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軟體代碼 » 河北晶龍集團股票代碼
擴展閱讀
紫鑫醫葯股票行情 2025-07-27 14:16:23
股票理論價格有什麼決定 2025-07-27 14:01:21
神通科技股票能買嗎 2025-07-27 13:55:49

河北晶龍集團股票代碼

發布時間: 2022-04-26 13:50:19

⑴ 晶澳科技產品分析晶澳科技十年後價值晶澳科技還漲嗎

最近新能源板塊表現良好,股票與它有關聯的也跟著漲起來,市場上已經有很多人留心新能源板塊了。接下來就來跟大家講講光伏新能源中的龍頭公司--晶澳科技。在開始分析晶澳科技前,我整理好的光伏行業龍頭股名單分享給大家,點擊就可以領取:【寶藏資料】光伏行業龍頭股一覽表


一、從公司角度來看


晶澳科技是全球光伏行業的領頭者之一,公司業務主要覆蓋了太陽能矽片、電池及組件的研發、生產和銷售,和太陽能光伏電站的開發、建設、運營等各種業務。公司單晶及多晶太陽能電池的轉換效率和組件輸出功率在全球光伏產品製造領域保持著領先的水平,是光伏行業的標桿。


簡略知曉晶澳科技的境況之後,我們來看下晶澳科技公司有哪些優勢之處,是不是真的值得投資?


亮點一:產業鏈一體化優勢明顯


經過好多年的發展,公司構造了垂直一體化的產業鏈,包括晶體硅棒、矽片、太陽能電池及太陽能組件、太陽能電站運營等各個環節,並在各個環節上深耕細作,才有了產業鏈一體化的優點。全產業鏈運營首先是提高了產品生產效率,其次是大大降低了產品成本,從而使它在行業中的議價能力得到進一步增強。


亮點二:全球市場布局,技術、人才、產品質量、品牌等多方面具備突出優勢


晶澳科技依託全球化發展戰略,從來都沒有間斷過開拓國內外市場,其電池產量和組件出貨量更是位居全球前茅。公司具有完整的技術研發體系,不斷引進優秀技術人才,組建並持續壯大自己的核心技術研發團隊。其餘,公司不斷嘗試生產自動化、智能化是為了做出的產品品質更好,在國內外創設品牌形象相當不錯。


由於篇幅受限,更多關於晶澳科技的深度報告和風險提示,我整理在這篇研報當中,點擊即可查看:【深度研報】 晶澳科技點評,建議收藏!


二、從行業角度來看


為了實現"碳中和",能源結構轉型與提升可再生能源發電佔比是實現碳中和的關鍵路徑。光伏是洗能源非常重要的一個分支點,是一條成長型賽道,值得長期投資,有較高的景氣度。光伏發電迅速轉變為主力能源,全球最大的發電來源將是光伏發電。再加上市場結構漸漸向壟斷競爭市場靠攏、行業格局持續完善、集中度快速升高,產品溢價逐漸在晶澳科技有所顯現。未來,晶澳科技將最先享有行業發展分紅。整體來看,我覺得晶澳科技作為光伏行業的領頭羊,會在行業變革之際,迎來飛速的發展。但是文章具有一定的滯後性,如果想更准確地知道晶澳科技未來行情,直接點擊鏈接,有專業的投顧幫你診股,看下晶澳科技 現在行情是否到買入或賣出的好時機:【免費】測一測晶澳科技還有機會嗎?


應答時間:2021-11-28,最新業務變化以文中鏈接內展示的數據為准,請點擊查看

⑵ 河北晶龍集團的發展簡史

河北晶龍集團是寧晉縣電力局與河北工業大學聯合創建的產、學、研基地。主要研製生產光電子材料——大直徑、低氧碳、高壽命太陽能單晶硅和微電子材料IC級單晶硅,是發展綠色能源——太陽能發電、造福人類的潔凈能源項目。1996年,寧晉縣電力局與河北工業大學以技術轉讓和產學研相結合的形式創辦寧晉晶隆半導體廠,成為當地一個新的經濟增長點。1998年,被國家經貿委列為全國產學研成功案例100例之一。1997年,與世界上最大的太陽能矽片供應商——日本松宮半導體技術株式會社實現了合資經營,成立中日合資寧晉松宮半導體有限公司,在此基礎上,寧晉縣電力局又繼續尋求並擴大合作,與香港合資成立了賽美港龍電子材料有限公司和寧晉昌隆石英製品有限公司,2003年對晶龍半導體廠、賽美港龍公司、昌隆公司等多家企業實施了全股份制改造,創立了河北晶龍實業集團有限公司。2004年,河北晶龍集團與香港其昌公司共同投資成立河北晶興電子有限公司,形成了太陽能單晶硅為主產品的生產系列,具備科研、生產、維修、貿易、服務等多功能、一體化的產業鏈,一躍成為河北省半導體材料基地之一。

