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軟體代碼 » 西貝餐飲集團股票代碼
擴展閱讀
一碼全通 2025-07-26 20:09:14
不知道買股票不如買基金 2025-07-26 19:59:34

西貝餐飲集團股票代碼

發布時間: 2023-03-18 15:16:29

⑴ 楊國福沖擊「麻辣燙第一股」

楊國福沖擊「麻辣燙第一股」

楊國福沖擊「麻辣燙第一股」,近日,楊國福麻辣燙已向中國證監會遞交境外首次公開發行股份審批的相關材料,楊國福麻辣燙的IPO之旅才剛剛開始,楊國福沖擊「麻辣燙第一股」。

楊國福沖擊「麻辣燙第一股」1

不管是住宅區還是學校附近,周邊最不缺的就是餐飲,其中又以麻辣燙、奶茶店為主,比如楊國福、張亮、一點點、蜜雪冰城這些大眾品牌。但誰能想到,在繼備受關注的「奶茶第一股」奈雪的茶上市之後,平常20塊錢的麻辣燙竟然也要跑出一個赴港IPO的公司。

據報道,證監會國際部披露,上海楊國福企業管理(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已提交《境外首次公開發行股份(包括普通股、優先股等各類股票及股票的派生形式)審批》材料。目前進度已達接收材料階段,後續還有多個環節等待反饋和通知等。

這意味著,一旦材料通過,楊國福麻辣燙就能沖擊「麻辣燙第一股」。

源起四川,卻在東北人手中「發揚光大」

麻辣燙起源於四川,在經東北做法改良之後,流行於全國各地。其中創立時間已長達19年的楊國福麻辣燙,是該行業內當之無愧的頭部玩家。

不過最初的時候,楊國福本人並不是做麻辣燙的,只是當時一家生意火爆的麻辣燙讓他十分羨慕,於是他收起原本的烤串生意,打算拿憑這賺到的錢去試做麻辣燙。

但如前文所言,麻辣燙源自四川,而川菜重麻重辣的口味是很難被東北人接受的。於是楊國福關起門自研,按照東北人的口味折騰起麻辣燙。在幾番波折之下,還真讓他研究出了獨特的、符合當地人品味的麻辣燙底料。

在2003年,哈爾濱出現了一家名為「楊記麻辣燙」的店鋪。此後第二年,楊記麻辣燙正式被更名為楊國福麻辣燙。

到了2009年,已經成立一家哈爾濱楊國福麻辣燙餐飲服務有限公司的楊國福,又對麻辣燙進行了一次改革,首創了「論斤稱重」商業模式,即不再按照固定的價格進行一碗一碗的售賣,而是讓顧客根據自己的食量進行消費。

這種做法被延續至今,後來更是成為了行業慣例。

總的來說,楊國福和麻辣燙可以說是相互成就。更有人稱,四川人發明了麻辣燙,而楊國福夫婦則創造了麻辣燙。這句話當然也不是一句戲言,楊國福在業內取得的成績,是很多商家都難以企及的。

門店突破6000家,靠自建物流的模式保障供應鏈

據楊國福官網顯示,截至目前,楊國福麻辣燙全國店面突破6000家。與此同時,該公司也在開辟海外市場,據報道,目前楊國福已經在加拿大、澳大利亞、日本、韓國以及新加坡5個國家鋪設了門店。

圖源官網

而據紅餐品牌研究院統計數據顯示,除了老對手「張亮麻辣燙」以外,當前行業內還沒有第三個品牌的門店超過1000家。由此可見,如果麻辣燙賽道真的要跑出一個IPO,很大可能就是在楊國福和張亮之間。

圖源網路

巧合的是,並稱為麻辣燙「雙雄」的楊國福麻辣燙和張亮麻辣燙除了互為競爭對手之外,還存在一層曾讓人津津樂道的親戚關系。

此前,微博上有一個熱搜叫做「張亮是楊國福的外甥」,雖然後來楊國福公司的負責人進行了辟謠,但親戚關系還是得到了肯定,只不過離得比較遠,屬於平輩遠親。

圖源網路

之所以楊國福麻辣燙走在了張亮麻辣燙的前頭,或許是因為從2021年開始,楊國福就在為上市做准備。

據企查查數據顯示,在2021年12月,楊國福進行了企業類型變更,從有限責任公司變成股份有限公司。

一般來說,這種改變都是為了大規模資本運作鋪平道路。業內人士認為,股份公司更易吸引投資機構,優化資本結構和組織結構,進而向證監會提出IPO上市申請,所以楊國福進行變更,是在為上市進行鋪路。

除了門店數量力壓行業內大部分公司,楊國福的經營模式也有自身的一些優勢。

前年,疫情較大地打擊了餐飲行業,根據國家統計局官方數據,2020年1至4月,全國餐飲業收入8333億元,同比下降41.2%。在此背景下,楊國福麻辣燙在其微信官方賬號上交出了逆市上漲的成績,該公司2020全年新簽門店不減反增,達到1466家,年凈增為47.5%。由此可見,楊國福在行業內有著不錯的競爭力。

對比起張亮的外采經營模式,楊國福則採用了自建物流的模式,自2010年開始,該公司在哈爾濱、上海等地建立起九個物流基地。這種做法雖然會增加一定的成本,但在保障口味統一的同時,也將供應鏈的自主權握在手中,這或許也是該公司能在疫情期間取得好成績的原因之一。

此外,港股研究社的我也對周邊楊國福與張亮麻辣燙的店鋪進行了對比,據美團的數據顯示,兩家離得最近的楊國福麻辣燙的評分分別為4.8分和4.5分,而對應的兩家張亮麻辣燙的評分分別為4.6分和3.8分。單從打分來看,楊國福麻辣燙的表現還是要好於張亮麻辣燙。

圖源美團截圖

不過再好的行業也會有一些弊端,再牛的公司也存在一些風險。看起來順風順水的楊國福麻辣燙,也存在著不少的問題。

食品安全問題,或成最大隱患

近年來,因為食品衛生問題,楊國福麻辣燙曾遭多次爆料。

據企查查數據顯示,在楊國福相關風險一欄中,光是關聯企業敏感輿情就達52條,其中不乏「被通報」、「存在食安問題」等字眼。

據鈦媒體APP報道,2021年7月,一位視頻博主「內幕糾察局」暗訪楊國福麻辣燙,拍攝到倉庫內食材被老鼠咬後仍繼續使用、廚房抹布既洗菜又洗鞋、豬肺不清洗直接水煮等問題。

同年,北京消協就食品安全問題列出存在食安問題的企業名單,而楊國福麻辣燙又因為多次被投訴卻屢教不改、被爆出過「湯料污穢不潔」、「湯汁里漂浮著蒼蠅」等問題榜上有名。

圖源:2021年7月視頻博主暗訪楊國福麻辣燙門店視頻截圖

雖然不管是楊國福,還是華萊士、星巴克,他們都在出現食安問題之後迅速進行了道歉和補救,並進行了相應的停業整頓。但食安問題對於餐飲行業尤為重要,每一次的「爆料」都是在消磨品牌的信譽度,尤其是對於即將上市的楊國福來說,食品安全問題帶來的影響只會被資本市場放大。

以此前的星巴克事件為例,當該公司無錫門店的食品安全問題被爆出之後,其股價連續六日都在走跌。

因此,楊國福在正式上市之前,首先就需要過食安這一道關。

楊國福沖擊「麻辣燙第一股」2

「麻辣燙第一股」要來了!

