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泰坦尼克號是真實的嗎
是真實的
泰坦尼克號
泰坦尼克號(英文RMS Titanic),台灣和香港稱為鐵達尼號,20世紀初英國製造的一艘在當時世界最大的豪華客輪,在當時被稱為是「永不沉沒的」,但卻在1912年4月15日從南安普頓至紐約的處女航中,在北大西洋撞上冰山而沉沒,由於缺少足夠的救生艇,1500人葬生海底,造成了當時在和平時期最嚴重的一次航海事故,也是迄今為止最著名的一次。美國電影《泰坦尼克》就是根據這一真實的故事拍攝的。
「泰坦尼克號」共耗資7500萬英鎊,噸位46328噸,長882.9英尺,寬92.5英尺,從龍骨到四個大煙囪的頂端有175英尺,高相當於11層樓。是當時一流的超豪華巨輪。
2006年5月,最後一名見證事件的女性生還者逝世,終年99歲。目前尚有兩名女生還者仍然存活,但她們在意外時還不到一歲,因此不會對事件有回憶。
建造過程
1909年3月31日泰坦尼克號開始建造於北愛爾蘭的最大城市貝爾法斯特的哈南德·沃爾夫造船廠。船體於1911年5月31日下水。她也是白星航運公司(White Star Line)在同一造船廠建造的奧林匹克級郵船的第2艘船。在當時是最大最有聲望的載人郵船。泰坦尼克號有260米長,28米寬,噸位46329噸(凈重21831噸),排水量達到了規模空前的66000噸!盡管她包含了更多的空間導致了更大的總噸數(比奧林匹克號多出1600噸)。她的船體還是和她的姊妹船奧林匹克號一模一樣大。船上有899名船員,可以運載3300名乘客。因為她也運送郵件,所以也叫皇家郵汽船泰坦尼克號。同樣碩大無比的4個煙囪中只有3個真正工作。剩下那個是個陪襯,唯一的實際用途是作為主廚房的煙囪。動力系統有三套主機:其中兩套為四汽缸往復式蒸汽機,一套蒸汽輪機,主機功率達到50000馬力,航速23~24節。
但是白星公司的興趣不在追求速度這方面。泰坦尼克號的麵包師比格斯回憶說:「……再不會有象她那樣的船了。我曾經在奧林匹克號、庄嚴號、伊麗莎白王後號……上工作過。它們都比不上泰坦尼克。……不錯,就象奧林匹克號一樣,不過豪華得多。比方大餐廳,奧林匹克號甚至連地毯都沒有。泰坦尼克號的地毯則厚得可以沒過膝蓋……再就是傢具,重得你都抬不動。還有那些護牆板……他們可以建造一艘更大、更快的船,可是泰坦尼克號卻把全部力量放在營建一個豪華與舒適的空間上……她的確是一艘了不起的船……」。比格斯說出來的是一種普遍的看法。泰坦尼克號使得所有建造與設計她的人都受到誘惑。這種誘惑力之大,使她在多年之後,越來越膾炙人口。用《造船家》雜志的話說,泰坦尼克號「在許多細節方面模仿了凡爾賽宮……擺滿路易十五風格傢具的休息室,風格類似法國的小特里亞農宮沙龍,壁爐上的雕刻作品是《凡爾賽宮的狩獵女神》。還有其它精美的浮雕和藝術作品……上等的柚木和黃銅裝飾,吊燈和壁畫,印度和波斯的地毯」。甚至三等艙也有大理石的洗漱池和床頭取暖設備。泰坦尼克號在當時是無可比擬的奢華。盡管她不是第一艘提供甲板游泳池,健身房,浴室和升降梯的船,她竭盡全力提供了以前從未見過的服務水平。對頭等艙的乘客,她提供了3台升降機;作為一種革新,她給二等艙的乘客提供了一台升降機。經濟艙的乘客仍然需要爬樓梯。
她最著名的一個特點就是她豪華的樓梯了。詹姆士·卡梅倫在他的電影中忠實的再現了這個樓梯。
奧林匹克號和泰坦尼克號盡管是姐妹船,但是一些細節部位並不一樣。在經過奧林匹克號首航的觀察發現,A甲板的人會被水霧淋到,貫通B甲板的散步走廊利用率不高。這兩處缺陷都在泰坦尼克號上得到了改進,其中B甲板的一部分被改裝為頭等艙豪華套房的私人專用露台。
