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天地(常州)自動化股份有限公司的企業成就
天地常州始終以煤礦自動化、通信為專業方向,在煤礦高新技術領域研製開發了全礦井綜合自動化系統、礦井安全生產監測系統、礦井人員安全監測系統、礦井有線/無線通信系統、膠帶運輸監控系統、光纖工業電視系統以及礦用感測器等218項科研成果,其中33項獲國家、省部級科技進步獎,並創下了數個國內第一:
國內第一個採用微機技術開發成功並推廣應用煤礦安全生產監控系統;
國內第一個採用微機技術開發成功並推廣應用煤礦膠帶輸送機監控系統;
國內第一個採用光纖傳輸技術開發成功並推廣應用井下工業電視監視系統;
國內第一個採用RFID技術開發成功並推廣應用井下人員安全監測系統;
國內第一個提出並成功實施全礦井綜合自動化系統;
國內第一個將工業以太環網技術應用於煤礦井下;
國內第一個將GEPON(千兆無源光纖乙太網)應用於煤礦井下;
國內第一個將CDMA 技術應用於煤礦井下。
天地常州將大部分科研成果轉化成了具有先進性、實用性和成套性的系列產品,為我國煤礦的自動化、數字化建設提供了一批具有國際同期先進水平、國內領先的高新技術產品和成套技術裝備。
天地常州的產品已遍布全國20多個省(市)自治區,並已出口到印度、土耳其、孟加拉等國家。
天地常州的產品在保持煤炭行業市場佔有率很高的同時,也向煤炭行業外的市場輻射,已涉及港口、電力、建材、冶金、糧食等行業,並已取得良好的業績。
煤炭科學研究總院常州自動化研究院簡史
1965年,煤炭工業部自動化研究所在唐山成立
1979年,遷址江蘇省常州市,並更名為煤炭科學研究院常州自動化研究所
1999年,轉製成為隸屬國務院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的科研型企業
2000年,煤炭科學研究總院發起成立了天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常州自動化研究所將優質資產和主營業務投入,成立了天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常州自動化分公司
2002年5月,天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股票代碼600582,簡稱天地科技
2007年1月,煤炭科學研究總院常州自動化研究所更名為煤炭科學研究總院常州自動化研究院
2007年1月,在常州高新技術區注冊成立天地(常州)自動化股份有限公司,天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常州自動化分公司所有業務進入天地(常州)自動化股份有限公司
2011年1月,煤炭科學研究總院常州自動化研究院正式更名為中煤科工集團常州自動化研究院。
㈡ 中國電子科技集團有哪些股票代碼
600850華東電腦:上海華東電腦股份有限公司;002268衛士通:成都衛士通信息產業股份有限公司;002415海康威視:杭州海康威視數字技術股份有限公司
600562國睿科技:國睿科技股份有限公司;600990四創電子:安徽四創電子股份有限公司(停牌中);002544傑賽科技:廣州傑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停牌中);002368太極股份:太極計算機股份有限公司(停牌中)
(2)步科自動化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碼擴展閱讀:
