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上海華虹宏力製造有限公司在香港上市了嗎
上海華虹宏力半導體製造有限公司?華虹半導體有限公司昨天上市的,和宏力算它子公司吧應該
Ⅱ 國內自主研發電子晶元的公司有哪些
1,展訊:
作為中國領先的手機晶元供應商之一,展訊通信(上海)有限公司一直致力於自主創新,目前已形成2G/2.5G/3G/3.5G移動通信技術基帶、射頻晶元產品系列,完成TD-SCDMA、TD-LTE核心晶元研發及產業化等國家重點攻關課題。
Ⅲ 微電子晶元企業股有哪些呢
綜藝股份、大唐電信、同方股份、ST滬科、張江高科等。
1、綜藝股份
綜藝集團創建於1987年,起步於南通市通州區黃金村。集團成立20多年來,制訂了超越競爭的藍海發展戰略,以股權投資為橋梁。
迅速切入具有自主知識產權和核心競爭力的高新技術產業,有計劃地堅定向現代化的高科技投資控股企業轉型,打造成功了以信息科技產業為主線的高科技產業鏈,完成了以新能源為龍頭、信息產業和股權投資為兩翼的產業布局。
2、大唐電信
大唐電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電信科學技術研究院(大唐電信科技產業集團)控股的的高科技企業,公司於1998年在北京注冊成立,同年10月,「大唐電信」股票在上交所掛牌上市。
3、同方股份
同方股份有限公司名字取自清華大學清華園最早的建築、昔日用作祭祀孔子的地方—同方部。
公司主要從事資訊科技(資訊系統、電腦系統、寬頻通信)、能源與環境(人工環境、能源環境、建築環境、生態環境)兩大產業。同方股份在1997年成立,並在同年於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2006年,公司更名為「同方股份有限公司」。
4、ST滬科
ST滬科是上海寬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採用公開募集方式設立的股份有限公司,1992年3月27日在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交易。主要對高新技術產業投資,實業投資,投資管理,技術服務,技術培訓等。
5、張江高科
張江高科技園區,被譽為中國矽谷。成立於1992年7月,位於上海浦東新區中南部,是中國國家級高新技術園區,與陸家嘴、金橋和外高橋開發區同為上海浦東新區四個重點開發區域。
Ⅳ 工業半導體股票有哪些
半導體龍頭概念股介紹
通富微電
公司主要從事集成電路 的封裝測試業務,在中高端封裝技術方面佔有領先優勢,是國內目前唯一實現高端封裝測試技術MCM、MEMS量化生產的封裝測試廠家。2006年產能達到35億只,在內地本土集成電路封裝測試廠中排名第一。公司是Micronas、FreesCAle、ToshiBA等境外知名半導體企業的合格分包方,其中全球前10大跨國半導體企業已有5家是公司長期穩定的客戶。同時公司注重開發國內市場。
通富微電子股份有限公司成立於1997年10月,2007年8月在深圳證券交易所上市(股票簡稱:通富微電,股票代碼:002156)。公司總股本97263萬股,第一大股東南通華達微電子集團有限公司(占股31.25%)、第二大股東富士通(中國)有限公司(占股21.38%),由中方控股並負責經營管理。2017年1月,公司發行股份購買資產並募集配套資金項目獲得證監會審核通過,在相關發行工作實施完畢後,國家集成電路產業投資基金股份有限公司將成為公司第三大股東。公司總資產120多億元。
長電科技
長電科技成立於1972年, 2003年在上交所主板成功上市。歷經四十餘年發展,長電科技已成為全球知名的集成電路封裝測試企業。
公司是中國半導體第一大封裝生產基地,國內著名的晶體管和集成電路製造商,產品質量處於國內領先水平。公司擁有目前體積最小可容納引腳最多的全球頂尖封裝科技,在同行業中技術優勢十分突出。
華微電子
華微電子。即吉林華微電子股份有限公司是集功率半導體器件設計研發、晶元加工、封裝測試及產品營銷為一體的高新技術企業。經科技部、中科院等國家機構論證,被列為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國家博士後科研工作站、國家創新型企業。
