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軟體代碼 » 台泥水泥上市股票代碼
擴展閱讀
四川長虹2008年股票價格 2025-08-05 23:19:50
股票一周交易時間 2025-08-05 23:15:43
沃爾核材股票歷史價格 2025-08-05 22:46:46

台泥水泥上市股票代碼

發布時間: 2022-04-09 11:23:00

Ⅰ 台灣水泥股份有限公司的公司簡介

2010年台泥在大中華地區的總產能約為5,000萬噸,在全中國排名第六(引用中國水泥網統計資料)。 台泥為全球主要外銷廠商之一,其高質量在國際間頗負盛譽,先後獲得包括美國加州洛杉磯市政府水泥認證、歐盟水泥CE 認證在內的多項證書。
台泥2011年度營業額增加7.12%,稅後盈餘為86.2億元,年度預算達標率103%,年增7.33%,每股稅後盈餘2.33元,股東會通過去年度盈餘分配,配發股東每股現金股利新台幣1.9元 。
辜成允指出,台泥大陸地區的年產能已在去年突破6000萬公噸,未來除持續鞏固在華南地區的第一大水泥公司外,更將繼續「深耕華南」,並透過自行擴廠和購並策略,擴充大陸地區於2016年達到1億噸的產能。
目前,台泥分別於廣東英德、廣西貴港、江蘇句容、遼寧昌慶、貴州安順、四川廣安、重慶、雲南保山、雲南安寧、台灣和平、蘇澳及花蓮設有水泥廠;於安徽朱家橋、廣西柳州及福建福州及東莞投資或設立粉磨站,總共有14座水泥廠,4座粉磨廠、24座預拌廠及一座水泥專用港分別位於台灣及中國大陸兩地。
為貫徹「環保是責任不是成本」的環保理念,善盡社會公民責任,台泥陸續涉足發電、廢棄物處理等事業,成為一個立足 「水泥、發電、環保」 三大核心的真正環保企業。台泥位於桃園的研發中心,則為產品及製程的創新發展不斷投注心力。

Ⅱ 全國所有上市公司的股票代碼分別是多少

1、全國所有上市公司的股票代碼分別是多少?

股票代碼用數字表示股票的不同含義。股票代碼除了區分各種股票,也有其潛在的意義。
滬市A股票買賣的代碼是以600、601或603打頭;滬市新股申購的代碼是以730打頭,深市新股申購的代碼與深市股票買賣代碼一樣;配股代碼,滬市以700打頭,深市以080打頭。
深市A股票買賣的代碼是以000打頭;中小板股票代碼以002打頭;創業板股票代碼以300打頭。

2、上市公司股票代碼一般是幾位數?

股票代碼一般都是6位數。

股票代碼是炒股理財中一個重要的基礎名詞,簡單點來說,他就是股票的「身份證」。當然,在這身份證中,也包含著很多有趣的信息。

滬市股票買賣的代碼是以600或601打頭,如:運盛實業:股票代碼是600767。中國國航:股票代碼是601111。B股買賣的代碼是以900打頭,如:上電B股:代碼是900901。

深市A股票買賣的代碼是以000打頭,如:順鑫農業:股票代碼是000860。B股買賣的代碼是以200打頭,如:深中冠B股,代碼是200018。

滬市新股申購的代碼是以730打頭。如:中信證券:申購的代碼是730030。深市新股申購的代碼與深市股票買賣代碼一樣,如:中信證券在深市市值配售代碼是003030。

