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招商局集團股票代碼
招商局集團有限公司的股票代碼是00025.HK。公司於1993年開始投資業務,至今投資組合中之項目分布於金融服務業、文化傳媒及消費、資訊科技、製造、能源及資源、教育等行業。投資方式是直接參股中國具備素質的投資項目,主要對象為非上市企業。
【拓展資料】
四大央企是哪四大企業:中國四大央企分別是華潤、中信、招商局、光大。
1.華潤(集團)有限公司
華潤(集團)有限公司(簡稱華潤或華潤集團),創始於1938年,前身是中共為抗日戰爭在香港建立的地下交通站。
主營業務包括消費品製造與分銷、地產及相關行業、基礎設施及公用事業三塊領域,旗下共有17家一級利潤中心;
在香港擁有6家上市公司:華潤燃氣(HK1193)、華潤啤酒(HK291)、華潤電力(HK836)、華潤置地(HK1109)、華潤水泥(HK1313)、華潤醫葯(HK3320);
共15次獲得年度考核A級2018年11月23日,中國社會科學院發布2018企業社會責任排名,位居第一位。
2.中國中信集團有限公司
中國中信集團有限公司(前稱中國國際信託投資公司,簡稱中信集團,英文為CITICGroup),為中央金融企業?,是經改革開放總設計師鄧小平親自倡導和批准,由前國家副主席榮毅仁於1979年10月4日創辦的公司。
2018年12月,世界品牌實驗室編制的《2018世界品牌500強》揭曉,中國中信集團有限公司排名第241;
2019年7月,發布2019《財富》世界500強:位列137位;
2019年9月,2019中國戰略性新興產業領軍企業100強榜單在濟南發布,中國中信集團有限公司排名第17位;
2019中國服務業企業500強榜單在濟南發布,中國中信集團有限公司排名第17位;
2019年12月,中國中信集團有限公司入選2019中國品牌強國盛典榜樣100品牌。
3.招商局集團有限公司
招商局集團有限公司(簡稱招商局集團或招商局),其前身為「輪船招商局」,於1872年12月26日創立,於1873年(癸酉年)1月17日在上海正式開業;是中國近代史上第一家輪船運輸企業,是中國民族工商業的先驅,被譽為「中國民族企業百年歷程縮影」?。
招商局現為國家駐港大型企業集團、香港四大中資企業之一,總部設於中國香港,主要經營活動分布於中國香港、內地、東南亞等地區。
4.中國光大集團股份公司
中國光大集團股份公司(英文名稱ChinaEverbrightGroup,中文簡稱光大集團)是中央管理的國有企業;於1983年5月在香港創辦;於1983年8月18日正式開業,光大集團成立之初以經營外貿和實業投資為主,當時注冊名為「紫光實業有限公司」;
1984年7月更名為「中國光大集團有限公司」;2014年12月8日,經國務院批准,光大集團由國有獨資企業改制為股份制公司,並正式更名為「中國光大集團股份公司」。
中國光大集團股份公司是橫跨金融與實業、海內與海外,涵蓋銀行、證券、保險、基金、信託、期貨、租賃、投資和環保、文旅、醫葯等實業的大型金融控股集團。
B. 112家央企名單 股票代碼
打不贏。 就算劉備不歸附曹操,作壁上觀,僅憑東吳一隅之力也根本無法與百萬之師(演義)抗衡,第一,北方多戰騎,而且士卒眾多,作戰勇猛,而東吳聽到曹操來襲,早已經人心大亂。 第二,曹操有北方大部領土作後援,而東吳只有江東一地,後勤補給和長期消耗戰是問題。 第三:當時東吳已經有很多大臣准備收拾包袱另尋新主。
C. 券商股票排名前十(證券龍頭股票一覽表)
證券行業歷經三十餘年發展,已逐漸成長壯大為大金融領域不容忽視的力量。未來幾年,證券行業是投資機會嗎?
