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軟體代碼 » 上葯集團股票代碼
擴展閱讀
廣電國際股票價格 2025-09-02 19:31:08
中國恆大淘寶股票行情 2025-09-02 19:27:12
大名城600094 2025-09-02 18:21:40

上葯集團股票代碼

發布時間: 2022-09-17 16:17:00

Ⅰ 華潤三九為何停牌

(000999)華潤三九:重大事項停牌

華潤三九接控股股東華潤醫葯控股有限公司通知,
華潤醫葯控股及其股東華潤
醫葯集團有限公司正在籌劃涉及公司的重大事項,因有關事項尚存不確定性,為了維
護投資者利益,避免對公司股價造成重大影響,經公司申請,公司股票(股票簡稱:華
潤三九、股票代碼:000999)、公司債券(證券簡稱:13三九01、證券代碼:112175
)自2014年4月8日起開始停牌.

華潤三九(000999):華潤醫葯資產整合大幕拉開三九或收雙鶴

■上海證券報
此番停牌的華潤三九,華潤雙鶴雖然單體大,但都比較"干凈",符合先從簡單的,
能控制的資產"下手"的邏輯.至於選擇華潤三九為平台,
理由也很簡單,從業務拓展
空間上看,
華潤雙鶴的未來騰挪空間沒有華潤三九大;從市值上看,華潤三九和華潤
雙鶴在停牌前分別為217億元和111億元,華潤三九體量規模明顯更大
本周起,
華潤三九,華潤雙鶴雙雙停牌,原因都是控股股東籌劃涉及公司重大事
項,預示華潤系醫葯資產整合將有重大進展.市場預期,紫竹葯業,賽科葯業此次有望
分別注入華潤三九,
華潤雙鶴.而據上證報記者調查獲悉,華潤系醫葯整合方略已逐
漸清晰,未來或以華潤三九作為醫葯資產平台,因此可能將華潤雙鶴並入華潤三九.
華潤雙鶴或並入華潤三九
據知情人士向記者分析,此番停牌的華潤三九,華潤雙鶴兩家上市公司雖然單體
大,但都比較"干凈",因此符合先從簡單的,能控制的資產"下手"的邏輯.至於選擇華
潤三九為平台,
理由也很簡單,畢竟華潤三九的業務拓展空間更大,而華潤雙鶴的業
務主要集中在大輸液等細分市場,未來騰挪空間沒有華潤三九大.同時,從市值上看,
華潤三九在停牌前已近217億元,華潤雙鶴的市值則為111億元,華潤三九體量規模明
顯更大.華潤雙鶴並入華潤三九的可能性很大.
不過,也有投行人士向上證報記者表示,此次資產重組可能還需要相當長的運作
時間,
且存在一定的不確定性,包括能否通過職工代表大會的投票.目前,也就是"走
一步看一步".
華潤系醫葯板塊的銷售規模僅次於國葯集團,是華潤集團的第二大產業板塊,目
前正著手理順三大平台,優化資產配置:自2011年底華潤分別組建華潤北葯和華潤醫
葯集團後,華潤醫葯系數家上市公司定位逐步清晰:華潤三九抓中成葯和OTC;華潤雙
鶴主打注射劑,兼做處方葯和原料葯;東阿阿膠主打阿膠系列保健品.此外,主營醫療
器械的華潤萬東則擬由民企魚躍醫療大股東接手.
值得關注的是,
華潤方面近年來一直致力於通過並購來提升華潤三九的競爭實
力.2012年2月,
華潤三九以總價6億元收購順峰葯業100%股權,而後者是國內真菌類
皮膚葯核心品牌.2013年1月,
對桂林天和葯業的收購則是華潤三九出於拓展骨科用
葯的戰略需要.骨科產品是華潤三九OTC業務的八大品類之一,
而天和葯業核心品種
天和骨通貼膏2011年銷售額為1.92億元.
對於華潤三九的下一個目標,市場都把眼光集中在紫竹葯業上,擁有重磅計生品
種"毓婷"的紫竹葯業旗下還有其他幾個婦科用葯品種,一旦獲得紫竹的加入,華潤三
九的產品線將更加全面."也增加了未來在國內連鎖葯店談判的籌碼."北大縱橫總經
理史立臣這樣向上證報記者表示.
籌備華潤醫葯資產赴港上市
事實上,
通過並購整合做大,做強旗下醫葯資產,正是華潤系醫葯資產醞釀赴港
上市的前奏.華潤集團董事長宋林早在兩年前的亞洲金融論壇上就放言,計劃在一至
兩年內赴港上市.
目前,在國葯,上葯,華潤這醫葯三巨頭中,只有華潤一家尚未在H股上市.而如今
,兩年時間已過,華潤方面仍未實現醫葯資產赴港上市.今年2月,宋林再次表示,華潤
在開展大規模並購的同時,也強調在戰略引領下資產有進有退,剝離與並購同等重要
的原則,不斷優化業務結構,提升資產質量,保持盈利能力,最大限度地維護股東權益
.
在此背景下,華潤系A股上市公司頻頻出手,整合資產,理順關系,提升競爭力,做
高估值,都可理解為赴港上市還處在籌備階段.
不過,
華潤系並購整合的效應如何顯現,還有待市場檢驗.在史立臣看來,"圈地
容易種地難".華潤系多年來在醫葯產業跑馬圈地,並購無數,但協同效應並不明顯."
雖然銷售規模位列國內第二,但華潤在經營利潤方面甚至比不上廣葯,雲南白葯."史
立臣表示.
就華潤三九而言,
對於這個目前以中葯為主打的平台,如果收下華潤雙鶴,未來
能否順利實現整合,
也存懸疑.畢竟,化葯注射液和中成葯之間的研發,生產,市場營
銷等各個環節都存在懸殊差距,怎麼實現協同發展也是一個新的難點問題.

