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軟體代碼 » 股票代碼4745
擴展閱讀
愛普檢測股票行情 2025-05-18 04:22:50
中核資本股票行情 2025-05-18 03:56:18

股票代碼4745

發布時間: 2021-06-27 06:41:17

A. 股票在香港上市說明什麼

公司最近三年內無重大違法現象.公司對外發放的股數必須達到公司總股本的25%
在香港的條件
中國公司到香港上市的條件
主板上市的要求
· 主場的目的:目的眾多,包括為較大型、基礎較佳以及具有盈利紀錄的公司籌集資金。
· 主線業務:並無有關具體規定,但實際上,主線業務的盈利必須符合最低盈利的要求。
· 業務紀錄及盈利要求:上市前三年合計溢利5,000萬港元(最近一年須達2,000萬港元,再之前兩年合計)。
· 業務目標聲明:並無有關規定,但申請人須列出一項有關未來計劃及展望的概括說明。
· 最低市值:上市時市值須達1億港元。
· 最低公眾持股量:25%(如發行人市場超過40億港元,則最低可降低為10%)。
· 管理層、公司擁有權:三年業務紀錄期須在基本相同的管理層及擁有權下營運。
· 主要股東的售股限制:受到限制。
· 信息披露:一年兩度的財務報告。
· 包銷安排:公開發售以供認購必須全麵包銷。
· 股東人數:於上市時最少須有100名股東,而每1百萬港元的發行額須由不少於三名股東持有。

發行H股上市:
中國注冊的企業,可通過資產重組,經所屬主管部門、國有資產管理部門(只適用於國有企業)及中國證監會審批,組建在中國注冊的股份有限公司,申請發行H股在香港上市。
·優點:A 企業對國內公司法和申報制度比較熟悉
B 中國證監會對H股上市,政策上較為支持,所需的時間較短,手續較直接。
·缺點: 未來公司股份轉讓或其他企業行為方面,受國內法規的牽制較多。
隨著近年多家H股公司上市,香港市場對H股的接受能力已大為提高。

買殼上市:
買殼上市是指向一家擬上市公司收購上市公司的控股權,然後將資產注入,達到「反向收購、借殼上市」的目的。
香港聯交所及證監會都會對買殼上市有幾個主要限制:
· 全面收購: 收購者如購入上市公司超過30%的股份,須向其餘股東提出全面收購。
· 重新上市申請: 買殼後的資產收購行為,有可能被聯交所視作新上市申請。
· 公司持股量: 上市公司須維護足夠的公眾持股量,否則可能被停牌。
買殼上市初期未必能達至集資的目的,但可利用收購後的上市公司進行配股、供股集資; 根據《紅籌指引》規定,凡是中資控股公司在海外買殼,都受嚴格限制。 買殼上市在已有收購對象的情況下,籌備時間較短,工作較精簡。 然而,需更多時間及規劃去迴避各監管的條例。 買殼上市手續有時比申請新上市更加繁瑣。同時,很多國內及香港的審批手續並不一定可以省卻。

創業板上市要求:
· 主場的目的:目的眾多,包括為較大型、基礎較佳以及具有盈利紀錄的公司籌集資金。
· 主線業務:必須從事單一業務,但允許有圍繞該單一業務的周邊業務活動
· 業務紀錄及盈利要求:不設最低溢利要求。但公司須有24個月從事「活躍業務紀錄」(如營業額、總資產或上市時市值超過5億港元,發行人可以申請將「活躍業務紀錄」減至12個月)
· 業務目標聲明:須申請人的整體業務目標,並解釋公司如何計劃於上市那一個財政年度的餘下時間及其後兩個財政年度內達致該等目標
· 最低市值:無具體規定,但實際上在上市時不能少於4,600萬港元
· 最低公眾持股量:3,000萬港元或已發行股本的25%(如市值超過40億港元,最低公眾持股量可減至20%)
· 管理層、公司擁有權:在「活躍業務紀錄」期間,須在基本相同的管理層及擁有權下營運
· 主要股東的售股限制:受到限制
· 信息披露:一按季披露,中期報和年報中必須列示實際經營業績與經營目標的比較。
· 包銷安排:無硬性包銷規定,但如發行人要籌集新資金,新股只可以在招股章程所列的最低認購額達到時方可上市

發行紅籌股上市:
紅籌上市公司指在海外注冊成立的控股公司(包括香港、百慕達或開曼群島),作為上市個體,申請發行紅籌股上市。
·優點:A 紅籌公司在海外注冊,控股股東的股權在上市後6個月已可流通
B 上市後的融資如配股、供股等股票市場運作繭自縛靈活性最高
·國務院在1996年6月頒布的《關於進一步加強在境外發行股票和上市管理的通知》(即《紅籌指引》)嚴格限制國有企業以紅籌方式上市。
·中國證監會亦在2000年6月發出指引,所有涉及境內權益的境外上市項目,須在上市前取得中證監不持異議的書面確認。
(http://www.ibinvestor.com/web/ibi/c4693/c4745/w6490.asp)

