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全國性的13家股份制商業銀行名單~
全國性的13家股份制商業銀行包括興業銀行、華夏銀行、招商銀行、廣東發展銀行、深圳發展銀行、上海浦東發展銀行、民生銀行、中信銀行、光大銀行、恆豐銀行、浙江銀行、渤海銀行、平安銀行。
股份制商業銀行是商業銀行的一種類型。股份制商業銀行已經成為我國商業銀行體系中一支富有活力的生力軍,成為銀行業乃至國民經濟發展不可缺少的重要組成部分。
拓展資料:
1986年7月24日,國務院根據經濟體制改革的需要,批准恢復設立交通銀行,總部位於上海。交通銀行成為中國第一家全國性股份制商業銀行。
1987年4月8日,招商銀行在深圳特區成立,成為第一家由國有企業興辦的銀行。2002年3月,招商銀行正式在A股掛牌上市,2006年9月22日招商銀行登陸H股市場。
招商銀行:招商銀行成立於1987年4月8日,是中國第一家完全由企業法人持股的股份制商業銀行,總部設在深圳。由香港招商局集團有限公司創辦,並以18.03%的持股比例任最大股東。自成立以來,招商銀行先後進行了四次增資擴股,並於2002年3月成功地發行了15億普通股,4月9日在上交所掛牌(股票代碼:600036),是國內第一家採用國際會計標準的上市公司。
浦發銀行:上海浦東發展銀行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浦發銀行)是1992年8月28日經中國人民銀行批准設立、1993年1月9日開業、1999年在上海證券交易所掛牌上市(股票交易代碼:600000)的股份制商業銀行,總行設在上海。秉承「篤守誠信、創造」的經營理念,浦發銀行積極探索金融創新,資產規模持續擴大,經營實力不斷增強。至2010年12月底,公司總資產規模達21,621億元,本外幣貸款余額11,465億元,各項存款余額16,387億元,實現稅後利潤190.76億元。浦發銀行將繼續推進金融創新,努力建設成為具有核心競爭優勢的現代金融服務企業。
中信銀行:中信銀行原稱中信實業銀行,創立於1987年,2005年底改為現名。中信銀行是中國的全國性商業銀行之一,總部位於北京,2007年4月19日,中信銀行在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中信銀行總資產逾12000億港元,共有16000多名員工及540餘家分支機構,為中國大陸第七大銀行,也是香港中資金融股的六行三保之一。
㈡ 新基建股票有哪些龍頭股份
一、新基建的立意
新型基礎設施建設,或者 「新基建」,是基礎設施建設中的一個相對概念。以往的基礎設施建設,主要指的是鐵路、公路、機場、港口、水利設施等建設項目,因此也被稱之為「鐵公基」,它們在我國經濟發展過程中發揮了重要的基礎作用。相對於傳統基建,聚焦於高質量發展的新型基礎設施建設在今天無疑受到更多矚目。
隨著數字技術與網路技術的深入融合,數據正呈指數型增長,而以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慧、物聯網、區塊鏈等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化應用為標志的數字經濟,需要一套完整的數字化基礎設施作為支撐。
如我國傳統製造業的數字化轉型和智能製造的發展需要工業互聯網支撐;無人機、無人駕駛等智能技術的應用需要車聯網和智能化交通基礎設施的支撐;水電氣服務、綜合管廊等城市公共基礎設施的數字化和智能化轉型需要城市物聯網的支撐等等。於是,新型基礎設施建設的概念應運而生。
2018 年 12 月,在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決策層強調,要發揮投資關鍵作用,加大製造業技術改造和設備更新,加快 5G 商用步伐,加強人工智慧、工業互聯網、物聯網等新型基礎設施建設,加大城際交通、物流、市政基礎設施等投資力度,補齊農村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建設短板,加強自然災害防治能力建設。由此,新型基礎設施建設,作為一個新名詞,開始出現在國家層面的文件中。
