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軟體代碼 » 馬化騰年輕時開發過股票軟體
擴展閱讀
股票估值高適合買 2025-08-18 22:44:20

馬化騰年輕時開發過股票軟體

發布時間: 2022-06-12 02:04:04

⑴ 馬化騰的創業經歷

1、第一桶金

1998年,實用軟體概念不僅培養了馬化騰敏銳的軟體市場感覺,也使他從中盈利不菲。馬化騰是風靡一時的股霸卡的作者之一,他和朋友合作開發的股霸卡在賽格電子市場一直賣得不錯。馬化騰還不斷為朋友的公司解決軟體問題。這使他不僅在圈內小有名氣,而且也有了相當的原始積累。

2、創立騰訊



1998年馬化騰與他的同學張志東「合資」注冊了深圳騰訊計算機系統有限公司。之後又吸納了三位股東:曾李青、許晨曄、陳一丹。作為一家沒有風險資金介入就成立的軟體公司,初期的每一筆支出都讓馬化騰和他的同伴心驚。

3、困難機遇

初期發展過程中,騰訊經過一個很重要的賠償官司 :在1999-2000年左右,仿照ICQ開發的OICQ搶了很多ICQ的用戶群,尤其是中國大陸用戶。

後來ICQ公司通過法律途徑,最終判定騰訊敗訴,停止使用OICQ這個名稱,並歸還OICQ域名給ICQ公司,同時賠償了一定金額的費用,自此騰訊便使用了QQ這個名稱。

4、資金困難

創業之初,馬化騰率領自己的團隊做網頁、做系統集成、做程序設計。但由於不懂市場和市場運作,騰訊的產品拿出去向運營商推銷,卻經常被拒之門外。跟其他剛開始創業的互聯網公司一樣,資金和技術是騰訊最大的問題。

5、柳暗花明

軟體賣不掉,但用戶增長卻很快,運營QQ所需的投入越來越大,馬化騰只好四處去籌錢,馬化騰拿著改了6個版本、20多頁的商業計劃書開始尋找國外風險投資,最後碰到了IDG和盈科數碼,獲得了第一筆投資。騰訊的發展逐漸步入了正軌 。

6、榜單排名

2014年3000中國家族財富榜中馬化騰以財富1007億元榮登榜首,相比於2013年,財富增長了540億元。

2015年02月13日,入選「2014中國互聯網年度人物」活動獲獎名單。

⑵ 馬化騰是如何在短短十幾年從一無所有到中國首富的

馬化騰1971年10月29日出生於廣東省汕頭市潮南區成田鎮家美社區家一村。

童年時,馬化騰的父母在東方縣工作,1984年13歲正在讀初二時馬化騰隨家人從海南遷至深圳。後就讀於深圳大學計算機系計算機專業。

2017年8月7日,騰訊股價盤中再創歷史新高價320.6港元,馬化騰身家361億美元正式成為中國首富。

馬化騰在模仿間不經意打造了一個龐大的『QQ帝國』,為中國人創造了全新的溝通方式。

他是中國最富有的人之一,但是也是最低調的富豪之一。他創造了中國最大的網路公司。

⑶ 哪些軟體是馬化騰發明的

最早的QQ是馬化騰領導完成的。
QQ是1999年2月由騰訊自主開發的基於Internet的即時通信網路工具——騰訊即時通信(TencentInstant Messenger,簡稱TM或騰訊QQ)。QQ以前是模仿ICQ的,是國際的一個聊天工具,是I seek you(我尋找你)的意思,OICQ模仿ICQ它在ICQ前加了一個字母O,意為opening I seek you,意思是「開放的ICQ」,但被指侵權,於是騰訊老闆(馬化騰)就把OICQ改了名字叫QQ,就是現在我們用的QQ。除了名字變化,騰訊QQ的標志卻一直沒有改,一直是小企鵝。因為標志中的小企鵝很可愛迷人而且很受女生的肯定,用英語來說就是cute,因為cute和Q是諧音的,所以小企鵝配QQ也是一個很好的一個名字。
另外,微信(WeChat)也是騰訊公司於2011年1月21日推出的一個為智能終端提供即時通訊服務,由張小龍所帶領的騰訊廣州研發中心產品團隊打造 。

