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誰知道「中國電力投資集團」與「中國電力國際有限公司」之間是什麼關系啊給詳細介紹下!
總公司在什麼地方
『貳』 什麼是紅籌 什麼是藍籌股票
藍籌股:是指業績穩定、利潤好、主營業務突出、連年收益好的股。績優股,多半都帶有國營、國企的色彩,但是也有蘇寧電器這樣的純民營公司。
大盤藍籌股:流通市值在100億元以上的藍籌股。以下是前30大藍籌股。
滬深兩市前三十大藍籌股和它們在兩市中所佔的比例(2008年4月1日數據):
No. 代碼 代碼名稱 流通市值 佔比%
----------------------------------------
1 600036 招商銀行 2300 4.6
2 601318 中國平安 2100 4.2
3 000002 萬 科A 1440 6.8
4 601166 興業銀行 1430 2.8
5 600030 中信證券 1376 2.7
6 600016 民生銀行 1288 2.6
7 600000 浦發銀行 1250 2.5
8 600028 中國石化 992 2.0
9 600050 中國聯通 755 1.5
10 600519 貴州茅台 753 1.5
11 601398 工商銀行 723 1.4
12 601088 中國神華 721 1.4
13 601857 中國石油 673 1.3
14 600900 長江電力 663 1.3
15 600019 寶鋼股份 635 1.2
16 601991 大唐發電 537 1.0
17 002024 蘇寧電器 519 2.4
18 600018 上港集團 513 1.0
19 000001 深發展A 490 2.3
20 601006 大秦鐵路 437 0.8
21 601939 建設銀行 433 0.8
22 601628 中國人壽 419 0.8
23 600005 武鋼股份 409 0.8
24 601988 中國銀行 317 0.6
25 000792 鹽湖鉀肥 315 1.5
26 601919 中國遠洋 313 0.6
27 000063 中興通訊 294 1.4
28 600048 保利地產 281 0.5
29 000858 五 糧 液 272 1.3
30 601600 中國鋁業 268 0.5
紅籌股這一概念誕生於90年代初期的香港股票市場。中華人民共和國在國際上有時被稱為紅色中國,相應地,香港和國際投資者把在境外注冊、在香港上市的那些帶有中國大陸概念的股票稱為紅籌股。它實際是指最大控股權直接或間接隸屬於中國內地有關部門或企業,並在香港聯合交易所上市的公司所發行的股份。即在港上市的中資企業。由於人們形容中國是紅色中國,而她的國旗又是五星紅旗,因此把中國相聯系的上市公司發行的股票稱為紅籌股。這是一種形象的叫法。同時這種劃分也是由藍籌股概念的典故而來。由於美國人打牌下賭注,藍色籌碼為最高,紅色籌碼為中等,白色籌碼為最低,後來人們就把股票市場上最有實力、最活躍的股票稱為藍籌股。藍籌股幾乎成了績優股的代名詞。有些發展前景不錯的紅籌股,由於被選進了恆生指數的成份股中,因而也兼備鳳的身份。隨著內地陸續赴港上市,現也有人將紅籌股做了更嚴謹的定義,即必須是母公司在港注冊,接受香港法律約束的中資企業才稱為紅籌股,而公司在內地注冊,只是借用香港資本市場籌資的企業,另稱為「H股」。但一般仍以H股廣泛地作為在港上市的中資企業的代名。在香港最為有名的紅籌股有:中信泰富、粵海投資、招商局海虹、上海實業,以及不久前上市的深業控股和北京控股等。
