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我要為國捐軀
他是中國經營大師,中西部地區經濟顧問。
他的企業已成為「新疆非公有制經濟的一面旗幟」,是西北唯一總資產超過千億的民營企業。
他是新疆首富,廣匯集團創始人--孫廣信。
他高考落榜,21歲上戰場,寫下血書,發誓要為國捐軀
1962年,孫廣信出生在新疆烏魯木齊一個多民族的大雜院。高考未果的孫廣信去了部隊。從那裡,考上了軍校。"人活著,就要進步。"孫廣信在部隊里很好強,他給自己定下了"199230師長計劃"(即1992年30歲時當師長,然後是將軍)的目標。可27歲之前,孫廣信的將軍夢破滅了。他有兩次升遷的機會都被幹部子弟替掉了。於是他選擇了復員,丟了幹部身份後,投身到可能適合自己的商戰。
1989年5月,孫廣信拿出3000元轉業費和40萬元借款創辦了新疆廣匯企業集團的前身--廣匯工貿有限責任公司。剛開始的他什麼都不懂,只有軍隊里鍛煉出的敢闖、能吃苦、能打硬仗的精神。就是依靠這樣一股精神,他才能由開始的困境一步步走向今天的成功。
28歲有所小成的孫廣信又看準了飲食業。烏魯木齊一家以經營粵菜為主的"廣東酒家"因管理不善,老闆負債逃之夭夭。孫廣信知道後,以67萬元盤下了在這家倒閉的"廣東酒家"後,他獨辟蹊徑,辦起了烏魯木齊市第一家海鮮餐館。但經營並不順利,好在初期的連續虧損並未讓他喪失信心,在經過半年的苦心經營後,"廣東酒家"收回了全部投資。並接連開辦了凱旋門娛樂城、迪斯尼樂園、香港美食城等餐飲娛樂實體,一連串搞出了新疆餐飲業的許多第一。
他高考落榜,21歲上戰場,寫下血書,發誓要為國捐軀
在經營酒店時,孫廣信敏銳地從食客那裡捕捉到了石油設備貿易的商機。那時新疆塔里木盆地剛剛發現大油田,每年國家在大油田的建設上都是上百個億的投入。僅1992年,他們17個人的公司進口成交8700萬美元,占當年新疆進出口貿易額的1/6。
31歲時,孫廣信投身房地產,蓋出了當時烏魯木齊最高的寫字樓"廣匯大廈"。那是1993年初,他剛步入地產界,不是很熟的他決定去到一些名氣稍大的公司去學習,之後他以工作的名義在沈陽飛龍,四川南德分別工作了七天,回到新疆在班子會上他放言:「不出5年,我們就會超過他們。」現如今,烏魯木齊每5套商品房中就有3套是由他的廣匯公司開發。而他自己財富的5成來自房地產。
2003年孫廣信的廣匯集團迅速擴張,將總投資80億元進行天然氣採集加工以及整合下游分銷網路;同時利用新疆在中亞的地理位置優勢,投資26億元建設一個物流中心。
他高考落榜,21歲上戰場,寫下血書,發誓要為國捐軀
也是2003年開始,廣匯相繼在新疆、廣西、河南等地展開大規模並購活動,一舉收購了河南裕華、廣西機電等多家企業,逐漸形成全國性銷售網路。到2012年,廣匯汽車已經躍居全國汽車經銷商榜首,優勢一直保持至今。
2015年6月,廣匯汽車登陸A股市場。半年後,廣匯汽車斥資百億,並購寶馬全球最大的經銷商寶信汽車。據華商韜略測算,並購完成後,其總營業額超過1200億元,逼近全球最大的汽車經銷商——美國AutoNation公司。
在一次采訪最後孫廣信如是說:廣匯走到今天,我總算能比較有底氣地說,我要把廣匯辦成世界一流的企業,最後交給國家和社會,決不留給自己的孩子。
當你還在原地不動時,其實你在退後,因為別人都在進步。「人活著就要進步」這是孫廣信說的,是他卓越的來源,也是值得當下學習的精神。
Ⅱ 華商韜略(北京)文化傳媒有限公司怎麼樣
簡介:華商韜略(華商名人堂)既是承載全球華商人文精神的殿堂,也是服務全球華商的傳播溝通橋梁。既以溝通傳播服務當下,也以文化傳承面向未來。華商韜略旗下的華商名人堂新媒體,憑借超過2000萬字的華商人物傳記原創作品,形成全球最大華商史志資料庫,建成覆蓋全球華商的網路,運營覆蓋所有電子閱讀設備的自媒體,以及涵蓋所有主流新聞客戶端的自媒體號,是專注華商人物與企業深度報道和要聞資訊傳播的殿堂級新媒體平台。