近日,楊國福麻辣燙已向中國證監會遞交境外首次公開發行股份審批的相關材料。一旦獲得受理,就意味著楊國福麻辣燙取得「小路條」,或很快在港交所遞交招股書。

進度跟蹤顯示,楊國福麻辣燙的IPO之旅才剛剛開始,目前僅完成「接收材料」第一步,後續可能還有「受理通知」「書面反饋」「書面回復」乃至「行政許可決定書」等多個環節。

值得一提的是,虎年春節前後,國內餐飲賽道熱鬧非凡,多個餐飲品牌相繼傳出IPO消息,其中不乏大家耳熟能詳的西貝、老鄉雞、和府撈面等,在日益擁擠的IPO賽道上,楊國福能否得償所願?

楊國福麻辣燙品牌始創於2003年,是一家集品牌管理、美食研發、配方研製、原料供應、加盟培訓、特許經營於一體的的全國大型餐飲連鎖管理企業。

楊國福麻辣燙採用中草骨湯作為湯底,同時提供應季蔬菜、肉類等產品,並配有數十種小料產品。主要通過線下門店為用戶提供餐飲服務,同時提供線上預訂以及送貨上門等服務。

經過近20年的發展,楊國福麻辣燙已然成為中國麻辣燙界的一塊耀眼招牌。官網信息顯示,楊國福麻辣燙在海外5個國家、中國31個省/直轄市/自治區擁有6000餘家加盟店。

最近兩年,餐飲賽道獲得資本熱捧,麻辣燙也成了資本寵兒。這其實不難理解,資本選中麻辣燙,無非是麻辣燙類似於炸雞、漢堡,是最可能做成萬店連鎖的一個品類。

投行人士對麻辣燙的評價是:「首先,它的產品基因、品類認知足夠強大;第二,小門店夫妻檔具備足夠強的門店復制力;第三,它整個供應鏈容易標准化;第四,它在下沉市場擁有足夠多的受眾。」

當一條賽道獲得資本的高度認可,跑在最前面的品牌往往最引人矚目。但令人意外的是,成立至今,楊國福麻辣燙都沒有經歷過融資。

實際上,幾家頭部機構都曾接觸過楊國福麻辣燙,但無一例外都吃了「閉門羹」,主要原因是楊國福麻辣燙始終專注於「默默做加盟,悶聲發大財」,公司根本「不差錢」。

作為加盟制的.麻辣燙品牌,加盟費是一筆不菲的收入。當前,在北上廣深等一線城市開一家楊國福麻辣燙需要支付加盟費27900元/年,其他地級市、直轄市為23900元/年。

按照當前的經營規模推算,楊國福麻辣燙每年收到的加盟費就上億元。但公司並不過度依賴加盟費,而是有更賺錢的業務,即通過自設研發工廠向各個加盟店輸送原材料。

2019年,楊國福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2019年公司營收預計將達到13億元,而加盟費只佔其中兩成,多數收入來自商貿模塊,比如向加盟商銷售調味料、食材、廚房設備、餐廳傢具等。

2020年,盡管受到疫情因素的影響,楊國福麻辣燙的門店營業額仍達到60億-70億元,楊國福集團的營收也突破12億元。

楊國福麻辣燙財大氣粗,資本轉而投向新生代麻辣燙品牌,並且相當瘋狂。2021年 6月7日,麻辣燙品牌小蠻椒宣布完成千萬元A輪融資,本輪投資方為啟賦資本。

在此之前,小蠻椒先後完成兩輪融資,投資方分別是番茄資本、絕味食品和餓了么聯合發起的絕了基金,投資方可謂大有來頭。

小蠻椒2015年成立於上海,以外賣為切口打開麻辣燙市場,後期逐漸發展出「堂食+外賣」雙渠道運營,是新生代麻辣燙品牌當中的典型代表,獲得資本連續押注也算意料之中。

不過,進入2021年,楊國福麻辣燙進行了多個企業層面的變更,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將企業類型從有限責任公司變更為股份有限公司,此舉被外界視為公司准備IPO的前兆。

如今,楊國福麻辣燙IPO一事已經箭在弦上,落地似乎只是時間問題了。倘若公司順利上市,或將摘得資本市場「麻辣燙第一股」的桂冠。

在中國餐飲界,提起麻辣燙的名號,幾乎無人不知無人不曉。但鮮為人知的是,這種起源於四川的麻辣食物,卻在東北人的帶動下火遍了大江南北。

在楊國福麻辣燙IPO的背後,就是一對東北夫妻攜手創業的故事。時針回撥到20多年前,楊國福夫婦還是一對靠擺地攤為生的小商販,夫妻倆非常勤勉,但收入一般。

2000年,楊國福夫婦在街頭與麻辣燙偶遇,自此便與這種發源於四川的麻辣食物結下了不解之緣。當年,楊國福夫婦在黑龍江省哈爾濱市開出第一家麻辣燙門店,名叫楊記麻辣燙。

然而,川味麻辣燙重麻重辣的特性,並不適合北方人的胃口,於是楊國福決定研發一款適合北方人口味的麻辣燙湯底,但研發過程並不順利。

楊國福回憶起這段經歷時說道:「那時候學習同行買回香辛料放到鍋里炒,甚至嘗試用豆瓣醬研製底料,雖然有盈利,但客戶的評價不好,便決定將店面關掉,等研究成功後再開業。」