泰坦尼克號被認為是一個技術成就的定點作品。泰坦尼克號更津津樂道的是安全性。兩層船底,由帶自動水密門的15道水密隔牆分為16個水密隔艙,跨越全船。16個水密(不進水的)隔艙防止她沉沒。奇怪的是,這些水密隔艙並沒有延伸得很高。頭兩道水密隔牆與最後的五道,只建到了D甲板。中間的八道牆則只設到了低一層的E甲板。雖然如此,其中任意兩個隔艙灌滿了水,她仍然能夠行駛,甚至四個隔艙灌滿了水,也可以保持漂浮狀態。當時的人們再也設想不出更糟糕的情況了,所以稱泰坦尼克號為「永不沉沒的船」。一個船員在航行中對一個2等艙女乘客西爾維亞·考德威爾說:「就是上帝親自來,他也弄不沉這艘船。」
處女航
1912年2月3日,泰坦尼克號完成了裝潢工作,處女航最初被定在了3月20日。但奧林匹克號在1911年9月的那次倒霉的碰撞(與皇家海軍的霍克號巡洋艦相撞)耽擱了泰坦尼克號的最後收工。她的處女航被安排在了4月10日。在此之前,還要在4月1日進行海上試航。一切圓滿。泰坦尼克號於3日抵達南安普敦港,停泊在41號錨地,等待10號那天激動人心的時刻到來。作為不愉快的小小插曲,由於南安普敦港煤炭工人罷工,加煤工作遇到了一點挫折。IMM公司不想再推遲泰坦尼克號的處女航,所以從公司所有停泊在南安普敦港的郵船煤艙里搜刮干凈了所有的煤塊。
1912年4月10日,在南安普敦港的海洋碼頭,萬頭涌動。「永不沉沒」的泰坦尼克號啟程駛往新世界。碼頭上擠滿了乘客、來送行的家屬、行李搬運工和海關的檢查人員。上午11點,一號煙囪噴出了白色的蒸汽。29台鍋爐中的25台開始依次生火。中午12點整,泰坦尼克號在拖船的拉動下慢慢離開了碼頭。兩個外側螺旋槳開始攪動南安普敦港海水。泰坦尼克號依次駛過了停泊在港口中的庄嚴號(不是後來德國賠償的那艘)、費城號、聖路易斯號、海洋號和紐約號郵船,鳴笛向它們致意。這艘46000噸的大船似乎對其它船隻很有吸引力。在水流吸力作用下,紐約號郵船的船身開始向泰坦尼克號靠攏,幸好錨鏈和纜繩及時地拉住了它。泰坦尼克號的拖船伏爾甘號把紐約號的船身頂了回去。世界上最大的郵船開始了它的第一次、也是唯一的一次航行。
當天晚7點,泰坦尼克號抵達法國瑟堡港。另一批乘客和貨物搭乘「游牧」號和「交通」號兩艘專用擺渡船登上了泰坦尼克號,包括美國富翁阿斯特和瑪格麗特•布朗夫人--後來被報紙稱作「永不沉沒的尊貴的布朗夫人」。第二天中午,泰坦尼克號抵達愛爾蘭的昆斯敦(今天的科克)。一批對新世界充滿憧憬和希望的愛爾蘭移民登上了船。一個乘客在這里上岸,他拍下的照片後來成了泰坦尼克號的絕版照片,今天在收藏家眼裡價值連城。
為了以最快的速度穿越大西洋,泰坦尼克號選擇了距離較短的北航線。氣溫不斷地下降。但天氣非常晴朗。事後倖存的船員說,他們以前從來沒看到過這么寧靜的北大西洋。按照伊斯梅的命令,泰坦尼克號在第二天就把速度加快到了25節。盡管認為卡納德公司只求快速的策略降低了公司形象,但白星公司也很想得到藍飄帶來炫耀一下。一路上,泰坦尼克號沒有發生什麼大事。船上的電報員菲利普忙著替頭等艙乘客們拍發昂貴的私人電報,大多是報平安的廢話和股票買賣交割的指令。
1912年4月14日,星期天晚上,一個風平浪靜的夜晚。甚至一點風都沒有。如果有的話,船上的瞭望員會發現波浪拍打在冰山上的點點磷光。泰坦尼克號以22節的速度在這片漆黑冰冷的洋面上兼程航行。接到附近很多船隻發來的冰情通報,史密斯船長命令瞭望員仔細觀察。這一年的冰山比往年向南漂得更遠。但是,令人驚訝的是,盡管為頭等艙定製了鍍金的樓梯把手和印度的手工編織地毯,白星公司卻沒有給瞭望員配備望遠鏡!!11點40分,瞭望員弗雷德里克•弗利特(後來生還)發現遠處有「兩張桌子大小」的一塊黑影,以很快的速度變大。他敲了3下駕駛台的警鍾,抓起電話:「正前方有冰山!」。接電話的六副穆迪通知了旁邊的大副默多克。默多克下令減速,左滿舵,停船倒車。事後證明這是一個最愚蠢的決定。當時最好的選擇,要麼是加速的同時左滿舵,冒一些風險;要麼是減速的同時用堅固的船頭去撞冰山。1912年4月那個寒冷的夜晚,泰坦尼克號和冰山發生死亡之吻。