⑶ 河北晶龍集團是國有企業嗎

應該是吧。他是由寧晉縣電力局投資建設的企業。

⑷ 世界上最大的單晶硅生產基地在那

河北省寧晉縣。河北晶龍集團是世界上最大的單晶硅棒生產基地,單晶硅產量佔世界份額的20%,中國市場的70%,且與國際重要的原料供應商保持長期健康的供應關系。 2006年佔地500畝,總投資20.64億元,堪稱打造世界級太陽能科技產業園的世界最大的單晶硅生產基地和國內最大的矽片加工中心太陽能光伏電池項目,於今天在上海市工業綜合開發區、上海閔行出口加工區內正式簽約落戶。
據了解,本次簽約落戶的太陽能光伏電池項目,由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單晶硅生產基地和國內最大的矽片加工中心河北晶龍實業集團投資,主要從事太陽能單晶硅、矽片切割、電池片、組件封裝等上下游產業鏈接產品的研發和生產。

⑸ 中國國內做光伏產業(太陽能電池板)的前二十強企業有哪些

目前光伏產業主要是太陽能產業
太陽能作為未來唯一能夠最大規模滿足人類能源需求的可再生資源,包括發達國家在內的各個國家都已積極介入,搶占技術制高點,我國也把太陽能列為新能源產業的重頭戲之一。從技術上看,利用太陽能的最佳方式是光伏轉換,即利用光伏效應使太陽光照射到硅材料上產生電流直接發電。以硅材料的應用開發形成的產業鏈條被稱為光伏產業
光伏發電產業鏈從上游到下游,主要包括的產業鏈條包括多晶硅、矽片、電池片以及電池組件。在產業鏈中,從多晶硅到電池組件,生產的技術門檻越來越低,相應地,公司數量分布也越來越多。因此,整個光伏產業鏈的利潤主要集中在上游的多晶硅生產環節,上游企業的盈利能力明顯優於下游。
國家先後推出的光伏發電產業扶持政策,不難發現,每次出台的政策在扶持重點上各有側重。
今年3月23日開始實施的「太陽能屋頂計劃」,主要通過財政補助支持開展光電建築應用示範項目,解決太陽能光電建築一體化設計及施工能力不足、相關應用技術標准缺失、與建築實現構件化的太陽能光電組件生產能力薄弱等問題,從而啟動太陽能光電在城鄉建築領域的應用市場,帶動太陽能光電產業發展。政策扶持重點是太陽能光電建築一體化應用等,而不與建築結合利用的光伏電站等光電利用形式不在此政策扶持范圍之內。據推算,2009年該政策的補助標准為20元/瓦,今後將根據成本變動情況,逐年調整補助標准。
金融危機對國外光伏產業打擊較大 ,縱觀當前國際光伏產業,電站停建,組件大幅降價。這對我國光伏電力應用是件大好事。如果中國是一個對光伏利用經過了深思熟慮的地區,在這千載難逢的好時機到來之時,可大量采購,大量裝機,抓緊時間建電站,滿足國內需要。可惜,指揮者和操作者沒有這么做或力度不夠,是什麼道理呢。
第一,光伏產業,作為一項新技術產業,產業內對該鏈條上的各項科技應用,需要有自記得高新技術和自主的知識產權。新技術的產業之路就是科技發展之路,但是,在中國光伏產業內看不到這種情況。「兩頭在外」,關鍵的科技一頭,就掌握不到。我們在南昌「低碳會議」上聽到聞立時院士介紹改良西門子法時就突然產生一個想法,假定他是在介紹「聞立時改良法」,中國光伏界就會有盼頭了,可惜不是。我國現在的光伏產業,只能是引進技術的來料加工型產業,還不能一律視同高新技術。
第二,光伏產業應該是一個完整的產業組成。要有科學的產業構成,有明確的產業分工,有配置合理、運行有序的產業鏈條,也要有較穩定的市場和一定的產品消費。關於生產應考慮生產、分配、交換、消費四個環節的。交換就要有市場,市場在哪?很不明確。好像是政府要買單,補貼要國家給錢!消費就是應用,應用在哪?不斷地做示範,不斷地做形象工程。有哪裡是真正的實際應用,未明確指出。市場在國外?據我了解,國內用於示範工程的組件,包括配件也還是國外進口。深圳園博園電站的電池組件是日本的,逆變器是德國的。指望政府建大型電廠來拉動內需,首先就要把示範工程做好,做成功,再推廣。園博園竣工五年了,發了多少用電,效果如何?說明中國的光伏產業還不健全。盡管有些企業規模不小,也只能算是光伏電池產業。來自光伏界的聲音,基本上只代表了組件廠商的意見。盡管有些組件廠商也做工程,但這只是個別經營者的壟斷意識,除了本身專業水平不高,工程質量差,影響到其主要產品組件的銷售,還會使下游企業拒絕采購國內電池,轉而把內需市場讓出去。在金融危機中這種情況尤為明顯。如果國家要給組件廠家補貼,也應該把補貼給予采購國內電池板並合理應用的企業,不能直接補貼給組件廠自己承建的工程。至於工程規模,不應該作為補貼的條件,而是要對工程效益進行評估,優先補貼效果好的工程。
第三,條塊分割、重復建設是國內光伏產業的基本特徵。所謂產能過剩,也就是供過於求。第一家搞硅生產,還沒有產能過剩的概念,第二、第三,接二連三地重復搞下去,當然就會有人出來喊產能過剩,甚至喊「不要搞春秋戰國」等等。市場競爭,優勝劣汰,有什麼好緊張的。緊張的是喝不到政府的奶了。如果不是靠財政支持,我相信,不會有那麼多的硅「谷」出現。他們之間不是相互補充,而是各自為政,互相打壓。北京懷柔建光伏路燈,不管有無工程實踐成功的案例,就把項目交給在本區注冊的企業去做。跨省之間,也是不相往來。鄰近江西的湖南就對光伏應用冷眼旁觀;河北省把多晶硅路燈炒的沸沸揚揚,可江蘇就拚命要建造單晶硅屋頂電廠。各地政府補貼的應用方向和工程內容不盡相同,其中隱情就不得而知了。
