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請問海南國際旅遊島推出利好哪幾只股票
你好,有這些:海南航空、三特索道、中國國旅、羅頓發展這些都受益於海南旅遊到的建設。希望能幫到你!
Ⅱ 米花互動Tv跟中興機頂盒怎樣連)
機頂盒到電視機都是HDMI線連接,電視機選擇不同的信號源。
Ⅲ 哪有米花視頻啊我是米花飯,想珍藏所有的米花互動的視頻,凡是有點曖昧的都行。米花最溫馨了·····
我也是米花飯!!!!!!!!
我把地址給你吧
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wr5HpI5WXWg
http://v.youku.com/v_show/id_XNDY5NjI4Njg=.html
去看哦:-D
Ⅳ 米花互動tv甩頻失敗怎麼辦
我的威是new2056
Ⅳ 米花互動tv綁定機頂盒的8位驗證碼是什麼
米花ITV這個功能是不收費的,不過米花客戶端綁定你的IPTV後,會把你IPTV上面的節目單同步到你的米花上。包括免費和收費的節目單,如果你點播到的是收費的節目,就會彈出資費提示,如果你不訂購的話,那部收費影片你只能預看五分鍾,五分鍾後自動停止。點播帶免費的節目則不會出現這種現象。
Ⅵ 胡立陽股票投資制勝30秘則的圖書目錄
序
自序 邁向人生另一個高峰——全心致力於投資理財教育
導讀 胡立陽的秘密
秘則1 讓你未卜先知的「六個月理論」
秘則2 千金難買早知道的「二分之一測底法」
「二分之一測底法」實例一:油價
「二分之一測底法」實例二:台灣股市
「二分之一測底法」實例三:滬深股市
「二分之一測底法」實例四:越南股市
「二分之一測底法」實例五:美國納斯達克股市
秘則3 如何計算歐美股市的「合理價位」
秘則4 准確預測美股漲跌須用對方法
秘則5 港股是美股與A股的綜合體
秘則6 小心應付「漲一倍賣壓」
秘則7 歐美股市也有「漲一倍賣壓」嗎
秘則8 「假通脹」造成「真衰退」
秘則9 「煽風效應」製造發財契機
秘則10 沒錯!股市才是經濟的火車頭
秘則11 2010年全球經濟將呈現「爬窟窿」式復甦
秘則12 全球資金將奔向「四高一低」
秘則13 「洗澡水」與「爆米花」哲學
秘則14 每天興奮計算賬戶總值——行情到頂
秘則15 不再關心股價——行情見底
秘則16 岸邊看海,波濤洶涌;高空看海,風平浪靜
秘則17 熊市轉為牛市的三大徵兆
秘則18 牛市展開後的兩大必經階段
秘則19 「中期回檔」結束的四大徵兆
秘則20 牛市「下半場」的操作心法
秘則21 投資股票的4個黃金步驟
秘則22 短線操作,試試「麻花糖操作法」
秘則23 你是股市的「高手」,還是「糕手」
秘則24 別漏接「天上掉下來的20%大禮」
秘則25 創業板投資12招
秘則26 融資融券的4種互動關系
秘則27 股票流水賬:記取賠錢教訓,復製成功經驗
秘則28 牛市行情遇上超跌,要把握撿便宜的機會
秘則29 賣出股票的十大信號
秘則30 買進股票的十大信號
Ⅶ 公司把企業上市,老百姓買他的股票,是買來做什麼的。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
商業轉載請聯系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作者:妄明
鏈接:http://www.hu.com/question/21681145/answer/19039059
來源:知乎
上市是變現和流通的主要途徑。
非常明顯的例子,非流通股和流通股價值的差別可以是非常大數倍甚至數十倍的差別。
上市的好處最直接的就是能夠將價值變現和參與流通。
不要單看某公司銷售或是產值什麼多大。就認為老闆有錢,相當多的是重資產或是需要不斷投入的公司,錢都在公司里,機器設備廠房啥,老闆窮得響叮當的不少。而且還極度缺錢,需要不斷更新設備擴大生產才能保證企業不破產啥的(國內這情況非常嚴重)。
所以很多行業,很多企業老闆真正實現價值,必須要把企業賣掉或是部分賣掉比如上市這些才能實現。
加上非流通股和流通股的巨大差價。上市之後,最直接的就是相關受益人老闆啥的,名義上的無法變現的富貴,增值數倍數十倍變成真正的可以變現的錢。所以對很多行業或企業來講,上市就是最終目的,上市是相關利益人士利益最大化的最終途徑,是變現實現財富的主要途徑。
而那些不追求上市的公司,大多數都是屬於輕資產,現金流非常充沛的行業。
這些企業大多擁有充沛的現金流,不需要不斷投入大量資金,老闆和相關利益人能夠直接從利潤和現金流里能直接分紅,這種情況下為了保證企業的絕對控制權,不缺錢就不必急著上市。
上市後的風險,還是完全在於企業自身,上市本身對絕大多數企業都是利大於弊。主要還是多數國家的上市公司受公眾監督,要求透明。(少數國家大家懂的)上市後股權分散,老闆賣了股份發了財,自然不能像以前那麼隨心所欲絕對控制了。著作權歸作者所有。
商業轉載請聯系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作者:hane
鏈接:http://www.hu.com/question/21681145/answer/19041657
來源:知乎
不想上市的民營企業家還是很多的,主要還是不希望被他人分權,覺得上了市以後企業經營就不是自己家關上門能決定的事了,要法批,要投票,要股東決議,要董事會決議,很多接觸過的民營企業家就這樣把上市列作待考慮事項的後幾位,不到缺錢的那一刻不會提。
目前國內的企業家對於資本市場的理解還不是很成熟,也不像米國的企業家老想著開個控股公司然後並購這個並購那個通過一系列資本運作最後做成產業龍頭,大部分情況下,一個經營得十分穩健的非上市企業,完全沒有充分的驅動力讓企業家謀求上市。我乾的好好的,每年發完工資交完稅付完成本剩下的凈利潤除了繳納公積金之外都是自己的,幹嘛要自討苦吃找那麼一大堆監管機構和一群突然冒出來就想靠著我的企業賺點錢的股東來管著我,更何況還會有一群什麼都不懂只想著一夜暴富的股民天天罵我。
一般會走上市路線的企業,或者是出於政治需要的國企或國資委下屬企業,或者是老闆或管理層很有資本市場意識,希望通過上市進入資本市場進行資本運作將企業迅速做大做強的,或者就是地方政府金融辦上市辦的政績目標攤派對象,天天有人勸你上市吧上市吧上市吧給你免稅給你補貼給你批地給你批樓求求你啦你們這么好的企業不上市簡直就對不起國家對不起人民啊。。。最惡心人的一種,就是管理層與中介機構沆瀣一氣想通過上市圈錢甚至套現的。
說白了,上市的好處,就是給了一個資本市場的接入口,那些什麼」提升企業品牌價值「都是中介機構在拉業務的時候扯的淡,業績和口碑才是硬道理,能做到華為、老乾媽那個級別,上市和不上市有什麼區別?除了股民,普通老百姓誰關心買的空調、磕的瓜子、喝的酒、炒的菜、睡的床墊是出自上市公司?