美國證券市場的構成及特點
1、美國證券市場的構成:
(1)全國性的證券市場主要包括:紐約證券交易所(NYSE)、全美證券交易所(AMEX)、納斯達克股市(NASDAQ)和 招示板市場(OTCBB);
(2)區域性的證券市場包括:費城證券交易所(PHSE)、太平洋證券交易所(PASE)、辛辛那提證券交易所(CISE)、中西部證券交易所(MWSE)以及芝加哥期權交易所(CHICAGO BOARD OPTIONS EXCHANGE)等。
2、全國性市場的特點:
(1)紐約證券交易所(NYSE): 具有組織結構健全,設備最完善,管理最嚴格,及上市標准高等特點。上市公司主要是全世界最大的公司。中國電信等公司在此交易所上市;
(2)全美證券交易所(AMEX): 運行成熟與規范,股票和衍生證券交易突出。上市條件比紐約交易所低,但也有上百年的歷史。許多傳統行業及國外公司在此股市上市;
(3)納斯達克證券交易所(NASDAQ): 完全的電子證券交易市場。全球第二大證券市場。證券交易活躍。採用證券公司代理交易制,按上市公司大小分為全國板和小板。面向的企業多是具有高成長潛力的大中型公司,而不只是科技股;(4)招示板市場(OTCBB): 是納斯達克股市直接監管的市場,與納斯達克股市具有相同的交易手段和方式。它對企業的上市要求比較寬松,並且上市的時間和費用相對較低,主要滿足成長型的中小企業的上市融資需要。 ·
上市基本條件紐約證交所對美國國外公司上市的條件要求:
作為世界性的證券交易場所,紐約證交所也接受外國公司掛牌上市,上市條件較美國國內公司更為嚴格,主要包括:
(1) 社會公眾持有的股票數目不少於250萬股;
(2) 有100股以上的股東人數不少於5000名;
(3) 公司的股票市值不少於1億美元;
(4)公司必須在最近3個財政年度里連續盈利,且在最後一年不少於250萬美元、前兩年每年不少於200萬美元或在最後一年不少於450萬美元,3年累計不少於650萬美元;
(5)公司的有形資產凈值不少於1億美元;
(6)對公司的管理和操作方面的多項要求;
(7)其他有關因素,如公司所屬行業的相對穩定性,公司在該行業中的地位,公司產品的市場情況,公司的前景,公眾對公司股票的興趣等。
美國證交所上市條件
若有公司想要到美國證券交易所掛牌上市,需具備以下幾項條件:
(1)最少要有500,000股的股數在市面上為大眾所擁有;
(2)市值最少要在美金3,000,000元以上;
(3)最少要有800名的股東(每名股東需擁有100股以上);
(4)上個會計年度需有最低750,000美元的稅前所得。NASDAQ上市條件 (1) 超過4百萬美元的凈資產額。
(2) 股票總市值最少要有美金100萬元以上。
(3) 需有300名以上的股東。
(4) 上個會計年度最低為75萬美元的稅前所得。
(5) 每年的年度財務報表必需提交給證管會與公司股東們參考。
(6) 最少須有三位"市場撮合者"(Market Maker)的參與此案(每位登 記有案的Market Maker須在正常的買價與賣價之下有能力買或賣100股以上的股票,並且必須在每筆成交後的90秒內將所有的成交價及交易量回報給美國證券商同業公會(NASD)。
NASDAQ對非美國公司提供可選擇的上市標准
選擇權一:
財務狀況方面要求有形凈資產不少於400萬美元;最近一年(或最近三年中的兩年)稅前盈利不少於70萬美元,稅後利潤不少於40萬美元,流通股市值不少於300萬美元,公眾股東持股量在100萬股以上,或者在50萬股以上且平均日交易量在2000股以上,但美國股東不少於400人,股價不低於5美元。
選擇權二:
有形凈資產不少於1200萬美元,公眾股東持股價值不少於1500萬美元,持股量不少於100萬股,美國股東不少於400人;稅前利潤方面則無統一要求;此外公司須有不少於三年的營業記錄,且股價不低於3美元。
OTCBB買殼上市條件
OTCBB市場是由納斯達克管理的股票交易系統,是針對中小企業及創業企業設立的電子櫃台市場。許多公司的股票往往先在該系統上市,獲得最初的發展資金,通過一段時間積累擴張,達到納斯達克或紐約證券交易所的掛牌要求後升級到上述市場。
與納斯達克相比,OTC BB市場以門檻低而取勝,它對企業基本沒有規模或盈利上的要求,只要有三名以上的造市商願為該證券做市,企業股票就可以到OTCBB市場上流通了。2003年11月有約3400家公司在OTCBB上市。其實,納斯達克股市公司本身就是一家在OTCBB上市的公司,其股票代碼是NDAQ。
在OTCBB上市的公司,只要凈資產達到400萬美元,年稅後利潤超過75萬美元或市值達5000萬美元,股東在300人以上,股價達到4美元/股的,便可直接升入納斯達克小型股市場。凈資產達到600萬美元以上,毛利達到100萬美元以上時公司股票還可直接升入納斯達克主板市場。因此OTC BB市場又被稱為納斯達克的預備市場(納斯達克BABY)。
OTCBB買殼上市程序
在一個典型的買殼上市中, 一個現在運作的公司("買殼公司")與一個已上市的公司("空殼公司")合並,空殼公司成為法律上倖存的實體,但是買殼公司的經營並不受影響。買殼公司的股東事先跟空殼公司股東作好取得空殼公司控股權的安排。 買殼公司的股東現在可以享受上市公司的所有好處,該上市公的股東則現在擁有有價值的合並後的實體的股票,並且有增值潛能。
空殼公司多種多樣。他們可以是完全或部分申報的公司,也可以是在證交所、場外交易市場, 場外交易報價牌, 或者粉色單股票報價系統交易, 或者擁有現金。買殼公司所付的代價包括可能高達30萬美元的初期付款。合並後公司的5%-26%的股份將在公眾或者前空殼公司股東的手中。 最終的價格將取決於空殼公司的類型,比如:是否在交易所交易,是否向SEC申報,以及所獲得的控股比例, 還有合並後公司的生存能力等。
應該購買一個干凈的空殼公司。
在反向收購空殼公司的過程中最為關心的, 莫過於空殼公司可能有未經披露的責任與義務,或者空殼公司有許多遺留問題,如果不予解決購買者可能會比較擔心。因此,應該做必要的審慎調查, 並且由會計師做財務報表審計。此外,法律意見書也不可缺少。
通過買殼上市,往往比IPO迅速,時間大概在6個月左右。如果空殼公司已經在市場上交易,那麼合並以後股票也很快可以上市交易。不過, 收購空殼公司, 起草意向書,以及最後完成交易, 還是有一定的過程。另外,如果這個公司想在另外一個交易所上市交易, 那麼他還必須申報和獲得審批。從成本上講, 一個空殼公司的價格可以低至五六萬美元,高至幾十萬美元。
此外,還需要支付上市的律師費及會計師費。但買殼上市還是比IPO上市便宜。買殼上市的成本一般在50-60萬美元(包括空殼公司價格和中介費用)。
買殼上市本身並不能籌措資本,真正的資金是通過隨後的配售或二次發行股票籌得,。一般地,如果空殼公司本身有資金,還是不要接受為好,因為這種融資本身會非常的昂貴。另外,空殼公司可能有許多債務。因此, 收購時必須做審慎調查, 同時也應該獲得空殼公司盡可能多和廣泛的陳述和保證。
買殼上市操作流程第一階段:
上市資格評估、簽約或審批 * 確立境外上市意向 * 律師對買殼公司提供的資料進行評估並設計操作方案 * 獲取有關部門審批(如必要的話) * 律師與買殼公司商談操作條件並簽訂委託協議第二階段:收購空殼公司 * 未上市公司: 15-30天 * 已上市公司: 3- 4月 * Reg. D 募股: 90-120天第三階段: 上市交易前的准備 * 進行反向合並 * 重組公司(如必要的話) * 申報新的或修正的報表 * 准備融資文件 * 公司修改商業計劃 * 指定轉讓代理人(7天左右) * 獲取CUSIP交易代號 * 郵告股東 * 注冊申請州"藍天法"豁免 * 指定造市商(約2-4周) * 造市商進行審慎調查 * 公司/造市商決定競價 * 指定投資者關系顧問進行上市包裝 * 准備給經紀人、承銷商、投資人的審慎調查報告 * 准備促銷材料 * 路演(Road Show) * 股票分銷 * 組織承銷團第四階段: 上市交易可先在OTCBB上交易,然後升格到NASDAQ,也可以直接在NASDAQ上市交易,視購買何種空殼公司而定。第五階段: 上市後的繼續申報與披露 公司上市後,應每季申報10-Q表,每年申報10-K表並附經審計的財務報表。此外,公司的任何重大事項應及時並適當地用8-K披露。

B. 股票代碼4745是什麼股

股票代碼都是6位數啊親

C. 公司怎麼上市怎麼在美國上市

上市是個比較繁瑣的過程,要做充分的准備,關於具體的自己上市下面的LZ已經詳細介紹了,在此介紹另外一種方式,就是找洪利基金幫忙,它主要以IPO為核心,覆蓋有借殼業務,並購業務,信託業務和投融資業務等。洪利基金在幫助公司上市方面有著豐富的經驗,無論是資金,還是人脈在業界都是榜上有名的