財政和金融是互相聯系的。職能有所不同,其內容相交甚密。其對光伏產業能產生調控作用,會運作就一本萬利,失誤就會產生危害。金融危機不可怕,只要我們善於在危機中去學習,總結經驗教訓,才能做好我國的興伏產業.
目前市場還稱國內做光伏產業還存在產能過剩的問題,盲目投資、項目產能過剩、技術落後、標准不一等問題,不僅影響到我國光伏產業的健康發展,而且有可能使我們失去利用已形成的產業基礎盡快搶佔世界新能源產業制高點的難得機遇。
一、盲目投資,重復建設。自2006年以來,國內光伏產業的投資急劇擴張。即使是在全球金融危機發生後,該領域的投資依然逆勢增長。初步估計,2009—2010年新增投資預計超過1500億元。
目前,仍有很多地方將發展光伏產業列為當地「一號工程」。據不完全統計,國內已有14個省市提出將光伏產業培育成新興支柱產業。江西把光伏產業納入本省「三個千億工程」之一。僅江蘇一省,就至少有6個地市提出要打造全國性的光伏產業基地。6月26日,寧夏舉行了11個大型太陽能光伏並網發電項目集中開工儀式,這是迄今為止全國一次性開工數量最多、規模最大的太陽能光伏並網發電項目,而這些並網發電項目均未得到國家發改委對其上網電價的批准。此外,青海、河北也大上項目。
二、產能過剩,虧損嚴重。光伏產業一哄而上和各自為政不僅帶來浪費和環境污染,而且造成項目產能過剩和惡性競爭。目前國內在建或是擬建的多晶硅項目產能高達14萬噸,而預計全球2010年多晶硅的需求僅為8萬噸左右。另外,隨著國內外市場的急劇萎縮,國內光伏組件和電池生產領域的產能過剩更為嚴重,多數企業陷入困境。據初步統計,自2008年四季度以來,國內光伏組件企業已有300多家倒閉,有一半左右的光伏企業處於停產半停產狀態。多家光伏上市公司財務狀況惡化,部分企業負債率超過50%,有的甚至接近70%。
三、技術落後,污染環境。目前我國光伏產業尚未建立研發和創新體系,基礎研究工作薄弱,從整體上看,我國在多晶硅提純、電池轉換率、系統集成等關鍵技術和工藝上,在基礎科學和未來新技術研發上,與國外有較大差距。目前我國太陽能光伏產業仍未完全擺脫「低水平擴張的出口依賴型產業」特徵。目前,國內大多數多晶硅企業生產流程還不能做到閉環運行,產生大量廢液廢氣,帶來較為嚴重的環境污染。
四、行業標准不一,政策支持不足。目前,光伏製造業缺乏統一的行業標准,導致光伏產業鏈上的名詞、設計、製造、建築一體化標准差異較大。目前相關的電網調度技術標准和管理規程又很缺乏,使得電力部門不願接受光伏發電上網。我國已建成的光伏並網發電示範項目都處於試驗性並網狀態,不允許光伏電力通過電力變壓器向高壓電網反送電,只允許在低壓側自發自用,嚴重製約了光伏產業的發展。目前,與《可再生能源法》相匹配的全國性光伏產業調控機制和具體實施政策尚未出台,一些支持政策不能落到實處。
近年來,發達國家從戰略高度出台支持政策,搶佔光伏產業技術前沿。我國應高度重視並及時解決發展中存在的問題,推動光伏產業有序健康發展。
一、制定《太陽能產業促進法》。建議在《可再生能源法》等有關能源法的基礎上,制定《太陽能產業促進法》,並抓緊出台《加快光伏產業發展的若干意見》,從技術創新、產業發展、推廣應用等方面構築完善的政策支持體系。當前,應強化光伏產品的政府采購,明確光伏發電強制性市場份額政策,提高光伏發電的使用比例和相應的電價與補貼政策;明確對光伏獨立系統和光伏並網系統給予立項、貸款、稅收及財政補貼等方面的支持。
二、啟動國內市場。在國內光伏產業全面發展的同時,光伏市場發展卻嚴重滯後。目前國內生產的95%以上的太陽能電池出口,國內市場開拓十分困難,市場份額提高異常緩慢。近期應在難以建設電網或水電站的無電地區加快建設光伏電站和推廣戶用光伏系統;中期應隨著光伏發電成本趨近銷售電價,首先擴大建築屋頂和建築一體化並網光伏市場,並穩步建設地面並網光伏系統;遠期應隨著光伏發電成本接近常規發電成本,全面擴大各類並網光伏市場。
三、健全行業標准,加強投資引導。加快建立光伏產品和發電系統的技術標准和監管體系,將一些有重大影響的企業標准及時轉化為國家強制性標准,並積極參與國際相關標準的制定。盡快實施光伏產品的質量認證制度,優先支持符合標準的產品和企業。
政府應擇優支持有條件的企業自主研發,走可持續發展道路,並嚴格限制技術落後的、高能耗和可能造成對環境嚴重污染的企業盲目上馬,已上項目應限期改進工藝技術。立足提高資源配置效率,加快推進跨地區、跨行業、跨所有制的兼並重組,支持優勢企業並購落後企業和困難企業,鼓勵強強聯合和上下游一體化經營,優化產業布局,提高光伏產業集中度和資源利用效率

