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軟體代碼 » 奇美電子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碼
擴展閱讀
玫琳凱股票行情 2025-05-16 12:16:29

奇美電子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碼

發布時間: 2021-05-27 06:09:54

『壹』 江蘇南京奇美電子股份有限公司每月幾號發工資

奇美電子股份有限公司固定每個月10號發公司,若遇到10號為周末,就會提前到前一個工作日發,比如若這個月10號為周日,則會在8號周五發工資

『貳』 富士康奇美電子簡介

奇美電子屬富士康集團子公司,隨著東部產業向西部轉移,2010年將在成都設立。奇美電子前身為群創光電,創立於2003年,2010年3月與奇美電子、統寶光電合並,更名為奇美電子,為世界第三大液晶面板公司。其產品橫跨TFT—LCD液晶面板模塊與終端液晶顯示器。目前奇美電子的生產基地遍布全球主要廠區,包括:深圳、寧波、南海、南京、台南及住、竹南。

『叄』 寧波奇美電子面試過後簽核要多久簽核意味著什麼

如果你去寧波打工,建議不要去奇美,寧波有很多本地企業,待遇絕對比台資好

這么些年,台資口碑這么臭,你沒有耳聞嗎

『肆』 南海奇美電子有限公司

本公司前身為群創光電,創立於2003年,2006年股票在台上市,2010年3月與奇美電子、統寶光電正式合並,並更名為奇美電子。產品橫跨各式TFT LCD液晶面板模組與終端液晶顯示器,主要包括電視用面板、桌上型監視器與筆記型電腦用面板、中小尺吋面板、桌上型監視器、液晶電視等,供應全球尖端資訊與消費電子客戶,為世界TFT-LCD(薄膜電晶體液晶顯示器)領導廠商。
自整合以來,奇美電子即以核心技術人才、豐沛產能服務全球不同客戶的需求。相較於傳統面板廠僅負責生產面板的經營模式,奇美電子更進一步整合產品供應鏈,藉由系統切入、面板紮根、垂直整合之創新經營方式,提供客戶完整解決方案,使奇美電子於擁有良好TFT-LCD基礎及生產品質之外,對於製程技術及零組件也同步掌握優良的管理。
目前奇美電子之生產基地遍布全球,主要廠區位於台灣竹南、台南兩地,海外據點則擴及中國深圳、寧波、南京、南海,以及歐洲荷蘭、捷克等地。完整的全球布局利於奇美電子以最迅捷的速度就近服務客戶,節省物流與人力成本,並且同步達到節能減碳的綠色環保目標。
身為全球光電供應鏈之重要一份子,奇美電子深具責任與義務,扮演承先啟後角色,並始終相信企業經營除追求利潤外,內在的人本特質與觀念才是企業運作的命脈。奇美電子以提升人類視覺極致享受,同時積極提升國內顯示器產業對世界的影響力,期望為社會整體進步與幸福貢獻心力,以「融合科技、人文、藝術」的內涵,延續不輟。

『伍』 請問一下寧波奇美電子公司與富士康集團是什麼關系

奇美電子的生產基地主要位於台灣南部科學工業園區內,寧波的奇美是後段模塊工廠。

富士康的旗下公司台灣群創光電採用換股方式合並台灣奇美電子。群創與奇美的股權交換比例為1:2.05。合並後的存續公司為群創光電,新公司的中文名稱為奇美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陸』 台灣奇美是上市公司嗎

台灣已經沒有奇美摟~~

2009年11月14日,群創光電宣布合並奇美電子,群創光電為存續公司,並且改名為奇美電子(英文:Chimei Innolux Corporation),合並基準日為2010年3月18日。[4]。
2010年3月18日,正式並入群創光電,群創光電為存續公司,奇美電子為消滅公司。

群創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Innolux Corporation

公司類型 上市公司
股票代號 台證所:3481
成立 2003年1月14日
代表人物 董事長暨執行長 段行建
總部地點 台灣苗栗縣竹南鎮科學路160號
產業 光電業
產品 液晶顯示面板(TFT-LCD)

群創光電成立於2003年,2006年股票在台灣證券交易所上市,2010年3月與奇美電子及統寶光電合並,為液晶顯示面板業界有史以來最大宗的合並案。合並後群創為存續公司,保留奇美電子為公司名。為區隔奇美品牌,2012年12月再更名為群創光電。