⑷ 騰訊公司發展歷程

騰訊公司簡介
騰訊計算機系統有限公司成立於1998年11月。1999年2月,騰訊自主開發了基於Internet的即時通信網路工具--騰訊即時通信(Tencent
Instant
Messenger,簡稱TIM或騰訊QQ)。經過三年時間的發展,到2002年,騰訊QQ的用戶群成為中國最大的互聯網注冊用戶群,注冊用戶為1億6000萬,活躍用戶5000萬。騰訊QQ成為中國最大的即時通信服務網路。
作為一家專業的即時通信服務商,騰訊依託龐大的用戶資源,利用本地化優勢,將即時通信整合進多種通信平台(互聯網、PC、手機、固話、家電及各種通信終端),並提供增值服務。目前,騰訊的業務線主要分三個層次;一是無線業務,二是其他增值業務,三是企業服務。
騰訊公司於1998年11月在深圳成立,是中國最早也是目前中國市場上最大的互聯網即時通信軟體開發商。1999年2月,騰訊正式推出第一個即時通信軟體---「騰訊QQ」;並於2004年6月16日在香港聯交所主板上市(股票代號700)。
成立7年多以來,騰訊一直以追求卓越的技術為導向,始終處於穩健、高速發展的狀態。QQ超過4.3億注冊帳戶的龐大受眾群體現了騰訊對強負載大流量網路應用和各類即時通信應用的技術實力。
騰訊已經初步完成了面向在線生活產業模式的業務布局,構建了QQ、QQ.com、QQ游戲以及QQ移動手機門戶這四大網路平台,分別形成了規模巨大的網路社區。在滿足用戶信息傳遞與知識獲取的需求方面,我們有QQ.Com門戶、QQ即時通訊工具以及年初收購的Foxmail電子郵件;滿足用戶群體交流和資源共享的方面,騰訊推出的個人博客Q-Zone將與我們訪問量極大的論壇、聊天室、QQ群相互協同;在滿足用戶個性展示和娛樂服務方面,騰訊擁有非常成功的虛擬形象產品QQshow、QQpet(寵物)和QQGame(游戲)QQMusic/Radio/LiveTV(音樂/電台/電視直播)產品,另外對手機用戶提供彩鈴、彩信等無線增值業務;在滿足用戶的交易需求方面,專門為騰訊用戶所設計開發的c2c電子商務的拍賣網已經上線,並和整個社區平台無縫整合。
1號人物:馬化騰
網名:pony
所持號碼
QQ:10001
騰訊公司總裁CEO
2號人物:張志東
網名:Tony
所持號碼
QQ:10002
騰訊公司技術總監CTO
3號人物:曾李青
網名:kney
所持號碼
QQ:10003
高級執行副總裁兼首席運營官
4號人物:
陳一丹
網名:Charles
所持號碼
QQ:10004
高級執行副總裁兼首席行政官
5號人物:許晨曄
網名:daniel
所持號碼
QQ:10009
高級執行副總裁兼首席信息官
CIO
6號人物:曾振國
網名:Patrick
所持號碼
QQ:10006
高級執行副總裁兼首席財務官
7號人物:(小光)網名:free
所持號碼
QQ
:10007
騰訊技術部經理
網路總管
8號人物:(夜貓)
網名
:nightcat
號碼:
QQ:
10008
早期的騰訊公司的技術開發人員
現在去向不明
9號人物:王浩
網名:JACKSON
所持號碼
QQ:10088
早期的騰訊公司的OICQ軟體的發明者
程序開發者

⑸ 有沒有大佬知道馬化騰在1992年開發的分析股票行情的軟體叫什麼 急!謝謝!