⑹ 單晶矽片生產廠家有哪些

單晶矽片生產廠家有江蘇海翔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麒麟矽片技術有限公司、昱輝陽光、尚德太陽能電力有限公司、大成硅科技有限公司、常州億晶光電科技有限公司、河北晶龍集團、保定天威英利新能源有限公司、合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寧波晶元太陽能有限公司等。
單晶矽片:硅的單晶體,是一種具有基本完整的點陣結構的晶體。不同的方向具有不同的性質,是一種良好的半導材料。純度要求達到99.9999%,甚至達到99.9999999%以上。用於製造半導體器件、太陽能電池等。用高純度的多晶硅在單晶爐內拉制而成。

⑺ 寧晉晶龍集團網址

您好,河北晶龍集團位於寧晉縣晶龍大街(308國道)279號--晶龍科技大樓。

大樓西行200米是晶龍集團工業園,再西行500米,就到了河北寧晉松宮半導體了。

科技大樓為辦公樓,工業園里有:拉晶、開方、切片。晶澳太陽能的工廠也在園區里。松宮公司主要以拉晶為主,有著10多年的拉晶經驗,技術絕對精湛。
夠詳細的吧,給分吧。

⑻ 中國光伏巨頭有哪些

中國光伏業的巨頭企業有尚德電力控股有限公司、天合光能有限公司、保利協鑫能源控股有限公司、天威英利新能源有限公司 、江西賽維LDK太陽能高科技有限公司等。


1、尚德電力控股有限公司(STP) 董事長、常務董事——施正榮


是一家從事以綠電(包括光伏和風能)開發為核心的新能源電力項目開發、投融資、技術研發、工程設計、建設及運營管理的全球性跨國企業,是綠電行業的全球領袖企業,所建成的電站遍及美洲、歐洲和亞洲,截至2012年年底總裝機及開發容量約達400兆瓦。

⑼ 寧晉晶龍集團招聘

早就開始報名啦,你男的女的啊?學歷什麼的!要是男的 就去應聘晶龍,女的 ,暫時勸你先別報名去,晶奧還沒開始招人,那天我打電話問的,而且 我已經報名了 ,哎··· 一直一位晶奧招人才去報的名,結果 不是。 聽說過些日子 晶奧才要人呢,你方便的話可以去問問!

