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洛克希德馬丁是上市公司么在中國能否購買其股票
洛克希德馬丁公司是在紐交所上市的公司,股票代碼為LMT.
洛克希德·馬丁公司,全稱洛克希德·馬丁空間系統公司(英語:Lockheed Martin Space Systems Company,簡稱LMT),前身是洛克西德公司(Lockheed Corporation),創建於1912年,是一家美國航空航天製造商。公司在1995年與馬丁·瑪麗埃塔公司合並,並更名為洛克希德·馬丁公司。目前洛克希德·馬丁公司的總部位於馬里蘭州蒙哥馬利縣的貝塞斯達。
『貳』 天寶的發展歷史
1978 年,Charlie Trimble 先生和來自 Hewlett-Packard 公司的另外兩位合作夥伴,在矽谷古老的 Los Altos 戲院創建了 Trimble 公司,當時他們根本沒有意識到自己正在創建一個全新的行業。但是,歷史證明他們確實創建了一個全新的行業。
從剛誕生的時候起,Trimble 公司就致力於開發富有創新精神的定位和導航產品。最初,這家剛剛起步的新公司依靠 LORAN 技術開發自己的產品,致力於在海洋導航市場上開發自己的產品,而 LORAN 公司則是一家在美國海岸水域提供基於地面的導航、定位、計時系統的公司。與此同時,全球定位系統 (GPS) 作為一種軍民兩用技術正在美國嶄露頭角。在 Trimble 公司創建的同一年,第一顆 GPS 衛星 NavStar 發射成功。
Charlie Trimble 先生對於這種基於空間的定位系統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因為當 GPS 部署完成時,將至少包含 24 顆在軌定位衛星,從而有可能以極高的精度測定地球上任何一點的位置。由於認識到這種獨特的新技術擁有改變世界建模方式的巨大潛力,Charlie 先生和其它奠基人為公司確立的目標,是全力開發尚未成熟的 GPS 技術,Trimble 公司從 Hewlett-Packard 公司手中購買了新興的 GPS 技術。
通過集中資源開發創新產品,充分利用擴展 GPS 能力,Trimble 公司不僅在 GPS 商業化應用中獨領風騷,將 GPS 應用擴展到傳統的測繪和導航市場,重新定義並復活了測繪和導航市場,因為這兩個市場都高度依賴於定位技術。GPS 技術與無線通信之類的其它技術的完美融合,必將催生許多以定位信息為中心的新興的市場機遇。
1982 年,Trimble 公司抓住美國政府剛剛發射成功 GPS 衛星這個機遇,開始了 GPS 產品工程化進程。Trimble 第一種使用 GPS 技術的產品,使得需要精密測量的應用獲益菲淺,產品開始應用到陸地測量和水文測量行業。1984 年,Trimble 公司推出了世界上第一個商業化的、基於 GPS 技術的科學研究和海洋地質測繪產品,主要供近海平台上的石油鑽井隊使用。
海員們很快就開始使用 GPS 定位信息,精確地確定目標點的位置,實時地計算出艦船速度,增強了艦船在各個目標點之間的導航性能。
從 1984 年到 1988 年期間,Trimble 公司不僅大大擴展了自己的科研應用產品系列,而且也在海洋導航市場上取得了長足進展。接下來的兩年,是 Trimble 公司爆炸性增長擴展的兩年,Trimble 憑借自己的首創技術獲得了 700 多項美國和外國專利,依靠 GPS 和其它技術的進步,使得 GPS 成為飛速發展的商業化市場中不可或缺的技術。在此期間,通過並購其它公司的方式,Trimble 公司也成功地打入了其它商業化應用市場。
1989 年,Trimble 成功並購了 TAU 公司的導航系統部,並開始開發差分全球定位系統 (DGPS) 技術,為車隊管理市場提供更高的定位精度。1990 年,Trimble 公司還並購了紐西蘭的 Datacom Software Research 公司,不僅在拓展市場方面取得新的進展,而且使 Trimble 能夠提供新的測繪軟體產品。
1990 年代初期,是這家蒸蒸日上的新公司激動人心的黃金時期。1990 年,Trimble 公司成為第一家公開上市的 GPS 公司,股票發行代碼為 NASDAQ (TRMB)。同年 Trimble 產品線變成 GPS 專用產品線。在此期間,Trimble 繼續不遺餘力地努力進行技術創新。例如,Trimble 率先實現了 GPS 技術和通信技術的完美融合,不僅可以使用戶能夠對地球表面的任何位置進行精確定位,而且能夠同時共享信息。Trimble 公司的 Inmarsat-C GPS 系統,使得長距離運輸的卡車和艦船能夠隨時與總部基地保持聯系,共享到達時間的預報信息,精確地協調同期的貨物移交情況。
1992 年,Trimble 開發成功實時動態測量 (RTK) 技術,實現了移動期間 GPS 數據的瞬時更新。對於測繪師而言,RTK 技術是一種革命性的創新技術。從此 GPS 設備不僅可以進行地形測繪和監視,而且能夠獲取地理信息系統 (GIS) 數據,進行實時竣工測量。
在接下來的幾年裡,Trimble 公司的 GPS 技術進步突飛猛進。1994 年,Trimble 公司率先開發成功可以集成到 PC 卡上的 GPS 接收機。僅僅一年以後,Trimble 公司又第一個推出了適合於筆記本電腦和PDA使用的即插即用型 GPS 感測器。GPS 正在演變成日益不可或缺的新型實用工具。隨著技術不斷進步,晶元組集成度越來越高,製造成本和電源功耗顯著降低。
1998 年,Trimble 公司率先將GPS和蜂窩通信技術集成到一塊電路板上;1999 年,Trimble GPS 被應用到 Seiko Epson 公司的定位通信設備上,這是世界上第一套組合式通信設備,集 PDA、手機、個人導航儀、數碼相機四項功能於一身。
在 Steve Berglund 先生的領導下,Trimble 公司繼續發展壯大,不斷創新,勝利地邁進新的千僖之年。2000 年,Trimble 公司率先開發成功一種 GPS 架構,即 FirstGPS 技術,利用主機產品 CPU 的巨大進步,將 GPS 技術集成到更多產品之中。
2000 年,Trimble 公司還成功並購了 Spectra Precision Group,這是一家業內領先的定位解決方案提供商,主要面向建築、測量、農業市場。通過這次並購活動,Trimble 公司獲得了意義重大的、與 GPS 互補的定位技術資源,其中包括激光和其它光學定位設備。
