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常州中聯重科生產什麼
中聯重工科技發展股份有限公司創建於1992年,2000年10月在深交所上市(簡稱「中聯重科」,股票代碼000157),是中國工程機械裝備製造領軍企業,全國首批創新型企業之一。主要從事建築工程、能源工程、交通工程等國家重點基礎設施建設工程所需重大高新技術裝備的研發製造。公司在長沙.
⑵ 湖南長沙中聯重科
長沙中聯重工科技發展股份有限公司(簡稱「中聯重科」,股票代碼000157),創建於1992年,是一家高科技上市公司。是中國工程機械裝備製造龍頭企業,全國首批103家創新型試點企業之一。主要從事建築工程、能源工程、交通工程等國家重點基礎設施建設工程所需重大高新技術裝備的研發製造。公司注冊資本7.605億元,年產值、銷售收入均過100億元,員工16000多人。2007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146億元,利潤總額17億元,同比分別增長69%和99%;出口額同比增長300%以上。
中聯重科在國內的生產經營基地跨湖南長沙、常德、益陽以及上海、陝西、廣東等地,現已形成八個產業園區,即中聯科技園、麓谷工業園、泉塘工業園、常德灌溪工業園、望城工業園、益陽沅江工業園、上海工業園、陝西渭南工業園,總面積近300萬平方米,擁有國際一流的超大型鋼結構廠房、現代化的加工設備和自動化生產線,擁有覆蓋全國、延伸海外的完備的銷售網路,強大的服務體系。公司質量、環境和職業健康安全一體化管理體系獲得德國萊茵TÜV認證,在國內建築機械行業率先按照歐盟標准推行產品CE認證,並獲得俄羅斯GOST認證、韓國安全認證。
中聯重科自成立以來以每年平均60%以上的增長速度發展,生產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13大系列、450多個品種的主導產品、產品類別超過同行業任何一家國際知名企業,「中聯」商標被認定「中國馳名商標」,多個系列產品獲為中國免檢產品、中國名牌產品稱號,暢銷包含港澳地區的國內市場,並遠銷海外,深受用戶青睞。中聯重科在2007年全球工程機械排名第19位;全國工程機械行業利潤排名第一位,上海、深圳上市公司綜合績效排名前列;進入「中國企業500強」,「中國機械工業50強」;連續多年被評為「最具成長性」企業、最具影響力企業、全國用戶滿意企業;被評為中國機械工業現代化管理進步示範企業;獲得全國五一勞動獎狀、中國自主創新能力十強、中國最具影響力品牌等獎項和榮譽。
中聯重科繼承了長沙建設機械研究院的技術優勢,建有國家級技術中心,是中國工程機械協會8個專業分會會長及秘書長單位,混凝土機械標准化分技術委員會秘書處單位。科研和技術攻關力量十分雄厚,設計、試驗手段先進。先後完成重大科研課題670多項,負責制(修)訂國家行業標准300多項,目前是187項有效標準的制、修訂歸口單位,行業技術覆蓋率75%以上。中聯重科先後完成了90多項國家「九五」、「十五」、 「863」等國家重大裝備開發、科技攻關課題和專項,被科技部確定為 「十一五」三項國家科技支撐計劃的承擔單位。是國際標准化組織ISO投票P成員單位(Participating Member),每年銷售收入的40%左右來自於新品開發。
全球經濟一體化的趨勢下,中聯重科以產品系列分類,形成混凝土機械、工程起重機械、城市環衛機械、建築起重機械、路面施工養護機械、基礎施工機械、土方機械、專用車輛、液壓元器件、工程機械薄板覆蓋件、消防設備、電梯產品、專用車橋等多個專業分、子公司,正在構建一個國際工程機械的精品集合,打造一個國際化的工程機械產業集群。
中聯重科由「科技產業化」到「產業科技化」的發展思路和模式,被國家科技部兩任部長朱麗蘭、徐冠華評價為:科研院所改革的成功樣板,國有企業改革的成功典範,為傳統產業領域院所和企業的改革提供了新的成功經驗和深刻啟示。
發展簡要歷程:
1992 年 9 月 28 日,中聯重科的前身——長沙中聯建設機械產業公司成立。
2000 年,中聯重工科技發展股份有限公司(中聯重科,代碼 000157 ) A 股股票在深交所隆重上市。
2001 年,中聯重科正式收購英國保路捷公司,這是中國入世後國內企業首次成功並購國際知名企業。
2002 年,中聯重科承債式收購湖南機床廠,由此開啟企業間重組並購的「中聯模式」。
2003 年,長沙建機院、中聯重科、浦沅集團、浦沅工程機械有限公司實現四方重組並購。行業內兩大強勢品牌——「中聯」、「浦沅」攜手並進,融合發展。
2004 年,中聯重科入選深證 100 指數成份股。
同年 7 月,中聯重科以 30.54 億元的品牌價值名列「中國 500 最具價值品牌」排行榜第 200 位。
在權威的「上市公司 2004 年度績效排序」中,中聯重科位居深滬 1269 家上市公司第 31 位,「湘股」第一位。