⑽ 什麼叫太陽能級矽片

普通半導體器件用的矽片純度是99.9999999999%,俗稱12個9.
而太陽能級矽片的純度只要達到99.9999%,即6個9即可。
可以參考以下鏈接的內容:http://www.taiyanggonggong.com/news/content/2008/3/3786.html
太陽能光伏產業調研報告 能源是人類社會賴以生存的物質基礎,是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重要資源。長期以來,化石能源的大規模開發利用,不但迅速消耗著地球億萬年積存下的寶貴資源,同時也帶來了氣候變化、生態破壞等嚴重的環境問題,直接威脅著人類的可持續發展。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人類對可再生能源尤其是風能、太陽能、水能等新型可再生能源的認識不斷深化。太陽能作為取之不盡的可再生能源,其開發利用日益受到世界各國尤其是發達國家的高度重視,太陽能光伏產業的規模持續擴大,技術水平逐步提高,成為世界能源領域的一大亮點,呈現出良好的發展前景。
一、國外太陽能光伏產業基本情況
日本、德國和美國是推動光伏發電系統最有力的國家。資料顯示,歐盟希望在2010年安裝3GW的光伏發電裝置,2030年增加到200GW左右。美國預計2020年光伏發電累計安裝量達到36GW。日本計劃到2010年安裝近5GW。
日本1994年實施「朝日七年計劃」,目前已安裝了近7萬個太陽能屋頂,預計到2010年要安裝100萬個太陽能屋頂。德國2000年通過可再生能源法,以固定優惠收購電價鼓勵可再生能源,並於2004年4月進一步補充修訂可再生能源法,使得德國2004年光伏發電系統設備大幅增加,並一舉超過日本成為全球最大光伏發電系統裝設地區。根據Solarbuzz提供的數據,2004年,德國光伏發電系統裝設容量為361MW,同比增長152%,已佔全球總量的39%;日本以278MW的裝設容量佔全球30%。德日兩國裝設容量佔了全球2/3以上。目前我國電池產品也主要出口到上述兩國。美國於1997年宣布百萬屋頂計劃,計劃到2010年在100萬座屋頂上安裝光伏發電和光熱系統。
過去十年,隨著世界光伏市場需求量大幅增加,加上大規模製造技術的不斷提升,推動了世界光伏產業的快速發展,光伏電池產量從1995年的78.6MW,提高到2005年的1727MW,年均增幅達到32.4%。可以預見,未來15年世界光伏生產規模將保持年均20%以上的增長,甚至有更為樂觀地估計,到2010年,全球太陽能產量將增長4倍,銷售收入增長3倍,利潤增長3倍。
世界光伏電池製造主要集中在日本、德國、美國、西班牙等發達國家,其中日本2005年光伏電池產量達到833MW,占據了世界光伏市場份額的近半壁江山,中國大陸進入了世界光伏製造十大國之一,2005年光伏電池產量為128MW,列世界第四位,佔世界市場分額7.4%。

年度統計表:1995-2005年世界太陽能電池產量和增長率

年份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產量(MW) 78.6 89.6 125.8 153 201.4 278 395 536 742 1194 1727

增長率(%) 12.6 14 40.4 21.5 31.8 38 42.1 35.7 38.4 60.9 44.6
99-05年增長率

2005年世界主要太陽能電池製造商產量產能和市場份額一覽表
公司名稱 產品類型 國別/地區 產量(MW) 產能(MW) 市場份額 產量排名
Sharp(夏普) 單/多晶硅非晶硅 日本 428 600 24.78% 1
Q-Cells 單/多晶硅 德國 160 300 9.26% 2
Kyocera(京瓷) 多晶硅 日本 142 240 8.22% 3
Sanyo(三洋) a-Si/sc-Si*非晶硅 日本 125 158 7.24% 4
Mitsubishi(三菱電子) 多晶硅 日本 100 135 5.79% 5
Schott Solar 多晶硅
EFG帶硅
非晶硅 德國 95 113 5.50% 6
BP Solar 單/多晶硅
非晶硅 美國 90 157 5.21% 7
尚德太陽能 單/多晶硅 中國無錫 85 120 4.92% 8
Motech(茂迪) 單/多晶硅 中國台灣 60 100 3.47% 9
Shell Solar 單/多晶硅 CIS 薄膜 德國 59 110 3.42% 10
Isofoton 單晶硅 西班牙 53 90 3.07% 11
Deutsche Cell 多晶硅 德國 38 40 2.20% 12
Photowatt 多晶硅 法國 24 30 1.39% 13
United Solar
Ovonic 非晶硅 美國 22 30 1.27% 14
Kaneka
Solartech 非晶硅 日本 21 23 1.22% 15
SunPower 單晶硅 美國 20 50 1.16% 16
Ersol Solar Energy 多晶硅 德國 20 25 1.16% 17
E-Ton Solar (益通) 單/多晶硅 中國台灣 20 28 1.16% 18
First Solar CdTe 美國 20 25 1.16% 19
GE Energy(原Astropower) 單晶硅 美國 18 25 1.04% 20
Sunways 多晶硅 德國 16 42 0.93% 21
Evergreen Solar 帶硅(String Ribbon) 美國 14 15 0.81% 22
MHI(三菱重工) 非晶硅 日本 12 12 0.69% 23
寧波太陽能 單晶硅 中國 12 16 0.69% 24
天達光伏 CdTe薄膜 德國 10 30 0.58 35
世界總計 1727 - 100%