之後,楊國福夫婦不停尋找香料,嘗試各種底料的搭配,在口味上試錯,收集食客們的反饋,經歷幾番的開張、停業,才在摸索中研製出獨特的底料配方。

這種獨家配方,成了楊國福麻辣燙的制勝法寶,也成了楊國福麻辣燙迅速發展壯大的根基。多年後,楊國福自豪地表示:「可以喝湯的麻辣燙,是從我們這兒開始的。」

隨後,楊記麻辣燙正式更名為楊國福麻辣燙,並對外開放加盟,楊國福麻辣燙從此踏上了快速擴張之路。

2010年,楊國福麻辣燙已經擁有1000家加盟店;2017年,楊國福麻辣燙的加盟門店總數突破5000家;2020年,楊國福麻辣燙的加盟門店數量進一步突破6000家。

值得注意的是,自2017年起,楊國福麻辣燙邁出了海外擴張的步伐。有公開報道稱,截止2020年,楊國福麻辣燙已經覆蓋了加拿大、澳大利亞、日本、韓國以及新加坡5個國家。

但楊國福並不滿足於此,2019年底,楊國福曾在采訪中透露,五年內,公司計劃將海外門店的數量擴展至1000家,國內門店數量增至9000家,集團整體營收達100億元。

眼看麻辣燙生意如此火爆,楊國福的親朋好友們也從中看到商機,相繼加入到麻辣燙的創業隊伍當中,並逐漸衍生出一些新品牌,如楊國福親弟弟創業做出了汆悅麻辣燙。

在東北麻辣燙創業大軍中,可以與楊國福麻辣燙媲美的當屬張亮麻辣燙。張亮麻辣燙成立於2008年,與楊國福麻辣燙幾乎齊名,外界對兩位創始人之間的關系存在諸多猜測。

對此,張亮曾在對外專訪中澄清,二人確有親戚關系,楊國福是張亮姑家的表姐夫,二人是沒有血緣關系的平輩。同時,張亮承認其進入麻辣燙行業,確實受到了楊國福的影響。

同樣發源於東北地區,張亮麻辣燙與楊國福麻辣燙「相愛相殺」許多年。如今,楊國福麻辣燙搶先一步沖刺資本市場IPO,麻辣燙江湖「雙雄爭霸」的格局,或在不久的將來被打破。

經過多年布局,楊國福麻辣燙儼然成為圈中頂流,從北上廣深到三四線小城,隨處可見其身影。在光鮮亮麗的表象之下,爭議也如影隨形,其中最嚴重的是食品安全問題。

2017年3月,有媒體報道在某外賣平台上,北京有27家楊國福麻辣燙存在問題,其中13家未取得食品經營許可證,剩餘14家店鋪則存在信息更新不及時、公示不完整等問題,北京市食葯監局介入調查。

2018年,楊國福麻辣燙廣州門店被曝員工切肉時將雙腳放到菜板上。

2021年7月,某視頻博主潛伏到楊國福麻辣燙的廚房,拍到倉庫內食材被老鼠咬後仍繼續使用、廚房抹布既洗菜又洗鞋、豬肺不清洗直接水煮等問題,直接將楊國福麻辣燙送上熱搜。

對此,楊國福麻辣燙回應稱:近期公司關注到網路上關於個別加盟店食品安全的報道,成立項目組進行調查。目前涉事門店已停業整頓,且公司已派工作人員前往監督,同時向門店重申食品安全及標准作業流程。公司將增加全國門店每月消殺次數,持續加大消殺力度。對個別門店不遵循管理的行為,將引以為戒,絕不容忍更不會姑息此類行為。

2021年9月,北京消協發布題為《胖哥倆、楊國福等多家餐飲門店被罰,你吃過幾家?》的文章。文中顯示,楊國福麻辣燙多家門店被依法責令整改、予以警告處罰。

此外,在新浪黑貓投訴平台上,大量消費者投訴在楊國福麻辣燙就餐,吃到了頭發、塑料、蟑螂等異物,甚至有消費者控訴楊國福麻辣燙害自己吃出了腸胃炎。

有業內人士指出,楊國福麻辣燙推行的品牌加盟連鎖的運營模式,註定了各個門店的食品安全很難去管控,尤其隨著門店數量激增,食品安全與衛生、流程規范化等問題將更加突出。

食品安全無小事,甚至有可能影響本次IPO的結果。或許,在楊國福麻辣燙全力沖刺IPO的同時,還應分出部分精力來保障食品安全無虞。

楊國福沖擊「麻辣燙第一股」3

兩年前因疫情而遭受重創的餐飲行業,在2022年正迎來資本化的高光時刻。近期,多家餐飲企業正在緊鑼密鼓地開啟上市競備賽。

1月29日,A股上市公司絕味食品公告稱,其全資子公司參股投資的和府撈面計劃境外上市。在2021年一級市場的新面館融資潮後,和府撈面將有望成為「新面館第一股」。

無獨有偶,楊國福麻辣燙也正在沖擊「麻辣燙第一股」。證監會信息顯示,楊國福麻辣燙已提交《境外首次公開發行股份審批》材料,並且在2月8日獲證監會受理。此外,鄉村基、老鄉雞、老娘舅等多家餐飲企業,此前也都披露了上市計劃。

「這些餐飲企業的扎堆上市會讓更多人關注行業,而且會形成造富效應,吸引越來越多的人才加入其中,這對全行業來說是好事。」一位新餐飲品牌的高管對21世紀經濟報道說。

餐飲是現金流很好的生意,但過去很長一段時間里,行業資本化程度卻極低。一級市場的VC/PE機構對餐飲行業投資相對謹慎,二級市場餐飲上市公司數量也並不多。

近幾年,由於冷鏈物流基礎設施完善、行業數字化浪潮來襲、消費升級等多重因素的影響下,餐飲行業迎來發展新機遇,諸多VC/PE機構開始重新審視餐飲板塊,並不惜投下重注。當下,一批發展相對成熟的餐飲企業紛紛籌備上市,無疑讓從業者和投資人都為之振奮。

不過在振奮之餘,也有多位餐飲投資人對21世紀經濟報道表示,需要更加理性地看待餐飲企業上市潮現象。一方面,現階段來說,國內A股市場對科技創新企業的上市利好政策比較多,但對餐飲企業上市審核仍然較為嚴格,企業能否「闖關」成功仍存在不確定性。

另一方面,港股市場雖然相對來說標准更為寬松,但大量公司上市後的表現並不太好。對投資機構來說,被投餐飲企業港股上市可能只是有了退出的通路,完成階段性任務,但最終退出成績如何並不好說。

從夫妻老婆店到連鎖品牌化,餐飲企業成資本寵兒

中國餐飲行業可謂大江大河,《2021年中國連鎖餐飲行業報告》顯示,2019年中國餐飲市場規模為4.7萬億元。雖然2020年由於疫情影響,餐飲市場規模下滑至4萬億元,但預計2021年市場規模將恢復至4.7萬億元,之後隨著行業的重新健康成長,2024年市場規模可達到6.6萬億元。