這次碰撞的結果,後來人們都知道了。但當時船上的乘客和船員們卻反應不一。頭等艙和二等艙一些睡得不熟的乘客被一陣輕微的金屬刮擦聲驚醒了。船身輕微震動了一下。有人以為遇上了大浪,有人以為是觸礁了,還有人以為是螺旋槳發生了故障。但是下面船艙的乘客感覺到的震動劇烈得多。有的乘客看到了舷窗外擦身而過的乳白色冰山。有些擦掉的冰塊掉到了船艙里。底層統艙的移民乘客更是心驚肉跳地發現,冰冷刺骨的海水正從不知道的什麼地方漫過門縫。船很快停了下來。一些乘客披上外套來到甲板上。北大西洋上空繁星閃爍,氣溫則低達零下一度。漆黑的天穹下,泰坦尼克號的窗戶里發出溫暖的淡黃色燈光。四根高大的黃黑兩色煙囪中冒著白色的蒸汽煙霧。突然,有三根突然發出了震耳欲聾的轟鳴聲和嘶叫聲。懂得蒸汽機的乘客知道,這是船上的鍋爐安全閥門在釋放掉多餘的過熱高壓蒸汽。得到通知的史密斯船長和哈蘭•沃爾夫公司的首席造船工程師托馬斯•安德魯斯一道檢查受損情況。前面的五個隔艙都涌進了海水。海水似乎正在有條不紊地漫過H甲板。在郵件艙昏暗的燈光照耀下,成包的郵件漂浮在海水上。檢查過所有水密艙之後,安德魯斯平靜地對史密斯船長說:「這艘船沒救了」。史密斯船長問還能剩下多少時間,得到的答復是一個小時,最多兩小時。之後發生的事情,大家已經都很清楚了。15日凌晨0點5分,史密斯船長下令准備放救生艇。0點15分,泰坦尼克號發出了「CQD MGY」的呼救信號。CQD是當時通用的遇險信號--「Come Quickly Danger」,MGY是泰坦尼克號的無線電呼叫代號。不久又發出了新近被國際海事協會確定的SOS求救信號。很多大西洋上的船隻都收到了求救電報。加拿大太平洋公司的聖殿山號、卡納德公司的喀爾巴阡號、俄國貨船緬甸號,還有法蘭克福號、弗吉尼亞號……都在加速向出事地點趕來。例外的是,就在18海里外的不定期客船加利福尼亞人號的收發報員則在這時關掉電報機睡覺去了。這艘船已經被浮冰困了將近一天,船上一晚上都沒什幺大事,好像也不會發生什幺大事。
0點45分,第一艘救生艇被放下。船上發射了第一枚遇險火箭。一片閃亮的白色火星緩緩落下。0點55分,泰坦尼克號的船頭已經沒入水中。救生艇邊的工作則是亂七八糟,盡管婦女和兒童(頭等艙和二等艙的婦女兒童)先登上救生艇的美德得到了遵守,但很多救生艇在半空的狀態下就被放了下去。不過這也不能怪船員,當時的航海界都認為如果救生艇滿載人員放下去的話,會造成損壞甚至傾覆。泰坦尼克號的救生艇設計得很結實,但是船員們不知道這一點。結果可以搭載1178人的救生艇,只上去了651人(還有一些人是跳海之後被救上救生艇)。到1點40分,最後一艘折迭救生艇被放下海面。船上的樂隊陪伴著乘客,用音樂安撫著這些註定要在幾十分鍾後死去的人們,一直演奏到最後一刻。面對生死抉擇,有些人選擇象紳士一樣地死去,富翁古根海姆穿上夜禮服,「即使死去,也要死得象個紳士」。來自丹佛市的伊文斯夫人把救生艇座位讓給一個孩子的母親,而白星公司主席伊斯梅則拋下他的乘客、他的船員、他的船,在最後一刻跳進救生艇。人性的善與惡,在這里被揭露無遺。隨著湧入船身前部的海水越來越多,船尾逐漸離開水面,高高地翹起。凌晨1點35分,海水浸入了鍋爐室。2點10分,一直堅守崗位的菲利普斯發出最後一封呼救電報。2點13分,船上29台大型鍋爐紛紛離開底座,互相沖撞著砸破一道一道的水密牆,在船頭部位砸開大洞落入海水中。2點17分,海水湧入中央電力控制室,引發短路,全船燈光熄滅。2點18分,伴隨一陣巨大的斷裂聲,泰坦尼克號船身從三、四號煙囪中間的地方斷為兩截。2點20分,船頭部分沉入海中,後半截砸回海面,在一分鍾之內就緊跟著泰坦尼克號前半部分一道沉入了水中。1503名乘客和船員隨它而去。
落入水中的人們很快就失去了知覺。等待他們的是迅速的體溫喪失,神經麻痹和死亡。救生艇中的人們也被凍得半死。一些人完全是憑借堅強的意志,半身泡在冰冷刺骨的海水中,緊緊扒住翻覆的2號救生艇。6號救生艇中的布朗夫人堅決要求去救那些仍然泡在水中的人,但是被救生艇上的船員狠狠地威脅了一通。一直到3點30分,卡納德公司的客船喀爾巴阡號最先趕到了出事現場。4點鍾,喀爾巴阡號船員在北大西洋黎明的微光下發現了第一艘救生艇。救援工作一直持續到早上8點30分,第12號救生艇被繫上救援纜繩。泰坦尼克號上2208名船員和旅客中,只有705人生還。喀爾巴阡號的船長和牧師在大餐廳主持了一次悼念儀式。8點50分,掉頭返回紐約。