沒有用這些東西實踐證明不管用的,因為企業是在動態變化的,它不是靜態的。

⑹ 騰迅公司總裁馬化騰創業經歷

1993年從深大畢業後,他進入潤迅公司,開始做軟體工程師,專注於尋呼軟體的開發,並一直做到開發部主管的位置上,這段經歷使馬化騰明確了開發軟體的意義就在於實用,而不是寫作者的自娛自樂。「許多軟體技術人員往往對自己的智力非常自信,寫軟體只是互相攀比的一種方式,而我已希望自己寫出的東西被更多的人應用,也願意扮演一個將技術推向市場的小角色。」 實用軟體概念不僅培養了馬化騰敏銳的軟體市場感覺,也使他從中盈利不菲。「要相信自己寫的東西可以賣錢。」馬化騰是風靡一時的股霸卡的作者之一,他和朋友合作開發的股霸卡在賽格電子市場一直賣的不錯。馬化騰還不斷為朋友的公司解決軟體問題。這使他不僅在圈內小有名氣,而且也有了相當的原始積累。 最關鍵的問題是馬化騰平靜而有耐心的個性使其在股市上如魚得水,手頭很快就有了百萬資金。1994年入市的馬化騰最精彩的一單是將10萬元炒到70萬元,這使其完成了一次飛躍,為獨立創業打下了基礎。

⑺ 馬化騰以前是干什麼的

小馬哥不僅頗有顏值,還是個富二代,18歲的照片可以說是活生生的氣質儒男。當年在深圳大學讀計算機時,是典型的工科男,而大學畢業第一份工作做的就是編程,之後憑自己的聰明才智,設計了一款股票分析的軟體。沒過多久,這款軟體還被其它公司看上了,最後以5萬塊錢成交了——當然,當年的5萬塊,數量可不少,小馬哥第一次創業也算成了氣候。
到了27歲的時候,馬化騰已創立騰訊,當時的幾個合夥人被後人稱作「騰訊五虎」,目前還有幾個依然在跟著馬化騰一起治理騰訊。看現在的小馬哥,和以前的18歲對比,似乎也沒什麼改變,當然,多了幾份沉穩和淡定,相由心生,馬化騰的外表也很符合騰訊穩健發展的風格。

⑻ 馬化騰是靠背景成功的嗎

我不知道人們什麼時候喜歡談論名人的背景。例如,巴菲特8歲時曾訪問紐約證券交易所,但沒有人知道他的父親是國會議員;比爾·蓋茨的父親是律師,母親是華盛頓大學的校長;馬雲的父親是浙江曲藝協會主席;馬化騰父親是交通運輸部海南八港局副局長。




現在500萬元在上海幾乎買不到房子,別想安定下來。嘗到軟體開發甜頭的馬化騰開始進軍硬體「收貨系統」。股東可以通過在家看電視了解股價。當時電腦不太普及,人們通常集中在證券交易所大廳交易,很不方便。之後,馬化騰從這里賺了幾萬元。1994年,馬化騰將10萬元投入股市。不料,他恰巧遭遇牛市,而馬化騰瞬間擁有70萬元的巨額資金。這是公事。有時看起來它在賺錢,但實際上它損失了很多。目前,騰訊市值已達3.23萬億港元,馬化騰也躋身中國三大富豪之列。這一切也許有他父親的一點幫助,但更多的是因為好運氣,好地方和一點堅持!

⑼ 馬化騰開發了什麼軟體

馬化騰開發了騰訊QQ,是一款基於互聯網的即時通信軟體。QQ已經覆蓋了Windows、macOS、iPadOS、Android、iOS、Windows Phone、Linux等多種主流平台。其標志是一隻戴著紅色圍巾的小企鵝。騰訊QQ支持在線聊天、視頻通話、點對點斷點續傳文件、共享文件、網路硬碟、自定義面板、QQ郵箱等多種功能,並可與多種通訊終端相連。

早期發展

2001年,騰訊首次在QQ中集成廣告,而在QQ2005 Beta3版之前,TT瀏覽器被捆綁在QQ的安裝程序且為默認安裝。很多早期的第三方QQ版本(如草珊瑚QQ、木子版QQ)的設計初衷是屏蔽QQ的廣告和一些不必要的軟體和插件,而且還為QQ增加很多新功能,如顯示IP地址、查看好友是否隱身等。