就在同一年,Trimble 公司還成功並購了 Tripod Data Systems (TDS),這是一家業內領先的數據採集軟體和硬體開發商,主要面向土地測量、建築和 GIS 市場。這兩次並購活動,是 Trimble 發展戰略目標的重要組成部分,旨在定義和改造以定位信息為中心的應用模式。
2001 年 4 月,Trimble 組建了移動解決方案事業部,旨在向移動工作場所提供基於Internet的定位服務。這種新的功能,允許 Trimble 充分利用其現有的無線業務能力,提供完整的端到端車隊管理解決方案,同時著重拓展啟用定位移動設備的新興市場。
2002 年 4 月,Trimble 與 Caterpillar 公司一起組建了一家合資企業,Caterpillar Trimble Controls Technologies LLC,旨在開發下一代先進的電子制導控制產品,主要應用於建築、采礦和廢物處理行業的土方運輸機械。這家合資企業開發的機械控制產品,使用與精確定位技術完美結合的現場設計信息,自動控制推土機刀刃和其它機械工具。這種業內領先的機械控制技術,將具有歷史意義的 Trimble 定位技術與通過並購 Spectra Precision 獲得的先進功能完美地融為一體。這家合資企業是 Trimble 和 Caterpillar 專有提供商,使用兩家公司獨立的經銷渠道,銷售、經銷、支持和服務企業的產品。Caterpillar 提供的產品帶有工廠安裝選項,而 Trimble 繼續強調對來自 Caterpillar 和其它設備製造商的土方運輸機械提供產品的售後服務。
2003 年 3 月,Trimble 與 Nikon 公司在日本組建了一家雙方各占 50% 股份的合資企業,Nikon-Trimble 有限公司,主要面向測繪儀器市場。作為合資企業的一方,Trimble 收購了Nikon-Trimble 有限公司 50% 的股份,這家公司還承擔 Nikon Geotecs 有限公司在日本的運行任務。這家新的企業實體主要從事測繪儀器的設計和製造,其中包括機械全站儀和相關產品的設計製造。這家合資企業在日本不僅經銷 Nikon 測繪產品,而且經銷 Trimble 測繪產品,其中包括 GPS 和自動全站儀。在日本以外的國際市場上,Trimble 變成了 Nikon 測繪與建築產品的專有經銷商。通過地理擴張和市場滲透方式,這家合資企業進一步擴大了 Trimble 公司在測繪儀器領域里的市場份額。Nikon 儀器不僅拓寬了 Trimble 測繪與建築產品組合,而且能使公司更好地進軍俄羅斯、東歐、印度和中國的新興市場。它使得 Trimble 能夠向世界各地現有的 Nikon 用戶銷售自己的 GPS 和全站儀技術。除此之外,新公司還提升了 Trimble 在日本的市場份額,而日本依然是測繪儀器的一個主要市場。
2003 年 6 月,Trimble 成功並購了加拿大安大略省 Applanix 公司,這是一家業內領先的慣性導航系統 (INS) 和 GPS 技術系統集成開發商。這次並購,不僅擴展了 Trimble 技術資源,而且可以提升其未來定位產品的功能和堅固性。這次並購的焦點在於其測繪和建築產品線,慣性導航系統 (INS) 技術增強後的 GPS 產品,不僅有可能改善衛星跟蹤能力,而且可以加快重新捕獲速度,從而實現精確 RTK 定位。這些優勢在 GPS 衛星信號受到阻擋的情況下顯得特別重要,特別是在高樓林立的市區和樹木繁茂的林區,優勢更加明顯。
2003 年 12 月,Trimble 成功並購了法國的 MENSI 有限公司,這是一家業內領先的陸地三維掃描技術開發商。在 Trimble 其它定位技術的基礎上增加三維掃描技術,既可以加速新產品的開發,又使得 Trimble 能夠在現有的測繪、工程和建築市場上進一步提升工作效率和生產能力。與其它工具相比,三維掃描技術使得用戶能夠採集和使用更多數量的三維數據。
2004 年 7 月,Trimble 成功並購了德國 Wunstorf 的 GeoNav 公司,這是一家定製化現場數據採集解決方案提供商,主要面向歐洲地籍測量市場。增加 GeoNav 的軟體資源、技術專長和產品,不僅可以使 Trimble 能夠更好地滿足當地的應用需求,而且可以向歐洲市場提供定製化的測量解決方案。GeoNav 的軟體產品套件,可以和 Trimble 完整的測繪系統產品線天衣無縫地一起工作,其中包括 GPS 移動站、基站和光學全站儀。它們也能提供對於精確實時測量結果的獲取、處理和顯示功能。
2005 年 1 月,為了進一步擴展自己的無線通信能力,Trimble 成功並購了美國加利福尼亞州 Santa Clara 的 Pacific Crest公司。Pacific Crest 是一家業內領先的無線數據通信系統提供商,主要面向定位和環境監測應用。Pacific Crest 高質量的無線電數據機,可以提供提升 GPS 精度所必需的數據鏈路。為了提升精度性能而充分利用無線通信優勢的應用,包括RTK 測量和土方運輸操作的建築機械控制。
2005 年 4 月,Trimble 成功並購了美國俄亥俄州代頓的 Apache Technologies 公司。Apache 主要負責設計、製造和經銷專業的激光產品,面向建築水準和對齊應用。並購 Apache 進一步擴展了 Trimble 的激光產品組合,主要應用於手持式激光探測器、入門級機械顯示控制系統。Apache 產品針對各自的市場和價格區間,為性能、精度、堅固性、可靠性、可重復性設置了新的標桿。
2005 年 10 月,為了更好地增強現場員工管理,Trimble 成功並購了美國德克薩斯州達拉斯的 MobileTech Solutions 公司 (MTS)。MTS 不僅可以提供現場員工自動化管理解決方案,而且在店鋪直送 (DSD) 行業占據領先的市場位置。當時在 DSD 行業大約擁有 200,000 台車輛。MTS 解決方案可以自動向零售商店銷售和發送大批量消費產品,例如烘烤食品、飲料、奶製品、冷凍食品。通過手持移動計算設備,向移動的現場員工提供實時信息,從而改進客戶服務水平,做到交貨准時,計價精確。這種交鑰匙方式的解決方案,包括多種移動硬體和軟體,可以與供應商現有的企業資源計劃軟體系統天衣無縫地集成在一起。通過這次並購, Trimble 可以將高度集成的車隊管理和移動計算解決方案提交給 DSD 行業。