D. 明天要交一份關於股票分析的作業

作為電信重組最大的受益者中國聯通,該股短線已經嚴重超跌,反彈行情一觸即發。
1.合並網通 出售C網
電信業重組全面拉開大幕,而中國聯通是A股上市公司中受影響最直接的品種。聯通紅籌08年6月2日通過網通紅籌公司董事會向網通紅籌公司的股東提出合並建議,以協議安排方式完成聯通紅籌公司和網通紅籌公司的合並,本次交易完成後,網通紅籌公司將於香港聯交所和紐交所退市,成為聯通紅籌公司的全資子公司;根據聯通運營公司、聯通紅籌公司和電信於08年6月2日簽訂的框架協議,電信H股公司以438億元(初步對價)向聯通運營公司購買擁有和運營的全部CDMA業務及相關資產和負債;聯通集團將向電信集團出售其擁有的僅與CDMA業務相關的知識產權以及其他將在資產轉讓詳細協議中明確的與CDMA業務相關的知識產權,上述CDMA資產轉讓的對價為662億元。
2.主業繼續保持強勁
2007年年報披露,07年度,公司的GSM移動通信業務服務收入為635.4億元,平均每月每用戶通話分鍾數為250.1分鍾,平均每月每用戶收入為46.0元;CDMA移動通信業務服務收入為275.9億元,平均每月每用戶通話分鍾數為263.0分鍾,平均每月每用戶收入為58.1元;長途、數據及互聯網業務服務收入為43.5億元。公司GSM 業務將積極調整現有發展模式,強化維系和穩定在網用戶,控制營銷成本,同時充分挖掘網路潛力,發展有效用戶。要在確保 ARPU 穩定的基礎上,加大存量市場的話務量經營,通過話費積分或部分增值業務捆綁,穩定在網用戶,確保收入和效益穩中有升。長途、數據及互聯網業務將充分利用公司移動網路資源,實現穩健發展。在繼續對現有移動用戶提供高附加值產品的同時,高度重視集團客戶、商業客戶、公眾客戶和流動客戶群的業務發展,進一步加大話音業務、租線業務、互聯網專線、寶視通、一網聯通和基於寬頻的增值業務發展。本公司將充分發揮綜合業務優勢,打破專業界限,積極整合各項資源。根據用戶需求有針對性地將話音與增值、移動與數固互聯網等各類業務進行組合、捆綁,並匹配相應的服務組合,形成有市場競爭力的各類信息化解決方案,大力開展組合營銷,帶動行業和集團客戶發展。
3.短線嚴重超跌 反彈在即
二級市場上,該股在6月3日復牌後就開始持續暴跌,短短一周多的時間,累計跌幅超過35%,短線超跌十分嚴重,存在著強烈的反彈要求,一旦大盤短線啟穩,該股有望展開強勁反彈,值得投資者關注。

E. 全國股票證卷交易商排名

協會公布2007年度證券公司會員證券經紀、承銷與保薦業務的排名情況

中國證券業協會近日公布了2007年度106家證券公司會員證券經紀、承銷與保薦業務的排名情況。排名指標包括股票、基金、債券、權證的交易總金額,股票及債券承銷金額,股票及債券主承銷家數三項。具體排名情況如下:

1、2007年度證券公司股票、基金、債券和權證交易總金額排名

名次
公司名稱
交易總金額(億元)

1
中國銀河證券股份有限公司
64121.23

2
國泰君安證券股份有限公司
60669.20

3
海通證券股份有限公司
45753.56

4
國信證券有限責任公司
44248.57

5
申銀萬國證券股份有限公司
41726.74

6
廣發證券股份有限公司
41591.78

7
華泰證券股份有限公司
35074.15

8
招商證券股份有限公司
33839.01

9
中信建投證券有限責任公司
30968.77

10
光大證券股份有限公司
30741.65

11
中國建銀投資證券有限責任公司
29581.25

12
安信證券股份有限公司
22398.77

13
東方證券股份有限公司
20508.78

14
中信證券股份有限公司
20345.20

15
聯合證券有限責任公司
19625.82

16
齊魯證券有限公司
18468.95

17
中信金通證券有限責任公司
15289.64

18
興業證券股份有限公司
15223.88

19
方正證券有限責任公司
13119.73

20
長江證券股份有限公司
12869.77

21
華西證券有限責任公司
12134.28

22
宏源證券股份有限公司
11875.98

23
上海證券有限責任公司
10680.98

24
泰陽證券有限責任公司
10663.96

25
中銀國際證券有限責任公司
10528.10

26
財通證券經紀有限責任公司
9755.27

27
浙商證券有限責任公司
9475.49

28
東吳證券有限責任公司
9105.66

29
湘財證券有限責任公司
8982.96

30
河北財達證券經紀有限責任公司
8704.62

31
平安證券有限責任公司
8456.13

32
廣發華福證券有限責任公司
8353.52

33
長城證券有限責任公司
8180.81

34
國元證券股份有限公司
8122.14

35
東海證券有限責任公司
8115.04

36
中國民族證券有限責任公司
7853.96

37
中原證券股份有限公司
7632.59

38
東北證券股份有限公司
7631.74

39
渤海證券有限責任公司
7534.40

40
西部證券股份有限公司
7449.63

41
南京證券有限責任公司
7423.83

42
國海證券有限責任公司
7326.98

43
國聯證券有限責任公司
6919.09

44
中信萬通證券有限責任公司
6671.63

45
東莞證券有限責任公司
6523.43

46
華安證券有限責任公司
6496.53

47
信達證券股份有限公司
6359.76

48
西南證券有限責任公司
6084.32

49
山西證券有限責任公司
4988.24

50
信泰證券有限責任公司
4981.66

51
金元證券股份有限公司
4950.53

52
民生證券有限責任公司
4938.65

53
萬聯證券有限責任公司
4749.85

54
國都證券有限責任公司
4691.38

55
江海證券經紀有限責任公司
4658.19

56
江南證券有限責任公司
4635.88

57
恆泰證券有限責任公司
4363.17

58
財富證券有限責任公司
4340.93

59
中國國際金融有限公司
4109.70

60
廣州證券有限責任公司
4027.50

61
新時代證券有限責任公司
3946.90

62
英大證券有限責任公司
3932.50

63
國盛證券有限責任公司
3869.73

64
中山證券有限責任公司
3692.46

65
大通證券股份有限公司
3691.62

66
華鑫證券有限責任公司
3560.34

67
國金證券股份有限公司
3354.03

68
第一創業證券有限責任公司
3000.99

69
華龍證券有限責任公司
2976.33

70
華林證券有限責任公司
2786.72

71
德邦證券有限責任公司
2749.36

72
世紀證券有限責任公司
2630.59

73
愛建證券有限責任公司
2523.70

74
紅塔證券股份有限公司
2513.32

75
聯訊證券經紀有限責任公司
2509.21

76
廈門證券有限公司
2402.89

77
和興證券經紀有限責任公司
2395.65

78
太平洋證券股份有限公司
2231.94

79
首創證券有限責任公司
2123.91

80
中天證券有限責任公司
2039.03

81
大同證券經紀有限責任公司
1817.97

82
上海遠東證券有限公司
1732.97

83
長財證券經紀有限責任公司
1675.74

84
華創證券經紀有限責任公司
1563.66

85
航空證券有限責任公司
1438.86

86
華融證券股份有限公司
1346.33

87
銀泰證券經紀有限責任公司
1329.82

88
眾成證券經紀有限公司
1100.10

89
華寶證券經紀有限責任公司
1064.83

90
西藏證券經紀有限責任公司
948.54

91
川財證券經紀有限責任公司
913.60

92
天源證券經紀有限公司
899.94

93
天風證券經紀有限責任公司
864.06

94
萬和證券經紀有限公司
790.44

95
沈陽誠浩證券經紀有限責任公司
762.57

96
日信證券有限責任公司
722.51

97
西安華弘證券經紀有限責任公司
605.84

98
五礦證券經紀有限責任公司
385.16

99
航天證券經紀有限責任公司
384.08

100
北京高華證券有限責任公司
271.15

101
陝西開源證券經紀有限責任公司
251.63

102
瑞銀證券有限責任公司
8.35

註:經紀業務交易量排名的中位數為4944.59億元,不低於中位數的為排名前51家公司。

2、2007年度證券公司股票及債券承銷金額排名

名次
公司名稱
承銷金額(億元)