⑽ 騰訊創始人是誰謝謝了,大神幫忙啊

出生日期:1971年10月29日 國籍:中國 籍貫:廣東省潮陽 星座:天蠍座 稱號:QQ之父、企鵝帝王 生肖:豬 [編輯本段]人物簡介 1971年10月出生於廣東潮陽市 1984年隨父母從海南遷至深圳. 1989年-1993年,就讀於深圳大學計算機專業。 1993年深大畢業,進入潤迅通信發展有限公司,從專注於尋呼軟體開發的軟體工程師一直做到開發部主管。 1998年,創辦騰訊計算機系統有限公司。 馬化騰,騰訊公司執行董事、董事會主席兼本公司首席執行官(CEO),全面負責騰訊集團的策略規劃、定位和管理。是主要創辦人之一,自一九九九年起受雇於騰訊集團。 出任現職前,在中國電信服務和產品供應商深圳潤迅通訊發展有限公司主管互聯網傳呼系統的研究開發工作。 一九九三年取得深圳大學理學士學位,主修計算機及應用,並在電信及互聯網行業擁有逾十年經驗。當選為深圳大學校友會副主席計算機系大學校友會主席 [編輯本段]小資料: 馬化騰,1993年畢業於深圳大學計算機專業,當年的他,流落在一些中小公司打工,最多隻能算做深圳的邊緣人,一次偶然的機會,馬化騰接觸了ICQ,一個以色列人開發的即時聊天工具,馬化騰覺得ICQ這個東西很好,好到什麼程度呢? 馬化騰認為,好到可以做PC機之間的傳呼機,要知道那個時候,別說手機,那是大富豪的標志,要是你能有個BB機,嘿嘿,可也是挺闊的,要泡女朋友肯定沒問題。 馬化騰覺得ICQ能夠在電腦上提供即時信息功能,可是就是有一個很大的缺點,ICQ版本沒有中文的,用起來很不方便 於是,馬化騰就想搞一個中文的ICQ,馬上叫上幾個朋友成立了一個公司,仿照ICQ 搞一個中國的ICQ 。 當然,剛開始,騰訊的日子非常艱難,好些時候,QQ是近似用一種卑鄙的手段去偷人家的空間和帶寬,因為沒有錢來買伺服器,而市場上ICQ的中文版OICQ特受歡迎,下載的人特多。公元2000年,那可是OICQ的冬天,是騰訊的冬天,第一次網路泡沫席捲了整個中國互聯網,騰訊要出手讓賢了。 騰訊的高層某人找過中華網,新浪,賣100萬,可是,中華網的高管層都拒絕了. 馬化騰幾乎是傾其所有,這個時候,QQ不知道自己的贏利點到底在哪裡?注冊資源是很多,有什麼用呢?難道QQ只能向申請QQ號碼的用戶收取一點可憐的注冊費嗎?(有一段時間QQ上,申請號碼要收費,就是QQ最艱難的見證) 這個時候,有風投公司砸錢幫助騰訊在香港上市了,QQ當時是沒有現金資本的,如果一定要講資本的話,那就是許多許多與你我這樣的數量高達7.147億的QQ用戶。 QQ上市後,馬化騰的個人身價迅速飈升,身價17億港幣! 據可靠消息現在的騰訊市值33億美金。 馬化騰在模仿間不經意打造了一個龐大的QQ帝國,改變了中國人溝通的方式,手機,電話,還有QQ成了大部分中國人必備的工具,甚至,有許多小弟弟小妹妹們可以不用手機,不用EMAIL,可是萬萬不能沒有QQ,上面有好多好多談得來的人,有好多好多好玩的游戲------ 從前一段時間開始,騰訊開始走多元化戰略,已經是中國的第四大門戶網站,有了自己的paipai.com(模仿淘寶),有了QQ幻想(模仿夢幻西遊),QQ堂(模仿泡泡堂)。有了自己的搜索引擎soso.com(模仿網路)—騰訊不光在線上像網路章魚一樣擴張,在線下更不例外,與可口可樂搞得如火如荼的促銷活動就是最好的證明。 馬化騰不喜歡作秀(最喜歡抄襲),而且QQ的新產品總是在無聲無息間推出無聊業務, 雖然年紀不大,馬化騰的網齡卻非一般人能比。很少有人知道在真正的Internet普及之前,有許多網迷已在慧多網上早早體會到網路的樂趣。