當前證券市場收入主要來源於客戶股票和債券的交易手續費,隨著基金規模越來越大也是間接增加證券行業的手續費收入,還有部分收入比如公司上市或者增發股票債券的收入、投研報告收入、資產管理收入等等
從地產來看房只住不炒大背景之下,房地產資金將會更多的轉移到證券市場,過去老百姓大部分資金鎖定於房地產,未來這一塊會大幅減少,更多的拉動消息,促進內循環,證券投資這一塊比例會大幅增加。
從理財的角度來看,固收類理財逐漸退出市場,P2P理財被清理,老百姓投資理財意識逐步增強,想獲得更高的收益率,從證券市場100年歷史來看,證券市場將成為重要的投資工具,近幾年來基金規模不斷的增長,老百姓都接受了基金理財。
從從境外投資者來看,全球疫情的爆發,中國疫情的管控讓中國經濟獲得了穩定發展,吸引了越來越多的境外投資者投資我們的證券市場。隨著滬港通、深港通的推行,外資的佔比和活躍程度越來越高。再加上我們的強國之路建設國際化大金融是必走之路,對外資的開放程度會越來越高
以上三大資金的流入證券市場,機構、莊家、散戶都是挖金子的,而證券公司是挖鏟子的,挖金子是不確定性的,但挖金子都需要鏟子,所以賣鏟子的收益是穩定且持續增長的。
那證券龍頭股排名前十有哪些,證券龍頭股票一覽表哪些呢?接下來我們一起來看看證券龍頭股排名前十的龍頭企業的詳細情況:
?
證券龍頭股排名前十(以下排名不分先後)
1、興業證券(股票代碼 :601377)
公司致力於打造一流證券金融集團,為境內外各類客戶提供全面、專業的金融產品與服務。按照客戶群體及業務屬性的不同,公司所從事的主要業務分為四大板塊,分別是財富管理業務、機構服務業務、自營投資業務、海外業務。
證券研究業務穩定在行業第一梯隊、債券承銷業務行業領先;AA級券商,凈資本262.60億元,設有92家區域分公司、143家證券營業部:20年機構服務業務收入61.61億元,自營投資業務收入43.83億元。
興業證券第三季度公司實現營業收入約37.34億元,同比下降28.27%。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約10.84億元,同比下降23.12%。實現基本每股收益0.1618元,同比下降23.14%。
2、中信證券(股票代碼:600030)
2003年,中信證券完成A股上市,成為國內第一家IPO上市的證券公司;2005年,設立中信證券(香港)有限公司,成為業內第一家獲准在香港設立全資子公司的中資證券公司;2011年,中信證券完成H股上市,成為第一家A+H股上市的中資證券公司。目前,中信證券已成長為國內領先的大型投資銀行,凈資產超過1,800億元,擁有中信證券2020年年度報告
18 / 370 ,1.9萬名員工、30個業務線及部門、7家主要子公司、400多家分支機構。公司零售客戶超過1,000萬戶,境內企業與機構客戶7.5萬家,分布在國民經濟主要領域,深度覆蓋主要央企、重要地方國企和眾多有影響力的上市公司。境外機構客戶2,000家,分布在英、美、澳、東南亞等13個國家和地區。
券商業綜合實力排名第一,國內首家資產規模過萬億元的證券公司;股權業務承銷規模債券業務承銷規模、資產管理規模等多項經營指標居行業第一:AA級券商,凈資本859.06億元,分公司84家,營業部337家;20年經紀業務收入143.98億元,證券投資業務收入134.06億元。
中信證券披露三季報,公司2021年第三季度實現營業收入200.91億元,同比增長31.73%;凈利潤54.47億元,同比增長45.84%。前三季度,公司實現凈利潤176.45億元,同比增39.37%。小財注:Q2凈利為70.33億元,據此計算,第三季度凈利環比下降23%。
3、華泰證券(股票代碼:601688)
華泰證券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領先的科技驅動型證券集團。自1991年成立以來,公司積極把握中國資本市場改革開放的歷史機遇,以金融科技助力轉型,用全業務鏈資源為投資者提供專業的金融服務,綜合實力位居國內證券業第一方陣。隨著公司全球存托憑證(HTSC:LI)在倫敦證券交易所上市,公司成為一家在上海、香港和倫敦三地上市的中國金融機構,步入國際化發展的全新階段。