對於企業來說,能以盡可能便宜的錢融資才是上市的根本訴求,附帶能有些稅收減免呀、財政補貼呀、拿地優先呀更是大大滴好。而現在國內的資金情況,別說股權融資這類借了不一定還的,上市公司即便是發個債拿個貸款,資金成本也比非上市公司低得多。更別提那些高大上的境外上市公司,在境外發個永續債或者美元優先票據神馬的,瞬間領先好幾個馬身。而有的企業利用這些融資,並個購、投個資、整合個產業鏈,甚至直接用上市公司股份作為對價支付(這也算是便宜的融資),運作得好的話發展就是一日千里,當然這也不是誰都能乾的,大部分企業還是老老實實地在需要投資擴產的時候才去融資。
而且奇怪的是,國內的股民最喜歡的還就是看到企業融了資去投資項目,除了IPO一定要有個募投項目才能上市之外(只有我國才有的古怪規定。。。),要是最近沒什麼動靜,互動平台上天天有人問你競爭對手最近收購了這個投資那個開工了這個為啥你沒有動靜管理層真沒有上進心……於是有的扛不住罵或別有用心的企業也投其所好上趕著把錢往外花,見過最奇葩的,還有最近勸某醫葯企業做民營銀行的,真是讓人哭笑不得。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
商業轉載請聯系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作者:沈一冰
鏈接:http://www.hu.com/question/21681145/answer/19036252
來源:知乎
行業方面,有以下好處:
重資產行業+民企,難以處於壟斷地位也難以融資,不上市就眼睜睜看著被對手趕超。這是必須上市。主要是傳統重工業。本來可能每年貸款利息費用好幾千萬,上市帶來的巨量現金不光能把利息費用抹掉,還能反過來多賺好幾千萬,對於資金飢渴行業來說是久旱甘霖,故夢寐以求。反例好像想不出非上市民企+重資產行業還能做很大的能稱得上巨頭的。
服務業等毛利高但是品牌很重要,需要兼並收購來減少競爭的激烈程度、擴展規模。全用現金是不可能的,非上市公司股權不值幾個錢。有了上市公司平台,股權收購變得很容易。比如藍色游標。反例是娃哈哈,不過人家已經基本壟斷中國農村市場和城市中低端市場,達到了「巨頭」的規模,上不上無所謂了。
IT等高科技行業,拼的是人才,沒有上市公司股權激勵難以留住人。反例是華為,不過華為也已經是巨頭,也無所謂了。
創始人方面
上市手裡的股權的可變現價值翻了N倍,從富人變成富豪。一家上市公司,只要業績過得去,反反復復的資本游戲可以賺出不少錢來。具體略過。
年紀大了,兒女也無意或無力接班,變公眾公司,讓公司內部接班人在上市公司的光環中再帶著企業走一程。
其他方面
1 上市公司平台上可以結識更高層次的人,獲得更多的機會(或者風險)
2 融資變簡單了,昔日高姿態的銀行倒過來求存款
3 人才引進簡單了
條件:
法律條件自己查
實務條件我也不知道,從沒有哪家公司(造假除外),是絕對不能上或絕對能上的。
風險或者說不利因素:
1. 信息透明,容易被競爭對手針對
2. 創始人不能隨心所欲了,諸多掣肘,業績也有壓力了
3. 創始人的財富被更多人盯上了
4. 初創團隊上市以後就泄勁,不思進取了
總體而言就想到這么多。在我看來,符合第一段,行業較為適合的企業,上市的好處遠遠大於壞處。不想上市的主要是:
1. 冷門領域的壟斷者(往往還是行政壟斷),或者不願打破默契的寡頭,悶聲發大財,避免關注。
2. 屁股不幹凈,發家的錢有問題,或者逃稅漏稅,或者黑心產業。
3. 巨頭,上來幹嘛
4. 毛利率極高,根本不缺錢,也沒必要和別人分錢。比如高端服裝,利潤極為可觀。
除上述之外,企業自稱不想上市,其實往往是有心無力,不能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