而馬化騰就是其中之一,初上慧多網他就樂此不疲,半年後自告奮勇地投了5萬元在家裡搞了四條電話線和8台電腦、承擔起慧多網深圳站站長的角色,每天在工作之餘忙得不可開交。久而久之,深圳「馬站」在慧多網上名聲鵲起,馬化騰有些自豪。「在網上我才會獲得完全的興奮。」 通過網路馬化騰結識了相當多的朋友,例如網易的丁磊就是他的老友。「當年一起喝啤酒的時候,我們只是打工仔而已,都還不知道未來。丁磊後來的成功為我帶來了啟發,只要去做,沒有什麼事情是不可能的。」 [編輯本段]創業 「從1998年開始,我就考慮獨立創業,卻一直沒想清楚要做什麼,但創業的想法並沒有起伏,我知道自己對著迷的事情完全有能力做好。我感覺可以在尋呼與網路兩大資源中找到空間。」 馬化騰是個崇尚共享、自由精神的人,不會單純強調「我」的價值,他知道團隊的意義。騰訊的幾個創始人都曾在深圳電信、網路界有多年的從業經驗,幾乎是深圳第一批搞互聯網的人,這無疑可以在技術和業務層面為騰訊提供很多幫助。「創業不是說著玩的事,騰訊也並非一帆風順。一開始,我們的伺服器都無處託管,創建一家公司可比寫軟體復雜多了。」馬化騰感覺創業初期還是有許多東西可以回味。 對於如何將尋呼與網路聯系起來發展業務馬化騰早有自己的想法,但對於是否上馬ICQ項目,當時騰訊的股東方的確存在過激烈的爭論。「最後,對網路技術發展方向的認同感使大家求同存異,我們開始對ICQ技術傾注偏愛。」 ICQ是一種基於INTERNET的即時通信工具,它集尋呼、聊天、電子郵件和文件傳輸多種功能於一身。當用戶將ICQ安裝在個人電腦上,它就會嵌入Window系統,成為桌面上的圖標,用戶每打次打開計算機,它就是一個固定設備。互聯網用戶可藉此知道朋友是否在上網並可進行直接交流。三個年輕人看到了用戶對中文環境ICQ服務有極大的需求,,自主開發了基於INTERNET的網上中文ICQ服務,並成為全國在線人數最多的中文ICQ服務商。 「我們曾險些把開發出的ICQ軟體以60萬元的價格賣給別人。現在有點慶幸當初沒有貿然行事。要在互聯網上掘金就不能只看到眼前利益。許多很有才華的網路人才往往沒有注意這一點而失去了長遠機會。」馬化騰經常這樣告知同行。 在新興互聯網市場中淘金,是一項艱苦的工作。當時,這家十幾個人的小公司的主要業務是為深圳電信、深圳聯通和一些尋呼台做項目,QQ只是公司的副產品。整個公司經常為了一個項目傾巢而出,還要時刻避免露出馬腳。為了給客戶留下很有實力的印象,那時馬化騰的名片上從來不印「總經理」的字樣,而只帶「工程師」的頭銜——在深圳,像騰訊這樣的公司有上百家,馬化騰當時的期望,只是公司能生存下來。 [編輯本段]困難與機遇 跟其他剛開始創業的互聯網公司一樣,資金和技術是騰訊最大的問題。「先是缺資金,資金有了軟體又跟不上。」1999年2月,騰訊開發出第一個「中國風味」的ICQ,即騰訊「QQ」 ,受到用戶歡迎,注冊人數瘋長,很短時間內就增加到幾萬人。人數增加就要不斷擴充伺服器,而那時一兩千元的伺服器託管費對公司都不堪重負。「我們只能到處去蹭人家的伺服器用,最開始只是一台普通PC機,放到具有寬頻條件的機房裡面,然後把程序偷偷放到別人的伺服器裡面運行。」 「那時候覺得養不起就賣掉吧,」馬化騰提起當時情形很慶幸地笑了:「但是在賣QQ時我們碰到了麻煩。我跟許多ICP(內容提供商)談,他們都要求獨家買斷。」這讓本想靠QQ軟體多賣幾家公司賺錢的馬化騰非常猶豫。最懸的是當時與深圳電信數據局的談判,對方准備出60萬元,馬化騰堅持要賣100萬元,始終談不攏,只好告吹。 軟體賣不掉,但用戶增長卻很快,運營QQ所需的投入越來越大,馬化騰只好四處去籌錢。