紅籌股的說法則僅適應於香港股票市場。對紅籌股的具體定義,尚存在著一些爭議。主要的觀點有兩種。一種認為,應該按照業務范圍來區分。如果某個上市公司的主要業務在中國大陸,其盈利中的大部分也來自該業務,那麼,這家在中國境外注冊、在香港上市的股票就是紅籌股。國際信息公司彭博資訊所編的紅籌股指數就是按照這一標准來遴選的。另一種觀點認為,應該按照權益多寡來劃分。如果一家上市公司股東權益的大部分直接來自中國大陸,或具有大陸背景,也就是為中資所控股,那麼,這家在中國境外注冊、在香港上市的股票才屬於紅籌股之列。1997年4月,恆生指數服務公司著手編制恆生紅籌股指數時,就是按這一標准來劃定紅籌股的。通常,這兩類公司的股票都被投資者視為紅籌股。
早期的紅籌股,主要是一些中資公司收購香港中小型上市公司後改造而形成的,如「中信泰富」等。近年來出現的紅籌股,主要是內地一些省市將其在香港的窗口公司改組並在香港上市後形成由,如「上海實業」、「北京控股」等。紅籌股已經成了除B股、H股外,內地企業\進入國際資本市場籌資的一條重要渠道。紅籌股的興起和發展,對香港股市也有著十分積極的影響。從1993年至1997年6月底,紅籌股公司通過首次發行及增資配股籌集的資金為115.5億美元。1997年l至6月,香港股票市場的總籌資額約為1433億港元,其中,紅籌股佔了23.8%。
後來,有人將紅籌股做了更嚴格的定義:必須是母公司在港注冊,接受香港法律約束並在香港上市的中資企業才稱為紅籌股。通常,上述幾種范圍的股票都被投資者視為紅籌股。
H股,是指注冊地在中國內地、上市地在香港的外資股,「H」,是取香港英文HongKong詞首字母。
由此可見,紅籌股和H股同在香港上市,其根本區別是:紅籌股在境外注冊、管理,屬於香港公司或者海外公司;H股在內地注冊、管理,屬於中國大陸公司。紅籌股和H股與投資決策密切相關的主要區別還有:
紅籌股股份可全部上市流通,國有H股股份則有部分不能上市流通;日後增發新股時,紅籌股可能擁有更大的彈性和空間,而H股增發的風險可能較高,時間也可能相對較長。
紅籌股管理層持有的認股權可能與海外公司一樣,管理層可享受全部認股權的所有權益;但H股則不同,管理層並未真正擁有上市公司認股權,即使擁有的也是模擬的認股權。
在發行可換股債券和其它債券時,紅籌股公司並不需要符合內地的法律程序和條件,但H股則需要內地的法律程序和條件、經國家有關部門批准。
『叄』 哪個地方為香港供電
政黨歡迎新電力公司為港供電 可望減電費 http://www.chinapower.com.cn 2005年3月30日09:24 來源:成報 【記者余心美報道】本港政黨對於有新的電力公司計劃為香港供電表示歡迎,認為有助將來減低電費,並迫使政府要在08年開放電力市場;但有研究電力的學者則認為,供電來港的問題繁多,並非三年可以解決,相信要到2010至2012年才可成事。 迫港府開放電力市場 民主黨經濟政策副發言人李華明表示,歡迎有新經營者計劃為港供應電力,雖然目前掌握資料不多,但估計這間合資的中港電力公司需要和本港的中電聯網,才可把內地電廠的電力輸入香港,這需要靠香港政府「做些動作」,出面迫使兩間電力公司開放聯網的設施予新經營者,政府現時就電力的咨詢至下月結束,因應今次有新經營者,政府應予全盤考慮。 他表示,政府在開放電力市場的態度一向保守,今次出現新經營者,正好為政府提供籌碼,跟兩電就開放電力市場進行談判。李華明相信,出現第三間電力公司,08年電力市場開放後,可以有助本港的電費下調。 民建聯經濟事務發言人陳鑒林同樣歡迎有新經營者,以令將來的電費因競爭而下調,相信屆時有第三間或更多的電力公司供電時,政府便應取消利潤管制協議。他表示,在08年電力市場開放前可做妥電力配套設施,問題是如何令兩間電力公司提供聯網,讓新經營者加入競爭。他又表示,早已計劃在下月訪問廣東省的電力公司,因應未來有新電廠加入供電之列,屆時將會探討內地電廠與香港電廠聯網的可行性。 浸會大學香港能源研究中心主任兼地理系高級講師周全浩質疑,新電力公司輸電本港的可能性,因為供電來港需要有聯網的配套,除了技術問題,還有法例的修改,並不容易,加上興建電廠的投資龐大,提供300兆瓦或500兆瓦的中大型電廠,在內地動輒要二、三十億至四十億港元。 學者料非三年可成事 周全浩表示,內地供電來港會出現電力供應穩定的問題,雖然今次合營夥伴的中國電力國際在國內也是五大電力公司之一,但是國內很多地方都出現電力不足情況,質疑內地建電廠何不為內地供電。 他又表示,新經營者另一可能性是賣電力予香港的電力公司,但是中電直至08年都有足夠電力供應,質疑怎會購買新公司的電力,至於港燈又沒有跟內地聯網,新公司想賣電予港燈都沒有支持。