11月18日,喀爾巴阡號抵達紐約港。經過自由女神像時,上萬人在曼哈頓島的巴特雷海岸觀看。在54號碼頭,大約3萬人佇立在雨水中默默地迎接泰坦尼克號上的倖存者。泰坦尼克號沉沒的消息震驚了整個西方世界。當時人們的震驚程度,不亞於本世紀美國的9.11事件。大西洋兩岸許多地方降了半旗。英國國王喬治五世和美國總統塔夫脫互致唁電。德皇威廉二世也拍發了弔唁電報。
事故的後果和影響
泰坦尼克號是人類的美好夢想達到頂峰時的產物,反映了人類掌握世界的強大自信心。她的沉沒,向人類展示了大自然的神秘力量,以及命運的不可預測。到泰坦尼克號沉沒那天為止,西方世界的人們已經享受了100年的安穩和太平。科技穩定地進步,工業迅速地發展,人們對未來信心十足。泰坦尼克號的沉沒驚醒了這一切。這艘「永不沉沒的輪船」——埃菲爾鐵塔之後最大的人工鋼鐵構造物,工業時代的偉大成就,因為對自然的威力掉以輕心,滿不在乎,所以在第一次處女航中就沉沒了。泰坦尼克號將永遠讓人們牢記人類的傲慢自信所付出的代價。人們永遠也忘不了這幅畫面:泰坦尼克號在海底昂著頭,殘破和污跡也掩蓋不了她的高貴。這就是她的歸宿。歷史就這樣演變成了傳奇。
這場災難震驚了國際社會。因為它向一些人證明了:人和人們的技術成就無法於自然的力量相比。
在當時的煉鋼技術並不十分成熟,煉出的鋼鐵在現代的標准根本不能造船。泰坦尼克號上所使用的鋼板含有許多化學雜質硫化鋅,加上長期浸泡在冰冷的海水中,使得鋼板更加脆弱。
另一方面,泰坦尼克號撞擊示意圖和大眾的想法不一致的是:泰坦尼克號的沉船形式亦有很多說法。包括全船沉沒;船身近第2及第3支煙囪中間折開,然後各自以垂直沉沒;船身近第3及第4支煙囪中間折開,然後前船身部分拖著船尾,船尾垂直下沉。直至1985年,當著名科學家巴拉德在紐芬蘭東南約380英裏海域找到泰坦尼克號殘骸,分別是前2支煙囪的船頭部分,以及第四支煙囪之後的船尾部分,就初步證明了第3個理論。而這個理論在其後由詹姆斯·卡梅倫執導電影「泰坦尼克」體驗出來。當時大家都認為,由於第3支煙囪的船身部分已經被炸毀成碎片,永遠找不到這一部分。但是在2005年8月由History Channel贊助的考古隊伍,在船尾殘骸後500米找到這船身部分,殘骸約12米乘27米,船底的紅色油漆還清楚可見。這個發現更推翻了過去20年的「雙截論」。科學家相信泰坦尼克號,是折開3截後沉沒。
泰坦尼克號沉沒時的確使用了國際通用的摩爾斯電碼遇難信號SOS,但這不是SOS最早使用的例子。在1906年的柏林外的國際無線電通訊會議第一次提議了SOS信號。1908年國際社會認可了這個提議並慢慢開始廣泛使用,這已經是泰坦尼克號沉沒的四年前了。然而,英國的無線電操作員很少使用SOS信號,他們更喜歡老式的CQD遇難信號。泰坦尼克號的無線電首席官員約翰.喬治.菲利普一直在發送CQD遇難信號,直到下級無線電操作員哈羅德.布萊德建議他:發送SOS吧,這是新的呼叫信號,這也可能是你最後的機會來發送它了!然後菲利普在傳統的CQD求救信號中夾雜SOS信號。求救信號最終在第二天早上被加利福尼亞號收到,因為她並沒有24小時都監聽無線電。
泰坦尼克號的沉沒極大的影響了船的製造和無線電電報通訊。 1913年12月12日,英國倫敦因此召開了第一屆海上生命安全國際大會。大會制定的條約導致了國際冰山檢測組織的形成和資金投入。改組織的美國海岸警衛隊的下屬部門,直到今天她還在檢測和報告北大西洋的可能威脅航船的冰山。條約也一致達成一個新規定:所有的載人船隻應該有足夠的救生船來裝載所有的在船上的人,並且適當的相關訓練也應該進行。還有就是無線電通訊應該24小時開通,加上一個2級備用電源,這樣就不會漏掉呼救的信號。條約也同意:從船上發送任何火箭必須被解釋為一種求救信號。