2006 年 1 月,Trimble 成功並購了美國佛羅里達州 Deerfield Beach 的 Advanced Public Safety 公司 (APS)。APS 是一家業內領先的軟體開發公司,主要開發執法部門、消防救援部門和公共安全部門使用的移動和手持軟體產品。APS 軟體通過車載計算機和手持式移動計算設備向警察提供實時信息,從而提高精度,改進安全性,提升工作效率。APS 軟體可以和公共安全部門的計算機輔助派遣 (CAD)、犯罪資料庫和檔案管理系統天衣無縫地集成在一起。除此之外,APS 還可以向消防救援人員提供多種軟體解決方案,幫助完成勘察報告和急救醫療報告,以及測量和車輛自動定位 (AVL) 應用。通過並購 APS,Trimble 打算充分利用Tripod Data Systems 的堅固型移動計算設備和 Trimble Mobile Solutions 的車隊管理系統,向公共安全行業提供完整的移動資源解決方案。
2006 年 2 月,Trimble 成功收購了美國馬里蘭州的 The XYZs of GPS 公司的知識產權資產。The XYZs of GPS 主要開發實時全球導航衛星系統 (GNSS) 參考站完整性監視與動態定位軟體,面向米級、分米級和厘米級精度應用。收購 The XYZs of GPS 的知識產權,進一步擴展了 Trimble 基礎設施解決方案的產品組合,它提供的軟體增強了差分 GNSS 改正系統,可以幫助導航、測繪、土木工程、水文地理學、制圖與 GIS、科學研究等海洋應用。
2006 年 4 月,Trimble 成功並購了澳大利亞的 Quantm International 公司及其分公司Quantm 有限公司。Quantm 是運輸路由優化軟體的領先提供商,軟體主要應用於公路、鐵路、管道、運河的規劃。這種充滿創新精神的軟體系統,使基礎設施規劃人員能夠檢查和選擇路由通道,使得建設成本、環境限制、規避現有地形和遵守法律義務諸多因素同時得到優化。對於建議的路由進行改進後的解決方案,可以顯著降低項目規劃的時間和成本。Quantm 軟體生成的運輸路由調整功能,使得 Trimble 的聯合作業(Connected Construction Site) 戰略如虎添翼,在運輸項目的規劃階段和設計階段之間,形成了一種更加緊密的連接環節。聯合作業的最終目標,旨在通過增強建築流程信息的集成度,提升工作效率。
2006 年 5 月,Trimble 成功並購了美國馬薩諸塞州 Cambridge 的 Eleven Technology 公司。 Eleven Technology 是一家移動應用軟體公司,在大眾消費品 (CPG) 行業擁有領先的市場地位和技術優勢。Eleven Technology 解決方案可以自動向零售商店銷售和配送大批量消費產品,例如食品、飲料、奶製品。它通過手持移動計算設備,及時向移動的現場員工提供實時信息,從而改進客戶服務水平,做到交貨准時,計價精確。Eleven Technology 擁有一整套完整的針對大眾消費品行業的解決方案,其中包括面向銷售代表、運輸駕駛員、商人、現場服務技術人員和管理人員的各種應用軟體。解決方案包括多種移動硬體和軟體,可以與供應商現有的企業資源計劃 (ERP) 軟體系統天衣無縫地集成在一起。通過並購 Mobile Tech Solutions 和 Eleven Technology,Trimble 不僅進一步確立了自己在這一垂直行業市場上的領先地位,而且將自己的移動員工和車隊管理應用軟體,融合到完全一體化的移動資源管理解決方案之中。
2006 年 5 月,Trimble 成功收購了美國馬薩諸塞州 Salem 的 BitWyse Solutions 公司的資產。BitWyse 是一家業內領先的數據管理公司,主要經營工程與建築工廠設計中的二維和三維應用軟體。收購 BitWyse 公司資產,進一步擴展了 Trimble 三維掃描解決方案的產品組合,在能源、加工處理、生產工廠等垂直市場上可以提供特定應用的軟體功能。這些市場正在越來越多地使用三維掃描數據,創建竣工圖紙,驗證建築設計規范,提升工作效率。
2006 年 10 月,Trimble 成功並購了加拿大英屬哥倫比亞省 Kamloops 的 Visual Statement 公司。Visual Statement 主要提供最現代化的軟體工具,可用於犯罪與碰撞事故的調查、分析、重構,同時提供全國范圍的企業解決方案,供公共安全部門進行申報和分析使用。該公司在移動解決方案業務領域增加的投資,可以對 Trimble 向移動員工提供高效率解決方案的業務發展戰略提供強有力的支持。並購 Visual Statement,可以與 Trimble 子公司 Advanced Public Safety (APS) 形成優勢互補關系。APS 與 Visual Statement 的完美組合,可以向整個美洲的公共安全部門提供內容廣泛的全套解決方案。
2006 年 10 月,Trimble 成功並購了美國喬治亞州 Alpharetta 的 XYZ Solutions 公司。XYZ Solutions 主要提供實時、交互、三維智能軟體,可用於管理建築工程項目的空間位置關系。XYZ Solutions 軟體,可以將不同來源的數據變換成能夠付諸行動的信息,在決策過程中利用這些信息,可以使工程技術人員和建築專業人員減少返工、提升工作效率。XYZ Solutions 獨特的三維軟體包,允許用戶對空間信息建模,結合多種定位技術,在基於 Internet 的協作環境中隨時隨地直觀地「查看」建築工地現場或資產。在交互環境下,可以將決策支持指導方針或業務規則集成到解決方案集合中,實際上能夠實時地對項目「假設」背景建模,不僅可以增加客戶的知情權,而且能夠提升贏利能力。並購 XYZ Solutions,可以使 Trimble 聯合作業(Connected Construction Site)戰略增添三維可視化元素。
2006 年 11 月,Trimble 成功並購了美國加利福尼亞州 Folsom 的 Meridian Systems 公司。Meridian Systems 是建築工程項目管理技術公認的市場領袖,主要面向建築業主和結構工程建築 (AEC) 市場。Meridian Systems 主要提供企業項目管理和生命周期軟體,面向房地產、建築和其它物理基礎設施項目。建築業主、建築承包商、工程建設公司和政府部門,使用 Meridian 技術,不僅可以降低建築資金成本,而且可以提升項目工作效率。 並購 Meridian Systems,可以使 Trimble 聯合作業 (Connected Construction Site) 戰略增添企業生命周期管理軟體元素。