1
中國國際金融有限公司
1453.24

2
中信證券股份有限公司
1354.06

3
中國銀河證券股份有限公司
989.66

4
中銀國際證券有限責任公司
551.10

5
國泰君安證券股份有限公司
464.93

6
海通證券股份有限公司
426.20

7
瑞銀證券有限責任公司
398.25

8
華泰證券股份有限公司
373.33

9
廣發證券股份有限公司
319.27

10
中信建投證券有限責任公司
282.42

11
招商證券股份有限公司
277.01

12
國信證券有限責任公司
265.02

13
中國建銀投資證券有限責任公司
221.68

14
信達證券股份有限公司
204.32

15
平安證券有限責任公司
171.13

16
申銀萬國證券股份有限公司
159.24

17
高盛高華證券有限責任公司
158.94

18
第一創業證券有限責任公司
155.98

19
光大證券股份有限公司
110.93

20
東海證券有限責任公司
103.26

21
齊魯證券有限公司
85.37

22
聯合證券有限責任公司
84.26

23
方正證券有限責任公司
81.85

24
西南證券有限責任公司
78.68

25
中國民族證券有限責任公司
76.17

26
東吳證券有限責任公司
73.43

27
山西證券有限責任公司
62.11

28
國元證券股份有限公司
60.31

29
南京證券有限責任公司
58.66

30
興業證券股份有限公司
52.84

31
民生證券有限責任公司
51.41

32
宏源證券股份有限公司
51.31

33
東方證券股份有限公司
43.92

34
華歐國際證券有限責任公司
42.83

35
廣州證券有限責任公司
42.67

36
海際大和證券有限責任公司
39.25

37
太平洋證券股份有限公司
38.11

38
國都證券有限責任公司
34.32

39
安信證券股份有限公司
33.51

40
首創證券有限責任公司
33.41

41
國海證券有限責任公司
32.34

42
德邦證券有限責任公司
31.85

43
恆泰證券有限責任公司
30.13

44
渤海證券有限責任公司
29.47

45
東北證券股份有限公司
27.98

46
華龍證券有限責任公司
27.56

47
長城證券有限責任公司
27.55

48
國盛證券有限責任公司
26.22

49
中原證券股份有限公司
21.04

50
長江證券承銷保薦有限公司
21.04

51
國聯證券有限責任公司
19.09

52
國金證券股份有限公司
17.42

53
紅塔證券股份有限公司
16.15

54
金元證券股份有限公司
15.00

55
上海遠東證券有限公司
13.98

56
新時代證券有限責任公司
9.99

57
華林證券有限責任公司
9.60

58
財富證券有限責任公司
7.97

59
萬聯證券有限責任公司
7.32

60
長江證券股份有限公司
6.10

61
華西證券有限責任公司
5.60

62
浙商證券有限責任公司
5.26

63
愛建證券有限責任公司
5.24

64
西部證券股份有限公司
5.01

65
東莞證券有限責任公司
4.92

66
華安證券有限責任公司
2.70

67
上海證券有限責任公司
1.55

68
中信萬通證券有限責任公司
0.70

69
日信證券有限責任公司
0.16

70
中山證券有限責任公司
0.08

註:承銷業務承銷金額排名的中位數為40.96億元,不低於中位數的為排名前35家公司。

3、2007年度證券公司股票及債券主承銷家數排名

名次
公司名稱
主承銷家數

1
中信證券股份有限公司
33

2
國信證券有限責任公司
30

3
中國國際金融有限公司
25

4
廣發證券股份有限公司
25

5
平安證券有限責任公司
23

6
中國銀河證券股份有限公司
20

7
國泰君安證券股份有限公司
17

8
海通證券股份有限公司
16

9
招商證券股份有限公司
14

10
中信建投證券有限責任公司
13

11
西南證券有限責任公司
13

12
中銀國際證券有限責任公司
12

13
華泰證券股份有限公司
10

14
光大證券股份有限公司
10

15
方正證券有限責任公司
7

16
國元證券股份有限公司
7

17
東方證券股份有限公司
7

18
中國建銀投資證券有限責任公司
6

19
高盛高華證券有限責任公司
6

20
第一創業證券有限責任公司
6

21
聯合證券有限責任公司
6

22
瑞銀證券有限責任公司
5

23
東吳證券有限責任公司
5

24
山西證券有限責任公司
5

25
華歐國際證券有限責任公司
5

26
國海證券有限責任公司
5

27
渤海證券有限責任公司
5

28
申銀萬國證券股份有限公司
4

29
興業證券股份有限公司
4

30
宏源證券股份有限公司
4

31
國都證券有限責任公司
4

32
德邦證券有限責任公司
4

33
恆泰證券有限責任公司
4

34
東北證券股份有限公司
4

35
信達證券股份有限公司
3

36
東海證券有限責任公司
3

37
中國民族證券有限責任公司
3

38
民生證券有限責任公司
3

39
國盛證券有限責任公司
3

40
國聯證券有限責任公司
3

41
國金證券股份有限公司
3

42
金元證券股份有限公司
3

43
太平洋證券股份有限公司
2

44
安信證券股份有限公司
2

45
華龍證券有限責任公司
2

46
長江證券承銷保薦有限公司
2

47
新時代證券有限責任公司
2

48
華林證券有限責任公司
2

49
廣州證券有限責任公司
1

50
首創證券有限責任公司
1

51
長城證券有限責任公司
1

52
紅塔證券股份有限公司
1

53
財富證券有限責任公司
1

54
華西證券有限責任公司
1

55
浙商證券有限責任公司
1

註:承銷業務主承銷家數排名的中位數為4家,不低於中位數的為前34家公司。

F. 國內證券商排名前十的是哪些啊

你好,查詢證券公司排名可通過「中國證券業協會「官網查詢。
查詢方法:
1.打開「中國證券業協會」官網
2.進入「行業數據」網頁。也可以直接打開左邊的「證券公司業績排名」。

G. 在香港證交所上市條件是什麼

中國公司到香港上市的條件
主板上市的要求
· 主場的目的:目的眾多,包括為較大型、基礎較佳以及具有盈利紀錄的公司籌集資金。
· 主線業務:並無有關具體規定,但實際上,主線業務的盈利必須符合最低盈利的要求。
· 業務紀錄及盈利要求:上市前三年合計溢利5,000萬港元(最近一年須達2,000萬港元,再之前兩年合計)。
· 業務目標聲明:並無有關規定,但申請人須列出一項有關未來計劃及展望的概括說明。
· 最低市值:上市時市值須達1億港元。
· 最低公眾持股量:25%(如發行人市場超過40億港元,則最低可降低為10%)。
· 管理層、公司擁有權:三年業務紀錄期須在基本相同的管理層及擁有權下營運。
· 主要股東的售股限制:受到限制。
· 信息披露:一年兩度的財務報告。
· 包銷安排:公開發售以供認購必須全麵包銷。
· 股東人數:於上市時最少須有100名股東,而每1百萬港元的發行額須由不少於三名股東持有。