『肆』 香港主要是靠什麼行業賺錢的呢
香港經濟結構以服務業為主,服務業占本地生產總值的比重長期保持在90%以上。20世紀70年代初,香港推行經濟多元化方針,香港金融、房地產、貿易、旅遊業迅速發展。
從80年代始,內地因素成為推動香港經濟發展的最主要的外部因素,香港的製造業大部分轉移到內地,各類服務業得到全面高速發展,實現了從製造業轉向服務業的第二次經濟轉型。
(4)香港中港電力股票代碼擴展閱讀:
中華人民共和國對香港的基本方針政策如下 :
1、為了維護國家的統一和領土完整,並考慮到香港的歷史和現實情況,中華人民共和國決定在對香港恢復行使主權時,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第31條的規定,設立香港特別行政區。
2、香港特別行政區直轄於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除外交和國防事務屬中央人民政府管理外,香港特別行政區享有高度的自治權。
3、香港特別行政區享有行政管理權、立法權、獨立的司法權和終審權。現行的法律基本不變。
4、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由當地人組成。行政長官在當地通過選舉或協商產生,由中央人民政府任命。主要官員由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提名,報中央人民政府任命。
原在香港各政府部門任職的中外籍公務、警務人員可以留用。香港特別行政區各政府部門可以聘請英籍人士或其他外籍人士擔任顧問或某些公職。
『伍』 中國電力投資集團公司是干什麼的
中國電力投資集團公司成立於2002年(壬午年)12月29日,在原國家電力公司部分企事業單位基礎上組建的國有大型骨幹企業,集團公司資產分布在全國28個省、市、自治區及港、澳等地,主要從事電源的開發、投資、建設、經營和管理,組織電力(熱力)生產和銷售等方面的業務,現由國務院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直接監管。
中電投集團公司目前有三大產業鏈條:電、煤、鋁,並建立完成蒙東、貴州、寧東、黃河、新疆、黑龍江六大產業集群。
電力產業
2008年,集團公司投產總容量658萬千瓦,其中水電45萬千瓦,火電590萬千瓦,風電23萬千瓦,60萬千瓦大機組8台。全年核准電力905萬千瓦,在五大發電集團中居首位。全年電力開工規模690萬千瓦。電力前期儲備達2億千瓦。
煤炭產業
2008年,集團公司煤炭產量3705萬噸,電解鋁產量46萬噸,同比分別增加36%、26%。煤炭資源儲備80億噸以上。蒙東能源霍林河#2礦1500萬噸擴能工程正在順利建設。總產能2900萬噸的白音華兩大露天礦基本建設全面展開。
鋁產業
重組青銅峽鋁業,新增電解鋁產能58萬噸,總產能達到103萬噸。蒙東能源霍煤鴻駿50萬噸,黃河水電公司鑫業分公司25萬噸,寧夏能源鋁業中青邁27萬噸電解鋁工程正在順利建設。
同時,全長331千米的「赤大白」鐵路全線貫通。全長282千米的錦赤鐵路核准並開工建設。設計規模為5000萬噸/年吞吐能力的錦州港專業煤碼頭項目已進入國家發改委核准程序,獲濱海港綜合開發權。
資產分布