互聯網經紀領域龍頭,」張樂財富通」位居證券公司類APP第一名;公司是國內證券業最具活力的財富管理平台之一,擁有超過1700萬客戶;AA級券商,凈資本679.10億元,擁有分公司28家、證券營業部243家;20年財務管理業務收入124.79億元,機構服務業務收入75.82億元。
華泰證券2021三季報顯示,公司主營收入269.07億元,同比上升10.57%;歸母凈利潤110.49億元,同比上升25.0%;扣非凈利潤108.75億元,同比上升23.42%;其中2021年第三季度,公司單季度主營收入86.74億元,同比下降1.37%;單季度歸母凈利潤32.78億元,同比上升34.69%;單季度扣非凈利潤31.55億元,同比上升29.72%;負債率82.73%,投資收益110.98億元。
4、廣發證券(股票代碼:000776)
廣發證券成立於1991年,是國內首批綜合類證券公司,先後於2010年和2015年在深圳證券交易所及香港聯合交易所主板上市(股票代碼:000776.SZ,1776.HK)。公司被譽為資本市場上的「博士軍團」成立三十年來始終是中國資本市場最具影響力的證券公司之一。
本公司是專注於中國優質企業及富裕人群,擁有行業領先創新能力的資本市場綜合服務商,截至2020年12月31日,公司共設立證券營業部282個,已實現全國31個省市自治區全覆蓋。公司各項主要業務均衡發展,主要經營指標連續多年位居行業前列,2015至2020年,公司連續六年穩居「胡潤品牌榜」中國券商前列。
國內最大的非國有控股證券公司,擁有行業領先創新能力的全牌照綜合服務商;AA級券商,凈資本648.97億元,設立證券營業部282家,分公司20家;20年財富管理業務收入121.79億元,投資管理業務收入104.35億元。
廣發證券第三季度公司實現營業總收入約88.63億元,同比增長23.01%。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約27.52億元,同比增長15.23%。實現基本每股收益0.36元,同比增長16.13%。
5、東吳證券(股票代碼:601555)
東吳證券股份有限公司前身為組建於1993年的蘇州證券,歷經三次增資擴股,於2010年5月28日改制並更名為東吳證券股份有限公司。公司注冊資本金15億元,總部及注冊地在蘇州市。目前擁有8家分公司,及48家證券營業網點。
公司主營業務為經紀及財富管理業務、投資銀行業務、投資與交易業務、資管及基金管理業務、信用交易業務。公司紮根蘇州、深耕長三角,具備顯著的區位優勢和發展潛力。
紮根蘇州、深耕長三角,具備顯著的區位優勢和發展潛力;A級券商,凈資本195.90億元,設立18家分公司,營業部130家;20年投資與交易業務收入31.61億元,經紀與財富管理業務收入19.49億元
東吳證券2021三季報顯示,公司主營收入63.91億元,同比上升19.86%;歸母凈利潤19.05億元,同比上升27.71%;扣非凈利潤18.83億元,同比上升26.3%;其中2021年第三季度,公司單季度主營收入23.2億元,同比上升33.08%;單季度歸母凈利潤5.69億元,同比上升23.3%;單季度扣非凈利潤5.66億元,同比上升22.54%;負債率74.16%,投資收益18.82億元。
6、東方財富(股票代碼:300059)
東方財富2005年1月成立,2008年1月更名為東方財富信息股份有限公司,公司主營業務是證券業務、金融電子商務服務業務、金融數據服務業務及互聯網廣告服務業務等。公司通過以「東方財富網」為核心,集互聯網財經門戶平台、金融電子商務平台、金融終端平台及移動端平台等為一體的互聯網服務大平台,向海量用戶提供基於互聯網平台應用的產品和服務。公司主要業務有證券業務、金融電子商務服務業務、金融數據服務業務及互聯網廣告服務業務等
領先的互聯網財經信息平台運營商,互聯網券商龍頭;旗下東方財富證券是A級券商,在全國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共設有171家營業部和13家分公司;20年證券業務收入49.82億元,營收佔比60.47%