Ⅱ 上葯集團旗下有哪些上市公司

上海市醫葯航母即將起航,合並後的新上葯集團,整體上市平台業已敲定。9月15日,接近上葯集團和上實控股的知情人士向《華夏時報》透露,上葯集團整合方案已敲定,將會以上海醫葯作為整體上市平台,事業部制將取消,以加強集團對各自公司的控制。停牌三個多月後,平衡各方利益的上葯集團重組,終於要登場了。上實系主要醫葯資產合並成新集團停牌三個多月期間,上葯集團的重組一直處在平衡各方利益,以及確定整體上市平台的艱難抉擇中。接近上葯及上實雙方的知情人士透露:「上葯集團與上實控股旗下主要醫葯資產整合方案已經定下來,二者合並組成新的醫葯集團,並將上海醫葯作為整體上市的平台,而由於上葯資產太復雜,大量的時間被用於清理審核,導致上葯集團重組遲遲未公布結果。」上海醫葯是上葯集團重要的上市控股子公司,主要業務板塊為醫葯分銷業務。目前上海醫葯在國內市場僅次於國葯控股)和九州通集團,位列第三,主要在上海、浙江、山東等地形成布局。而據上海醫葯財務報告顯示,截至今年上半年,其實現營業收入94.86億元,同比增長20.95%;凈利潤7013.74
萬元,同比增長55.27%。目前,上海醫葯先後對上海雷允上大葯房、信誼大葯房實施了全面託管,並以華氏大葯房為平台,加快了零售連鎖系統的全面整合轉型,目前全國零售連鎖葯房達1130多家。之前,上葯集團曾尋求海外整體上市,隨著新實際控制人上實集團的入主,選擇上海醫葯作為整合後的新集團的整體上市平台,意味著雙方進行了妥協。事實上,上實集團在資產規模和醫葯經營管理上,都遜色於上葯集團。一證券分析人士表示,上實集團那邊只是控股公司,旗下醫葯資產多為財務投資,現在將資產向上葯集團這邊集中,則是比較合理的選擇。上實醫葯擬注入上海醫葯這次重組,上實醫葯的去向,業界一直關注。接近雙方的知情人士透露,上實控股旗下的醫葯資產與上葯集團合並後,包括上實醫葯在內,其主要的優質醫葯資產將會注入到上海醫葯中,上實醫葯將變成上海醫葯的控股子公司。上實醫葯是上實控股最主要的醫葯資產,旗下擁有常州葯業、常州制葯廠、上海醫療器械股份有限公司、廣東天普生化醫葯等四家主要控股子公司。而上實醫葯2009年半年報顯示,其營業收入為17.52億元,實現凈利潤4.32億元,同比增長378.25%。另外,上實控股旗下則擁有正大青春寶、胡慶余堂葯業、廈門中葯廠、遼寧好護士和胡慶余堂國葯號等5家控股醫葯企業,2007年8月22日,上實控股擬將上述5家資產注入到上實醫葯中,該方案也得到股東大會的批准,但是由於上實集團整合上葯集團,此舉作罷。上述知情人士表示,上述擬注入的資產整體質量一般,缺乏成長性,預期收益不高。但是隨著上海醫葯被選定為新集團整體上市平台,上述資產也將隨著上實醫葯注入到上海醫葯中。放棄事業部制
加強集權上葯集團與上實控股旗下的醫葯資產合並後,採取何種方式管理,避免同業競爭,一直是一個難題。上葯集團在上實集團入主前,旗下各業務主要按事業部制來實施管理,各主要工業資產按照處方葯事業部、OTC事業部、抗生素事業部、原料葯事業部和中葯與天然葯物五大事業部分業務管理。然而,這種管理模式幾經博弈,最終還是被拋棄。接近雙方的知情人士透露,9月初,重組領導小組最後放棄事業部制,轉而採用公司法人制對各子公司進行管理。對此,上實醫葯董秘湯德平表示,這只是管理上的問題,不管採取哪種管理模式,主要還是要消除同業競爭。事實上,實施事業部制並不是上葯集團本意,最早華源集團重組上葯集團時,引入事業部制,上葯集團在脫離華源集團的控制後,一直在醞釀取消事業部制實施法人實體制。今年5月份,上葯集團旗下的中華葯業、信誼葯廠等都開始恢復法人制。但是6月份上葯集團與上實醫葯實質重組啟動後,作為重組財務顧問的中金國際也給出繼續採用事業部制管理的方案,把雙方的醫葯工業資產全部納入到新成立的事業部中,然後各事業部再與各上市公司對接。對此,上葯集團方面反對意見比較強烈。而對於最終合並後的新集團取消放棄事業部制,上述知情人士表示,主要是為了減少管理層級,加強集團集權,提高對各子公司的控制,但即使取消事業部制,未來新集團在業務管理上,還會採取分業管理。該知情人士也透露,上葯集團的抗生素業務板塊各子公司,將會吸收合並到上海信誼葯廠有限公司,打造集中化的抗生素板塊。