集團公司資產分布在全國23個省、市、自治區,擁有上海電力股份有限公司、山西漳澤電力股份有限公司、重慶九龍電力股份有限公司和吉林電力股份有限公司4家A股上市公司;擁有在香港注冊的中國電力國際有限公司,並通過中國電力國際有限公司擁有在香港上市的中國電力國際發展有限公司,以及致力於為香港提供電力的中港電力發展有限公司;擁有承擔流域開發的黃河上游水電開發有限責任公司和五凌電力有限公司;擁有在電力設備成套服務領域中業績突出的中國電能成套設備有限公司;擁有大型煤炭企業中電投霍林河煤電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擁有白音華煤電有限責任公司;擁有11個已建成的1000 MW以上的大型電廠;擁有一個共同控股核電項目,一個控股核電前期建設項目,9個參股核電項目。[5]。
『陸』 中國電力投資集團簡介
中國電力投資集團公司是在原國家電力公司部分企事業單位基礎上組建的國有企業,經國務院同意進行國家授權投資的機構和國家控股公司的試點。集團公司注冊資本金人民幣120億元。
截至2006年底,集團公司資產總額1778.31億元,可控裝機容量為37800MW,權益裝機容量為28043.3MW;其中水電機組9220MW,占集團公司可控裝機容量的24.4%;火電機組27230MW,占集團公司可控裝機容量的72%;核電機組1350.8MW,占集團公司可控裝機容量的3.6%。集團公司包括169家成員單位,15家參股企業,職工總數為83086人。
集團公司資產分布在全國25個省、市、自治區,擁有上海電力股份有限公司、山西漳澤電力股份有限公司、重慶九龍電力股份有限公司、吉林電力股份有限公司和中電霍煤露天煤業股份公司5家A股上市公司;擁有在香港注冊的中國電力國際有限公司,並通過中國電力國際有限公司擁有在香港上市的中國電力國際發展有限公司,以及致力於為香港提供電力的中港電力發展有限公司;擁有承擔流域開發的黃河上游水電開發有限責任公司和五凌電力有限公司;擁有在電力設備成套服務領域中業績突出的中國電能成套設備有限公司;擁有大型煤炭企業中電投霍林河煤電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擁有白音華煤電有限責任公司;擁有12個已建成的1000MW以上的大型電廠;擁有控股的山東海陽核電項目,共同控股的遼寧紅沿河核電項目和廣西白龍核電項目,以及9個參股核電前期項目。
『柒』 全國有幾個電力公司
五大發電集團:華能 華電 國電 大唐 中電投
四小豪門:國投 華潤 國華 中廣核
省級電力集團:粵電 魯能 浙能 深能源 京能
電網公司:國家電網 南方電網 各省都有各自的電力集團公司
還有很多其他規模小的電力公司
五大電力公司1,中國長江電力股份有限公司,是由中國長江三峽工程開發總公司作為主發起人,聯合華能國際電力股份有限公司、中國核工業集團公司、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中國葛洲壩水利水電工程集團有限公司和長江水利委員會長江勘測規劃設計研究院等五家發起人以發起方式設立的股份有限公司。
公司成立於2002年11月4日,2003年11月18日在上海證券交易所掛牌上市,2005年8月完成股權分置改革。截止2006年12月31日,公司總資產407.64億元,凈資產242.99億元。
公司是我國最大的水電上市公司,主要從事水力發電業務,擁有葛洲壩水電站和三峽工程投產的8台發電機組,並持有廣州控股11.238%的股份、湖北能源45%的股份、上海電力10%的股份。同時,公司受三峽總公司委託統一管理三峽工程已建成但目前暫未進入公司的發電資產。公司所發電力主要銷往華中地區(湖北、湖南、河南、江西、重慶)、華東地區(上海、江蘇、浙江、安徽)及廣東省。截止2006年12月31日,公司總權益裝機容量為720.6萬千瓦,公司管理和擁有的總權益裝機容量達1280.6萬千瓦。
