莞市石碣鎮石單南路93號
經營范圍:生產和銷售電線、電纜、塑膠配件、電子配件。
❼ 2007年10月15號銀行發行什麼基金
上投摩根亞太優勢基金QDII
❽ 在大陸買港股開戶投資全流程是什麼樣的港股有什麼優勢
開戶之前,美股研究社(meigushe101)認為,小白可以對港股先有個大致的了解,更有利於之後在港股投資。
一、香港市場概況
截至到2016年第二季度,香港股市上市公司共1902家,其中主板1666家,創業板236家。主要包括以下三類公司:
1.香港本土股及外資股(584隻):
也稱:藍籌股(Blue Chip):是指恆生指數成分股。在海外股票市場上,投資者把那些具有行業代表性、流通量高、財務狀況良好、盈利穩定及派息固定、紅利優厚的大公司股票,成為藍籌股(對應的為恆生指數)
2. H股(231隻):
也稱:國企股,指注冊地在香港的外資股,一般而言,H股的上市企業規模相當大。大多屬於基礎產業且為改行業的領導企業(對應的指數為恆生國企指數)。
3.紅籌股(1111隻):
泛指由中資企業直接控制,或35%以上的股份由中資企業控制的公司,注冊地在海外,其主要特點是有注資及重組概念,因這些公司的母公司在內地大多資產雄厚,多為各省市地區的窗口企業。港股現貨交易額中,機構投資者佔比高達61%,具體如下:
1.海外機構佔34%
2.交易所參與者佔16%
3.本地機構佔24%
4.海外個人佔5%
5.本地個人佔21%
二、港股交易時間明細
開市前時段:09:00 -09:30
早市:09:30 -12:00
午市:13:00 -16:00
收市競價交易時段:16:00-16:10(僅限525隻合資格股份)
三、港股與A股的區別
1.交易機制不同
如果是港股小白用戶、或者新手,建議在近年來出現的新型互聯網券商中做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