企業遠景——打造國際化的工程機械產業集群
在經濟全球化浪潮撲面而來的 21 世紀,中聯重科通過技術、市場和資本的紐帶,聯結行業內骨幹企業,整合資源、優化配置,大規模、高起點地推進和振興中國機械裝備行業的科技進步。積極培育以高新技術為優勢特徵的核心競爭能力,全面改造傳統工程機械產業,全面提升中國工程機械行業的整體實力,最終形成中國工程機械行業的龍頭企業、強勢品牌。
同時,通過國際合作,實現企業技術、市場和資本與國際先進水平的全面接軌,建設具有國際競爭力的跨國界、多元化的高新技術產業集團。
中聯重科正式推出公司品牌核心理念
2009年4月10日,中聯重科正式推出公司品牌核心理念——「思想構築未來」。同時由著名導演孫周圍繞這一核心理念執導的中聯重科電視廣告片將於4月11日起在鳳凰衛視中文台每周六上午10:05-10:55、周日21:40-22:30的《我的中國心》欄目具名播出。
運營穩健的中聯重科,在公眾面前始終保持著不張揚的企業形象,在品牌傳播方面更是尤顯低調、內斂。經濟危機肆虐、行業景氣度尚未觸底回升,中聯重科逆勢推出全新的包裝形象,對「思想構築未來」的解讀,一時吸引了公眾關注的目光。
中聯重科,影響中國深證100指數,同時名列「全球工程機械製造商50強」第17位,品牌價值50.12億元。員工,從創業之初的8名上升為2萬名;產品,從當初單一的混凝土泵,擴展為13大系列、350多個品種,並邁出國門,遠征海外。即使是金融危機席捲全球的2008年,中聯重科仍然突破產值200億元。
⑶ 中聯中料股票代碼是多少
不知道你是不是要找000157中聯重科,貌似沒有中聯中料這只股票
⑷ 中聯重科怎麼樣
中聯重科,是長沙中聯重工科技發展股份有限公司的簡稱,2000年10月在深圳證券交易所上市,股票代碼:000157 市值: 976.29億元
績優股!不錯
⑸ 中聯發展控股有限公司股票代碼
這種還沒完成股改的公司根本沒可能上市,哪裡會有代碼
⑹ 長沙中聯重科與三一重工區別到底在哪裡
中聯重科是國企,三一重工是私企。
中聯重科生產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9大類別、49個產品系列,800多個品種的主導產品。公司研發投入占年營業收入5%以上,年均產生約300項新技術、新產品,對公司營業收入的年貢獻率超過50%。僅在2011年,中聯重科就推出了全球最長碳纖維臂架泵車、全球最大履帶式起重機、全球最大塔式起重機及全球最大噸位單鋼輪振動壓路機等世界領先產品。
三一重工業務和產業基地遍布全球,憑借自主創新,三一成功研製的66米泵車、72米泵車、86米泵車三次刷新長臂架泵車世界紀錄,並成功研製出世界第一台全液壓平地機、世界第一台三級配混凝土輸送泵、世界第一台無泡瀝青砂漿車、亞洲首台1000噸級全路面起重機,全球最大3600噸級履帶起重機,中國首台混合動力挖掘機、全球首款移動成套設備A8砂漿大師等,不斷推動「中國製造」走向世界一流。
拓展資料
三一重工股份有限公司是由三一集團創建於1994年,通過打破國人傳統的「技術恐懼症」堅持自主創新迅速崛起。多年來,三一以「品質改變世界」為使命,致力於為中華民族貢獻一個世界級品牌。
三一重工在全國已建有15家6S中心。未來幾年內,將在全國31個省會城市、直轄市、200多個二級城市開設6S中心。在全球擁有169家銷售分公司、2000多個服務中心、7500多名技術服務工程師。自營的機制、完善的網路、獨特的理念,將星級服務和超值服務貫穿於產品的售前、售中、售後全過程。
⑺ 中聯重工的創立史,和重要資料。
長沙中聯重工科技發展股份有限公司(簡稱「中聯重科」,股票代碼000157),創建於1992年,是一家高科技上市公司。
1992 年 9 月 28 日,成立。
2000 年,在深交所隆重上市。
⑻ 中聯矽谷上市股票代碼是什麼
中聯矽谷以企業名稱「中聯奈特」,企業代碼為「200452」
⑼ 國家創新型企業試點工作的企業名單及相應企業的股票代碼
開展創新型企業試點工作的企業名單(共計103家) 一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中國石油化工集團公司國家電網公司中國長江三峽工程開發總公司神華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中國網路通信集團公司中國電子信息產業集團公司中國第一汽車集團公司中國東方電氣集團公司鞍山鋼鐵集團公司上海寶鋼集團公司中國鋁業公司中國化學工程集團公司中國鐵路工程總公司中國生物技術集團公司二電信科學技術研究院(大唐電信集團)鋼鐵研究總院北京有色金屬研究總院煤炭科學研究總院機械科學研究總院中國紡織科學研究院中國農業機械化科學研究院中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西安重型機械研究所北京礦冶研究總院武漢郵電科學研究院三 