公司是我國最大的功率半導體專業生產企業,產品應用於家電 、綠色照明 、計算機和通訊、汽車電子四大領域,產品性能達到國際先進水平,有些產品的性能甚至超過了國際水平。
康強電子
公司成立於1992年6月,2002年10月完成股份制改為寧波康強電子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專業從事各類半導體封裝材料的開發、生產、銷售的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主要生產各類半導體塑封引線框架、鍵合絲、電極絲和生產框架所需的專用設備等產品。
主要從事半導體封裝用引線框架和鍵合金絲的生產,屬於科技創新 型企業,國內最大的塑封引線框架生產基地,年產量達160億只,已成為我國專業生產半導體集成電路引線框架、鍵合金絲的龍頭企業。
華天科技
天水華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於2003年12月25日,2007年11月20日在深圳證券交易所掛牌上市交易。股票簡稱:華天科技;股票代碼:002185。目前,公司總股本213,111.29萬股,注冊資本213,111.29萬元。
公司主要從事集成電路的封裝與測試業務,近年來產品結構不斷優化,原來以中低端封裝形式為主的收入結構得到改善,中端產品在收入中的佔比不斷提升,綜合毛利率有所提高。公司開發生產LQFP、TSSOP、QFN、BGA、MCM等高端封裝形式產品,以適應電子產品多功能、小型化、便攜性的發展趨勢要求,緊抓集成電路封裝業面臨產業升級帶來的發展機遇,高端封裝產業化項目逐步實施將提升公司發展後勁。
大恆科技
大恆科技是大恆新紀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簡稱,成立於1998年12月,是中關村科技園區海淀園的高新技術企業,以光機電一體化產業及電子信息產業為公司主業。
大恆圖像的兩個主要產品工業在線視覺檢測設備和智能交通 用攝像頭有望持續高成長 。中科大洋為數字電視 編播系統行業龍頭。中科大洋依託中科院 ,技術優勢明顯。市場佔有率超過50%左右。
有研新材
有研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有研新材」),原名有研半導體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是由北京有色金屬研究總院獨家發起,以募集方式設立的股份有限公司,於1999年3月成立並在上海證券交易所掛牌上市。有研新材注冊資本83877.8332萬元,注冊地址北京市海淀區北三環中路43號。
公司是我國最大的具有國際水平的半導體材料 研究、開發、生產基地,已形成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技術及產品品牌,在國內外市場具有較高的知名度和影響力。目前公司的8英寸、12英寸拋光片產品市場拓展仍在推進中,大直徑單晶產品供應上已具備深加工能力,此外2009年公司節能燈用雙磨片產品供應量快速增加,區熔產品生產供應有一定進展,這兩項產品都有望成為公司新的利潤增長點。
士蘭微
公司是一家專業從事集成電路以及半導體微電子相關產品的設計、生產與銷售的高新技術企業。公司主要產品是集成電路以及相關的應用系統和方案,主要集中在以下三個領域:以消費類 數字音視頻應用領域為目標的集成電路產品,包括以光碟伺服為基礎的晶元和系統。
上海貝嶺
上海貝嶺股份有限公司前身是上海貝嶺微電子製造有限公司,1988年由上海市儀表局、上海貝爾公司合資設立,是國內集成電路行業的第一家中外合資企業。1998年8月改制上市後,公司更名為上海貝嶺股份有限公司,是國內集成電路行業的第一家上市公司
公司是我國集成電路行業的龍頭,公司投入巨資建成8英寸集成電路生產線,還聯手大股東華虹集團成立了上海集成電路研發中心,上海華虹NEC是世界一流水平的集成電路製造企業,技術實力雄厚,公司參股華虹NEC後更加突出了在集成電路方面的實力,有利於提升企業的核心競爭力。華大半導體在2015年5月成為該公司的控股股東,並表示公司將作為中國電子集成電路的統一運營平台,加快推進產業整合,實現資源的集中和業務的系統發展。
七星電子
