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有了解 北京生物製品研究所的嗎
考入這個研究所的話,以後畢業了也要留在那裡。我聽說前幾年是簽協議的,這兩年雖然沒簽協議,可是畢業以後也是要留在那的。至於考試的內容,我也是11年考研,我現在也不太明白。只聽說他們的題用的是北醫或者協和的題。這兩年用的都是北醫的題,今年可能也繼續。我大概只知道這么多。親先想想以後是不是想留在北京,留在那個研究所吧。
朋友,這個蘭州生物製品研究所有限責任公司目前不屬於中國大陸的上市公司,而且也不在中國香港以及海外上市的。由於這個股票沒有上市,因此暫時是不存在股票代碼的。
❸ 北京生物研究所屬於哪個上市公司
北京生物製品研究所,前身是北洋政府中央防疫處,屬於北京生物製品研究所有限責任公司。
北京生物製品研究所有限責任公司(簡稱「北京生物」)是一家從事疫苗、診斷制劑等生物製品的研究、生產和經營的國有獨資企業,控股股東為中國生物技術股份有限公司,注冊資本231,649.98萬元。公司歷史可以追溯到1919年北洋政府時期成立的中央防疫處,是新中國生物製品的搖籃,也是國內免疫規劃產品產量最大、品種最全的生物製品企業。
(3)北京生物製品研究所股票代碼擴展閱讀:
2020年8月5日,北京生物製品研究所新冠滅活疫苗生產車間通過國家相關部門組織的生物安全聯合檢查,成為首個新冠滅活疫苗生產車間。
國家計劃免疫技術咨詢委員會秘書處、中國丹麥兩國合辦的中丹醫學生物學研究生培訓中心、《中華微生物與免疫學》雜志編輯部、中華預防醫學會生物製品分會均設在所內,在高能技術人員培訓、計劃免疫技術指導、學術交流咨詢、技術轉讓等方面服務全國,面向世界。
❹ 誰比較了解北京生物製品研究所啊有在哪裡工作或讀研的嗎能提供一些導師信息嗎
沈心亮
沈心亮,男,1954年生,學歷碩士研究生,職稱研究員,現任中國生物技術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等職,主要從事疫苗研發工作,多年擔任碩士研究生導師。.
王玉琳
王玉琳,男,1959年生,學歷碩士研究生,職稱研究員,現任北京生物製品研究所所長,主要從事病毒性疫苗研發工作,多年擔任碩士研究生導師。
張雲濤
張雲濤,男,1965年生,學歷博士研究生,職稱研究員,現任北京微谷生物醫葯有限公司副總經理,主要從事免疫診斷研究,多年擔任碩士研究生導師。
張振龍
張振龍,男,1965年生,學歷研究生,職稱研究員,現任北京微谷生物醫葯有限公司副總經理,主要從事基因工程疫苗研發,多年擔任碩士研究生導師。
李啟明
李啟明,男,1973年生,學歷博士研究生,職稱副研究員,現任北京生物製品研究所科研管理部經理,主要從事基因工程疫苗研發,多年擔任碩士研究生導師。
許麗鋒
許麗鋒,女,1959年生,學歷本科,職稱研究員,主要從事病毒性疫苗研發,多年擔任碩士研究生導師。
李秀玲
李秀玲,女,1971年生,學歷碩士研究生,職稱研究員,現任北京生物製品研究所第二研究室主任,主要從事病毒性疫苗研發,多年擔任碩士研究生導師。
許洪林
許洪林,男,1972年生,學歷博士研究生,職稱副研究員,現任北京生物製品研究所第一研究室主任,主要從事病毒性疫苗研發,多年擔任碩士研究生導師。
徐靜
徐靜,女,1974年生,學歷碩士研究生,職稱副研究員,現任北京生物製品研究所第三研究室主任,主要研究從事免疫診斷研究方向,多年擔任碩士研究生導師
這是導師簡介,具體你可以到他們研究所網上再查一下。
❺ 武漢生物製品研究所和北京生物製品研究所哪個好
你好,從學術角度來看,應該是北京的研究所比較好,但是個人應聘.不見得北京好,因為一是北京競爭激烈,不容易出成果,武漢屬於二線城市,發展機會也挺多的.如幫到請採納,謝謝
❻ 分子生物板塊有哪些股票
生物疫苗概念股龍頭一覽