Ⅲ 廣安台泥水泥是國企嗎

不是。
台灣水泥股份有限公司(英語:Taiwan Cement Corporation)簡稱台灣水泥、台泥,為台灣第一家股票上市企業,總資產高達390億元人民幣。始創於1946年5月,其歷史可追溯至日治時期;成立之初為公營事業。1954年11月轉民營化,由已故台灣「海基會」前董事長辜振甫先生接手經營。主要營業范圍包含水泥、水泥製品之生產與銷售,以及預拌混凝土之產銷。
目前,台泥分別於廣東英德、廣西貴港、江蘇句容、遼寧昌慶、貴州安順、四川廣安、重慶、雲南保山、雲南安寧、台灣和平、蘇澳及花蓮設有水泥廠;於安徽朱家
橋、廣西柳州及福建福州及東莞投資或設立粉磨站,總共有14座水泥廠,4座粉磨廠、24座預拌廠及一座水泥專用港分別位於台灣及中國大陸兩地。
台泥(廣安)水泥有限公司是512汶川特大地震後,港台企業積極支援四川地區災後重建的一個善意之舉,是2008年8月19日由四川省委書記劉奇葆親自率
隊赴廣州舉辦的「四川省災後重建投資說明會」的簽約項目。項目所在地位於世紀偉人鄧小平同志的故鄉——風景秀麗的四川省廣安市廣安區,屬廣安區最大的招商
引資項目和四川省災後重建重點項目。

Ⅳ 香港上市水泥股有哪些

香港上市水泥股有:

中材股份(1893)
安徽海螺(0914)
中國建材(3323)
北京金隅〔2009〕
山水水泥 〔0601〕
亞洲水泥(中國)〔0743〕
華潤水泥控股 〔1313〕
嘉新水泥中國〔0699〕
台泥國際集團 〔1136〕

Ⅳ 台灣已經現代化了么

電腦版 客戶端
關鍵的年代——台灣現代化的進程與反思
天涯才子
天涯才子 原創作者

2017.09.26 12:39 轉帖發表在 貓眼看人

作者:郭岱君源

來源: 南方都市報

[ 轉自鐵血社區 http://bbs.tiexue.net/post_12733472_1.html/ ]

作者介紹:

美國斯坦福大學胡佛研究院研究員,曾任斯坦福大學東亞研究所講座教授、北京大學、復旦大學客座教授、淡江大學美國研究所副教授。自2003年起,推動胡佛研究院「近代中國檔案及特藏史料搜藏及研究計劃」,保存並開放國民黨檔案、蔣介石日記、宋子文檔案、孔祥熙檔案等,這批新檔案問世,改變了中外對近代中國重要歷史事件及領導人物的理解與評價,重新認識近代中國的發展歷程。

1949年蔣介石率國民政府退至台灣,內憂外患。黨內一片衰敗頹然,台灣當地經濟通貨膨脹、生產萎縮、物價飛漲、外匯短缺。在這緊要關頭,蔣介石積極推動國民黨的改造與重建、土地改革以及地方自治。台灣也由此奠定了現代化基礎,一躍成為亞洲四小龍之一。回顧這段歷史,以今日的目光來看仍覺有不可思議及驚心動魄之處。我們不禁疑問:國民黨在台灣是如何艱難地走過計劃經濟到市場經濟的改革歷程?在大陸慘敗後的國民黨何來勇氣在台灣進行直選?對於台灣的近代化歷程,我們應有何反思?

1949年到1953年,是對台灣發展關鍵的年代。雖然在這里是跟大家分享台灣的故事,我想其實是中華民族的共同故事,台灣過去所經歷的成功也好、失敗也好,大家可以共同分享、共同反思,甚至進一步作為我們今後發展的參考。

1949:風雨中飄搖的台灣

1949年,國民黨失敗,撤退到台灣。1949年的台灣政經情勢,可以說是在風雨中飄搖。過了今天可能沒有明天,當時國際社會都不認為台灣能夠生存下去,因為當時台灣通貨膨脹、生產萎縮、物資缺乏、外匯短缺。1948年下半年,零售物價指數飛漲22倍,1949年上半年,平均每月物價上漲52.6%,人民怎麼生活?不但如此,大批國民黨官員、軍人、眷屬及平民湧入台灣,台灣當時一共500多萬人口,突然增加200多萬人,台灣當時的情況很凄慘。

[ 轉自鐵血社區 http://www.tiexue.net/ ]

更糟糕的是,台灣當時整個農工生產是停滯的,因為台灣72%以上的產業是控制在統制經濟的手裡,也就是計劃經濟掌握了人民大多數的經濟生活。很多人以為台灣一直就是市場經濟,其實並非如此。1949年台灣是個十足的統制經濟,國民黨花了十年的時間才從計劃經濟、統制經濟轉變為市場經濟。