找銀行,銀行說沒聽說過憑「注冊用戶數量」可以辦抵押貸款的;與國內投資商談,對方關心的大多是騰訊有多少台電腦和其他固定資產。1999年下半年,從美國到中國,互聯網開始「發燒」,受昔日老網友海外融資的啟發,馬化騰拿著改了6個版本、20多頁的商業計劃書開始尋找國外風險投資,最後碰到了IDG和盈科數碼。「他們給了QQ400萬美元,分別占公司20%的股份。QQ發展到1萬用戶時,這筆錢還沒用完。」 有了這筆資金,公司買了20萬兆的IBM伺服器。「當時放在桌上,心裡別提有多美了。」馬化騰回憶當時情景,還喜不自禁。 補充一下: 騰訊經過一個很重要的賠償官司,即,當時名叫OICQ尋呼機,在1999-2000年左右,OICQ搶了很多ICQ很多的用戶群,尤其是中國大陸,同時注冊了 www.Oicq.com 這個域名,後來ICQ公司通過法律途徑,最終判定騰訊敗訴,停止使用OICQ這個名稱,並歸還上述域名給ICQ公司,同時賠償了一定金額的費用,從此騰訊使用QQ這個名稱,因 www.qq.com 域名給他人注冊,騰訊於是乎通過談判,租用別人的域名。 另個插曲,為什麼5位號比較難申訴,都是因為初期的OICQ在98年放號時就是4位,於99年初統一在前面加1還是幾的,升級成5位,後續才陸續放出6789。。。位。 在98年99年時誰會想到這東西能掙錢,早知道申請多些號,最初申請的號,早不知道丟哪了,因為當時上網條件還是很有限的,一個好點的賀氏貓都要1000多,上網費都是比較高的,當時只有些較大的公司才有上網,直至99年底,才逐步有所改善。 馬化騰:中國互聯網企業崛起需 "創新"。馬化騰介紹說,互聯網行業是一個有高知識密集的特點、有高附加值和有高產業帶動能力。不僅如此,這個行業還具有低能耗、低環境污染,「兩低」的特點。可以說,互聯網的服務行業不僅是高端服務行業,更是環保、綠色的服務行業。 在發言中,馬化騰認為互聯網產業非常新,而且變化非常快,歷史也非常短。 馬化騰相信中國互聯網的本土企業能夠崛起最主要的原因是本土的創新,本土公司能夠充分的理解中國用戶的特點和發展方式,開發出真正適合中國網民的應用和服務,這是最根本的因素,未來國際巨頭也可以做得很好,比如可以招很多非常好的人才,但是也一樣要本地化。未來我們可以看到越來越多的高端服務業要走向開放、進入資本市場,那麼在企業管理機制方面,還包括人才的吸引、激勵體制方面,如果不做改革的話,是沒有辦法和國際的、更加專業的服務型的公司去競爭。 [編輯本段]馬化騰持股比例: 騰訊控股有限公司股份信息(截止至2008年3月)港交所股票代碼:700總股數: 約170.9億主要股東: MIH (35.24%), 馬化騰(12.76%), 張志東(4.63%) [編輯本段]馬化騰經典語錄 1、有時候不辛苦但是壓力大,有時候是辛苦但是壓力不大。 2、對我來說,現在QQ不是工作,是興趣。 3、做公司要對股東、投資者負責任。所以現在看新興公司大量燒錢看不慣。 4、我和太太就是通過QQ認識的,不過當時她也不知道我是誰。我就說我是工程師。 5、我們都是普通家庭,沒有什麼特殊的,頂多是房子大一點,也不是說什麼太大變化。潮州人習慣喝粥,還是這樣。 6、工作5、6年的時候,我花的錢就是買書。就是買電腦。 7、現在成家了,有小孩了,要照顧家裡,會佔用一些時間,跟單身漢不一樣了。工作方面呢?沒有太大的分別。我始終是產品經理的角色。 8、2000年網路泡沫破之前,融資是一輪一輪的,大都想著趕緊花完再去融資,我不是這樣想。 9、我很多年沒有寫代碼了,但做一些主要決策的時候,你要是寫過代碼,你就知道,主要是系統分析、決策、要做什麼,但是你要有技術底,否則不能做判斷。 