達安基因(002030):公司是以分子診斷技術為主導的,集臨床檢驗試劑和儀器的研發、生產、銷售以及全國連鎖醫學獨立實驗室臨床檢驗服務為一體的生物醫葯高科技企業。公司在分子生物學技術方面,尤其是基因診斷技術及其試劑產品的研製、開發和應用上始終處於領先地位,目前主要從事熒光PCR檢測技術研究、開發和應用,以及熒光PCR檢測試劑盒的生產和銷售。公司和下屬合營公司廣州華生達協作研製出新發人甲型(H1N1)流感病毒核酸檢測試劑盒和通用型甲型流感病毒核酸檢測試劑,已取得甲型H1N1流感病毒檢測試劑盒醫療器械注冊證。科技部下達的國家重點新產品計劃中,公司甲型H1N1流感病毒核酸檢測試劑盒(PCR-熒光探針法)(編號2010GRE01001)被確認為國家重點新產品。
魯抗醫葯(600789):公司是我國抗生素生產基地之一,是目前國內擁有半合抗三大母核的比較完整生產鏈的企業,公司還實現了由傳統抗生素生產向半合抗生產的轉變。公司大股東魯抗醫葯集團是中國重要的抗生素生產基地。公司生產經營人用抗生素、半合成抗生素、獸用農用抗生素、生物技術葯品以及抗生素相關制劑等;產品國內銷售分布華東、華北、華南、東北、西北、西南等地區,並出口遠銷歐洲、北美洲和東南亞。
天壇生物(600161):公司控股股東北京生物製品研究所和中國軍事醫學科學院將聯合承擔中國內地第二個人用禽流感疫苗項目的研發。公司是目前我國最大的生物製品研究和生產基地之一,是央企中國生物技術集團公司下轄的唯一的一家上市公司。公司主要從事疫苗、血液制劑、診斷用品等生物製品的研發、生產和銷售,主導產品包括重組酵母乙型肝炎疫苗、風疹活疫苗、骨髓灰質炎疫苗、乙型腦炎滅活疫苗、麻風二聯疫苗(MR)、各種診斷試劑等20多個品種,主營產品佔有國內50%以上的市場份額。公司全部生產車間已通過了國家食品葯品監督管理局(SFDA)的GMP認證,主要生產車間已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公司生產的H1N1流感疫苗獲國家收儲。
❼ 北京生物製品研究所怎麼樣啊
質量保證部 | 葯品生產/質量管理 | 6001-8000元/月 現在可以查詢到工資待遇了醫葯/生物工程 | 企業性質:國企 | 規模:1000-9999人工作描述: QMS運行管理組組長
負責建立質量管理體系中的偏差、變更、審計、風險評估、不良反應、產品投訴、GMP培訓、質量會議管理工作;
負責GMP認證申報、組織檢查、報告以及各項外部跟蹤檢查、飛行檢查。
主要成績:
1) 主要建立了偏差、變更的處理執行程序,建立了偏差、變更資料庫,使其符合新版GMP要求。
2) 撰寫了公司第一個以產品為單位的產品年度質量回顧報告,並確定規范的模板。
3) 撰寫了公司2011年度GMP延期認證的申請資料和報告,並全程接待檢查,順利通過GMP認證。
4) 代表公司參加了WHO預認證培訓,並融入至QMS工作中,為公司的QMS體系通過WHO預認證奠定基礎。
5) 首次將供應商審計工作通過書面和實際操作兩方面提高至GMP規定的標准,並規范了供應商管理的全套資料。
6) 制定了不良反應/投訴和內部調查處理程序,完善了處理流程,並增加了不良反應資料庫,為PSUR(定期安全性更新報告,WHO預認證中關於產品安全的重要檢查指標)奠定了基礎。
❽ 北京生物製品研究所的相關問題,謝謝回答。
質量保證部 | 葯品生產/質量管理 | 6001-8000元/月醫葯/生物工程 | 企業性質:國企 | 規模:1000-9999人工作描述: QMS運行管理組組長
負責建立質量管理體系中的偏差、變更、審計、風險評估、不良反應、產品投訴、GMP培訓、質量會議管理工作;
負責GMP認證申報、組織檢查、報告以及各項外部跟蹤檢查、飛行檢查。
主要成績:
1) 主要建立了偏差、變更的處理執行程序,建立了偏差、變更資料庫,使其符合新版GMP要求。
2) 撰寫了公司第一個以產品為單位的產品年度質量回顧報告,並確定規范的模板。