1949年的台灣,工農業生產停滯,政府也收不到稅。當時銀行利率已經高到125%,仍舊收不到錢怎麼辦?台灣銀行就只好猛印鈔票,結果就是通貨膨脹,物價每天上漲。台灣銀行連50萬美元的信用狀都開不出來,國際社會不承認,當時台灣的貨幣機能幾乎是崩潰的。

不但如此,為了應付解放軍可能的攻擊,蔣介石將一半以上的預算都放在軍事防禦。1949年的台灣是市場失衡、產銷失靈的社會,整個經濟的循環都無法運作。台灣經濟原來控制在日本殖民政府手中,生產與銷售都是為了日本的需要。日本人一走,這些生產鏈及服務鏈立刻瓦解了。1949年蔣介石到台灣之後,馬上想到穩定統治,然後就是穩定經濟,恢復農工生產。

怎麼辦?那就要進行改革。

蔣介石改造國民黨

在1949-1953年這一關鍵年代,蔣介石做了這幾件事。第一是徹底改造國民黨。第二是穩定社會。第三,重建台灣的經濟。

[ 轉自鐵血社區 http://bbs.tiexue.net/ ]

國民黨的改造最主要是兩件事,第一是創立了革命實踐研究院,相當於共產黨的中央黨校。另外設立國民黨中央改造委員會,取代國民黨的中央委員會、中央常務委員會。

1950年8月5日正式成立國民黨中央改造委員會,蔣介石親自挑選了16名比較年輕的黨員,也是他比較信賴的黨員,徹底改造國民黨,拋棄派系。蔣介石另設「中央評議委員會」,原來國民黨各派系元老黨員任命為評議委員,地位高,但是有名無實。表面上對他們頗為尊敬,實際上是架空他們。這樣的做法在大陸時行不通,但是到了台灣,這些人手下沒有兵,也沒有辦法。

最跌破大家眼鏡的是,公布中央改造委員會時,與蔣介石關系密切、長期主管黨務的CC系領導陳立夫、陳果夫(所謂的「二陳」)竟然沒有在名單中。根據私人回憶,那一天CC要員看到名單,發現他們兩個都沒有上榜,簡直是驚訝到不知所措。蔣介石決心對CC派開刀,杜絕黨內的派系。

當時陳果夫已經病重,蔣介石認為陳果夫已不重要。至於陳立夫,不但不在改造委員會的名單上,而且蔣介石要陳立夫出國,而且是立刻出國。陳立夫的兒子後來接受訪問時說:那時他還是小孩子,跟鄰居道別都來不及,匆匆忙忙就拉著箱子走了。根據蔣介石的日記,1950年7月17日,蔣介石告訴陳立夫,讓他出國。陳立夫說不願意出國,保證一定不再涉入政治。陳立夫也知道國民黨在大陸的失敗他們有很大的責任,蔣介石就跟他講,你可以不牽扯政治,但是你旁邊的人怎麼可能不讓你做呢?只要你人在,他們就會聚在你的周圍,最好的辦法就是你走。陳立夫不高興,但是也沒有辦法,陳立夫去看宋美齡,宋美齡送給他一本聖經,說希望你出去之後心平氣和,每天讀聖經。陳立夫很無奈,他指著牆上蔣介石的照片說,那個上帝都不管我了,這個上帝還管的了嗎?可是站在蔣介石的立場,陳立夫不走,CC系就還會繼續作怪。我想在改革中,有很多沒有辦法說清是與非的問題

此後,陳誠開始鐵腕改革,陳誠頒布戒嚴法,對出入境做嚴格的限制。蔣介石在下野之前讓蔣經國等將國庫的黃金運到台灣,陳誠的幣制改革就是用這760萬兩黃金作為准備金。當時還在打仗,這個錢其實很快花完,台灣真正站起來不是靠這760萬的黃金和美元。

決心推行地方自治

[ 轉自鐵血社區 http://bbs.tiexue.net/post_12733472_1.html/ ]

蔣介石做的第二件事就是地方自治。關於台灣的地方自治,根據一些檔案和我做的口述歷史(其中有一些是我兩三個月之前才做的),我才知道這些事,對我也很震撼。蔣介石在1950年決心地方自治,1950年1月大事表上只寫了四個字:「地方自治」。他希望在台灣實行直接選舉的省議員、縣市長等,提出之後黨內立刻反對,包括他身邊的人也反對。反對的原因,第一,1950年初的台灣還在風雨飄搖中,站都站不穩,談地方自治和選舉實在不切實際。第二,台灣本地人佔台灣人口的85%,大陸來的人大概是13%,如果直接選舉,那大部分的權利就會被那85%的人拿走,國民黨在台灣的控制就沒有了,整個台灣就掌握在本地人的手裡,那國民黨哪還有立足之地呢?