10、我認為騰訊的成功,首先就是技術、產品和用戶感這個要非常強。第二,團隊穩健、股東架構穩健很重要。 11、平面媒體這樣聊比較好,我對鏡頭不太舒服。社交這種交流就不太喜歡,不太喜歡應酬。 12、我們原來也沒想過要成什麼樣。我們只是想覺得有機會去做,發揮所長。也有點回報。 13、初期運氣佔得比較重,至少70%。但是01年之後主要還是靠自己。我也沒有什麼特別幸運的事,不幸的東西也挺多的,就是自己要去扛、自己想辦法,後期要靠自己。 14、投資者對我們看得比較透,分析的很細,他也許會降低其他SP的評級,不會降低我們的。包括我們現在網游,還有其他,他給我們市盈率也是高過純網游公司,因為他認為你是平台化、有溢價。 15、在中國互聯網發展的早期,對大多數網民來說,據我們了解接觸,很多是瀏覽器都不知道,電子郵件也不知道,就知道上QQ就是上網。 16、2002-2003年我們感覺不對了,網吧里網游越來越多,寬頻也開始了。很多QQ是掛在網游邊上,我們就感覺有危機感了,MSN也是勢頭開始起來了,我們危機感很強。就是等死還是找死的問題。 17、回顧騰訊10年業務的發展,其實就是慢慢地試,有信心,步子才會逐漸大一點。 18、要學習能力強。千萬不要躺在功勞本上,不要說我就不學了,一定要有興趣去學。電子商務我現在都要有興趣去學。整天在拍拍網上買東西,找感覺。 19、其實我是很看中支付的。但是支付我要有電子商務來帶,支付對我們收費服務是很重要的,而且他可以黏住,就是說你有個錢包,這個錢包循環付費習慣養成後會有很強的黏性。 20、淘寶培育市場起了很大作用,我們也感受到這個實用性和這個前景,我們認為還是很重要的。但是我們也知道它現在的策略,因為是免費,這裡面要燒很多錢。但是如果在未來再進入的話,其實你的成本會更高。所以說這裡面要做,但也不是亂燒錢,都是盡量用自己已有的資源,這樣子去考慮,包括推廣等等。 21、現在對我們最大的挑戰是怎麼拓寬我們的用戶群。應該說此前有很多是誤導,說我們要放棄這個搞那個,開什麼玩笑,怎麼會那麼傻,我是拓寬。 22、品牌不是自己封的,一定要有實實在在的產品,滿足到各個階層的人,有口碑、認可了,他會給你這個品牌賦予很多內涵,自然會認可。 23、很多人評論說QQ郵箱最不像我們的產品,這也是我們有意而為之,讓QQ郵箱保持最簡潔、沒有廣告、最佳商用,而且有效率的形象。 24、我相信慢慢高端用戶用多了,他會覺得騰訊這是一個綜合的平台。就是互聯網的代名詞。上網的代名詞。在線生活的代名詞,我希望是這樣。 25、對我們來說,選人品很重要,超級強調這塊。這跟我們文化有關。創始人喜歡簡單的,不喜歡搞政治化。包括選幹部,人品很重要。第二是看專業能力和配合能力、聰明度等等。這是我們選拔人才的幾個原則。 26、瀏覽器為什麼騰訊要做TT,就是沒有一個合我用。比如說我們雙擊關閉,所以我就說我們開發一個吧。至少我做一個代表我自己的要求的產品,我覺得我可以代表很大一部分人群。 27、第一是融資、第二是提高形象,第三是股份流通和期權,有期權這種長期激勵手段可以用。對吸引人才,特別是高端人才來說很重要。對我個人來說也是很重要,完成一個歷史階段。 28、我覺得有危機感。但是這個危機感只要早點發現、早點應對,那還是有勝算。起碼要往前走一步,看清楚情況,你才會下一步決定哪方面加大、哪方面放,但是會盡量低成本。 29、現在中國3D網游水平也不錯了,但是缺乏是一個真正懂游戲的人才,就像導演一樣,中國電影跟歐美電影差距,還是跟人才有很大關系。但是網游比電影好一些,他還是有技術的成分更多一點,不是純藝術的體現。 