3) 撰寫了公司2011年度GMP延期認證的申請資料和報告,並全程接待檢查,順利通過GMP認證。
4) 代表公司參加了WHO預認證培訓,並融入至QMS工作中,為公司的QMS體系通過WHO預認證奠定基礎。
5) 首次將供應商審計工作通過書面和實際操作兩方面提高至GMP規定的標准,並規范了供應商管理的全套資料。
6) 制定了不良反應/投訴和內部調查處理程序,完善了處理流程,並增加了不良反應資料庫,為PSUR(定期安全性更新報告,WHO預認證中關於產品安全的重要檢查指標)奠定了基礎。
❾ 新冠疫情十軍工有哪些白酒板塊的股票
見習記者 文景
6月23日,全球首個新冠滅活疫苗國際臨床試驗Ⅲ期正式啟動。國葯集團董事長劉敬楨表示,相信三期臨床試驗半年左右會取得令人滿意的結果。在利好消息的推動下,今日早盤國葯股份延續上一交易日走勢,持續走強,午盤開盤沒多久就封漲停,報收49.52元,成交額超34億元。自6月17日以來,國葯股份(43.69,-1.84%)6天內曾收獲3個漲停板,累計上漲48%。
首次展開跨國試驗
旗下疫苗進入臨床三期
6月23日晚間,國葯集團中國生物新冠滅活疫苗國際臨床(Ⅲ期)阿拉伯聯合大公國啟動儀式在中國北京、武漢、阿聯酋阿布扎比三地,以視頻會議方式同步舉行,阿聯酋衛生部長向國葯集團中國生物頒發了臨床試驗批准文件。
據悉,中阿雙方已經簽署了相關臨床合作協議,標志著全球首個新冠滅活疫苗國際臨床試驗(Ⅲ期)正式啟動。這是中國原創的疫苗首次在國際上開展Ⅲ期臨床研究,是中國新冠疫苗在海外開展的第一個臨床試驗,開啟了新冠疫苗國際合作新篇章。
受此利好消息影響,今天早盤國葯股份延續前一交易日的走勢,午盤以漲停報收。6月17日以來,國葯股份曾收獲3個漲停板,期間累計上漲48%。值得注意的是,該股自底部啟動以來,已收出80%漲幅。
疫苗股迎來布局良機?
除了國葯股份,A股市場做疫苗的研製和生產公司並不多,2020年參與新冠疫苗研究的相關上市公司分別有:華蘭生物、康泰生物、復星醫葯、智飛生物(143.70,-6.08%)、萬泰生物、沃森生物、西藏葯業、華北制葯、達安基因等等,這些生物疫苗股都是近期發展較好的疫苗概念股。
分析人士認為,疫苗企業迎來技術升級良機。在新冠肺炎疫情下,疫苗研發備受市場關注,挑戰與機遇並存。針對新冠肺炎的疫苗研發,傳統路徑和新疫苗路徑均在同步展開,企業迎來了良好的新技術布局時點。
天風證券研報表示,在新冠疫情下,疫苗研發備受市場關注,挑戰與機遇並存,針對新冠肺炎的疫苗研發,傳統路徑和新疫苗路徑均在同步展開,企業迎來了良好的新技術布局時點,當前時點是行業新技術儲備的機會,有利於奠定長期發展。此次疫情對於居民的健康意識的提升,對疫苗的認知度有望大幅提升,從中長期看有利於非規劃疫苗接種率的持續提升;此外,新冠肺炎疫苗開發受到重視,研發如火如荼,相關公司加大研發力度和技術引進,有利於推動行業技術平台建設,推動行業創新發展。
三期臨床或半年左右出結果
國葯集團董事長劉敬楨在接受央視記者采訪時表示,相信三期臨床試驗半年左右會取得令人滿意的結果。
臨床研究通常分為三期。Ⅰ期臨床試驗由於是首次在人體進行葯物實驗,因此主要目的有兩個,一是對葯物的安全性和及在人體的耐受性進行研究二期臨床試驗重點在於葯物的安全性和療效,並進行一些對照性試驗,以確定Ⅲ期臨床試驗的給葯劑量和方案,相對的試驗人數規模較小。Ⅲ期臨床則是大規模的試驗,一般需要幾百上千人,最低的病例數(試驗組)也需要300例以上。Ⅲ期臨床重點在檢測疫苗是否能在大規模人群中有效,是疫苗研發的決定性步驟。鑒於國內疫情得到有效控制,不具備Ⅲ期臨床試驗條件,國葯集團中國生物在扎實做好國內Ⅰ/Ⅱ期臨床試驗的同時,積極推進Ⅲ期臨床的海外合作,與多個國家的有關機構簽訂了合作框架協議。