2007 年 2 月,Trimble 成功並購了美國加利福尼亞州 Fremont 公開出售的 @Road 公司,增加了在 Trimble 移動解決方案 (TMS) 領域的投資,同時增強了在該領域的發展戰略。並購 @Road 奠定了 Trimble 在提供移動資源管理 (MRM) 解決方案領域的市場領袖地位。除了擁有業內領先的技術之外,@Road 還深入開發行業專門技術,在 MRM 解決方案范圍內具備強大的現場服務管理能力,可以輕松應對各行各業面臨的挑戰,應用領域包括交通運輸、物流配送、遠程通信、電纜、現場服務、公用事業、設備管理和公共工程。這次並購可以與 Trimble 現有的專門技術形成優勢互補,更好地為建築供應、店鋪直送、公共安全和公用事業行業提供服務。
2007 年 2 月,Trimble 還成功並購了德國斯圖加特的 INPHO 公司。INPHO 是攝影測量和數字表面建模的行業領袖,主要面向航空測量、制圖和遙感應用。INPHO 產品的用戶主要是服務性公司,通過攝影測量和激光雷達採集地球空間數據,向政府部門提供地球空間信息。攝影測量功能使得 Trimble 增添了新的業務領域,可以更好地進軍地球空間信息行業,而Trimble 原先的業務重點是基於地面或地球的定位解決方案。
2007 年 9 月,Trimble 成功並購了德國 Kirchheim 的 Ingenieurburo Breining 公司。Breining 是一家定製化現場數據採集和內業軟體解決方案的提供商,主要面向德國測量與地籍市場。增加了 Breining 的軟體資源、專門技術和產品,使得 Trimble 能夠更好地滿足當地的應用需求,可以為德國市場提供定製化的測量解決方案。
2007 年 11 月,為了在公用事業市場上增強 Trimble的現場和移動員工解決方案,Trimble從美國亞拉巴馬州 Huntsville 私營的 UAI 公司手中收購了 UtilityCenter® 資產。UtilityCenter 軟體可以提供內容廣泛的成套工作流解決方案,能夠使公用事業的日常業務操作完全自動化,從業務管理、資產清單、斷電管理、作業定單跟蹤,到遵從性管理報告和現場地圖更新,都能實現自動化。收購 UtilityCenter 軟體,使得 Trimble 能夠向電力和天然氣公用事業客戶提供特定行業的現場解決方案。藉助一整套堅固的數據採集和移動計算設備、TerraSync 現場資產軟體和 UtilityCenter 軟體,Trimble 客戶可以使得許多復雜的日常操作變得非常簡單。電力與天然氣公用事業市場用的 UtilityCenter 軟體,與Trimble 為了自來水/廢水處理公用事業市場而設計開發的 Fieldport 軟體可以實現優勢互補。
在過去的若干年裡,公司並購在 Trimble 的發展戰略中一直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主要作為一種發展機制,在新的市場空間建立橋頭堡,填補產品線空白,或者向解決方案中增添新技術。更為重要的是,持續不斷地進行技術創新,行業專門知識的經驗積累,是公司發展的主要驅動力量,使得 Trimble 能夠一直致力於將有機發展作為主要的發展戰略,公司發展的核心市場領域包括工程、建築、農業、移動與現場員工管理、先進設備。
隨著通信標准、計算機技術、應用軟體的迅速發展,Trimble 始終保持不斷前進的技術步伐,將 GPS 信息以及其它定位技術,與其它的數據來源和數據類型完美地融為一體。Trimble 不僅僅是 GPS 技術領袖,而且是真正的信息技術領袖,將無線通信和信息技術之類的其它技術,與 GPS 和其它定位技術完美地集成整合在一起,使自己始終保持信息革命最前沿的市場領先地位。
今天,世界各地 Trimble 的工程師正在推廣開發最先進的定位技術,其中有的應用在幾年前幾乎是很難想像的。藉助 500 多種產品,Trimble 繼續引領開發以定位技術為中心的解決方案,應對世界上最復雜的挑戰。在消費品、民用車輛、建築設備、農業機械、計算機、PDA等領域,到處都可以看到 Trimble 技術的身影。各種創新應用層出不窮,其中包括車隊調度與管理,道路測量與建築,地震破壞的監測與測量,國際金融交易的記錄與同步,無線通信網路效率的提升。通過定位技術與提升效率的完美結合,Trimble 正在改變人們的工作方式。
1999 年 Trimble 的營業收入大約為 2.7 億美元,2006 年已經增長為超過 9.4 億美元。Trimble 的業務組合日益增多,已經拋棄「箱式產品」的概念,發展成為產品與解決方案組合套件模式,使得生產效率大大提升。正是這種穩扎穩打的發展戰略、巨大的研究開發投資和穩定可靠的財務業績,必將推動 Trimble 走向光明的未來。
『叄』 grk,股票行情中心
ksd美國MBA入學要求
為了保證MBA畢業生的質量,商學院從招生工作開始,要求申請者(applicants)符合一定的條件。美國各商學院的入學條件雖各不盡相同,但大致都有如下要求:
(1)已經獲得被認可的大學學士學位(四年制或五年制大學);
(2)GMAT的考試成績在450分以上,或GRE在1500以上(許多商學院可以用GRE取代GMAT);
(3)大學本科總平均成績GPA在2.5以上(4分制);
(4)在各種活動中表現出領導能力(Inadership potential);
(5)有兩年或兩年以上的工作經驗;
(6)單位主管或教授的推薦信(recommendation letters),一般要求至少兩封,其中一封來自於工作單位,另一封來自於教授或專業課老師;
(7)掌握一些基本的計算機技能和具備一定的數學基礎,如微積分等。
以上條件都滿足標准,各個學校也有所不同,這主要看各個學校申請者競爭的程度。如著名的斯坦福大學商學院由於申請者成倍增多,使得其入學條件也越來越高,如1997年,斯坦福MBA的申請人達到近6000人而錄取的只有360人,錄取率還不足7%,GMAT的平均分達到歷史的最高水平711分。
為何要攻讀MBA