就是過了1個世紀後的今天,幾個關於泰坦尼克號和它的沉沒的荒誕說法仍然存在。一個是:她的舵太小了,大一點的舵可以避免這場災難。大點的舵的可能會拯救她,當時她的舵的尺寸按法律上說,就其船身尺寸而言不算小。事實上,按今天對輪船的規定看,泰坦尼克號的舵的尺寸仍然是合格的。 另一種說法是:泰坦尼克號上的救生船不夠。實際上,她的救生船數量是符合英國的法律規定的,該項法律定的數量不是基於乘客數,而是基於船的噸位。當時所有船的救生船數量都遠遠低於需要的數量,當時救生船的目的那時不是用來裝下全體乘客的;它們只是用來從一艘下沉的船上轉移乘客到另一艘救援船上。在那時,國際通用的海事安全規則是,客船上的救生艇搭載人數是船上總人數的三分之一,泰坦尼克號的救生艇可以搭載一半的乘客,白星公司還為這種「對乘客安全高度負責」的額外配置沒有引起公眾注意而感到不平。泰坦尼克號的沉沒永久性的改變了這種救生策略。泰坦尼克號沉沒後,制訂了新的海上安全法規。對救生艇的要求很簡單:必須能容納下船上的所有人員。各大海運公司都迅速按照新要求來進行改造工作。事實上,即使她有可以裝下更多的救生船來裝載所有的乘客,仍然有可能不確保會有更多的人獲救,因為在她下沉時,船員們沒有時間來放下所有的救生船!還有一種說法是:機械組的船員堅持他們的崗位到了最後。1988年出版的一本書也提到這個讓它永垂不朽了。事實是,機械艙在1:15AM就被淹沒了。在下沉的最後時刻,機械師們和燒爐工人們和其他成百的人一樣站在尾部的甲板上,困在船上,沒有獲救的任何希望。
⑵ 關於濰柴動力股份發展史
濰柴動力:19065.36萬股A股自2007年4月30日起在深交所上市
濰柴動力(000338)中國證監會核准本公司公開發行人民幣普通股190,653,552股,本次發行的發行方式為換股發行。發行和換股吸收合並的A股全部用於吸收合湘火炬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發行和換股吸收合並同時進行,互為前提。本次發行人民幣普通股(A股)190,653,552股,占發行後總股本的36.62%,發行價格20.47元/股。經深圳證券交易所同意,本公司發行的人民幣普通股股票自2007年4月30日起在深圳證券交易所上市,股票簡稱「濰柴動力」,股票代碼「000338」。
一、股票上市概況
1、上市地點:深圳證券交易所
2、上市時間:2007年4月30日
3、股票簡稱:濰柴動力
4、股票代碼:000338
5、發行後總股本:520,653,552股
6、公開發行股票增加的股份:190,653,552股
7、發行前股東所持股份的流通限制及期限:根據《公司法》的有關規定,發起人持有的本公司股份,自公司成立之日起一年內不得轉讓。
8、發行前股東及實際控制人對所持股份自願鎖定的承諾:根據濰柴廠等8個法人發起人股東以及株洲國資出具的承諾函並受該等承諾函所規限,其所持有的本公司的股份將自本公司股票在深圳證券交易所上市之日起三十六個月內不轉讓或者委託他人管理,也不由本公司回購。根據譚旭光等24名自然人股東出具的承諾函並受該等承諾函所規限,其所持有的本公司的股份將自本公司股票在深圳證券交易所上市之日起三十六個月內不實質轉讓,也不由本公司回購。
9、本次上市股份的其他鎖定安排:無其他鎖定安排。
10、本次上市的無流通限制及鎖定安排的股份:本次發行的190,653,552股股份無流通限制及鎖定安排。
二、股票發行情況
1、發行數量:190,653,552股
2、發行價格:20.47元/股
3、發行方式:本次發行的發行方式為換股發行。發行和換股吸收合並的A股全部用於吸收合並湘火炬,發行和換股吸收合並同時進行,互為前提。
4、募集資金凈額:換股發行,無資金募集。山東正源和信有限責任會計師事務所已於2007年4月23日對公司公開發行股票進行了審驗,已出具魯正信驗字(2007)3008號驗資報告。
5、發行後每股凈資產:6.35 元/股(按照本公司2006年9月30日模擬合並財務報表數據計算)