公司是半導體設備龍頭企業,長期受益政策扶持和國內市場需求。在國內市場需求和政府大力扶持的有利條件下,集成電路和平板顯示產業重心正在向大陸轉移,為設備類企業提供良好的發展機遇。開發的先進設備打破國外廠商的長期壟斷,有望逐步替代國外設備,成為國內市場的重要供應商。
Ⅳ 上海華力微電子股票代碼在哪裡上市
在上海上市。
上海華力微電子有限公司於2010年1月18日在上海市工商局登記成立。項目投資總額預算人民幣145億元,是建成第一條國資控股、主要面向國內市場、月產3.5萬片的12英寸(90-65-45nm)集成電路生產線。
公司經營范圍包括開發、設計、加工、製造和銷售集成電路和相關產品等。
法定代表人傅文彪。
(5)華虹公司股票代碼擴展閱讀
「上海華力」由上海華力微電子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華力一期」),和上海華力集成電路製造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華力二期」)組成,是上海華虹(集團)有限公司下屬骨幹企業。
「華力一期」:
「華力一期」成立於2010年1月,總投資規模219億,擁有中國大陸第一條全自動12英寸集成電路Foundry生產線,工藝水平可達到55-40-28納米技術等級。採用代工模式,為設計公司、IDM公司和其他系統公司代工邏輯和快閃記憶體晶元。
公司位於中國上海張江高科技園區,在中國台灣地區、日本、北美等地均設有辦公室,提供銷售與技術支持。公司性質為國有控股企業,目前產線滿負荷運行。
「華力二期」:
在國家和上海市的大力支持下,2016年啟動建設「909工程」二次升級改造—華力12英寸先進生產線項目,由上海華力集成電路製造有限公司(華力二期)承擔建設和運營任務。
本項目列入國家《「十三五」集成電路產業重大生產力布局規劃》,是國家「910工程」的子項目之一,也是「十三五」期間上海市重大產業項目和上海市重大工程。本項目總投資387億人民幣。建成月產能4萬片的12英寸集成電路晶元生產線。本項目工藝將覆蓋28-14納米技術節點。
Ⅵ 晶元股有哪些
手機晶元概念一共有11家上市公司,其中5家手機晶元概念上市公司在上證交易所交易,另外6家手機晶元概念上市公司在深交所交易。
1、兆易創新(71.650, 2.65, 3.84%):國產存儲龍頭
作為國產存儲龍頭,兆易創新位列全球Nor flash市場前三位,且隨著日美公司的退出,市場份額不斷提高;存儲價格不斷高漲,公司的盈利能力亮眼。
公司打造IDM存儲產業鏈。2017年10月,公司和合肥市產業投資控股(集團)有限公司簽署了存儲器研發相關合作協議,合作開展工藝製程19nm存儲器的12英寸晶圓存儲器(含DRAM 等)研發項目,即合肥長鑫,目前研發進展順利。
2、江豐電子(42.220, 0.77, 1.86%):國產靶材龍頭
超高純金屬及濺射靶材是生產超大規模集成電路的關鍵材料之一,公司的超高純金屬濺射靶材產品已應用於世界著名半導體廠商的最先端製造工藝,在16 納米技術節點實現批量供貨,成功打破美、日跨國公司的壟斷格局,同時還滿足了國內廠商28 納米技術節點的量產需求,填補了我國電子材料行業的空白。
公司與美國嘉柏合作CMP項目,並已於2017年11月獲得第一張國產CMP研磨墊的訂單。
3、北方華創(40.410, 1.18, 3.01%):國產設備龍頭
北方華創作為設備龍頭,深度受益本輪晶圓廠擴建大潮,公司業務涵蓋集成電路、LED、光伏等多個領域,多項設備進入14納米製程。
公司產品線覆蓋刻蝕機、PVD、CVD、氧化爐、清洗機、擴散爐、MFC等七大核心品類,下遊客戶以中芯國際、長江存儲、華力微電子等國內一線晶圓廠為主。
4、紫光國芯(34.190, -2.11, -5.81%):存儲設計+ FPGA
公司是國內的存儲晶元設計龍頭,公司的布局包括收購山東華芯持有的西安華芯51%股權,合計持股增至76%,實現躋身國內存儲器設計第一梯隊的目標。目前,公司新開發的DDR4產品正在驗證優化中。公司近期開始發力FPGA。
5、高德紅外(13.940, -0.15, -1.06%):紅外晶元龍頭
作為國內唯一掌握二類超晶格焦平面探測器技術的廠商,高德紅外已研製成功工程化產品,意味著在光電「反導」、「反衛」等空白領域實現新的突破。同時,大批量、低成本核心器件的民用領域推廣、應用,也奠定了中國製造紅外晶元在國內乃至國際上紅外行業的競爭地位。
Ⅶ 華虹的上海華虹(集團)有限公司