二、我國太陽能光伏產業和應用情況
(一)光伏產業情況
1、硅材料和矽片
目前太陽能電池廠家廣泛採用的原料是多晶硅,多晶硅同時還是半導體的原料。多晶硅由硅純度較低的冶金級硅提煉而來,太陽能級硅純度要達到99.9999%,即6個9,而半導體用硅要求硅純度達到99.9999999999%,即12個9。
光伏產業的持續快速增長,使得主要依賴半導體工業用硅的頭尾料、廢料和剩餘產能已經不能滿足光伏市場的需求,光伏和半導體產業對硅料的競爭需求直接造成目前硅料的供應緊張和價格上漲,2003年每公斤24美元,2004年漲到32美元,目前市場價格正逼進100美元。盡管目前各主要硅料製造商都在擴充產能,而且新增產能基本都用於滿足光伏產業的需要,根據市場需求和主要硅料供應商未來供應能力方面的數據分析,到2008年硅料供應緊張的狀況有所緩解。
世界多晶硅原料光伏供應與需求關系
供應緊張的後果不僅是價格瘋漲,部分電池企業根本就無法獲得硅料,我國電池企業所用硅料90%以上靠進口,不少電池企業由於沒有充足硅料,電池生產能力被放空,甚至處於「等米下鍋」的境地。
迄今為止,生產高純度多晶硅提煉技術還掌握在發達國家的少數企業手中。下表給出了包括SGS、Hemlock、Wacker、Tokuyama、AsiMI等在內的8家世界主要高純多晶硅原料製造商產量及其光伏供應量數據。
世界晶硅原料製造商產量及其光伏供應量一覽表
製造商名稱 國別 2004年 2005年預測
總產量(噸) 光伏供應量(噸) 總產量(噸) 光伏供應量(噸)
SGS(與AsiMI合資) 美國 2100 2100 2300 2300
Hemlock 美國 7000 2700 7400 2700
Wacker 德國 5000 2400 5000 2400
Tokuyama(德山) 日本 5200 2000 5200 2000
ASiMI 美國 2200 0 3000 200
MEMC 義大利 2500 0 3700 700
住友 Sitix Sumitomo Titanium 日本 700 0 700 0
三菱* 日本 2800 300 2800 300
其它 500 0 2000 1000
合計 28000 9500 32100 11600
其它光伏用硅原料供應商(含半導體工業的邊角料,廢料以及庫存用量等) 4000 4000
光伏應用合計 13500 15600

*三菱產量為三菱材料和三菱多晶兩家總產量
國外硅料生產商意識到這是一輪大牛市,紛紛行動起來,積極擴大產能。例如,全球最大硅料供應商Hemlock於今年11月中旬宣布,計劃在美國投資4-5億美元擴充產能,將現有產能擴充50%。全球第三大硅料生產商Wacker也有宏偉擴產計劃,2007年將其產能從目前的5000噸擴充到9000噸。
由於當前國際硅料供應的緊張,給迅速升溫的國內光伏產業帶來了不利的影響。然而,投資硅料比投資太陽能電池生產將面臨更高的資金、技術及人才的門檻,但最重要的門檻還不是資本,而是技術。目前國內掌握硅料生產技術的主要有新光硅業、洛陽半導體廠。洛陽半導體廠以及作為新光硅業科研生產基地的峨嵋半導體廠的項目此前都已建設多年,但由於受技術水平較低、資金不足、規模小等限制,根本無法與國際巨頭競爭。為了盡快擺脫受制於國外硅材料的被動局面,國內有條件的企業也在加快提高多晶硅產量。新光硅業引進俄羅斯技術,投資12億元建設1200噸多晶硅項目。洛陽中硅以峨嵋半導體材料廠的技術班底為依託,300噸多晶硅項目已投產並在建設二期工程。以生產電池和組件為主的天威公司,也在加快向產業上游擴張,2005年收購了四川峨嵋半導體材料廠,成為其第二大股東。
太陽能電池用硅錠/矽片生產主要包括單晶硅棒拉制和多晶硅鑄錠製造以及切片。2003年前,我國硅錠/矽片生產規模較小,成本優勢不明顯。經過2004年以來兩年的發展,生產企業增多,產量得到提高,硅錠/矽片生產已形成一定規模,矽片生產能力基本能夠滿足國內市場需求。