6、發行後每股收益:1.94元/股(按照本公司2007年度備考盈利預測報告凈利潤除以發行後股本攤薄計算。備考盈利預測編制基礎如下:濰柴動力以換股形式吸收合並湘火炬,並為換股吸收合並完成後的存續公司,湘火炬在被吸收合並完成後終止上市並注銷。本次吸收合並採用「權益結合法」,考慮到合並完成日的實際發生日對濰柴動力2007年度合並利潤表應不會發生影響,故在編制2007年度備考合並盈利預測表時,將湘火炬自2007年1月1日至2007年12月31日的收入、費用和利潤全部納入備考合並盈利預測表。)
⑶ 為什麼有人說中 國製造業的基石是濰柴動力
01
涅槃
山東濰柴最早可追溯於1946年1月在威海創建的建國鐵工合作社,主要進行軍工修理、製造七九步槍。後更名為環海鐵工廠,除製造七九步槍外,從事汽船修理。
1948年12月,遷至濰放坊子(今濰坊市坊子區),1953年更名為濰坊柴油機廠。1954、55年,引進瑞士、捷克斯洛伐克、民主德國等國設備,進行技術改造,成為專業化生產柴油機的企業。1957年底,年產柴油機500多台。1965年,年產柴油機600多台,被國務院評為七十個大慶式企業之一。
而因為國企落後的制度問題使得其在市場化經濟的競爭中越來越力不從心,直到1998年,因無法跟上市場經濟的發展步伐陷入困境,瀕臨破產。
也就在這時,跟隨了濰柴20年的譚旭光臨危受命,擔任濰坊柴油機廠廠長(與董明珠的劇情雷同)。通過大刀闊斧的改革,喊出「不爭第一,就是在混」的口號,大舉裁員,打破了國企鐵飯碗的概念,讓濰柴迅速走出困境,建立起了現代化企業制度,並在香港成功上市。
2005年,濰柴集團並購湘火炬,將行業內優質資源陝汽重卡、法士特變速箱、漢德車橋納入麾下,打造了重卡黃金產業鏈,形成了「濰柴系」的雛形。並藉此於2007年4月30日回歸A股市場。
2010年,繼續加速擴張並購了亞星客車與揚州柴油機廠,此時的濰柴系,年營業收入近1000億元,成為中國綜合實力最強的汽車及裝備製造集團之一。
之後山東省的優勢資源也相繼納入「濰柴系」的版圖。2009年,以濰柴為主體,聯合山推、山東汽車集團等組建山東重工集團,形成了工程機械板塊的產業聯合;2019年,重組山東交工,將中通客車劃歸麾下,打造客車產業鏈;2018年9月,譚旭光被任命為中國重汽黨委書記、董事長,2019年9月「濰柴系」完成與中國重汽(SZ:000951) 重組整合,共同做強商用車板塊;此後,雷沃重工國有股權劃歸「濰柴系」。
02
擴張
2008年金融危機對歐美市場造成重創,2009年,「濰柴系」開始了歐洲三部曲的第一部,濰柴動力(SZ:000338)以299萬歐元的低成本並購法國百年海上動力品牌博杜安,實現了發動機產品序列全覆蓋;
而金融危機對歐洲的打擊遠比美國嚴重,進而引發歐債危機,濰柴集團抓住機遇,於2012年並購了全球知名的豪華遊艇品牌法拉帝,進而與博杜安的收購形成協同效應;
同年,濰柴動力以7.38億歐元戰略重組世界第二大,歐洲第一大叉車廠商德國KION GROUP與液壓機械巨頭林德液壓,目前濰柴動力已持有KION GROUP 45%股權,持有林德液壓90%股權。
而KION GROUP 與濰柴在2020年3月決定大舉進軍中國市場,並在11月18日在法蘭克福宣布增發融資,濰柴動力作為公司控股股東,認購發行股份的50%,也使得其對KION GROUP總持股比例達到了50%左右,完成絕對控股。至此,濰柴動力的歐洲收購之旅告一段路。
「歐洲三部曲」將「大缸徑高速發動機」,「豪華遊艇」,「高端叉車和液壓」等產品品牌帶入「濰柴系」家族,2019年,KION GROUP 總營收達到88億歐元,成為僅次於Siemens和BOSCH的第三大德國機械設備製造企業,而如果更加嚴格定義機械設備的話,刨除電子設備業務,KION GROUP可算作德國第一大機械設備製造企業。
藉助KION GROUP,譚旭光開啟了第二輪海外擴張,通過KION斥資21億美元並購德國企業DH Services Luxembourg Holding S.à.r.l(簡稱DH控股)。