發行H股上市:
中國注冊的企業,可通過資產重組,經所屬主管部門、國有資產管理部門(只適用於國有企業)及中國證監會審批,組建在中國注冊的股份有限公司,申請發行H股在香港上市。
·優點:A 企業對國內公司法和申報制度比較熟悉
B 中國證監會對H股上市,政策上較為支持,所需的時間較短,手續較直接。
·缺點: 未來公司股份轉讓或其他企業行為方面,受國內法規的牽制較多。
隨著近年多家H股公司上市,香港市場對H股的接受能力已大為提高。

買殼上市:
買殼上市是指向一家擬上市公司收購上市公司的控股權,然後將資產注入,達到「反向收購、借殼上市」的目的。
香港聯交所及證監會都會對買殼上市有幾個主要限制:
· 全面收購: 收購者如購入上市公司超過30%的股份,須向其餘股東提出全面收購。
· 重新上市申請: 買殼後的資產收購行為,有可能被聯交所視作新上市申請。
· 公司持股量: 上市公司須維護足夠的公眾持股量,否則可能被停牌。
買殼上市初期未必能達至集資的目的,但可利用收購後的上市公司進行配股、供股集資; 根據《紅籌指引》規定,凡是中資控股公司在海外買殼,都受嚴格限制。 買殼上市在已有收購對象的情況下,籌備時間較短,工作較精簡。 然而,需更多時間及規劃去迴避各監管的條例。 買殼上市手續有時比申請新上市更加繁瑣。同時,很多國內及香港的審批手續並不一定可以省卻。

創業板上市要求:
· 主場的目的:目的眾多,包括為較大型、基礎較佳以及具有盈利紀錄的公司籌集資金。
· 主線業務:必須從事單一業務,但允許有圍繞該單一業務的周邊業務活動
· 業務紀錄及盈利要求:不設最低溢利要求。但公司須有24個月從事「活躍業務紀錄」(如營業額、總資產或上市時市值超過5億港元,發行人可以申請將「活躍業務紀錄」減至12個月)
· 業務目標聲明:須申請人的整體業務目標,並解釋公司如何計劃於上市那一個財政年度的餘下時間及其後兩個財政年度內達致該等目標
· 最低市值:無具體規定,但實際上在上市時不能少於4,600萬港元
· 最低公眾持股量:3,000萬港元或已發行股本的25%(如市值超過40億港元,最低公眾持股量可減至20%)
· 管理層、公司擁有權:在「活躍業務紀錄」期間,須在基本相同的管理層及擁有權下營運
· 主要股東的售股限制:受到限制
· 信息披露:一按季披露,中期報和年報中必須列示實際經營業績與經營目標的比較。
· 包銷安排:無硬性包銷規定,但如發行人要籌集新資金,新股只可以在招股章程所列的最低認購額達到時方可上市

發行紅籌股上市:
紅籌上市公司指在海外注冊成立的控股公司(包括香港、百慕達或開曼群島),作為上市個體,申請發行紅籌股上市。
·優點:A 紅籌公司在海外注冊,控股股東的股權在上市後6個月已可流通
B 上市後的融資如配股、供股等股票市場運作繭自縛靈活性最高
·國務院在1996年6月頒布的《關於進一步加強在境外發行股票和上市管理的通知》(即《紅籌指引》)嚴格限制國有企業以紅籌方式上市。
·中國證監會亦在2000年6月發出指引,所有涉及境內權益的境外上市項目,須在上市前取得中證監不持異議的書面確認。
(http://www.ibinvestor.com/web/ibi/c4693/c4745/w6490.asp)