『柒』 奇美電子的大事記

2008
宣布於高雄路竹科學園區投入8.5代廠興建,預計2009年下半年量產,以帶動50英寸級以上液晶面板產品之普及。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公布「96年本國法人專利申請前百大排名」,奇美電子以271件專利申請名列第九。
成立奇美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主要業務為薄膜太陽能面板,期快速帶動與提升產業技術,為地球永續盡力。
獲得遠見雜志頒發「2008第四屆企業社會責任(CSR)獎」科技業A組(營收1,000億以上)首獎,奇美電子在「環境績效」及「社區參與」等面向,均有傑出表現。
2007
南海奇美電子(NHCMO)於8月小量投產。
首推3D立體顯影的22吋寬螢幕顯示器,領先業界於2007年第三季開始量產。
與美國3D科技開發暨行銷公司Neurok Optics, LLC宣布成立iZ3D, LLC公司,總部設於美國加州聖地牙哥,將致力於開發與行銷電子娛樂、商業、專業視覺之iZ3D立體顯影螢幕產品。
在美國聖地牙哥的維修設備服務中心開幕,每月將可提供5,000片TFT LCD大尺寸面板的維修服務,服務的范疇涵蓋美國、加拿大以及墨西哥。
為迎合全球大尺寸液晶電視面板的需求,奇美電子7.5代廠於5月進入量產,擁有最新設備及最具效率的製程,生產大尺寸液晶電視面板(如42吋, 47等)。
與奇晶光電共同宣布已與美國柯達公司簽訂AMOLED(主動式有機電激發光二極體)技術交互授權合約,奇晶光電將運用柯達公司之AMOLED顯示技術於其中小尺寸之產品。
設立奇信電子,跨入中小尺寸模組領域。
榮登富比世雜志公布第三屆亞洲最佳五十上市公司的排行榜,台灣共有十家公司上榜。評選標准包括長期獲利能力,銷售與營收成長、股價評比、企業預估獲利與營收或市值至少為五○億美元以上。
「56吋專案研發團隊」成功開發出全球最高解析度的56吋液晶電視面板,榮獲中華民國科技管理學會頒發96年度「科技管理獎」之企業團隊獎。
2006
與台達電子公司合資成立奇達光電,發展無汞平面背光模組。
於高雄園區八代廠計畫初期工程。
投審會通過投資大陸佛山的後段液晶模組廠--南海奇美電子。
發表全球首創最新規格的22吋寬螢幕液晶監視器面板。
捐贈成功大學2.7億元,建造國內規模最大的產學合作研發大樓「奇美樓」。
參加日本橫濱平面顯示器展,展示與子公司奇晶光電共同開發的25吋主動式有機電激發光二極體電視面板。
與教育部合辦「第一屆奇美獎—影像顯示科技人才培育先導型計畫95年產學合作競賽」。
申請通過成立奇力光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正式布局LED背光模組廠。
獲富比世依長期獲利能力、營收與獲利成長性、獲利預測,股價盈餘等項目評選出的「亞洲最優50企業」之一。
與中國液態晶體學會共同主辦「2006中國液態晶體學會年會暨研討會」,以擴大台灣液晶顯示技術研發能量與交流。
2005
出售子公司IDTech所分割出之新事業體(包括位於日本滋賀縣野洲廠之生產設備及人員)予Sony公司,作為Sony低溫多晶矽液晶面板生產基地。
四廠(5.5代廠)正式量產。
於大陸寧波投資設置後段模組廠--寧波奇美電子。
成功開發全球最高解析度56吋液晶電視面板。
42及47吋液晶電視面板開始量產。
舉辦首次「數位電視科技論壇」,推動大型液晶電視普及化,迎接高畫質電視時代來臨。 瀏覽相關新聞
2004
奇美關系企業聯奇開發股份有限公司與台南縣政府簽定「南科液晶電視及產業支援工業區」合作計劃,打造全球第一座液晶電視專區。
百分之百轉投資奇晶光電,初期資本額新台幣四億元。
10月份大尺寸電視面板(20」以上)出貨量站上世界第一。
四廠點亮第一片面板。
2003
台灣第一家成功量產30吋LCD TV面板廠商。
成功開發出20吋全球最大有機電激發光顯示器(OLED)。
全球最大五代廠--奇美電子三廠開始量產。
47吋LCD TV面板開發成功。
2003年第四季奇美電子躍居為全球大尺寸(20吋以上)液晶電視面板第二大供應商。
2002
股票在台灣公開上市。
成功開發全球最佳品質,非接合式之30吋液晶電視面板。
2001
自行開發20.1吋UXGA超高解析度廣視角顯示器。
自行開發全球最佳視角之S-MVA廣視角技術。
並購日本IBM TFT-LCD 部門,並與其合組IDTech公司。
IDTech推出運用IPS技術所開發出920萬畫素之全球最高解析度TFT LCD。
成功研發出世界最高色飽和度,NTSC 106 % 之液晶顯示器。
與Honeywell合作開發高解析度、超廣視角暨高耐候型航空駕駛艙用LCD。
全球首家成功量產最快反應速度16ms之TN-LCD,並研發出灰階加速驅動電路,將MVA的灰階響應拉快至16 msec 以下。
2000
面板單月出貨總量達15萬片,大尺寸TFT-LCD出貨量為全國之冠。
率先業界投入液晶電視面板研發工作。
1999
一廠興建完成 。
台灣第一片自有技術之14.1吋大尺寸 TFT-LCD面板順利產出。
1998
奇美電子成立。
台灣首家自建彩色濾光片廠之TFT LCD廠商。