作為DH控股附屬美國企業的Dematic Group S.àr.l.(簡稱德馬泰克),是全球知名的供應鏈集成自動化技術、軟體和服務提供商,同時也是全球最大的自動化物料搬運設備提供商和全球第一大供應鏈解決方案提供商。而其提供的智能化解決方案,處於行業領先地位。
2017年3月份,濰柴動力投資6000萬美元,與美國Power Solutions International Inc.(簡稱PSI)簽訂股份購買協議,持有其750萬股普通股,占其發行總股本的40.71%,成為其第一大股東,根據協議,交易交割完成18個月後,濰柴動力進一步增持PSI股份至51%,完成絕對控股。
PSI公司成立於1985年,是全球領先的發動機生產商及分銷商。生產各類高性能、經認證的低排放動力系統,主要使用天然氣和丙烷等非柴油燃料,公司是大多數客戶所需的可替代燃料動力系統的唯一供貨商,它的動力系統目前被原始設備製造商廣泛應用於多種應用程序的作業上,包括固定發電機、石油和天然氣設備、叉車、高空作業平台、工業掃地機等設備以及其他工業設備。
此外,PSI公司還推出了一系列專門適用於道路市場的替代燃料動力系統。
至此,濰柴動力完成了北美二「重奏」(重組),為「濰柴系」增添了智能物流和天然氣發動機業務,並憑藉此次並購成功進軍北美市場。而對於濰柴來說,版圖的擴張之路似乎並沒有要停止的意思。
2018年8月29日Ballard Power System(簡稱$巴拉德動力系統(BLDP)$ )與濰柴動力達成歷史性戰略合作,濰柴動力將斥資1.63億美元購入該公司19.9%的股權。這家加拿大公司的零排放質子交換膜燃料電池是該領域的全球領先企業。截至當前,巴拉德公司已經設計和交付了超過250MW的燃料電池產品。
2018年12月12日,濰柴動力增持英國錫里斯動力控股有限公司(簡稱錫里斯)的股權並完成交割,總投資約2800萬英鎊。持有20%股份,成為錫里斯重要的戰略股東,將就聯合開發、合資及技術轉讓等開展實質性業務合作。
錫里斯是新一代、低成本燃料電池技術領導者,目前其產品覆蓋住宅、數據中心、商業發電和汽車四個應用領域。至此,濰柴完成對新能源產業的戰略布局。
隨著智能化和電動化的到來,無論是特斯拉還是尼古拉,都期望在重卡領域占據一席之地,而濰柴為了能夠提早布局未來,2019 年 11 月,濰柴動力與天津清智科技簽署了《股權轉讓協議》,以 6.6 億元現金對價收購清智科技 55% 的股權。
清智科技成立於2016年4月,是一家源於清華大學的智能網聯汽車領域高科技企業和商用車自動駕駛供應商。清智科技作為中國智能網聯汽車產業創新聯盟首批成員單位、AEBS標准起草單位,目前業務定位於商用車先進駕駛輔助系統(ADAS)前裝供應商和特定場景自動駕駛解決方案提供商,並立足於高速工況下的輔助駕駛與低速工況下的無人車兩大場景,逐步向L4、L5級無人駕駛發展。部分ADAS產品已經在11家商用車廠實現標配,有42個車型通過產品公告,已投入量產。
近幾年濰柴集團開始將儲備新能源技術加速應用,尋求擴大壟斷優勢。
2018年10月16日,濰柴—博世戰略合作十五周年慶典在山東濰坊隆重舉辦,雙方認為在傳統動力業務上的合作成績顯著,新能源合作也順利開啟。
2019年10月15日,濰柴動力與浙江吉利控股集團有限公司在山東濰坊簽署了戰略合作協議,根據協議,雙方將就甲醇發動機開發展開合作,共同布局甲醇重卡市場。
在2020年3月31日宣布,在山東濰坊建成全球最大的氫燃料電池發動機製造基地,2萬台氫燃料電池發動機工廠正式投產。
03
壟斷
近20年,濰柴集團創造了銷售收入增長380倍、年均復合增長率37%的「濰柴速度」和「濰柴奇跡」。
2019年濰柴動力(SZ000338)營收達到1743億元人民幣,凈利潤91億元人民幣,成為中國最大的汽車零部件企業,雖然營收為第二名華域汽車的1.5倍,但是利潤竟達到其2倍。
這都得益於通過海外並購實現的業務擴展,提升了其利潤率,並逐漸擺脫行業周期性,交出連續10年營收增長,近5年ROE均高於20%的完美答卷。