30、網遊行業現在比較可悲的是局勢太亂,行業還沒有進入穩定時代。中國好幾個小的公司,開發一個小的,就可以上市,很多煤老闆也去搞,挖幾個人出來就搞了,還想著上市。所以就搞得比較亂一點。畢竟還是利潤太高。 31、QQ對於其他業務來說,其作用也只是幫你一把,剩下靠你自己的造化。你要當作沒有QQ支持,獨立面對競爭,這樣才可能成功。QQ是錦上添花。你產品做不好,一樣沒有用。 32、騰訊一直致力於公益慈善事業。我記得當時汶川發生地震之後,我們可以通過IP地址看到災區地方用戶一下子消失得很厲害。我們心裡也清楚,很多用戶可能再也上不了線,再也上不了網了,可能永遠離開了我們。我覺得那一瞬間給我們的震撼是很大的,也是很直觀的,幫助我們很快做出決策。 33、當然從災難發生之後,騰訊從上到下所有的人都在想怎麼表達我們的感情,除了捐獻之外,我們覺得要利用現有的平台和網路,把全國每個人的愛心表達出來。在短短一個月的時間里,有超過30多萬人通過我們的支付平台和即時通訊的宣傳,捐助了2300萬元,我覺的這在當時應該說是國內最大的一次在線捐助的行動。我們看到這個數字不斷上升,包括用戶的留言不斷地翻滾,我們看到了全國各地愛心人士非常真誠的心。 34、騰訊有幸在大浪潮里能夠有這么好的一個機遇,包括現在和未來都會有很多新的機遇涌現,更關鍵還是靠人的意識,是不是真正能去把握好的機遇。 35、我很喜歡的一個電影是《帝企鵝日記》,企鵝是一種可愛的動物,在他身上集結了愛、勇氣和冒險的精神。 36、保持創新,過去十年,中國互聯網利用本土優勢成功抵禦了國際巨頭的進攻,取得了全面勝利,但真正決定中國互聯網生死存亡的是接下來的十年。這十年中國企業不僅要和國際企業比拼服務,更要拼創新和核心技術能力。 37、未來3年是網路大發展的寶貴三年黃金時間,三年後,網民數突破5億的話,基本上滲透率相當高了,後面增長會放緩,這些用戶群就是未來一二十年發展的基礎,所以這個時候不去投入的話,是很不明智的。 38、很多機遇是外界賦予的,這方面我們自己覺得很幸運,所以更加不能浪費這個機會,應該想得更多。而不能說你現在得到的是自然的,別人打不贏你,我們從來都會很擔心,不會覺得自己很強。 39、相信中國有機會成為一個文化產業出口大國,未來十年,中國自己製作的網路游戲等文化產品,將會越來越滲入到全球,這將是一個很好的創業方向。 [編輯本段]馬化騰的創業哲學 馬化騰在創辦和經營騰訊的時候,總是小心翼翼地追問自己三個問題,而這「三問」准確地揭示了馬化騰的經營哲學理念。 一問:這個新的領域你是不是擅長?馬化騰憑著對網路市場一種朦朧卻又相當有預見性的理解,用近乎偏執的興趣和近乎狂熱的工作熱情搭起騰訊的架子,牢固堅持以技術為核心的公司理念,極端專注於技術開發和提升質量,當然能高出對手一籌。 二問:如果你不做,用戶會損失什麼嗎?做軟體工程師的經歷使馬化騰明白,開發軟體的意義就在於實用,而不是寫作者的自娛自樂:「其實我只是個很愛網路生活的人,知道網迷最需要什麼,所以為自己和他們開發最有用的東西,如此而已。」 三問:如果做了,在這個新的項目中自己能保持多大的競爭優勢?QQ最早只是作為公司的一個副產品存在的,馬化騰們對QQ所蘊含的巨大市場價值並沒有足夠的認識。而且無論從技術上還是資金上,他對自己究竟能保持多大的競爭優勢並沒有把握。當時騰訊所採取的策略是「三管齊下」:一方面繼續鞏固傳統網路尋呼系統帶來的大量利潤;一方面將精力更多集中在改進QQ功能和開發新版本上;一方面尋找風險投資的支持。事實證明,這樣的策略是正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