未來,公司將依託三峽工程建設和滾動開發長江上游水力資源的大背景,繼續致力於以水電為主的清潔電力生產經營,努力提高發電能力,創建國際一流電廠,打造一流上市公司。
2中國國電集團公司於2002年12月成立,是在原國家電力公司部分企事業單位基礎上組建的國有企業,是電力體制改革後國務院批准成立的五大全國性發電企業集團之一,是經國務院同意進行國家授權投資的機構和國家控股公司試點企業,注冊資本金120 億元人民幣。
截至2003年底,公司擁有3個全資企業、33個內部核算單位、40個控股企業和14個參股企業;擁有運行和在建可控裝機容量3657萬KW。其中,運行和在建火電裝機容量2916萬KW,佔79.7%,水電裝機容量727萬KW,佔19.9%,風電裝機容量14萬KW,佔0.38%,佔全國風電總裝機容量的52%。目前在全國2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中擁有電源點,加上規劃電源點,則在全國25個省(自治區、直轄市)擁有電源點。公司資產總額753億元,負債總額537億元,所有者權益128億元,其中少數股東權益87億元。
根據集團公司發展目標和戰略構想,"十五"後三年及"十一五"期間,集團公司提出平均每年在建400萬千瓦、開工400萬千瓦、擬建400萬千瓦的電源發展目標,爭取到2005年集團公司發電機組可控容量超過4000萬千瓦,到2010年超過6000萬千瓦。
截至2006年底,中國國電集團公司擁有3個全資企業、25個內部核算單位、65個控股企業和12個參股企業。集團公司可控裝機容量為4445萬千瓦,其中,火電裝機容量3978萬千瓦,佔89.49%,水電裝機容量405萬千瓦,佔9.12%,風電裝機容量61.8萬千瓦,佔1.39%。目前,集團公司在全國在全國29個省(自治區、直轄市)擁有電源點。到2006年底,公司資產總額1880億元。
3中電集團(中電)於1901年在香港注冊成立,當時名為中華電力有限公司。中電在香港經營發電、輸電及供電的縱向式綜合電力業務,透過現代化的電網為九龍、新界及大部分離島逾220萬客戶供應電力,供電范圍的人口佔香港總人口80%以上。
中電近年更在澳洲、中國內地和亞洲其他地區發展及營運能源項目,投資穩步增加,是亞洲區電力行業具領導地位的投資者和營運商。
中電控股有限公司(港交所:0002)( CLP Holdings Limited ) 是中電集團的控股公司,在聯合交易所上市,股份交投活躍,廣泛受到支持。
截至2006年底,中電集團資產總額1778.31億元,可控裝機容量為37800MW,權益裝機容量為28043.3MW;其中水電機組9220MW,占集團公司可控裝機容量的24.4%;火電機組27230MW,占集團公司可控裝機容量的72%;核電機組1350.8MW,占集團公司可控裝機容量的3.6%。集團公司包括169家成員單位,15家參股企業,職工總數為83086人。
中電集團資產分布在全國25個省、市、自治區,擁有上海電力股份有限公司、山西漳澤電力股份有限公司、重慶九龍電力股份有限公司、吉林電力股份有限公司和中電霍煤露天煤業股份公司5家A股上市公司;擁有在香港注冊的中國電力國際有限公司,並通過中國電力國際有限公司擁有在香港上市的中國電力國際發展有限公司,以及致力於為香港提供電力的中港電力發展有限公司;擁有承擔流域開發的黃河上游水電開發有限責任公司和五凌電力有限公司;擁有在電力設備成套服務領域中業績突出的中國電能成套設備有限公司;擁有大型煤炭企業中電投霍林河煤電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擁有白音華煤電有限責任公司;擁有12個已建成的1000MW以上的大型電廠;擁有控股的山東海陽核電項目,共同控股的遼寧紅沿河核電項目和廣西白龍核電項目,以及9個參股核電前期項目。