但蔣介石非常堅持,當時負責台灣地方自治的阮毅成,他兒子阮大仁親口告訴我的,盡管面臨黨內反對,蔣介石排除萬難實行了地方自治。首先成立台灣省地方自治研究會,研究規劃,同時為配合地方自治,改造委員會在1950年9月,通過一項決議,把煙酒及林業的管理及稅收改由地方政府接手,此舉使得地方政府有了稅收的來源。

大家不要忘記了,1950年的台灣是怎樣的?在那樣的一個環境里,1950年7月2日,台灣省第一屆縣市議會議員選舉展開,國民黨很謹慎,沒有一次性選,而是分區、分六期辦理,花蓮縣最早舉行,試點成功,再擴大到屏東縣、高雄縣、高雄市、台南縣、台南市、台中市、彰化縣、嘉義縣等。

接著選舉縣市長,地方首長當然比縣議員更重要。國民黨把選舉分為八期辦理,每一期兩三個縣市,因為這樣比較好控制。這也順利完成,然後是台灣省議會的選舉,也很順利地完成。整個地方自治在兩年內順利完成。與此同時,各基層的鄉長、區長、鎮長、村長、里長等也由人民直接選舉產生。

我在三個月之前才在蔣介石日記中看到這樣的故事:1950年12月台灣省第一屆民選縣市長選舉期間,台中市市長選舉競爭激烈,無黨籍候選人楊基先、國民黨候選人林金標,另一位非國民黨籍候選人廖朝洲競爭市長寶座。廖朝洲無足輕重,主要是楊基先和林金標的競爭。楊基先是地方上有影響力的士家子弟,在競爭中不免批評國民黨,蔣介石密切關注他的言行。楊的聲勢看好,眼看就要贏得選舉,蔣介石忍不住了,12月27日,他打電話給省主席吳國楨,讓吳告訴楊基先自動退選。結果吳國楨回報,對方同意退選,而且「態度良好」。這下子蔣介石反而不好意思了,覺得不安,認為自己干涉選舉的做法「處置不當」,考慮了三天,在 1950年12月30日,他決定仍舊依法進行,不加干涉,即使國民黨候選人失敗,「亦無愧色。」。他把這個決定告訴吳國楨後,覺得「寸衷大樂」。吳國楨打電話告訴楊基先之後,楊也欣然接受。最後的選舉結果,國民黨失敗了,第一屆台中市市長是一個非國民黨的人。我問了很多朋友都不知道,他們以為國民黨到台灣,那麼龐大的黨政軍力量一定是控制這個控制那個,卻沒想到第一屆台中市市長不是國民黨人!

最後選台北市市長,特別重要。可惜出現一個更厲害的人,叫吳三連,他們的家族就是今天的統一集團,比楊基先還有影響力。國民黨內各種想法都出來了,讓他退選或是延後選舉,但蔣介石最後還是決定不幹涉選舉,吳三連最後高票當選。所以,第一屆台北市市長,也不是國民黨人。我看到之後很感慨,我相信蔣介石、陳誠等國民黨領導,當時也不懂選舉,他們只知道要民主,但並不知如何實行民主,他們都是在掙扎中學習,在實踐中學習。

[ 轉自鐵血社區 http://www.tiexue.net/ ]

陳誠主持土地改革

接下來是土地改革。陳誠在1949年1月3日上任,3個月後的4月14日就宣布實行三七五減租。為什麼這么急呢?因為當時國民黨在大陸的局勢日益惡化,台灣人心浮動,欲確保台灣須先求安定,而安定之道,莫先於解決民生問題。就是國民黨在主觀上,蔣介石、陳誠等領導人都知道在大陸沒有做的民生主義、經濟建設,在台灣一定要做。