美國證券市場的構成及特點
1、美國證券市場的構成:
(1)全國性的證券市場主要包括:紐約證券交易所(NYSE)、全美證券交易所(AMEX)、納斯達克股市(NASDAQ)和 招示板市場(OTCBB);
(2)區域性的證券市場包括:費城證券交易所(PHSE)、太平洋證券交易所(PASE)、辛辛那提證券交易所(CISE)、中西部證券交易所(MWSE)以及芝加哥期權交易所(CHICAGO BOARD OPTIONS EXCHANGE)等。
2、全國性市場的特點:
(1)紐約證券交易所(NYSE): 具有組織結構健全,設備最完善,管理最嚴格,及上市標准高等特點。上市公司主要是全世界最大的公司。中國電信等公司在此交易所上市;
(2)全美證券交易所(AMEX): 運行成熟與規范,股票和衍生證券交易突出。上市條件比紐約交易所低,但也有上百年的歷史。許多傳統行業及國外公司在此股市上市;
(3)納斯達克證券交易所(NASDAQ): 完全的電子證券交易市場。全球第二大證券市場。證券交易活躍。採用證券公司代理交易制,按上市公司大小分為全國板和小板。面向的企業多是具有高成長潛力的大中型公司,而不只是科技股;(4)招示板市場(OTCBB): 是納斯達克股市直接監管的市場,與納斯達克股市具有相同的交易手段和方式。它對企業的上市要求比較寬松,並且上市的時間和費用相對較低,主要滿足成長型的中小企業的上市融資需要。 ·
上市基本條件紐約證交所對美國國外公司上市的條件要求:
作為世界性的證券交易場所,紐約證交所也接受外國公司掛牌上市,上市條件較美國國內公司更為嚴格,主要包括:
(1) 社會公眾持有的股票數目不少於250萬股;
(2) 有100股以上的股東人數不少於5000名;
(3) 公司的股票市值不少於1億美元;
(4)公司必須在最近3個財政年度里連續盈利,且在最後一年不少於250萬美元、前兩年每年不少於200萬美元或在最後一年不少於450萬美元,3年累計不少於650萬美元;
(5)公司的有形資產凈值不少於1億美元;
(6)對公司的管理和操作方面的多項要求;
(7)其他有關因素,如公司所屬行業的相對穩定性,公司在該行業中的地位,公司產品的市場情況,公司的前景,公眾對公司股票的興趣等。
美國證交所上市條件
若有公司想要到美國證券交易所掛牌上市,需具備以下幾項條件:
(1)最少要有500,000股的股數在市面上為大眾所擁有;
(2)市值最少要在美金3,000,000元以上;
(3)最少要有800名的股東(每名股東需擁有100股以上);
(4)上個會計年度需有最低750,000美元的稅前所得。NASDAQ上市條件 (1) 超過4百萬美元的凈資產額。
(2) 股票總市值最少要有美金100萬元以上。
(3) 需有300名以上的股東。
(4) 上個會計年度最低為75萬美元的稅前所得。
(5) 每年的年度財務報表必需提交給證管會與公司股東們參考。
(6) 最少須有三位"市場撮合者"(Market Maker)的參與此案(每位登 記有案的Market Maker須在正常的買價與賣價之下有能力買或賣100股以上的股票,並且必須在每筆成交後的90秒內將所有的成交價及交易量回報給美國證券商同業公會(NASD)。
NASDAQ對非美國公司提供可選擇的上市標准
選擇權一:
財務狀況方面要求有形凈資產不少於400萬美元;最近一年(或最近三年中的兩年)稅前盈利不少於70萬美元,稅後利潤不少於40萬美元,流通股市值不少於300萬美元,公眾股東持股量在100萬股以上,或者在50萬股以上且平均日交易量在2000股以上,但美國股東不少於400人,股價不低於5美元。
選擇權二:
有形凈資產不少於1200萬美元,公眾股東持股價值不少於1500萬美元,持股量不少於100萬股,美國股東不少於400人;稅前利潤方面則無統一要求;此外公司須有不少於三年的營業記錄,且股價不低於3美元。
OTCBB買殼上市條件
OTCBB市場是由納斯達克管理的股票交易系統,是針對中小企業及創業企業設立的電子櫃台市場。許多公司的股票往往先在該系統上市,獲得最初的發展資金,通過一段時間積累擴張,達到納斯達克或紐約證券交易所的掛牌要求後升級到上述市場。
與納斯達克相比,OTC BB市場以門檻低而取勝,它對企業基本沒有規模或盈利上的要求,只要有三名以上的造市商願為該證券做市,企業股票就可以到OTCBB市場上流通了。2003年11月有約3400家公司在OTCBB上市。其實,納斯達克股市公司本身就是一家在OTCBB上市的公司,其股票代碼是NDAQ。
在OTCBB上市的公司,只要凈資產達到400萬美元,年稅後利潤超過75萬美元或市值達5000萬美元,股東在300人以上,股價達到4美元/股的,便可直接升入納斯達克小型股市場。凈資產達到600萬美元以上,毛利達到100萬美元以上時公司股票還可直接升入納斯達克主板市場。因此OTC BB市場又被稱為納斯達克的預備市場(納斯達克BABY)。
OTCBB買殼上市程序
在一個典型的買殼上市中, 一個現在運作的公司("買殼公司")與一個已上市的公司("空殼公司")合並,空殼公司成為法律上倖存的實體,但是買殼公司的經營並不受影響。買殼公司的股東事先跟空殼公司股東作好取得空殼公司控股權的安排。 買殼公司的股東現在可以享受上市公司的所有好處,該上市公的股東則現在擁有有價值的合並後的實體的股票,並且有增值潛能。
空殼公司多種多樣。他們可以是完全或部分申報的公司,也可以是在證交所、場外交易市場, 場外交易報價牌, 或者粉色單股票報價系統交易, 或者擁有現金。買殼公司所付的代價包括可能高達30萬美元的初期付款。合並後公司的5%-26%的股份將在公眾或者前空殼公司股東的手中。 最終的價格將取決於空殼公司的類型,比如:是否在交易所交易,是否向SEC申報,以及所獲得的控股比例, 還有合並後公司的生存能力等。
應該購買一個干凈的空殼公司。
在反向收購空殼公司的過程中最為關心的, 莫過於空殼公司可能有未經披露的責任與義務,或者空殼公司有許多遺留問題,如果不予解決購買者可能會比較擔心。因此,應該做必要的審慎調查, 並且由會計師做財務報表審計。此外,法律意見書也不可缺少。
通過買殼上市,往往比IPO迅速,時間大概在6個月左右。如果空殼公司已經在市場上交易,那麼合並以後股票也很快可以上市交易。不過, 收購空殼公司, 起草意向書,以及最後完成交易, 還是有一定的過程。另外,如果這個公司想在另外一個交易所上市交易, 那麼他還必須申報和獲得審批。從成本上講, 一個空殼公司的價格可以低至五六萬美元,高至幾十萬美元。
此外,還需要支付上市的律師費及會計師費。但買殼上市還是比IPO上市便宜。買殼上市的成本一般在50-60萬美元(包括空殼公司價格和中介費用)。
買殼上市本身並不能籌措資本,真正的資金是通過隨後的配售或二次發行股票籌得,。一般地,如果空殼公司本身有資金,還是不要接受為好,因為這種融資本身會非常的昂貴。另外,空殼公司可能有許多債務。因此, 收購時必須做審慎調查, 同時也應該獲得空殼公司盡可能多和廣泛的陳述和保證。
買殼上市操作流程第一階段:
上市資格評估、簽約或審批 * 確立境外上市意向 * 律師對買殼公司提供的資料進行評估並設計操作方案 * 獲取有關部門審批(如必要的話) * 律師與買殼公司商談操作條件並簽訂委託協議第二階段:收購空殼公司 * 未上市公司: 15-30天 * 已上市公司: 3- 4月 * Reg. D 募股: 90-120天第三階段: 上市交易前的准備 * 進行反向合並 * 重組公司(如必要的話) * 申報新的或修正的報表 * 准備融資文件 * 公司修改商業計劃 * 指定轉讓代理人(7天左右) * 獲取CUSIP交易代號 * 郵告股東 * 注冊申請州"藍天法"豁免 * 指定造市商(約2-4周) * 造市商進行審慎調查 * 公司/造市商決定競價 * 指定投資者關系顧問進行上市包裝 * 准備給經紀人、承銷商、投資人的審慎調查報告 * 准備促銷材料 * 路演(Road Show) * 股票分銷 * 組織承銷團第四階段: 上市交易可先在OTCBB上交易,然後升格到NASDAQ,也可以直接在NASDAQ上市交易,視購買何種空殼公司而定。第五階段: 上市後的繼續申報與披露 公司上市後,應每季申報10-Q表,每年申報10-K表並附經審計的財務報表。此外,公司的任何重大事項應及時並適當地用8-K披露。
(http://stock.inhe.net/newbbs/viewthread.php?tid=30971)

H. 為什麼散戶投資者買跌賣漲

買入就跌賣出就漲這與投資者自身特點有關,在沒有信息來源,技術不夠專業,心態不夠穩定,很容易買進一隻股票,看著自己的股票不漲,其他的都漲,於是心態開始浮躁,殊不知可能你進的就是一隻黑馬股,忍無可忍的情況下調倉換股,換的股又是有一定漲幅的,造成了追高,一般拉升起來的股票短線有回調是為了後市更好的上漲,就出現了剛買入就迎來的調整,而之前的股票開始補漲,從而造成了賣完就漲,買完就跌的惡性循環。
如何擺脫這種怪現象?需要從自身做起。
第一、調整心態,不要這山望著那山高,要有耐心
第二、深入學習,要了解主力的操作方法與規律,以便判斷漲和跌的背後主力資金在做什麼?
第三、不要頻繁換股,一波行情中,持有1到2隻股票足矣,沒有高超的技術,不要頻繁做短線,牛市中,太短了只能賺點小錢,賺不了大錢,一波行情過後,你才會發現,指數都翻倍了,自己才賺了10%,還會發現以前經手的股票都翻倍了,都有不錯的漲幅。
炒股調整心態,掌握好經驗是最重要的,有了好的心態和豐富的炒股經驗才有信心去面對股市中的變化,這樣操作才能獲得最大收益,新手經驗不在夠時最好是多去看看高手的操作方法規率,從中領悟,會有一定幫助的,我也一直都是跟著牛股寶里的牛人學習,感覺受益良多。希望可以幫助到你,祝投資愉快!