聯想(北京)有限公司北京漢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北京信威通信技術股份有限公司北京仁創科技集團有限公司天津鋼管集團有限公司天津天士力集團有限公司中國北車集團唐山機車車輛廠太原重型機械集團有限公司太原風華信息裝備股份有限公司內蒙古蒙西高新技術集團有限公司沈陽新松機器人自動化股份有限公司遼寧奧克化學集團有限公司吉林華微電子股份有限公司長春軌道客車股份有限公司億陽信通股份有限公司哈葯集團三精製葯股份有限公司上海振華港口機械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寶信軟體股份有限公司上海電器科學研究所(集團)有限公司上海葯明康德新葯開發有限公司南京聯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揚子江葯業集團有限公司法爾勝集團公司中控科技集團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團有限公司浙江海正葯業股份有限公司奇瑞汽車有限公司安徽豐原集團有限公司福建星網銳捷通訊股份有限公司福建南靖萬利達科技有限公司江西昌九農科化工有限公司江西省德興市百勤異VC鈉有限公司浪潮集團有限公司煙台萬華聚氨酯股份有限公司山東登海種業股份有限公司許繼集團有限公司鄭州宇通客車股份有限公司武漢華中數控股份有限公司襄樊星火汽車零部件製造有限公司長沙中聯重工科技發展股份有限公司湘潭平安電氣集團有限公司廣州金發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廣東風華高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廣東威創日新電子有限公司廣州機械科學研究院桂林利凱特環保實業股份有限公司海南賽諾實業有限公司海南全星葯業有限公司重慶川儀總廠有限公司重慶交通科研設計院重慶華立葯業股份有限公司四川長虹電器股份有限公司攀枝花鋼鐵(集團)公司成都地奧制葯集團有限公司貴陽航天林泉科技有限公司貴州匯通華城樓宇科技有限公司雲南白葯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昆明船舶設備集團有限公司西藏林芝奇正藏葯廠西安海天天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金川集團有限公司天水星火機床有限責任公司寧夏東方鉭業股份有限公司西部礦業股份有限公司青海新能源研究所有限公司新疆屯河工貿(集團)有限公司新疆眾和股份有限公司新疆石河子中發化工有限責任公司大連三科科技發展有限公司寧波海天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寧波博威集團有限公司廈門鎢業股份有限公司廈門華僑電子股份有限公司海爾集團公司海信集團有限公司華為技術有限公司中興通訊股份有限公司 有些代碼是沒有的,如 華為技術有限公司。
⑽ 中聯重科持股的華泰重工的資料誰有啊 不勝感激!!
中聯重科物料輸送設備有限公司(原名華泰重工製造有限公司)創建於2003年8月,是由長沙中聯重工科技發展股份有限公司(簡稱「中聯重科」股票代碼:000157)和長沙鑫豐投資有限公司共同投資組建的現代化企業。主要致力於散狀物料輸送設備、港口自動化設備、起重機械設備及散狀物料輸送系統工程的研發、設計、製造、銷售及總承包。
公司位於中國湖南省長沙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麓谷工業園,總投資12億元,廠房面積80000平方米基地,員工接近1000人,其中設計工程師和工程技術人員300多人。製造基地由德國技術專家全程指導建成,完全達到德國公司的生產標准和要求,從而為產品質量提供了堅實的基礎與保證。
公司由長沙中聯重工科技發展股份有限公司控股,中聯重科是中國工程機械裝備製造龍頭企業。2008年,中聯重科實現產值246億元,利稅超過30億元。中聯重科物料輸送設備有限公司在中聯重科向國際化市場轉變的過程中充當著非常重要的角色,是中聯重科著力打造的四個百億事業部之一。
依託於中聯重科的優勢,秉承「思想構築未來」的核心理念,中聯重科物料輸送設備有限公司正著力培育以高新技術為優勢的核心競爭力,通過國際合作,實現技術、市場、資本與國際先進水平的全面接軌,並朝著成長為具有國際競爭力、全球化的散狀物料設備與系統製造商及系統工程總包商的宏偉目標穩步邁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