根據中國生物官微6月23日消息顯示,4月12日,中國生物武漢生物製品研究所研發的新冠滅活疫苗全球首家進入Ⅰ/Ⅱ期臨床試驗。4月27日,中國生物北京生物製品研究所研發的新冠滅活疫苗也進入Ⅰ/Ⅱ期臨床試驗。兩個疫苗的Ⅰ/Ⅱ期臨床研究共入組2240人。6月16日武漢生物製品研究所Ⅰ/Ⅱ期臨床試驗階段性揭盲結果顯示:疫苗接種後安全性好,無一例嚴重不良反應。不同程序、不同劑量接種後,疫苗組接種者均產生高滴度抗體。0,28天程序接種兩劑後,中和抗體陽轉率達100%。北京生物製品研究所的Ⅰ/Ⅱ期臨床試驗結果將於6月28日揭盲。
此前,國葯集團所屬四級企業黨政主要負責人在內的180名志願者帶頭接種了新冠滅活疫苗。志願者人體預測試表明,受試者抗體已完全達到抵抗新冠病毒水平,保護率100%;近期又有1000餘名國葯集團幹部員工自願接種,也都顯示疫苗安全有效,不良反應發生率及程度遠低於已上市的各類疫苗。
在推進疫苗研發的同時,國葯集團中國生物以戰時速度推進高等級生物安全生產設施建設。4月15日,北京生物製品研究所建成了全國首個也是唯一的高等級生物安全生產設施,投入使用後新冠疫苗產能將達到年產1.2億劑。武漢生物製品研究所的高等級生物安全生產設施建成後年產能可達1億劑。
兩款新冠疫苗同時發布新進展
除了中國生物新冠疫苗研發有新進展之外,23日午間,智飛生物公告,公司近日收到全資子公司智飛龍科馬報告,由智飛龍科馬與中國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合作研發的重組新型冠狀病毒疫苗(CHO細胞)(簡稱「新冠疫苗」)獲得國家葯品監督管理局臨床試驗申請受理通知書及臨床試驗批件,同意本品進行臨床試驗,該批件有效期為12個月。公司將根據臨床試驗批件的要求,盡快開展相關臨床試驗工作。
重組新型冠狀病毒疫苗是智飛龍科馬與中國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聯合研發的,為國家應急專項-重點研發計劃「公共安全風險防控與應急技術裝備」重點專項項目(項目編號:2020YFC0842300),技術路線為科技部部署的新冠疫苗「5條路線」中的「重組亞單位疫苗」。
近日,科興控股生物技術有限公司(科興)旗下北京科興中維生物技術有限公司(科興中維)研製的新型冠狀病毒滅活疫苗克爾來福?(新冠疫苗)Ⅰ/Ⅱ期臨床研究(0,14程序)盲態審核暨揭盲會在京舉行。初步結果顯示該疫苗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免疫原性。公司計劃於近日向國家葯品監督管理局提交Ⅱ期臨床研究報告和Ⅲ期臨床研究方案,爭取盡快啟動Ⅲ期臨床研究和疫苗應用。
全球加快疫苗研發
我國明顯領先
據WHO的統計數據,截至6月18日,全球有13個疫苗在臨床階段,128個疫苗在臨床前研究階段,路徑包括滅活疫苗、病毒載體疫苗、蛋白重組亞單位疫苗、核酸疫苗、減毒活疫苗等多條路徑。其中,我國多條路徑同時展開研發,進度最快的達到Ⅱ期揭盲階段,從進入臨床數量來講,我國明顯領先。綜合來看,在未進行到3期臨床前,沒有十足的把握判斷哪一種疫苗,哪一路徑的疫苗會研製成功,從目前已有的數據看,滅活疫苗在I/II顯示出良好的安全性和免疫原性,滅活疫苗是成熟的技術路徑,後續推進到III期,到最後獲批的前景良好,成功概率大;康希諾生物(170.500,-6.83%)表示其Ad5載體COVID-19疫苗值得進一步研究,也存在研發成功的一定幾率;核酸疫苗以Moderna為代表,其mRNA-1273疫苗的部分受試者顯示出產生中和抗體滴度方面優異的表現,潛力亦值得期待。
科技部、衛健委19日通報,我國有5個新冠疫苗獲批開展臨床試驗,佔全世界開展臨床試驗疫苗總數的四成,預計近期其他技術路線疫苗也有望相繼獲批開展臨床試驗。目前,其中3家的疫苗已經完成了二期臨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