法定代表人:畢亞軍
成立時間:2006-01-19
注冊資本:256萬人民幣
工商注冊號:110105009282654
企業類型:有限責任公司(自然人投資或控股)
公司地址:北京市朝陽區甘露園南里25號(三期)8號樓27層2707
Ⅲ 華商韜略的介紹
華商韜略編輯委員會是由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管理世界》雜志社、華商韜略(北京)國際文化傳媒中心於2005年聯合成立的專業財經傳播服務機構。華商韜略先後與《人民日報海外版》、《中國日報》、全國工商聯《中國工商》雜志、經濟日報出版社、中華工商聯合出版社,新浪網、人民網、鳳凰網、騰訊網等進行業務合作,共同出版發行主題財經文獻、開發運營主題財經網站、節目及新媒體平台,並以傳記式報道方式報道與傳播全球華人企業家精神事跡。至今,華商韜略已對全球逾千位華商人物進行了傳記式全面、權威報道,形成近兩千萬字擁有獨立著作權的報道作品(相當於6套四大名著)。各媒體機構評選出的具有國家級影響力以及全球富豪榜中絕大多數華人企業家都已接受過華商韜略的報道,眾多海外華人企業家的報道,均為迄今為止對其創業經營歷程、成就、貢獻最為全面、權威的第三方中文報道。目前,華商韜略已特別推出全球性華人工商領袖榮譽傳播殿堂——《全球華商名人堂》1傳播品牌,全力構建殿堂級華商人物史志和傳播平台,以此實現「展示華人商業成就與貢獻,弘揚華人商道文化與文明,傳承世界華商精神財富,傳播全球華商正能量」的社會價值和目標。
Ⅳ 閆希軍的天士力集團
天士力集團成立於1994年,以創新研製現代中葯奠基立業,以大健康產業為主線,以制葯業為中心,主營業收入34億元的產業規模,經多年的發展,從資產1200萬元發展到現在的63億元人民幣,利稅累計超過26億元人幣,員工6000餘人。
天士力在全國醫葯行業中創造了輝煌的業績,2005年天津天士力集團有限公司被列入中國製造業企業500強,並被評為「中國工業行業排頭兵「。其控股公司天士力制葯廠股份有限公司被選為「十佳最重分紅回報上市公司「,並被評為中國最有投資價值企業家之一。
根據集團總部的戰略規劃,金士力將成為繼葯業集團之後,廣泛涉足酒業、健康食品、健康飲料、保健品、化妝品、煙草等業務領域的第二大產業集團。 1999年被授予「天士力特別功勛」
2002年《以推進中葯現代化為目標的管理》榮獲全國第八屆企業管理創新成果一等獎。2003年12月30日,閆希軍總裁在第三屆新世紀中國改革十大新聞人物評選中獲得「新世紀中國改革十大新聞人物」的榮譽稱號。
2005年天士力集團總裁閆希軍榮獲「中國MBA眼中十大最具戰略思維的企業家」
2013年10月是全國工商聯60華誕。 由《中國工商》雜志、華商韜略編輯委員會、中華工商聯合出版社聯合發起編撰的《民營力量璀璨中國夢想——100位對民族產業貢獻卓著的民營功勛企業家》,閆希軍被評為「對民族產業貢獻卓著的民營功勛企業家」。
Ⅳ 百家中國企業在時代廣場打廣告 賀特朗普新年快樂是怎麼回事
1月31日報道,中國企業贊助美國紐約時代廣場大型廣告牌,向新任總統特朗普恭賀中國農歷新年。
Ⅵ 華商韜略委員會真的假的 為什麼感覺是私人的 不是合作關系有人了解這公司嗎
在晚清的一系列改革中,中國不僅發展出了純商辦的民族資本主義,傳統體制內士紳階層和官紳階層的一部分,也發展成一個新的社會階層——紳商階層。
然而,帶有一定急劇特質的改革,最終必須塑造一個面向未來的基本秩序。這一基本秩序的建構就是一個憲政運動過程。100年前(1908年),晚清政府頒布中國歷史上第一部憲法性文件《欽定憲法大綱》,首次規定公民權利。
最後的改革,雖不必然導致騷亂和革命,但晚清的憲政改革最終轉變成了革命。怎樣的憲政改革不引起騷亂和革命呢?或者即使導致主事者自身的「毀滅」,也不引起社會的騷亂呢?這是從晚清立憲中不能不提出的問題。