許多調查表明,MBA畢業生在企業,特別是在美國企業中的身價日益提高,達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美國著名的《商業周刊》於1998年向61所學校的9598名MBA應屆畢業生和350家積極招聘他們的公司發出了大量的調查問卷,結果表明:前25名商學院的畢業生平均有3.2個可供選擇的就業機會。企業的競爭招聘是薪水水漲船高,在排名前25位的學院中,學生的全部薪金的中間數比1996年提高19%,達到111420美元(包括工資,獎金和各種其它形式的獎勵)。另外一個具有說服力的數據是:在25所最佳商學院中,畢業生收入中間數達到了100000美元的就有18所,而前兩年前只有5所,而排名第九的斯坦福商學院畢業生平均年薪竟達到145000美元,位居榜首。
無獨有偶,《世界經理人文摘》也對MBA畢業生的供不應求作出了系列的報道:通用汽車Delphi Automotive Systems是全球最大的汽車系統及零件供應商,在全球32個國家設有運作部門。他們正大力招募年輕的工商管理碩士。Delphi的總裁J.T.Battenberg說:「我們重視工商管理碩士給我們帶來的創新意識和專業只是,這不僅僅局限於傳統的金融財務方面,我們已經將越來越多的MBA安置在運作部門,參與全球范圍的采購,全球性的戰略規劃及我們的國際運作事務。我們任命好幾位青年MBA擔任副總經理,我們就是依靠這種新觀念來保證我們的思想不落後。
企業大量招聘MBA的另一個原因是,越來越多的消費品生產企業在選拔生產部門經理時都喜歡用這類人才。例如,寶潔公司就一直堅定不移地執行這一用人政策。百事可樂國際食品公司在亞太的所有運作部門都聘用MBA。強生公司地集團董事局主席William Dearstyne 也說:「無論在香港,馬來西亞,泰國或是世界其它地方,企業不斷取得成功的最大潛在制約因素就是缺少有才幹,有戰略思想的經營管理人才來促進我們未來的發展」。
以上描述的全球趨勢表明,名牌商學院的MBA已供不應求,使其工資也日益看漲。學多在職從業人員尚未意識到,獲得名牌商學院的MBA學位可使他們獲得高額薪金;同時,他們也沒有注意到許多經常招聘該類人才的企業給這些人才提供了晉升的快車道。毫無疑問,現在選擇攻讀MBA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為有利。已在積極進取的公司走上了快車道的優秀畢業生發現,現在去攻讀正是時候,可是自己升道高級管理職位或走向國際化的職業道路。
企業大量招聘MBA的另一個原因是,越來越多的消費品生產企業在選拔生產部門經理時都喜歡用這類人才。例如,寶潔公司就一直堅定不移地執行這一用人政策。百事可樂國際食品公司在亞太的所有運作部門都聘用MBA。強生公司地集團董事局主席William Dearstyne 也說:「無論在香港,馬來西亞,泰國或是世界其它地方,企業不斷取得成功的最大潛在制約因素就是缺少有才幹,有戰略思想的經營管理人才來促進我們未來的發展」。
以上描述的全球趨勢表明,名牌商學院的MBA已供不應求,使其工資也日益看漲。學多在職從業人員尚未意識到,獲得名牌商學院的MBA學位可使他們獲得高額薪金;同時,他們也沒有注意到許多經常招聘該類人才的企業給這些人才提供了晉升的快車道。毫無疑問,現在選擇攻讀MBA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為有利。已在積極進取的公司走上了快車道的優秀畢業生發現,現在去攻讀正是時候,可是自己升道高級管理職位或走向國際化的職業道路。
MBA課程設置
MBA課程可分為截然不同的兩個部分:
公共必修課程(公共基礎課)
包括商務基礎和高級選修課程。為能最大限度地使你在商學院的學習更有價值,你應該確保學校的課程符合你的需要與興趣。同時也應注意,有些門類,如金融與營銷,幾乎在每所學校都開設。但如果你的興趣是人力資源管理,那你就應該挑出主打課程包括人力資源管理在內的所有MBA學校。
每項MBA教學計劃都包括商務基礎課程。會計學、經濟學、財政學、組織行為學、營銷學、統計學和運籌學都是商務基礎學科,並被認為是每項MBA教學計劃的保留科目。兩年的全日制教學計劃將有大半年或一年的時間用於學習上述課程。
大多教學計劃認為上述科目屬於基礎背景知識,並希望你在上課以前便已經掌握。統計學、經濟學和會計學也經常劃入此類。當比較教程的好壞、衡量獲得學位的時間長短時,請別忘記考慮每項教學計劃的先決條件。微積分學和計算機技能也屬於MBA教程的公共必備要件。
如果你已預先完成此領域的學習,就可以免修某科公共必修課程--那麼,你可以完全放棄這門必修課,另選一門課程取而代之。這樣你的教程會大大縮短,在畢業時比其他的同學少修一門課。假如可以另選一門課程代替放棄的那門課,教程的長短將保持不變,但是,你卻得到了加學一門高等課程或選修課程的機會。
高等課程
盡管基礎商務課程非常重要,但大多數MBA教學計劃卻因其開設的高等研究領域而出名。雖然一些學校認為自己僅屬於綜合管理范疇,但大部分學校設有既定的高等研究領域、特定的中心課程及專項或主修課程。MBA教學計劃不可能囊括大學的全部專業課程。計劃中典型的中心課程由三組相關課程構成,其中的部分科目需被納入中心課程安排內。專項課程或主修課程基本都包括五門課,為這一領域提供了更深層次的培養。
這些學校在其中一些領域各具特色。譬如,凱洛格(Kellogg)以市場營銷專業著稱;沃頓(Wharton)和芝加哥(Chicago)以金融專業聞名;哈佛(Harvard)的綜合管理專業最為出眾;沃頓商學院以金融、期貨、股票類課程最為擅長;西北商學院特點是營銷;耶魯商學院以金融和非盈利性行業著稱。當然,也有許多哈佛(Harvard)的MBA學生從事金融行業;沃頓(Wharton)的畢業生從事營銷;芝加哥(Chicago)和凱洛格(Kellogg)的畢業生從事綜合管理工作。盡管如此,你仍應該對不同的MBA教學主要針對哪個領域有所了解,這將有助於你做出選擇。除了確保能受到特殊訓練外,你還需挑出那些可為你提供你最感興趣課程的MBA學校。不同的學校會在設立的科目及中心課程上大不相同。不管你最初喜歡的是涉足國際商務、保健護理、企業家專業,還是商務領域的其他方面,一定要選擇能實現你學業目標的學校。
長江商學院學費與費用:
關於境外匯款造成的匯兌損益或手續費:以本學院到賬人民幣金額為准(學院不承擔相關手續費和匯率差異)。
中國大陸學生:
• 申請費: RMB 500
• 學費: RMB 240,000,包括不可退還的注冊費RMB 30,000
• 教材: RMB 4,500
國際及港澳台地區學生:
• 申請費: USD 80
• 學費: USD 35,000,包括不可退還的注冊費USD4,400
• 教材: USD 730
其他費用:
• 住宿費: 雙人間住宿費為每人每年RMB 9,600;單人間為每人每年RMB31,200
• 生活費: RMB 36,000-96,000
• 國際交換費用
商學院的錄取
總的來說,商學院在錄取的同時主要考慮的有四個方面:學士學位成績、GMAT分數、工作經驗和英文水平。學士學位成績即大學的成績,很多商學院關注的是你最近50或60學分的課程,而且一般要求3.0以上(4分制)。在工作經驗方面,一般而言,申請者最低要有兩年工作經驗,三年則更為理想。而且這三年中,能夠有一、兩年擔任經理或行政級職位的人,就更是名校的「獵頭對象」。申請人的英文水平,一般北美(美國和加拿大)都以托福成績為依據,而550分是最低標准。但對於英國和澳洲的商學院,卻以GCSE的C級作為標准。在GMAT分數方面,雖然近年來對於中國學生來說所佔的比重越來越低,但是由於美國商學院在錄取第一關注的就是GMAT分數,所以你的分數一定要達到它的平均分,而且是越高越好。
如何選擇商學院
了解了世界各地主要的商學院後,就該選擇你說適合的學校了,首先你要考慮:選擇國外還是國內MBA,全日制還是非全日制MBA,選擇在國內還是國外MBA,主要是不同人力資源投資的問題。入學方面的要求也是影響你選擇的一個因素,這方面的要求是硬性的。在中國,你必須有三至五年的工作經驗,應屆畢業生在中國上MBA根本不行。或許將來有所改變。在歐美國家中,工作經驗方面的要求較松。如著名的哈佛商學院就沒有最低年限工作經驗要求。在入學考試方面,只需要參加TOEFL和GMAT考試。但是考試完後,你將要面對一大堆材料――你自己的材料,你的簡歷,教育背景都是商學院所關心的問題。不論你的GMAT分數有多高,你都必須寫好你的資料如推薦信,因為在歐美國家,特別是美國,GMAT分數只是決定因素的三分之一,你必須使這三方面平衡,而且有機地組合在一起,才有望被錄取。
影響你選擇MBA項目的因素多多,意向就以美國的商學院為例,介紹會影響你選擇的九個因素。
1. 商學院的總體狀況(Overview)
它是公立還是私立,是在城市還是在郊區,還有該校校史,學校規模大小都是你關心的問題。
2. MBA學生的基本情況(Highlights)
比如說,有多少MBA學生,平均年齡多大,男女比例如何,而MBA新生的GMAT、GPA平均分為多少,費用問題,該商學院是否受AACSB的承認將直接意向你的選擇。
3. 管理學研究生項目(Graate Business Programs)
面對傳統MBA(trakitional MBA――一般兩年制全日制MBA),非全日制MBA,遙距MBA(Distance Learning)、行政人員MBA和MBA 、JD聯合學位(MBA/JD),你將如何選擇。
4. 入學要求(Admission)
即使你有了足夠的自信,你也應該更具體的了解一下入學要求。如GMAT最低要求,工作經驗最低年限,都是硬性要求。另外,你還必須准備你的簡歷,個人陳述(personal statement)以及你怎樣看待、處理一件特定的事(essay)。
5. 學術水平(Academics)
雖然MBA教育似乎是一種職業培訓,但師資力量非常重要。學多學生選擇Pece University這個不太起眼的商學院制因為它的地點好(在紐約),而且師資力量雄厚(有數十名教授來自於名牌大學如哈佛、紐約、哥倫比亞以及耶魯大學)。另外該商學院是否有引人注目的交換項目(exchange program)也很重要。
6. 經濟問題(Finance)
你能支付多少學費是個非常現實的問題,不過你可以考慮一下你能否獲得獎學金或其它的經濟援助,如貸款。一般情況下,你的GMAT分數超過其平均分30-40分左右就有很大的把握拿到獎學金。
7. 學校設備如何(Facilities)
MBA教育種有很大一部分事案例討論課(case study and seminar),你必須為你的上課作最好的准備。不僅如此,你將關系該圖書館是否實現計算機聯網。
8. 你是個留學生(International students)
留學生的比例將直接相關於商學院能為留學生提供什麼服務。比如說,商學院能否為留學生開設預科班以提高留學生的英語水平。再者,學多商學院對留學生也實行「區別性」的對待。
9. 畢業安置(Placement)
最後一點也是最終要的一點:攻讀完MBA之後,你必須獲得一份較滿意的工作。商學院是否專設畢業安置辦公室(MBA Placement Office)將影響你找工作的進程。有好的畢業安置服務及幫助是大部分學生所關心的。
以下是最受歡迎的20所美國商學院(僅供參考)
1 紐約大學 (New York University) 紐約州
2 波士頓大學 (Boston University Boston) 馬薩諸塞州
3 南加洲大學 (University of Southern California) 加利佛尼亞州
4 哥倫比亞大學 (Columbia University) 紐約州
5 德克薩斯大學奧斯汀分校 (University of Texas at Austin) 德克薩斯州
6 俄亥俄洲立大學本校 (Ohio State University Main Campus) 俄亥俄州
7 普渡大學本校 (Pure University Main Campus) 印地安那州
8 密歇根大學安娜堡分校 (University of Michigan- Ann Arbor) 密歇根州
9 威斯康辛大學麥迪遜分校 (University of Wisconsin- Madison) 威斯康辛州
10 伊利諾依大學香檳城分校 (University of Illinois Urbana- Champaign Champaign) 伊利 諾依州
11 哈佛大學 (Harvard University) 馬薩諸塞州
12 馬里蘭大學學院公園分校 (University of Maryland College Park) 馬里蘭州
13 賓夕法尼亞大學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賓夕法尼亞州
14 亞利桑那洲立大學 (Arizona State University) 亞利桑那州
17 密歇根洲立大學 (Michigan State University) 密歇根州