I. 請問什麼叫大眾持股

中國公司到香港上市的條件
主板上市的要求
· 主場的目的:目的眾多,包括為較大型、基礎較佳以及具有盈利紀錄的公司籌集資金。
· 主線業務:並無有關具體規定,但實際上,主線業務的盈利必須符合最低盈利的要求。
· 業務紀錄及盈利要求:上市前三年合計溢利5,000萬港元(最近一年須達2,000萬港元,再之前兩年合計)。
· 業務目標聲明:並無有關規定,但申請人須列出一項有關未來計劃及展望的概括說明。
· 最低市值:上市時市值須達1億港元。
· 最低公眾持股量:25%(如發行人市場超過40億港元,則最低可降低為10%)。
· 管理層、公司擁有權:三年業務紀錄期須在基本相同的管理層及擁有權下營運。
· 主要股東的售股限制:受到限制。
· 信息披露:一年兩度的財務報告。
· 包銷安排:公開發售以供認購必須全麵包銷。
· 股東人數:於上市時最少須有100名股東,而每1百萬港元的發行額須由不少於三名股東持有。

發行H股上市:
中國注冊的企業,可通過資產重組,經所屬主管部門、國有資產管理部門(只適用於國有企業)及中國證監會審批,組建在中國注冊的股份有限公司,申請發行H股在香港上市。
·優點:A 企業對國內公司法和申報制度比較熟悉
B 中國證監會對H股上市,政策上較為支持,所需的時間較短,手續較直接。
·缺點: 未來公司股份轉讓或其他企業行為方面,受國內法規的牽制較多。
隨著近年多家H股公司上市,香港市場對H股的接受能力已大為提高。

買殼上市:
買殼上市是指向一家擬上市公司收購上市公司的控股權,然後將資產注入,達到「反向收購、借殼上市」的目的。
香港聯交所及證監會都會對買殼上市有幾個主要限制:
· 全面收購: 收購者如購入上市公司超過30%的股份,須向其餘股東提出全面收購。
· 重新上市申請: 買殼後的資產收購行為,有可能被聯交所視作新上市申請。
· 公司持股量: 上市公司須維護足夠的公眾持股量,否則可能被停牌。
買殼上市初期未必能達至集資的目的,但可利用收購後的上市公司進行配股、供股集資; 根據《紅籌指引》規定,凡是中資控股公司在海外買殼,都受嚴格限制。 買殼上市在已有收購對象的情況下,籌備時間較短,工作較精簡。 然而,需更多時間及規劃去迴避各監管的條例。 買殼上市手續有時比申請新上市更加繁瑣。同時,很多國內及香港的審批手續並不一定可以省卻。

創業板上市要求:
· 主場的目的:目的眾多,包括為較大型、基礎較佳以及具有盈利紀錄的公司籌集資金。
· 主線業務:必須從事單一業務,但允許有圍繞該單一業務的周邊業務活動
· 業務紀錄及盈利要求:不設最低溢利要求。但公司須有24個月從事「活躍業務紀錄」(如營業額、總資產或上市時市值超過5億港元,發行人可以申請將「活躍業務紀錄」減至12個月)
· 業務目標聲明:須申請人的整體業務目標,並解釋公司如何計劃於上市那一個財政年度的餘下時間及其後兩個財政年度內達致該等目標
· 最低市值:無具體規定,但實際上在上市時不能少於4,600萬港元
· 最低公眾持股量:3,000萬港元或已發行股本的25%(如市值超過40億港元,最低公眾持股量可減至20%)
· 管理層、公司擁有權:在「活躍業務紀錄」期間,須在基本相同的管理層及擁有權下營運
· 主要股東的售股限制:受到限制
· 信息披露:一按季披露,中期報和年報中必須列示實際經營業績與經營目標的比較。
· 包銷安排:無硬性包銷規定,但如發行人要籌集新資金,新股只可以在招股章程所列的最低認購額達到時方可上市

發行紅籌股上市:
紅籌上市公司指在海外注冊成立的控股公司(包括香港、百慕達或開曼群島),作為上市個體,申請發行紅籌股上市。
·優點:A 紅籌公司在海外注冊,控股股東的股權在上市後6個月已可流通
B 上市後的融資如配股、供股等股票市場運作繭自縛靈活性最高
·國務院在1996年6月頒布的《關於進一步加強在境外發行股票和上市管理的通知》(即《紅籌指引》)嚴格限制國有企業以紅籌方式上市。
·中國證監會亦在2000年6月發出指引,所有涉及境內權益的境外上市項目,須在上市前取得中證監不持異議的書面確認。
(http://www.ibinvestor.com/web/ibi/c4693/c4745/w6490.asp)