東方財富2021三季報顯示,公司主營收入96.36億元,同比上升62.07%;歸母凈利潤62.34億元,同比上升83.48%;扣非凈利潤61.3億元,同比上升84.75%;其中2021年第三季度,公司單季度主營收入38.56億元,同比上升47.85%;單季度歸母凈利潤25.07億元,同比上升57.76%;單季度扣非凈利潤25.03億元,同比上升58.23%;負債率77.51%,投資收益4.93億元,財務費用7505.55萬元,毛利率70.41%。
7、招商證券(股票代碼:600999)
招商證券股份有限公司具有百年歷史的招商局集團旗下的證券公司,傳承了招商局集團長期積淀的創新精神、市場化管理理念、國際化運營模式及穩健經營的風格,經過近三十年的發展,已成為國內擁有證券市場業務全牌照的一流券商。
擁有多層次客戶服務渠道,在國內設有259家營業部,同時在香港、英國、韓國、新加坡設有子公司;全資控股招商證券國際有限公司、招商期貨有限公司、招商證券資產管理有限公司、招商致遠資本投資有限公司、招商證券投資有限公司,參股博時基金管理公司、招商基金管理公司,構建起國內國際業務一體化的綜合證券服務平台。
招商證券於2009年11月首次公開發行A股並在上交所主板上市(代碼600999),於2016年10月首次公開發行H股並在港交所主板上市(代碼06099)。
隸屬於招商局集團,是國務院國資委體系內最大的證券公司;AA級券商,凈資本586.54億元,現有12家分公司、259家證券營業部;20年財富管理和機構業務收入115.98億元,投資及交易收入45.94億元。
招商證券2021年三季度,公司營業總收入為217.8億,同比上升21.7%。公司歸母凈利潤為85億,同比上升16.9%。三季度,公司單季度歸母凈利潤為27.6億,同比下降6.2%。
8、國泰君安(股票代碼:601211)
國泰君安,中國證券行業長期、持續、全面領先的綜合金融服務商。國泰君安跨越了中國資本市場發展的全部歷程和多個周期,始終以客戶為中心,深耕中國市場,為個人和機構客戶提供各類金融服務,確立了全方位的行業領先地位。2011到2020年,國泰君安的營業收入連續十年名列行業前三,在致力於實現高質量增長、規模領先的同時,注重盈利能力和風險管理。自2008年以來,國泰君安連續十四年獲得中國證監會授予的A類AA級監管評級,該評級是迄今為止中國證券公司獲得的最高評級。
主營業務穩居行業前列,長期、持續、全面領先的綜合金融服務商;AA級券商,凈資本885億元,集團設有證券分公司34家,證券營業部4218家;20年機構投資者服務收入137.88億元,個人金融服務收入114.15億元
國泰君安公告,第三季度凈利潤36.22億元,同比增長3.53%。前三季度凈利潤116.35億元,同比增長29.97%。
9、長江證券(股票代碼:000783)
長江證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公司)成立於1991年,於2007年在深圳證券交易所主板上市,股票代碼000783。經過30年堅持不懈的努力,公司已發展成為一家實力雄厚、功能齊全、管理規范、業績突出的全國性綜合型證券公司。
公司已建成涵蓋:證券、投資銀行、資產管理、基金、期貨、私募投資基金、另類投資和海外業務等領域的證券金融控股集團,
旗下擁有:長江保薦、長江資管、長江資本、長江創新投資、長江期貨、長證國際、長信基金等7家全資和控參股子公司。
截至2020年4月,公司在全國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設有32家分公司、250家證券營業部和21家期貨分支機構。
民企+央企的混合所有制控股,研究水平行業領先;A級券商,凈資本250.74億元,設立32家分公司、證券營業部279家;20年經紀及證券金融業50.31億元,證券自營業務收入12.41億元。
長江證券2021三季報顯示,公司主營收入66.48億元,同比上升12.66%;歸母凈利潤21.99億元,同比上升13.85%;扣非凈利潤21.53億元,同比上升13.48%;其中2021年第三季度,公司單季度主營收入23.84億元,同比下降7.33%;單季度歸母凈利潤7.75億元,同比下降21.74%;單季度扣非凈利潤7.73億元,同比下降21.55%;負債率81.28%,投資收益13.57億元。
10、財達證券(股票代碼:600906)