18 印地安那大學布魯明頓分校 (Indiana University at Bloomington Bloomington) 印地安那州
19 康奈爾大學 (Cornell University) 紐約州
20 休斯敦大學 (University of Houston) 德克薩斯州
中國MBA
1984年,大連理工大學管理學院與美國紐約州立大學布法羅分校(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at Buffalo)管理學院聯合在中國首次舉辦MBA教育,成為中國MBA教育史上的里程碑。它的學制三年,第一年強化英語,第二年,第三年專學MBA課程。因為當時中國尚未有MBA學位,所以畢業授予美方學位。
1988年以經濟管理文明的中國人民大學開始嘗試MBA教育。當年中國人民大學工商管理學院便與加拿大著名的麥吉爾大學(McGill University)合作,對教師進行MBA師資培訓,以籌辦MBA。次年初,國務院發動成立「培養中國式MBA研究小組」,即後來的全國工商管理碩士教育指導委員會,由中國人民大學原校長袁寶華擔任委員會主任。在此基礎上,於1990年正式招收MBA研究生,並確定第一批MBA試點院校,共有九所:
中國人民大學工商管理學院
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
復旦大學管理學院
廈門大學工商管理學院
南開大學國際商學院
天津大學管理學院
上海財經大學研究生部
西安交通大學管理學院
哈爾濱工業大學管理學院
1993年,我國又批准了第二批MBA項目,共17所,招生人數也由每年幾十人增至幾千人,可謂發展迅速。第二批試點院校:
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
南京大學國際商學院
北方交通大學工業與建築管理工程系
北京理工大學管理學院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國際工商管理學院
大連理工大學管理學院
東北財經大學MBA教育中心
上海交通大學管理學院
同濟大學經濟管理學院
浙江大學工商管理學院
武漢大學管理學院
華中理工大學工商管理學院
湖南大學商學院
暨南大學工商管理教育中心
華南理工大學工商管理學院
西南財經大學研究生部
中南財經大學MBA中心
在學制方面,中國MBA實行彈性學制,有脫產,半脫產和全日制三種。全日制一般為兩年半至三年,半脫產或不脫產學生根據其修滿學分及論文完成狀況決定學習期限,一般最長不能超過5年,最少不低於3年。其次在辦學方式上也形式多樣,綜合起來主要有三種:共同培養,畢業後給予國外大學學位;與國外大學在教學方法,內容上全面合作,發給本國MBA學位;自己辦學,發給本國學位,目前我國管理學院大部分採取這種方式。初次之外,也有政府間合作的MBA項目,如上海市政府與歐盟聯合舉辦的中歐國際工商學院,畢業後授與「中歐」學位。
在入學方面,我國各個試點院校自1997年起實行全國統一的「全國工商管理碩士生入學考試」(GRK)。考試科目為五門:政治,外語,數學,管理。語文與邏輯,滿分550分。其中政治由各校單獨命題考試,另外四門實行全國統考。
『肆』 1992年2月2日,發行聯合紡織我國第一張中外合資企業股票。
股票代碼:600607
1992-03-27 聯合實業 上市
1998-12-28 上實聯合 公司更名
2006-11-08 上實醫葯 公司更名
2010-02-25 並入 上海醫葯(601607)
『伍』 華爾街英語的股票代碼是多少
1、「華爾街英語」是一家上市公司的名稱嗎?絕對不是,這家公司還沒有正式登陸中國股市,既然如此,它就沒有股票代碼,只有正式上市的公司才有股票代碼。其次,中國股市的上市公司的股票簡稱都是四個字,而你所稱公司是五個字,顯然沒有正式上市。 2、如果有人向你推銷該公司的股票,你就要十分小心了,可能是騙局。
『陸』 廣聯達工程造價軟體是什麼時候開始廣泛使用的
1998年廣聯達在北京海淀區成立。
完成DOS版計價軟體、鋼筋統計軟體、圖形計算工程量軟體的開發,並在全國十幾個省市銷售。
1999年正式推出WINDOWS版「工程造價系列軟體」。
成功舉辦「我們相約1999—廣聯達『世紀產品』交流會」,產品得到與會人員的高度認可。
2000年部分產品列入「國家科技成果重點推廣計劃項目」。
《工程項目成本管理系統EPCCSV1.0》被列入中國建築工程總公司科技成果重點推廣項目。
公司總部正式入駐北京上地信息產業基地。
2001年在研發技術上取得突破性進展,正式推界面更友好、功能更強大的預算軟體GBG8.0。
舉辦「應對WTO工程造價產品解決方案」巡展,從此,公司產品銷售覆蓋全國。
2002年開發完成施工項目成本管理系統,為施工企業的項目管理工作提供了一套科學、實用的軟體系統。
2003年清單計價軟體GBQ2.0、企業定額管理工具GBK、清單算量軟體GCL7.0開發完成,「廣聯達工程量清單整體解決方案」正式形成。
公司遷入具有自主產權的辦公樓。
2004年清單評標系統GXB3.0開發完成,極大的減輕了清單計價模式下的繁重的清標、評標工作;至此,「廣聯達工程量清單招投標整體解決方案」正式形成。
2005年廣聯達招標投標整體解決方案(電子標書 GEB 3.0、清標系統 GVB 3.0、評標系統 GXB 3.0)、鋼筋抽樣軟體GGJ9.0、圖形算量軟體GCL7.0(第三版)、工程造價指標管理系統GIX2.0、電力工程造價系統 GBG 8.0研發成功,正式在全國發布。
是年始,連續五年被國家發改委、信息產業部、國家稅務總局、國家商務部四部委聯合評為「國家規劃布局內重點軟體企業」,真正進入了國家大型軟體企業的行列。
2006年廣聯達鋼筋抽樣GGJ10.0、圖形算量GCL8.0研發成功,正式在全國發布。
廣聯達建設工程施工項目成本管理系統在全國60多個施工項目上得到成功應用。
廣聯達公司全稱正式由「北京廣聯達慧中軟體技術有限公司」更名為「北京廣聯達軟體技術有限公司」。
舉辦「量行中國,百城聯動」系列活動,在神州大地掀起了算量軟體應用熱潮。兩屆算量大賽的成功舉辦,極大地推動了造價行業信息化建設快速發展的進程。
2007年廣聯達清單計價軟體GBQ4.0研發成功,正式在全國發布。
「廣聯達項目成本管理系統」已在100多個項目上得到成功應用。
廣聯達大廈(一期)奠基典禮成功舉辦.