4、2002年12月29日,中國大唐集團公司在原國家電力公司部分企事業單位基礎上組建而成,是全國五大發電集團之一,是中央直接管理的國有獨資公司、國務院批準的國家授權投資的機構和國家控股公司的試點。主要經營范圍為:集團公司及有關企業中由國家投資形成並由集團公司擁有的全部國有資產;從事電力能源的開發、投資、建設、經營和管理;組織電力(熱力)生產和銷售;電力設備製造、設備檢修與調試;電力技術開發、咨詢;電力工程、電力環保工程承包與咨詢;新能源開發。注冊資本金人民幣120億元。截至2007年底,資產總額達到2985億元。
中國大唐集團公司實施集團化運作的體制和機制,構建了集團公司、分(子)公司、基層企業三級責任主體的管理模式。集團公司相繼成立了大唐陝西發電有限公司、大唐甘肅發電有限公司、大唐黑龍江發電有限公司、大唐吉林發電有限公司、大唐河北發電有限公司、大唐貴州發電有限公司6個全資子公司和湖南分公司、安徽分公司、河南分公司、山西分公司、江蘇分公司、四川分公司、雲南分公司、廣西分公司8個分支機構。
中國大唐集團公司擁有中國第一家在倫敦、香港上市,並於2006年在國內上市的大唐國際發電股份有限公司,擁有較早在國內上市的湖南華銀電力股份有限公司、廣西桂冠電力股份有限公司;擁有國內在役裝機容量360萬千瓦的大型火電廠內蒙古大唐國際托克托發電公司和最大風電場內蒙古赤峰賽罕壩風電場;擁有正在建設中的規劃規模630萬千瓦的龍灘水電工程以及物流網路覆蓋全國的中國水利電力物資有限公司等。截至2006年底,在役發電資產分布在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內蒙古、吉林、黑龍江、江蘇、浙江、安徽、福建、河南、湖南、廣東、廣西、四川、雲南、陝西、甘肅等19個省(自治區、直轄市);截至2007 年底,發電裝機規模達到6482.34萬千瓦。
中國大唐集團公司的發展戰略是:把集團公司建設成經營型、控股型,市場化、集團化、現代化、國際化,具有較強發展能力、盈利能力和國際競爭能力的大型電力企業集團。
5、中國華能集團公司(英文全稱:China Huaneng Group,英文簡稱:CHINA HUANENG,英文縮寫:CHNG)是經國務院批准,在原中國華能集團公司基礎上改組的國有企業,由中央管理,經國務院批准同意進行國家授權投資的機構和國家控股公司的試點。
按照國務院關於國家電力體制改革的要求,中國華能集團公司是自主經營、自負盈虧,以經營電力產業為主,綜合發展的企業法人實體。
中國華能集團公司依照公司法,對其全資、控股、參股企業進行改建和規范,建立資本紐帶關系,實行母子公司體制,逐步建立起符合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要求的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
中國華能集團公司根據業務需要,可以按照國家規定在境內外投資設立全資或控股的子公司以及分公司、辦事處等分支機構。中國華能集團公司的經營宗旨是:遵守國家法律、法規,執行國家政策,根據國民經濟發展規劃、國家產業政策以及市場需求,依法自主從事生產經營活動,堅持改革、改組、改造和加強管理,改善產業結構,發揮集團整體優勢,提高經濟效益,增強市場競爭力,確保國有資產保值增值;以電為主,綜合發展,逐步成為實力雄厚、管理一流、服務國家、走向世界,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大型企業集團。
中國華能集團公司實行總經理負責制,總經理為法定代表人。
『捌』 有誰知道中國電力集團與中國電力國際有限公司是什麼關系
中國電力集團是母公司
擁有在香港注冊的*中國電力國際有限公司*,並通過中國電力國際有限公司擁有在香港上市的中國電力國際發展有限公司,以及致力於為香港提供電力的中港電力發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