2020年9月16日濰柴動力在山東濟南舉行發布會,正式發布全球首款突破50%熱效率的商業化柴油機。實現了將柴油機熱效率從46%級別提升到50%級別的跨越式進步,且可滿足國六/歐IV排放要求,從而幫助商用車柴油機燃油消耗將降低8%,二氧化碳排放減少8%,譚旭光稱其意義不亞於「人類第一次百米跑入10秒」。
由於濰柴集團跨國企業的性質,濰柴動力33%的收入來自海外,而2020年3-6月歐洲因疫情原因施行了3個月的封禁,導致其2020年一季報,中報的營收出現下滑,但得益於中國今年火熱的重卡行情和歐洲逐漸解封,濰柴動力在三季報中又實現正增長,並錄得同比扣非凈利潤66.7%的增長率。
目前濰柴動力在國內商用多缸柴油機市場,市佔率23%;在國六發動機市場,市佔率44%;在天然氣發動機領域更是絕對壟斷,市佔率達到49%。
在11月11日,陝汽X6000高端重卡正式上市發布,其搭載了全球最強的熱效率50%商用車柴油機,並整合了自動駕駛技術,成為目前國內首款擁有自動駕駛技術的重型卡車。
04
濰柴動力未來十大看點
1. 中國重汽與陝重汽在重卡市場擴張幫助濰柴國六柴油發動機擴大市場優勢地位
2. 凱傲集團攜德馬泰克搶佔全球智能物流市場
3. 巴拉德動力協同錫里斯動力搶佔全球燃料電池市場
4. 濰柴動力搶佔中國氫能發動機市場
5. 林德液壓與凱傲集團擴大全球叉車市場優勢
6. 林德液壓與雷沃重工協同布局中國農用機械市場
7. 清智科技搶佔中國商用車無人駕駛市場
8. 博杜安與濰柴重機進軍中國公務艇市場
9. 法拉第進軍亞洲高端遊艇市場
10.譚旭光與其管理和研發團隊
05
二級市場現狀
1. 外資持股占流通股19%,摩根大通和施羅德大舉加倉
2. 濰柴動力2020年11月13日發布公告,公司每年至少進行一次分紅,且最近三年累計現金分紅不應少於年均可分配利潤的30%
⑷ 巴拉德動力系統前十大股東
摘要 你好,你的問題我已經看到了,正在整理檔案,請稍等一會兒,前面有很多人正在等待
⑸ 濰柴巴拉德氫能科技有限公司招聘信息,濰柴巴拉德氫能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數據來源:以下信息來自企業徵信機構,更多詳細企業風險數據,公司官網,公司簡介,可在釘釘企典 上進行查詢,更多公司招聘信息詳詢公司官網。
• 公司簡介:
濰柴巴拉德氫能科技有限公司成立於2018-11-26,注冊資本110000.000000萬人民幣元,法定代表人是江奎,公司地址是山東省濰坊高新區清池街道永春社區濰安路169號3幢109室,統一社會信用代碼與稅號是91370700MA3NMNKY1N,行業是科學研究、技術服務和地質勘查業,登記機關是濰坊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市場監督管理局,經營業務范圍是氫燃料電池雙極板、電堆、系統及其控制設備、測試設備及相關零部件的研發、生產、銷售(不含國家限制、禁止、淘汰項目);汽車、工程機械、發電及船用動力系統、動力裝置的研發、生產、銷售(不含國家限制、禁止、淘汰項目);新能源技術推廣服務;新材料技術推廣服務;貨物或技術進出口(國家禁止或涉及行政審批的貨物和技術進出口除外)。(以上均不含危險品,依法須經批準的項目,經相關部門批准後方可開展經營活動),濰柴巴拉德氫能科技有限公司工商注冊號是370726400000161
• 分支機構:
• 對外投資:
• 股東:
• 高管人員:
⑹ 國內生產氫燃上市公司有兒家
國內目前涉足油氣儲罐業務上市公司有宏川智慧、龍宇燃油及恆基達鑫等。
應答時間:2021-03-03,最新業務變化請以平安銀行官網公布為准。
[平安銀行我知道]想要知道更多?快來看「平安銀行我知道」吧~
https://b.pingan.com.cn/paim/iknow/inde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