2008年廣聯達施工項目成本管理系統GCM4.0研發成功,正式在全國發布。
廣聯達成立美國產品研究中心,並與馬里蘭大學簽署合作協議,正式入駐馬里蘭大學中美科技園,成為首批入駐科技園的中國高科技企業。
公司正式更名為「廣聯達軟體股份有限公司」,英文名稱正式更改為「GRANDSOFT COMPANY LIMITED.」。
2009年廣聯達鋼筋抽樣軟體GGJ2009、安裝算量軟體GQI2009、審核軟體GSH、電力工程計價軟體GDL2009研發成功,正式推向全國市場。
啟用全新企業標識「Glodon」,入駐中關村軟體園,總部辦公地址遷入自主產權的廣聯達大廈(一期),以全新形象站在全新的起點。
2010年企業級項目管理解決方案——廣聯達施工企業項目管理解決方案GEPS正式上市。
成功登陸深圳A股,股票簡稱:廣聯達,股票代碼:002410,成為建設領域信息化產業首家上市軟體公司。
2011年廣聯達全國客戶服務中心在西安正式上線運營。該中心佔地2000多平米,員工席位近400個,為全國范圍內的廣聯達用戶提供全天候的技術支持服務。
廣聯達在新加坡成立全資子公司。作為「縱橫海外」戰略的重要一部分,新加坡子公司的成立為廣聯達開拓國際市場、推進全球化進程邁出積極的一步。
廣聯達信息大廈(二期)完成奠基、正式開工。這棟建築面積達3萬平方米的現代化、智能化建築的開工標志著廣聯達又一次站在了快速發展的新起點上。
完成與上海興安得力軟體有限公司的戰略重組,使之成為一個集市場營銷、產品研發為一體的全資子公司,全面提升了廣聯達在國內建築工程領域信息化服務產業的領先優勢。
『柒』 bdi指數影響港口股票嗎
波羅的海航交所是世界第一個也是歷史最悠久的航運市場。1744年誕生於倫敦一條名為Therad Needle的街上,一家名叫維珍尼亞─馬里蘭咖啡館,目前是設在英國倫敦的世界著名的航運交易所,全球46個國家的656家公司都是波羅的海航交所的會員。為了滿足客戶的需要,波羅地海航交所於1985年開始發布日運價指數──BFI,該指數是由若干條傳統的干散貨船航線的運價,按照各自在航運市場上的重要程度和所佔比重構成的綜合性指數。1999年,國際波羅的海綜合運費指數(BDI)取代了BFI,成為代表國際干散貨運輸市場走勢的晴雨表。
波羅的海指數(BDI指數)是由幾條主要航線的即期運費加權計算而成,反映的是即期市場的行情。BDI指數一向是散裝原物料的運費指數,散裝船運以運輸鋼材、紙漿、穀物、煤、礦砂、磷礦石、鋁礬土等民生物資及工業原料為主。散裝航運業營運狀況與全球經濟景氣榮枯、原物料行情高低息息相關。故波羅的海指數可視為經濟領先指標。
波羅的海乾散貨指數(BDI)由三個部份組成:
Ø 波羅的海靈便型指數(BSI)
Ø 波羅的海巴拿馬型指數(BPI)
Ø 波羅的海海岬型指數(BCI)
該指數是目前世界上衡量國際海運情況的權威指數,是反映國際間貿易情況的領先指數。如果該指數出現顯著的上揚,說明各國經濟情況良好,國際間的貿易火熱。前幾年由於中國的經濟快速發展也帶動了全球經濟的復甦,全球對於原材料的需求大大增加,導致了海運的快速繁榮。2003年,BDI指數還只有不到3000點,而到了2004年,該指數就翻了一番,達到了6000點以上,在2007年甚至高達萬點,因此,中國和其他國家的貿易以及對於全球初級原材料的需求是導致國際海運價格上漲的主要原因。而該指數上漲的同時我們也確實可以看到海運價格的上漲和目前商品市場上幾個大宗原料的價格上漲的曲線是一致的。
所以,作為很多期貨市場的戰略投資者來說,對於該指數的關注程度不言而喻。
『捌』 誰創建了 Google
GOOGLE(谷歌)-----佩奇和布林
Google創始人佩奇和布林簡介 兩位Google創始人,左為佩奇,右為布林 Google創始人謝爾蓋-布林(上圖右)出生於莫斯科,是馬里蘭大學的榮譽畢業生,擁有數學和計算機專業的理學學士學位。隨後他考入斯坦福大學計算機專業就讀。他目前從計算機研究所博士班休學,全力發展Google公司。 謝爾蓋-布林的父親邁克爾-布林是一名數學家,曾經在前蘇聯的計劃委員會就職,1979年他移民到了美國。他們一家是由於前蘇聯對猶太人的歧視政策移民的。邁克爾說:「我離開前蘇聯除了自身原因再有就是考慮到了謝爾蓋的前途。當時我並沒有考慮過謝爾蓋會成為一名產業巨子,我只是希望他能順利拿到博士學位,並最終成為一名對社會有用的人,當然最好是像我一樣成為一名教授。」但是謝爾蓋並沒有按照父親給他設定的規劃發展,他在斯坦福大學攻讀博士期間選擇了休學,並和拉里-佩奇(上圖左)一起創建了家喻戶曉的互聯網搜索引擎Google。 佩奇畢業於密歇根州安娜堡大學,擁有理學學士學位。受擔任計算機系教授的父親啟蒙,佩奇早在1979年就開始使用計算機了。目前他暫時從斯坦福大學計算機研究所博士班休學與好友布林共同經營Google公司。 1998年9月,25歲的佩奇和24歲的布林決定合夥開個公司,公司提供的惟一服務就是搜索引擎。兩人在對商業計劃一無所知的情況下就從斯坦福校友、思科公司的現任副總裁貝托爾斯海姆那裡順利地拿到了第一筆投資:10萬美元。他們的搜索引擎Google脫胎於1996年1月誕生的BackRub,後者最初只是佩奇和布林的一個課題實驗。有一天,他們驚異地發現:每天有成千上萬的人在使用原本只有數位導師知道的BackRub系統。兩人興致勃勃地准備出售BackRub,但當時各大門戶網站對這項技術非常冷漠,佩奇和布林決定自己干。於是,1998年9月,Google就在一個車庫中誕生了。在創立之初,公司除了佩奇和布林之外,就只有一個雇員克雷格-希爾維斯通,他現在是Google的技術總監。
『玖』 中國幾家銀行股票代碼
寧波銀行:002142、北京銀行:601169、交通銀行:601328、深發展A:000001、工商銀行:601398、南京銀行:601009、浦發銀行:600000、民生銀行:600016、興業銀行:601166、中國銀行:601988、招商銀行:600036、華夏銀行:600015、中信銀行:601998、建設銀行:601939;(請採納)
『拾』 美國股票有多少年歷史啦
美國股票有221年的歷史,美國在1790年成立的第一家銀行——合眾美國銀行都
是以發行股票為基礎成立的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