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總部設在北京,所屬二級成員單位58家,三級公司184家,分布在全國18個省市區。其中,有7家公司是上市公司,包括傑賽科技、海康威視、太極股份、華東電腦、四創電子、衛士通和國睿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集團公司注冊資本47.68億元,2013年實現總收入1200億元。
集團公司承建了數百項國家及省市電子政務和金融信息化系統工程,「中國國家政府網」、「國家電子政務信息平台」等;並為國家「金宏」、「金審」、「金盾」等「金」系列信息化工程提供了技術支撐、裝備和系統服務,為推動國民經濟信息化建設作出了突出貢獻。
㈢ 天和自動化科技(蘇州)股份有限公司怎麼樣
簡介:天和自動化科技(蘇州)股份有限公司(股票簡稱為「天和科技」,股票代碼為「831410」)。坐落在新加坡蘇州工業園高教區,是專業從事工業過程分析儀器儀表、環境檢測系統、工業過程治理系統、物聯網遠程管控的研發、生產以及運營維護服務的高新技術企業。以「過程分析監測感測器+過程治理應用系統+物聯網運維服務」理念,還人類生存之潔凈水,用合格水,飲安全水是我們最求的目標。引進歐美先進技術,服務於工業過程分析監測和過程治理系統的改造服務和系統的運營維護服務。近年來企業已從單一的製造型企業,發展成為集科技創新、設計承包為一體的服務綜合性企業。致力於城市環境治理的PPP、EPC、BOT等投資和總承包水處理的工藝設計和系統裝備的研發、製造以及託管運營,
天和公司以做好「水文章」為使命,在「創造一流過程分析儀器、打造一流水處理過程治理工程與裝備、實現物聯網遠程監控管理和運維」企業願景的指導下,將始終致力於為用戶提供更加先進的產品和更加滿意的服務。經過十多年的發展,目前已成為國內過程分析設備和水氣治理工程的重要企業之一。
主營產品
1、水質、大氣分析儀器儀表
2、地表水、地下水物聯網監測系統
3、物聯網環保污染源總量控制
4、物聯網城市飲用水安全監測
5、水質分析數字系列感測器
6、免試劑、全光譜分析儀器
7、過程分析系統、應急分析設備
8、污染源分析儀表、重金屬分析儀器
9、分析小屋、河、湖、海洋水質監測漂浮裝置
工程服務
1、水、氣過程分析(應急)儀器系統;
2、PM10-2.5監測系統及漫氣治理;
3、城市生態指數研究;
4、垃圾填埋滲漏液的地下監測系統;
5、污泥減量化調質工程、造紙污水、電站污水、重金屬污水、高氮高磷水處理工程;
6、農村飲用水的安全及分散型污水治理工程。
生態治理
1、河道水體生態修復
2、藍藻分析、監測、抑制工程
真誠歡迎能人志士加入天和企業,幫助天和企業進步,體現個人價值。
法定代表人:許建文
成立日期:1999-12-22
注冊資本:700萬元人民幣
所屬地區:江蘇省
統一社會信用代碼:91320000718575954Y
經營狀態:在業
所屬行業:批發和零售業
公司類型:股份有限公司(非上市)
英文名:Suzhou Tianhe Automatic System Co., Ltd.
人員規模:100-499人
企業地址:蘇州工業園區星海街200號星海國際商務廣場1幢1207室
經營范圍:從事貨物進出口、技術進出口(法律、行政法規禁止的項目除外;法律、行政法規限制的項目取得許可後方可經營);工業及民用自動化系統的設計、銷售;儀器儀表的製造;機械電子產品、自動化辦公用品的銷售;信息系統集成、市政設施管理、防洪除澇設施管理、水文設施及水資源管理、環保工程設計、環境監測、水污染及煙氣污染治理。(依法須經批準的項目,經相關部門批准後方可開展經營活動)
㈣ 機器人的股票代碼是什麼
機器人的股票代碼是300024.
公司名稱:沈陽新松機器人自動化股份有限公司
英文名稱:Siasun Robot & Automation Co.,Ltd.