Ⅲ 請那位能說說上海醫葯是怎麼回事停牌到什麼時候

上海醫葯因重大資產重組,所以停牌。具體恢復交易的時間,還得看公司資產重組事項的進展程度,估計復牌的日子不會太遠了!正所謂好事多磨,耐心點吧!

Ⅳ 上海醫葯(600849-CN)重組獲批,啟動換股合並。對散戶來說是利還是弊

公司重組於股市來講,就是一件常見的事情,很多人投資者喜歡買重組的股票,那麼今天我就讓大家知道重組的含義和對股價的影響。開始之前,不妨先領一波福利--【絕密】機構推薦的牛股名單泄露,限時速領!!!
一、重組是什麼
重組其實就是企業制定和控制的,能夠將企業組織形式、經營范圍或經營方式的計劃實施行為顯著改變。企業重組是針對企業產權關系和其他債務、資產、管理結構所展開的企業的改組、整頓與整合的過程,就這樣然後再從整體上和戰略上改善企業經營管理狀況,強化企業在市場上的競爭能力,推進企業創新。

二、重組的分類
企業重組的方式是多種多樣的。一般而言,企業重組有下列幾種:
1、合並:意思是把兩個或更多企業組合在一起,然後建立起一個新的公司。
2、兼並:意思是將兩個或更多企業組合在一起,不過其中一個企業仍然保留原有名稱。
3、收購:指一個企業將另一企業的所有權以購買股票或資產的方式獲取了。
4、接管:說的是公司原控股股東股權持有量被超過而失去原控股地位的這樣的情況。
5、破產:指企業長期處於虧損狀態,不能扭虧為盈,最終因為喪失了償還債務的能力,企業失敗了。無論是何種重組形式,都會對股價產生一定的波動,因而要及時的接收各種重組消息,推薦給你這個股市播報系統,及時獲取股市行情消息:【股市晴雨表】金融市場一手資訊播報
三、重組是利好還是利空
公司重組一般不是壞事,一個公司發展得較差甚至虧損進行重組,更有能力的公司為該公司投入優質資產,並置換不良資產,或者通過資本注入的方式促進公司資產結構得到改善,不斷的加強公司的市場競爭力。公司一旦重組成功,一般就意味著公司會脫胎換骨,能夠把虧損或經營不善的公司拯救回來,成為一家優質的公司。
在中國股市,關於重組題材股的炒作全都是炒預期,賭它有沒有成功的機會,一旦傳出公司重組的消息,在市場上普遍會爆炒。如果原股票資產重組後注入了新的生命活力,又新增了可以炒作的新股票板塊題材,股票漲停的現象會在重組之後不斷發生。反之,若是重組但沒有新的大量資金來注入,換一句話說,就是沒有將公司經營完善,這就是股票利空,股價的價格將會衰弱。不知道手裡的股票好不好?直接點擊下方鏈接測一測,立馬獲取診股報告:【免費】測一測你的股票當前估值位置?