美國證券市場的構成及特點
1、美國證券市場的構成:
(1)全國性的證券市場主要包括:紐約證券交易所(NYSE)、全美證券交易所(AMEX)、納斯達克股市(NASDAQ)和 招示板市場(OTCBB);
(2)區域性的證券市場包括:費城證券交易所(PHSE)、太平洋證券交易所(PASE)、辛辛那提證券交易所(CISE)、中西部證券交易所(MWSE)以及芝加哥期權交易所(CHICAGO BOARD OPTIONS EXCHANGE)等。
2、全國性市場的特點:
(1)紐約證券交易所(NYSE): 具有組織結構健全,設備最完善,管理最嚴格,及上市標准高等特點。上市公司主要是全世界最大的公司。中國電信等公司在此交易所上市;
(2)全美證券交易所(AMEX): 運行成熟與規范,股票和衍生證券交易突出。上市條件比紐約交易所低,但也有上百年的歷史。許多傳統行業及國外公司在此股市上市;
(3)納斯達克證券交易所(NASDAQ): 完全的電子證券交易市場。全球第二大證券市場。證券交易活躍。採用證券公司代理交易制,按上市公司大小分為全國板和小板。面向的企業多是具有高成長潛力的大中型公司,而不只是科技股;(4)招示板市場(OTCBB): 是納斯達克股市直接監管的市場,與納斯達克股市具有相同的交易手段和方式。它對企業的上市要求比較寬松,並且上市的時間和費用相對較低,主要滿足成長型的中小企業的上市融資需要。 ·
上市基本條件紐約證交所對美國國外公司上市的條件要求:
作為世界性的證券交易場所,紐約證交所也接受外國公司掛牌上市,上市條件較美國國內公司更為嚴格,主要包括:
(1) 社會公眾持有的股票數目不少於250萬股;
(2) 有100股以上的股東人數不少於5000名;
(3) 公司的股票市值不少於1億美元;
(4)公司必須在最近3個財政年度里連續盈利,且在最後一年不少於250萬美元、前兩年每年不少於200萬美元或在最後一年不少於450萬美元,3年累計不少於650萬美元;
(5)公司的有形資產凈值不少於1億美元;
(6)對公司的管理和操作方面的多項要求;
(7)其他有關因素,如公司所屬行業的相對穩定性,公司在該行業中的地位,公司產品的市場情況,公司的前景,公眾對公司股票的興趣等。
美國證交所上市條件
若有公司想要到美國證券交易所掛牌上市,需具備以下幾項條件:
(1)最少要有500,000股的股數在市面上為大眾所擁有;
(2)市值最少要在美金3,000,000元以上;
(3)最少要有800名的股東(每名股東需擁有100股以上);
(4)上個會計年度需有最低750,000美元的稅前所得。NASDAQ上市條件 (1) 超過4百萬美元的凈資產額。
(2) 股票總市值最少要有美金100萬元以上。
(3) 需有300名以上的股東。
(4) 上個會計年度最低為75萬美元的稅前所得。
(5) 每年的年度財務報表必需提交給證管會與公司股東們參考。
(6) 最少須有三位"市場撮合者"(Market Maker)的參與此案(每位登 記有案的Market Maker須在正常的買價與賣價之下有能力買或賣100股以上的股票,並且必須在每筆成交後的90秒內將所有的成交價及交易量回報給美國證券商同業公會(NASD)。
NASDAQ對非美國公司提供可選擇的上市標准
選擇權一:
財務狀況方面要求有形凈資產不少於400萬美元;最近一年(或最近三年中的兩年)稅前盈利不少於70萬美元,稅後利潤不少於40萬美元,流通股市值不少於300萬美元,公眾股東持股量在100萬股以上,或者在50萬股以上且平均日交易量在2000股以上,但美國股東不少於400人,股價不低於5美元。
選擇權二:
有形凈資產不少於1200萬美元,公眾股東持股價值不少於1500萬美元,持股量不少於100萬股,美國股東不少於400人;稅前利潤方面則無統一要求;此外公司須有不少於三年的營業記錄,且股價不低於3美元。
OTCBB買殼上市條件
OTCBB市場是由納斯達克管理的股票交易系統,是針對中小企業及創業企業設立的電子櫃台市場。許多公司的股票往往先在該系統上市,獲得最初的發展資金,通過一段時間積累擴張,達到納斯達克或紐約證券交易所的掛牌要求後升級到上述市場。
與納斯達克相比,OTC BB市場以門檻低而取勝,它對企業基本沒有規模或盈利上的要求,只要有三名以上的造市商願為該證券做市,企業股票就可以到OTCBB市場上流通了。2003年11月有約3400家公司在OTCBB上市。其實,納斯達克股市公司本身就是一家在OTCBB上市的公司,其股票代碼是NDAQ。
在OTCBB上市的公司,只要凈資產達到400萬美元,年稅後利潤超過75萬美元或市值達5000萬美元,股東在300人以上,股價達到4美元/股的,便可直接升入納斯達克小型股市場。凈資產達到600萬美元以上,毛利達到100萬美元以上時公司股票還可直接升入納斯達克主板市場。因此OTC BB市場又被稱為納斯達克的預備市場(納斯達克BABY)。
OTCBB買殼上市程序
在一個典型的買殼上市中, 一個現在運作的公司("買殼公司")與一個已上市的公司("空殼公司")合並,空殼公司成為法律上倖存的實體,但是買殼公司的經營並不受影響。買殼公司的股東事先跟空殼公司股東作好取得空殼公司控股權的安排。 買殼公司的股東現在可以享受上市公司的所有好處,該上市公的股東則現在擁有有價值的合並後的實體的股票,並且有增值潛能。
空殼公司多種多樣。他們可以是完全或部分申報的公司,也可以是在證交所、場外交易市場, 場外交易報價牌, 或者粉色單股票報價系統交易, 或者擁有現金。買殼公司所付的代價包括可能高達30萬美元的初期付款。合並後公司的5%-26%的股份將在公眾或者前空殼公司股東的手中。 最終的價格將取決於空殼公司的類型,比如:是否在交易所交易,是否向SEC申報,以及所獲得的控股比例, 還有合並後公司的生存能力等。
應該購買一個干凈的空殼公司。
在反向收購空殼公司的過程中最為關心的, 莫過於空殼公司可能有未經披露的責任與義務,或者空殼公司有許多遺留問題,如果不予解決購買者可能會比較擔心。因此,應該做必要的審慎調查, 並且由會計師做財務報表審計。此外,法律意見書也不可缺少。
通過買殼上市,往往比IPO迅速,時間大概在6個月左右。如果空殼公司已經在市場上交易,那麼合並以後股票也很快可以上市交易。不過, 收購空殼公司, 起草意向書,以及最後完成交易, 還是有一定的過程。另外,如果這個公司想在另外一個交易所上市交易, 那麼他還必須申報和獲得審批。從成本上講, 一個空殼公司的價格可以低至五六萬美元,高至幾十萬美元。
此外,還需要支付上市的律師費及會計師費。但買殼上市還是比IPO上市便宜。買殼上市的成本一般在50-60萬美元(包括空殼公司價格和中介費用)。
買殼上市本身並不能籌措資本,真正的資金是通過隨後的配售或二次發行股票籌得,。一般地,如果空殼公司本身有資金,還是不要接受為好,因為這種融資本身會非常的昂貴。另外,空殼公司可能有許多債務。因此, 收購時必須做審慎調查, 同時也應該獲得空殼公司盡可能多和廣泛的陳述和保證。
買殼上市操作流程第一階段:
上市資格評估、簽約或審批 * 確立境外上市意向 * 律師對買殼公司提供的資料進行評估並設計操作方案 * 獲取有關部門審批(如必要的話) * 律師與買殼公司商談操作條件並簽訂委託協議第二階段:收購空殼公司 * 未上市公司: 15-30天 * 已上市公司: 3- 4月 * Reg. D 募股: 90-120天第三階段: 上市交易前的准備 * 進行反向合並 * 重組公司(如必要的話) * 申報新的或修正的報表 * 准備融資文件 * 公司修改商業計劃 * 指定轉讓代理人(7天左右) * 獲取CUSIP交易代號 * 郵告股東 * 注冊申請州"藍天法"豁免 * 指定造市商(約2-4周) * 造市商進行審慎調查 * 公司/造市商決定競價 * 指定投資者關系顧問進行上市包裝 * 准備給經紀人、承銷商、投資人的審慎調查報告 * 准備促銷材料 * 路演(Road Show) * 股票分銷 * 組織承銷團第四階段: 上市交易可先在OTCBB上交易,然後升格到NASDAQ,也可以直接在NASDAQ上市交易,視購買何種空殼公司而定。第五階段: 上市後的繼續申報與披露 公司上市後,應每季申報10-Q表,每年申報10-K表並附經審計的財務報表。此外,公司的任何重大事項應及時並適當地用8-K披露。
(http://stock.inhe.net/newbbs/viewthread.php?tid=30971)

J. 20分,炒股票的幫我查幾個數據

07年8月01日開盤4488.77 最高4502.30 最低4284.87 收盤4300.56 -3.81%
07年8月02日開盤4316.57 最高4431.85 最低4290.81 收盤4407.73 +2.49%
07年8月03日開盤4440.98 最高4562.69 最低4438.96 收盤4560.77 +3.47%
07年8月06日開盤4600.12 最高4629.97 最低4564.31 收盤4628.11 +1.48%
07年8月07日開盤4642.01 最高4687.44 最低4581.29 收盤4651.23 +0.50%
07年8月08日開盤4614.59 最高4711.32 最低4568.70 收盤4663.16 +0.26%
07年8月09日開盤4658.59 最高4768.89 最低4658.59 收盤4754.10 +1.95%
07年8月10日開盤4745.18 最高4769.62 最低4640.77 收盤4749.37 -0.10%
07年8月13日開盤4768.62 最高4872.55 最低4728.89 收盤4820.06 +1.49%
07年8月14日開盤4820.15 最高4876.85 最低4789.90 收盤4872.78 +1.09%
07年8月15日開盤4875.51 最高4916.31 最低4762.72 收盤4869.88 -0.06%
07年8月16日開盤4845.02 最高4845.02 最低4710.31 收盤4765.45 -2.14%
07年8月17日開盤4733.14 最高4814.37 最低4646.43 收盤4656.57 -2.28%
07年8月20日開盤4773.83 最高4906.00 最低4758.40 收盤4904.85 +5.33%
07年8月21日開盤4944.21 最高4982.98 最低4917.82 收盤4955.21 +1.03%
07年8月22日開盤4876.35 最高4999.20 最低4861.27 收盤4980.08 +0.50%
07年8月23日開盤5002.84 最高5050.38 最低4968.33 收盤5032.49 +1.05%
07年8月24日開盤5070.65 最高5125.36 最低5052.24 收盤5107.67 +1.49%
07年8月27日開盤5144.82 最高5192.06 最低5092.08 收盤5150.12 +0.83%
07年8月28日開盤5134.14 最高5209.51 最低5058.45 收盤5194.69 +0.87%
07年8月29日開盤5147.71 最高5204.53 最低5063.41 收盤5109.43 -1.64%
07年8月30日開盤5144.11 最高5186.53 最低5109.66 收盤5167.88 +1.14%
07年8月31日開盤5184.09 最高5235.16 最低5158.37 收盤5218.83 漲0.99%

為了幫你找數據,我挨罵了,可得給我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