但在這個規模龐大的市場中,企業資本化程度卻極低。A股餐飲上市公司屈指可數,港股大量餐飲公司市值長期被低估,行業中鮮有能夠與麥當勞、星巴克對標的千億美元市值「大魚」。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采訪發現,這背後原因主要在於,首先,長期以來,中國的餐飲行業是一個傳統但並不成熟的行業,大量餐飲企業是夫妻老婆店形式,以手工作坊的業態發展,不容易進行標准化復制。行業中成規模的連鎖品牌不多,從業人員素質也沒那麼高,VC/PE機構很難在其中找到合適標的投資。

第二,餐飲企業上游涉及供應鏈采購、員工工資支付,下游涉及客戶訂單收款,過往兩端大量都是現金交易形式,很難核查收入和成本數據的真實性,這也導致企業很難資本化走向上市。

但最近十年來,情況已經發生改變。一方面,隨著冷鏈物流基礎設施的發展、人才梯隊的成長,餐飲企業的規模化、標准化不再是難題,連鎖品牌的機會開始出現。另一方面,數字化、互聯網浪潮下,給餐飲行業產生了極大的改造空間。尤其是移動支付興起,餐飲企業的收入成本核算變得更加容易。

從需求端來看,當90後、00後新生代成為消費主力,由於他們經濟富足感的增強,衣食住行各方面消費的品牌意識在覺醒,這也為新餐飲品牌帶來崛起的機會。

由此在近幾年,大量VC/PE機構開始關注餐飲投資機會。2021年僅在面條江湖,就有馬記永、陳香貴和張拉拉三家蘭州拉麵品牌分別獲得紅杉資本、源碼資本、金沙江創投投資的盛況。引起諸多關注的,還有網紅餐飲品牌文和友、小吃升級代表品牌誇父炸串等公司。

VC/PE多年陪跑下謀求上市

新餐飲品牌不斷獲得資本押注,而那些起跑更早的餐飲企業,也獲得主流VC/PE機構的垂青,並在當下的時間點紛紛計劃走向上市。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統計發現,此輪尋求上市的餐飲企業成立時間大多在十年以上,經歷了長時間周期的考驗,有較為成熟的財務和業務數據表現,且背後大多有VC/PE機構的投資支持。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根據公開資料整理

比如鄉村基、老娘舅都成立有超過20年的時間,背後分別有紅杉中國、基石資本等投資機構的支持。2003年成立的老鄉雞,在2018年獲得加華資本的2億元人民幣投資,這也是其成立15年來首次接受外部投資。2022年初,老鄉雞又獲得來自廣發乾和、麥星投資的pre-ipo輪融資。

更為典型的是和府撈面,成立十年來已經完成六輪融資。其最近一輪融資是2021年7月,獲得來自CMC資本、眾為資本、騰訊投資等的近8億元E輪融資。

當時和府撈面的業務數據顯示,截至2021年6月底,和府撈面全國門店總數突破340家。2021年新增門店數較2020年翻番,全國約2天新開一家店,門店總數量預計達到450家。

財務數據方面,和府撈面在2021年上半年實現扭虧為盈。2020年,和府撈面的營收為11.07億元,凈利潤虧損2.15億元。2021年上半年,和府撈面的營收為8.46億元,凈利潤為1385萬元。

從企業自身發展角度來說,上市除了能夠幫助公司在二級市場募資,對公司塑造品牌、解決流動性、吸引人才等也都能夠帶來幫助。從投資機構的角度來說,受基金期限的影響,VC/PE機構在多年陪跑之後尋求退出也在情理之中。

A股、港股上市地選擇各有利弊

但需要注意的是,一二級資本市場對餐飲企業的評判標准仍有差異。元昆創投投資了仔皇煲、船歌魚水餃等餐飲品牌,其投資合夥人李忠敏對21世紀經濟報道分析稱,在一級市場,投資人會關注餐飲企業的標准化程度、可復制化程度、人才隊伍建設情況,如果企業在這些方面做得好,是有機構願意投資的。

「去年,很多VC/PE機構參與餐飲投資時,願意給餐飲品牌高估值,形成一定的泡沫。今年資本會更加冷靜,泡沫的情形會有所緩解。但在一些細分賽道仍然受到資本的熱捧,比如烘焙賽道,這是天花板很高、增速很快的市場。」李忠敏說。而在二級市場尤其是港股市場,大部分是機構投資者,他們傾向於投資最頭部的標的公司,其餘大量公司交易活躍度都不會很高。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注意到,A股市場餐飲上市企業能夠有更好的流動性,但上市審核標准更為嚴格,其對餐飲企業的食品安全、財務、門店運營管理水平等都提出較高要求,企業上市的不確定性較大。

近年來,A股上市的代表性餐飲企業是2020年7月上市的同慶樓,它也是繼2009年湘鄂情(現更名為中科雲網)上市十多年來,第二家真正意義上的餐飲上市企業。2017年雖然也有廣州酒家、絕味食品成功在A股上市,但廣州酒家以食品製造為主營業務,絕味食品更偏向餐飲零售化,這兩家都不能算是純粹的餐飲企業。

當前,老鄉雞、老娘舅積極沖擊A股上市,著實讓人充滿期待。「A股市場會給餐飲企業更大的開放度嗎?我們也沒有確切的答案。但如果答案是肯定的,將會有更多人願意投一級市場的餐飲項目,餐飲行業無疑將迎來更蓬勃的發展。」一位一級市場投資對21世紀經濟報道說。

在港股市場,已經有幾十家餐飲上市企業形成板塊。但除了海底撈、九毛九這少量幾家比較活躍,味千等大量餐飲上市公司活躍度並不高。去年港股上市的奈雪的茶目前股價在7港元左右,較19.8港元的發行價已經跌去六成。

「港股市場的餐飲上市公司可以看作兩類,一類是相對仍比較傳統的餐飲公司,流動性不高,低估值狀態。一類是現代化餐飲公司,後者在不斷實現標准化、現代化、品牌化、連鎖化,有著更高的市盈率。」加華資本創始合夥人宋向前對21世紀經濟報道說。

宋向前分析指出,其實全球有各種各樣的餐飲美食,包括日料、中餐、韓餐、法餐等。但只有美國的麥當勞、星巴克等,成為全球最大的餐飲連鎖企業,做到全球化、連鎖化、資本化。這不僅是美食層面的成功,更重要的是管理科學的勝利、品牌的勝利,這也是值得中國餐飲企業不斷學習的地方。