財達證券有限責任公司是經中國證監會審核批准(證監機構字[2002]81號),於2002年4月設立的一傢具有網上交易資格的證券專營機構,公司前身是河北財達證券公司(創建於1995年),業務范圍有:證券的代理買賣(含境內上市外資股),代理證券的還本付息、分紅派息,證券代保管、鑒證,代理登記開戶、自營、基金、資產管理、證券承銷、融資融券等業務;注冊資本141690萬元;
河北省唯一上市證券公司;A級券商,凈資本90.43億元,設有17家分公司、112家證券營業部,其中河北省內各地市設有營業部93家:20年證券經紀業務收入8.62億元,信用交易業務收入2.89億元。
財達證券公布2021年第三季度報告,公司實現營業收入7.40億元,同比增長41.99%;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1.15億元,同比下降23.10%;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凈利潤1.15億元,同比下降22.53%;基本每股收益0.04元。
D. 戰狼二的出品方是哪個公司
出品公司
北京登峰國際文化傳播有限公司
導演
吳京
編劇
吳京、劉毅、董群(紛舞妖姬)
主演
吳京,弗蘭克·格里羅,吳剛,張翰,盧靖姍,淳於珊珊,丁海峰
製片人
呂建民
出品公司
北京登峰國際文化傳播有限公司
中文名
戰狼Ⅱ
外文名
Wolf Warriors Ⅱ
其它譯名
戰狼2
出品時間
2017年7月27日
發行公司
北京聚合影聯文化傳媒有限公司、五洲電影發行有限公司等
製片地區
中國大陸
製片成本
2.0億人民幣
拍攝地點
遼寧大連、河北張家口、肯亞、南非
拍攝日期
2016年6月份
類型
動作、軍事、戰爭
片長
123分鍾
上映時間
2017年7月27日
票房
56.81億人民幣(中國內地總票房)
E. 長津湖概念股票是什麼意思
1、長津湖概念股票指投資長津湖電影上市公司所持有的股票。媒體報道稱,電影《長津湖》背後的出品方包括北京博納影業集團有限公司、中國人民解放軍八一電影製片廠、華夏電影發行有限責任公司、中國電影股份有限公司、上海電影(集團)有限公司、阿里巴巴影業、北京登峰國際文化傳播有限公司。發行方是博納影視製作、華夏電影發行、中國電影北京電影發行分公司、阿里巴巴影業。隨著票房大賣,長津湖概念股中國電影、上海電影、中航產融、華金資本有望藉此獲益。
2、《長津湖》由陳凱歌、林超賢、徐克執導,吳京、易烊千璽領銜主演,段奕宏特別主演。影片以長津湖戰役為背景,講述了一個志願軍連隊在極度嚴酷環境下堅守陣地奮勇殺敵,為長津湖戰役勝利做出重要貢獻的感人故事,於2021年9月30日正式上映。
投資資料
國慶檔史詩級戰爭巨制電影《長津湖》自2021年9月30日上映以來,不斷收獲口碑和票房的雙豐收,而2021年10月6日因「票房突破28億元,連續六天票房逆跌」再次登上了微博的熱搜榜單。
在抗美援朝戰爭第二次戰役中,中國人民志願軍第9兵團將美軍精銳部隊分割包圍於長津湖地區,殲敵1.3萬餘人,扭轉了戰場態勢。電影《長津湖》以長津湖戰役為背景,講述了志願軍在極寒嚴酷環境下堅守陣地奮勇殺敵,為長津湖戰役勝利作出重要貢獻的感人故事。
逆跌原來是股市用語,一般指在大盤普遍下跌時,某隻個股逆市上漲的現象。用在電影票房上,在假期檔,影片票房應該呈現逐日下跌的走勢,不過《長津湖》的票房呈現逐日上漲,因此稱之為持續逆跌。
《長津湖》上映6天,單日票房持續逆跌。據燈塔專業版時數據顯示, 總票房 突破28億,觀影5334.8萬人次,票房破億比2021年10月5日快17分鍾,持續刷新 國慶檔 單日票房紀錄。
F. 港股中都有哪些文化產業的企業啊
股票代碼 公司名稱 營業額(萬) 排名 凈利潤(萬) 排名
811 新華文軒 [人民幣] 20,4801.80 1 [人民幣] 2,7228.40 3
511 電視廣播 [港元] 24,5115.70 2 [港元] 8,4994.00 1
8002 鳳凰衛視 [港元] 19,9178.80 3 [港元] 3,5432.00 2
685 世界華文媒體 [美元] 2,4470.20 4 [美元] 2837.20 4
282 壹傳媒 [港元] 17,8440.60 5 [港元] -9,3324.50 39
2383 TOM集團 [港元] 11,3385.50 6 [港元] -1,0184.70 38