土地改革主要分為三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是三七五減租,當時台灣農民68.8%都是佃農,耕地都集中在30%的地主手裡,佃農遇到一個好的地主租金比較合理,遇到不好的地主可能租金50%-60%,辛苦一年什麼也沒有。所謂三七五減租,就是規定農民向地主付出的租金不能超過37.5%.這個並不難,只要政府有決心,下一個命令就可以解決了。當時很多地主都是省議員、世家子弟,在社會上有控制力,可是陳誠很堅決,他說很多地主反對,誰要反對就來跟我講,我知道不要臉的人有,但是不要命的人沒有。陳誠當時是「台灣省主席兼警備司令」,再加上二二八事情過去沒有多久,地主也要考慮自己的安全等,因此三七五減租非常的順利。

政府不但規定三七五減租,同時成立了三七五租佃委員會,凡是地主和佃農有爭議時,就由委員會協調,不必私下解決。多少年來台灣租佃的陋規很快改變,很多農民的生活立刻獲得改善。1949-1950年時台灣非常流行「三七五新娘」、「三七五耕牛」、「三七五洗衣機」,為什麼?就是以前買不起的,現在減租後農民存到一點錢,可以購買了,三七五減租的效果非常好。

第二個階段是1951年的公地放領。這個也並不難,政府將台灣島上22%的公有耕地賣給佃農,分十年無息償還,也不需要現款償還,可以用耕作物來抵債,因此農民沒有什麼負擔,只要每年繳交實物,十年付完之後這一塊地就是你的了。有相當多的農民通過這種方式拿到了自己的土地,但有規定,無息拿到土地,不能轉讓,以免有人從中得利。萬一農民付不出錢,政府可以幫助解決。從1951年到1976年,政府先後九次、把13.9萬公頃的公地出售給28.6萬家農戶。這等於是一二百萬人,因為每個農民家庭是四五口,甚至是五六口。

到了1953年,土地改革的最後一步,就是耕者有其田,讓每一個農民都可以有自己的土地。但問題來了,政府手上已經沒有土地了,私有土地在30%的地主手上,1953年政府還是非常窮,這時「陳誠是行政院院長」,他跟自己的幕僚就動腦筋想怎麼辦。根據我的口述訪問,當時國民黨內部就有爭論,主要有兩派:一派認為將土地無償徵收過來就可以了,不需要花錢。但另一派就認為,不能無償徵收土地,這樣一定會引起很大的民怨,地主肯定很不高興。我們還是想辦法找錢,向地主購買土地,或是其他比較和緩的方式。

[ 轉自鐵血社區 http://bbs.tiexue.net/ ]

1953年時,提出將土地從地主手裡無償徵收並沒有什麼大不了,但陳誠很了不起,主張徵收的很重要的人就是蔣經國,陳誠居然敢跟蔣經國對著干,沒有採納他的意見,反而採納了蕭錚、阮毅成等實際操作土地改革者的意見。他們想出了一個辦法,現在政府沒有錢,但政府手裡有很多公營企業,將公營企業的股票和地主換地,同時政府發行土地債券,十年償還。這個換地在台灣引起很大的爭執,因為這是史無前例,中國歷史上從來沒有過的事。

大家要知道,國民黨的民生主義的原則是孫中山講的「節制私人資本、發達國家資本」,而現在將公營企業的股票和地主換地,那是地主擁有企業,就變成了私人資本了,這不是違反孫中山的原則嗎?國民黨內部立刻有很大的爭執。當時負責做這件事的人每天都要說服國民黨的立法代表,說你們不要擔心,絕對不會讓私人企業得利,我們會征稅,整個社會還是公平合理的。他們一天到晚都要去講。最後陳誠採納了這個方式,1953年4月實施的《實施耕者有其田條例》,地主可以擁有相當數量的土地,超過的一律由政府收購,用七成土地債券和三成股票跟地主換地。政府拿出台灣水泥公司、台灣紙業公司、台灣農林公司和台灣工礦公司的股票跟地主換地,再把土地出售給目前在這些田地上耕作的農民。台灣海基會董事長辜振甫就是地主,當時拿到台灣水泥公司的股票,到今天台灣水泥公司還是辜家的。台灣水泥公司很大,當時國民黨內部有很大爭議,很多人反對,說水泥是國防工業,怎麼可以給民間做?可是問題是,政府必須拿好的工業跟地主換地,壞的人家不要。