⑵ 西貝董事長是誰

西貝董事長是賈國龍

1986年9月,賈國龍考上大連水產學院。1988年,賈國龍根據市場需求做起了中餐館。5月,賈國龍在臨河縣邁開自主創業的第一步:黃土坡風味小吃店開張。1993年10月注冊成立西貝餐飲有限責任公司。2001年,北京西貝餐飲管理有限公司注冊成立,正式進入北京市場。

2010年,賈國龍開始為西貝餐飲尋找品牌定位,四年時間花費幾千萬換了四次招牌——從最初的「西貝莜麵村」,到「西貝西北民間菜」和「西貝西北菜」,再到第三版「西貝烹羊專家」,最後又回到了「西貝莜麵村」。

2014年,賈國龍確立了西貝重大戰略:好吃戰略。2015年,賈國龍確立了西貝黃金十年發展目標。2015年6月,成立西貝大學。

(2)西貝餐飲集團股票代碼擴展閱讀

賈國龍推翻西貝不上市「豪言」:

「受疫情影響,西貝決定上市,正在尋找合適的時間。」在廣州舉辦的首屆中國餐飲品牌節上,西貝創始人賈國龍確認了西貝正在尋求IPO的消息。同時,賈國龍還稱,西貝的「超級肉夾饃」、「酸奶屋」和「弓長張」都將被關停放棄。

公開資料顯示,西貝創立於1988年,創業初期是以內蒙古黃土高坡風味為主的小吃店。1999年進入北京,更名為西貝莜麵村。成立至今,雖然業績不斷增長,但賈國龍無論在門店定位還是快餐領域的推進上,都曾有屢戰屢敗、屢敗屢戰的經歷。

值得一提的是,兩年前海底撈上市時,賈國龍曾喊出西貝永遠不會上市的豪言。然而疫情來臨之際,賈國龍卻通過哭窮收獲了浦發銀行的貸款和授信,並在之後改口表示將重新評估上市事宜。

⑶ 西貝上市後市值會到多少

西貝上市後的市值會有多少?是根據該公司的實力狀況以及經營狀況來決定的。還有相關市場環境因素。但西貝的掌門人賈國龍曾經表示過西貝永遠不上市。更有媒體表示:西貝的一年入賬有60億,實力不輸海底撈。而截止2019年10月份,海底撈的市值為2,000億港元,那麼西貝的市值肯定是比較不錯的。
一、 關於西貝餐飲的事項
西貝餐飲是1988年在內蒙古創立的一家餐飲企業,創始人是賈國龍。該餐飲公司的歷史非常悠久,現在擁有了西貝甲北菜,騰格里塔拉等品牌,是一家坐擁酒樓,餐廳近百家的店面以及餐飲連鎖企業。在1999年的時候,西貝餐飲來到了北京發展,繼而像深圳,石家莊,上海等各地都有所發展,其獨特的綠色健康美食,返璞歸真的西北民間菜餚,非常受到老百姓的喜歡,充滿了人情味的優質服務,也是該公司的特色,並且傳統與時尚完美結合了裝飾風格來服務於全國的消費者。所以他的受眾群體是非常大的,認可度也很高。
二、 西貝餐飲的優勢
西貝餐飲現在是一個非常受歡迎的餐飲企業,那麼它的優勢肯定是非常多的,比如說有很重的異域風情,總是會吸引我們這些老百姓去探一探究竟。那麼這個時候西貝餐飲的宣傳就已經做到位了,而且他的品牌號召力是非常強的,作為西北菜行業的技術代表,所有的人想吃飯的時候就會選擇西貝餐飲。那麼這就是他的品牌號召力,而且該餐飲公司作為西北菜行業的領頭羊,在菜品的口味上能夠滿足廣大消費者的需求。他的營銷推廣也是比較不錯的,你不論是在網上哪個地方搜西北菜出來的絕對是西貝莜麵的名字。
綜上所述。西貝餐飲是一個非常不錯的餐飲企業,旗下有很多的連鎖餐飲店,而且受眾群體非常的高,很受老百姓的喜歡,服務於廣大的消費者,能夠滿足消費者的不同需求,非常好。

⑷ 在西貝莜麵村工作是怎樣一種體驗

在西貝莜麵村工作是氛圍還是挺好的,一開始有師傅幫帶,認真負責,團隊也是很和諧的,就嘩亮像一家人一樣。

北京西貝餐飲管理公司,成立於2001年11月,由內蒙古西貝餐飲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賈國龍先生發起創立。西貝餐飲管理公司的創立和健康發展,為統一管理「西貝餐飲」投資的企業,為品牌擴張、連鎖經營奠定了基礎。

對工作保持足夠的熱情,在職場上展現活力和目的性,甚至在團體里能激起同事、下屬工作鬥志的人,是企業最需要的員工。在公司里,讓老闆感覺到你對工作的熱情,不計較多做一些事,更是自動自發多做一點,而不是每天上班、下班,只把份內工作做好。

西貝莜麵村是西貝餐飲集團旗下的主品牌,主營中式休閑正餐,西北菜的傑出代表。亂鏈寬北京西貝餐飲管理公司成立於2001年,是一個老品牌,實力強大。西貝莜麵村也在全國40多個城市擁有200多家門店。

這喚游家莜麵村離家很近,去過一次,主打陝北的口味,比如莜麵,黃饃饃等,那天要的烤羊棒骨,味道不錯,黃饃饃不太正宗,不如在陝北買的好吃,環境和服務都還可以,整體感覺是個去體驗陝北風味和一些雜糧的地方。

⑸ 西貝莜麵村,西貝是什麼意思

西貝指的是西貝餐飲集團。

西貝莜麵村是西貝餐飲集團旗下的主品牌,主營中式休閑正餐,西北菜的傑出代表。在全國40多個城市擁有200多家門店,員工16000多人,每年為5000萬顧客提供產品和服務。

2019年3月16日,西貝莜麵村南京金鷹店被檢查出衛生問題。 3月17日,西貝官方道歉,即日起開放所有廚房。2020年5月,有網友稱,深圳一家西貝莜麵村每人強制收取5元的茶水費,喝不喝都收費。隨後西貝莜麵村官微致歉並表示將退還茶位費。

(5)西貝餐飲集團股票代碼擴展閱讀:

2019年3月16日,江蘇電視台公共頻道和南京市場監管機構,對西貝莜麵村南京新街口金鷹店進行聯合檢查並報道。

工作人員稱,經過去渣、清洗、消毒等步驟後,清洗好的餐具全部被放在保潔櫃中,然後直接上餐給客人使用。但是執法人員發現,所謂清洗消毒後的餐具竟然上面全是油。

2019年3月17日,西貝官方發道歉回應稱,問題確實存在,一定整改到位。即日起,全國所有門店的廚房和洗碗間,保持開放。歡迎大家到店,在門店工作人員的引導下參觀和監督。

⑹ 西貝餐飲集團薪酬管理問題

西貝餐飲集團的薪酬管理是指對員工的薪資及福利待遇進行管理的一種方式。針對不同的職位、級別和能力,制定相應的薪資標准和福利政策。西貝餐飲集團在薪酬管理方面需要考慮員工的工作量、公亮廳司的財務情況、市場行情等因素,保證員工收入的公平性和合理性,並達到激勵員工輪含工作好的效果,提高員工的工作積極性敬桐隱和生產效率。此外,西貝餐飲集團的薪酬管理還需要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確保薪酬支出的合法合規性。

⑺ 綠茶用的什麼牌子預制菜

2008年,開青年旅舍的王勤松在杭州開了第一家店,融合全國各地菜系、高性價比讓綠茶餐廳大獲成功,次年被大眾點評網評為「2009年度最受歡迎餐廳TOP50」,2010、2011年北京、上海、蘇州、寧波等地分店開業,2015年進入西南市場……

入場14年,這位「初代網紅」混得怎麼樣?4月11日,綠茶集團通過港交所聆訊,花旗和招銀國際為聯席保薦人,或將於4月末或5月初正式掛牌上市——這已是它的第三次遞表。

面對綠茶集團的不懈努力,有人說它是「帶病上市」,有人認為它被低估。毋庸置疑的是,在一眾或被資本加持,或正網紅的餐廳品牌相比,綠茶已「過氣」,不復昔日榮光。

「水能載舟,亦能覆舟」,綠茶曾經的助力,如今成了痛點。

01 失效的「低價魔法」
綠茶餐廳,源於一場「半路出家」的買賣。

起初,王勤松夫婦在西湖邊做旅捨生意,面對南來北往客人的不同飲食習慣,夫婦二人嗅到了融合菜的商機。或許因為面向的都是「窮游」年輕人,綠茶一開始就將高性價比作為標簽。據浙商證券統計,截至2022年Q1,綠茶的人均消費為60.5元,在頭部中式餐廳里偏低。


凡事都有兩面性,低價讓綠茶「網紅」,也讓它盈利難。王勤松也曾意識到這一點,「我們是在用近乎於成本的低價換取客流,所以必須重視翻台率。」在他看來,高性價比意味著綠茶和其他餐廳不同,必須有高翻台率才能賺錢,「一天翻台率4次是保本」。

所謂翻台率,指的是餐桌重復使用率,是衡量餐廳盈利能力的一大重要指標。據悉,綠茶2013年的平均翻台率在6-8次。

事實上,王勤松為綠茶規劃的「低價魔法」是低價翻台率門店數量,但疫情的到來讓這個魔法不再奏效。昔日的翻台下限,如今卻成了綠茶難以觸及的天花板,招股書顯示,綠茶2019年至2021年的翻台率分別為3.34次、2.62次、3.23次,一直在保本的4次之下。

低客單價、低翻台率帶來的是營收和門店業績的下滑。數據顯示,2019-2021年間,綠茶每間餐廳的平均同店銷售額從1481.1萬下降為1168.6萬。


餐飲業被疫情重創,大到海底撈,小到街邊夫妻店,都受到影響,綠茶當然也不例外。與海底撈、呷哺呷哺相比,綠茶的翻台率受疫情影響較小,2021年恢復也很快,但與眾不同的模式需要綠茶更快恢復。


九毛九集團(太二所屬)、海底撈、呷哺呷哺這些餐飲品牌,或中高端定價,或直營、加盟混合運營。與之不同的是,綠茶的模式一低價,二重運營,讓它的抗風險能力更低。

自一開始,或許是運營青旅的經驗讓王勤松就對門店非常重視。第一,是在門店裝修上非常有想法,中式風格、江南風韻這幾乎是綠茶每一家店的精髓,但每一家店又各有不同,王勤松曾說,綠茶是50元的人均消費,500萬元的裝修費用。

第二,綠茶餐廳至今仍未開放加盟,全部直營,走重資產模式。這讓它的開店成本頗高,320萬-370萬的單店投資成本高於同業(撈王300萬-350萬),單店投資回報期(17.5個月)也高於同業(外婆家7.4個月,太二7個月)。

2019-2021年,在受疫情影響門店銷售、翻台率下滑的同時,綠茶仍然在快速擴張,本已不富裕的「家底」更是雪上加霜。截至2021年年末,綠茶餐廳的門店數量由2019年的163家增長為236家,其中44家(18%)經營虧損。


2019年上半年,有企業信心百倍地喊出「門店擴張」,疫情影響下優勝劣汰加速,有的品牌門店收縮和地租漲幅放緩,讓他們以為自己能夠趁這個時機佔領更多的線下入口。但第一波之後的零星爆發,讓很多人想趁此擴張的願望落了空。

2019年加速擴張的海底撈,2021年懸崖勒馬進行收縮。而綠茶卻仍打算一條道走到底,招股書顯示,繼兩年開了73家門店後,綠茶2022年至2024年計劃每年開設75-100家新店。

低價、翻台率降低,導向的是低收入;門店擴張,導向的是高成本:對綠茶來說,必然的是盈利難。

招股書顯示,2019-2021年,綠茶營收分別為17.36億元、15.69億元和22.93億元,凈利潤分別為1.06億元、虧損5526.2萬元和1.14億元,凈利潤率分別為6.11%、-3.52%和4.97%,調整後的凈利潤率分別為6.1%、-0.7%和6.0%,低於行業平均水平(8%-10%)。


在失效的「低價魔法」面前,綠茶還能做什麼?