上海華虹(集團)有限公司(簡稱「華虹集團」)是現代化的以集成電路晶元製造業為核心的投資管理型企業集團。經過八年的建設和發展,不僅引領了中國大陸現代集成電路產業的發展,而且在晶元製造、晶元設計、系統集成、工藝研發、電子器件物流、投資(包括海外投資)等領域取得了令業內外所矚目的成績,向社會和用戶奉獻代工(Foundry)技術、產品工藝、晶元設計、AFC系統等產品和服務。
華虹集團將秉承「快速、靈活、執著、有效」的經營理念,牢牢抓住中國信息產業發展的機遇,努力為用戶提供與產業發展潮流同步的集成電路產品,並以卓越的品質、精湛的技術、優質的服務和最佳的信譽服務於社會,全心致力於中國集成電路產業的發展。 在設計業務領域,華虹集團擁有從事智能卡晶元、家庭網路、汽車電子等領域集成電路及配套應用軟體系統開發設計的專業公司,並取得了突出的成績:
1999年開發出中國大陸第一枚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非接觸式IC卡晶元,該晶元被成功應用於上海市公共交通一卡通工程;
1999年CSLIC、CODSP和CODEC三個對我國國產通信設備的自主開發有重要意義的產品通過國家科委組織的鑒定,並獲得成功應用;
2000年成功開發接觸式CPU卡晶元,該晶元在上海市社保卡工程中得到了很好的應用;
2000年成功開發國家技術創新重點項目模糊控制專用晶元,獲國家級和上海市級新產品稱號;
2000年以來,通信/電子電能計量表用大規模集成電路/EEPROM金卡晶元連續八年獲得「上海市名牌產品」的稱號,七次獲得上海市名牌產品100強稱號;
2001年開發成功國內首枚電子標簽晶元產品;
2002年成功開發SIM卡晶元並成為中國移動的供應商;
2003年開發安全微控制器晶元,該晶元通過了國家安全測評中心的認證,成為國內第一家獲得EAL4+級安全認證的晶元;同年,成為中國聯通SIM卡晶元的供應商;
2003年700V HV BiCMOS工藝技術通過上海市級鑒定,居國內領先水平;
2004年開發ID卡晶元並開始供卡;
2005年涉足國外社保卡業務;
2006年SIM卡晶元開始進入中國電信;
2006年,「符合ISO15693標準的電子標簽系列產品」獲第一屆(2005-2006年度)中國半導體創新產品獎;
2006年1月雙極型集成電路製造工藝獲國家知識產權局授予的中國專利優秀獎;
電能計量晶元和基於DSP設計方法的產品開發能力居國內領先水平,市場佔有率為國產IC首位;
2007年6月底,ID卡累計供貨1.4億張。
同時,華虹集團還擁有一支專業的後端設計和ASIC設計隊伍,並在數字類、數/模混合類、EEPROM類、嵌入式MCU類和深亞微米數字電路的自動布局布線和版圖設計方面積累了成功經驗。 在晶元代工製造領域,華虹集團已分別投資控股了上海華虹NEC電子有限公司和上海貝嶺股份有限公司。上海華虹NEC電子有限公司被評為世界十大集成電路代工企業之一,擁有中國大陸第一條8英寸大規模集成電路晶元生產線;上海貝嶺股份有限公司是我國大陸集成電路行業第一家上市公司,擁有以通訊類產品為主
的4英寸晶元生產線和6英寸晶元生產線。
華虹集團的晶元生產線擁有用於0.35-0.15微米存儲器、邏輯、混合信號電路的工藝以及用於通訊類產品的CMOS、BICOMS工藝。公司還相繼開發了嵌入式非易揮發存儲器、高壓、射頻和CMOS圖像感測器等工藝。公司也為客戶提供廣泛的設計服務支持,包括各類IP核、主流設計流程支持、版圖設計及測試服務等。公司的客戶遍及中國、韓國、日本、美國等國家和地區,產品已被廣泛應用於通信、消費類電子和計算機等領域,包括:各種智能卡晶元(包括中國第二代居民身份證)、LCD Driver、DSC、Power MOS以及各類先進的存儲器晶元(DRAM、SDRAM、FLASH)等。
華虹集團主要晶元製造企業已通過了ISO9001質量管理體系、ISO14001環境管理體系和BS7799-2信息安全管理體系認證。 上海集成電路研發中心是根據國家關於加快集成電路產業發展的有關政策,在上海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由華虹集團等單位投資,於2002年底組建成立,面向全國集成電路企業、大學及研究所開放並按照現代企業制度實現企業化經營管理的非盈利性公共研發機構。
研發中心以發展與中國集成電路產業相適應的應用技術為主線,通過與產業界協同發展的方式獲得持續發展能力,主要業務功能包括:
為行業提供技術來源和知識產權保護;
作為先進工藝研發和驗證的公共平台向製造企業開放;
面向應用產品開發特色工藝模塊;
為微電子裝備和原材料開發提供試驗條件;
為高校和科研院所提供人才培訓平台。
研發中心堅持「以國際化合作建立基礎、以產學研結合集聚資源、以市場化運作獲取發展」的方針,與一批國際著名半導體廠商、研究機構保持著緊密的合作關系,如與歐洲最大的微電子研究機構IMEC建立了長期戰略合作關系,共同進行超深亞微米工藝的開發。研發中心現正在和國內外設備廠商合作,建設一條與國際半導體製造主流水平同步的集成電路開放式中試線。研發中心將建成擁有3000平方米潔凈室的獨立中試線基地,成為國內最大的集成電路工藝技術研發公共平台。 華虹集團依託自身產業鏈的優勢,在智能收費終端產品、智能卡應用和系統集成等信息技術應用領域取得了先發優勢,形成了較強的IC卡設計和生產、POS機具製造和應用、軟體開發和系統集成能力,建立了成熟的售後服務體系,成為城市和社會信息化領域的系統服務商。
華虹集團能夠完善地向用戶提供清分系統、中央計算機系統、車站計算機系統、半自動售票機、自動充值機、進出站閘機等軟硬體產品和成熟的系統整體解決方案。華虹集團在國內率先推出的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上海市公共交通一卡通系統獲得了2001年上海國際工業博覽會金獎。 華虹集團在建設晶元生產線的同時,與日本東棉公司合資組建了上海虹日國際電子有限公司,以取得國際市場的銷售經驗。上海虹日國際電子有限公司改變傳統的半導體分銷商經營模式,以為大型電子整機廠商提供穩定的、專業的電子零部件供應鏈服務為宗旨,在提供系統解決方案、協助廠家改善設計、降低成本和提高物流效率等方面,為客戶創造附加價值。
經過幾年的發展,上海虹日國際電子有限公司已建立了專業的物流平台,形成了產品導向型和客戶導向型兩大業務模式,並依託日方合作者的先進物流經驗,為客戶建立了基於互聯網的物流信息平台,包括庫存查詢、進出口進程式控制制、運輸和配送跟蹤等實時信息。上海虹日國際電子有限公司是中國海關認定的A類企業,具有保稅區內倉庫型企業資格,具有豐富的EMS委託加工業務經驗。 1997年,上海華虹國際(美國)公司在美國加州矽谷成立。上海華虹國際(美國)公司主要從事集成電路行業的風險投資業務,同時利用地處矽谷的優勢,發揮華虹集團的國際窗口作用。上海華虹國際(美國)公司在矽谷先後投資了OmniVision、Amlogic、Spreadtrum、Apacewave等晶元設計公司。
2000年以後,華虹集團又與上海國際信託投資有限公司、上海創業投資有限公司等投資組建了上海信虹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和上海新鑫投資有限公司,專業從事對集成電路設計、軟體等高新技術企業及其他企業的創業投資與投資管理。兩家公司參照國際創業投資公司的運作模式,投資並扶持了多家業界領先的集成電路設計和軟體公司,並取得了較好的經營業績。
上海信虹投資管理公司於2004年被上海市政府部門選為上海市科教興市重大項目的管理公司之一,目前受託管理的7項重大項目,包括了所有已立項的半導體設備項目。
Ⅷ 華星光電股票代碼是多少
截止2021年1月,深圳市華星光電技術有限公司官方還未宣布上市消息,所以沒有股票代碼。
TCL華星光電技術有限公司(以下簡稱TCL華星)是由深圳市政府和TCL集團合資成立的國家高新技術企業,首批國家智能製造試點示範單位 。
其中,投資 538億元的G11項目是深圳市建市以來單筆投資額最大的工業項目 ,也是深圳市政府重點推動的項目。2012年初,TCL華星被認定為「廣東省第一批戰略性新興產業基地(深圳液晶平板顯示)」。
(8)華虹公司股票代碼擴展閱讀
例如華發七弦琴知識產權經濟研究中心、廣東省企業品牌建設促進會聯合發布2020中國企業專利實力500強榜單。
入榜的前十名企業依次是華為、中興通訊、京東方、騰訊科技、阿里巴巴、OPPO、華星光電、小米科技、珠海格力、維沃移動通信。
此外,在這份榜單中,多家半導體企業上榜,包括中芯國際、歐菲光、天馬微電子、上海華虹、鑫晟光電、上海微電子裝備、崑山國顯光電、華力微電子、中微半導體、長電科技、矽力傑、杭州士蘭微、長江存儲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