中國晶硅材料的生產供應情況
企業名稱 目前產能(噸) 新建和擴產後產能(噸) 技術
來源 投產時間
四川新光硅業科技有限公司 0 1200 峨嵋半導體材料廠,引進部分俄羅斯技術和國外設備 2007年初
洛陽中硅高科技有限公司 30 一期 300
二期 3000 洛陽單晶硅公司,中國有色工程設計總院 一期2005年底,二期2007年
寧夏石嘴山市 0 5000 俄羅斯稀有金屬研究院 籌建
雲南愛信硅科技有限公司 0 一期3000
總一萬噸 引進德國生產線技術 一期投資25億,2007年底
江蘇順大半導體發展有限公司 0 一期1500噸總3000噸 美國Hemlock 總投資30億,一期2007
遼寧凌海市 0 1000 引進美國生產線生產 投資11億 招商當中
四川超磊實業 0 1000 與美國公司合作引進技術產品外銷模式 籌建
峨嵋半導體材料廠 100 220 自主技術 2006年

2、光伏電池和組件
近幾年,我國的光伏製造能力實現了跨越式的發展,特別是2002年以來,隨著無錫尚德、保定天威英利等新建規模企業的陸續建成投產和原有主要企業天達光伏和寧波太陽能等企業的產能擴張,我國的光伏電池生產能力迅速提升。此外,一大批規模光伏組件封裝企業涌現出來,典型的包括上海太陽能科技、佳陽新能源、京瓷(天津)和力諾桑普等,使得我國無論是組件還是電池生產迅速向世界光伏製造大國邁進。
近三年,中國的光伏製造一步一個台階,處於年均增幅超過100%的高增長期。2002年中國光伏製造首次躋身世界10強,組件和電池產量均位居世界第7;2003年中國電池產量和組件產量分別排名世界第6和第5;2005年中國光伏電池和組件製造又全面躋身世界四強,電池、組件產量排名第4。盡管2003年底以來上游矽片的短缺多少影響了中國光伏產量的進一步放

中國光伏矽片製造產量和產能一覽表
企業名稱 產品類型 2004年(MW) 2005年(MW)
產量 年底產能 產量 年底產能
保定天威英利 多晶矽片 4.7 6.0 15 70
寧波晶元太陽能(中意太陽能) 多晶矽片 2 2 3 5
河北晶龍集團 單晶硅棒
單晶矽片 800噸
20MW 800噸
20MW 1000噸
24MW 1000噸
25MW
鎮江環太硅 單晶矽片 200萬片
(4MW) 600萬片
(15MW) 700萬片
(17MW) 1000萬片
(25MW)
海潤科技 單晶矽片 100萬片
(3MW) 1000萬片
(30MW) 600萬片
(15MW) 1500萬片
(40MW)
鑫日硅 單晶硅棒 10噸 30噸 40噸 400噸
錦州新華石英玻璃集團公司 單晶硅棒 - 188噸 - 200噸
寧波太陽能 單晶矽片 1MW 1MW 1MW 1MW
西安驪晶電子 單晶矽片 1MW 1MW 1MW 1MW
昆明天達光伏 單晶矽片 0.5MW 0.5MW 0.5MW 0.5MW
新疆新能源 單晶矽片 2006年2月試產成功,產能100MW
順大半導體 單晶硅棒
單晶矽片 2005年初開始量產單晶硅棒,2005年產量約300噸,目前年產能約450噸,到2006年底將形成800噸的產能。矽片產品已於2006年3月開始投產
精功紹興太陽能 多晶矽片 2005年底投產,一期產能10MW,2006年將達產300萬片
常州天合光能 單晶矽片 2005年底投產,產能30MW,正擴建產能到100MW
塞維LDK 多晶矽片 已經於2006年3月投產,產能75MW,07年形成200MW產能,2008年達到400MW產能
洛陽單晶硅 單晶矽片 目前供應半導體應用為主,未來形成年100MW光伏矽片
高佳太陽能 單晶矽片 2005年年底量產,一期加工產能800萬片(20MW)二期投產後全部加工產能2400萬片
合計 多晶矽片
單晶矽片
矽片 6.7MW
29.5MW
36.2MW 8MW
68.5MW
76.5MW 18.5MW
63.5MW
82.0MW 85MW
140MW
225MW

大。隨著越來越多的企業投資光伏行業,到2005年底中國光伏電池總產能將達到250MW,組件總產能超過400MW。目前中國總體上已經成為僅次於日德的第三大光伏製造國。

中國光伏電池和組件產量和增長率
年份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組件產量(MW) 1.8 2 2.1 2.5 3.1 4.1 14.9 24.8 88.8 210
增長率(%) 50.1 10.5 5 24 19 32.3 263 66.4 258 136
電池產量(MW) 1.8 2 2.1 2.5 3.1 4.3 11.9 19 52.8 150
增長率(%) 50.1 10.5 5 24 19 32.3 190 59.7 178 185