『捌』 群創光電的公司歷史

群創光電以一條龍方式進行生產、銷售作業,提供集團系統客戶整體解決。成立伊始,群創光電高度重視新產品研發。手機、攜帶式、車載式DVD、數字相機、游戲機、PDA液晶顯示屏等明星產品陸續投入量產,並且迅速搶占市場,贏得市場先機。至2004年4月份已取得專利90件。
展望未來,群創光電將繼續深耕液晶顯示屏領域,致力發展平面顯示核心技術,善用全球運籌機制及深度分工,承諾客戶高品質之產品及服務,成為世界頂尖顯示系統供貨商,2006年在全球手機彩色顯示屏市場取得領先地位,成為「科技的富士康」未來持續高速成長的引擎。
2009年,受金融風暴影響,成立於1998年的奇美電子一直沒能喘過氣,在瀕臨破產的時候,富士康旗下的群創光電採用換股方式合並大型液晶面板廠商台灣奇美電子(CMO)。群創與奇美的股權交換比例為1:2.05,之後又傳出與南京的統寶光電合並;2010年5月正式合並後形成新的公司,仍叫奇美電子,但存續公司為群創光電,奇美內部人叫新奇美,公司的管理權由原群創光電的管理團隊接手,總經理即為原群創總經理段行建擔任,原奇美總經理王志超調往南科,負責南科的TFT;至此三合一案正式宣告完成。
合並後的新奇美隨即開始進入擺脫原奇美爛攤子階段;原奇美留下一大堆用不著的廠房和設備把新奇美壓得很慘,加上面板業的不景氣,原群創的支柱顯示器組裝廠也開始慢慢賠錢,導致2010年新奇美大虧,在加上2010年年底的歐洲反托拉斯案,新奇美的首年只能用慘不忍睹來形容;進入新的一年,奇美電計劃在Q2季實現3合1的合並效應;
2012年11月14日,奇美電子正式更名為「群創」。
2012
2012.11.14奇美電子更名為「群創光電」。
2012.6.19 50吋3D直下式LED面板獲「2012傑出光電產品獎」。
2012.3.16 奇美電子董事會通過執行長段行建為新任董事長。
2011
2011.12.19 成功推出全球第一台3D「碳中和」液晶電視。
2010
2010.3.30 群創光電正式更名為奇美電子股份有限公司(Chimei Innolux)。
2010.3.18 群創光電宣布完成與奇美電子及統寶光電之合並作業。
2009
2009.11.14 群創光電、奇美電子進行合並,群創光電為存續公司。
2009.10.5 群創光電與統寶光電以換股方式進行合並。
1998~2008
2006.10.24 群創光電股票在台灣上市。
2003.1.14 群創光電(Innolux Display Corp.)成立。
1999.12.24 統寶光電(TPO Displays) 成立。
1998.8.6 奇美電子(Chi Mei Optoelectronics)成立。

『玖』 寧波群創光電股份有限公司怎麼樣

很不咋的,去打工還不錯。不過連打工仔也想著走人,適合過渡吧