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軟體代碼 » 沙奎那韋股票代碼
擴展閱讀
什麼數據股票軟體開發 2025-05-01 09:31:36
股票買三數量很大 2025-05-01 00:25:36
通程式控制股股票價格 2025-04-30 23:39:18

沙奎那韋股票代碼

發布時間: 2021-05-22 16:27:13

㈠ 沙奎那韋的葯理毒理

在HIV感染的細胞中,HIV蛋白酶特異性地裂解病毒前體蛋白,使感染性病毒顆粒能最終形成。這些病毒前體蛋白存在分解位點,只能被HIV和其密切相關病毒的蛋白酶識別。沙奎那韋是一種類肽,結構上模擬這型分解位點。因此,沙奎那韋與HIV-1和2蛋白酶的活性部位恰好可以緊密結合,體外顯示可逆和選擇性抑制蛋白酶的活性,而較人類蛋白酶的親和力大約低50,000倍。
與核苷類似物(齊多夫定等)不同,沙奎那韋直接作用於病毒靶酶,不需經代謝激活,對靜止細胞也有潛在作用。在10-10摩爾/升濃度下,沙奎那韋對淋巴母細胞株和單核細胞株以及被實驗室病毒株或臨床分離的HIV-1感染的淋巴細胞和單核細胞的起始培養有作用。
實驗室細胞培養結果顯示,沙奎那韋在與其他逆轉錄酶抑制劑(包括AZT(齊多夫定)、ddc(扎西他濱)、ddI(去羥肌苷)進行兩聯或三聯治療HIV-1感染時,有附加的協同抗病毒作用,但毒性並不增加。 耐葯性:通過增加葯物濃度的體外廣泛傳代,選擇出對沙奎那韋耐葯的HIV毒株。分析這些毒株蛋白酶氨基酸序列,發現48位上由甘氨酸替代成纈氨酸(G48V),90位上由亮氨酸替代成蛋氨酸(L90M)。48V突變可以降低HIV-1的復制能力。
臨床研究中,研究了病毒在培養中葯物敏感性的變化(表型耐葯)和蛋白酶氨基酸序列(基因型耐葯)的變化。在用沙奎那韋治療並產生耐葯的病人中,分離到兩種蛋白酶突變株(L90M和G48V,前者為主,兩者同時發生少見)。一組I/II期臨床試驗的病人,聯合使用核苷類似物(ddc和/或AZT)治療,一年內基因型耐葯的發生率大約是38%(39例中有15例)。與沙奎那韋治療有關的表型和基因型改變的臨床意義尚不清楚。
在III期臨床試驗NV14526和SV14604中,沙奎那韋聯合ddc(有/無AZT)治療1年的病例,L90M發生率≤20%,治療24周(2/81例)和48(2/75例)周後,G48V的發生率大約是2~3%。沙奎那韋單葯治療時,以上替代現象的發生似乎與病毒復發相關(12/13例)。不過,僅有少數復發病例(6/22例)存在替代突變。
與其他抗逆轉錄病毒葯物的交叉耐葯性:沙奎那韋與逆轉錄酶抑制劑的交叉耐葯不多,因為兩者的靶酶不同。對AZT耐葯的HIV分離株對沙奎那韋仍敏感,相反,對沙奎那韋耐葯的毒株對AZT仍敏感。一項病毒對蛋白酶抑制劑的(沙奎那韋、茚地那韋、利托那韋、奈非那韋、安潑那韋)敏感性研究中,從37例患者中分離到41株病毒,這些病人分別用沙奎那韋和/或核苷類似物RT抑制劑治療20~147周。其中,22株對沙奎那韋耐葯。這些病人中27%(6/22例)對其他抑制劑無交叉耐葯,8%(4/22例)顯示廣泛交叉耐葯。沙奎那韋治療會出現獨特、持續的病毒突變型。 經治療和未經治療的HIV-1感染者,在沙奎那韋與ddc和/或AZT聯合治療後,用生物學標記(CD4細胞計數和血漿RNA)來評估其臨床的轉歸。
在NV14256研究中,先用AZT治療病人(CD4細胞在50與300/立方毫米間),然後用沙奎那韋聯合ddc治療,與單用ddc比較,聯合治療延長了第一次AIDS患者出現合並症狀或死亡的時間。
聯合治療可以使AIDS合並症或垂危狀態的危險性減少53%,死亡率減少72%。這與治療18個月後AIDS合並症或死亡率由29.4%降至16.0%是相符的;同樣,單純死亡率由8.6%降至4.1%。在3個治療組中,平均療程為11~13個月,平均隨訪時間是17個月。
該研究中,所有治療組CD4細胞基線計數平均為156~176/立方毫米。16周後(DAVG16),沙奎那韋聯合ddc治療組CD4細胞增加26/立方毫米,血漿病毒載量減少0.6log10RNA拷貝/毫升。16周時,CD4細胞平均值增加47/立方毫米。12周時,血漿病毒載量平均值降低0.7log10RNA拷貝/毫升。
SV14604是隨機、多中心、雙盲、Ⅲ期、平行研究,比較AZT+ddc、沙奎那韋+AZT和沙奎那韋+AZT+ddc三者對於未經治療或最少治療的HIV感染者的療效。第四組是AZT單純用葯,該組被中止,病人轉至沙奎那韋+AZT+ddc組,組成「延遲的」三聯治療組。總共3485例患者納入治療,並有隨訪資料(ITT人群)。三組間CD4細胞和HIV RNA基線平均值分別為199~204/立方毫米和5.0~5.1log10拷貝/毫升。平均治療時間約14個月,對AIDS合並症和死亡者隨訪的平均隨訪時間約為17個月。
沙奎那韋+AZT+ddc治療組,出現第一次AIDS合並症或死亡的例數是76,比AZT+ddc治療組142例明顯減少(P=0.0001)。比較一開始就用沙奎那韋+AZT+ddc三聯治療與延遲的三聯治療,顯示前者發生AIDS合並症或死亡共76例,後者116例(P=0.001),有明顯差別。
三聯治療組患者CD4細胞計數較基線水平升高為71/立方毫米,比AZT+ddc二聯治療組升高(40/立方毫米)為明顯。相應的,前者血漿基線HIV RNA下降(-1.5log10拷貝/毫升)比後者(-1.1log10拷貝/毫升)更明顯。48周後,兩個治療組CD4細胞和HIV RNA變化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001)。
沙奎那韋單葯治療僅顯示出有限、短暫的抗病毒活性。因此,沙奎那韋必須與其他抗逆轉錄病毒葯合用。

㈡ 沙奎那韋的介紹

沙奎那韋,又名雙喹納韋,沙奎那維,沙喹那韋。第一個上市的治療艾滋病的蛋白酶抑制劑。

㈢ 沙奎那韋股票代碼

沙奎那韋股票沒有代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