應答時間:2021-09-26,最新業務變化以文中鏈接內展示的數據為准,請點擊查看

Ⅳ 上海醫葯是國企還是央企

上海醫葯是國企。

上海醫葯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上葯集團」)是滬港兩地上市的大型醫葯產業集團(港交所股票代碼:02607;上交所股票代碼:601607)。

公司注冊資本28.42億元,主營業務覆蓋醫葯工業與商業,2021年營業收入2158億元,位列《財富》世界500強與全球制葯企業50強,居全國醫葯企業第二,入選上證180指數、滬深300指數樣本股、摩根斯坦利中國指數(MSCI)。

未來,公司將積極把握國家戰略機遇,順應行業政策及產業變革趨勢,加快推進集約化發展、創新發展、國際化發展和融產結合發展戰略,全力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綜合性醫葯產業集團。

國企的定義:

國有企業,是指國務院和地方人民政府分別代表國家履行出資人職責的國有獨資企業、國有獨資公司以及國有資本控股公司,包括中央和地方國有資產監督管理機構和其他部門所監管的企業本級及其逐級投資形成的企業。

按照國有資產管理許可權劃分,國有企業分為中央企業(由中央政府監督管理的國有企業)和地方企業(由地方政府監督管理的國有企業)。對於個別中央企業在國家社會經濟發展過程中所承擔的責任較為特殊,歸屬於國務院直屬管理,這些中央企業屬於正部級。

Ⅵ 上海有什麼比較有名的葯企

1,上海羅氏制葯有限公司

上海羅氏制葯有限公司成立於1994年,總投資額6235.7萬美元,致力於腫瘤學、病毒學、移植學等關鍵治療領域,努力從根本上改善人們的生活質量。



2,上海醫葯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上海醫葯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公司)(港交所股票代號:02607;上交所股票代號:601607)是一家總部位於上海的全國性國有控股醫葯產業集團。

3,上海現代制葯股份有限公司

上海現代制葯股份有限公司由上海醫葯工業研究院作為主發起人,聯合國家葯物制劑工程研究中心、上海瑞金醫院廣慈醫學高科技公司等五家企業共同發起的並以上市為目標的高科技制葯企業。

4,上海綠谷制葯有限公司

上海綠谷制葯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綠谷制葯」)成立於2000年5月,是中國科學院上海葯物研究所與上海綠谷(集團)有限公司共同組建的專業從事葯品研發、生產的現代化制葯企業,位列上海市高新技術企業、上海市民營科技百強企業、上海市工業集團五十強企業之一。

5,上海美優制葯有限公司

上海美優制葯有限公司繫上海醫葯工業公司上海海博股份有限公司及上海美優制葯有限公司職工持股會三方組成的有限責任公司。創始於1943年,具有60年之久的葯物制劑的生產歷史。

Ⅶ 上海醫葯股價

上海醫葯股票代碼601607,截止2020-6-16日股價收盤價格是18.21,更多行情數據可下載易淘金進行查看。

Ⅷ 上海醫葯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的簡介

上海醫葯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覆蓋醫葯研發與製造、分銷與零售全產業鏈的國內A股市場大型醫葯類國有控股上市公司(股票代碼601607),是上海發展生物醫葯產業的龍頭企業。上海醫葯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股東分別是由上海醫葯(集團)有限公司、上實集團、上海上實、上海盛睿投資有限公司、申能(集團)有限公司以及其他公眾股東組成,上海市國資委通過以上公司國有控股上海醫葯 。
上海醫葯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擁有中央研究院以及3家國家級技術中心和14家省(市)級技術中心,與中科院葯物所等80多家著名科研院所建立長期戰略合作關系,已成功研發國家級新葯277個,申報十餘項國家「重大新葯創制」科技重大專項。擁有新亞葯業、信誼、廣東天普、第一生化、常葯、葯材、青島國風、胡慶余堂、正大青春寶等一批核心生產製造企業,生產涵蓋化學制劑、生物制劑、中葯和保健品、化學原料葯等領域產品,有3000餘個葯品生產批文,其中列入國家基本葯物目錄198個,獨家品種156個,中葯保密品種8個,中葯保護品種31個,共計18個產品已通過美國FDA、澳大利亞TGA等認證,可直接在美國或者澳洲市場銷售。擁有包括信誼、雷氏、龍虎等中國馳名商標在內的20餘個知名品牌,擁有心腦血管、抗感染、消化系統、神經系統、抗腫瘤等治療領域銷售過億產品20個。分銷規模位列華東和上海最大、全國第二,分銷渠道遍布中國30個省市,純銷占銷售收入比例達到65%。與世界前50強制葯跨國公司中的36家和與國內前100強制葯企業中的91家建立了重要合作夥伴關系,與國際、國內4000餘家客戶保持密切的業務關系,經營品種萬余種。物流基地10個,擁有中國8個省市的零售連鎖葯店近2000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