中國主要光伏電池和組件製造商產量一覽表
製造商 產品類型 2004年產量(MW) 2005年產量(MW)
電池 組件 電池 組件
尚德太陽能 單晶硅
多晶硅 35 40 85 85
天威英利 多晶硅 4 5 4 17
中電光伏 單晶硅
多晶硅 - - 5- -
上海太陽能 多晶硅
單晶硅 - 10 - 30
京瓷(天津) 多晶硅 - 10 - 15
天達光伏 單晶硅 4 3 10 9
寧波太陽能 單晶硅 5 4.5 12 12
創益科技 非晶硅
多晶硅 2.5 5.5 3 7
哈克新能源 非晶硅 0.8 0.8 0.8 0.8
力諾桑普 多晶硅 - 1.0 - 3
津能電池 非晶硅 0.5 0.5 3.5 3.5
林洋新能源 單晶硅
多晶硅 - 0.1 - 7.5
佳陽新能源 單晶硅
多晶硅 - 2.4 - 6.5
交大泰陽 單晶硅 - 0.5 3 5
玄中新能源
(奧奇太陽能) 單晶硅
多晶硅 - 0.5 - 2
世華創新 單晶硅
多晶硅 - - - 6
其他 - 1.0 5 2 10
總計 52.8 88.8 128.3 219.3
光伏總產能 至2005年底中國電池總產能420MW,組件總產能450MW,矽片總產能225MW。

(二)光伏發電應用
在太陽能光伏發電應用方面,目前我國主要以解決西部無電地區應用為主,國內市場並不足以消化製造商不斷增加的產能,目前中國光伏產品90%以上出口歐洲、日本等國際市場。

中國光伏發電重大項目一覽表

項目名稱 出資方 支持力度 主要內容 執行期 執行地域
「光明工程」先導項目 國家發改委,地方政府 400萬人民幣 建立村落電站和戶用系統,幫助建立銷售網路和加強機構能力建設 2000- 西藏、內蒙古、甘肅
「送電到鄉」工程 原國家計委,地方政府 26億人民幣 建立集中電站 2002-2003 新疆、西藏、甘肅、陝西、內蒙古、四川、青海
內蒙古新能源通電計劃 內蒙古自治區政府 2.25億人民幣 補貼農村戶用系統 2001- 內蒙古
世行、全球環境基金REDP項目 全球環境基金 2550萬美元 補貼農村戶用系統銷售,幫助機構能力建設和技術進步 2002-2007 新疆、西藏、甘肅、內蒙古、四川、青海
絲綢之路照明計劃 荷蘭政府 1379萬歐元 補貼農村戶用系統 2002-2006 新疆
德援KFW項目* 德國政府 2600萬歐元 建立村落電站 2003-2005 新疆、雲南、青海、甘肅
德援GTZ項目** 德國政府 約460萬歐元 技術支持與培訓 2003- 青海、雲南、西藏、甘肅
加拿大太陽能項目 加拿大政府 343萬加元 建立示範電站及管理培訓 2003-2005 內蒙古
日本援助NEDO項目 日本政府 3853萬人民幣 建立示範電站;實驗室建設 1998-2002 新疆、西藏、甘肅、陝西、寧夏、內蒙古、四川,青海、雲南、廣東、浙江、河北

*KFW項目的全稱為:中德財政合作西部太陽能項目
**GTZ項目的全稱為:中德技術合作在農村地區應用可再生能源改善當地發展機遇項目
隨著世界光伏市場需求持續高速增長以及我國《可再生能源法》的頒布實施,中國在光伏製造快速增長的同時,光伏應用的步伐也將加快。根據我國初步完成的《可再生能源中長期發展規劃》,2020年,我國光伏發電將達到2GW。雖然與發達國家有差距,但跟2004年我國光伏發電僅65MW的基礎相比,未來20年的增幅也將相當可觀。目前,相關部門正在著手研究制定光伏發電的扶持政策。
下表在國內外調研數據的基礎上,對未來五年中國光伏產業從組件價格(元/Wp)、組件產量(MW)、組件產值(億元)、年度並網安裝份額(%)、累積安裝容量(MW)等幾個方面的數據進行了分析預測。
2005-2010年中國光伏產業主要數據預測

年份 組件價格
(元/Wp) 組件產量
(MW) 組件產值
(億元) 年度並網安裝
份額(%) 年度並網安裝份額(%) 累積安裝容量(MW)
2005 37 200 74 8 8 104
2006 37 300 111 13 13 150
2007 35 400 140 21 21 <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