A股代碼:300024 A股簡稱:機器人
證券類別:深交所創業板A股 所屬行業:機械行業
所屬板塊:機械行業板塊,創業板板塊,深成500板塊,送轉除權板塊,3D列印板塊,創業成份板塊,智能機器板塊,遼寧板塊,軍工板塊,融資融券板塊。
㈤ 工業自動化概念股都有哪些
相關產業將受益於工業4.0:智能機床、工業自動化、工業互聯網、高端機器人、RFID、感測器、3D列印等,投資者可重點關注相關上市公司。
智能機床類:
沈陽機床(000410)10月10日,在德國柏林舉行的第七屆中德經濟技術論壇上,歐洲集群財務總監張天君代表沈陽機床集團發表了題為《攜手走向全球》主題演講,全面介紹沈陽機床由傳統機床製造商向工業服務商轉型以及面向工業4.0的「i5」戰略,引起了與會德國政府及德國企業代表的極大興趣與認同。
i5智能機床主要特點為「i平台、雲製造」,具有互聯網基因、網路平台潛力。德國工業4.0領域專家和企業代表認為,沈陽機床的「i5」戰略深度契合了未來製造的內涵和方向,沈陽機床對未來智能製造實踐的探索,給德國製造業邁向工業4.0時代帶來了啟示,提供了可借鑒的路徑。
華中數控(300161)互動平台表示,美國提出的工業互聯網和德國提出的工業4.0,我們理解本質上是數控一代向智能一代的邁進。公司一直高度關注相關技術發展,這些技術發展的基礎仍然是數控技術,因此也為公司帶來了一定商機。公司年初推出的新一代雲數控服務平台,實際上就是工業4.0或者大數據採集這樣的智能化技術運用。
其它智能機床:天潤曲軸、昆明機床、秦川機床等。
工業4.0實際應用:
魯泰A(000726)公司為工信部2014年互聯網與工業融合創新試點企業,試點項目為基於虛擬試衣及大數據技術的網路化定製生產體系,為工業4.0的典型模式。
同濟科技(600846)我國同濟大學與德國菲尼克斯電氣歷時1年共同建成了國內首個「工業4.0—智能工廠實驗室」。未來該實驗室將從概念走向工程實踐,走向國內工程教育第一線。6同濟科技子公司上海同濟技術轉移服務公司專門為同濟大學科研成果社會推廣,將成為中德工業4.0智能工廠實驗室復制推廣最大受益者。
工業機器人:
新時達(002527)互動平台表示公司提出的「未來工廠」概念,以相關國家工業4.0產業方向為業務規劃的重要戰略參考,注重在人機協動交流上的思考和規劃應用。
林州重機(002535)公司和中科院 自動化所「工業機器人技術工程中心」致力於工業用智能機器人和高新技術領域的核心技術研發,產品研製,生產應用等。2014年3月公司與中科院北京自動化所簽署智能機器人開發協議,公司還與中科院聯合研發礦山物聯網項目,井下綜采無人工作面系統等智能裝備系統。
機器人(300024)國內工業機器人領軍企業,由沈陽新松機器人自動化公司建設的我國首條用機器人生產機器人的數字化生產線已經投產,年產能將達到5000台工業機器人。據介紹,與人工製造相比,數字化智能生產線生產效率會提升5至10倍。
三豐智能(300276)智能工廠整體技術提供商,公司一直專注於從事智能輸送成套設備的研發設計,生產製造, 安裝調試與技術服務,以自主核心技術和系統集成優勢為依託,為客戶提供工廠和車間空間整體布局和塗裝,焊裝,沖壓,總裝自動化生產線的系統解決方案。
智雲股份(300397)互動平台表示,公司是成套智能裝備方案解決商,擁有領先的智能化應用技術,目前已經在現有市場領域積極應用和推行「工業4.0」戰略。
英威騰(002334)互動平台明確表示英威騰產品是支持實現工業4.0概念的眾多類產品的一部分。
林州重機(002535)公司和中科院 自動化所「工業機器人技術工程中心」致力於工業用智能機器人和高新技術領域的核心技術研發,產品研製,生產應用等。2014年3月公司與中科院北京自動化所簽署智能機器人開發協議,公司還與中科院聯合研發礦山物聯網項目,井下綜采無人工作面系統等智能裝備系統。
巨星科技(002444)杭叉或與國自機器人深入合作,打造AGV 新增長極。據公開信息報道,杭叉集團與國自機器人合作成立了「杭叉國自智能車輛研究院」,發揮兩者在叉車、機器人上的技術優勢和杭叉的銷售服務渠道,共同開發無人叉車(AGV)業務。中國未來智能物流的需求龐大,高性價比AGV 產品極具成長性,有望成為巨星集團機器人業務的新增長極。
其他工業機器人:博實股份、方圓支承、日發精機、科大智能等。