以袁世凱、張之洞等為代表的富有行政治國經驗的審慎立憲派,以張謇等為代表的具有實業訴求和富有實業經驗的務實立憲派,以梁啟超、楊度等為代表的充滿觀念理想的激進立憲派,構成了晚清的立憲勢力。另外還有中央權力集團中那些為了爭奪和擴張權力的立憲派。
清末立憲的目的,一般被表述為「開國會、設議院、頒憲法」。其實這些只是憲政運動最後的表現形式。我們必須把目光投射到更廣闊的社會運動中去,從地方憲政到社會憲政,從議會憲政到中央憲政……
而晚清立憲的時機最終被錯過。今天我們祭奠這段歷史,也祭奠這個被錯失的時機。
紳商的崛起與預備立憲公會的推力
紳商是從晚清體制里產生出來的新社會階層。他們為了救國和促進實業,組織了各種民間立憲團體,成為晚清憲政最務實的推動力量
★ 本刊記者/張鷺
對於清末立憲派,1906年是一個政治小陽春。
9月1日,危機重重的清廷宣布「預備仿行憲政」,預備期為9年,理由是需要首先將各項法律詳慎厘訂,廣興教育,清理財務,整頓軍備,使紳民悉明國政。
「使紳民悉明國政」的政策,默許了民間憲政團體的存在。民間參與政治的星星之火,自此直逼燎原。
紳商的崛起與離心
在晚清的改革中,傳統體制內士紳階層和官紳階層的一部分,發展成一個新的社會階層——紳商階層
為著保障和促進實業而進行限制和規范政府權力的晚清立憲,首要的條件是有勢力的實業階層獲得一定規模的有序增長。這在晚清就是從清政府體制里走出來並崛起的紳商階層。
1894年,在慈禧60壽辰的恩科會試上,經歷20多年科舉生涯的江蘇南通人張謇,以41歲高齡得中頭甲(狀元)。他沒有表現出得償夙願的喜悅,因為幾千年來的傳統體制正在發生變化。
由此上推312年(1582),利瑪竇來到中國,驚呼科舉制實現了柏拉圖「哲人治國」的烏托邦。除了官員外,科舉制還產生一個為數龐大的士紳階層,這個階層以家長、族長、鄉望、耆宿等身份在各地區施加影響。他們不是官員,卻承擔了政府部分管理和動員的職能,並由此享受一些榮譽和特權。
這個局面隨著1905年科舉制的廢除而瓦解。「士紳叩官無門,紳權開始拋棄皇權。」中國政法大學博士徐爽說。
利用手中的經濟、人際資源從事商業活動,成為這些士紳的一個流向。但士子從商,並不是科舉廢除之後的事情。
鴉片戰爭以來,中國的通商口岸逐漸增加。西方的商業因此溯江而上,直接刺激了長三角地帶民族工商業的發展。同時清政府部分中央官員和封疆大吏,特別是直接負責鎮壓太平天國的曾國藩、李鴻章、左宗棠等開始認識到改善軍隊戰備的必要性,先後由湘淮軍閥官僚、各省督撫創辦了19個軍火廠。這些軍火廠全屬於官辦。
清政府創辦軍事工業,馬上面臨相關的原料、燃料和交通運輸問題。19世紀70年代中葉清政府不得不在「官辦」之外,增加「官督商辦」「官商合辦」的民用工業,即由商人出資,政府官僚來管理。這些企業包括采礦業、冶煉業、交通運輸業、紡織工業等,都享有種種特權,與官辦企業一起,被後人視為「官僚資本主義」。二三十年後,這些企業大部分失敗了。中國早期的啟蒙主義者王韜批評它們「只能為民禍,而不能為民富;能為民害,而不能為民利。」
同時,純粹商辦的民族資本主義工業也開始發展起來。1872~1894年,一共出現了100多個民族資本主義企業。它們大多集中在上海,其次是廣州,其他的也是建立在通商口岸或靠近通商口岸的地方。
部分官商合辦企業漸漸發生微妙變化。在大部分新公司失敗的同時,一些公司由於其督辦採取企業家式的經營方法而成為極成功的事業。許多在任和退休的官員開始在現代企業中為自己或子女准備後路。這也被稱為官商合辦企業的商辦化。
因此,傳統政治體制內的士紳階層和官紳階層一部分走上工商業,發展出一個新的社會階層——紳商階層,成為中國工商業階層最有政治經驗和政治勢力的一部分。據統計,到1912年,當時的商人群體約為150~200萬人,佔全國人口總數的千分之五。
這個巨大的紳商-商人群體,以江浙東南一代最為集中。據華中師范大學前校長章開沅教授的研究,從1895年到1913年全國華商繅絲廠共97家,其中江浙有40家,資本額佔全國繅絲廠資本總額將近90%。