02 受阻的自救
繼西餐品牌「Playing」與燉菜品牌「關東造」相繼「撲街」後,綠茶餐廳成為了綠茶集團唯一的指望。通過新品開發、市場下沉、上市,綠茶餐廳和綠茶集團在試圖自救,但阻力重重。

一、「爆款」變「老款」,新品不是「爆款」。

除了低價之外,王勤松做綠茶自傲的還有一點,好吃。曾經夫婦倆開的青旅,因為烤雞、火焰蝦等菜品好吃,吸引了一些慕名而來、不住宿只為了吃飯的人,這也是他開始做綠茶的主要契機。

綠茶的興起,源於乘上了互聯網時代的紅利,它的快速擴張開始於2010、2011年,於2015、2016年爆紅,與互聯網的高速擴張同步。

或許是這種經歷,讓王勤松很看重網路和口碑傳播:「我覺得互聯網時代,好的產品、好的模式、好的體驗本身就會自傳播,做餐飲尤其是這樣,好的口味、好的體驗,顧客就會主動幫你做口碑傳播,這比任何外部的營銷都管用。」

曾經的綠茶菜品是新穎的,也是好吃的,由它帶火的麵包誘惑,已入選很多餐廳的菜單。但人們想嘗試的永遠是更新、更好吃的東西,而不是曾經新穎、好吃的。

從俄式廚房、半秋山等西餐廳,再到外婆家、綠茶等中餐廳,在大眾點評內,「麵包誘惑」

已成為數十家餐廳都在售賣的「老面孔」,同時在網路上搜索「麵包誘惑」,也可查到詳細的居家做法,可以說,綠茶昔日獨領風騷的招牌已然泯然眾人。

隨著文和友、喜茶、鮑師傅等新一批的網紅餐飲品牌上場,市場的風向在變,產品創意的吸睛度成了能否破壁的關鍵。艾媒咨詢數據顯示,目前餐飲消費者中「Z世代」佔比提升至39.3%,他們更願為興趣買單,這部分消費者將為餐飲需求端帶來新的變化。

在「圖新鮮」愈發普遍的今天,一個網紅品牌的生命周期在3-5年,而今年14歲的綠茶,正在與「麵包誘惑」、「綠茶烤雞」等招牌菜一同進入第四個周期,在熱銷了十餘年後,這些爆款的吸引力正在減弱。

王勤松和綠茶餐廳不是沒有注意到這一問題,他們從沒有放棄新品開發。數據顯示,2019年至2021年三年間,綠茶餐廳推出新菜品的數量分別為120個、147個和178個,約合每年更新20%左右,平均2-3天推出一款新品。

可惜的是,消費者的脈並不好摸,摸准一次的可能有很多,摸准兩次、三次的很少很少,盡管更新頻繁、品類龐雜,但綠茶並沒有新的爆款出現。在舊爆款吸引力減弱,新爆款沒有出現的情況下,王勤松想用好產品自然吸引消費者的路走不通了。

二、下沉市場開新店,但一線的低價不是三四線的低價。

門店是綠茶餐廳的一大利器,截至2021年,它覆蓋了所有一線城市、12個新一線城市、26個二線城市和26個三線及以下城市。

根據綠茶餐廳的規劃,此次計劃募資1.5億美元用於門店擴張,2022年-2024年計劃每年新開75-100家門店。這些新門店近八成將開設在二三線及以下城市,與在一線及新一線城市以小型餐廳門店為主不同,綠茶餐廳在低線城市的布局以大型餐廳為主。


過去十幾年,綠茶已經探索出了一套可復制的商業模型「低價+高翻台率+精裝修門店+預制產品+部分特色/高頻更新菜品」,建立在一線和新一線城市的基礎之上。對於一線/新一線來說,綠茶的「低價」十分具有吸引力,對於下沉市場來說,這個「低價」還有魅力嗎?

而且下沉市場雖然是一片藍海,但競爭也相當激烈;下沉市場消費需求零散,與一線、新一線的偏好也不盡相同,綠茶能否把准脈也是問題。

三、提升標准化,但預制的魅力在減弱。

在王勤松的觀念里,佔領市場離不開「標准化」。這是一條王勤松摸索多年後總結的商業理論:通過中央廚房實現標准化經營,在壓縮成本的同時快速搶占市場。

在這個快節奏的時代,為了提高經營效率,越來越多的中餐連鎖品牌舉起了標准化的大旗。《2021中國餐飲業年度報告》顯示,在門店數超10家的連鎖餐飲品牌中,採用中央廚房集中配送的佔比約7成。

憑借著由中央廚房統一製作的半成品,門店僅需簡單的加工即可出餐速度快,大大降低了對廚師人員的依賴,綠茶的規模也因中央廚房的存在得以快速壯大。

環視同業,海底撈、呷哺呷哺等中餐品牌自建食材供應體系的做法更易控製成本,其抗風險能力也會更強。2020年,綠茶建立了供應鏈管理公司浙江綠勤,並在招股書中透露了自營中央食品工廠的計劃。

不可置否的是,中央廚房的高效率為綠茶的發展提速,但越來越多料理包、預制菜的出現,讓消費者越來越懷念中餐的鍋氣。

03 結語
也曾網紅的綠茶餐廳,缺乏新爆品、抗風險能力不足等問題相繼暴露,上市找錢是它翻盤的機會。而對資本市場來說,低價與快速擴張的老套路聽的多了,綠茶玩轉這一套不是沒有可能,但疫情疊加中低線消費降級,現在的

⑻ 好消息!餐飲巨頭西貝"有救了":銀行終於出手了

中小企業撐住,銀行支援正在快速行動。

西貝餐察亮棚飲集團董事長賈國龍公開「哭窮」7天後,浦發銀行1.2億流動資金貸款入賬西貝餐飲集團。

賈國龍表示,這幾天政府及相關部門推薦了多家金融機構,也有很多銀行主動找到他們。西貝的困境是餐飲業面臨考驗的一個縮影,而西貝獲得的幫助,也是近期從各地政府到銀行「暖企行動」的反映。目前多家銀行業出台了辦法,為受到疫情影響較大的企業紓困,包括貸款展期、減免罰息、續貸、提高業務審批效率等多方面的支持措施。

不少餐飲企業也紛紛展開發展線上業務等自救行動,不過有券商估計,未來餐飲業會迎來小企業關閉和並購潮,行業重創或超非典。

浦發銀行速援西貝

四天到賬1.2億貸款

2月1日,賈國龍公開稱,受到疫情影響,西貝400家線下門店基本停業,只保留100多家外賣業務,預計春節前後一個月損失營收7-8億元,同時2萬多名員工一個月支出就在1.5億左右,若疫情無法有效控制,企業賬上現金流撐不過3個月。

西貝的現金流危機讓銀行迅速行動起來。

消息出來兩天後,西貝餐飲集團副總裁劉勇燕便接到了浦發銀行北京分行打來的電話,當晚,浦發北京分行就組建了由分行領導親自掛帥、多部門及支行聯合組成的工作小組,拿出了一套綜合授信與金融服務解決方案。次日上午,雙方通過視頻會議,共同確定了合作內容。