依據國家發改委日前召開的4月份例行新聞發布會,新型基礎設施是以新發展理念為引領,以技術創新為驅動,以信息網路為基礎,面向高質量發展需要,提供數字轉型、智能升級、融合創新等服務的基礎設施體系。
國家發改委創新和高技術發展司司長伍浩表示,目前來看新型基礎設施主要包括3個方面內容:
一是信息基礎設施。主要是指基於新一代信息技術演化生成的基礎設施,比如,以5G、物聯網、工業互聯網、衛星互聯網為代表的通信網路基礎設施,以人工智慧、雲計算、區塊鏈等為代表的新技術基礎設施,以數據中心、智能計算中心為代表的算力基礎設施等。
二是融合基礎設施。主要是指深度應用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慧等技術,支撐傳統基礎設施轉型升級,進而形成的融合基礎設施,比如,智能交通基礎設施、智慧能源基礎設施等。
三是創新基礎設施。主要是指支撐科學研究、技術開發、產品研製的具有公益屬性的基礎設施,比如,重大科技基礎設施、科教基礎設施、產業技術創新基礎設施等。
實際上,我國重點發展的各大新興產業,如工業互聯網、車聯網、企業上雲、人工智慧、遠程醫療等,均需要以 5G 作為產業支撐;而 5G 本身的上下游產業鏈也非常廣泛,甚至直接延伸到了消費領域。
5G網路具有數據傳輸速率高、延遲低、節能和支持大規模組網的特點。5G 作為移動通信領域的重大變革點,是當前 「新基建」 的領銜領域,此前 5G 也已經被高層定調為「經濟發展的新動能」。不管是從未來承接的產業規模,還是對新興產業所起的技術作用來看,5G 都是最值得期待的。
二、建築產業對5G技術的展望
以建築產業為例。建築業信息化轉型升級,實現節能減排,降本增效迫在眉睫。BIM技術在規劃、設計、施工、運維全產業鏈創新應用中起到了引領作用,進而推動了BIM技術、大數據、雲計算、物聯網、移動互聯網等數字技術與中國建築業的融合與創新發展。
而BIM技術與裝配式建築的完美結合更是對建築產業轉型、建築業重新塑性,創新發展新模式帶來無限機遇。BIM+裝配式+EPC建造模式也將引領建築業走向更高、更快、更好的建造新世界,並成為新增長點並為創新型企業和民營企業創造更大空間。
隨著新基建大力推進和發展,建築業高新技術崗位和人才的需求量將進一步加大,建築產業的BIM應用工程師、裝配式工程師崗位將成為新基建時代的香餑餑。
從當前發展的新興產業大數據、雲計算、物聯網、車聯網、VR/AR等來看,可以很明顯的發現每一項都依託於5G技術高傳輸速率、低延遲的特點,因而可以說數字經濟時代生產製造和5G息息相關。建築業作為年產值逾20萬億的龐大產業,可以預見其同樣對5G技術具有極大的需求,主要運用在以下未來場景中:
智慧建造
利用BIM和雲計算、大數據、物聯網、移動互聯網、人工智慧等信息技術引領產業轉型升級的業務戰略,集成人員、流程、數據、技術和業務系統,實現項目施工全過程的監控與管理。
智慧工地
在5G時代,將會實現對工地的遠程自動化操控,通過5G網路對工程機械設備的遠程操控,切實解決工程機械領域人員安全難以保障、企業成本居高不下的難題。
全產業鏈互聯網平台
有別於當前各自為戰的建築互聯網電商平台,5G技術的應用將會打通建築產業的各個環節,使得目前相互孤立的建材產業、工程機械、勞務派遣與項目施工的各方面整合成一體。
㈢ 大疆上市公司股票代碼
大疆的股票代碼是300034。
拓展資料:
大疆無人機供應鏈概念股盤點:大唐電信600198(14.95+0.15%,東方)(晶元)、欣旺達300207(12.04-0.01,東方)(電池)、興森科技002436(6.03+0.01,東方)(軟硬板)。芭田股份002170(7.83-0.09,東方 )(生態)。
深圳市大疆創新科技有限公司(DJ-Innovations,簡稱DJI),2006年由香港科技大學畢業生汪滔等人創立,是全球領先的無人飛行器控制系統及無人機解決方案的研發和生產商,客戶遍布全球100多個國家。全球第一大消費級無人機製造商、估值80億美元、全球市場份額達70%,這是大疆創立9年來所取得的成績。大疆創始人汪滔表示,不靠融資不追求上市。
一、大疆創新是深圳市大疆創新科技有限公司旗下的無人機品牌。