這些具有政治和行政經驗的紳商,將自身的利益訴求和國家的危機結合起來,逐漸產生現代立憲的沖動。立憲派兩大領袖張謇與湯壽潛就來自工商業最為發達的江浙地區。
「官有干涉,謇獨當之,必不苦商」的實業精神
以張謇為代表的紳商,初步有了「必不苦商」的現代企業訴求,這為晚清務實的立憲運動打下堅實基礎
1895年,甲午戰爭,中國戰敗。正在北京的江蘇籍新科狀元張謇,義憤填膺,單獨奏疏彈劾李鴻章。不久,父親病逝,張謇根據慣例回鄉盡孝。時任兩江總督的張之洞,請張謇出來主辦團練。他毅然應命。
中日《馬關條約》規定日本人可以在中國通商口岸建工廠。張之洞決定搶先在蘇州和南通建立紗廠,南通集資興辦事宜請張謇來擔任。張謇知道自己是一個沒有資金的窮書生,權衡再三,接受了這一重任。從此走上實業之路,成為一位名副其實的「狀元實業家」。
通過當地兩位棉商的介紹,張謇組成上海董事會和南通董事會負責籌措款項。張謇沒有自己的資本,並不是董事。他只是官方創辦人並負責全部與政府的溝通。盡管如此,他表現出了獨立企業家的責任意識和魄力——當上海董事會的人擔心政府幹預而想放棄時,張謇當即表示:「官有干涉,謇獨當之,必不苦商。」盡管清末10年,私人企業的創辦者大多是地方有功名的紳士,很多是現任或退休官員,但是以張謇為代表的紳商,初步有了「必不苦商」的現代企業精神,這為中國務實的立憲訴求打下堅實基礎。
維新變法期間,對政治念念不忘、趕回北京的張謇,很快意識到朝局將大變,又避居南通,建成大生紗廠。1901年慈禧上諭「新政」,張謇認為又有了希望。在時任兩江總督的劉坤一的建議下,張謇著成《變法評議》,提出42項政治體制改革主張。遭到慈禧的拒絕,張謇再次回到南通。此時,大生紗廠每年以15%的凈盈利在增長。後來成立的預備立憲公會會員王同愈、尤先甲等,都在此前後涉足商界。
張謇在1899~1911年間,共創辦18個企業,參加9個公司的投資。他創辦的企業資本總額(合股)達5483200元,經營范圍廣泛,既有工業也有農業,既有輕工業也有重工業,還有農牧業和漁業,形成了一個巨大的企業集團。以此為開端,江蘇民族資本主義開始形成。
同時,在確立憲政改革方向之前,政府和紳商就已經開始尋找保障實業的新途徑。華中師范大學前校長章開沅教授發現,從1904年上海首先創設商會開始,蘇州、杭州隨後相繼成立商務總會。到1911年,江浙地區商會已達130餘所。通過商會團聚起來的東南精英,影響所及,已經到了上海等一些大中城市的工程局、自治公所等市政機構。江浙紳商勢力還迅速伸入醫學會、教育會、書畫會、救火聯合會、體育會、商品協會等各種社會團體,贏得很高的社會聲譽。
Ⅶ 管理世界的期刊活動
1989年舉辦 「中國工業40年成果展」。黨和國家領導人參觀了展覽,給予了很高的評價。
1994年舉辦 「改革開放15年企業發展成就展」。黨和國家領導人參觀了展覽,給予了充分的肯定。
1990--1995年會同國家有關部委所進行的「中國500家最大企業評價」。主要評價全國最大500家工業企業、全國最大500家建設業企業、全國最大500家服務業企業,在大中型企業中具有較大的影響,並引起社會很大的反響,《管理世界》雜志被譽為「中國的《財富》」。
2005年,《管理世界》聯合華商韜略(北京)國際文化傳媒中心成立華商韜略編輯委員會,首創規模化傳記式報道全球頂尖華人企業家的先河。如今,華商韜略已對全球逾千位華商人物進行了傳記式全面、權威報道,形成近兩千萬字擁有獨立著作權的報道作品(相當於6套四大名著)。各媒體機構評選出的全球華商1000大,以及全球富豪榜中絕大多數華人企業和企業家都已接受過華商韜略的報道,其中很多報道,尤其是海外華人企業家的報道,均為中國大陸傳媒傳播界迄今為止對其創業經營歷程、成就、貢獻最為全面、權威的第三方媒體報道。
Ⅷ 華商韜略:發射人類現役最強火箭的,為什麼是馬斯克
因為他是世界上最強的人,只有他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