拿到的土地就給農民,還是一樣,十年無息貸款,如果農民十年都付了,最後土地就是他的了。「耕者有其田」政策,農民額手稱慶,但非常多的地主反對。 1953年時,他們怎麼知道什麼是股票,覺得國民黨用幾張紙來騙他們的土地,很多地主很生氣,就將這些股票貼在牆上當壁紙。還有一些地主因此跑到日本等地反對政府,成為今天的「台獨」的這些人。但是不管怎麼說,大部分的地主還是選擇跟政府合作,最後都成為台灣的巨富,他們不是有錢人,而是很有錢的人,台泥的股票都漲了幾百倍,辜振甫家裡就是這樣成為巨富的。

我們現在回過頭來看,台灣的土地改革是相當順利的,但是我們也可以看到中間很多不可思議的事,1949年風雨飄搖,就敢實行土改,而且在每一關口都做了正確的決定,沒有採取強制徵收,採納了用公營企業向地主換地。另外,國民黨的運氣很好,當它選擇這樣做時候,大部分的國民黨領導沒有想到,其實這已經在無意中推動了工商業的發展,將資金往工商業擠。本來地主每天在家裡沒有事就喝茶喝酒、寫寫詩,但是沒有想到給他們股票之後,要開始經營,這些地主就開始轉為工商企業主。無形中,那麼早就推動了台灣民營工商企業的發展,這是很奇妙的事。當時看到這一點的人極少數,只有尹仲容等部分人看到,大部分的國民黨官員都不能理解。

Ⅵ 山東水泥股票代碼是什麼,

沒有山東水泥這只股票,只有冀東水泥,股票代碼000401.

Ⅶ 怎麼查一個公司在哪個證券交易所上市的,怎麼看這個公司的股票代碼

你好,1、創業板 創業板的代碼是300打頭的股票代碼;
2、滬市A股 滬市A股的代碼是以600、601或603打頭;
3、滬市B股 滬市B股的代碼是以900打頭;
4、深市A股 深市A股的代碼是以000打頭;
5、中小板 中小板的代碼是002打頭;
6、深圳B股 深圳B股的代碼是以200打頭;
7、新股申購 滬市新股申購的代碼是以730打頭 深市新股申購的代碼與深市股票買賣代碼一樣;
8、配股代碼 滬市以700打頭,深市以080打頭 權證,滬市是580打頭 深市是031打頭。
9、 400開頭的股票是三板市場股票。

Ⅷ 請問哪位知道台灣股票的全部代碼

其實,韓度除了知道還有一個網頁功能的!

Ⅸ 水泥概念龍頭股有哪些

基建再度利好,水泥板塊強勢上漲,目前水泥板塊指數已經上漲創今年的新高,這是今日上證指數調整下最吸引人的板塊之一。概念股紛紛上漲,板塊指數節節攀升,市值也不斷上升,那麼誰是水泥板塊的市值龍頭呢?水泥板塊概念的市值排行如何呢?接下里我們有一張表格來解讀。



根據最新數據分析,目前A股市場一共有46隻水泥概念股,其中市值在100億元以上的個股一共有15隻,它們分別為: 海螺水泥、華新水泥、東方雨虹、北新建材、金隅集團、冀東水泥、偉星新材、上峰水泥、塔牌集團、西部建設、天山股份、中材國際、四川雙馬、亞泰集團、祁連山,這15股當中市值最大的是海螺水泥,為3162億元,不愧為水泥的市值龍頭。


海螺水泥的市值抵得上板塊的半壁江山,與市值最小的國統股份15億市值相比,相當於國統股份的200倍;與市值第二名的華新水泥556億市值相比,也有5倍多。基建利好,股價上漲,也是個股市值排名的重新洗牌,因為市值跟股價有關,在股本不變的情況下。

Ⅹ 台泥水泥屬於遠東集團嗎

摘要 您好,您的問題我已經看到了,正在整理答案,請稍等一會兒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