1、2018年8月23日,大疆發布「御」Mavic 2系列無人機。2019年6月11日,大疆創新入選「2019福布斯中國最具創新力企業榜」。 [1-2] 2019年12月,大疆入選2019中國品牌強國盛典榜樣100品牌。2020年8月,大疆以1000億元人民幣市值位列《蘇州高新區·2020胡潤全球獨角獸榜》第14。
2、2020年12月18日,美國商務部以「保護美國國家安全」為由,將中國無人機廠商大疆列入所謂「實體清單」,對該公司對美進出口進行「管制」。對於美方的無理制裁,大疆20日回應稱,該公司將「繼續在美國銷售」,美國的客戶可以繼續購買和使用大疆的產品。
二、中國唯一全球行業壟斷巨頭,不懼美國制裁強勢回應:「我們產品的任何一個零件,包括底層架構都是自己生產的。」這個底氣十足的公司,就是總部位於深圳的大疆科技。2006年汪滔在深圳成立大疆公司,在無人機領域,大疆既是先行者又是領導者,占據消費級無人機市場70%以上份額。公司成立前三年埋頭研發,不著痕跡間積累了深厚的技術底蘊。
三、根據世界知識產權組織記錄,大疆從2008年到2017年,累計申請無人機相關的專利達到4000多項。其中900多項是公開專利,3206項是國家專利,大疆還在美國申請了70多組專利,其中17組已經獲得授權。也就是說大疆構築了無人機領域誰都無法繞過的技術壁壘,任何想做無人機的公司,都要有大疆公司的專利許可。
㈣ 中材科技的股票代碼
中材技術的股票代碼是002080
1、中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系於2001年11月29日經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經濟貿易委員會以國經貿企改(2001)1217號文批准,由中國建築材料工業建設總公司、南京彤天科技實業有限責任公司、北京華明電光源工業有限責任公司、北京華恆創業投資有限公司、深圳市創新科技投資有限公司作為發起人,以發起方式設立的股份有限公司,該公司於2001年12月28日領取了注冊號為1000001003615的工商企業法人營業執照。
1、股票是一種證券。它是一家由聯合股票有限公司頒發的證書,以證明股東持有的股份。股東是公司的所有者。它們對公司承擔有限的責任,承擔風險,並在其資本貢獻的程度上進行利潤。
2、股票具有以下四種意識:首先,股票是可銷售的證券,反映股票持有人的權利;其次,股票是證券。股票代表股東的權利。當公司的股份轉讓時,本公司股東的權利和利益相應地轉讓;第三,股票是重要的證券,記錄的內容和事項應符合法律規定;第四,股票是可轉讓證券。股市可根據法律在聯交所交易。
3、大多數股票交易:交易時間為4小時,分為兩個時期:上午9:30至11:30至下午13:00至15:00從周一到周五。
4、從上午9:15開始,投資者可以下訂單。委託的價格僅限於上一天的截止價格的10%,即日常限制。 9:25年前委託的清單在上午9:25匹配,而獲得的價格是所謂的「開盤價」。 9:在9:30之前將不會處理25至9:30之間的委託清單。
5、如果您委託的價格無法在當前的交易日進行交易,您必須在每個其他交易日重新注冊訂單。休息日:周六,周日和上海證券交易所宣布的休息日不允許交易。 (這是一般的國家法律假期,如五月國際勞動節,國慶節,春節,新年,墳墓席捲日,船舶節日和中秋節)
6、傭金(處理費)應收取購買和銷售股票。購買和銷售委員會應由每個證券公司確定(最大值為3次交易金額,最低限度是無限制的,較低的是更好)。一般來說,它是交易金額的0.05%,委員會不到5元的費用為5元。印花稅應在出售股票時收取費用:1筆交易金額(之前是3‰,2008年的印花稅減少,單方面為1‰)。
㈤ 大疆股票代碼
大疆的股票代碼是300034。
1、大疆無人機供應鏈概念股盤點:大唐電信600198(14.95+0.15%,東方)(晶元)、欣旺達300207(12.04-0.01,東方)(電池)、興森科技002436(6.03+0.01,東方)(軟硬板)。芭田股份002170(7.83-0.09,東方 )(生態)。