2月6日,浦發銀行北京分行即完成核批西貝餐飲授信額度5.3億元,2月7日通過遠程線上核保、簽署保證合同後,浦發銀行即落地1.2億元流動資金貸款,入賬西貝餐飲集團。

從雙方溝通到資金入賬,浦發銀行用了4天時間。

據了解,浦發銀行援助西貝,不僅僅是快速提供貸款,還深入介入企業生產經營周期、切入企業全業務鏈條。

浦發銀行給西貝提供的方案包括三方面,鍵旦首先,是為西貝餐飲提供短期流動資金貸款和貿易融資額度,以緩解企業短期流動性緊張,保障員工工資發放與基礎原材料采購。

其次,浦發銀行為西貝餐飲提供中期流動資金貸款和「1+N」供應鏈融資額度。其中,貸款用於企業房租、門店裝修改造等支出,置換其存量到期貸款,降低財務成本;「1+N」供應鏈融資則用於解決西貝餐飲上游的大量小型供應商的融資需求,保障其供應鏈穩定。

此外,針對西貝餐飲正在將經營重點轉向線上銷售和外賣服務,浦發銀行利用自身平台,發揮渠道、客戶資源等優勢,幫助企業緩解銷售壓力。

提供信貸支持

銀行紛紛行動紓困企業

賈國龍表示,這幾天政府及相關部門推薦了多家金融機構,也有很多銀行主動找到他們。西貝的困境是餐飲業面臨考驗的一個縮影,而西貝獲得的幫助,也是近期從各地政府到銀行「暖企行動」的反映。

從2月2日至今,越來越多的省市推出「暖企政策」,多家銀行業出台了辦法,為受到疫情影響較大的企業紓困,包括貸款展期、減免罰息、續貸、提高業務審批效率等多方面的支持措施。

就在2月7日,進出口銀行稱,湖北省及受疫情影響較大的批發零售和物流運輸行業的實體中小微企業免收2月份全月貸款利息,以實際行動減輕疫情對相關企業生產經營影響和財務負擔,與企業攜手共克時艱,幫助企業渡過困難時期、恢復穩定發展。此項安排涉及貸款近1600億元敗則,利息免收金額約6億元。

2月5日,浙商銀行響應央行、銀保監會、浙江省委省政府的部署號召,推出支持小微六條措施,涉及貸款寬限、主動續期、增加授信、綠色通道等方面。比如提供寬限服務方面,將2020年2月3日至2020年3月20日設定為政策寬限期(視疫情變化情況適時調整)。在政策寬限期期間,受疫情影響相關行業小微企業暫時無法正常歸還到期貸款而發生逾期的,不計罰息及復利,不影響客戶徵信記錄。

2月6日,興業銀行從信貸政策、綠色通道、 科技 應用、徵信保障、盡職免責機制等方面進一步出台專門支持措施,攜手中小企業共渡難關、穩定發展。其中包括,對疫情影響較大的批發零售、住宿餐飲、物流運輸、文化 旅遊 等行業,以及有發展前景但受疫情影響暫遇困難的企業,符合條件的予以延期、展期或續貸,延期與展期期限最長達六個月,對國標小型、微型企業減免逾期利息與罰息,並通過下調貸款利率、增加信用貸款和中長期貸款等方式,支持相關企業戰勝疫情災害影響。

浦發銀行制定了五類小微企業融資應急方案。通過貸款展期、未到期貸款調整付息方式、減免罰息等舉措,切實幫助受困企業減輕還本付息壓力,全力支持其恢復生產經營。

建設銀行授信審批條線採取九項措施確保審批決策時效,提到對受疫情影響較大企業優化再融資類業務申報程序。

遭受重創或超非典

餐飲業積極自救

政府、銀行的援助政策紛紛而來,餐飲業也在積極自救。

賈國龍在西貝至21870名員工的一封信中提到,由於突如其來的疫情,西貝和全國所有餐飲行業都正在經歷著一場史無前例的考驗,西貝全國有超過4/5的門店受到疫情影響關閉了堂食業務。逐漸開放外賣業務,現在已經有近200家門店外賣正在穩步運營,外賣的業績也在不斷提升。此外,公司也想了很多辦法渡過這次難關,總部員工率先表態,願意延後領取工資,全力支持一線的夥伴。

除了外賣業務,西貝和眉州東坡還攜手每日優鮮,以按件計費的方式,將毛菜加工成標品凈菜,餐企主要提供倉庫和人力資源。

上周,海底撈、西貝等餐飲企業加入京東的「餐飲零售發展聯盟」,推動餐飲品牌開拓半成品速食生產。

眉州東坡還啟動便民化「平價菜站」。利用企業本身的食材儲備和資源供應鏈,為各市人民提供平價的來自四川的瓜果、蔬菜、調味料、生鮮、成品、半成品等,首當其沖帶領企業上下到自家門店前賣菜。

不過,更多的中小餐飲企業在援助和自救面前依然艱難,有券商預計,餐飲業受到的打擊或超過非典。

萬聯證券稱,疫情下餐飲 旅遊 行業遭受重創,影響可能超過非典,行業有望重新洗牌。百餘家景區暫停開放,多家企業暫停營業。亦有多地發布緊急通知,要求當地餐飲、酒店一律暫停營業。而普通民眾也響應政府的倡議,堅決不出門,這對行業帶來了巨大的打擊,且值春節黃金周,對行業全年影響恐超過非典時期。此次疫情可能造成大量中小企業倒閉和並購潮,行業重新洗牌,利好龍頭企業。

華創證券也表示,近期餐廳停業較多,開業餐館客流約為正常時段的2-3成,預計在節後復工後會有所恢復,但在疫情拐點到來之前難以復原,因此餐廳春節期間均處於虧損狀態,節後大概率也將在變動成本線附近斟酌經營,中小餐廳或將出現更多閉店。

來源: 中國基金報

⑼ 西貝莜麵村怎麼樣

西貝莜麵村是中式休閑正餐,西北菜的傑出代表,味道不錯。莜麵美食更是西貝家的招牌。無論是西紅柿澆汁莜麵,還是蘑菇湯莜麵魚魚,筋道而不失軟糯,吃起來頗有西北特色。

西貝莜麵村是西貝餐飲集團旗下的主品牌,截止2017年12月,在全國40多個城市擁有200多家門店,員工16000多人,每年為5000萬顧客提供產品和服務。

2019年3月17日,西貝官方發道歉回應稱,「問題確實存在,一定整改到位。即日起,我們全國所有門店的廚房和洗碗間,保持開放。歡迎大家到店,在門店工作人員的引導下參觀和監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