1105 星島 [港元] 10,5458.90 7 [港元] 5046.00 13
1097 有線寬頻通訊 [港元] 10,3792.90 8 [港元] -9689.20 37
623 中視金橋 [人民幣] 7,0074.20 9 [人民幣] 7904.90 7
1132 橙天嘉禾 [港元] 7,4083.60 10 [港元] 4009.50 14
18 東方報業集團 [港元] 7,3539.10 11 [港元] 6704.40 11
100 白馬戶外媒體 [港元] 7,1471.70 12 [港元] 8412.60 8
550 先傳媒 [港元] 7,0989.20 13 [港元] 7524.30 10
1060 文化中國傳播 [港元] 5,2316.30 14 [港元] 1,0226.10 6
423 經濟日報集團 [港元] 5,1568.60 15 [港元] 115.00 22
583 南華早報集團 [港元] 4,5812.20 16 [港元] 1,8404.50 5
198 星美國際 [港元] 4,2386.00 17 [港元] 6412.60 12
1000 北青傳媒 [人民幣] 3,2066.40 18 [人民幣] 1211.80 20
391 美亞娛樂資訊 [港元] 3,6573.30 19 [港元] -1627.50 30
72 現代傳播 [人民幣] 2,9472.10 20 [人民幣] 1472.20 18
82 第一視頻 [港元] 2,5178.10 21 [港元] 7529.30 9
8243 大賀傳媒 [人民幣] 2,0342.70 22 [人民幣] 740.90 21
205 財訊傳媒 [港元] 2,3082.80 23 [港元] 1914.40 17
1831 十方控股 [人民幣] 1,7047.00 24 [人民幣] -4790.50 34
888 路訊通 [港元] 1,9256.00 25 [港元] 2600.10 15
8087 中國三三傳媒 [人民幣] 9769.10 26 [人民幣] -2213.20 32
426 萬華媒體 [港元] 1,0576.00 27 [港元] 1503.70 19
8219 品牌中國 [人民幣] 6696.59 28 [人民幣] 1632.73 16
585 意馬國際 [港元] 7860.80 29 [港元] -5280.10 33
8271 環球數碼創意 [港元] 5241.20 30 [港元] -1029.40 28
8010 成報傳媒 [港元] 3570.80 31 [港元] -396.40 24
8112 FOCUS MEDIA [港元] 2305.73 32 [港元] -1071.73 29
343 文化傳信 [港元] 2041.10 33 [港元] -6566.50 36
2371 中國東方文化 [人民幣] 1343.30 34 [人民幣] -5043.30 35
8172 中國傳媒影視 [港元] 1315.40 35 [港元] -829.40 27
9 中國東方實業 [港元] 1097.70 36 [港元] -2396.30 31
8228 國藝控股 [港元] 311.00 37 [港元] -44.20 23
8025 亞洲資產 [港元] 294.10 38 [港元] -727.50 25
471 中播控股 [美元] 0.70 39 [美元] -97.57 26
G. 《流浪地球》是哪家文化公司出品的該公司有沒有上市如果上市了,其股價的明日走勢如何
《流浪地球》是由中國電影股份有限公司(上市公司,股票名稱中國電影)、北京京西文化旅遊股份有限公司(上市公司,股票名稱北京文化)、北京登峰國際文化傳播有限公司(非上市公司)、郭帆文化傳媒(北京)有限公司(非上市公司出品的科幻片,由郭帆執導,吳京,屈楚蕭、李光潔、吳孟達、趙今麥領銜主演。該片於2019年2月5日(大年初一)在中國內地上映。
2月7日,《流浪地球》上映第3天票房達6.63億,從大年初一排名第四的1.98億票房一舉逆襲成為賀歲檔票房第一。春節後第一個交易日,中國電影和北京文化股票大漲,其中北京文化漲停。但近日,股價漸漸走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