2、大疆創新截至2018年12月19日還沒有上市。深圳市大疆創新科技有限公司(DJ-Innovations,簡稱DJI),2006年由香港科技大學畢業生汪滔等人創立,是全球領先的無人飛行器控制系統及無人機解決方案的研發和生產商,客戶遍布全球100多個國家。全球第一大消費級無人機製造商、估值80億美元、全球市場份額達70%,這是大疆創立9年來所取得的成績。大疆創始人汪滔表示,不靠融資不追求上市。
一、大疆創新是深圳市大疆創新科技有限公司旗下的無人機品牌。
1、2018年8月23日,大疆發布「御」Mavic 2系列無人機。2019年6月11日,大疆創新入選「2019福布斯中國最具創新力企業榜」。 [1-2] 2019年12月,大疆入選2019中國品牌強國盛典榜樣100品牌。2020年8月,大疆以1000億元人民幣市值位列《蘇州高新區·2020胡潤全球獨角獸榜》第14。
2、2020年12月18日,美國商務部以「保護美國國家安全」為由,將中國無人機廠商大疆列入所謂「實體清單」,對該公司對美進出口進行「管制」。對於美方的無理制裁,大疆20日回應稱,該公司將「繼續在美國銷售」,美國的客戶可以繼續購買和使用大疆的產品。
二、中國唯一全球行業壟斷巨頭,不懼美國制裁強勢回應:「我們產品的任何一個零件,包括底層架構都是自己生產的。」這個底氣十足的公司,就是總部位於深圳的大疆科技。2006年汪滔在深圳成立大疆公司,在無人機領域,大疆既是先行者又是領導者,占據消費級無人機市場70%以上份額。公司成立前三年埋頭研發,不著痕跡間積累了深厚的技術底蘊。
三、根據世界知識產權組織記錄,大疆從2008年到2017年,累計申請無人機相關的專利達到4000多項。其中900多項是公開專利,3206項是國家專利,大疆還在美國申請了70多組專利,其中17組已經獲得授權。也就是說大疆構築了無人機領域誰都無法繞過的技術壁壘,任何想做無人機的公司,都要有大疆公司的專利許可。
㈥ 證券代碼是不是股票代碼
不是的。
證券代碼,是指每一隻上市證券均擁有的代碼,證券與代碼一一對應,且證券的代碼一旦確定,就不再改變。以前,深交所證券代碼為4位數,但現在和上交所一樣,都是6位數(2007年)。
股票代碼用數字表示股票的不同含義。股票代碼除了區分各種股票,也有其潛在的意義,比如600***是上交所上市的股票代碼,6006**是最早上市的股票,一個公司的股票代碼跟車牌號差不多,能夠顯示出這個公司的實力以及知名度,比如000088鹽田港,000888峨眉山。
㈦ 商湯科技股票代碼
商湯科技股票代碼(300367)
拓展資料:一、美政府突然打壓,對商湯科技IPO的影響
1、12月11日,距離原定的港股掛牌上市日子還有6天,商湯科技突然遭遇美國政府的「制裁」。當日,美國財政部宣布,將商湯科技列入所謂的「中國軍工復合體企業」清單,實施投資限制,也就是說禁止美國公民投資商湯科技。需要指出的是,這是繼2019年美國國防部將商湯科技等多家中國企業列入「實體清單」後,商湯科技又一次遭到美國打壓。
2、針對這一事件,商湯科技公開發布聲明「表示強烈反對」。商湯科技在聲明中表示,「我們認為該決定與相關指控毫無根據,反映了對我公司根本性的誤解。科技發展不應該受到地緣政治的影響。」
3、《中國經營報》記者向商湯科技方面詢問是否會因此調整IPO計劃,相關人士表示「暫時無法回復」。行業內多名第三方人士認為,美國財政部選擇在商湯科技即將上市之際「發難」,目的性和針對性非常明顯,而且相比於此前的「實體清單」力度更大,這給商湯科技的IPO進程增加了不確定的因素。
二、作為國內頭部的AI企業,成立於2014年的商湯科技,於今年8月向港交所提交IPO申請,僅3個月就通過了上市聆訊。12月7日,商湯科技發布公告稱,擬以每股發售價將不超過3.99港元發行15億股B類股份,其中90%為國際配售股份,其餘10%為香港公開發售股份,預期於12月17日掛牌交易。除公開募股外,商湯科技還與九名「基石投資者」(指一流的機構投資者、大型企業以及知名富豪或所屬企業)訂立了投資協議,分別是中國誠通發起設立的混合所有制改革基金、國盛海外香港、上海人工智慧產業股權投資基金、上汽香港、廣發基金、Pleiad基金、WT、Focustar及Hel Ved。商湯科技的IPO進程不可謂不順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