工業自動化:
京山輕機(000821)收購惠州三協進軍工業自動化。三協在電子自動化領域競爭力非常強,德賽電池的自動化生產線得到了包括蘋果在內的高度認可。除此之外,三協正積極拓展其他自動化行業市場,目前已成功開拓電子產品前端生產、陶瓷、檳榔等勞動密集型行業客戶。
三協也是市場中少見的精密機械製造的成套自動化解決方案供應商,擅長設計製造基於精密製造和裝配的,由精密定位、在線自動光學檢測、工業機器人、柔性高速機械手、高速傳輸和集成控制組成的閉環柔性自動線。其難度遠高於一般機器人系統集成企業。柔性自動線的穩定性和可靠性已經得到市場和國際知名大客戶的認可。
海得控制(002184)工業4.0 和我國推進的兩化深度融合將提升工業領域的智能化和信息化水平, 帶動智能設備和工業互聯網的需求,公司作為目前能夠提供全套工業互聯網軟硬體解決方案的廠商, 自主開發的工業伺服器,PLC,交換機等產品已經實現國產化替代,公司將受益於智能工廠以及工控安全的推動。
中際裝備(300308)公司於2013年上半年購買了德國莫泰克公司自動化繞線設備先進技術,並與德國STATOMAT的深度合作,借鑒其先進技術,在自動化生產線領域處於技術領先水平。
藍英裝備(300293)公司秉承「技術驅動未來」的理念,利用先進的工業自動化技術進行更多的技術創新,希望改變人類生活方式。公司將加大研發力度,力爭實現「人、機、設備一體化」,在「智能機械設備」、「智能機器」等方面深入研發。
㈥ 北京科銳配電自動化股份有限公司怎麼樣
簡介: 北京科銳成立於1993年,(1997年更名為北京科銳配電自動化技術有限公司),由北京科銳通用電氣公司及科銳管理層自然人共同投資設立,公司目前注冊資金8000萬元,現有員工700多人,總資產近4億元,2008年銷售額逾6億元。
法定代表人:張新育
成立時間:1993-07-17
注冊資本:50027.1975萬人民幣
工商注冊號:110000005016383
企業類型:其他股份有限公司(上市)
公司地址:北京市海淀區西北旺東路10號院東區4號樓107
㈦ 新松機器人自動化股份有限公司的上市情況
公司全稱:沈陽新松機器人自動化股份有限公司
股票簡稱:機器人
證券代碼:300024
交易市場:創業板
總 股 本:6150萬股
發行總量:1550萬股
所屬行業:專用設備製造業
上市時間:2009年10月30日(首批創業板上市股票)
㈧ 股票代碼609624是什麼股
股票代碼609624就是參加創業金融投資這種股票。
㈨ 中國化工集團的股票代碼是什麼
中國石油化工集團公司不是上市公司,沒有代碼。
上市的是中國石油化工股份公司,是集團公司的子公司。
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碼:00386
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國石化」)是一家上中下游一體化、石油石化主業突出、擁有比較完備銷售網路、境內外上市的股份制企業。中國石化是由中國石油化工集團公司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以獨家發起方式於2000年2月25日設立的股份制企業。
㈩ 603100是工業自動化股票嗎
根據其公司介紹川儀股份是主營自動化儀表和自動化控制裝置的,所以川儀股份(603100)是工業自動化股票。
重慶川儀自動化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川儀股份」或「公司」)介紹
公司主要生產和經營工業自動化儀表及控制裝置,所處的工業自動控制系統裝置製造業跨裝備製造和電子信息兩大領域,其整體發展水平不僅體現國家綜合科技實力,也維系著國民經濟可持續發展和國家經濟安全,是高新技術改造傳統產業、推進新型工業化、實施智能製造、實現產業升級以及促進節能減排、環境保護、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重要技術手段和支撐,是21世紀大國競爭的基礎性、戰略性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