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軟體代碼 » 股票軟體切換賣1手筆
擴展閱讀
玫琳凱股票行情 2025-05-16 12:16:29

股票軟體切換賣1手筆

發布時間: 2021-05-17 03:52:31

1. 股票交易軟體中,買一、買二價格後面的股票數量,單位是「手」還是「100手」

股票交易軟體中,買一、買二價格後面的股票數量,單位是「手」
在股票交易軟體中,顯示在右上角的委託買入和賣出都按委託價高低按序排列來定的。
通常情況下,在股票行情軟體上分別顯示買賣各五個價格。

即:買一、買二、買三、買四、買五;賣一、賣二、賣三、賣四、賣五;也 就是同一時間可以看到5個買盤價格和5個賣盤價格。未成交的最低賣價就是賣一,未成交的最高買價就是買一,其餘類推。價格右邊的藍黃條,代表該價格上的總委託數量,也有些軟體直接顯示委託數量(單位有的用手數,有的用萬股,不一而足)。

2. 股市交易中,比如一個人賣1000手股票,10個人買 成交筆數是算多少 10 還是1

這個問題是這樣的:由於常用的股票軟體它有個數據刷新率,行情一般在10秒,成交手數3-5秒,各軟體及連接的數據埠不同而有差異,比如刷新率是5秒的話,你所賣出的1000手股票在這5秒之內分別被10個人買入,而這5秒鍾之內也沒有其它的交易,顯示就是1筆,但如果這1000手股票是在20秒之內才被逐步賣完的,就有可能顯示出是2筆、3筆,要是在這個時間段還有其它的委賣盤也有成交的話,成交手數就會和在一起一並顯示。

3. 股票軟體交易賣1價下單瞬間變成賣5價啥原因

這個是在集合競價的時候才出現的啊

4. 關於股票軟體右下角「筆」的問題

在右下角有一個筆,我發現有的股票在B或S後面跟著一些灰色的數字,有的又沒有,請問那些灰色的是什麼啊?
答;B:買入的數量 S:賣出的數量 灰色是筆數,如;顯示B 100 後面 灰色10 就是10筆都是這個價位一共買入100
問題補充:筆裡面的項目是: 「時間」「成交的價格」 「成交的多少手」 「買還是賣(BS)」然後跟著的就是我說的那個灰色數字。lvyan123456說的分多少手成交的,為什麼大部分股票的「筆」選項裡面又沒有這個呢?就一部分股票有,例如萬科A,是否可以確定一下啊

答;這個數據只有深交所上市的股票才有,上證交易所就都沒有。

5. 股票軟體上的買1買2……賣1賣2……是什麼意思炒股新手

就是排隊的意思:
1、買的人按願意買入的價格排隊:買一、二、三..........
2、賣的人按願意賣出的價格排隊:賣一、二、三..........

也可以插隊:
1、就是賣的人不願排隊,就直接賣給買一
2、買的人擔心買不著就直接去把賣一的給買了

6. 股票軟體上的買一賣一後面跟的數字是以股計算還是手計算

以手計算。
要是買一賣一 都是以股計算 就不得了了。
25 股? 35股? 呵呵 指數跌到500點的時候有可能。
問題是我想買25股 怎麼買了?

7. 期貨交易軟體里怎麼只顯示買1和賣1,怎麼股票里會顯示買賣12345

期貨是一檔行情,股票是5檔和10檔行情

8. 賣1有大單如何操作

1、在股票交易軟體中,如果顯示賣1有大單交易,則需要靜觀其變,有些大單是主力故意委託買賣的,還沒有最終成交的,以達到震盪洗盤的的目的。但有的大單是主力撤離該股票的表現,遇到這種情況則應該趕緊跟隨主力賣出該股票。
2、股票里大單是指單筆成交基準數量超過100手(1萬股)以上的成交現量,不同規模的流通盤,其大單標准也會有適當的調整變化。特大單是指單筆成交基準數量超過1000手(10萬股)以上的成交現量。和大單一樣,特大單的標准也會針對不同規模流通盤而作適度的調整。

9. 股票軟體里的賣一賣二是什麼意思

那就是股票的買方和賣方所出價錢的排位以及那個價位上的數量。
賣一就是現在這一時刻委託賣出的單子中,最低價格的那些筆的集合筆數與價格 。
買一,買二,買三是委託買入價格,價格是由高到低。
賣一,賣二,賣三是委託賣出價格,價格是由低到高。
注意只是委託,一般實際交易都是根據當時的買一和賣一來撮合成交的。
現在的股票是T+1制度,那每天的價格是需要 不斷的競價所產生出的價格,有買的也有賣的 。所以在軟體上顯示買賣雙方5檔的買賣手數!有好的軟體可以顯示10檔的買賣手數。
如果你要買入股票,你的報價大於或等於「賣一」價,則馬上按「賣一」價成交;反之,則在「買一」或以下的隊列中排隊,等待有人願意按你的價賣時才成交

10. 同一股票的最後一筆有的軟體顯示是買入,有的顯示的是賣出,為什麼

你說得還不全,有些時候還顯示為中性盤,即白色,還可以顯示成交量為0
你還沒說到要點,這不光發生在盤末,更多發生在盤中,只不過你不可能有對比,而在盤末的數據是靜態的,所以你發現了。

你問對人了,我也正在研究這個問題,剛剛有了答案:

據我對各軟體的使用和對作軟體的朋友的咨詢,造成這一現象有以下原因:

理論上這一數據是每個軟體都一樣的,因為他們都是來自同一個交易系統的數據(滬市或深市),但我們看到的成交量只是一個集合(同一時間到達滬深交易系統的多個委託單的撮合),交易系統為了節約數據帶寬資源-----只隨機用其中一單的成交性質定性內外盤向外發布,而主要通過對委買和委賣的增減來矯正這一誤差。
有時候機構之間倒倉時會出現貓膩,比如我賣出9900股,另外同時間買入100股,如果時間正好吻合上,實際顯示的就是買入10000股,隱藏了主力出貨的意圖。對於盤中來說,有可能觀察到主力操盤的動向。這個實際是交易細則里大家都不太注意的地方。

這勢必對只看成交單的炒家構成誤導,所以各種軟體開發商看到了這一點,為了提盤口的准確性,有些軟體是以委買和委賣的變動來倒推成交單的,而有些軟體並未作此改進,所以各軟體就有出入。

說到這兒,你以為你找到了認識主力進出貨的方法嗎,那也錯了,主力也知道你在想什麼,他們為了加大誤導力,還在進出單的基礎上進行撤單操作,這就讓你的所有軟體失靈了。

所以,我還是要說我以往愛說的話:
不要想在盤口上看到主力的尾巴,你永遠看不懂主力要乾的事,否則你就是自作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